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化妆技巧 >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时间:2018-05-31   来源:化妆技巧   点击:

【www.gbppp.com--化妆技巧】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第一篇_写人方法·

写作训练:写人

一、从整体上把握一个人

写人先得了解所要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朱德的母亲是一位通情达理,顾全大局的农村妇女,她勤劳俭朴,心地善良;林莉笔下的养母则是一位自食其力的盲妇,她勤劳节俭好胜心强,有些得理不让人,溺爱子女,宁可忍受再大的屈辱,也要让闺女活得像个样子;莎莉文老师则是一个充满爱心,懂得如何教育盲聋哑儿童的人,她多方关心体贴海伦,引导她去认识世界,懂得什么是爱。

把握住人物的特点,才能把人写活,写像,要能表现出一个人的特点,就要了解人,就要拿他和其他人从外貌、举止动作、说话谈吐等方面作比较,尤其要写出他的性格特点,把他和其他人区别开来。

二、 用多种方式表现人

写人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正面记叙、侧面记叙,概括记叙、具体记叙以事写人(一事一人、多事一人、一事多人、多事多人)以情写人。 《回忆我的母亲》典型事例,《我的老师》侧面表现和反衬,《小巷深处》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现人物,《“两弹”元勋邓稼先》环境描写烘托人物。

三、描写人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1、外貌描写:又称肖像描写,指人物外形,包括容貌、身材、姿态、神情、服饰等的描写。肖像描写大多采用直接描摹的方法,但有时也可借助比喻、夸张、反衬,甚至叙述后加上一两句评论。成功的肖像描写应当能体现出人物的身份和性格特点,其次要避免千人一面的“脸谱化”,要着力写好眼睛,以显示人物的心灵世界。

例如:(一)他看上去60多岁了,头发几乎全白了,可是精神挺好。四方方的脸,一双不停转动的小眼睛,藏在黑框眼镜的后面,酷似科普读物上的动脑筋爷爷。

(二)无论什么季节,她总是穿着既不入时又带有男性化的服装。一头短发给人感觉是从不拖泥带水,眉宇间如刀刻一般的皱纹显示出她的性格。一双深深下陷的眼睛总是那么咄咄逼人,但炯炯之中又总是透出几分疲倦。消瘦的脸庞使她的颧骨有些突出,弯弯的鹰钩鼻更增加了几分威严,不大的嘴巴说起话来像唱秦腔那样有气势。她

上课总是神采飞扬,走起路来健步如飞,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这就是我们的校长兼语文老师。

2、动作描写:动作描写是指对人物的动作行为的描写。动作描写要从动态描写中直接显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要求写得具体生动,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不能落入一个模子。

例如:(一)小男孩用那冻得像馒头一样的小手折了一会儿,大概飞机修好了。他微微的笑笑,一手拿着飞机向后平伸,微微侧过身子,拉了个满弓步,猛地把手一扬,双手一交叉,飞机在空中悠悠忽忽飘了起来。

(二)赵奇将文房四宝摆好后便开始临摹。他先将毛笔在砚台上舔上墨汁,然后描了描字帖,便开始依葫芦画瓢。起先,手抖得厉害,他便将腕撑在纸上,小心翼翼的下笔,可那一横一点也不平,仿佛一条小虫直刺他的眼。练了几次,一点进步也没有,他“啪”的将笔一扔,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心里直嘀咕。后来他想起了老师的教诲,便重振旗鼓:先将袖子向上捋了捋,然后提起笔,把笔尖舔饱满,另一只手将纸铺平,眼睛眯的细细的将字帖上的字瞧了个透,接着抬起手腕,笔尖着纸,先是顿了顿,然后运用腕力将笔横着往右一拉,啊,总算成功了!

3、语言描写:语言描写是指文章中对人物对话和独白的描写,人物语言要生动贴切符合人物的身份和性格,应该是一个人在特定环境中非说不可的话。

例如:(一)妈妈有一支永远唱不完的“唠叨之歌”。清晨,她总捏着我的鼻子,一遍又一遍的喊着:“小懒虫,快起来,太阳晒到屁股上了。”你看,一大清早,就把我的好梦给搅了,吃早饭时,她又开始唠叨了:“多吃点,饿坏了,怎么办?慢慢吃,别噎着了。”真受不了,刚想去上学,妈妈又跑过来,递上一件衣服说:“快穿上,冻着了怎么办?”走出家门,满以为听不到她的唠叨了,谁知道她又在喊:“路上小心,注意安全。”这些我都能背出来了。晚饭时,妈妈又唱了起来:“快点吃,吃完了,快点写作业。”

