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时间:2018-03-02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一篇_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原因

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原因

【摘要】: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和传播平台,在网络交流与传播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不断变化发展,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语言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特点,是由科技、文化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文章旨在通过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探讨网络语言的类别、特点与形成原因。

【关键词】:网络;网络语言;流行语;大众文化

一、什么是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广义的网络语言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聊天室、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黑客、电子商务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 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如美眉、大虾、斑竹、酱紫等,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文章着重探讨的也诗这类网络语言。

经过各方面的统计和调查,当前流行的网络语言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1. 符号叠加

最有创造力的是:本身无任何意义的符号叠加在一起,居然表达出各种各样的实在意义,成为情感符号。例如:

^-^(眯着眼睛笑); - )(咧着嘴笑);: D(大笑),等等。

2. 自创极简缩略语,例如:

IC(I see.);TKS(Thanks);MM(妹妹);JJ(姐姐),等等。

3. 谐音词语,例如:

886(拜拜了); 9494(就是就是);7456(气死我了); 酱紫(这样子);偶(我),等等。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 游戏化

网络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因为技术上的创新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游戏欲望。在网络上,人们聊天、看帖子、发表自己的观点、宣扬自己的风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二篇_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析

科技信息 计算机与网络 网络语言产生及流行的原因分

析 西南大学 2006 级高师硕士 重庆教育学院中文系 谢 峰 〔摘 要〕 网络语言是网民们广泛使用于论坛和聊天室的一种基于规范汉语的语言变异形式。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是社会发展与 网民群体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社会外部原因、群体内部原因、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流行原因进行深入分 析,以期更全面的看待网络语言的形成,为如何对待网络语言提供更深层次的认知角度。 〔关键词〕网络语言 产生 原因 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随着社会的发展, 新事物、 入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笔画输入法, 如五笔字型和台湾的仓新概念层出不穷, 人们的思维愈来愈细致复杂, 这些都会向交际提出新 颉码等; 一类是拼音输入法, 如全拼输入法和智能 ABC 输入法。笔画输的要求; 不同社会的联系、 交往、 接触也必然会推进语言的发展。1网络 入法输入汉字时重码率较低,但因为这种输入法常将汉字拆成语言作为一种言语现象, 其形成及被广泛使用与时代、 社会、文化均有 100- 200 个字根, 较难掌握, 需经过专门训练; 因此, 大多数网民均使用着密切的联系。简言之, 网络语言无论其 “语言” 的身份是否得以承认, 汉语拼音输入法。 汉语拼音输入汉字的弊病是重码率较高, 在网络交际但作为一定社会群体的一种言语现象, 依然是语言和社会共变的结

果。 过程中, 需要选用的字或词很难找到, 网民们没有耐心打准确的字, 于本文拟从社会外部原因、 群体内部原因、 语言心理三个方面对网络语言 是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网民公认的词汇形式。的产生及流行做简要分析。 如用 代替 “斑竹” “版主”用 , “幽香” “邮箱”用 代替 代替 , “青筋” “请进” 。 一、 社会外部原因 “斑竹、幽香、青筋”都是网民们使用智能 ABC 输入汉语拼音 “ban 对社会外部原因的分析,网络语言研究者们达成了比较一致的看 zhu/you xiang/qing jin” 直接跳出的词语。 网民们并不追究这些错误, 他们法,依据吉林大学吕明臣教授在 《网络语言研究》 一书中的概括, 主要有 追求交际中能为交际双方理解就可以了。以下几个方面: 二、 群体内部原因 1.中国网络时代的到来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物质载体 外部社会原因是网络语言得以产生的外在条件。 除此而外, 网络语 网络语言是产生于网络并广泛使用于网络交际与网络表达的一种 言的产生还有网民这一特殊群体的内部动因,这种内部动因一方面突语言变异形式, 因此,网络的出现是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 出的表现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接受与认同, 无论这种接受是自发的,础。互联网最早诞生于 20 世纪 60 年代, 繁荣于 80 年代末 90 年代初。 还是自觉的;另一方面表现为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形成的对表象思维国际互联网 Internet 被誉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为是 20 世纪末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互联网 的依赖。1989 年开始进入我国,从而揭开了中国网络时代到来的历史序幕。 1.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 —追求自我、 张扬个性、 蔑视传统、 崇尚1994 年 4 月中国正式加入国际互联网, 从此, 中国计算机网络用户经常 创新坐在屏幕前进行沟通。 起初, 由于对这种 “无声” 的即时交流方式的不适 后现代主义是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盛行于西方世界的泛文化思 加之应, “说话” 的速度要求与文字输入较慢的矛盾, 词不达意” “言 “ 或 潮,也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者无心听者有意” 的情景常常发生; 为了消除这些矛盾, 维护交际的顺 思维方式和态度。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语言学、 哲学和一般知识论中产生利进行, 经过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 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形 了深远影响。 后现代主义突出人的个体性、 主观性、 个体间的协同性、 实式,这就是网络语言。网络为网络语言的形成提供了物质载体。 用性; 在一系列问题上都离经叛道, 突出自我表现, 蔑视社会认同; 反对 2.网络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最佳环境 理性和逻辑作用, 强调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 反对权威和人为中心, 主 “网络这种工具本身提供给人们很多创造语言的灵感。 网络语言的 张无政府主义和返朴归真; 反对一元论, 主张多元论; 反对本质主义和创造是充分利用、又只是利用键盘提供的符

