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时间:2018-01-20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一篇_大专护士毕业论文

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植入术的护理

2010级护理 李丽芳 指导老师 刘芳

【摘要】 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术(DSA)及支架植入术的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4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术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中、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例支架置入术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2例支架置入术患者术中、术后出现了心率缓慢、血压下降,给予提高心率、升血压等措施,1周后症状消失;2例术后穿刺部位出现了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1例出现肺部感染,经加强抗感染及护理后治愈。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关键词】 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术;护理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1],动脉法数字血管造影,成像清晰,造影剂用量少,方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减少了由于大剂量造影剂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全脑血管造影(DSA)是神经内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脑血管性疾病及某些脑肿瘤的诊断上具有重要价值[2]。全脑血管造影术具有一定创伤性,患者有可能出现某些并发症,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因此,探讨如何观察、护理、确保检查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神经内科2005年2月~2007年5月40例全脑血管造影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对有关护理问题予以探讨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0例DSA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40~76岁。

1.2治疗方法

患者平卧位,在局麻下采用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置入血管鞘,DSA监视40例脑血管病患者,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或支架置入。

2.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术前心理疏导

全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创伤性检查,虽然操作简单安全,但由于采用局部麻醉,患者在完全清醒的状态下手术,术中有一定的痛苦,难免产生顾虑和恐惧心理,易造成血压升高或脑血管痉挛,影响造影效果。因此,术前一天应与患者及家属及时沟通,认真倾听患者的陈述和要求,了解其心理状态,对自身疾病的认识和对介入治疗的预期,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有关问题,客观分析介入治疗的预后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手术的必要性、方法、步骤,以及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注意事项、手术安全性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简单介绍造影的程序,可结合介入成功的典型病例教会患者做到精神放松,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其良好的配合,使手术顺利进行。

2.1.2术前体位训练

手术体位采取平卧位,造影时患者必须保持不动,否则会影响到成像的清晰度;术后术侧肢体应伸直制动12h.护士应向患者讲述此卧位的重要性,让患者练习床上排便,伸髋平卧24h翻身方法,教会患者术后咳嗽,排便时需用手紧压伤口,避免腹压增加,以减少手术并发症。

2.1.3术前准备完善

各种常规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尿常规、血常规、心肌酶谱、肌钙蛋白、血型及出凝血时间、青霉素皮试、心电图检查;伴有癫痫发作的患者应进行脑电图检查,有心肺异常的患者还应行心脏超声及动态心电图检查。术前禁食6h,禁饮4h,防止术中出现呕吐;术前10min排净大小便并于插管的对侧肢体建立留置针通道。备皮,剔除阴毛和穿刺部位毛发,清洗干净,彻底打肥皂清洗,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有皮肤感染者暂缓造影。做碘过敏试验术,晨起禁食,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100mg.如患者紧张焦虑情绪较明显可予安定5~10mg静注,或咪唑安定10mg静注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镇静,防止躁动影响操作过程和造影质量。

2.2术中护理

术中护理注意观察患者的语言、肢体及意识状态,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语言活动障碍及肢体运动障碍时,常提示可能由于导管造影剂等对血管刺激而引起血管痉挛所致。可给予罂粟碱对症处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因在导管及导丝推送过程中及支架释放中可刺激颈动脉血管发生血管痉挛,造成脑缺血、缺氧,刺激颈动脉窦而致迷走神经兴奋出现心动过缓、血压下降;可能撕裂血管内膜和斑块使栓子脱落而发生脑梗死等严重并发症[3]。我们做好严密观察并根据心率、血压情况给予应用阿托品提高心率,多巴胺升血压。为防止继发血栓形成,每小时给予静脉应用肝素3000u或者尿激酶20~50u.