(二)“我说嘛,我女儿是‘潜力股’,‘成长股’,再继续努力呀,就成了‘绩优股’。这回你‘反弹’上来,一定要保持‘涨势’。我呢,

这就‘补仓’,给你买几本好书。”

4、心理描写:心理描写用来表现人物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心理描写常见的手法是:(1)自我表白。在描写前加“我想”“我觉得”等提示语,所想内容用第一人称放引号内。(2)作者直接描述。用第三人称去写人物内心活动,用“他想”“他回忆”等句式。(3)对话时独白。这是指描述者心里与自己对话,或自言自语,表现形式为对话。

例如:(一)“成功了!”我差点喊出声。为了这一刻,我顶着骄阳,踏着严霜,跑道在脚下延伸;为了这一刻,我跌倒了爬起来,失败了挺起胸,跑道在脚下缩短。而现在,我将登上领奖台,心里别提有多高兴!这一次我终于握住了成功的手,虽然只得了一枚银牌,却是我血汗的结晶,是对我苦练的肯定。我要将这一刻与朋友分享,是他们在我失意时为我鼓劲,我要向教练保证,下一个目标是为夺取金牌而拼搏。(二)听得到广播中宣布的比赛名次后,王峰神情激动。他埋着头坐在凳子上,思绪万千。他想到了两年前第一次失败的痛苦,但他没有气馁,因为他知道,能跑完3000米就是一种胜利。他又想到去年再次与奖牌无缘,但他没有放弃,与第一次相比,他已经向成功靠近了一步。两年来,不懈的努力,风雨无阻的锻炼,现在终于要站上领奖台了,虽然不能站在最高处,但第一名就是他明年奋斗的目标。想到这里,王峰微笑着抬起了头。

四、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些人的精彩段落;做有心人,努力捕捉生活中的典型细节;注意材料积累;情境设计做阶梯训练。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第二篇_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各类描写答题技巧

[包括神态描写](描写人物容貌、衣着、神情、姿态等):交代了人

物的××身份、××地位、××处

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并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

×精神品质。有时还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质。

气、季节和景物场景如山川、湖海

等自然景物):交代故事发生的时

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 的××命运、表现人物某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揭示文章主题。

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

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九、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A.类型:记叙文中的议论,有先叙后议、先议后叙之分。

B.作用:议论的目的在于揭示记叙事物所蕴涵的思想意义,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十、记叙文中的抒情

分类:一种是作者直接抒 发自己对事物的思想感情,叫直接抒情;一种是寓情于景或托物抒情,叫间接抒情。 作用: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

十一、 修辞方法及作用

(1) 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2) 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xx事物的xx特点。 (3)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 5) 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语句整齐、意韵铿锵,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 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 (7) 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 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十二、写作手法极其作用

(1) 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 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

力。 (5) 对比手法 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和正面描写。 以次要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 (8) 欲扬先抑和先扬后抑。 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置悬念能引起读者注意,引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

(11)借景抒情:通过描写具体生动的自然景象或生活场景,表达作者真挚的思想感情。 (12)借物喻人:描写事物,突出其特点,并以此设喻,表现作者高尚的思想情操。

十三、分析人物形象

象;

分析来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要

分析直接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十四、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十五、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或直抒胸臆。需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依据文章的主要内容,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依据含义深刻的语句、段落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

如:文章语言朴实无华,字里行间透露出对父亲深深的怀念。对索溪峪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对于蕴含在语句中的作者的态度,联系作者写作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文章的写作手法,主要内容、中心意思和结构层次进行理解,尤其要联系句子或语段所在的上下文的具体语境理解。

例如《荔枝》作者写母亲剥荔枝时的动作:细致的描写突出了母亲一生的勤俭、辛劳。联系母亲临去世前舍不得吃一颗荔枝的举动,母亲对儿孙深深的疼爱之情着实令人感动。

十六、概括文章主旨。概括归纳记叙文中心内容

把握中心思想的原则是:必须从整体上去把握感知,切忌拘泥、局限某一局部纠缠不清,即使是某一片段、段落的分析,也必须立足于文章的整体去思考、探究,掌握整体和部分之间的有机联系,在抓住本质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精确、完备的概括。

概括记叙文的中心常用的格式:

揭露了、批判了)„„的思

想(性格、精神、实质),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

(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注意体会本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以及蕴涵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注意一些常用词语,如概括主要内容,一般用:本文记叙了„,描写了„,介绍了„,通过„,等等,如概括写作目的和思想感情,一般用:表达„、抒发„、赞美„、歌颂„、揭露„„、鞭挞„、讽刺„、说明„、揭示„、反映„等。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十七、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十八、常用标点符号的作用

引号的五种用法:①表引用 ②表讽刺或否定 ③表特定称谓 ④表强调或着重指出⑤特殊含义 破折号的五种用法:①表注释 ②表插说 ③表声音中断、延续 ④表话题转换 ⑤表意思递进

十九、人称的作用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第三篇_神态描写的技巧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神态描写的技巧

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部显示出来的。

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

心痛苦,就双眉紧皱。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

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 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

的喜悦;“歪起一个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现人物豪

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

同的意义。

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

于思想性格不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

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的: 高兴时——嘴角上泛起一阵涟漪,眼睛笑成了一条缝。 伤心时——鼻子两翼一掀一掀,眼睛里充满了泪水。 紧张时——不住地喘气,脸色灰白,双眉紧锁,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愤怒时——竖起了眉毛,眼珠子瞪得像要弹出来似的。 发愣时——两眼直呆呆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哭泣时——亮晶晶的泪珠在他是眼睛里滚动,然后,大大的、圆圆的、一颗颗闪闪发亮的泪

珠顺着他的脸颊滚下来,滴在嘴角上、胸膛上、地上。

发楞时——两眼直呆呆地向前望去,木头一般地站在那里。

我们平时要重视对人物神态的作细致的观察,同时还可以从课文中学习一些描写人物神态的

词语和方法。`

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描写人物的神态,还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

写神态而写神态。

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章的表现力。 在记叙人物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活动有层次地描写人物的不同神态。

【特点】 【提要】采用概括的方法、比较的方法写出人物的神态。

采用概括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读者看了以后就会留下深刻的印

象;也可以通过比较,写出人物的神情、态度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可以充分反映人物的性

格特点。

描写神态,还可以采用逐步深入描写的方法,写出人物神态、表情的发展变化。采用这种描

写方法,既要注意前后联系,又要前后有变化。这样,文章才能前后连贯。但是这种变化,

要自然、恰当,不能使读者看了有不协调的感觉;有时要对变化的原因作必要的说明。

【概括描写示例】大路旁有个小草棚,人们都挤在下边避雨。大伙说着笑着,谈论着这场

雨正下得紧,从大路上跑来一个姑娘,十八九岁,高高的身材。衣服被淋湿了,贴在身上,

不时滴着水珠。一双很俊的眼睛,露出纯洁坚定的表情。她没有拧衣服上的雨水,也没有跺

脚上的的泥,只用手轻轻掠了一下额前的几丝淋湿了的头发。她在草棚最边上找了一块刚能

避雨的地方,不声不响地站在那里。 【说明】 短文先写人们挤地草棚下避雨的表情、动作,人们谈着、笑着,有的甩伞上的雨水,有的脱

衣服晾着。接着写姑娘避雨时的不同神情,她既不拧衣服上的雨水,又不跺脚上的泥,还站

在草棚的最边上。这些对比突出姑娘是位年轻的有心计的人,为下文作铺垫。 示例】 „„巡捕见问,立刻趋前一步,说了声“回大帅的话:有客来拜”。话言未了,

只见拍的一声响,那巡捕脸上早被大帅打了一个耳刮。接着听制台骂道:“混帐王八蛋!我

当初怎么吩咐的!凡是我吃着饭,无论什么客来,不准上来回。你没有耳朵,没有听见!”

