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养生保健 > 小雪节气养生

小雪节气养生

时间:2018-05-27   来源:养生保健   点击:

【www.gbppp.com--养生保健】

小雪节气养生 第一篇_小雪养生小常识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0个。进入该节气,中国广大地区西北风开始成为常客,气温下降,逐渐降到0℃以下,但大地尚未过于寒冷,虽开始降雪,但雪量不大,故称小雪。

此时阴气下降,阳气上升,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

除了保暖,日常养生保健我们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根据“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的理论,归纳以下四原则9做法,供大家参考:

原则一:起居“养藏”阳气

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万物活动趋向休止,因此小雪节气后的起居调养切记“养藏”阳气,为第二年春天做准备。

1. 早睡晚起:人们要适当早睡,同时,早晨也不宜起得太早,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

气潜藏,阴精蓄积。

2. 注意衣着:太厚太薄都不好,衣着过少过薄、室温过低,易感冒又耗阳气;反之,衣着

过多过厚,室温过高则腠理开泄,阳气不得潜藏,寒邪易于侵入。建议外出时,体质弱的人最好穿高领而且护腰的服装。

3. 注意脚部的保暖:坚持用温热水洗脚、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以促进血液循环。每天坚

持步行半小时以上,做好御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

4. 天冷也要注意通风:人在安静状态下每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就有20多升,所以要经常

开窗换气。

原则二:合理饮食

小雪节气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阴”,“无扰乎阳”的原则,既不宜生冷,也不宜燥热,最宜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膳食为宜。

5. 宜吃温补、益肾食品,少食油腻、辛辣食物,谨防内热,避免流感:在这个进补的季节,

过量吃油腻食物,往往会产生内热,出现痤疮、烦躁和便秘等症状,这就具备患流感的内部环境。而辛辣食物又可加重内热,稍不注意外感风寒即可患上流感。

6. 饮食注意荤素搭配,蔬菜水果要多吃:每天喝梨水可以防止天气干燥导致的口干、咽干,

又能润肺止咳;煮萝卜水饮用(最好是白萝卜),可以理气健脾、清热利尿,也可以促进消化防流感。

原则三:调节情绪

小雪的前后,由于夜间时间越来越长,白天时间越来越短,阳气潜藏,阴气渐盛,气温降低,天气时常阴冷晦暗,再加上树叶凋零,寒风瑟瑟,人们的心情很容易受到影响,引起心理上的一些感伤,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慢性疾病患者,甚至会导致抑郁症状的发生。

7. 调节心态,注意精神的调养:保持乐观,节喜制怒,多听听音乐,让美妙的旋律为生活

增添乐趣,同时,要多参加娱乐活动,多晒太阳,以激起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 原则四:适度运动防感冒

小雪节气前后是季节性感冒的高发期。加强运动锻炼可有增强免疫力,有效预防感冒。此外,小雪节气通过体育运动,冠状动脉的血流量明显增加,从而保证大脑、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氧供应,使人精力充沛。运动还能减轻因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紧张、焦虑、抑郁等状态。

8. 选择中午在空气新鲜的地方,持之以恒进行适当的自身锻炼: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

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反易受凉,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

9. 运动同时应注意对骨关节的保护:冬季易出现骨关节疾病。

小雪节气养生 第二篇_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是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黄经)变化和地面气候演变次序,将全年划分的二十四段落,每段约隔半月。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不差1~2天。

第一类是反映季节。二分、二至和四立是用来表明季节。如: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

第二类是反映气候特征的。直接反映热量状况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直接反映降水现象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还有三个节气:白露、寒露、霜降。

第三类是反映动植物表象的。小满、芒种;惊蛰、清明。

为了便于记忆,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个“二十四节气歌”。全歌只有四句,短小凝练。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的“圣经”,也是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秘宝。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界是统一的整体,人的生命活动也必然与二十四节气紧密相联。一年四季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二十四节气的变化不一,也必定会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机能不断地发生更替。因此,非常有必要依从二十四节气的要求,进行养生与保健。

