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百科 > 抗洪抢险汇报

抗洪抢险汇报

时间:2014-05-22   来源: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百科】

抗洪抢险汇报(一):抗洪救灾工作汇报

xx镇党委抗洪救灾情况汇报

7月30日以来的严重洪涝灾害给我镇经济和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我镇及时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投入了紧张有序的抗洪抢险工作,在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没有出现人员伤亡,将灾害损失控制在了最低限度。现汇报如下:

一、全镇概况和受灾情况:

我镇地处城区,总面积35.7平方公里,辖3个行政村,3个社区。这次洪灾导致我镇3个行政村和3个社区普遍出现多灾并发,均遭受到不同程度损失,随着大小河流洪水不断上涨和降雨量增大,沿河堤坝多次出现险情,镇内有5条道路被冲毁、9座桥梁被洪水严重冲击形成危桥;主房倒塌18间,造成危房160间;洪灾造成全镇农田受灾21亩、绝收2亩,地栽木耳造成重大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达28.5万元;渔业成灾3亩,经济损失2.8万元;此外,洪灾也给我镇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绿碳化硅微粉有限公司、红利洗煤厂、神威焦化厂等普遍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140万元。全镇受灾人口1000余人,直接经济损失达 823万元。

二、全力以赴抓好抗洪抢险。

1

灾情发生后,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砟子镇认真依照上级部署,提前防范,全面动员,紧张有序组织开展了抗洪抢险工作,虽然这次洪水灾害来势猛、强度大、损失重,但由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抢险救灾的部署及时得力,有效地将灾害损失控制在了最小限度。

1、严加防范,及早部署。我镇的行政村和社区多处于较低洼地带,历史以来就是洪涝灾害的重灾区。为此,我镇从讲政治的高度,以对人民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态度,重视抓好抗洪救灾工作,将防灾工作切实摆上了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了周密详尽的防洪预案,扎实落实好每项救灾措施,层层落实责任制,保证了洪灾到来之时有充分的应急能力。从7月30日起,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镇立即开始布臵防洪抗灾工作。镇、村两级干部开始进村入户做好防洪防灾宣传动员,并开始进入防汛24小时全员值班,同时加强了与区防汛部门的联系,密切注视和掌握雨情水情变化,对各村、社区执行每日两次的24、48小时雨情、水情实时预报,并认真督促做好防洪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8月 3日,对地处较低洼地带沿河两岸的群众进行疏散转移。由于准备工作做的细,充分掌握了抗洪抢险的主动权。

2、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灾情发生后,砟子镇立即组织各基层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群众立即投入抗洪 2

救灾工作当中,成立“党员抗洪应急抢险队”7个,并紧急行动起来,哪里有灾情,党员就出现在哪里,哪里的灾情最严重党员就战斗在哪里,哪里的灾情最危急党员就冲锋在哪里,抗灾一线上到处都飘扬着鲜艳的党旗。 3、落实责任,明确任务。镇党委于7月30日晚召开紧急会议,由镇党委主要领导负总责,及时成立防汛抗灾领导小组,同时,再次明确各分管领导和包村、社区工作队长对所分管的工作以及所挂包行政村、社区的防汛责任,周详布臵了抗灾具体方案,对全镇6个重点地段派人24小时看守,并要求限时转移群众,此外,各村(社区)的防汛工作及受灾情况都能做到每天两次报送。及时掌握和处理了多起不安全隐患。

4、倾尽全力,靠前抗灾。全镇党员干部群众进入了防汛抗洪紧急状态。镇民兵应急分队40 人24小时集结待命,镇、村、社区全体干部深入到地处低洼、河两岸处社区及农村紧急动员,于31日晚8.00点基本完成群众和财产的转移。31日砟子镇社区一委江堤出现险情,镇党委、政府将市十七中学、万才小学设为安臵点,并确定了转移路线,镇党委书记曹殿军亲自靠前指挥。从7月30日至8月10日,全镇党员昼夜坚守在抗洪前线,有的患病了也不离开,以实际行动 3

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好评,体现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认真抓好灾后自救工作。