说着,举起腿来又是一脚。那巡捕挨了这顿打骂,索性泼出胆子来,说道:“因为这个客是

要紧的,与别的客不同。”制台道:“他要紧,我不要紧!你说他与别的客不同,随你是谁,

总不盖过我!”巡捕道:“回大帅,来的不是别人,是洋人。”那制台一听“洋人”二字,

不知为何,顿时气焰矮了大半截,怔在那里半天;后首想了想,蓦地起来,拍挞一声响,举

起手来又打巡捕一个耳刮子;接着骂道:“混帐王八蛋!我当是谁!原来是洋人!洋人来了,

为什么不早回,叫他在外头等了这半天?” ——摘自李伯元《官场现形记》

【说明】 这一段作者没有孤零零地写制台对洋人的奴颜卑屈,而是极写他在同一件事上

对巡捕的不同的凶狠的态度,进行强烈对比。制台吃饭时,当巡捕第一声向制台报客到,结

果吃着一记耳光,另加一脚,因为制台吃饭不会客。但当巡捕继而报告说,来客是洋人,却

又挨着一记耳光,缘由是洋人来了,为什么不早报?一前一后,同是制台,同一件事,同是

凶狠,却自相矛盾,活活画出了制台的阴阳脸、奴才相。这种抓住人和事的矛盾,前后对比,

相互映衬。运用这种方法,就是巧妙地、准确地抓住一个人、一件事,让他前后对比,以此

深刻揭示本质。 【逐步描写

示例】

(一)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

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

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

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看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

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

(二)她仍然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

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而且很胆

怯,不独怕暗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有如在白天出穴游

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而【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至于常常忘却了去淘米。

(四)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

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一个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

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

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

乞丐了。

【说明】 这是鲁迅的《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几次神态描写:

(一)祥林嫂初到鲁家时:祥林嫂虽然一身寡妇装束,“脸色青黄”,但是“模样还周正,”

“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两颊却还是红的”。

(二)祥林嫂第二次到鲁家时:她依然穿孝,还是“脸色青黄”,但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

血色”,仍旧“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三)祥林嫂到鲁家干活近一年时:“眼睛凹陷下去”,精神恍惚,“很胆怯”,“怕暗夜,

怕黑影”,怕见人,“总惴惴的”,“呆坐着,直是一个木偶人”。

(四)祥林嫂沦为乞丐、临死前:“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

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个活物。 这四幅神态描写借助肖像描写,同中有异,变化发展,逐步深入,从前后对比中,表现了祥

林嫂衰亡的过程,体现了祥林嫂的内心和思想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神态描写”的三个原则 首先是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神态描写的前提和生命,无论是生活真实抑或艺术真实

都要符合特定的场景、特定的事件、特定的人物个性。失去真实性,神态描写非但没有意义,

还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我们还是来重温一下鲁迅先生对孔乙己的神态描写吧。当短衣帮嘲笑

孔乙己的脸上又添新伤疤了时,“他不回答”;当短衣帮说“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

并举出亲眼目睹的事实时,他“睁大眼睛”、“涨红了脸”地辩解;当无聊麻木的短衣帮再

一次故意嘲弄他“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时,他“显出不屑置辩的神气”;当短衣帮

诘问“孔乙己,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时,孔乙己 “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

上了一层灰色”;当孔乙己教小伙计识字,把毫无用处的“茴”字的四种写法当作学问来炫

耀,小伙计却毫不热心时,他“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

亨酒店喝酒,又遭到掌柜索要“十九个钱”,孔乙己“很颓唐”。当掌柜的笑他又偷了人家

的东西时,“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如此等等,都符合一个死爱面子、自

欺欺人、迂腐不堪的孔乙己的性格,都凸显了真实性原则。 其次是形象性原则。 果戈理说:“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外貌是最先跃入

读者视野的形象,它的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物形象是否丰满,关系到人物生命力的强弱。

因此,应首先将其描写得生动传神,具有典型性。 描写人物应该抓住人物外貌中最典

型的特征,用最简洁的笔墨将其勾勒出来,给读者造成鲜活的外部印象。人物的眼睛是其性

格的折射。《红楼梦》中对王熙凤进行描写就重点抓住了她“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

梢眉”这一特征进行描写,“丹凤眼”,“柳叶眉”虽俏丽,但由于其呈“三角”形,或呈

“吊梢”状,这就将王熙凤心地阴险毒辣的性格刻画出来。有时,还可以描写人物身体或神

态的某一点,让这一点来反映全面。如《故乡》中,作者抓住闰土的手由红变得像老松树皮

这一特征,侧面反映出他性格的转变。只要我们抓住了人物最典型、最具有个性的特征来进

行描写,就可以吸引读者,产生以少胜多、生动传神的效果。 第三是逻辑性原则。 逻辑性是指所写的人物神态必须符合事理。如朱自清的《背

影》写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

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

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

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

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

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

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

‘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

的眼泪又来了。”文中“我”的两次流泪非常合乎事理,前者是“我”因父亲行动不便,后

者是因父亲那颗朴素而厚重的爱子之心。 巴尔

扎克对葛朗台的神态描写同样是切合事理的典范:“他患了疯瘫症,不得不让女儿了解财产

管理的秘密。他不能走动,但坐在转椅里亲自指挥女儿把一袋袋的钱秘密堆好。当女儿将储

金室的房门钥匙交还他时,他把它藏在背心口袋里,不时用手抚摸着。临死前,他要女儿把

黄金摆在桌面上,他一直用眼睛盯着,好像一个才知道观看的孩子一般。他说:‘这样好叫

我心里暖和!’神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把一个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亲吻,葛朗台见到