号系统和拼音输入法的结 基础主义, 主张描述现象、 解释学和解构主义; 反对哲学、 终极和绝对,果。 2当人们用汉字、 ” 数字、 符号、 字母来尽情组合、 改造词语,甚至用谐 主张多标准、 多规则、 多模式和相对主义; 反对群体意识, 主张个体主义音、怪词、 错字、别字来玩语言游戏的时候享受到的是一种创造的快乐 和纵欲。和一种打破传统语言规范的犯禁的快感。网络世界没有现实世界的复 80 年代后期, 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悄然登场, 导致了我国新型 “现代杂规则, 人们可以而且也试图在网络中忘记自己的真实身份, 忽视交际 人” 的出现———即所谓的 80 后、 后。 90 他们通过无孔不入的大众媒介接双方的年龄、 性别、职业, 不必担心自己因为说错话而导致人身伤害或 触,对后现代主义思潮进行有意无意的接受与认同。需要注意的是, 我遭致种种麻烦。 在网上人们很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少了伪装多了轻松 国互联网的开始普及始于上世纪 90 年代中后期,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和自然这也正是网络语言使用的最佳环境。可以这样说, “ 除了现实性, 心的权威统计报告显示, 1997 年以来, 我国网民以高中及以下学历的青网络给了网民最大限度的交际自由,使他们在网络世界里可以任意创 少年网民为主,这一情况的年龄描述实际上即为我国网民目前主要以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形式。” 3 80 后、 后为主 90 (随着社会的发展, 网民

年龄结构上将呈现更大的包容 3.中国改革开放提供了产生网络语言的社会背景 性, 后、 后作为现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 80 90 他们将持续作为一股重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人类社会的 要力量, 和他们之后的青少年共同分享网络资源, 后、 后在网络使 80 90发展而发展。 社会的分化、 统一、 相互接触也会相应地引起语言的分化、 ) 用上的共存就是这样形成的 。这实际上是说, 作为互联网使用的重要统一和接触, 社会政治、 经济、 生活的发展, 观念的变革及新鲜事物的出 力量, 后、 后是携带着与之几乎同时出现的弥漫于中国社会的后 80 90现都会在语言中反映出来。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呈现出政治民主、 经济 现代主义思潮而步入网络交际的快车道的。后现代主义的颠覆、 解构、繁荣、 文化交流活动空前活跃的整体局面, 新事物、 新观念的层出不穷 张扬与去标准化的多元追求是网络语言产生的内驱力量。这是网民们乐于创造、 敢于创造、 便于创造的重要的社会背景。网络语 2.浅阅读时代图像文化对思维习惯与表达习惯的影响言的重要特点就是与传统语言不一样就是标新立异就是求新求异。 如 简单来讲, 浅阅读就是以简单轻松、 不做过多思考的方式进行的一果缺乏宽松的社会环境, 网民们哪敢放开思路、 张扬个性去大胆创造形 种较为浅层次的阅读, 这种阅读有时甚至以娱乐性为终极追求。 浅阅读形色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三篇_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龙源期刊网 .cn

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及影响

作者:沈明月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4年第05期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网络也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有更多的人使用网络传播信息。人们在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网络上的流行语言成为人们上网交流的必用语,并且这些流行语还从网上走到网下,成为人们的口头禅等社会流行语,极大地影响着现实社会。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含义 产生原因 造成影响

