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时间:2018-06-14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一篇_《滚蛋吧!肿瘤君 》影评: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敢去拥有

“人生就应该是快乐的,要抓住每一天,孩子们。让你们的生活变得非凡起来。”《死亡诗社》

每个人来到这世间都要经历从出生长大老去到死去的过程。结果是会这么死去,结果都是会从我们身边消失的人们。为什么那么挣扎坚持战争拼死地活着呢?站远一点看,人的生命有时候让人觉得寒心空虚,可是看到电影《滚蛋吧,肿瘤君!》里的熊顿你会明白神马才叫“痛并快乐着”。即便身处人生最艰难的时刻,也一样可以对着命运微笑。你说熊顿难道真就没有好奇埋怨为什么倒霉的事情接二两三地发生在自己身上?而且一件比一件糟糕:先是被公司解雇、然后被男友劈腿,最后去医院检查居然发现患有肿瘤。难道她对死神没有丝毫畏惧,没有在抗癌的时候, 一个人躺在病床上半夜里辗转难眠,感觉自己在一点点溶化消失,心里怕得不行,真想大声喊叫,悲哀难受地不能自已的时候吗?答案是肯定的。只是她没有选择颓废,空虚,迷茫的态度糟践自己,而是相信美好、温暖、坚强、勇敢这些看似老掉牙了的字眼,决定用微笑赶走内心的痛苦阴霾。珍惜感恩身边的每一个人。

影片里的友情和亲情也着实让人感动,比如在病房里依偎陪伴的闺蜜们,得知熊顿因为患了肿瘤治疗期间脱发了,她们就二话不说,有难同当,不谋而合地剃光头保持一样的发型。(要知道头发对于一个女人有多重要,她们每天花多少时间在它身上,又有多少人靠着修剪它得以糊口养家赚钱。)朋友间这种配合无间的默契和无条件的相互扶持,让人看得暖洋洋的同时不禁羡慕不已这样的友情。也让人忍不住感慨:有什么千万别有病痛,没什么不能没有朋友。而对于熊顿的父母来说,孩子得肿瘤的的消息自然是有如晴天霹雳,让人心如刀割,但是考虑到孩子的感受还要保持冷静,故作镇定。这其中的曲折心酸只有为人父母的才能体会到。印象比较深的一幕是熊顿的爸爸离开她们俩母女,独自一人去给得了重病的女儿买东西的时候,沉默压抑许久的情绪终于在那一刻爆发了。没有太多的外在渲染,但是那个独自流泪的落寞沧桑的老男人的背影让人看了还是会感到一阵莫名的心酸疼痛。所有文艺影视作品中父亲给人的典型形象大多都是高大伟岸、沉默严肃、不苟言笑,认真古板地扮演着一个严父的角色。他们一般很少会在子女面前展现自己感性细腻的一面,但他们也是人,内心也会有柔软脆弱的地方,只是平日里不擅长或是羞于于将它表达出来。而孩子就是父母的心头肉,

无时无刻挂念惦记着。所以为了让他们少操点心还是要乐观开心,好好活着最实在。

于是你明白了,原来没有一个人是为死而活着的,只是和亲爱的人们在一起的那些瞬间重要罢了。所以未来就算是指定好了,也是可以幸福的。死亡只是一个结果,怎么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而到最后人们记得的不是你怎么离去,而是给他们留下了什么。 熊顿最后还是离开了,不过她脸上的微笑会一直被大家铭记,她乐观的精神将一直留在人们心中。就像梁医生说的“你就像是上帝派来的天使,在我心中播下了快乐的种子,现在它发芽了。”

爱就是试图努力去将梦中的世界变为现实

生命并没有价值,不在乎长短,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

没有哪个地方神马事情注定你会幸福或是痛苦,除非你选择为自己带来幸福或是痛苦。

世上的的确确有各种各样的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而活着:有的人一无所有,有的人拥有太多;有的人健健康康,有的人身患重病。这一代人死了,下一代人取而代之,生老病死,周而复始,铁的定律。活法林林总总,死法种种样样,都没什么大不了的。

只是没有一个人是为死而活着的,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就不敢去拥有。

银魂里面说“与其想着怎样华丽的死去,不如想想怎样华丽地活下去吧!” 尼采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生老病死的规律如同音乐早已在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响起,无论伴奏或舞蹈的模式,我们都无法选择,一如我们生活的环境和经历。迷惘也罢,逃避也罢,失望也罢,到最后还是要面对,生活还是要继续。那么就让我们舞地更欢些吧,别辜负了这音乐,别辜负了这生命!让痛苦不是发泄而是优雅,是自我的超越,是别人眼中的惊叹!