春光正好时

立春(2月4/5日):开始进入春天,万物复苏。

雨水(2月19/20日):这时春风遍吹,天气渐暖,冰雪融化,空气湿润,雨水增多。 惊蛰(3月5/6日):天气转暖,春雷震响,蛰伏在泥土里的各种冬眠动物苏醒过来及

开始活动,所以叫惊蛰。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

春分(3月20/21日):这一天南北两半球昼夜相等。大部分地区越冬作物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清明(4月4/5日):天气晴朗温暖,草木始发新枝芽,万物开始生长,农民忙于春耕春种。人们在门口插上杨柳条,到郊外踏青,以及祭扫坟墓。

谷雨(4月20/21日):天气较暖,雨量增加,是北方春耕作物播种的好季节,因为有雨水滋润大地。

春日融融,是令人惊喜的美好时光,也是最适合重新开始的季节。天气回暖,万物吐芽生发,潜伏在慵懒身躯里的灵魂已经蠢蠢欲动,等待新生的能量,因此,养生显得十分重要。

第1招少发脾气,多微笑

尽量保持精神愉快,尤其要避免怒气。科学研究发现,快乐可以增加肝血流量,活化肝细胞。而怒气不仅伤肝,也是古代养生家最忌讳的一种情绪:“怒气一发,则气逆而不顺。”

透过发泄和转移,也可使怒气消除,保持精神愉快。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主动想一些好玩的、有趣的事,会增加脑内啡分泌,使身心愉悦。

第2招享受清爽的绿色春蔬

春天肝气旺盛,相对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因此饮食上仍以清淡为主。绿色蔬菜是最好的春季食物。蔬菜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恰巧可以补充冬季的摄取不足。譬如春天产的菠菜嫩极味美,亦有养血功效,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春天不需要特别进补,“因为气候上升,温补药反而加重身体内热,”体质较差的人,一般可选用莲子、芡实、薏仁、花生、核桃、燕窝、猪肝等平性食物。具多醣类成分的银耳也有防发炎功效,亦可促进肝脏蛋白质合成。

此外,有过敏气喘体质的人,在春天要特别注意体质的调整,少吃一些冰冷或寒性(如瓜果)的食物以免引发过敏。

第3招保暖工作不可少

尽管天气回暖,保暖工作还是很重要。春天因气候变化大,加上阳光普照,常让人忽略初春的善变与寒冷,因此衣着最好慢慢减少。此外,由于膝关节对冷较敏感,因此穿着裙装时,记得加双厚一点的裤袜保暖。

第4招启动身体的引擎

冬季人体新陈代谢变慢,阳气下降,春暖花开之时,正好可以重新补充身体的阳气。起早运动,舒筋活络也是养护肝脏的方法之一。

试试看最简单的呼吸调节法:静静坐下或站定,全神贯注在呼吸调节中,慢慢地,一点一点用鼻子吸气、吐气,并重复数次。简单的深呼吸可以排除体内积热,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

第5招用五官体验新感受

春天,也适合打开人体的五官感受,体验全新的世界。旅游是一个方法,找三五好友郊游踏青,让歇息已久的精神感官,在自然环境中重新复苏。或者在书桌上布置一个有春天感觉的小环境,可以在靠东方的桌角,布置一个小小的春天角落,工作累了看一看,便会有新的力量和创意。

在美国乡村,习惯在春天采集新鲜的柠檬,泡成一大壶蜂蜜柠檬汁,做为净化

身体的饮品。柠檬中的类黄酮可以帮助身体减缓过敏反应,防止病毒入侵。具有理气解郁功效的玫瑰茶,可以缓解胃部不适症状,且富含维生素C,可以预防感冒及加速疾病痊愈。也可以买一把甜香的水仙花、风信子回家,将春天的信息带入室内。 夏日当头时

立夏(5月5/6日):夏天开始,雨水增多,农作物生长渐旺,田间工作日益繁忙。 小满(5月21/22日):大麦、冬小麦等夏收作物,已经结果、籽粒饱满,但尚未成熟,所以叫小满。

芒种(6月5/6日):芒种表明小麦等有芒作物成熟,宜开始秋播,如晚谷、黍、稷等。长江中下游地区将进入黄梅季节,连绵阴雨。

夏至(6月21/22日):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天最长。从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万物生长最旺盛,杂草害虫也迅速滋长。