2.3术后护理

2.3.1休息与卧位术后绝对卧床休息

24h术侧下肢制动至拔鞘管后6~8h.告知患者卧床休息、肢体制动的重要性。指导并帮助患者活动双上肢及健侧制动的重要性,使其积极配合指导,并按摩腰背部肌肉减轻此期卧床不适。

2.3.2心电、血压监护

术后应持续心电血压监护72h,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的变化,经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心慌、出冷汗等情况。对于脑血管狭窄介入治疗使病变血管开通后,血流量急剧增加可能出现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而造成患者不良反应,如出现剧烈头痛、头胀、恶心、呕吐、癫痫、意识障碍,严重者可发生同侧颅内出血,应注意有无上述症状出现,如发现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2.3.3局部出血的预防及处理处理方法

(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形成和假性动脉瘤多由于压迫不当、止血后患肢移动及肝素与抗凝药物应用引起。穿刺部位血肿是血管内穿刺插管最常见的合并症[4],出血量大时,可引起压迫症状。因此术前术后均应向家属解释制动的重要性。(2)密切观察下肢末梢血运情况是及早发现股动脉栓塞及明确栓塞程度的依据。每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观察足背动脉有无减弱或消失,皮肤颜色是否苍白及温度是否下降,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是否延长。穿刺侧下肢有无疼痛和感觉障碍。患趾端苍白、小腿疼痛剧烈、皮温下降、感觉迟钝则提示有股动脉栓塞的可能,应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处理。如疼痛难忍时可酌情给予安慰剂或镇痛剂,但需要观察分析并及时报告医生。(3)术后遵医嘱给予青霉素预防感染,补充液体利于造影剂的加速排出。

2.3.4 尿潴留,祝捷等

报道膀胱排尿功能训练, 罗雪琴等〔6〕报道热敷按摩下腹部、电针治疗, 李光香等〔7〕报道穴位按摩可解除术后尿潴留且简便易行。综合以上文献, 采用术前讲解床上排尿训练对预防术后尿潴留的重要性, 并指导练习。术前嘱患者排尿, 术后向患者解释多饮水, 以促进造影剂排泄, 减少对肾脏的损害, 并可促进排尿反射。发生尿潴留时给予热敷按摩下腹部, 诱导排尿, 配合按摩三阴交、关元、中极、气海等穴位, 促进排尿反射, 无效时采取导尿术。

2.3.5 并发症的预防

正常情况下脑血流量处于自动调节状态, 在相当大的范围内不受血压波动的影响而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当动脉狭窄时, 可导致脑血管长期处于低灌注状态,而动脉狭窄支架置入后可造成瞬时的高血流量, 导致病人头痛、癫痫、脑水肿甚至出血等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高灌注综合征(HPS):是在以前低灌注,这是由于脑血流的突然上升或超过了 其代谢需要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其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严重的偏侧头痛、惊厥及颅内出血,也可出现面及眼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高血压及局限性神经体征,TCD检查术后比术前增加1倍以上可确诊,其危险因素有:高度的动脉狭窄,狭窄程度越重HPS危险越大;单侧动脉高度狭窄伴有对侧闭塞;侧枝循环不良;狭窄血管供血区低灌注和灌注储备低;还可能与术前、术中及术后的高血压、慢性缺血,脑室周围低密度及既往有脑梗塞,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有关,一旦HPS发生,很难控制和治疗,且其重要的表现为脑出血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故术前确定患者是否有HPS的危险因素对预防其发生相当重要。对这些高危患者术中和术后应常规TCD监测脑血流,一旦术后脑血流异常升高。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血压的变化,所以在围手术期控制血压,低于术前水平或根据TCD结果控制血压保持两侧脑血流平衡。术后患者入重症监护病房行心电监护, 每15~30 min测生命体征1次, 并注意观察其神志, 倾听患者主诉。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立即快速静滴脱水剂, 行CT扫描发现出血立即停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术后严密观察肢体活动情况, 有无头晕、肢体麻木或以往相关症状加重等脑栓塞症状。

3.结果

本组1例支架置入术患者由于血管扭曲支架无法到位而手术终止,其余病例均获手术成功。本组病例有2例支架置入术患者在术中、术后出现血压下降和心率减慢,使由于手

术中支架释放刺激了颈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血压下降[8],经静脉使用多巴胺和阿托品,术后1周心率、血压恢复正常。2例患者穿刺部位出现假性动脉瘤,经加强局部压迫止血而治愈。1例肺部感染延长了住院时间,其余患者均14天左右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8天左右。