愿我们在有限的生命里,都能有机会可以像剧中被熊顿解开的红袋子一样,可以摆脱桎梏,不被束缚,迎风飘荡、放飞梦想,继续飞扬。

人生苦短,还是要懂得及时行乐。不管前面路上遇到的是突如其来的惊喜还是意外冒出的荆棘,都能欣然接受或是勇敢面对。而有些快乐来自内心而不是环境,那是出自对生活本身的热爱,所以一切即使出乎意料也都能坦然处之。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做一个乐观有趣的人才算是不枉此生。

大众影评网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二篇_影评——滚蛋吧,肿瘤君

笑着哭,哭着笑——《滚蛋吧,肿瘤君》

作者:皮卡丘

电院

《滚蛋吧,肿瘤君》总的来说是一部笑着哭,哭着笑的电影。

看电影的时候,我是几乎默默的从心里留着泪,泪珠沿着面颊轻轻流下,此时我很感谢电影院的暗黑环境,不至于让别人窥探自己的内心世界,也就没什么丢人羞耻的事儿了。也可能是我还是那么幼稚吧。朋友间相互帮扶的友情,父母孩子间浓浓的亲情,和梁医师之间暧昧未名的爱情,都通过熊的二货、善良的气质,水到渠成的表现出来,轻轻地叩响了我的心门,大家的笑声与只有自己知道的泪水静然而出。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里面有一句话说,朋友就像健康,等到失去了才知道他们的珍贵。朋友,可以畅谈天地,也可以互吐衷肠,是多么宝贵的**(说财富便是轻薄了友谊的纯真,已经没有词可以替代)。对待朋友唯有真心换真心,需要真诚的付出与经营,不要去想着弄虚作假,因为没有真心傻的人。

作为父母的孩子,还没来得及给他们尽孝,徒留一身老年丧女的哀伤,估计是女儿最不忍心的了。估计作为每一个孩子、爸爸妈妈都是难以承受的吧。突然感受到孩子是父母身上的一块肉的真正含义了。越长大,越对自己的东西有感情,无论它有多么丑,多么旧,都舍不得丢弃,因为物品是随着时间逐渐变老变旧,而赋予的情感则是像陈年老酒,历久弥香。而儿女对于父母来说,是时时刻刻“挑逗”着父母神经的天使,是父母倾注了全部感情的辛勤培育的宝珍。而在感情上则是那种浓浓的、纯纯的,不可替代的。也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总觉得自家孩子最漂亮,因为父母看自己的孩子看的是感情,谁的感情不纯真美丽?没有谁会容忍别人贬低自己的感情世界。也是像我们这些老华电对这座“破学校”的感情一样。当然,“破学校”三个字只能我们说,你们外校的谁都不能说我们学校破。想起彭玉老师的女儿现在对她就像对孩子一样倾心呵护着,也感到父母老的时候就成了我们的孩子,用心去照顾,幸福满满的。

医院,是另一类天堂,天使在这里降生,在这里离去。可爱的毛豆,率性的“娘娘”,这些美丽的天使,却无一不被病魔折磨着。不禁小小的冒昧一下,病魔的存在然我们时刻存着敬畏之心,无论富人还是穷人,都一视同仁,也让我们知道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地浪费的。

梁医生的存在,帅帅的面孔,可以让病人心存仰慕。然而这种医患恋却是这么的不合时宜。毛豆在临走时告诉熊,梁医生的女朋友也是因为肿瘤走的,所以梁医生才成为了梁老板(老板着脸)。而对于熊的爱恋,梁医生应该如何选择。因为一旦接受了,就是另一段离别的开始。是美美的享受后,恐惧着悲剧的离开?还是就一直不要开始?【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但熊说:爸妈告诉我,人不能因为害怕失去,而不去拥有。死,只是一个结果,而活着