8月3日我镇又召开了镇党政领导班子会议,认真学习传达区委、区政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灾后重建工作,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增强责任、形成合力。一是及时成立道路抢修组、防疫灭病组,稳定社会秩序组、应急队伍调配组、灾情收集汇报组,生产自救组、和道路恢复组,明确了各小组工作职责,将责任落实到镇、村两级具体领导和人员。二是突出工作重点。克服麻痹思想,强化险段处责任制的进一步落实,在严密防范重点地段基础上,继续对有可能出现险情的地段进行拉网式排查。8日,我镇又及时排查出5户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及时做好登记并做好群众转移动员工作。在危桥地段设立警示标志,保证行人安全。三是妥善安排灾民基本生活。不留盲点和空白点,努力做到核灾定损工作不漏一户不漏一人,千方百计保证群众有饭吃,有卫生水喝,倒房户有临时住处。四是抓好灾后生产自救。洪水退后,砟子社区部分地段仍存在隐患,我镇立即组织人员开展抗灾自救,共组织干部群众140余人、出动车辆8台,经过两天的奋战,共装沙袋近两万袋,把60余米的险段河堤加高4米,成功转移疏散群众2500余人。确保了在下一次洪水来临时,把损失降到最低。

4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全镇上下要树立抗大灾、防大讯的意识,不可掉以轻心,全镇防讯抗灾形势依然严紧。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全镇的防汛危险地段,指派专人和责任人,日夜巡查,严防死守。

三是多方协作,把抗洪救灾与生产自救结合起来,全镇干部群众在镇防总的指挥下,把抗洪救灾和生产自救作为当前的首要工作要抓。

四是分类指导,对种植业、养殖业、渔业等不同农业生产进行不同的指导,抓好各项生产技术措施落实,确保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低点。

五是抓紧修复被冲毁的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清理水打沙压的农作物,逐步恢复退水农田,旱地的农业生产。

六是搞好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搞好旱作物的补栽补种工作,力争夏季损失秋季补。

七是抓好人畜饮水安全工作,搞好村庄、街道人畜的卫生防疫工作,进行环境卫生大清理,确保大灾无大疫。

5

抗洪抢险汇报(二):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抗洪救灾工作情况汇报

7月3日晚上至4日凌晨出江镇及上游降罕见特大暴雨,暴雨导致全镇范围内交通、通讯、电力全部中断,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初步估算直接经济损失6584万元。灾情发生后,镇党委、政府及时成立了抗洪救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处理组、灾情调查组、后勤保障组。启动了防汛抗灾预案,及时转移群众,妥善处置抢险救灾事宜,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力将灾难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截止目前,全镇群众思想稳定,防洪救灾组织有序,群众生产生活基本恢复,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受灾情况

1.人员受灾情况:有1人下落不明,失踪者为沙场业主杜德荣的看护人彭立修(新场镇头堰村6组人);轻伤1人,为宝珠村3组村民,目前在家疗养。

2.农户房屋受灾情况:受灾农户3000余户,其中25户房屋完全被冲毁,有60余户房屋被水冲成危房不能居住,垮塌房屋172间,受损房屋244间,被水淹房屋5000余间。

3.农户财产受灾情况:有100余户家中财物被水冲走或被水浸泡,损失805万元。

4.交通受灾情况:全镇村道(含社道)损毁27.625公里(其中水泥路路基掏空108处2530米,路面被冲毁2865米,垮塌砸坏路面180处累计1320米,其余为20910米机耕道)。出江河沿线6座铁索桥被冲毁,有17座桥梁(其中有10处漫水桥)被冲毁,直接经济损失约【抗洪抢险汇报】

3500万元。

5.公共设施受灾情况:高坝、宝珠、下坝、虎岗四村提灌站被冲毁;宝珠3组电站被冲毁;高坝村委会办公室被冲成危房,室内设备被冲走或被浸泡。蓄水池损毁19个,主水管损坏29.5千米,支管损坏24千米。

6.河堤受损情况:特别严重,其中出江河下坝社区红梅路段损毁200米,出江河香桂小区段损毁350米,其余沿河有不同程度损坏。

7.农作物受灾情况:冲走生猪813头,鸡、鸭被淹死5000余只,佛手瓜受灾3000余亩,玉米4000余亩,红梅1000余亩。

8.在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受灾情况:在建集中居住区中,被淹的小区有上坝、田园、香桂集中居住区,香桂小区承建商的建筑材料被冲走和被浸泡,部分门窗损坏。

二、救灾情况

1.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为了及时妥善解决受灾群众生活问题,我镇组织大米、棉被、清油等5万余元的救灾物资,在第一时间将救灾物资及时运送到村(社区)受灾老百姓家中,保证了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其中下坝7户受灾群众已妥善安置在学校、医院居住,上坝16户安置在村委会居住。