一、网络流行语的含义

“网络流行语”, 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这种网络流行语与课本中规范化的词语有着很大的不同,属于一种特殊语言符号,通过一两个词语来表达深层的含义。

网络流行语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网络专业术语,指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病毒、防火墙、主页、浏览器、服务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一些特殊用语,如网民、网虫、黑客、电子商务、博客等;三是在网络交际(聊天室或BBS)中的常用语言或表情视觉符号,如菜鸟、美眉、恐龙、踩踩、886、PK、 :-)(表情符号)等。[1]”

二、网络流行语流行的原因

古时候人们研究文言文,满口都是之乎者也,文化大革命前后,人们最推崇毛主席语录,而现今社会却随处可见请讲普通话的标语,随着网络的盛行,又带来了更多的“网语”。

(一) 网络流行语自身的魅力

流行语的创造性、形象性、诙谐性等本质特点是它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像网民根据大众心理状态而产生灵感自创,比如: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神马都是浮云”使人们心理得到了极大的安慰。通过各种符号、字母形象生动的传达情感,使人们觉得更加真实,从而感到亲切,愿意接受这类词语,比如: “ZZZ……”表示睡觉的状态, “?”表示“为什么”等疑问之意。通过一个简单的符号字母就解决了一个真实的状态跟感受。诙谐幽默一直是人们所喜欢的,比如:很多人把一起结伴出游的人叫“驴友”。

(二) 社会的发展加速流行语的使用

日新月异的时代潮流,大众习惯,当然包括运用语言的习惯,迫使人们不能仅仅只局限于传统语言的使用,就像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虽然流行语并不能也不会撼动规范语言的地位,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四篇_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分析

摘要 本文从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形成原因等方面对网络语言进行分析,通过对各种网络语言现象的梳理和语言学分析,提出笔者对待网络语言的态度。

关键词 网络语言 构成及形成原因 态度

一、网络语言产生的时代背景

计算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任何一种发明,它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娱乐当中。同时,网络还催生了语言的新语体——网络语言。而正是由于网络特殊的载体和它的现实虚拟性,使得网络语言从一开始就呈现出一般语言所少有的特殊性和多元性。人们在这个虚拟世界中,除了使用那些规范的词语以外,还创造了许多只有经常上网的人才能理解的词语。许多人第一次进聊天室时,对网上流行的一些词语和对话,似懂非懂,搞不清楚什么意思。网络语言正在“异化”中国语言文字,对现行语文教学和研究都提出了挑战。

二、网络语言的构成及其形成的原因

网络语言是利用电子计算机在网络交际领域中使用的语言形式。它与一般日常生活的交际活动有密切联系,又有明显区别。从网络语言的构成方式看似

乎与“物竞天择”相对应,网络语言也有“语竞网择,适者生存”之道,存在便是合理。“网络语言”的产生,自有它的合理背景。它的构成方式更是多样化。从不太严格的意义上划分,现在流行的“网语”(Net-Speak)广义上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与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鼠标、硬件、软件、病毒、宽带、登陆、在线、聊天室、局域网、防火墙、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民、网吧、触网、黑客、基准网民、电子商务、虚拟空间、信息高速公路等。三是网民在聊天室和BBS上的常用词语和符号,早年的如恐龙、菜鸟、公鸡、东东、酱紫、瘟都死等,近年的如:潜水、踩地盘、躲猫猫、打酱油、叉腰肌、雷、人肉搜索、FB、HC、GJM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尽管这类词语和符号在整个网络语言中所占的比例很小,但争议较大,其中有的是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改造,由英文字母组成,例如:IC(我明白了。全文是Igsee);IDK(我不知道。全文是I?don’t?know.);TKS(谢谢。Thanks),再例如BT意“变态”、GG意“哥哥”、KL意“恐龙”、NB意“牛逼”即奉承你在网上很酷、RMB意“人民币”、PFPF意“佩服佩服”、PMP意“拍马屁”、诸如GG/MM/DD/JJ这样利用汉语拼音头字母的简写来表示哥哥、妹妹、弟弟、姐姐这些亲昵的称谓;有的是谐音词语,如“美眉”,只是将原有词语“妹妹”的读音稍加改变而已;有的是数字的组合,例如:886是拜拜了、7456是气死我了、9494即就是就是、246是饿死了、520是我爱你等;有的是外来词语,如“调制解调器”俗称“猫”,而“猫”又是英文Modem的音译。简约、随意、现代,缩略的语言,这也是网络的“专利”;还有的是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制作出来的对文字、图片、符号等随意链接和镶嵌所形成的符号词语,如用键盘上的不同键可以组合出许多表情符号;心情不好时,