是最重要的。此刻,我也想起一句话,无论他/她有多少过去,只要现在真心相待,就不是错。这就是对这一段没有未来的医患恋最好的回答,也是对多年N角恋电视剧最好的解答。

熊,生也潇洒,死也潇洒。在生的时候好好爱父母,爱朋友,爱他人,去而无憾。

———以上也就算是对肿瘤君的解读吧。同时也深深启发了我,二十多岁的年纪,是女生最美好的时光,好好珍惜这段阳光明媚的青春时光,美美的。

【好电影,值得温习】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三篇_Go Away,Mr.Tumor滚蛋吧,肿瘤君

Go Away, Mr. Tumor

Life is full of unpredictability. All we can and should do is cherish every single day. We’re all aware of this, but it’s more convincing heard from someone with limited days to live.

This is the theme Go Away, Mr. Tumor takes head on. The film is based on comics artist Xiong Dun’s true experience fighting a malignant tumor during the last days of her life. But surprisingly, the subject is handled in a light and amusing way.

For the most part the film can be enjoyed as a comedy. It brings Xiong’s wild imagination to life – one moment, she fights valiantly against zombies like the heroes in her favorite US TV series Walking Dead, and the next she and her dreamy Mr Right share a heartfelt embrace while hit song You’re My Destiny from popular South Korean TV drama You Who Came From the Stars plays in the background. The movie avoids moments that seem forced or sensational.

Some say the tone of the story seems too lighthearted for a film following the last days of a young woman fighting against terminal cancer.

But if you’ve read Xiong’s comic series of the same name or glanced over the posts on her micro blog, you know that the film’s archetypal character is just an unbelievably optimistic woman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On the talk show A Date With Luyu, which was shot just a dozen days before she passed away, Xiong laughed as she shared her experience in the hospital, saying she had only cried once over her illness. Her optimism and courage have inspired millions of people, and the film is consistent with her spirit.

Bai Baihe, 31, is wonderful as Xiong in the film and excellently delivers an uplifting and optimistic performance. When Xiong says goodbye to her loved ones, Bai’s acting is at its peak. We can feel Xiong’s helplessness and deep love for life.

Looked at as a commercial film, Go Away, Mr. Tumor is far from perfect, having no clear climax and a fragmented storyline. But it pays an inspiring and emotional tribute to the cartoonist and helps audience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laughter and tears.

In a word, life is too short to waste. Who you want to be, what you want to do, and how you want to spend your time, all these depend on you. You are the owner of your own life. Do not wait. Do not hesitate. Go for it. Choose what you love. And most importantly, cherish what you’ve already have.

