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时间:2017-08-13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一):外出学习考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报告

外出学习考察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报告

作者: 来源: 发布: 2013-04-24 11:32

为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工作模式、服务方法,促进我市居家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切实提高该项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加大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力度,经市民政局党组同意,市老龄办组织了中心城区14名老龄工作者,于4月7日—12日赴苏州、上海、杭州三市进行了学习考察,获得了宝贵的经验,得到了有益的启示,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 各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特色

(一) 苏州市姑苏区

姑苏区居家养老服务采取的是“虚拟养老院”+“日间 照料中心”模式。

1、虚拟养老院

(1)结构。姑苏区创办的虚拟养老院是以中国电信通讯技术为硬件支撑;以“居家乐”养老服务系统为技术支撑;以居家养老对象会员制为基本的组织形式的没有围墙的养老院。虚拟养老院的实体部分为设在区里的“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和设在每个街道的养老服务站。“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分为呼叫中心、管理中心、研发中心和培训中心四个板块,呼叫中心设有12个呼叫台,负责接收老人服务信息及对接受服务的老人进行回访,管理中心负责安排每天的工作内容,研发中心负责对老人的各类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处理,生成新的共性服务项目,培训中心负责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标准化的培训。该虚拟养老院共有工作人员249名,均为下岗失业人员。249名工作人员只有15人在“居家乐”养老服务中心坐班,其他工作人员均分布在养老服务站,就近为社区老人提供服务。

(2)服务。该虚拟养老院采取的是主动化服务模式,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菜单,为老人提供常态化生活照料服务。养老服务中心前一天根据老人预约形成工单,将工单在下班之前发送到养老服务站,养老服务站根据工单内容,安排站里工作人员第二天的服务内容。服务内容包括“家政便民”、“物业维修”、“医疗保健”、“人文关怀”、“娱乐学习”和“应急求助”五大类,每类又细分为多种服务项目。例如“家政便民类”细分为“烧菜做饭”等17项内容。

(3)政府支持。该虚拟养老院由政府出资建成,主管部门为民政部门,具体工作由引入的社会组织负责实施。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补贴老人居家养老。目前,接受服务的老年人有4500多户,其中由政府购买服务的占75%,自己付费的占25%。

2、日间照料中心

实地参观考察了南门街道西大街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面积达1120平方米,整个工程包括装修和内部设备共投入资金120万。中心内设有养生馆、康复室、男女休息室、电子阅览室、常青藤艺术创作室、年代秀收藏天地、810服务圈展示厅、爱心图书馆、民情收集室、餐厅、多功能活动室等十多个场所,餐厅只提供中餐,收费标准为每人每餐8元。日间照料中心由社区负责管理,引入社会组织具体提供服务,运行经费主要来源于民政部门补贴、街道补贴和单位捐赠等渠道。

(二) 上海市静安区 该区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也是由虚拟养老和日间照料中心两部分构成。在区一级,设立了“乐龄助老服务社”(虚拟养老服务品牌),在街道设置了“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

1、“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

“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是街道受理、分派各类为老服务工作的信息交互平台,也是协调、调动各后台服务单位的指挥中心,设置了“生活照料、医疗康复、文化娱乐、安全保障、精神慰藉、法律援助”六位一体的内容,共编制了6大类、57项服务项目。针对这6大类服务项目,整合具有专业水平的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开展为老服务。由政府出资,为社区老年人配置一键通电话,老人通过拨打热线电话预约的方式,预定各类上门服务,由“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前台人员统一进行后续的联系、协办及配送。助老服务站的工作人员主要由退休的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成,每个站点设4名工作人员(专职服务人员,不包括加盟企业的服务人员)。

2、日间照料中心

实地参观考察了静安寺街道愚谷邨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300平方米,按功能分为日间照料区和为老服务区,设有文娱活动室、电脑阅览室、多功能厅、配膳室、浴室、理发扦脚室、茶水洗衣房、卫生保健室等。配置了一辆“九九助老车”,专门接送老人。日间照料中心着力打造“乐龄五彩星

期”的精品文化活动品牌,周一棋牌比赛、周二免费电影专场、周三跟老外学英语、周四网上冲浪、周五健康讲座,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中心提供中、晚餐,每餐按每人8元的标准收费(政府补贴2元,老人付6元)。 (三) 杭州市拱墅区

该区的社区居家养老主要以日间照料为主,考察组一行 实地参观了大塘巷社区和华丰社区的日间照料中心。两个日间照料中心均由政府投资建成。中心设有爱心食堂、阅览室、康复服务、健康驿站、棋牌室、休息室、健身房和文体活动室等多种活动场所,设立了街道华数眼看护中心(在有需要的老人家中客厅安装摄像头),免费为孤寡老人服务,并配备了各类文体设施,如棋牌、健身器械、电视音响,各类图书、报纸等。根据各社区老年人数,配置助老员,大塘巷社区有助老员8名,华丰社区是17名。助老员均为“4050”人员,由政府提供公益性岗位,是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的专职工作人员。采取1对多的方式,助老员每天主动上门为老人服务。同时,注重发挥志愿者的作用,招募社区有意愿的人员组成助老服务队,每月定期组织志愿者开展为老服务。