4.讨论

可进行脑血管造影的患者有:(1)合并有颅内血管杂音者。(2)发作时合并神经缺失体征,如偏瘫、眼肌麻痹等复杂性偏头痛患者。(3)颅骨平片有异常发现者。(4)头痛发作长期局限于一侧,疼痛剧烈,不同于寻常情况者。(5)各种药物治疗无效者。

(6)没有偏头痛家族史者。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提高及介入放射技术的发展,在DSAF下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在临床应用,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和介入科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已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脑血管造影术对CT及MRI能起的补充作用是可以显现出颅内病变的位置及血液供应情况,而且对诊断动脉的狭窄或闭塞、先天性血管缺失、动脉瘤与动静脉畸形来说,被认为是“金标准”,同时也是介入治疗最终术前评价标准。为了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手术全过程的护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不仅是一种传统的有创检查,而且也是神经内科非常重要的一种诊疗检查,对于某些神经科疾病,如脑动脉瘤、AVM、蛛网膜下腔出血以及某些脑肿瘤等的诊断方面仍然具有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应客观认识到其对患者有诱发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要求护士应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患者围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使检查更加安全可行。本组40例患者通过精心细致的护理,手术成功率达97.5%.笔者认为护士在手术前准备的妥善与否,关系到手术能否顺利进行,而术中密切的配合、术后准确及时地观察病情并完善各项护理是减少及降低并发症的有效保证。回顾性总结40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术的护理。提出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医、护、技之间的密切配合,细心观察术中的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是全脑血管造影术成功的关键。全脑血管造影术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的一项检查,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标准。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术及支架置入术是神经内科非常重要的诊疗手段。对于某些神经科疾病,如脑血管狭窄、脑动脉瘤、AVM以及某些脑肿瘤等的诊治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一种利用电子计算机辅助成像的血管检查方法。因此要求护士适应新技术的发展,熟悉检查的过程和必要性,做好围术期的护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并发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二篇_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

护理学专业论文参考选题大全(161个)

★PBL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老年护理中应用角色扮演法之初探

★护理学基础多媒体教学的探讨与实践

★皮试进针角度对患者疼痛程度影响的探讨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护理学教学质量

★锁骨下静脉穿刺的观察与护理

★问题导向学习在ICU专科护士培养中的应用

★高职护理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与分析

★五年制高护学生培养模式探讨

★对高职护理学生开展护理礼仪的SWOT分析

★罗依(Roy)的适应模式与应用

★专业待写论纹请加Q扣 一五六六贰零伍

★循征护理在鼻饲中的应用

★启发式教学法在护理礼仪教学中的应用

★围手术期患者心理护理方式之探讨

★应用Orem护理理论指导脑出血者功能锻炼实践与思考

★高职护理学生应对方式的调查研究

★早产儿应用保温箱护理的注意事项

★对护理学生进行实习前培训的内容与重要性

★开设助产护理专业PDCA分析

★开展整体护理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的调查

★整体护理观念在临床带教中的实践

★基础护理质量控制经验与体会

★基础护理新技术、新业务的进展

★护理记录书写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中医“四诊”在病情观察中的作用与体会

★中西医结合开展健康教育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护理教育管理的内容、特点探讨

★高等护理临床教学管理的创新

★护理教学评价的方法、内容、范围的探讨

★“知情同意”的伦理与法律上争论问题的研究

★护理心理的研究进展

★外科临床护理中的经济、伦理、法律问题

★外科病房陪护人员的管理

★护理人员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

★糖尿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

★白细胞清除术辅助治疗高白细胞白血病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不同换血速度与胆红素下降速度的关系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手术患者护理费用分析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新的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方式调查分析

★爱护佳外科洗手液和快速无水消毒液手部皮肤消毒效果的观察

★利多卡因封闭疗法与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治疗化学药物渗漏疗效的比较研究 ★手术室空气消毒除菌器现场效果观察