Life is only once. Life is a choice. Life is an opportunity. Life can be explained into anything or everything. Only you will be the one to write, to define it. Life is a one way road. So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Life is full of unpredictability. All we can and should do is cherish every single day. We’re all aware of this, but it’s more convincing heard from someone with limited days to live. 世事无常。我们能做的,也应该做的就是珍惜每一天。我们都知道这个理儿,可是当它被一个时日不多的人说出来时,似乎更有说服力了。 This is the theme Go Away, Mr. Tumor takes head on. The film is based on comics artist Xiong Dun’s true experience fighting a malignant tumor during the last days of her life. But surprisingly, the subject is handled in a light and amusing way. 这就是电影《滚蛋吧,肿瘤君》要表达的主题。这部电影改编自已故漫画家熊顿的真实经历——她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对抗恶性肿瘤的故事。 For the most part the film can be enjoyed as a comedy. It brings Xiong’s wild imagination to life – one moment, she fights valiantly against zombies like the heroes in her favorite US TV series Walking Dead, and the next she and her dreamy Mr Right share a heartfelt embrace while hit song You’re My Destiny from popular South Korean TV drama You Who Came From the Stars plays in the background. The movie avoids moments that seem forced or sensational. 这部电影大部分都可以被当成喜剧来观赏。它将熊顿各种天马行空的幻想用画面呈现出来:女主角时而像她最喜欢的美剧《行尸走肉》里的英雄们一样英勇地和僵尸搏斗,瞬间画风一转,又在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主题曲《You’re My Destiny》应和下,和她的白马王子深情相拥。(并没有太多我们想象的悲情气氛)电影刻意避免了那些让人不适和煽情的镜头。 Some say the tone of the story seems too lighthearted for a film following the last days of a young woman fighting against terminal cancer. 有人质疑这个故事的基调太过欢快,这样的画风并不适合一部表现女主角在生命最后时光与病痛作斗争的电影。 But if you’ve read Xiong’s comic series of the same name or glanced over the posts on her micro blog, you know that the film’s archetypal character is just an unbelievably optimistic woman full of positive energy. 但是如果你读过熊顿《滚蛋吧,肿瘤君》的同名漫画,或者浏览过她的微博,你就会知道电影的原型就是这么一个乐观到难以置信、随时充满正能量的女性。 On the talk show A Date With Luyu, which was shot just a dozen days before she passed away, Xiong laughed as she shared her experience in the hospital, saying she had only cried once over her illness. Her optimism and courage have inspired millions of people, and the film is consistent with her spirit. 去世十多天前,熊顿参加了《鲁豫有约》的录制。她在节目中笑谈自己住院期间的故事,还坦言自己只为肿瘤哭过一次。她的乐观和勇气激励了成千上万的人,电影则秉承了她的这一精神。 Bai Baihe, 31, is wonderful as Xiong in the film and excellently delivers an uplifting and optimistic performance. When Xiong says goodbye to her loved ones, Bai’s acting is at its peak. We can feel Xiong’s helplessness and deep love for life. 31岁的演员白百合绝妙地演绎了熊顿这个角色,很好地表现了她开朗、乐观的样子。在熊顿和亲人朋友告别的这场戏中更是演技大爆发,让观众对熊顿的一丝无助和对生命的热爱感同身受。 Looked at as a commercial film, Go Away, Mr. Tumor is far from perfect, having no clear climax and a fragmented storyline. But it pays an inspiring and emotional tribute to the cartoonist and helps audiences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laughter and tears. 若是以商业片的视角评价《滚蛋吧,肿瘤君》,它还远达不到完美。影片没有明确的高潮,情节也过于碎片化,不够连贯。但它是对漫画家熊顿的真情致敬,也让观众在欢笑与泪水中更好地理解生命的真谛。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四篇_《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提高生命质量 延长生命长度 专业:政治学与行政学 学号:201501140211 姓名:李剑锋

“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这是梁医生对熊顿父母说的话,是医院对待晚期癌症患者的原则。

但想想,每个人,正常人,活着好好的人,一辈子活的不都是这两件事么——提高生命质量,延长生命长度。

在40岁之前,或者说50岁之前,一般人是不会考虑后半句的,而几乎都是在闷着头为实现前半句而忙碌。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去大城市,出国,嫁个如意郎君,娶个贤惠媳妇,住个好房子,多赚点钱,多点,再多点,无不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坦些,生活质量更提高些。从这个角度来看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许只有钱多得已经只是数字的那帮人,他们的生活质量才能仰仗于精神层面吧。而我们一般人一辈子追求的生活质量的提升问题,钱基本都能解决,也就是应该都属于需求金字塔的最底一层。不管怎么样,在这个阶段,死看起来还遥遥无期,无足轻重。所以现在的我依然会抱着手机刷朋友圈到凌晨,虽然明知熬夜会让自己五脏六腑损伤个遍,但那个报应可能会在几十年后才显现,只是让七老八十、皮肤皱到能耷拉地的自己少活两天,想想也就觉得无所谓了。

而一旦上了岁数,或者是像熊顿这样经历了意外重击,“延长生命长度”才突然显得极其重要。这时候,质量好坏只是皮上的那根毛,如果命都没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个道理我们都懂,但又或许没人真的懂。毕竟,有机会与死神擦肩的人是少数,而有机会擦完肩还能回来的幸运儿,更是少数中的少数。我们也知道自己不真的懂,所以又不断提醒自己这一点。这简直是一个不知道该说良性还是恶性的循环。于是我们读幸存者的书,看《滚蛋吧!肿瘤君》这样的电影,我们禅修告诉自己要活在当下,警示自己要把每一天当做最后一天来过。就像看完这个电影,我还告诉自己,不要熬夜,不要吃垃圾食品;无论是跟好朋友还是跟父母之间都不要怄气,因为你不知道那会不会是你们的最后一面;不要为了生活中的小事抱怨发牢骚,因为在生死面前都多不值得一提。

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我们也都告诉自己要好好活着。但这个“好好”对不同时期的自己,含义是不一样的。就像熊顿打了药会想吐,吃了止吐的药会便秘,吃治便秘的药又会头疼。为了好好活着,我们是该吃治肿瘤的药,还是该吃止吐药、便秘药或者是头疼药?

