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旅游知识 > 新县红色旅游

新县红色旅游

时间:2014-04-17   来源:旅游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旅游知识】

新县红色旅游(一):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概况

一、 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情况

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被誉为"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新县始建于1932年,原名经扶县,是以国民党统治时期河南省政府主席刘峙之字"经扶"命名。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由刘伯承司令员更为现名。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从苏区共走出了349位共和国第一代将军,留下了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先烈们长期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和宝贵的精神财富。鄂豫皖苏区第一块根据地"柴山保"在这里开辟,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从这里飞上蓝天,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运动会在这里举办,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在这里诞生,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这里保存,这里不仅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烈士陵园等多处活动纪念地,还有"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陵墓和戎马一生、战功显赫的郑维山将军骨灰撒放地将军石。全县共有6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旧址、12处省级革命文物旧址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2001年,新县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2年新县被中国老促会评为"中国老区旅游资源开发县",被省政府定为"全省旅游开发重点县"。目前,已有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20余所高等院校和40多个河南省直机关在新县建立了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地。新县的土地是红色的土地,新县的人民是英雄的人民。新县每一寸山峦就是一座伟岸的丰碑,每一处遗迹就是一部英雄传奇。新县在鄂豫皖革命史和中国革命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1、新县革命斗争史有5个显著特点

(1)起源早--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

早在大革命时期,王树声、桂步蟾、戴季伦、吴焕先、詹以贤等一大批在武汉等地上学或入党的学生和革命青年回到他们的家乡--黄安、麻城北部和新县南部地区宣传革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并于1926年秋在新县箭厂河建立了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秘密党小组,创办了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策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2)发展快--新县柴山保是鄂豫皖边区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1928年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新县柴山保(今陈店乡)建立,并于同年7月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这是河南省第一支红军正规部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

早的一支队伍。1929年8月,光山县苏维埃政府在柴山保大朱家宣告成立。柴山保革命根据地是鄂豫边区最早诞生的一块红色区域,由此发展形成鄂豫边、豫东南、皖西三块革命根据地。193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在箭厂河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统一了三块根据地党和红军的领导,标志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3)规模大--新县是鄂豫皖苏区首府。

1930年春,箭厂河会议后,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常住箭厂河一带,红一军司令部也驻在箭厂河黄谷畈。1930年6月鄂豫皖边区工农民主政府在柴山保王家湾成立后,政府机关也迁到箭厂河杨家畈。红军造枪局、红军后方总医院都相继在箭厂河成立。箭厂河成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区。

1931年2月,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县城),同年5月至次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在新集成立,分局、省委、省苏维埃政府、军委、红四方面军总部、航空局等党政军机关都设在新集,新集成为苏区首府和根据地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设的指挥中心。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当时全国地方武装割据建制最为健全的根据地。鼎盛时期,根据地发展到27个县,人口350多万,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多人。

(4)坚持久--新县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区域。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西征后到新县彻底解放,革命力量在新县几起几落,新县人民始终不屈不挠,使革命红旗不倒。

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北上抗日后,鄂东北道委遵照省委指示,以鄂东北独立团为基础,重建红二十八军,鄂豫皖根据地斗争进入极其艰苦的三年游击战争时期,新县卡房是根据地军民坚持游击战争的核心根据地。中共鄂东北道委、光麻特委都以卡房一带大山为中心坚持游击战争,用巧妙的游击战术与百倍于我的敌人展开游击战,并一直坚持到与刘邓大军胜利会师,保持了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

(5)贡献大--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

新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鄂豫边界星星之火,到新中国诞生,新县人民英勇不屈,前仆后继,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颂歌。当时全县人口不足10万人,却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叱吒风云的共和国第一代将军和50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三支主力工农红军。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为迎得全国解放,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新县境内的著名战斗有17起

在新县境内发生的著名战斗有17起,它们分别是:处决吴惠存、攻打"辑私营盐卡"、杨泗寨战斗、木城寨战斗、癞痢寨战斗、北界河伏击战、东岳庙平叛、河南湾反击战、白沙关暴动、红四军新集攻坚战、围攻打鼓寨、浒湾阻击战、围攻大山寨、胡(扶)山寨阻击战、红二十五军郭家河大捷、镇压杜五疯子、解放新集。

3、新县红色旅游资源有30个第一

据初步统计,新县红色旅游资源在全国和鄂豫皖三省有30个第一,在此,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推介其中的五个全国第一和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

五个全国第一:(1)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于1930年2月在新县诞生;(2)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个航空局--鄂豫皖边区军委航空局于1931年4月在新县新集城北普济寺建立;(3)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届体育运动会于1932年5月在新县新集召开;(4)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在新县博物馆保存;(5)共和国唯一实行土葬的将军许世友土葬在新县田铺乡许家洼。

