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服饰搭配 >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时间:2014-04-09   来源:服饰搭配   点击:

【www.gbppp.com--服饰搭配】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一):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与管理

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与管理

在农村客运网络中、客运班车是载体,它连接了县市级、乡镇级客运站,沿线的候车亭、招呼站则是延伸到老百姓千家万户的“结点”。因此,搞好农村客运站建设与管理 ,是满足农民群众出行需要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应认真做好。

一、统筹规划,精心设计

采取客运冷热线搭配,线路经营行政许可与投资建设管理沿线农村客运站点的相结合,由经营企业投资。也可以鼓励经营农村客运的企业,在既有站点张重建改建、扩建,还可以动员已在农村客运线路上经营的企业投资新建站点,充分发挥经营企业在农村客运站点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总之,农村客运站点建设必须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办理完备的相关审批手续。候车亭、招呼站建设在依照法定程序的基础上还必须注意事先征得公路管理和交警部门的同意。

三、强化责任,确保质量

明确每个农村客运站点投资建设主体及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监理单位依法对建设工程质量负责。

四、规范运营,加强监督

农村客运站点的建设、遵循“谁投资、谁经营、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应督促投资者建设、监督经营加强日常维护、运营管理和安全监管,落实责任、权利和义务。农村客运站点经营着负责对进站车辆的经营活动和站点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有关客运站点运输、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二):浅谈农村客运的经营模1

浅谈农村客运的经营模式

2015年5月18日

摘要:发展农村客运是近几年道路运输业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农村客运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县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发展农村客运的经营模式,配合国家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加快发展我县农村客运发展,解决农民出行乘车需求。

关键词:农村 客运 模式

当前,全国各地正掀起一股发展农村客运的热潮,随着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贸易增日益繁荣,城乡交往进一步扩大,外出务工人员不断增加,农村客运发展的需求更为迫切。各级政府及其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正积极研究和探索发展农村客运的政策和措施。分析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农村客运经营模式,探讨解决农村客运发展的新路子,为解决农民出行难、乘车难的问题,促进乡村经济建设,推动道路运输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我县道路客运发展状况

W 县位于四川盆地北缘深丘,总人口79万,其中农业人口65万,辖64个乡(镇)、734个行政村。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及震后的灾后重建,使道

路基础设施总量和规模跨越增长、道路运输能力显著提升,截止目前(2015年5月)全县从事道路旅客运输企业2家,w公司和w公司,均属我司具体经营。现有营运客车288辆,线路153条,其中农村客运车辆196辆,农村客运线路108条,分别占总数的68%和70%。

乡镇到县的客车通达率已经到达100%,村到县的通达率到达了40%。

2. 农村客运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道路等级低,路况差。

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西部地区乡村道路建设的投入,使全县大部分行政村都通行了水泥路。但还有相当多的乡村道路虽已通路,但达不到等级公路的最低要求,达到等级要求的路面由于安保设施不齐警示标牌不齐等原因,现行的政策还不能通行客运班车,只有农用车、拖拉机、摩托车等交通工具通行。加之新的《四川省道路运输条例》要求的道路勘验实施细则还未制定和完善,导致很多达到通车条件的道路还未进行勘验。

2.2 乡村客运站点严重滞后。

目前全县有等级客运站19个,其中二级站1个在县城,其余的三级站2个,四级站14个,五级站2个,分布在全县的乡镇,行政村均只设招呼站。由于进站车辆和旅客流量不足,管理不善、补贴不足、很多四级以下的乡镇客运站未完全履行源头监管职责,而作为农村客运网络结点、让农村人民群众有一

个相对固定的乘车、候车场所的乡镇客运站严重不足。乡镇客运站点建设的滞后,致使农村客运缺乏有效运输组织,客车在村镇内多为乱停乱放、乱揽客。

2.3 经营组织管理落后,经营者素质低。

由于公司为了鼓励农村客运发展,加之很多经营责任人是原个体经营客车,经营期限到期后转入我司经营的,准入条件较低,只要驾驶资质符合就可以经营,从事农村客运的车辆多为当地的单户经营,夫妻车、父子车、兄弟车现象较为普遍,虽然公司加大了对农村客运班线安全和服务质量的管控,但也表现为“多、小、散、乱”,经营责任人质素参差不齐,服务意识较差。一条班线上普遍存在经营责任人多,经营规模小,运输组织松散,竞争和抗风险能力较弱。存在着争客、抢客、甩客、抬价、杀价、串线经营等无序竞争现象。

2.4 非法运输现象较为突出,安全隐患多。

我县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村运输山大、偏远,监管难度大,一些村民使用价格低、车况、车容差的无牌无证长安车、私家车从事农村客运,这些车辆不经安全检测,不办理保险,有的甚至是报废车辆。尤其是边远山区支线和乡村道路,有大量微型车、农用运输车、机动三轮车非法从事客运经营活动,且多为人货混装,赶场天、学生放假时超载更为严重。由于这些非法车辆普遍档次较低,运行路况差,驾驶员素质参差不齐,安全隐患很大,以及管理缺位,发生重特大安全事故屡见不鲜。