小暑(7月7/8日):正值初伏前后,天气很热但尚未酷热,人们忙于夏秋作物的工作。

大暑(7月23/24日):正值中伏前后,一年最炎热时期,喜温作物迅速生长;雨水甚多。

夏热使人体腠理开泄,加之乘凉饮冷,每易损伤阳气。如何能做到夏季养阳呢? 调精神:夏季养生重在精神调摄,保持愉快而稳定的情绪,切忌大悲大喜,以免以热助热,火上加油。心静人自凉,可达到养阳的目的。

巧运动:宜通过有益的文体活动来活动筋骨,调畅气血,养护阳气。运动要循序渐进,严格控制运动量,不要过度疲劳。

慎起居:夏季自然界万物生长旺盛,起居也应随之作适应性调节,如清晨早起,洗漱后在室外清静处散步、慢跑,呼吸新鲜空气,舒展人体阳气。

要午睡:中午人体散热量大,午饭后又昏昏欲睡,通过短暂午睡小歇,可以避开中暑高峰,又可补充夜间睡眠不足。

勿贪凉:老年体弱者,阳气不足,如长时间对着电扇吹或久居空调室内,反会感到头晕脑涨,四肢疲乏,精神困倦,更容易导致受凉感冒等病症。

节饮食:夏季天气温热,应注意饮食调节,切勿极饥而后食,食不可过饱。亦忌极渴而后饮,饮不宜过多。还须慎食瓜果冷饮,以免伤脾胃阳气。

防中毒:盛夏细菌繁殖迅速,70%的食物中毒发生在夏季。老人小孩胃肠功能薄弱,抵抗力差,发病后极易发生脱水而危及生命,故应做好预防工作。

秋风送爽时

立秋(8月7/8日):秋天开始,气温逐渐下降;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开始移栽。 处暑(8月23/24日):气候变凉的象征,表示暑天终止,夏季火热已经到了尽头。 白露(9月7/8日):天气转凉,地面水汽结露。

秋分(9月23/24日):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北方秋收秋种。

寒露(10月8/9日):天气转凉,露水日多。

霜降(10月23/24日):天气已冷,开始有霜冻,所以叫霜降。南方仍可秋收秋种。 秋天有时不太明显,但从养生角度却很关键。因为由漫长酷热转冷冬的短暂交替,正考验身体机能,要能储存能量安度寒冬,就得从凉意甚浓的秋天保养起。 第1招:少辛增酸忌寒凉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 。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至于脾胃保健,多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少吃生菜色拉等凉性食物。就太阳能量来说,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小雪节气养生】

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第2招:养阴补气中医师不反对秋天进补,但了解自己是哪种体质很重要,因为“补”的内容也各异。有时出现上呼吸道毛病,以为感冒,其实不然。而是有些年纪大的人唾液腺分泌较少,容易眼睛干涩、干咳舌燥,并没有出现红肿痛的发炎现象,中医称为“阴虚”,要适度服用养阴药,以改善体质。如果属于过敏体质,着重“补气”,要偏向温补,忌吃寒凉食物。

【小雪节气养生】

第3招:情绪保守,收敛元气依照自然界律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皇帝内经》记载:“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在秋主“收”的原则下,情绪要慢慢收敛,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在时令转变中,维持心性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才能保生机元气。

第4招:适当的运动秋天不算太冷,空气质量较佳,不妨多接近自然、多运动,吸收天地精华。尤其伸展动作,可维持身体灵活度,滋脾补筋,强化循环。伸展具有“运化作用”,能收敛心神。运指呼吸,“运之始畅”,意思是呼吸一旦舒畅开来;“化之始通”,从呼吸带动的循环系统、肠胃消化到内分泌系统,一路顺畅,气血循环自然活络。要注意的是,早晚较冷时,不要在外面运动。尤其老年人,容易受寒,需调整运动方式。

第5招:穿明亮衣服有种说法,秋天要多吃白色食物,这是延伸自五行理论(“木火土金水”对应“青赤黄白黑”再对应“肝心脾肺肾”)。秋天万物枯败,充满萧瑟肃杀气氛,情绪容易受影响。五行中既然秋天对应白色,代表清爽、明亮,表示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冬挂冰凌时