可选出横眉竖目的脸谱发过去;心情好时,又可选择哈哈大笑的卡通形象。例如:“(-_-)”表示神秘笑容;“:?-?”表示平淡无味的笑;“^_^”表示咪着眼睛笑;“I-P,’表示捧腹大笑;“:?-?”表示咧着咀笑;“:?)?-?-”表示大笑;“:?-”(”表示扁脸,不高兴了;“:?-?(*)”表示恶心,想吐;“:?-?P”表示吐舌头:“;?-?)”表示使眼色,抛媚眼;“.???o”表示哇塞,惊呆了;“*”表示醉了;“Zzzzz„„”指睡觉的样子。从这种意义上说,符号词语是把有声语言中的体态语创造性地运用到了网络语言中,属于副语言的范畴。不难看出。狭义的网络语言具有生动风趣、简洁省事、人情味浓、个性化色彩强等特点。 笔者认为,网络语言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原因造成。

首先,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快速普及使网络语言作为一种领域用语日益受到关注并影响到社会语言应用。人机对话主要是通过键盘输入来实现的,而键盘输入影响了信息输入速度。在初期人们往往由于找键位而耽误时间。这样对于一个初期上网聊天的人来说就需要找到一种快捷的替代方式。而数字、缩略词等无疑成为一种优先选择。经过长时间多数人的使用后,也就变成了一种网络惯用语而沿袭下来了。另外,输入法方面,无论是五笔输入法还是利用拼音输入,输入法系统都会自觉地将常用字放在前面,在敲击键盘的连续动作中很自然的会顺势将常用字或词组输入屏幕,如果再回去改就要浪费一定的时间,这样有些常用的字或词组就代替了其它的同音异义字或词组。

其次,是为了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在网络的论坛(BBS)和聊天室时。为了提高文字输入速度,节约上网时间,主要是为了节约上网费用(网络初在中国流行时,一小时的费用是八元甚至是十几元,这样高的费用使得网虫们已不在意自己的错别字而注重速度了)。所以在寸秒寸金的网络上,网民就没有耐性保证

打字的准确而大量使用同音字词代替,直到形成公认的新词汇。例如“版主”没有,就用程序生成的“斑竹”代替,“主页”没有就用“竹叶”代替,“你才”先出来就代替要选字的“你猜”;“点心局”先出来就代替电信局。

再次,这也与使用网络语言频繁的这一群体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密切相关。据调查,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年龄一般在20—25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人刚刚脱离繁重的学习压力,尚未感受到谋生、婚姻、育子的生活压力,他们的空闲时间相对较多,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于是开始审视以往自己受到的教育,并抛弃中规中矩的语言。奇异的数字、字母组合,同音异义词组、大量形象化的帮助表情达意的特殊符号等无不反映了这个群体张扬个性、背离传统、标新立异的心理特征。

第四,随着网聊、bbs等的普及,网络语言与社会生活联系日益密切,公共事件或者社会矛盾变成某种意味深长的语言符号开始流行,例如,汶川大地震后,“范跑跑”这个名字就是网友起的。这个名字将“跑”字以叠音的方式嵌入人名之中,一下就点明了这一新闻人物的特性。随后的“郭跳跳”也沿用了相似的命名法。2009年,“周至尊”、“躲猫猫”又以极快速度被网友捧为网络流行语。由此可见,网络语言体现了网民的对社会生活的参与性。

三、学界对网络语言的不同态度及笔者的一些看法

大家对网罗语言的褒贬不一,在学术界也有争议,归纳起来,不外乎是赞同与反对两种声音的对峙,听之任之与引导规范两种处理方式并存。

不能不承认的是,网上交流已渐渐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一部分了;更不能否认的是,网络语言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到人们在网上的交流活动。更为甚

