首页 > 生活百科 > 行业知识 > 滴滴出行老板

滴滴出行老板

时间:2018-11-05   来源:行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行业知识】

第一篇:滴滴出行老板

滴滴打车初期推广

滴滴打车的历程

从一个外包公司制作的豆腐渣软件项目,到覆盖上百个城市的上千万用户,颠覆一个传统行业,嘀嘀打车比大多数创业公司遭遇的麻烦和挫折更多。滴滴打车成功的关键之一,是围绕用户体验和需求不断迭代的APP产品研发、推广,堪称创业公司开发运维的典范。以下内容转载自推酷:

程维在滴滴打车打车2012年9月9日上线之前,把产品拿给了美团网创始人兼CEO王兴看。2014年3月1日,王兴告诉我:“程维很实干,我没想到他能做这么大。” 目前,北京10万名出租车司机有7万多人安装了嘀嘀打车的软件,6.7万辆出租车里近5万辆安装了嘀嘀打车的软件。嘀嘀打车在全国开通近百个城市,安装了48万个司机端,几千万乘客端。

嘀嘀创始人兼CEO程维说:“移动互联网的速度以分钟计,以秒计,不能懈怠,战役一场接一场。”出生于1983年的程维,创业一年半。他创办的嘀嘀打车,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打车软件,用户可以通过软件预约出租车。

创业之前,程维是阿里巴巴的员工,先在阿里巴巴B2B工作六年,后在支付宝工作两年,做到事业部副总经理的级别。他看到创业者拼杀,心里痒痒的。有9个月的时间他在思考到底想要做什么。他想,首先得是足够大的事情,承载他对世界的梦想;其次,得符合移动互联网的趋势。

他思考的时候是2011年下半年,当时电商热潮还没有过去,最先考虑到的是做家居电商,这个创业项目太重了,链条太长了,又要找好的设计师,又要找好的代工 厂;也考虑过做企业管理培训,阿里巴巴有一套管理经验,不过优质讲师是很难复制的;还考虑过做本地生活服务的点评网站,帮助人找到好的理发师等等。程维先后否决了6个主意,想到衣

食住行,互联网能否改变出行的方式?他在媒体上看到有关国外租车软件的报道,但没有搜索到国内的打车软件。

程维问了很多人,十个里有十个说,这个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最主要的理由是司机不缺订单,为什么要抢你的活?路上都是活。第二个反对理由是,司机都是大叔,是郊 区的农民,哪有人用智能手机的?程维自己打车,接连问了五六个司机,没有一个有智能手机,很受打击。还有人认为在这种诚信体系下,叫车服务是不靠谱的。 “这些听听都是道理,但我觉得趋势是一直往前的,智能手机会越来越便宜,谁都会用,出租车这个行业,肯定会被互联网给渗透。路边打车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会被 更高效的方式取代。”程维说。

“当时对这件事的判断只有二三十分的成熟度,感觉这是一个机会,如果有软件能帮你叫到出租车,很多人会用,是可行的。如果是百分百地清晰了,可能这件事已经没有机会了。” 2012 年6月,程维和吴睿、李响一块创业。嘀嘀联合创始人李响记得,在阿里巴巴的时候,当时程维带着他开拓北京市场,全国有9000名销售,几百个销售团队,程维他们这个只有10多个人的销售团队花了一年时间做到全国第三。“很多销售团队里,销售冠军的业绩能占到50%以上,我们团队没有特别突出的,能力平均。”李响说,“我们都是新人,从零开始,程维自学了很多团队管理的知识。”

程维提了一个口号,叫做移动互联网让出行更美好。有人说,一帮阿里销售的人做出来的产品,能好到哪里去?技术的确是这个团队的软肋。2012年6月创业,7月陆续签下一些出租车公司,但是软件一直没达到上线的标准,从7月延后到8月,从8月初延后到8月底。程维实在忍不住了,给技术部门下了死命令,9月9日无论如何一定要上线。

产 品最初是找外包软件公司做的。程维觉得两个月要把产品做好,现招团队是来不及的。他找到的公司要价15万元,被他砍到9万元。对方向他信誓旦旦保证,功能 肯定全都实

现。程维留了一个心眼,先付款30%,做到一半的时候付款50%,做完验收再付20%。结果那20%永远没付出去。后来,程维了解到这家公司在 山东有合作的学校,嘀嘀打车最初的产品是一位中专老师带着几个学生给搞出来的。