立冬(11月7/8日):冬季开始,一年的田间操作结束,作物收割之后要收藏起来。 小雪(11月22/23日):气温下降,黄河流域开始降雪;北方已进入封冻季节。 冬至(12月21/22日):这一天,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小寒(1月5/6日):开始进入寒冷季节。冷气积久而寒,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时期。 大寒(1月20/21日):大寒就是天气寒冷到了极点的意思。

冬季,由于自然界阴盛阳衰,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冬季养生应从敛阴护阳出发,自觉地做到“七要”,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

要尽量早睡晚起冬季早睡晚起,保持较长的休息时间,可使意志安静,人体潜伏的阳气不受干扰,这是冬季保健必须首先要注意的。

要十分注意背部的保暖背部是阳中之阳,风寒等邪气极易通过人体的背部侵入,引发疾病。老人、儿童及体弱者冬日要注意保暖背部,避免阳气受到伤害。

要避寒就暖冬天气候较冷,人们要注意尽量呆在温度适中的房间里,减少外出次数。如要外出,就要穿上保暖衣服和鞋袜。

要谨慎对待洗澡冬天洗澡,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伤风感冒,并诱发呼吸道疾病等。因此应减少洗澡次数,老年人及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更应注意。

要坚持洗脚脚是人体之本,它与大脑、心脏都有密切的关系。冬季临睡前如果坚持用热水洗脚,不仅可以促进足部的血液循环,还对消除疲劳、改善睡眠大有裨益。

要严防病变科学研究发现,冬至之前是阴寒最严重的阶段,重病患者往往会病情加重。对此,要采取预防措施,譬如可以给重病患者有针对性地服一些滋补药品,如人参、大枣、桂圆等,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要调节饮食根据冬季天气寒冷的特点,膳食应以补为主,早晨可饮用牛奶、豆浆、各类豆粥等,中午和晚上应选用热量高、蛋白多的羊肉、狗肉、鱼、蛋等食品,同时还应多食用含有维生素B2的食物,以防皮肤干粗、皲裂。要进行适宜的身体锻炼,冬季锻炼一定要注意掌握一个“度”,不能透支身体的能量。各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现状,有选择地进行慢跑、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习剑等适宜冬季锻炼的项目。

附:2008年二十四节气表

立春:2008年02月04日 (农历十二月廿八日) 星期一 19:03

雨水:2008年02月19日 (农历一月十三日) 星期二 14:57

惊蛰:2008年03月05日 (农历一月廿八日) 星期三13:13

春分:2008年03月20日 (农历二月十三日) 星期四 14:10

清明:2008年04月04日 (农历二月廿八日) 星期五 18:16

谷雨:2008年04月20日 (农历三月十五日) 星期日 01:29

立夏:2008年05月05日 (农历四月初一日) 星期一 11:50

小满:2008年05月19日 (农历四月十五日) 星期一 00:51

芒种:2008年06月05日 (农历五月初二日) 星期四 16:12

夏至:2008年06月21日 (农历五月十八日,壬辰日) 星期六 08:57

小暑:2008年07月07日 (农历六月初五日) 星期一 02:35

数伏:夏至后第三个庚日2008年7月19日(六月初六,庚申日)星期六

大暑:2008年07月22日 (农历六月二十日) 星期二 19:50

立秋:2008年08月07日 (农历七月初七日) 星期四 12:18

处暑:2008年08月23日 (农历七月廿三日) 星期六 02:46

白露:2008年09月07日 (农历八月初八日) 星期日 15:02

秋分:2008年09月22日 (农历八月廿三日) 星期一 00:10

寒露:2008年10月08日 (农历九月初十日) 星期三 06:26

霜降:2008年10月23日 (农历九月廿五日) 星期四 09:16

立冬:2008年11月07日 (农历十月初十日) 星期五 09:21

小雪:2008年11月22日 (农历十月廿五日) 星期六 06:38

大雪:2008年12月07日 (农历十一月初十日) 星期日 02:01

冬至:2008年12月21日 (农历十一月廿四日) 星期日 10:51 (冬至日开始数九) 小寒:2008年01月05日 (农历十二月初十日) 星期一 13:10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农历十二月廿五日) 星期二 06:29