十个鄂豫皖三省第一:(1)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党小组--曹门党小组于1926年夏在新县箭厂河四角曹门村建立;(2)鄂豫皖边区第一个农民协会--曹门村农民协会于1926年8月在新县箭厂河曹门建立;(3)鄂豫皖边区第一支农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于1926年10月在新县箭厂河建立;(4)鄂豫皖边区第一所革命小学--列宁小学1926年在箭厂河创办;(5)鄂豫皖苏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于1928年6月在新县柴山保诞生;(6)鄂豫皖苏区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于1928年7月在新县诞生;(7)鄂豫皖苏区第一个消费合作社--"十美公杂货店"于 1929年在新县箭厂河创办;(8)鄂豫皖苏区第一家兵工厂于1930年1月在新县柴山保佛尔寺建立;(9)中共鄂豫皖省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于1932年1月在新县新集召开; (10)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第一个作战命令于1947年8月在新县八里畈宋畈村发布。

4、新县拥有丰富的绿色资源和人文景观

新县地跨江淮分水,属南北气候和植物南移北迁过渡带,是华东、华中、华北三大植物区系交汇处。适生的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71%,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1.4万个单位以上,有"天然氧吧"之称。全县海拔700米以上山峰有45座,有大小河流92条,容积10万立方米以上的湖泊有128座。茫茫林海中,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汇集各类植物2000余种;繁衍生息各类野生动物400余种。此外,境内还有古树名木4500株。新县素以峰秀、水清、石怪、洞幽、庙古、松奇、花盛著称,是观赏自然风光、返璞归真的理想胜地。

新县有四千多年的文化积淀,是历代文人骚客的记游之地,荟萃之乡。境内拥有众多关寨、寺庙、庵堂,自古以来就有"九里十八寨"之称。唐代大诗人刘长卿、唐宋八大家的苏东坡、明代诗人熊宏等四十多位文化名人都曾留下千古绝唱。境内有苏河龙山文化、天亮寺新石器文化、艾洼商周文化等遗址,有豫南道教圣

地金兰山、道教名山天台山等。民俗文化古朴多姿,耍龙灯、舞旱船、节日饮食丰富多彩。在革命时期,生活在山区的农民常常以山歌、民谣抒发对党和红军的热爱。其中,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开》、《送郎当红军》等就是从新县柴山保革命根据地唱遍全国的。

5、新县旅游有8块国字号招牌

近年来,新县的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逐渐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先后有多个国家部委对新县颁发了奖牌。截止2004年底,新县已获得"国"字号奖牌8块,分别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国家林业示范县、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国家级卫生县城、金兰山国家森林公园、香山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

二、 关于新县红色旅游规划的几点建议

【新县红色旅游】

1、起点要高,定位要准。2002年,北京达沃斯旅游景观设计中心已为新县作了《全县旅游总体规划》和《许世友将军故里详细规划》,建议借鉴前两次规划,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拔高。介入新县在鄂豫皖革命斗争史上的突出地位,在规划定位上,建议专家们把新县作为鄂豫皖红色旅游的一个核心景区进行打造。

2、围绕一个中心,两条精品线打造新县红色旅游精品。建议紧紧围绕"红色首府"新县县城这个中心,规划打造县城--泗店--田铺将军故里游和县城--箭河--陈店--郭家河--卡房革命历史文化长廊游两条红色旅游精品线。

3、整合红色资源,突出规划重点。新县红色资源众多,遍布全县,建议专家对新县红色资源进行进一步整合,对红色文化进一步挖掘,突出重点人物,重大事件。比如重点人物有许世友、吴焕先、高敬亭、肖国清等,重点事件如黄麻起义、柴山保根据地的诞生、鄂豫皖首府的形成、大别山红旗不倒以及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等。

4、增强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目前新县红色景区多为平面化陈展,不够生动和互动,建议增加场景化和游客参入性较强的旅游项目,提升景区品位,增强吸引力。

5、紧扣时势,切合实际,增强可操作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办发【2004】35号《关于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已明确规定了未来六年红色工程实施规划,建议专家在编制规划时紧扣时势,紧密联系新县实际,以近六年为规划重点时间段来编制近、中、长期规划。【新县红色旅游】

6、加强协作,共同打造鄂豫皖红色旅游区域综合体。建议跳出新县看新县,跳出信阳看信阳,与湖北、安徽等省联手,将整个鄂豫皖红色旅游连成一体,避免重复建设,实现资源互用、客源互送、产品互补、线路互通,变近邻屏蔽效应为互动效应。