者,有的网络语言还跑下“网”来,成为日常口语与文学作品的一部份。把发邮件叫“发个妹儿”,大街上称美女为“美眉”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了。网络语言成了传统语言的“颠覆者”。网络语言的造句语法不规范,不讲究词性搭配,不注重结构完整,完全扰乱了传统语言的秩序。不久前,厦门大学教授、语言学家李如龙先生就对网络语言发难,称网络语言对汉语是一种污染。有一些语言学家则把网络语言定位为网络“黑话”,或将其视为洪水猛兽、异端,认为它的使用冲击了语言文字规范,并表示要坚决捍卫传统语言的地位与权威。上海社科院法学研究所陈克鸟提出,有关部门应该出台相关的管理规定,以正确引导、转变网语的不规范使用。量变会引起质变,习惯会成为自然,一旦年轻人有了长期使用网语的习惯,其正规语言的运用能力就会下降,这对语言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再进一步,对年纪更小的孩子来说,在未掌握语言规范之前就过多地被不规范语言所熏染,这对其今后的成长也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例如:据报道,近年高考语文作文答题中,出现了用数字、字母、标点符号表示的网络语言,这些网络语言夹杂在作文段落中,让阅卷老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这种流行在学生当中的新新语言,许多家长、老师也表示担忧。人民大学中文系的一位教授认为,现在孩子正处于打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不对网络语言,尤其是一些品位低下、乱造的词语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语言的纯洁和健康。于是教育工作者呼吁要对网络语言加以控制,避免对传统语言的教学产生负面影响。

而也有不少人认为网络语言是一种很生动、诙谐、幽默并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其中旅美学者薛涌先生就提出:对网络语言不能采取鸵鸟态度(即无视现实)。他认为,网络语言这一经验的载体,早晚要大规模侵入我们常规的汉语,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五篇_网络流行语的类型_成因与趋势分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6/2015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成因与趋势分析

梁永贤

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普及,中国网民的数量呈爆发式增长,网络成为网民信息沟通、态度表达的重要工具和渠

道,在网络这个虚拟的社会空间里,网络流行语的出现成为必然现象。作为一种网络语言符号,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交流互动过程 的工具和媒介,它直接体现着网民的心情心态与自我意识,同时也生动而深刻地表达着当今的社会心理、热点话题和舆情现状, 展现着社会结构的变迁走势和价值观念的更新趋向。网络流行语具有多样化的类型与影响,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 题,但终将随着网络管理规范的改善和网络文化建设的推进而走向文明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类型;成因 ;趋势

作者简介:梁永贤,济南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邮政编码 250099) 中图分类号:TP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59(2015)06-0067-0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中国互联网网民数 量与日俱增。自1994年中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连接,互联 网在中国发展近21年间中国网民人数翻了1019倍,现在已经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网民群体。网民数量的剧增和网络新媒介 的发达必然带来新的语言变革,促使网络语言蓬勃兴起。网 络语言有着独特的轻松、幽默、简洁、生动、反讽等特征。 伴随着现实社会事件的发生,有些表达短时间内在网络内迅 速流传,成为热门词句。近几年几乎每个影响较大的新闻事

件的发生都会催生出一个网络流行语,从“躲猫猫”、“楼 脆脆”到“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神马都是浮 云”等等,迅速走红于互联网和现实社会。语言是思想的凭 借和文化的载体,要认识网络语言的现状问题,建设文明 先进的网络文化,需要对网络流行语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 本文拟就网络流行语的概念与类型进行界定和归类,在此基 础上对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原因与条件及未来趋势进行简要探 讨。

和文化影响。

网络流行语即在信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 俗成的表达方式。网络流行语在网民眼里是便捷、幽默的沟 通语言,是在网络平台中被网民们普遍使用的话语形式,带 有很强的媒介性。有研究者认为,“流行性”是网络流行语 的重要特征,“网络流行语与网络通用语、网络语言是三个 相对独立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应当加以区分”。基于 网络流行语的特定内涵、形式和机制的把握,可以将网络流 行语大致定义为是在网络新媒体快速发展的技术和背景支持 下,在一定时期内被网民大规模、高频度地使用于网络空间 的网络语言,它以文字、数字、字母和符号为主要载体,同 时因为结合社会时事热点而具有更新速度快、传播范围广等 特点,是网民约定俗成的沟通形式与表达方式。

网络流行语的存在本身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在虚拟的网 络空间中,许多网民挖空心思,尽最大可能创造新的词语, 或针对时事热点与热门新闻事件注入个人观点,或追求新颖 时尚标新立异启用各种字母,或力求简单便捷简化语言,等

[2]

一、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界定与类型概括

斯大林曾说过:“语言随着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

和发展。语言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社会以外是没有语言 的。因此要了解语言及其发展的规律,就必须把语言同社会 的历史,同创造这种语言、使用这种语言的人民的历史密切 联系起来研究。”我们要研究网络流行语和归纳其概念, 不能脱离它所处的时代与社会特征,因为网络流行语的诞生 和流行从根本上可以说是社会实践发展的产物,它不仅反映 和描述着主体的社会关系和诉求,还建构着社会主体的地位