2.5 经营成本高,积极性不高。

由于农村客运车辆的道路条件较差、行驶里程较短、票价低,客源不稳定、营运收入较少,而税费负担与干线客运车辆相同,燃油优惠偏低、车辆磨损较大、油耗高(百公里油耗较干线客运车辆多消耗15%左右)、运输成本较高、效益差,致使大的经营责任人对开行农村客运班线的积极性不高。

在诸多问题中,客运的经营模式是农村客运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行业管理部门积极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3. 农村客运的经营模式

3.1 组织形式

从当前农村客运发展来看,我县的农村客运经营组织形式是:公司化经营方式。

即,车辆由公司资购买,车辆产权属于公司所有,车辆有关证照注明的所有者为公司,公司对所有运输车辆负有全部的管理和安全责任,客运线路经营权归公司所有。经营责任人只需要向公司交纳一定的车辆使用保证金。经营责任人即是车辆的驾驶员,和公司签订目标考核协议,实行“公司投资、统一管理、目标考核、变动费用限额内据实报销”的原则,经营责任人在全面完成车辆经营考核目标后,其超额部分扣除成本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余额按月作为超目标任务奖励和补贴。公司化经营有助于提高农村客运的集约化规模经营水平,增强抗风险能力,建立比较规范的运输市场秩序。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3.2 运行方式

根据客运车辆运行线路或区域的不同分为:

3.2.1 定线运行:客车固定在一条客运路线上运行的方式。这种运行方式的优点有利于驾乘人员了解、熟悉道路状况及行车环境。路况熟、环境熟,对行车安全有利,也便于合理掌握行车速度。有站点的严格进站经营,实行“六统一”管理(统一站点、统一排班、统一票价、统一车型、统一结算、统一标志)。缺点是由于各条营运路线不可能都是同样长度,因而车与车之间的工作时间不易平衡,完成的运输工作量也会有多有少,进而影响到驾乘人员营运强度高低不同,收益也不同。

定线运行的形式主要有:定线定班次、定线不定班、专线车客运、公交化经营。【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3.2.2 定区域运行经营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按行政区域分片经营模式;一种按赶场日、点分片经营模式。

按赶场日、点分片经营模式。根据当地农村群众赶场客流的特点,可按赶场日的时间轮换顺序,分片划定赶场日班车循环运行,如当地乡镇是3日一场的,就选时间相邻的3个赶场日点为终到地,按片划为一个循环组。通过确定赶场日点的时间轮换顺序,来确定客车的运行路线,每3日一个循环。为满足群众在出行高峰期的乘车需要,在出行的高峰期可适当增开班次。实行统一车辆类型、实行定点专线片区运行管理方式。

3.2.3 大循环运行。这种运行方式是将客车在营运区域内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三):2015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实施方案

第1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实施方案

根据中共献县县委办公室转发的出台《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的通知,高官乡党委政府对照《意见》要求,结合自身实际,经党委会研究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全乡21个行政村面貌进行配套改造、整体提升。

一、充分认识开展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重大意义

对农村实施配套改造、整体提升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直接关系到农民生活质量能否大幅度提高,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能否如期实现,关系到党执政的群众基础能否巩固和加强,意义重大而深远。

加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着力改善“两个环境”的迫切需要;是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改善民生的迫切需要;是扩内需、保增长的迫切需要。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二、总体要求

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安排部署为指导,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五大工程,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加快打造“环境整治、民居改造、设施配套、服务提升、生态建设”的现代农村。并坚持规划引领、示范带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改革驱动、市场运作;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

三、主要任务

1、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今年年底前,全乡21个行政村要完成“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彻底清理乡干道及村内街道、房前屋后、村庄周边、公共场所的各类积存垃圾;清理村庄街道两旁乱堆乱放的柴草杂物、废弃建筑材料,清理村内散落粪堆、砖头瓦块等;清除庭院卫生。“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任务,村内要建立卫生保洁员队伍,有条件的村要打造绿化景观街道,建设安装线杆、路灯等亮化设施,实现村内主街道夜晚有照明。

2、实施居民改造工程,以刘尚庄新民居示范村为重点,抓配套、提升与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着力进行就地改造提升,要积极开展外墙立面美化,引导农民进行坡屋顶改造,实现冬暖夏凉、与周边环境和设施相协调。鼓励农民采用节能、节水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型墙体建材、环保装修材料,改造提升现有民居。到2015年底,全乡完成540户的危房改造任务。