拿到软件,他到交委演示嘀嘀打车,叫10次车,能响6、7次。不响的时候,大家就盯着该响起来的手机,沉默10秒钟。程维尴尬地把话题岔开。他学乖了,第二次再给人演示的时候,就带上两部手机,哪部响就拿哪部出来。

软件外包的同时,他也招聘工程师。工程师一看代码,就说这个水平太差了,基本没法用。他找了好几个大公司出来的工程师,都拒绝了他,“创业公司不确定性太大了,很多人觉得打车软件未必靠谱”。直到后来他遇到原百度研发经理张博。

这个漏洞多得跟筛子一样的外包产品让嘀嘀打车的技术部门擦了一年的屁股。程维说:“一分钱一分货,我们对创业者的建议是,宁可慢一点,建立起靠谱的团队后再去做,磨刀不误砍柴工。”

李响认为,程维学习能力强,冷静,自控力强,团队觉得最受挫的时候,他是最乐观的;团队取得很大成绩的时候,他会追问为什么取得成绩,还有哪些问题?“领导冷静,团队就会冷静,没有人敢骄傲,也没有人敢气馁。”

2012年11月,公司账面上只剩下一万元钱,程维碰壁多次,A轮融资终于成了——来自金沙江创投的300万美元。大家非常庆幸,程维把大家叫在一起到食堂里吃了一顿饭,接着就回到办公室讨论业务问题。

联合创始人、产品技术副总裁张博对程维的评价是目标感强,执着、能吃苦。在上海,竞争对手业务增长速度更快,程维说不拿下上海就不回来。他们几个人赶到上 海,打了连续两周的仗,几乎没睡觉,晚上讨论方案,第二天白天执行,晚上根据效果调整方案,讨论

【滴滴出行老板】

到凌晨两三点。一周之后,效果就出来了。北京花了3个月安 装1万个司机端,上海则花了40天。

在程维的身上,你可发现,在当下的创业浪潮中,过去长期积累的经验并非是最重要的,甚至是妨碍发现新机会的。而一个人身上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快速学习的能力。

2014 年2月26日,北京火车南站西入口,出租车地下通道,拐角处一块空地上,七八个司机围着3个穿着羽绒服的年轻人,旁边墙上拉着红色广告条幅:“用嘀嘀省时 省力更省油”。这些司机大多是嘀嘀打车的新用户,找嘀嘀打车的地推帮忙安装软件,还有的司机在使用中遇到各种问题,来寻找解决方案。有司机将眼镜推到脑门 顶上,仔细看着手里的智能手机;有司机反复问,我需要用笔(把交易)记下来吗?年轻的地推耐心地反复保证,你放心,每笔交易在后台系统都有记录。一位司机 说,春节前有一笔10元的奖励现在还没打到我账上。嘀嘀北京司机主管王品哲赶紧上前,留下自己的手机号码,说:“我们一定会解决,如果还没解决,您就打我电话。”

这个嘀嘀打车的服务点,每天至少要为五六百位司机解决安装问题。 目前,嘀嘀打车在北京有8个服务点,分布在北京西站、南站,南苑机场等。北京南站西入口的地下通道,没有暖气,阴冷阴冷的。地推早晨7点抵达这里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10点,平均每天工作15个小时,手几乎没有停过。他们需要尽快熟悉业务,也许第二天就拎着行李调到另外的城市开疆拓土。“公司发展太快,来不及培养人才,只能让地推们多干活,迅速成长”,王品哲说。

北京有189家出租车公司,近7万辆出租车,10万名司机。2012年6月,程维他们的目标是两个月内安装1000个司机端。“我们就是做地推出身的,很有信心,现在跟出租车公司谈能有多难?不收你的钱,免费跟你合作,还不好谈吗?”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们跑

了一百多家公司,没有敲开任何一家出租车公司的门。 每家公司都问一个问题:你有没有交委的合同文件?没有的话,凭什么调度出租车?这是北京市调度中心的管理范围。我不跟你合作,我们不差你这个钱,也不靠你调度挣钱,你没有文件,我容易犯错,没理由跟你合作啊。