乐观豁达如熊顿,也只能承认:劝别人我们比谁都拿手,而一到自己就怂了。很多想干

的都停留在嘴上。慢慢地,乐观、激情、好奇心这些本来最能提高我们生活质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的光临自己,被我们忽视,直到慢慢消失。大脑于是渐渐变成一潭死水,发酸发臭,人便患上生活痴呆症。就像电影中的心脏骤停。看过一个心肺复苏的动图,人昏迷是因为心脏这个泵力道不够了,不足以把血泵到大脑,导致脑缺血也就缺氧;电击、按压胸腔,都是为了借用推力,让血液往大脑里冲,按一次、两次、三次,把血冲进大脑,人才能活过来。而梁医生最后抡起胳膊猛砸的那几拳头真是看得我触目惊心,邦!邦!邦!瞬间自己胸口都像吃了一记闷捶。

而我也的确需要时不时地挨上几拳,让快成直线的心电图再蹦出曲线。让大脑里重新冲进乐观、激情、好奇心这些血液,让它在想被拯救的时候,还有机会被救得回来。让自己别一辈子就陷入上半场拿命换钱、下半场拿钱换命的死循环。

话说抢救中的吴彦祖太帅了,而在丛林中拿枪击毙丧尸救回熊顿那一刻的他简直帅冒了油,真的让人想脱衣服。白百何在我心目中的形象也因为最后一段独白而陡然蹿升了N个等级,在教室看完了电影,回到宿舍,我又看了几遍!

夏梦说我不怕死,就怕三十多年活了跟没活过似的,对这个世界没有一点点影响。而熊顿,你的这三十年绝对没白活,你看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到你的微博下留言,你那座天涯的楼还在不停地加盖,大家还在源源不断从你这里获取力量,为了好好活着。你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温暖了,也更刚强。

所以,熊顿,谢谢你!真心的。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五篇_我眼中的《滚蛋吧,肿瘤君》

我眼中的《滚蛋吧,肿瘤君》

人们常说,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今年以来,尤其是和大哥在一起后,看过很多部电影,比如《我的个神啊》,比如《捉妖记》,比如《明日世界》,比如《破风》……可能够让我有想写写影评的可能就只有这部《滚蛋吧,肿瘤君》了,我以为这又是一部滑稽怪诞的青春抗争史外加抗争无效,最后来点悲情渲染的,毫无新意可言,可不曾想到,我竟为此哭红了眼睛……每个镜头的细腻,每句话语的走心,每个场景的动情,我想说,当着大哥的面我都完全控制不住情绪,后悔没带纸巾了……【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当外表没心没肺没脑子的熊顿在被老板炒、被小男友劈之后,就像她说的,以后应该不会比这还倒霉了吧,可命运好像就是这么残酷,毫无征兆的,肿瘤君就到了,并且甩都甩不掉。从她入院的那一刻,我就想着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看似没心没肺的她其实比谁都细腻,她会为帅帅的梁医生打扮的花枝招展,会和同床小屁孩闹得不可开交,会在听到得了肿瘤后随口说一句:“肿瘤嘛,切掉了” ……就是这样一个生动活泼鲜明的人物形象,她深深地走进了我们的心里,就像身边的一个老朋友,有血有肉,有性格,有脾气,没心没肺中的细腻,嘻嘻哈哈中的重情,让人欢喜让人忧,我甚至觉得,白百合就是熊顿,熊顿就是白百合。