3、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15年底,全乡村内主街道要全部实现硬化,全部实行集中供水,低压线路改造全部完成,通讯网络保持畅通。有条件的村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鼓励农民增加沼气的使用、采用秸秆采暖,有条件的村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

【农村客运线路,经由农村的每个街道可以不固定吗】

4、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加快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到2015年末完成高官中心校翻建项目、完成徐村中心校迁建项目、完成学礼村中心校迁建项目。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中心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到2015年底,全乡每个行政村建有文化活动场所,体育健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每个村建设一个标准化卫生室;加强敬老院建设。

5、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在生态环境建设中,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开展植树造林,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落户。在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的前提下,对田、水、路、林、村、以及滩涂荒地、未利用地实行综合治理。对村域范围内的沟渠、坑塘、河道等,采取近自然的水岸绿化模式实施全绿化。到2015年,全乡村庄绿化率达到30%以上。

四、实施步骤

我乡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采取分期分批进行方式,力争全乡农村面貌年内求突破、两年上台阶、三年大变样。今年全乡重点抓好6个村庄的改造提升工作,其中2个村为深化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帮扶村,4个村为经济条件好、班子力量强的重点村庄,2015年基本完成7个村庄的改造提升任务。到2015年底,全乡行政村基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并基本建立长效化的农村公共设施和环境管护机制。

第2篇: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省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根据《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的意见》(冀发〔20XX〕10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以改善农村面貌、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目标,按照“重点建设中心村、全面整治保留村、科学保护特色村、控制搬迁小型村”的整体建设思路,坚持面上整体推进,沿主要产业带、沿高速公路、沿国省干道、沿城、沿景区等重点区域率先突破的工作路径,大力实施“环境整治、民居改造、基础设施配套、公共服务提升和生态环境建设”五大工程,加速打造“环境整洁、设施配套、田园风光、舒适宜居”升级版的现代农村。

(二)基本原则

——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既要着眼长远,进行总体规划,又要立足当前,制定分类型、分阶段实施方案,有步骤、有计划地组织实施。规划要充分考虑农村与城镇的功能性差异,突出乡村特色。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市农村地域广大,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在建设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不搞“一刀切”,不搞大拆大建。

——标本兼治,量力而行。既要注重整治村庄脏乱差,又要注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提升;既要开展集中整治,又要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注重实效。

——政府引导,农民主体。改造提升农村面貌,关键在县区、基础在乡村、主体是农民。各级党委和政府,尤其是各县(区)要切实加大行政推动和政策引导力度,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不搞强迫命令,把群众认同、群众参与、群众满意作为基本要求,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总体目标

2015-2015年,按照“保持田园风光,增加现代设施,绿化村落庭院,传承优秀文化”的总要求,着力办好民居节能改造、道路硬化、饮水安全、村庄绿化、厕所改建、厨房改造、集体公墓建设、垃圾处理、污水排放、文化传承、村民中心建设、秸秆处理、土地整理、村庄标识等实事,力争用三年时间,使我市农村环境状况得到根本改观,脏、乱、差等突出问题得到基本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升,长效化农村环境管理机制基本建立,村容整洁、环境优雅、文明和谐的幸福乡村雏形基本形成,为我市与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

二、主要任务及职责分工

(一)实施环境整治工程

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试点村庄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以“四清”(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四化”(净化、绿化、亮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村庄环境整治行动。在巩固2015年“四清四化”集中整治成果的基础上,按照“整治一片、改变一片、巩固一片”的要求,对沿主要产业带、沿高速公路、沿国省干道和沿城、沿景区等重点区域大力推进环境整治,打造一批环境优美的生态走廊和景观大道。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行政村都要完成“四清四化”任务,并着力构建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美丽乡村格局。

“四清”及净化工作。由市环境保护局组织实施,10月底前完成。

绿化工作。由市林业局组织实施,10月底前完成。

亮化工作。由市发改委协调张家口供电公司组织实施,10月底前完成。

美化工作。由市文明办组织实施,10月底前完成。

(二)实施民居改造工程

1.科学规划中心村。按照“产业的集聚区、人口的集中区、体制机制的创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功能定位,大力实施“中心村战略”,合理确定中心村的位置和数量。乡(镇)政府所在地要按照中心镇标准重点打造,重点区域的其他行政村要综合考虑村庄规划、人口集聚、产业发展等因素集中打造中心村,整合、吸纳周边村。对不宜居住的村庄,加快撤并搬迁,向中心村集中。严禁规划区外新建住房。2015年底,全市所有中心村和需要永久保留的行政村要全部完成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实施。

2.继续推进幸福乡村和新民居建设。2015年,选择地方有积极性、村庄有条件、群众有意愿的中心村,开展类型多样的幸福乡村和新民居建设,着力打造一批农村样板社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推进新民居示范工程,对已建成的454个省级新民居示范村和117个幸福乡村示范村,重点抓配套、抓提升、抓拓展,增强对周边村庄的带动能力和人口吸纳能力。由市新民居建设办公室组织实施。