程维根本没有交委的关系,他只好找交委的人聊一聊,对方说,我们有调度平台,你先别上线。

员工受不了了,觉得这事不靠谱。程维对大家讲,再坚持一下,跑完189家,没有一家愿意跟我们合作,我们就认了,放弃。李响说:“我们大起大落的时候,程维能够稳住大局,让大家感受到,跟着老大是绝对靠谱的,问题只是短暂的。”

在北京昌平、只有200辆出租车的银山出租车公司,成为第一家跟嘀嘀打车合作的公司。银山的老板允许程维他们在司机例会上花费15分钟介绍产品。当时100个司机在场,只有20个有智能手机。

大多数在例会上给司机讲课的,是洗座套的、卖机油的,都是想办法赚钱的。司机们面面相觑,这是新型骗术吧?“出租车这几十年,工作方式没有变化,就是扫马路、趴活,无非是路越来越堵,油越来越贵,活越来越难做,收入下降,社会地位下降,没人愿意做出租车司机,没人愿意嫁给出租车司机。”程维说。

第 一场安装了8个司机端。程维拿着合同给其他出租车公司看,人家都做了,你们也可以尝试一下,撬开了第二家、第三家。地推团队的人互相打气,今天突破两位数 了,这次有人在会上喝彩了。联合创始人吴睿说:“找出租公司谈太费劲了,他们是特别官僚的机构,投入和产出一点都不成正比。出租车公司作为第三方来看,他是旱涝保收的群体,他为什么要做这个呢?他的动力在哪里呢?”

第二篇:滴滴出行老板

85后小老板豪车当专车 每天开5小时月收入过万

龙源期刊网 .cn

85后小老板豪车当专车 每天开5小时月收入过万

作者:

来源:《今日湖北·下旬刊》2015年第04期

尽管关于专车的身份是否合法仍存在争议,但滴滴、快的、Uber、神州等仍在武汉野蛮生长。灵活的工作时间,高额的补贴,吸引了不少人业余开专车。这其中,不乏宝马、奥迪、奔驰等高端私家车车主。

为何他们要加入专车?五一期间,一位开宝马X6的高级专车司机向记者袒露了心声。这名武汉85后老板透露,他开专车并非为赚钱,而是为打发空余时间。

抱着玩的心态开专车

陈曦是武汉本地人,今年刚满30岁。平日里,他经营一家汽车美容店,还是一家高端汽车生活馆的股东,平常座驾是宝马X6。汽车美容店聘请了专业店长打理,他的时间相对自由。今年2月,在朋友的推荐下,他抱着玩的心态加入了专车队伍,成为一名专车司机。“周六开车5小时,营业收入有400多元。今年过年的那个月开了13天,公司往卡里打了7000元。”陈曦告诉记者,平时只有空闲时会出去兼职,因此,赚的并不多。按照他的测算,平常每天开满5小时,月收入过万元应该不是难事。

为了沟通方便,陈曦加入了好几个专车微信群。在这些群中,不少人是全职专车司机,自称平均月收入都在万元左右,最高的有近2万元。“微信群里都在讨论广州查处Uber的事情,但五一小长假我们的业务正常在做。”陈曦打开多个专车平台对记者说,滴滴、快的、Uber等多个专车平台的司机目前都正常接单,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

高额补贴吸引豪车加入

目前,各类专车都会给司机补贴,这成为司机额外的一笔收入。而正是这笔高额补贴,吸引了一些高端私家车主加入专车队伍。

有专车司机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天6:30至10点,17点至20点期间,为一号专车规定的高峰期。在此阶段,每单结算价为实际路费的2.5倍,上限为50元。这意味着,一单实际路费为20元的活,公司会按照50元结算。这其中,专车公司和劳务公司各抽取10%,剩下的80%就是司机获得。

第三篇:滴滴出行老板

滴滴的危局司机大量流失用户弃之不乘

滴滴的危局:司机大量流失 用户弃之不乘

一年后,华东某二线城市的滴滴快车上,司机给文青君说,我所加入的一个滴滴快车司机群,500多个人,现在一大半都退出,有的重新回去开出租车了。

短短一年时间,滴滴公司在资本市场上经历了估值的飞越,但同时在市场上却迎来了最大的一次危机:越来越多的司机流失,越来越多的用户弃乘。

现在,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滴滴的模式了。

司机收入下降一半

W君试探性的问快车司机,现在一天能拉个2、3百块钱的活儿吧。操着一口浓重粤普(嗯,粤语区人士来华东开快车)的司机笑笑说:“那你得一天开十个小时的车啦,并且还得看运气的啦。”