[1]

等。在不能面对面进行交流的网络平台中,网民们充分发挥 各自的创新能力,摒除没有声音、图像等交流的不足,以各 种形式的网络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态度与意思。根据网上搜集 的资料与文献整理,可以对网络流行语进行一个大致的分 类,其中每一大类下又存在多种形式。

(一)谐音型

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通过对数字、汉语发音的不同解 读,赋予了数字、汉语新的表达含义与功能,主要有以下几 种形式:

1.汉语谐音

67

普通话谐音: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利用语音同普通话

类似的字、词重新造词。不过为了形成幽默的效果,很多字都是错别字,这种网络谐音流行语对于网络语言的规范性以及儿童、青少年的语言学习影响很大。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方言谐音:这类网络流行语主要是网民根据各自家乡的方言发音结合类似发音的汉字“拼接”而成,在网络上因为独特的发音与亲切的传播效果而流行。

2.数字谐音。用数字代替文字,已经成为网络上简单、 快捷的聊天习惯。从最初的“88”到今天的每一个数字甚至一串数字都有独特的汉语意义,网络的作用不可小视,其中,大多数字都是通过谐音的方式与汉字挂上联系从而被赋予意义。

3.混合谐音。 混合谐音是指汉语、外语还有数字三种

语言、符号之间根据发音对三者进行的重新排列组合。主要形式有汉语谐音外语,外语谐音汉语,数字与英文组合谐音。

(二)符号型

主要由非文字的特殊符号组配而成,利用符号外形的直观性来表达涵义,可以算是最早的网络流行语言,与数字谐音一样,大大的节省了打字时间又传神的表达了交谈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三)缩写型

汉语缩词:这类网络流行语分为两大类。一种通常是保留

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另外一种是词义发生了转换,具有了语义的特指性,可以归属于旧词新解。

英语缩词:此种网络流行语是指英文短语或句子中省略字母的英文词语。其一是短语中首字母的缩略,其二是句子中个别单词利用语音相似的简化。

(四)混搭型

混搭型网络流行语主要是指将汉语与英语结合起来表达个人态度的词语。此类网络流行语在表述时通过在汉语中加入英语单词,时尚新颖的代替原本仅仅只用汉语表达的意思,在

年轻网民中非常受喜爱。如:

“今天Happy(开心)一

”,“你女儿长得太Q(cute,表示很可爱)了”,“今 天玩得太 high(兴奋)了”等。

(五)词义转换型

这类网络流行语的词义出现了旧词新义的现象,词义转

移类中的句子大多是借助原成语本身或句子中某词或字在特定的语境中让人联想出新的指代意思。

(六)时效语句型

这类网络流行语大多以独立语句的形式出现,字面上的

意思非常好理解,但是却并不是表述者所要表达的意思。比如:“我是来打酱油的”,“我爸是李刚”等等,这类语句往往与社会热点联系在一起,经过大众传媒曝光之后,网民在传播的过程中总结大意并进行创意加工而来,且多含贬义,并且要想了解其实际的意义,就必须得了解与此相联系的现实案例,但

是,随着网络媒体的传播与网民的再次

“诠【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释”,这些词句的普及程度和速度早已超过原始事件。类似的语句型网络用语还有很多,这类用语的现实意义最强,因为它

们反映了公众对于社会现象的关注与无奈。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68

二、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原因和条件分析

社会心理学家米德曾指出,“表意的姿势或符号要有意义,必须永远依赖于产生它的经验和行为的社会过程。”

[3]

客或者说发表BBS、新闻评论时实际上是没有明确交流对象的,他们仅仅是想通过文字的形式表达心中的

语言之所以能被作为交流沟通的工具,即有意义,原因就在于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指代性。网络流行语在当今社会大量产生和广泛传播有着深刻而多方面的具体原因和条件。

(一)网络技术是网民社会互动的物质基础

网络流行语是网民之间的文字性沟通(非语音类),这

一沟通得以实现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网络平台的实体建构,失去了网络技术平台支撑,网络流行语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会变得不伦不类。网络平台的技术性、虚拟性甚至欺骗性都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决定性条件。

(二)舆论民主和文化开放是网络流行语持续“创新”的社会保证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创新,同样,网络语言的发展