3.现有住宅改造提升和危房改造。对规划保留的大多数村庄,要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着力进行就地改造提升。就地翻建住房要符合村庄建设规划,凸显地方特点和乡村特色。认真落实农村危房改造政策,并逐步提高补助资金标准。2015年,全市改造农村危房30917户,到2015年底,完成14万户的危房改造任务。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组织实施。

4.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特色村落建设。坚持科学保护与有序利用有机统一、外在风貌与内在文化有机统一、保护传承与改善人居有机统一,把保护好古村落原始风貌和原生文化放在首要位置,整体推进古建筑与存有环境的综合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传承、村落人居环境的科学整治、乡村休闲旅游的有序发展,力争把历史文化村落培育成为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到2015年底,全市所有名镇名村全部完成修缮改造任务。由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实施。

(三)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1.推进农村路、水、电、讯等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村村通建设、连村道路建设和农村客运服务网络建设,重点做好村内主街道硬化,有条件的村可向乡间道路延伸。村街道路要体现乡村特色,可建石板路、红砖路等。2015年,省、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要全部完成村内主街道硬化工作。到2015年底,全市重点区域内村庄村内主街道全部实现硬化。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实施。(2)饮水安全。按照统筹规划、城乡一体、适度规模联村集中供水的思路,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到2015年,饮水不达标且已列入国家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规划的村全部解决饮水安全问题。由市水务局组织实施。(3)电网改造。抓紧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快变电站和输电线路改造,保障农村用电需求。由市发改委协调张家口供电公司组织实施。(4)通讯。对未通达宽带和宽带能力有待提升的行政村,通过采用有线/无线方式逐步实现通达宽带和提升宽带服务水平,固定电话及宽带满足当地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需求,力争到2015年底,全市重点区域所有行政村全部实现2G、3G信号全覆盖。由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协调移动、联通、电信等公司组织实施。(5)通邮。加强农村邮政站点建设,2015年,省级农村面貌改造提升重点村要全部建立新型村邮站,达到有固定场所、固定人员、固定标识,有邮政企业与村邮站签订的邮件妥收、妥投协议,使农村居民享有基本的邮政服务。力争到2015年,全市重点区域村庄实现农村邮政站点全覆盖。由市邮政管理局组织实施。

2.推进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以中心村、行政村为主,人口密集、污水排放相对集中的村落,可采取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排水管网等方式,人口较少、居住分散的村落,可采取沼气净化池等适宜方式,对污水进行有效处理。加快农村垃圾处理站点建设,到2015年底基本实现村有垃圾收集点,乡(镇)有垃圾转运站。鼓励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对金属、玻璃、塑料等垃圾进行回收利用,电池等危险废弃物单独收集处理处置,禁止随意丢弃、堆放、填埋。积极推行“户收集、村集中、乡(镇)运送、县(区)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模式。到2015年力争50%以上的县(区)基本实现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和污水有效处理。由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牵头,会同市委农工委、市环境保护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委、市农牧局、市水务局组织实施。

3.推进农村厕所改建。加快改造农村露天户外厕所,逐步推广使用双瓮式、三格化粪池式、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推进粪便无害化处理。村内公共活动场所,要逐步建设无害化公共厕所。到2015年全市重点区域内村庄基本完成厕所改造任务。由市卫生局牵头,会同市农牧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环境保护局共同组织实施。

4.推进农户厨房改造。加快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和使用方式,推广使用先进炉具、灶具,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使用天然气、液化气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由市农牧局组织实施。

(四)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

1.加强农村教育设施建设。整合农村教育资源,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建设标准化幼儿园。加快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改善农村办学条件。鼓励支持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技能培训授课点向农村延伸。由市教育局组织实施。

2.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和活动场所建设。大力推进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民活动中心、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文化设施建设,深入实施广播电视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等文化惠民工程,到2015年底,每个行政村都要建有文化活动场所。由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组织实施。

加强农村体育健身点和体育健身设施建设,重点改造和提升活动场所危旧狭小问题。到2015年底,体育健身设施安装覆盖面达到60%以上。由市体育局组织实施。

3.加强农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标准化卫生室建设,配齐村医,搞好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能力。由市卫生局组织实施。

4.加强农村敬老院建设。大力推广利用现有“空心房”建互助幸福院等多种养老模式,着力完善配套设施,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托。2015年,重点做好省级重点区域村庄互助幸福院的建设工作。到2015年,全市农村互助幸福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农村集中供养能力达到70%。由市民政局组织实施。

(五)实施生态环境建设工程

1.加强农村污染治理。严格执行农村污染物排放标准,严禁污染企业到水源保护区、河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14158/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