这并不是该司机一个人遭遇到的情况。他津津乐道于曾经的辉煌,一个车友开滴滴,一年赚了十几万元,只要勤快点儿一个月1万块钱小意思啦。

“现在为什么少了这么多?”文青君也是哪把壶不开提哪把壶。司机的脸马上由晴转阴,“没有补贴了啊,之前一个星期都能拿到1000块钱左右补贴,现在都没有啦,你算算一个月是不是少很多。”

近一年,滴滴给司机的补贴的确在下降,从平台的角度来看,高额补贴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并且在于Uber中国合并后,更是逐步取消了补贴,这一块儿,司机的收入就降低了很大一部分。

对于一个二线城市的司机来说,一个月6000元收入不算少,但司机说,首先,这6000元还没扣除油钱、违章罚款和保养费用;第二,需要全天专职开车。在这种城市,这样一来,还不如找份其它工作呢。

【滴滴出行老板】

显然,对于滴滴的司机们来说,共享经济不重要,估值几百亿美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能否赚到钱,如果赚不到,不好意思,马上开溜。

三大因素赶走司机和用户

如果说取消补贴是一家公司的正常市场行为,但以下几种因素却是滴滴自己作死,并且还被各地方政府拍了一板儿砖。

一、提价,这是最近用户感受最直接的。滴滴取消对用户的补贴+提价双管齐下把很大部分用户挡在了车门外。滴滴快车每公里费用由1.5元涨至1.8元,每分钟费用由0.2元涨至0.3元。市场是灵敏的,司机说,现在单量也在下降,以前在这片儿等单时间都不会超过20分钟,现在一个小时有一单就不错了。

快车最早就是以价格优势抢占出租车市场,当这种优势缩小甚至消失,用户下单的动力也就消失了。单量下滑,这也是为什么快车价格提高了,司机收入却没增加的主要原因。在拉弗曲线中,滴滴越过了那个平衡点。【滴滴出行老板】

二、职业化。司机说,前几天本地滴滴工作人员召集快车司机培训,他去一看,根本没几个人参加。“办证、培训,我们又不是滴滴的员工,搞的我们就

靠这个吃饭一样。”

另据经济观察报报道,部分城市对专车司机实施末位淘汰制,最主要依据是司机的流水。如此一来,要想不被淘汰,司机只能以开专车为职业,每天都上路拉活儿。

【滴滴出行老板】

本来就一兼职,搞得这么严重。

三、政府拍砖。网约车新政出台后,一片欢呼,但这些都不怎么接地气。当事人感受才是最深的,这次新政成了导致司机大量流失的第二大原因。在兰州、济南等率先出台配套措施的城市,不仅要求司机和车辆要办理三证,还要给私家车上贴上一个标识。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反正W君是不愿意。这次新政三招将很多司机赶出了网约车市场:

1、数量控制。通过三证,各地方政府牢牢控制了网约车的数量,没有证,你就是不合法。不去追究地方政府的动机,只看结果,滴滴在各区域的司机和车辆增长将遭遇政策压制。

2、贴标识。很大部分私家车兼职滴滴,就是体验一下生活,赚个油钱,平时还要开车上班、见朋友、谈客户。现在要贴个网约车标识,不客气的说,国人买车很大部分动机就是显摆,现在要弄个网约车标识,这不是打脸吗。这,又流失了很大一部分司机。

3、定价。看看济南和兰州,都号称定价由政府说了算。什么意思?想想一些城市出租车公司背后的老板是谁,能让你滴滴继续以低价抢生意?没有价格优势,用户单量下滑可想而知。

滴滴的困境

文青君简单总结了一下滴滴的“成功”原因。以国人出行需求与出租车供给之间

的矛盾为背景,以价格和服务为引爆点吸引用户,同时以补贴招揽司机,更重要的是让中国的私家车可以在时间、空间上自由选择。

但现在反观目前滴滴的状况,完全将这套模式中吸引用户和司机的因素全部删除了。

首先,取消补贴,提价(当然可能是在政府的压力之下)使得价格优势缩小甚至消失,无论司机还是用户,都选择用脚投票。

其次,三证和职业化要求,使得本来就一兼职的事儿,变成了一个职业化行为,这对于很多司机来说,时间上的自由选择权消失了,也就失去了继续开下去的动力,与其被淘汰,还不如选择自己退出。