也离不开网民们的“脑洞大开”。在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中,借助新媒体的迅速传播,每一个网民每天接触的信息千千万万,而他们对信息做出的反应也各有不同。这些“不

同”经过网络公开的输送,如果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就会风靡一时,成为网络流行语,可以说网络流行语就是网民对语言符号的加工再创新。网络流行语的大量出现, 和网络环境的特点密不可分。网络环境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 它打破了空间的限制, 使得不同地区、国家甚至全世界的人都能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这种特点为不同语言的接触、借用、流行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并加速了这一进程。而基于这种基础生成的上述网络流行语, 体现了多元文化彼此接触的特点, 使得不同的文化成分可能为对方所吸收、借用, 从而为新的文化形态的形成提供了可能。我们生活在一个开放的时代,不管是开放的文化氛围,还是开放的网络环境,都为网络流行语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保证。文化开放和舆论民主才能使语言的“头脑风暴”不受约束地在网络中畅行。

(三)网民的心理诉求与态度表达是网络流行语产生的

精神动力和思想条件

现在我们可以采取这样一种方式表达情感:“茶叶蛋都吃

不起了,元芳,你怎么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是信了”,“神马都是浮云”。简单的话却可以表达出人们无奈、嘲讽的心情。这样一种通过网络流行语来传递自己内心诉求的行为,其实就像美国社会学家、符号互动论创始人布鲁默分析的那样,一个人其实是经过一种“自我对话”的

过程来把握和交流意义的。例如一个倾诉个人忧虑、苦衷的人其实是正在向他或她自身解释是什么东西给他或她带来烦扰。正是在这一“自我表白”的过程中某人达到了陈述的目的。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不透明”性(非视频类沟通),让个人在写博

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第六篇_最近流行网络用语

最新网络用语(汉语篇)

1.累觉不爱——「 好累,感觉不会再爱了」(源自一个帖子,一名95后男孩感叹“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后引发众多网友议论,于是,这句话就火了)

2.人艰不拆——「人生已经如此艰难,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来源:林宥嘉的《说谎》中的歌词)

3.十动然拒——「十分感动然后拒绝了」(来源:一名大四男生用了212天写了16万字情书,就是为了向女生表白,女生很感动,然后就拒绝了。其实比喻的意思就是什么事情都是强求不来了。强扭的瓜不甜,于是网友们纷纷效仿,表达了自己人生中的郁闷和无奈,更多的是一种催悲的表达)

4.不明觉厉——又称“虽不明,但觉厉”。指“虽然不明白(对方)在说什么,但好像很厉害的样子。用于表达菜鸟对高手的崇拜,也用于调侃楼主语言行为夸张和不知所云。

5.请允悲 ——缩写。指“请允许我做一个悲伤的表情”。

6.高端大气上档次,低调奢华有内涵;简约时尚国际范, 低端粗俗无节操,冷艳高贵接地气 ,炫酷狂拽吊炸天;时尚亮丽小清新, 装模作样绿茶婊, 外猛内柔女汉子, 卖萌嘟嘴剪刀手;可爱乡村非主流, 贵族王朝杀马特。 (此处有多处需解释,

内涵:也指知识很丰富,但现在不是专指某人学富五车,现在也指话语中有别的意思,一语双关,多半情况是用于调侃,,,,解释不太清楚了,,,

无节操:无底线,无道德操守,现也用于自嘲,也可以说为无厘头,玩笑开过头也可以称作为无节操。

吊炸天:形容非常厉害的样子。

小清新:是一种风格,就是给人一种比较清爽,清纯的感觉。

绿茶婊:指外貌清纯脱俗,总是长发飘飘,实质生活糜烂,思想拜金,在人前装出楚楚可怜、人畜无害、岁月静好的样子,且善于心计,野心比谁都大,靠出卖肉体上位的妙龄少女。2013年4月,三亚海天盛宴中,出现了大量嫩模,长相清秀可人。网友将其中出卖肉体获得名利的模特戏称为“绿茶婊”,这个名词因此走红网络。

非主流、杀马特:杀马特来自smart,可以译为时尚的;聪明的。杀马特家族不论男女,大部分留着五颜六色的长发,画着很浓的妆,穿一些很个性的服装,戴着稀奇古怪的首饰。他们自称是“一个集潮流、视觉、非主流为一系的群体”。但实际被大众看做低端、自以为是、没有品位、脑残的行为与穿着。)