二、 各地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共性

(一) 思路方面。各地推行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思路

大 致相似,均为:政府引导、社会参与、政策扶持、购买服务(政府补贴)。各地的虚拟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均由政府投资建成,引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政府出台政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按老年人具体情况分类实施居家养老服务补贴。

(二)体制方面。政府都成立了居家养老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主管领导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形成了“党政主导、民政牵头、部门配合、街道社区主体、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苏州市、上海市和杭州市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均由民政局的社会福利处具体抓,杭州市民政局针对该项工作,还专门设立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指导处,配备了6个事业编制人员,指导全市居家养老服务工作。

(三)体系方面。采取“虚拟养老”+“日间照料”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服务。杭州市拱墅区目前虽然是以“日间照料中心”为主,但据杭州市社会福利处的杨处长介绍,现在也正在打算引入养老服务中介机构进行“虚拟养老”的尝试,杭州市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和西湖区都已经引入了中介服务机构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四)服务方面。各地居家养老服务按照包括生活照料、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和应急援助服务等类别拓展到几十种项目,几乎满足了老年人的所有需求。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均为专职人员,多为“4050”人员,既解决了失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又能为老年人提供更为专业、周到的服务。

(五)政策方面。各地均出台了关于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文件,具体规定了居家养老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措施、经费保障、工作要求等。政府除了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补贴外,每年还会根据专业评估结果,对“虚拟养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给予补贴。

三、对我市开展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建议

(一)先行试点。选择一批中心城区社区进行试点,高标准建立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硬件设施要完备,服务项目要全,服务质量要高。配备专职工作人员,争取政府设公益性岗位,聘用“4050”人员担任社区助老员。试点社区取得经验后,逐步在全市推开此项工作。

(二)引入“虚拟养老”。发挥“12343”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的作用,实现该平台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对接,建立我市“虚拟养老院”。进一步完善“12343”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基础设施,拓展为老服务项目,建立试点社区老年人基本情况数据库,针对老人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三)加大投入。针对试点社区,加大投入,把硬件设施先建起来。每年要适度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给予补贴。同时,实行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分类对老年人进行居家养老服务补贴,扩大受惠老人的覆盖面。由政府出资(或适当补贴),为试点社区老年人配置“一键通”电话。

(四)统筹人力资源。协调志愿者和社区网格员加入居家养老服务队伍,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活动作为志愿者行动基地,作为社区网格员工作的一部分。发挥志愿者队伍中各种人才作用,使热心于助老服务事业的爱心人士、社区党员、辖区内学校的学生以及有一技之长的居民等志愿者成为居家养老服务团队“人力”和“才力”上的有益补充。

(五)加强调研。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扶持的配套政策。如:对居家养老服务单位的政策、对参与居家养老服务社会组织的扶持政策,高龄老人进入政府买单的范围等等。

荆门市老龄办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一):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调研报告

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根据《XX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XX人,占9.2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9个百分点。按照国际标准,我市早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

一、XX、XX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做法

XX、XX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按照机构养老创品牌、居家养老创特色、社区养老辟新径、社会养老促发展的思路,逐步探索出一条具有本地区特色、适合本地区市情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新路子。

(一)政府推动、细化规划

市政府成立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政策促动、典型带动”的四轮驱动工作机制;将养老服务业发展放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视野中谋篇部局,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民生工程项目,相继出台了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及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和“十二五规划”,在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二)项目运作、完善体系

坚持“公办”、“民办”两手抓,强力推进各类养老机构建设,多层次、全方位发展养老机构,养老服务网络不断健全,构建适度普惠的养老服务体系。一是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全面推进公办养老机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着力推进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三院”建设,新建和改(扩)建相结合,扩大床位规模,并向社会开放多余床位。二是满足多层次需求,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坚持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办民营、民办公助、合资全作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兴办养老服务业。通过招商引资,建成高标准的养老场所,满足不同层次的养老服务需求。三是提升规范化水平,积极打造示范养老机构。提升软硬件条件,强化示范养老机构辐射延伸功能,推进养老机构规范化。

(三)资源整合、建设载体

积极整合资源,加强载体建设中,着重发展居家养老。一是探索居家养老新模式。坚持组织领导、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硬件设施、资金保障“五到位”,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建立了居家养老组织协调机构和生活服务平台。二是打造居家养老服务载体。建立养老服务信息系统,整合公安、劳动、民政等部门信息资源,逐步完善老年人电子健康档案。与通讯服务商合作,建立专业化的居家养老呼叫服务网络,提高居家老人的

应急保障和服务能力。

(四)创新引领、解危救难

整合各项政策资源,打好救助、福利、慈善等各项民生政策组合拳,切实保障社会困难特殊群体的基本权益。一是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实施分类保障,加强政策衔接。二是提高保障待遇。提高五保供养标准,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建立健全边缘困难群众的长效帮扶机制。