其实这也是滴滴模式最大的悖论。理论上,受市场调节,高峰时,乘车需求增加,司机选择出车,低谷时收车,可最大限度的匹配社会资源。

但......是......在实践中,针对一个城市的网约车分布,平台始终是无法控制的。上面说了滴滴模式中,司机有时间、空间上的自由选择权,如果大部分司机只是在下班后或者晚上出车,并且仅限于某些区域,这是很难与用户需求一一匹配的,这种零散式的运行时间,对于平台配单是个很大的

挑战。

因此,作为平台,滴滴肯定希望网约车在路上运营时间越长越好,覆盖的区域越广越好,所以,文青君不惮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所谓淘汰制,一大原因就是希望司机每天的运营时间更长一点。但,显然与司机的时空自由选择权是冲突的。

啰嗦这么多,全因今天叫了一辆快车。文青君无意唱衰滴滴,并且文青君也没这本事(很有自知之明),并且即使流失一部分司机和用户,以滴滴之前积累的庞大基数,还是有很多回旋的余地。

哦,对了,上面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导致滴滴司机和用户流失,滴滴最作死的是,一次性把手段都用上了,这节奏,NO ZUO NO DIE。

第四篇:滴滴出行老板

一位培养过诸多大佬创业者的血泪史

一位培养过诸多大佬的创业者血泪史

当35岁的我被老板催单子、站在阜成门地铁站门口发传单的时候,我的人生跌入谷底。我怎么会混到这个地步?

清华毕业后,我做过百度高级经理,在人人网主持过风车网旅游项目,带领过 360搜索引擎的开发。我带过的手下都已成为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大佬,公司累计估值超过 100亿美金,而我自己却沦落到在地铁口发传单,人生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往事袭上心头。

那些我带过的大佬【滴滴出行老板】

滴滴打车 CTO 张博

张博是我招进百度的。张博技术水平很强,很有干劲,而且能说会唱。在他的面试评价表上,我给了全 5 分的满分。

张博加入后不久,我被忽悠着开发百度日本,要不是百度日本最后解散,他会加入我的百度日本技术团队。

我比张博先离开百度,离开百度后,我们一起吃了顿饭。我说:“张博,我在人人网做风车项目,过一段时间我肯定会自己做的。我在风车学到了很多,已经为创业做好准备了。”张博投来羡慕的目光。我说:张博,你也准备创业吧,你是创业的料,百度的层级绑住了你的翅膀。3个月之后,张博离开百度,华丽转身。

两年之后,滴滴打车完成 C 轮融资,估值 40 亿美金,我则进入一家旅行社发传单。 学霸君 CTO 敖路

一个周末,我在百度大厦加班招人。我翻了翻百度 2008 年面试拒掉的候选人,挨个挨个联系,就这样,我找到了敖路(人称路哥).

路哥是 PHP 大神、Dota 大神。一个月时间,他独自开发完成百度日文文库,无 bug 上线。一个月时间,他成为 Dota战队队长,带领“粉红妹妹”战队赢得百度 Dota 大赛冠军。 2012 年他跟随我一起做风车项目,前后我们一起打拼了两年。

第五篇:滴滴出行老板

每个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郭德纲

每个老板心里都住着一个郭德纲

三年前滴滴打车融B轮,创始人程维和投资人王刚被安排去见马化腾,两个人在电梯里相互打气,见马化腾可以,一定不要“投降”,不能要腾讯的钱,至少不能让腾讯领投。

这两个人虽然从阿里巴巴已经离职一年多了,但是心里还觉得自己是阿里的人,阿里的人拿腾讯的钱像什么话,王刚还念叨,

“我回杭州还要跟马云、谢世煌打牌呢!”