7.赶脚——感觉的意思。(比如:我赶脚我好像又长胖了)

8.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解释:一个小学生在作文中写的,表示很惊讶)

9.我也是醉了——指无语了,我服你了,来源为一个当下很多人热衷的一款游戏dota,大意是”我服了“,使用语境为游戏中遇到猪一样队友时不不便直言,只好以一句”我也是醉了”表达嘲讽之意。现用的比较广泛。

10.也是蛮拼的——挺努力的意思,但是即使很努力了却没有成功,具有反讽意味。

11.笑尿了——解释:超级搞笑,笑得想尿尿了)

12.吓尿了——同上,超级吓人。吓死了,吓得想尿尿了)

13.我去——类似于“尼玛”“我去”。解释:可当做语气词,有点无语,有点

埋怨,有点惊讶,有点恼火,也可当做骂人话语“我靠,我操”等,但实际没有那么严重的语气、、、、、、主要看在那种情况下说出来,语境不同词的意义也不同。)

14.卧槽,我草,我艹——都是骂人的意思

15.逗比——也做逗逼,逗b,形容一个人说话、行为很逗,很有趣;另一方面也指不屑、不满另一个人的行为。

16.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逗逼,逗b)吗——源自西游记中红孩儿的那句:你是猴子请

来的救兵么? 将“救兵”改为“逗比”富有流行幽默元素,用于调侃别人。

17.,,,的节奏——可以理解为,,,的样子,的趋势(比如:天天加班,我这是要累死的节奏啊,,,)

18.„„ing—— 表示进行时,正在干什么。这个前几年就有了。例句:吃饭ing(正在吃饭)。

19.„„的说——来自日语语法“„„とぃぃます”,表示认为、觉得。例句:似乎他态度好强硬的说。

20.超/强/巨/狂/严重„——表示特别,起夸张、加强语气作用。例句:你这人超厉害!这蛋糕巨好吃。我对你的说法严重支持!

21.草泥马(本是一种马的名字,与“操你妈”谐音,也用作骂人词汇)

22.雅蠛蝶(一、由于近似日语发音“呀买太”,所以也被广大网友广泛使用。日语原意:“别”、“不要”。类似语言还有:“呀咩爹”。二、蝶类的一种,属于最珍贵,最稀有的一种,目前只在亚洲的青藏高原地区有过两次发现。)

23.何弃疗——为什么放弃治疗,形容某人有点神经质,该吃药了,不要放弃治疗。用于朋友之间搞笑。

24.喜大普奔——是“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的缩略。

25.么么哒——是“mu a” 的谐音,是大人亲小孩的时候夸张的声音,表示亲亲。宝贝,亲一下,mu a。后来就演变成么么哒。同样表示“来,亲一下”。 么么哒, 就是亲亲,约等于爱你 。或者亲切的问候。

26.你造吗——你知道吗。在台湾,不分翘舌音,知道(zhi dao )的拼音连着读或者读快了就成了“造“。《爱情公寓》4里的欧皓辰!你造吗,为直都,宣你!看过,就知道这几个字的意思!

27.我宣你——我喜欢你,也是台湾腔演变夸张了的。26里面的那句”欧皓辰!你知道吗,我一直都,喜欢你!“,,,我想说,写这些解释,我也是醉了。

28.友尽:表面的意思就是友情走到了尽头,友情结束了,但实际一般是很好地朋友间才会说。

29.妈蛋——意为“妈的”,语气词,语气不太重,可做调侃。

30.蛇精病——意为“神经病”,可做调侃。

31.介样、酱——这样 ,

32.酱紫——这样子

33.表——不要 ; eg: 表介样=表酱=不要这样

34.偶——我【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35.木油——没有

36.hoho~~~~~~ 、kaka^^^^^^ 、嘎嘎, 哇咔咔 、咿呀咿呀(语气词而

已)

37.赞——很好,很不错

38.涅——呢 (比如:你说涅?)【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

39.银、淫——人 (比如:你是坏银)

40.一哈——一下 (比如:等一哈,我现在有点事)

41.虾米——什么

42.弓虽——强 ;女子弓虽——好 强 ;走召弓虽——超 强

43.粉——很、非常

以下是贴吧、论坛的流行用语:

44.呼呼==睡觉

45.稀饭==喜欢

46.果酱==过奖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23946/

推荐访问:网络流行语言搞笑 网络流行语言俏皮话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