当熊顿的爸妈闻讯赶到医院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父母面对女儿得病后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他们没有多么动情的话,有的只是父亲在超市买零食时强忍着泪水的脸,有的只是她母亲说让你不好好吃饭,不好好作息的嗔怪,尤其是当熊顿和她的妈妈躺在病床上那段银行卡密码的对话,当她妈妈说我不想知道,熊顿轻轻说出:密码是你生日时,我的泪忽的忍不住就掉了下来,如此充满真性情的的这么可爱的女儿,如果真的离去,她的父母如何去承受……

剧情上演到这里,我就开始为结尾操心了,我一直觉得很有可能会有个仓促的结局,毕竟,中间的故事刻画的已经够完美,结局就算草草收场也是好的,我早就做好了直接切换到她葬礼的准备了。

如果说艾米从日本赶回来却依然没有见她最后一面在走廊里的失声痛哭就已经让我有点动容的话,那葬礼上熊顿那段真切自然毫不做作的VCR可以说是意外中的情感升华了,那段也许只有几分钟简单质朴的甚至带着点和常人一样带着点不知所云的真情流露让我再次忍不住自己的感情,就像泻闸的洪水呼啸而来,我心疼那份定格的三十岁,心疼她说在天堂里遇见她时最年轻的那个,心疼那段断断续续却全是掏心窝子的话语,葬礼上那张可爱的照片从此再也见不到了……

以此,祝愿熊顿安好,祝愿我们每一个人都好好的活着,

世间唯生命不可负,唯时间不可负,好好珍惜我们的时光吧。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六篇_《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时间:2015-08-13 09:24 来源:美文网 作者:落花飘零 点击: 346 次

《滚蛋吧!肿瘤君》简介:【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根据漫画师熊顿的同名漫画改编而成的励志喜剧片,由人气爆棚的白百何和吴彦祖主演。影片讲述了由白百何饰演的女主角熊顿在事业、爱情两头空的情况下,先进了一趟派出所,后被检查出患了癌症。在痛苦且枯燥的治疗过程中,熊顿遇到了由吴彦祖所饰演的梁医生,还有医院中其他的病人,和他们一起欢乐着。最后,熊顿能够痊愈有个大团圆结局吗?不管最后结局如何,至少熊顿让我们见证了坚强和乐观带来的力量了。以下是《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有幽默的,有励志的,突出地表现了熊顿的搞笑励志能力,一起来感受熊顿的乐天人生吧。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幽默语录

我吃了那个药就想吐,吃了止吐的药又便秘,吃了止便秘的药又头疼,你说我还要不要吃止头疼的药啊?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你怎么剃秃了还是个美女啊?我要是剃秃了肯定是个尼姑。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熊顿:梁医生?为什么叫他老板?

护士:因为他老板着脸。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老板:不想干了?不想干了趁早滚蛋,别在这占着茅坑不拉屎。

熊顿:你以为老娘愿意在你这坑里蹲着是吗?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我老板脸上有颗很大的痦子,每天用粉盖无数遍,这叫欲盖弥彰,长脸上了你盖来盖去的有什么用啊。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原来我不是什么蝴蝶,只是只无人知晓的幺蛾子。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励志语录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能与人说的只有二三。剩下的你就……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我叫熊顿,狗熊的熊,牛顿的顿,再过一天我就29岁了。贝尔29岁发明了电话,村上春树29岁开始写小说,斯皮尔伯格29岁拍出了大白鲨,我一直坚信,下一个在29岁呼风唤雨的人肯定是我。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作为女人要时刻保持外表和内心一样美丽,这样即使你遇到车祸,人家肯定是先救漂亮的那个啊。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我宁愿失恋十次、也不愿失去你一次。

——《滚蛋吧!肿瘤君》经典语录

滚蛋吧肿瘤君电影 第七篇_滚蛋吧,肿瘤君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始终听别人所这是一部好片,但是却终未去体验。呆惯了医院,我以为无数个影片也抵不过一场现实的考验。但,其实我一直是错的。我虽说已经在医院待过至少两年了,但是我却没有对疾病认识的那么全面。每一种疾病都让人缠绕上千丝万缕的磨难,我这种医学生能做的,到底又有多少呢?最终总是会出现看到很多死亡。想起那句英文“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这是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E.L.Trudeau医师的墓志铭。用中文来说就是“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因为自己常常做 不了什么,又因为肿瘤这东西的遥远又相近,我几乎不能甚至不愿意去仔细了解他。越是逃避,你就会发现他的到来越频繁,直到有一天你仔细去看他的面孔时,才发现他已离开,而且带走了那个你不愿、她不想、他选中的人。这次,你真的感伤了,你们一样年轻,她却走得那么匆忙,离开前她求生的那种欲望,离开后安安静静的空床,你也开始感伤。带着这种忧伤,来看看这部影片到底哪里不一样。