金子,便作出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它抓到手。这一下努力,便送了他的命。最后他唤欧也

妮前来,对她说:“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已经82岁的葛朗台之所以

有如此神态,是因为他有着爱财如命,至死不变的性格。 一个因人,一个

缘物,人物神态虽不同,而符合逻辑性则是一样的。李丽老师提供我们的案例实在是存在着

值得商榷之处。

中考写作神态描写技巧及素材分类积累

二、神态描写分类积累之眼神

清澈: 小叶是个十分苗条的姑娘,显得纤弱,她一头乌发,老束着一只紫红色的发箍,发箍上还缀满了白色的小花,两个深深的酒窝,一双眼睛像一汪清澈的湖水,长长的睫毛像道纱幕,使那双眼睛有时显得神秘、深沉。李兴叶《"氓"》 我眼前这位少女变得异常美丽。一双大眼睛像夏夜晴空中的星星那样晶莹,像秋天小溪流水那样清澈。符泰民《梅丽》

一双清澈流动的眼睛,伏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和微黑的面庞对照,越显得晶莹。 明亮:她的眼睛很亮,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宁静,永远不斜视似的。 她那样笑着,微微侧着头,眼睛亮晶晶的,两个酒窝浅浅地浮在面颊上。 他醒了,缓缓地睁开灰暗的眼睛,那是一双毫无期待的眼睛,冷漠而枯涩。忽 然,像灯花一爆,眼里有了神,越来越亮了,一闪一闪地现出惊喜的光,像太阳越升越高,越来越亮。陈放《白与绿》 精神: 又将鼓捶子轻轻地点了两下,方抬起头来,向台下一盼。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玉,如白水银里头养着两丸黑水银。刘鹗《老残游记》

年纪约摸三十五六岁,鬓角的头发略微秃进去一些,眉毛浓黑而整齐,一双栗色的眼睛闪闪有神光,看人时,十分注意,微笑时,露出一口整齐微白的牙齿。 她的眼睛很亮,亮得像没有微尘的海水,亮得宁静,永远不斜视似的。 锐利: 黑黑的眉毛,宽阔嘴巴,鼻梁和额头都很高,以致使他那两只漆黑的眼睛只在眼窝深处像点漆一样发光。方纪《笛声和歌声》

两只仿佛用钻子钻得凹进去的绿色小眼睛,在没有眉毛而略呈红色的眼眶下面闪闪发光。巴尔扎克《猫打球商店》

秀美: 只见她生得两条春山含翠的柳叶眉,一双秋水无尘的杏子眼。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第四篇_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技巧

人是社会的主宰,任何事件,任何社会活动,都是人们活动的具体表现。记叙类文章与作品,除极少数是以自然界为内容的之外,都离不开人。所以写作文章必然会在人物描写上下功夫,因此我们分析记叙类文章也应该认真研究人物描写。

塑造人物使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和描写。叙述的方式主要用来叙述故事情节,而人物、环境主要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人物描写,分为直接描写(正面描写)和间接描写(侧面描写)两大类。直接描写又分为肖像描写(也称外貌描写)、神态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

肖像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容貌、体态、神情和服饰等外貌特征的描写来揭示人物性格的一种写法。肖像描写又可以分为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两方面。静态描写着重描绘人物的体态相貌以增强人物形象的鲜明性;动态描写则着重描绘人物神态、表情,以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精神世界。

语言描写:文章中通过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的一种手法。语言是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的表现。写人物的语言要符合人物的身份。要选用最富有性格特征的言谈。人物语言,一般有对话和独白两种。对话是人物之间的谈话,独白是人物独自的讲话。有的独白并不说出来,称内心独白,属于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的作用也是为了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发展故事情节。

行动描写:文章中通过描写人物的行动来表现人物性格的一种手法。行动是人物思想感情、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主要手法,它可以展示人物的性格及其发展。优秀作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者总是让人物少说话多行动,并善于选择符合人物的身份、最能体现人物本质特征的行动进行描写。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英雄性格,都是从那有声有色的人物活动中显示出来的。