但是他们那时候还不知道,阿里已经投了快的,就算不拿腾讯的钱已经和阿里是竞争对手了。

马化腾一见了程维就表白,我特别喜欢你们,什么都可以谈。价格比别人贵一倍,投票权只要一半。最后腾讯投资的副总裁彭志坚还加上了一个闻所未闻的条款,即使滴滴这个项目创业失败了,腾讯依然会按照一个保底价格收购程维和王刚手里的股份。

就这样,程维当时也没敢答应。直到几天后,他约王刚一起去洗脚。程维从前在洗脚店打过工,一直喜欢这一口,跟于

谦老师的“喝酒、抽烟、烫头”一样样的。

不知道是不是闻到了自己青春时的味道,这一洗脚程维就胆儿肥了,跟王刚说,索性就拿了这么多钱,这一轮的股份全给腾讯算了。【滴滴出行老板】

拿了腾讯的钱,王刚回了杭州,以为别人都不知道,还照常要去跟马云打牌,临出门前收到一条短信,

“坏事了,你别来了,老马知道你们拿了腾讯的钱”。

王刚就这么被踢出了阿里的社交圈,看马云脸色,谁还敢和滴滴打车合作。王刚说这是“被逐出师门”,杭州再没人敢跟他打交道。

但是他和程维一声没吭。

滴滴和快的2013年杀得眼红,但是上海又冒出来一个大黄蜂,拿下市场第三。程维和王刚第一次动了和快的合并的念头,那时候两人还是觉得只要是阿里的人什么都好谈。但是大黄蜂是外人,要合并的话会被漫天要价。

为了阻止大黄蜂拿百度的钱,程维甚至上门去百度游说,只要百度不投大黄蜂,可以把自己的老股拿出来让给百度。

马云又知道了这事,对王刚说要是百度进来把水搅浑,滴滴就别想再和阿里谈了。程维和王刚很听话,没让百度进来,但是没想到快的转眼就收了大黄蜂。他们等于一手拖住百度投资大黄蜂,一手又停止参与竞价大黄蜂,替阿里压价数钱。

吃了这么大亏,程维和王刚还是一声没吭。

直到去年的情人节,滴滴和快的合并,滴滴接入支付宝,后来阿里又和苹果一起投了一轮滴滴,换取滴滴使用阿里系的高德地图。在这个过程中,腾讯方面逐渐感觉到程维的作风始终还是个阿里人,却和自己最大的外部股东渐行渐远。

所以程维最终没有“欺师灭祖”,王刚又可以回杭州和马云打牌了。

2

王兴当然不算是阿里系的人,但是美团有阿里巴巴一半的DNA。王兴说自己创业属于“天派”,做饭否和人人,都是

纯线上的项目。人人在校园里送鸡腿地推,那是千橡收购之后的事情,跟他没有关系。

刚做美团,王兴还给人一种不接地气的海归创业者的印象。滴滴打车的A轮投资人朱啸虎评价王兴,

“一个人失败这么多次是有原因的。”

所以朱啸虎把阿里巴巴B2B副总裁干嘉伟推荐给了拉手网。但是架不住王兴六次去杭州请干嘉伟出山,后者就成了美团的COO。

干嘉伟那个时候在阿里巴巴刚“犯了错误”被降职,还在组织的考察期。但是在阿里巴巴,一向是外来职业经理犯错属于路线问题,老干部犯错只是执行问题。干嘉伟是阿里67号员工,管着7000多号“中供铁军”,如果留在阿里,重新被重用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干嘉伟去美团是得到最高层首肯的,而且他本人实际上是阿里巴巴投资美团的尽职调查人,是带着组织交代的任务去的。

干嘉伟为美团在千团大战中杀出重围立下了汗马功劳,2014年他口授了一篇《美团地推铁军是怎么练成的》,讲怎么在美团移植阿里中供铁军经验,讲马云“打通我的任督二脉”,让他认识到管理的四重境界。

但是在那之后,谋求独立发展的美团就和阿里巴巴渐行渐远。特别是和腾讯投资的大众点评合并。实际上是王兴连夜发起董事会,修改股东章程,变更董事会席位,然后把阿里的意见排除在外。

这一套当年马云用过,阿里巴巴开董事会,只提前两天邀请大股东雅虎的CEO巴茨参加,后者坐十几个小时的飞机到杭州,根本来不及任何准备,只好马云说什么就是什么。

但是把从阿里身上学会的都用到阿里身上,这是欺师灭祖啊!

之后阿里战略投资部的人就对美团就“恨之入骨”。阿里对美团的决策已经超出了理性追求回报的范畴。今年美团在获取支付牌照上受到刁难和举报,在美团系列融资的关键时刻,又传出来阿里巴巴打折出售老股打压美团估值的消息。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95333/

推荐访问:老板出行计划模板表格 滴滴出行官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