★胸腔镜辅助普胸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病人术后疗效比较研究

★硬膜外麻自控镇痛泵对前列腺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

★颅脑外伤后持续性植物状态下的高压氧治疗

★卵巢癌患者的心理护理

★血微量元素与小儿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关系研究

★输卵管梗阻性不孕与人流相关性分析

★临床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

★改良超滤技术在体重≤10kg室间隔缺损患儿体外循环管理体会 ★宫颈癌术后预防尿潴留的护理体会

★坐式分娩临床观察

★妊娠期糖尿病的护理观察

★不同注射方法对区域性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

★本科护生专业态度、价值观及影响因素

★本科护生实习期间心理状态

★临床护理带教研究现状

★浅谈护士对爱滋病自身防护的措施

★护理教学方法的现状及发展

★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及发展

★护理质量管理现状及展望

★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与管理现状

★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现状

★护理人员的职业防护现状

★护理成本管理现状

★护理制度管理现状

★在职护理人员继续教育现况

★护士工作应激管理

★护士长工作应激现状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护理管理中的人文关怀——人本管理的运用现状

★护理理论在临床护理中的运用

★护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

★整体护理开展现状

★临床护理专家研究现状

★护理程序在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现状

★循证护理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临床路径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

★艾滋病患者护理现状及进展

★肿瘤患者护理现状

★压疮护理研究进展

★癌性疼痛护理现状及进展

★临床基护中护理技术与方法的革新

★护生健康教育能力培养状况

★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探讨

★护理人员科研论文写作现状

★护理学术期刊存在的问题

★护理人员创新意识培养状况

★临床护理中健康评估运用情况

★护理人员获取科研信息的现状

★“人性化”护理服务现状

★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与人际关系处理

★癌症患者的临终关怀

★静脉留置套管针病人的感受分析

★留置气囊尿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剖宫产产妇整体护理观察效果

★浅谈全麻腹部手术对呼吸的不良影响及护理对策

★浅谈规范化指导语在手术前心理护理中的作用

★浅谈护士对爱滋病自身防护的措施

★浅谈急诊留观病人健康教育的特点及方法

★浅谈手术信息发布在手术过程中的作用

★浅谈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护理工作

★浅谈特需病房的特点及其特色护理

★浅谈一次性输液管的排气方法及意义

★浅谈一次性输液器点滴筒壁气泡的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浅谈医院的护理服务文化

★浅谈重度妊高症合并肾病综合症的临床护理

★浅析心脏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调查及健康教育的对策

★谈护士长分身艺术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探讨护理人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

★探讨泌尿造口术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

★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护理对策

★探讨体外循环手术后低体温的护理措施

★探讨医院急诊护理服务的意义

★探讨中专护生择业前后期的心理变化

★议剖宫产术后促排气的方法

★议网络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干预 ★综合护理措施在消化性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严重多发伤早期急救护理

★小肠唇状瘘患者的皮肤与肠内营养的护理

★2种气束内灌注物对留置导尿管固定效果探讨

★吸入性损伤的排痰护理

★皮肤扩张器植入术的护理研究

★血液透析病人的动静脉内瘘护理技巧

★与人工气道患者的沟通及心理支持

★非体外循环的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护理

★产道血肿的护理

★烧伤病人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应用感觉输入法在脑梗塞康复的护理

★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液的效果观察

★对麻醉前后插留置导尿管利弊的探讨

★离心性静脉穿刺抽血法的临床应用

★二种血气分析标本隔绝空气方法的探讨

★浸浴疗法对烧伤晚期创面愈合的影响

★食管癌术后吻合瘘的护理

★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中的应用

★急性颈椎颈髓损伤并发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的护理

★在校生乙肝患者心理护理的研究

★手术室护士的营养摄入及营养评定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食盐对卡托普利治疗盐敏感型高血压疗效影响的观察 ★糖尿病足的护理

★器官移植术后病人的护理

★医院健康教育对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的影响

★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困难及对策

★健康宣教在心血管介入诊疗中的应用及体会

★自然产后冰敷会阴的效果观察

★2种雾化吸入法对治疗呼吸道烧伤的疗效观察

★冠心病患者不良心态分析及心理护理对策

★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永久起搏器植入术病人的护理

★下咽癌术后护理

★不同层次护生同带教方法及效果分析

★护理新业务、新技术的临床应用

★老年患者压力与身心健康分析

★儿童意外伤害的预防及护理研究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三篇_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护理学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题目 以下题目仅供参考,可自拟题目撰写论文