【抗洪抢险汇报】

2.认真做好灾情统计工作,组织镇、村干部深入到每一户群众家中走访了解灾情,疏理群众思想情绪。

3.疏理交通,打通生命线。目前,全镇有9个村(社区)的村道已经全面打通,清除塌方3万余方,并在危险路段设立警示标示牌,为防【抗洪抢险汇报】

止灾害的再次发生,组织人员对拥堵的高桐沟、华山沟两条河道进行疏通,疏通河道600多米,并组织回防洪铁索网兜550条,已装好应急防洪铁索网兜200多条。

4.做好防疫工作,坚持做到边防疫边清淤,清淤后再防疫,不留死角,尤其做好了宝珠、下坝、香桂、出源村等重点地区防疫消杀工作,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三、正在进行的工作

【抗洪抢险汇报】

1.对农民集中居住的香桂、出源河段加强防洪措施,正在抓紧往铁丝笼灌装石头应急保护河堤。

2.已经组织机械、人员排除雷山、马桥、虎岗、高坝的塌方点,预计7月11日实现全部畅通。正在架设便桥,解决下坝社区12—21社过河难的问题。

3.正在进一步核实灾情。

4.正在组织查看全镇地质灾害情况,已排查了近100个地质灾害点。

四、近期工作打算

1.引导老百姓,自立自强,抢险救灾,维修加固房屋(已冲毁需搬迁的房屋,待政策出台后抓紧指导老百姓实施)。

2.加大基础设施修复力度,会同相关部门全力抢通交通、电力、供水、通讯等。

3.增强防洪措施。做好抗大灾的准备工作,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增强下坝、出源、香桂河道的防洪设施。【抗洪抢险汇报】

4.完成全镇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排查工作。

5.抓紧解决人畜饮水问题。目前,高坝、下坝正在进行组织实施。

6.修复目前能够修复的道路等基础设施。

7.做好危险路段的群众安全应急处理。

五、建议帮助解决的主要问题

1.增强出江河河道防洪措施,特别是出源、香桂、下坝段的河堤。一是请水务局派出专业人员指导实施;二是香桂出江河段防洪措施应急处理约需资金60万元,下坝应急处理约需40万元。

2.尽快修复出江河沿岸的铁索桥和漫水桥,以便沿岸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必备物资的运送。沿河修建铁索桥预计为50万元/座,漫水桥预计20万元/座,共需资金500万元,尽快请交通部门核审高坝大桥情况,并拿出治理方案。

3.加大交通恢复力度。我镇27.625公里村道(含社道)被损毁,建议配套相关相关资金用于灾后恢复重建。

4.为尽早解决人畜饮水问题,建议解决材料费用50万元,鼓励群众投工投劳,由村上组织实施。

5.尽早出台解决被冲毁农户房屋的灾后重建方案。

抗洪抢险汇报(三):2016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第1篇:抢险救灾情况汇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舒圣佑省长的委托,今天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今年6月中旬以来我省抗洪抢险情况,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今年以来,我省自然灾害不断。继3月份赣州、吉安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春汛灾害,4至6月份,宜春、萍乡、新余等地市遭受了龙卷风、冰雹的袭击的灾害之后,6月中旬以来,我省先后发生了两次集中强降雨过程,加上长江中上游来水影响,我省五大江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均大幅度、长时间超历史最高水位,致使上饶、抚州、鹰潭、宜春、九江和南昌等地(市)遭受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同时伴随着发生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山体灾害)。可以说,今年洪水来势之猛,时间之长,范围之广,给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的损失之惨重,均为历史所罕见。

一、雨情、水情、灾情

今年我省天气异常,降雨偏多。1至7月,全省平均降雨量高达1767毫米,比同期多年均值多42%。尤其是6月12日至27日和7月17日至26日,两个时段的降雨尤为集中。

6月12日至27日,全省平均降雨量达456毫米,其中,上饶地区(含鹰潭、景德镇市)达730毫米,抚州地区达713毫米,上饶县茗洋关站达1015毫米,铅山县陈坊站高达1102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信江、抚河、昌江、赣江下游水位均超历史,修河、鄱阳湖和长江九江段水位接近或超过历史最高水位。信江梅港站自6月14日开始超过历史最高水位后,23日,最高洪峰水位达29.84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48米;同日,抚河李家渡站洪峰水位达33.08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37米;26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4.27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86米;28日,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大口湖站洪峰水位分别达22.11米、22.99米和22.67米,分别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11米、0.28米和0.51米;修河永修站水位仅比历史最高水位低0.08米。7月4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达22.02米,超历史最高水位0.02米;鄱阳湖湖口站水位接近历史最高水位,为有记录以来第二高洪水位。