立春:春季开始,立是开始的意思,春是蠢动,表示万物开始有生气。

雨水: 春到人间,降雨开始增多,春雨绵绵。

惊蛰:虫类冬眠或隐藏起来,伏著不动,叫做蛰。春雷响起,惊醒蛰伏地下冬眠的虫类,将开始出土活动。

春分:春季过了一半,此时阳光直射赤道上,这一天太阳从正东方升起,落於正西方,地球上南北半球受光

相等,昼夜长短相等,古代曾称春分与秋分为昼夜分。

清明:天气逐渐和暖,春暖花开,草木开始萌发茂盛,大地一片气清景明的现象。

小雪节气养生 第三篇_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二十四节气养生大全

延养生年益寿,人同此心。达官贵胄、方外修真、三教九流,于此莫不关注,故而养生文献不限于医家,诸子百家均有所涉及。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二十四节气养生集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达到身心健康。 01、立春养生篇

02、雨水养生篇

03、惊蛰养生篇

04、春分养生篇

05、清明养生篇

06、谷雨养生篇

07、立夏养生篇

08、小满养生篇

09、芒种养生篇

10、夏至养生篇

11、小暑养生篇

12、大暑养生篇

13、立秋养生篇

14、处暑养生篇

【小雪节气养生】

15、白露养生篇

16、秋分养生篇

17、寒露养生篇

18、霜降养生篇

19、立冬养生篇

20、小雪养生篇

21、大雪养生篇

22、冬至养生篇

23、小寒养生篇

24、大寒养生篇

小雪节气养生 第四篇_24节气养生

一、立春养生:

春节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达调。在春季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体得以正常运行。

二、雨水养生:

根据雨水节气对自然界的影响,我们着重强调雨水节气“调养脾胃”的重要性。因为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的强弱是决定人之寿夭的重要因素。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提出:“土气为万物之源,胃气为养生之主。胃强则强,胃弱则弱,有胃则生,无胃则死,是以养生家务必当以脾胃为先”。(在五行与五脏的关系中,五行中的土对应五脏中的脾)“养脾者,养气也,养气者,养生之要也”。脾胃健旺是人们健康长寿的基础。 调养脾胃的具体方法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有选择性的进行精神调养、起居调养、饮食调养和药物调养。

1. 饮食调养:

春季气候转暖,然而又风多物燥,常出现皮肤、口舌干燥,嘴唇干裂等现象,故应多吃新鲜蔬果、多汁水果以补充人体水分。

2. 药物调养:

要考虑脾胃升降升化机能,用升发阳气之法,调补健胃。可选沙参、西洋参、决明子、白菊花、首乌粉及补中益气汤等。

三、惊蛰养生

常见的四种体质在惊蛰节气中的养生方法。

1、阴虚体质:这种人的体质特点为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心中时烦,少眠,便干,尿黄,不耐春夏,多喜冷饮。

养生方法:

其原则是要保阴潜阳,多吃清淡食物,如糯米、芝麻、蜂蜜、乳制品、豆腐、鱼、蔬菜等。有条件的人可以食用海参、龟肉、银耳、冬虫夏草等,燥烈辛辣之品少吃。

2、阳虚体质:这种人多形体白胖,或面色淡白,手足欠温,小便时稀,怕寒喜暖。

养生方法:【小雪节气养生】

多食壮阳食品,如羊肉、狗肉、鸡肉、鹿肉等,根据“春夏养阳”的原则,特别是在夏日三伏时,每一伏吃一次“附子粥”(附子10克,先煎30分钟,加入粳米150克同煮至熟),配合天地旺阳之时,以壮人体阳气之功。

3、血瘀体质:凡是面色晦暗,口唇色暗,肌肤干燥,眼眶黑暗者多为血瘀体质之人。 养生方法:

常吃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食品,如核桃、黑豆、油菜、慈姑、醋等,经常煮食一些山楂粥和花生粥。也可选用一些活血养血之药品(当归、丹参、地黄、地榆、五加皮)和肉类煲汤饮用。