新县红色旅游(二):新县红色旅游的特色

新县红色旅游的特色

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新县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县和革命老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鼎盛时期,建立了2市(列宁市、新集市)和26个县级革命政权,面积发展到5万平方公里,人口350万人,主力红军发展到4.5万余人,成为仅次于中央苏区的全国第二大革命根据地,时有“南有井冈山,北有大别山”之称。在全国12个将军县中,大别山有6个,将军255位,超过12个将军县504名将军的一半。从新县走出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8位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为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现在新县还有两个乡的人口没有恢复到1932年时的人口水平。

新县是全国著名“黄麻起义”的策源地。1926年,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秘密党小组在新县箭厂河乡建立,鄂豫皖边区最早的农村革命武装三堂革命红学在箭厂河乡创办。1927年秋,吴焕先等率领黄安、麻城两县农民发动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建立了农民革命政权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江以北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新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首府所在地。1931年2月,【新县红色旅游】

红军攻克新集(今新县县城),同年5月至次年1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省委、省苏维埃、红四方面军总部等党政军领导机关相继在新集成立或设立。新集成为苏区首府和根据地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

新县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新县自1926年吴焕先在箭厂河乡建立第一个党支部开始,革命火种便成燎燃之势,策动“黄麻起义”,组建红四方面军,建立鄂豫皖苏维埃政权,重组红二十五军,重组红二十八军,进行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直至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新县,21年间火种不灭,波澜壮阔。使新县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坚持革命斗争直到全国解放的革命根据地。新县由此有了红旗不倒,一红到底,坚不可摧的“红色堡垒”之美誉。

新县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1947年,为粉碎国民党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将战争引向国统区,加上以新县为中心的大别山区当时仍有一支由刘名榜同志领导的革命队伍坚持武装斗争,中共中央审时度势,作出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决策。1947年8月27日,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到达新县,28日攻克经扶县城新集,随后在新县建立了大别山区第一个县级民主政权。12月22日,经扶县首届人民代表大会在新县陈店乡王湾村召开,会议根据刘伯承提议,由邓小平签发,将“经扶”县改名为“新县”。1947年12月中旬至1948年2月下旬,邓小平率领的大别山

前方指挥所驻扎在以新县为中心的周边地区,担负起在大别山内线指挥作战的任务。新县是刘邓首长经略中原的指挥中心,刘邓首长在新县“五进五出”,创建了大别山解放区,实现了毛泽东所预想的“付了代价,站稳了脚”的最佳结果。

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英雄故事以及众多的革命旧址和纪念地。全县共有7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16处省级革命文物保护单位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与别处只有一、两处或几处革命旧址相比,新县就有了遍地是红的美称。

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首府路革命旧址群及箭厂河革命旧址群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新县红色旅游(三):2015新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心得一:新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培养我们与红军的感情,让广大党员干部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市处党支部组织我们四十位党员进行了一场红色之旅,到新县鄂豫皖首府革命烈士陵园参观学习,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我们怀着对革命老区无限崇敬之情,开始了这次红色之旅。

我们来到了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位于新县城南白毛尖,是新中国批建的第一批县级烈士陵园,始建于1957年,整个陵园由烈士纪念堂、烈士事迹陈列室、英烈广场、大别山魂——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碑等部分组成。

在标志性的烈士纪念碑前,我们站在我们站在烈士纪念碑下,为缅怀先烈,党员、预备党员们在烈士陵园纪念碑下重温了入党宣誓。当我们举起右手时,那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展现在我们眼前,我的眼睛早已被激动的泪水浸湿了,心灵上的火花又重新燃起。党员们纷纷表示,一定将用英雄们的精神鞭策自己,向入党誓词中所说的那样,做一名合格的党员。之后我们还参观了革命烈士纪念堂、革命烈士事迹陈列厅,身在陵园内缅怀之情油然而生。烈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感染着每个人,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使我们的心灵受到了震撼。

在纪念馆里,看到了一幅幅画、一张张照片,导游为我们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听了烈士们的事迹,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和无限的感慨。烈士们为国家的解放和繁荣强盛而奋斗的壮丽生涯,革命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切的感受到,正是我国几代优秀中华儿女的努力拼搏、无私奉献,为中国的蝎起、中华民族的复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们现在过的幸福生活正是靠这些英雄用生命换来的。我们不一定要记住他们每一个人的名字,但是一定会记住他们的精神,他们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此次的红色之旅,不仅让我们学习了革命战争的历史,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更重要的是,我们来到圣地,才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是用先辈的鲜血挟来的。我将把此次“红色之旅”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和学习当中。以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心得二:新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新县红色旅游】