1、循证护理在预防化疗期白血病患者口腔溃疡中的应用

2、宫颈癌根治术后尿潴留的预防性护理

3、高血压患者不遵医饮食行为的原因分析和对策

4、神经外科危重病人人工气道的护理研究

5、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6、护理干预对糖尿病遵医行为影响的研究

7、医院专职陪护人员压力因素的分析

8、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患者的护理查房

9、急诊护理质量管理应用ISO9001标准的实践探讨

10、医院供应室护士职业危害与自我防护措施

11、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应用问题分析与对策

12、护士在护患纠纷中的心理应激与对策

13、对早产儿家属实施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观察

14、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15、老年患者腹部手术近期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6、老年糖尿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护理

17、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18、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

19、急诊护士工作压力源及相关因素分析

20、护士长非权力影响力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21、影响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22、影响产妇泌乳不足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3、产妇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24、陪护人员的负性心理对癌症患者的影响

25、维持性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原因及护理对策

26、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栓塞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7、预见性护理程序在院前急性心肌梗死救治中的应用

28、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9、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30、肿瘤病人化疗后并发便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31、运用人性排班法提高儿科护理工作满意度

32、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自我防护对策

33、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34、PBL教学法在护理查房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35、手术室护理记录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

36、术中应用气压止血带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

37、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及护理

38、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

39、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与护理对策

40、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锐器致伤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41、外伤性截瘫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42、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43、产科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应对方式调查

44、大面积烧伤患者输液渗漏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45、风险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实施体会

46、手术室护理带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47、循证护理在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的作用

48、严重烧伤患者营养支持的临床护理体会

49、直肠癌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

50、护理干预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51、家庭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预后的影响

52、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前的不良心理及护理干预

53、沐舒坦雾化吸入防治术后肺部并发症的护理观察

54、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调查及干预

55、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

56、护理人员发生意外针刺伤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57、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58、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

59、中医护理干预对溃疡性结肠炎疗效的影响

60、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61、手术患者发生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对策

62、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63、护理干预对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64、C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

65、不同护理干预对新生儿脐部皮肤感染效果观察

66、胃癌术后发生顽固性呃逆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67、产妇产后心理障碍的原因分析和心理护理

68、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影响分析

69、护理干预对前列腺切除术后病人舒适的影响

70、护理干预对初诊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71、护理干预对上消化道出血病人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

72、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遵医行为的护理干预

73、肺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74、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影响

75、舒适护理在自然分娩待产过程中的应用

76、脑卒中病人急性期抑郁发生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77、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78、术前清洁肠道方法的观察和探讨

79、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抗凝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80、GCS评分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清除术护理中的应用

81、临床护士对基础护理认识和实施现状的调查

82、住院老年患者失眠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

83、我国社区护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存在的问题

84、肝性脑病患者的预见性观察与护理

8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高压氧治疗的舱内外护理

86、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赖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87、护理干预对初诊肝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88、早期康复治疗和护理对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疗效评估

89、分级护理质量对护患纠纷的影响与护理干预

90、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治疗护理

91、新生儿医院感染与护理行为危险因素分析

92、急性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观察

93、中年脑卒中患者抑郁心理状态分析及护理对策

94、胃癌患者知情程度对心理状态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95、护理干预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96、行为干预在腹部手术后疼痛护理中的应用

97、护理干预对初诊乳腺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98、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99、康复体位护理及肠内营养干预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100、腹部手术停留置导尿后尿潴留的原因分析与护理

101、腹式深呼吸和人性化护理对减轻分娩疼痛的效果观察 102、临床护士对基础生活护理认知情况的调查

103、门诊护理投诉原因的思考及对策

104、护理干预对初诊胃癌患者的睡眠质量的影响

105、预见性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106、尿激酶溶栓治疗高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107、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并发中间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体会 108、护理干预对肾病综合征患者服用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109、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的心理问题与护理干预模式探讨 110、早期人工通便在低出生体重儿护理中的应用