心理描写:文章中直接描写人物内心活动的一种手法。它能细腻地展示人物的内在特征,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心理描写有人物内心独白方式和作者从旁描述等方法。

细节描写:是作品中对人物的外貌、行动、心理、语言以及人物周围的各种环境和事物的特征所作的细腻而具体的描绘,使文学作品完整地描写人物的性格、事件发展和环境景物不可缺少的手段。

侧面描写,指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故又称间接描写。侧面描写总是同正面描写相结合的,往往不需多着笔墨,即可收到显著的艺术效果。

根据人物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分析人物性格,判断人物的身份、地位的能力。

根据人物语言、行动、神态变化揣摩人物心理的能力。

这里说分析人物形象而不说分析人物性格的原因在于“形象”这个词的意义范围比“性格”这个词的意义范围广。“形象”包括人物的性格特点、素质能力、人生态度、人生观念、修养品质等。

分析人物性格品质不应该分析局部语言,而应从整体上来分析,即结合全文来分析局部语言。如《儒林外史》严监生临死前因为燃着的两根灯草不能咽气的细节描写,如果单看局部我们可能认为他这个人过日

子很仔细或很节俭,但结合全文才知道这个人极为吝啬,而且“吝啬”的后面还要加一“鬼”字。

第二,分析人物性格应多运用比较的方法。性格不同,言行举止就不同。分析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是另一种言行举止应该是什么样的性格。比较中更显特性

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 第五篇_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外貌描写的几种方法

概念: 也称肖像描写,即是对人物的外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 型、姿态等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情感。

1、王梅,女,20岁,身高1.6米左右,体形偏胖,方脸型,眉毛粗黑,双眼皮,高鼻梁,薄嘴唇,牙齿不太整齐,肤色白晰,曾摔倒受过伤,头顶右侧,留下一处约20CM左右的伤疤。

2、麦换娣,女,67岁,身高1.5米左右,神志有时不清,穿灰的确凉中式衬衫,黑裤子,灯芯绒圆口布鞋,耳聋,牙齿已全部脱落,带一根木质拐杖。

3、吴小雪,女,18岁,身高约1.6米,瓜子脸,肤白,大眼睛,气质高雅,身穿浅红色连衣裙, 白色皮凉鞋。

肖像描写:对人物外在特征(外貌、神态)描写。

外貌 容貌(面容长相,如五官等)

身材(高、矮、胖、瘦)

衣着(穿着打扮)

神态 表情(喜、怒、哀、乐)

弟弟是个不满七岁的小男孩。他个子不高,胖墩墩的,翘鼻子、薄嘴唇。一笑起来红润润的脸蛋儿上现出一双深深的酒窝。也许是还没有上学的缘故吧,弟弟像只撒欢的小兔子,很少有一时的安静。

人物外貌描写四大招

第一招 要有一定顺序

描写人物外貌时还要合理安排好描写顺序,一般先写整体再写局部,局部描写时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鲁迅《故乡》 猜猜他是谁?

1.只见他黑脸短毛,长嘴大耳,圆身肥肚,穿2.他有三头六臂,脖子上套着乾坤圈,脚踏风一件青不青、蓝不蓝的梭布衣服,提一柄九齿钉耙。 火轮,威风八面。

说说他们的性格

1、金豆才七岁,头发披散着,垂到脖子边,见人就羞得把头低下去,或者跑开了又悄悄地望着人,或者等你不知不觉时猛然叫一声来吓唬你。 (害羞但天真、活泼)

2、她叫小花,一头柔软的卷发,凸额头、塌鼻梁,穿件红底白点小外套,总是不声不响,像个静默的小哲学家似的。

(文静)

3、我的同学强强,他胖乎乎的圆脸上,长着一对调皮的大眼睛。眼珠忽闪忽闪的,好像两颗水灵发亮的黑宝石。只要他一眨巴眼儿,准出鬼点子。在他那黝黑的脸上,不论是鼓鼓的腮帮,还是薄薄的嘴唇,或是微微上翘的小鼻子,都使你感到滑稽、逗人。

(活泼、滑稽、逗人)

第二招 抓住外貌中最主要的特征

相貌是千差万别的,所以我们在描写人物时就要

选取最能反映人物身份与性格的特征,捕捉最能表现

人物内心情感与个性特征的瞬间画面,而不要面面俱到。

1.最使我难忘的,是我小学时候的女教师蔡芸芝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9855/

推荐访问:人物描写的答题技巧 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