正当长江高水位缓慢消退,防汛形势稍趋缓和时,7月17日至26日,我省赣北地区又持续暴雨和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上饶、九江两地市平均降雨量又分别达349毫米和313毫米;全省有17个县(市)降雨量超过300毫米,其中,8个县(市)超过400毫米,4个县(市)超过500毫米,以婺源县800毫米为最大。乐安河和昌江流域平均降雨量分别高达619毫米和550毫米。受这次强降雨影响,7月23日,昌江渡峰坑站洪峰水位达31.94米,超警戒线3.44米。24日,乐安河虎山站水位30.32米,超警戒线4.32米;石镇街站水位达23.53米,超警戒水位4.03米,突破了历史最高水位。26日,在柘林水库拦蓄,减少下泄流量的情况下,修河永修站洪峰水位仍高达23.33米,超警戒线3.33米,比历史最高水位高0.43 米;31日,永修站水位再创新高,达到23.4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58米;31日鄱阳湖湖口站水位高达22.58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2日,长江九江站洪峰水位高达23.0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位0.83米。

据统计,6月12日以来,我省北部地区46天总降雨量992毫米,其中超过1000毫米的有15个县。信江梅港站、抚河李家渡站、昌江渡峰坑站水位超警戒线曾分别长达14天、9天、6天,超历史最高水位曾分别达4.7天、1天、1天。赣江下游(昌邑、滁槎、吴城等)站、饶河波阳站、修河永修站、鄱阳湖湖口站、长江九江站水位超警戒水位已分别长达59天、60天、60天、58天、58天,超历史最高水位除长江九江站已长达26天外,其它各站曾分别长达22天、23天、10天、23天。而1991年安徽大水51天的降雨量 940毫米,淮河干流超警戒水位60多天,但没有超历史最高水位。

由于降雨集中,强度大,江河湖库高水位时间长,致使全省大部分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6月 23日,南昌市12小时降雨量206毫米,全市32条主要街道不同程度受淹,部分街区交通中断,低洼地段淹没水深达3米。105、206、316、319、320等国道和部分省道、县道交通中断;浙赣、鹰厦铁路多处受淹或因山体滑坡而中断运行,京九铁路昌北段因路基塌陷中断行车20小时。部分山区中小河流水利设施大部分被冲毁,长江大堤、九江市城区拦洪墙、鄱阳湖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和保护京九铁路的郭东、永北圩多处发生重大险情。由于江河湖水位大大超过中小圩堤的防洪标准,有200多座保护农田1000亩以上的圩堤溃决,其中,5万亩以上的3座,1至5万亩的19座。大批水利工程和其他基础设施被毁。据初步统计,自6月中旬以来,全省共有79个县(市、区)、1329个乡镇、2207.14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193人,伤病12.54万人;损坏房屋135.86万间、倒塌房屋83.33万间;景德镇、鹰潭、上饶、铅山等35个县以上城市进水受淹,紧急转移安置人口284.75万人,无家可归人口159.8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56.21万公顷、成灾127.76万公顷、绝收81.4万公顷。全省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348.45亿元。而1991年安徽大部分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4400万人。死亡556人,受伤1.3万人,转移人口49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275亿元。

二、抗洪抢险情况

面对超历史的特大洪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xx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防总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动员部署,组织全省广大军民展开了大规模的抗洪抢险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减轻了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

(一)未雨绸缪,提前做好防御1954年型洪水的各项准备。早在去年底,气象等部门就作出了今年长江中下游6-8月降雨偏多2至5成的预测,引起了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逢会必讲防汛工作,要求全省上下从政治的、全局的高度认识今年防汛的极端重要性。省防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切实加大防汛宣传力度,超前部署防汛工作,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责任早落实,把各项防汛准备工作做在汛前。去年底,省政府召集水利、气象、水文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座谈,分析预测今年汛期可能出现的天气形势和洪涝趋势,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对策和措施。今年1月5日,省防办召开全省地市防办主任会议,总结去年防汛工作经验,部署今年的防汛工作。2月中旬,省防总派出10个冬修防汛检查组,分赴全省各地市检查汛前准备和水利冬修完成情况,随后,省防总成员按照包片分工分头到各地进行了检查。为保证水毁工程修复和病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按计划完成,年初,省政府决定将往年大致1月底结束的水利冬修延长到3月底。3月下旬,又先后召开了省防总成员会议和全省防汛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全省防汛的目标和任务,给各地市和省防总部分成员单位下达了防汛任务书。省防总还对大型和重点中型水库、蓄滞洪区、省级重点防洪城市、5万亩以上重点圩堤的防汛负责人进行登记,并在《江西日报》上公布,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各地、各部门也相继按照省委、省政府和省防总的要求,召开会议,广泛动员,研究措施,落实任务。特别是防汛任务重的南昌、九江、上饶等地党委、政府严格实行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制度、严格落实分工程、分区域的领导包干责任制、部门责任制、技术人员责任制、岗位责任制和防汛抢险责任制等,逐项落实了责任领导、技术人员、抢险队伍、防汛物资和度汛方案。为防御1954年型特大洪水,全省今年汛前各类防汛物资的储备比往年增加了约 20%,同时,省防总对汛期军民联防,以及交通、电力、通讯等部门的协作等也作了专门布置。