111、卒中性昏迷患者呼吸道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12、人工流产疼痛干预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13、急诊科护生实习带教方法的探讨

114、脊髓损伤患者膀胱功能的早期康复训练及效果分析 115、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早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116、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自我防护及自我保健

117、心理危机干预在急诊自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118、在手术室护理中运用舒适护理的体会

119、高龄患者前列腺电切术后出血原因分析及康复护理 120、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121、手术室护士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122、性传播疾病患者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

123、临产妇的心理状态分析与护理干预

124、产妇产后实施健康教育程序的效果与体会

125、精神分裂症再复发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126、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术后卧床时间探讨

127、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化疗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128、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观察与护理

129、妇科腹部手术术后镇痛泵的应用及护理

130、胸腹部手术后病人早期活动的心理护理

131、影响中上腹部手术后病人舒适度的因素及护理 132、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便秘原因分析及护理

133、脑瘫患儿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及护理体会

134、护理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135、护理干预对哮喘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

136、乙肝患儿父母焦虑及应对方式的调查与护理对策 137、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常见安全问题及护理对策

138、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康复期患者呼吸肌功能锻炼的护理 139、胰岛素泵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命质量影响的研究

140、舒适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早期康复的效果观察 141、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142、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效果观察及护理

143、气管切开患者气道内湿化不同护理方法效果观察 144、病例查房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145、护理干预对社区糖尿病病人遵医行为效果的观察 146、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塞病人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 147、住院精神病人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

148、ICU危重患者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预防及护理

149、心理护理干预减轻肿瘤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效果观察 150、产后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及心理护理

大专护理毕业论文题目 第四篇_专科护理毕业论文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论恶性肿瘤患者内生场热疗的护理干预

学 生: 学 号: 指导老师: 学 院: 武汉轻工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专 业:

完稿时间: 年 月 日 论文成绩:

2016年4月

论恶性肿瘤患者内生场热疗的护理干预

摘 要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内生场热疗的护理措施。对我科455例肿瘤热疗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455例肿瘤患者通过热疗,自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对晚期癌性疼痛、腹水,效果尤为明显;7例对放疗、化疗不敏感的恶性肿瘤患者,结合热疗后,肿瘤缩小或液化;1例原不能手术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经热疗、化疗后,肿瘤缩小、黏连减轻,赢得了手术时机。结论: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细致、耐心的观察、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主观精神状态、减轻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关键词:肿瘤热疗,护理干预

论恶性肿瘤患者内生场热疗的护理干预

一、绪论

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肿瘤治疗的手段逐步得到完善和发展。肿瘤热疗是继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疗法之后的又一种新的肿瘤治疗手段。也可以与放疗、化疗相互配合,有协同互补作用。我科采用国产NRL-002型内生场热疗机,自2010年9月至2015年12月共治疗恶性肿瘤患者455例,共计4813人次,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热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患者455例中,男282例,女173例。其中肺癌96例,肠癌76例,胃癌61例,肝癌53例,胰腺癌30例,食管癌26例,卵巢癌15例,腹腔肿瘤13例,乳腺癌11例,胆囊癌10例,恶性腹水10例,膀胱癌8例,肾癌8例,骨肉瘤6例,子宫癌5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5例,前列腺癌3例,鼻咽癌3例,其他16例。

1.2 热疗方法:采用吉林迈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NRL-002型内生场热疗机。该机有两组射频源,左右电极频率为35.68 MHz,功率为800 W;上下电极频率为40.68 MHz,功率为1 200 W。两组同时开启时产生一个内生的干扰磁场,对目标加热区域中的病变组织进行加热,使之达到有效的治疗温度(41.5 ℃~43 ℃),并维持一段时间,以达到使肿瘤缩小或消除,而不损伤正常细胞的一种治疗方法。适应证为(除头面部外)人体胸腔、腹腔、盆腔表浅及深部的原发、复发恶性实体肿瘤。严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12161/

推荐访问:大专护理毕业论文范文 药房大专毕业论文题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