(五)培育队伍、强化服务

坚持“培养、选拔、使用、激励”并重原则,在养老服务领域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以专业人员为主体,慈善义工、>社工和志愿者广泛参与的人才队伍。大力开展老年文化娱乐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老年法律援助,提升老年群体的>幸福指数。

二、我市养老服务机构建设的几点思考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人民群众的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已刻不容缓。学习先进地区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就加快我市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出以下思考:

(一)对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

我市积极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项养老服务事业取得长足发放,2011年,养老服务机构达79家,床位7600张。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新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统筹规划,体系建设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社区养老服务和养老机构标准低,床位不足,设施简陋、功能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民间>投资规模有限;服务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行业发展缺乏后劲等。我市应当对全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行中长期规划,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老龄化发展水平相协调,惠及全体老年人口,服务水平较高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二)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

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主要由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等三个有机部分组成。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居家养老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方式,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居家养老相对投入较入、覆盖人群广、社会影响好。建议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和服务热线电话。网络平台起到服务者和老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作用,服务热线电话可提供便民服务和养老服务,居民通过拨打服务热线即可联系卫生保洁、家政服务、电器维修、生活照料、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服务,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可通过“一键式”终端获得救援。

(三)加强专业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建设

加大财政投入,建设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示范点,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服务机构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通过政策扶持、市场运作,鼓励社会资金建设一批标准、高要求、高起点的示范老年公寓,解决各类层次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四)提升社区养老的支撑作用

建设一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完善社区养老服务配套设施,使之具备生活服务、文化娱乐、老年教育、保健康复等基本养老服务功能,提升社区养老服务能力。

(五)提高老年人生活保障能力

实施发放高龄老人生活津贴制度;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对城市“三无”老人发放服务卷;在低保、医保及困难救助方面,对老年人给予倾斜。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一):养老地产项目考察报告(2014新)

养老地产项目考察报告

【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 编拟:严 彪 )

一、背景与概况

人口老龄化,是中国乃至云南省、昆明市当前和未来一项基本的国情与现实。规模庞大且快速增长的老年人口,以及缺口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都预示着养老服务产业进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截至2013年底,昆明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91.9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16.81%。据预测,到2015年,昆明的户籍老年人口将达到100万人,将达到户籍人口的18%左右,到2020年,将达到125万人,占户籍人口的百分比将超过20%。目前,昆明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25家,床位2万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近22张,初步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多层次、多样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但现实的情况是,昆明目前养老床位缺口仍达到1万多张,预计到“十二五”末缺口更大,将缺3万张。

据于目前昆明市严峻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滞后,各项政策支撑力度不够,养老服务机构缺口量大的状况,为加快昆明市养老服务体系和养老服务业的发展,昆明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昆明市关于申报国家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方案》,决定启动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的申报工作,通过开展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率先建成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力体系,创造一批各具特色的典型经验和先进做法,在昆明市形成一批竞争力强、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服务机构和产业集群,为全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提供示范经验。【养老服务考察报告】

在此背景下,昆明市养老产业和事业发展协会于2014年4月18日至4月25日组织了一批致力于养老服务产业建设的企业到北京、上海、青岛、杭州四个城市对已建成运营和正建设准备运营的养老项目进行参观考察学习。昆明XX开发公司有幸参加了此次考察学习活动。在协会领导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先后考察了以北京“太申祥和园养老中心”、上海“亲和源养老公寓”、“青岛福彩四方老年公寓”等为代表的不同类型和不同经营模式的八个养老项目,同时参加了 “清华同衡养老产业高峰论坛”会议。从中开拓了视野,吸取很多经验,其可借鉴性和参考价值较高。

二、考察目的

学习借鉴不同养老项目开发模式、运营模式、管理模式和经营理念,了解相关养老产业政策和发展动向、市场需求、盈利水平和盈利模式。

三、项目特点与运营模式

八个养老项目的共同特点是:医养结合、专业护理、租售适度、功能分区互补、特色服务、多种多项专业经营。各项目特点与运营模式区别要点如下:

(一)太申祥和园养老中心

占地约150亩,性质属租用地。中式古典园林景观设计,园区内景观布局合理、环境好。于1999年开始试营业,于2002年10月16日正式开业。是全国首家推行会员制(包括太申祥和会籍、太申尊老会籍、太申至尊尊老会籍)养老模式的国际敬老院。入会标准120万元。专为已退休的专家、教授、老干部及归国华侨提供养老服务;现已发展会员老人1000余名,常住会员老人500多名。颐

养苑中环湖而建的老年公寓古朴典雅、恢宏大气,被分为四个区域,用“太申祥和,颐养天年”八个字组合命名,分别是:颐太居、养申居、天祥居和年和居。园子里,安全无障碍通道为老人提供了行走的便利条件,数百米的连廊一直延伸到『太和府』的最南端,出行更加方便。内部功能分为养老休闲居住区和对内对外经营服务区。对外经营部分主要有餐饮、中医馆、养生馆等,内部功能设置到位、精细,是其主要经营收入来源。收养类型主要是能自理老人,日常费用150元/月左右,包括水、电、卫生等。专职护理费另行收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66120/

推荐访问:赴台湾养老考察报告 日本养老考察报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