(二)及时部署,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为抗御赣江3月早汛,省防总及时宣布全省提前于3月10日进入汛期,号召沿江各地立即投入抗洪斗争,为战胜3月早汛赢得了主动。在6月14日上午接到省防总汛情报告后,省委、省政府当即决定推迟原定召开的两个全省性会议,以保证各级领导全力抓好抗洪抢险。16日,省政府根据汛情发展的严峻形势向全省发出《关于进一步抓好当前防汛工作的紧急通知》,当晚,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紧急电话会议,号召全省各地紧急行动起来,把抗洪抢险作为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来抓,明确提出了"三个不动摇",即坚决做到防大汛、抗大洪、战大灾的信心不动摇,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不动摇,努力实现农业抗灾夺丰收、全面完成全省经济发展目标不动摇。针对部分地区多处发生山体滑坡,省委、省政府专门发出通知,强调把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加强防御工作。7月22日,省委、省政府在接到国家防总《关于认真贯彻xx总书记指示,做好当前长江防汛抗洪工作的紧急通知》后,对全省上下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强调继续坚持"四个到位"(领导干部到位、抢险队伍到位、技术措施到位、抢险物资到位),加强圩堤巡查,加强水库调度,全力防守,确保九江长江大堤和鄱阳湖区重点圩堤等万无一失,确保人民生命安全。7月26日上午,省委、省政府召开抗洪紧急会议,迅速传达xx总书记、xx总理和xx副总理关于当前防汛抗洪的指示和国家防总《关于迎战长江大洪水的紧急通知》的精神,研究部署我省的抗洪抢险工作,并宣布全省于7月26日12 时进入紧急防汛期,要求全省集中人力、物力保证长江干堤、九江市、京九铁路等重要交通干线、鄱阳湖区10万亩以上重点圩堤和大中型水库等不出问题,确保人民生命安全。会上并研究了在紧急情况下的分洪预案。为进一步动员和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投入抗洪抢险斗争,省委、省人大等六套班子成员先后分赴抗洪第一线检查指导抗洪抢险,慰问广大军民和受灾群众。

(三)加强指挥,科学调度。在今年的抗洪斗争中,各级防汛指挥部加强了对水库的调度,充分发挥水库的防洪作用,拦蓄洪水,削减洪峰,努力减轻下游的洪水压力,保障了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譬如,在抚河大水中,省防总运用洪门水库和其它中型水库在下游水位高的时候通过减少下泄,有效地降低了抚河下游洪峰水位,保障了唱凯大堤和抚东、抚西大堤的安全。在修河大水中,省防总精心分析,合理调度,充分利用修河上游的柘林水库多次拦蓄洪水,成功地实现了在水库高水位条件下减少泄洪,错开下游支流潦河的洪峰,有效降低了下游永修站的洪峰水位,从而减轻了郭东圩、永北圩的压力,确保了京九铁路的安全畅通。

(四)各方团结抗洪,与洪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顽强奋战。在这场严峻的抗洪斗争中,我省共有300多万干部群众直接投入抗洪救灾斗争,有3万多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赶赴灾区增援,承担了急难险重的任务,在抢险、堵口和转移群众中起到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国家防总、国家有关部委和兄弟省、市、自治区以及社会各界对我省的抗洪抢险救灾给予了大力支持。省直各部门、各单位及全省其它轻灾区、非灾区广泛开展了捐赠活动,为灾区人民献出一份爱心。正是由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全国人民的大力帮助,广大军民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顽强奋战,从而确保了鄱阳湖区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26301/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