4、痰湿体质:形体肥胖,肌肉松弛,嗜食肥甘,神卷身重,是痰湿体质人的明显特征。 养生方法:

该多吃健脾利湿,化痰祛湿的食物,如白萝卜、扁豆、包菜、蚕豆、洋葱、白果、大枣、薏苡仁、红豆等。少食肥甘厚味、饮料、酒类之品,且每餐不宜过饱。

四、春分养生:

由于春分节气平分了昼夜、寒暑,人们在保健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阴阳平衡是养生的一条重要法则。

春分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此时易发生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在此节气的饮食调养,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能够保持机体功能协调平衡的膳食,禁忌偏热、偏寒、偏升、偏降的饮食误区。如在烹调鱼、虾、蟹等寒性食物时,其原则必佐以葱、姜、酒、醋类温性调料,以防止菜肴性寒偏凉,食后有损脾胃而引起脘腹不适之弊。

五、清明养生:

就中医养生来讲,清明时一个尤为重要的节气,因为这个节气是高血压的易发期。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外界的不良刺激,长时间的精神紧张、焦虑、烦躁等情绪波动,都可导致和加重高血压病的症状。饮食调摄方面,须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对形体肥胖者,须减少甜食,限制热量摄入,多食瓜果蔬菜。对老年高血压者应特别强调低盐饮食,同时还应加强钾的摄入,多食用瓜果蔬菜。

六、谷雨养生:

【小雪节气养生】

由于谷雨节气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我们在养生中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针对其气候特点进行调养。谷雨节气后是神经痛的发病期,如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三叉神经痛等。同时由于天气转暖,室外活动增加,过敏体质的人应注意防止花粉症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在饮食上应减少高蛋白质、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小雪节气养生】

春季,肝木旺盛,脾衰弱,谷雨前后15天及清明的最后3天中,脾处于旺盛时期。脾的旺盛会使胃健旺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消化功能旺盛有助于营养的吸收,因此这时正是补身的大好时机。但是补要适当,不宜过,应当食用一些补血益气功效的食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体质,还可以为安度盛夏打下基础。谷雨前后还适宜食用一些能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食物。多吃一些含有B族维生素较多的食物对改善抑郁症有明显效果。小麦、荞麦、小米、大麦、黄豆及其他豆类、黑芝麻、瘦肉等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另外多食碱性食物有助于缓解人体的急躁情绪,如虾、蟹、鱼、海带等产品有助于改善情绪。

七、立夏养生:

传统中医认为,人们在春夏之交要顺应天气的变化,重点关注心脏。心为阳脏,主阳气。心脏的阳气能推动血液循环,维持人的生命活力。心脏的阳热之气不仅维持其本身的生理功能,而且对全身有温养作用,人体的水液代谢,汗液调节,都与心阳的重要作用分不开。

初夏之时,老年人气血易滞,血脉易阻,每天早晨可吃少许葱头,喝少量的酒,促使气血流通,心脉无阻,便可预防心病发生。立夏后,天气逐渐转热,饮食宜清淡,应以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为主,大鱼大肉和油腻辛辣的食物要少吃。立夏后饮食原则是”春夏养阳”,养阳重在养心,养心可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肌肉、瘦肉等,既能补充营养,又起到强心的作用。平时多吃蔬菜、水果、粗粮,可增加纤维素、维生素B、C的供给,能起到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立夏之季要养心,为安度酷暑做准备,使身体各脏腑功能正常,以达到“正气充足,邪不可干”的境界。

立夏之季,情宜开怀,安闲自乐,切忌暴喜伤心。早晨可食葱头少许,晚饭宜饮红酒少量,以畅通血气。具体到膳食调养中,应以低脂、低盐、多维、清淡为主。

八、小满养生:

小满节气正值五月下旬,气温明显增高,如若贪凉卧睡必将引发风湿症、湿性皮肤病等疾病。小满节气是皮肤病的高发期,尤其是风疹更是常见。饮食调养上对风疹病人,宜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常吃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黄瓜、水芹、黑木耳、藕、胡萝卜、西红柿、山药、鲫鱼、草鱼、鸭肉等。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酸涩辛辣、性属温热助火之品及油煎熏烤之物,如生葱、生蒜、生姜、芥末、胡椒、茴香、桂皮、韭菜、茄子、蘑菇、海鱼、虾、蟹各种海鲜发物、牛、羊、狗、鹅肉类等。

九、芒种养生:

饮食调养方面,我们在强调饮食清补的同时,告诫人们食勿过咸、过甜。在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汗易外泄,耗气伤津之时,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老年人因机体功能减退,热天消化液分泌减少,心脑血管不同程度的硬化,饮食宜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女士在月经期间或产后期间,虽天气渐热,也忌食生冷性凉志品以防由此引发其他疾病。

十、夏至养生:

夏季气候炎热,人的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因此,饮食宜清淡不宜肥甘厚味,要多食杂粮以寒其体,不可过食热性食物,以免助热;冷食瓜果适可而止,不可过食,以免损伤脾胃。

十一、小暑养生:

小暑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正所谓“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小暑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该减少外出以避暑气。饮食上多吃消暑的食品。很多人都有夏天喝粥的习惯。用荷叶、土茯苓、扁豆、薏米等材料煲成的粥,非常适合在小暑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多,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腹泻。

十二、大暑养生:

大暑是全年温度最高,阳气最盛的时节,在养生保健中常有“冬病夏治”的说法,故对那些每逢冬季发作的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等阳虚症的朋友,是最佳的治疗时节。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高温和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特点。大暑期间饮食要特别注意,要多吃消暑清热、化湿健脾的食品。

大暑期间,人们应该多吃丝瓜、苦瓜、西兰花、茄子等当季蔬菜。大暑天气酷热,出汗多,脾胃活动相对较差。这时人会感觉比较累和食欲不振。而淮山有补脾健胃,益气补肾作用,多吃淮山一类益气养阴的食品,可以促进消化,改善腰膝酸软,使人感到精力旺盛。

十三、立秋养生:

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之品,适当多食酸味果蔬。秋季时节,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萝、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益胃生津。

十四、处暑养生:

为防止“秋燥”,在饮食调理方面应注意少食辛辣、煎炸等热性食物,要多吃蔬菜水果。多数水果和蔬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果蔬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及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但是食用新鲜果蔬一定要适量,以免性寒的果蔬伤及脾胃。此外,还应多喝水,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

十五、白露养生:

白露时节,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容易出现季节性疾病,如秋天好发的过敏性鼻炎、气管炎和哮喘等。秋天适宜进补,但要因人而异。对过敏体质的人要少食海鲜和羊肉,以防诱发疾病。此时养生调理的重点应是预防因秋天干燥出现的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及大便干结和皮肤干裂等上火症状。办法是多喝水,也可适当吃些含维生素的食物或采取中药食疗。西洋参、沙参、百合、杏仁、川贝等对缓解气候引起的身体干燥有良好作用。

“白露”时节的适宜膳食:有莲子百合糯米粥、银杏鸡丁、山药等。这些饮食有清肺润燥、止咳平喘、补气养血、健脾补肾的功效。而有哮喘、气管炎、咽炎及过敏性鼻炎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应尽量少吃带鱼、螃蟹、虾、韭菜、辣椒等。中医认为海产品多为大寒之品,易伤脾胃。肠胃功能不好的人最好不吃或少吃海鲜,以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肠胃疾病。

十六、秋分养生:

因为秋分节气已经真正进入到秋季,作为昼夜时间相等的节气,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阴阳之间的动态平衡)。

对于那些阴气不足,而阳气有余的老年人,应忌食大热峻补之品;对发育中的儿童,如无特殊原因不宜过分进补;对痰湿质人应忌食油腻;木火质人应忌食辛辣;对患有皮肤病、哮喘的人应忌食虾、蟹等海产品;对胃寒的人应忌食生冷食物等。不论是那种人,其实质都应防止实者更实、虚者更虚而导致阴阳失调。

十七、寒露养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48705/

推荐访问:二十四节气小雪养生 小雪节气养生提醒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