为进一步深化“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庆祝检察制度创立八十周年,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

12月16日,按照院党组的安排,我院65名干警在李可辉、杨士怀副检察长的带领下,赴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河南省新县开展“重走红军路、甘当革命继承人”教育活动。

当我们来到河南新县,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对革命前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让我感到如今和平美好生活的可贵。在新县检察院有关人员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河南省检察博物馆。鄂豫皖苏区最早检察机关成立的经过:最早具有人民检察性质的司法制度形成得最早;最早体现人民检察机关性质的司法机构建立;最早确认人民检察权相对独立地位实行的历程。学习了第一国家公诉人程玉阶的事迹。通过参观考察,我们看到了中国检察制度继承与发展、波折与中断、恢复与重建的艰难历程,也使我们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检察人员的骄傲。更使牢记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牢牢记住坚持党的领导信念。

我们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革命博物馆,当我们一走进博物馆,一幅以“风云大别山”为主题的 “山魂”汉白玉浮雕再现了当年颇具震撼力的战斗场面。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分别参观了《风云斗争》、《大放异彩》、《重组红军》、《红旗不倒》、《将军的摇篮》等展厅,看到了从鄂豫皖苏区根据地的初步形成,到“三次反围剿”的巨大胜利,再到全国抗战的全面胜利的革命史。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先后诞生了红4、红25、红28等主力红军,孕育了许士友、李德生等43位将军,他们横刀立马的英名,南征北战的伟绩和不为艰难险阻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一直为人们所传颂,他们是众多革命志士的接触代表,也是大别山人民的骄傲。望着窗外层恋叠峰、满目翠绿的大别山,我们感受到“如果说大别山是革命的舞台,新县就是舞台的中心。村村有烈士,户户有红军。我领略到了大别山的独特魅力,也感受到了大别山儿女的英雄气概。通过对他们事迹的深入了解,使我们认识到革命胜利果实的来之不易,要求我们树立崇高理想,坚定革命信念,立足本职,踏实工作,报效祖国。

18号上午,我们乘车到许世友将军故里,大家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对将军墓吊唁并敬献了花篮。在许世友将军的故居距离新县县城35公里,傍山而筑,门前有口水塘,水塘是正方形,水塘的对面是山坡,水塘边是乡村公路,四间低矮的平房,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参观的路线是从雕像左侧进入上山,大约半山腰处是许世友的墓,墓地左侧是其母亲的墓。故居屋顶齐全,地面呈梯次升高,门头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题写的“许世友将军故居”牌匾。房屋东西墙上悬挂着许世友将军不同时期的照片,这些照片记载了将军不同时期的经历,反映了将军戎马一生、战功赫赫、心系劳苦大众、艰苦朴素的本色。展厅中三个用纪念章组成的“忠”字,反映出老将军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忠诚。展厅中主席的“谁能携枪见毛公,唯有许家大将军”的对联,也充分体现出主席对老将军的欣赏与厚爱。从农民的儿子成长为共和国的将军,历经千辛万苦,没有这种“大忠”信仰,是无法实现的。对于母亲的孝是大孝,因为许世友的父亲去世较早,兄妹八人由母亲带大,将军在男孩中排行老三,对于母亲的慈祥、持家勤抓苦作,抚育儿女的艰辛历历在目,为了革命不能尽孝,死后要葬在母亲身边尽孝,将军陪在母亲旁天天尽孝,可谓是“大孝”。对于国家将军是大忠,对于母亲将军是大孝。许世友将军的大忠、大孝教育着每位参观者。

此次红色旅游,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今天,我们在安宁优越的环境中生活,回想战争年代先烈们艰苦卓绝的斗争,我深深体会到,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革命胜利为我们今天美好生活奠定了坚实基础,他们留下的英雄业绩永远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荣传统,求真务实、踏实工作,为检察事业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心得三:新县红色旅游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27日,我院一百余人一同前往河南新县进行政治课外实践活动,感受红色文化,学习革命精神。

当我们来到新县,踏上这片承载厚重历史的土地上,我对革命前辈油然而生崇敬之情,也让我感到如今和平美好的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新县是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蓝。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培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叱咤风云的共和国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

我们首先来到的是许世友墓。在他的故居里我们可以看到进门是客厅,客厅左侧是许母李氏的房间,许母房间的左侧是厨房、粮仓、农具等,客厅的右侧是许世友与前妻结婚用的房间。参观的路线是从雕像左侧进入上山,大约半山腰处是许世友的墓,墓地左侧是其母亲的墓。故居屋顶齐全,地面呈梯次升高,门头上悬挂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6402/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