非霍奇金性淋巴瘤,oh,有没有搞错,竟然病都是一样的。29岁,女,这还能不能好好放松一下了。不管是贝尔29岁发明了电话,还是主人公熊顿29岁想呼风唤雨的年华,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想起了她,那个还差3天就可以到达30岁的她。回忆终究是回忆,那个流星没有尾巴,或者是巫师忘记了扫把,所以都再也回不来了。我只能左边脑袋想想主管过的病历,右边脑袋想想故事到底怎样进行下。

故事是乐观的,因为结局的葬礼是新颖的,耳目一新,真的佩服导演这个战斗家。过程也是泪水和笑声交织在一起的,有亲情,友情,爱情,还有大龄女与小P孩的甜蜜情。她没有把忧愁抱怨作为肿瘤的子弹,轻易的发射到每个靶点。相反,生活中表现的那么积极向上,这正是现代年轻人不一样的价值观传递着十足的正能量。可最终归结于年轻,活力总是那么无限。“反正开心,不开心,都是一天,那就大摇大摆的活呗”,说的是蛮好的,熊顿能够这么做,也终究是让人佩服的。可是,假若真的病怏怏,整天呼吸机辅助通气,那个时候,病人的情感到底会是怎样的呢?其实,我知道是自己想多了。电影并不是非要把现实揭示的那么残缺不全。所以,我又想了想,如果是那样该怎么办。最后顿悟:乐观的态度并不是产生于死亡之神驾到的那几天,而是从起点开始便有贯穿。所以,我们要想始终临危不乱,真的乐观,那就从头积攒,一点一点。“上帝为什么安排我们生病,就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抓紧有限的时间,燥起来。”这句话说的真好,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有着拖延心理的,总是会把很多事情拖到最后。所以,这句话不妨可以换一种方式理解,劝我们早点行动,早点乐观。

电影的场景总是很唯美,用了很多的想象,每一种幻想都像春暖的花开,华丽丽的登场。电影里的爱情让我一下子觉得我们现实生活中对“男神”、“女神”的迷恋,的确已经不止出现在明星圈,早已经蔓延在各个地点,包括医院。“我负责治病,你负责相信我”。多么有范„„而不管谁对谁的意义有多大,最终还是会有遗憾。遗憾之后,一段感伤,然后地球继续在转。;

对于亲情这种容易戳中泪点的东西,自己也和熊顿一样常觉得除了添麻烦,经常没什么用。可依旧被父母那么无私的爱着„„这世间唯独这玩意儿最真,最纯。

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吧!尽情的玩耍,玩命的疯狂,永远积极向上。这时候本来应该插入保尔柯察金的那句“当你回首往事的„„”,然后依此励志一下。可我却想起了那段经典的话:听一场摇滚,和耳朵一起一醉方休;喝一圈烈酒,让酒腻子们闻风丧胆;开一场cosplay party,二次元万岁;摸一下大蜥蜴,我熊胆威风凌厉;吃三斤驴打滚,翻滚吧肠胃;飚一把摩托车,成为风驰电掣的女王;见一下微博红人,感受马伯庸亲王的慈祥;至少学会一样乐器,为喜欢的人弹;种一次昙花,守望着它盛开;做一桌丰盛的晚餐给爸妈,哪怕色不香,味不美;来一次夜钓,吸取月光静臆的能量;仰望喀纳斯的星空,寻找属于我的星座;沐浴漠河的极光,感受它的神秘。

然后就是轮到我说了:我想看看大海,看看日出。和那个我不舍得失恋的人,

胡诌,胡诌,这是一部好电影。

北京,C1211

2015年9月4日星期五1:27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3964/

推荐访问:电影天堂滚蛋吧肿瘤君 滚蛋吧肿瘤君观后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