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情感美文 > 爱情感悟 >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时间:2017-01-22   来源:爱情感悟   点击:

【www.gbppp.com--爱情感悟】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一):九年级3.2《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第二节 教学设计

九年级3.2《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

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由“主题词”、“探究园”、“学海导航”、“实践与评价”、“阅读与感悟”五个部分组成。

“主题词”是本课的要点提示。主题词明确提出了本课所要讲述的重点内容:可持续发展、计划生育、生态文明。这三个主题词构成了本课的核心内容。

“探究园”“材料透视”严峻的生态环境提供的图片、文字材料说明了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情况;其二,我国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学海导航”分导语及三目讲述。导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中国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第一目: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人类社会面临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要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第二目: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严峻的人口形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重要国情之一;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我国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第三目: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行可持续发展,必然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党中央进一步提出了“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实践与评价”由“主题演讲”、“我思我行” 两部分组成,是学生在学习了理论知识后,参与实践、践行体验的重要环节,也是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新认识,思想得以升华,情感、态度、价值观得以形成的过程。

(二)、教情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中国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懂得可持续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加深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意义的认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以及参与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感情以及热爱学习、参与实践、积极动手的良好行为习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2、教学重点: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意义。

3、教学难点: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及意义。

(三)、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我国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有感性的认识,但缺乏理性的分析。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要学习其内涵并把握我国国情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因此,教学中多以事例和现状让学生明确其重要性。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在情感上是愿意选择环保行为的,但是当前社会中一些不文明的现象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比较严重的消极影响,给学生养成努力学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行为习惯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二、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关注时事,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文字(网络),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问:为什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小组合作:学生认真阅读课本第72、73页的探究园,初步了解我国存在严重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交流后面两个问题。

共同学习:“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1)结合教材“小链接”和本节第一段,让学生弄清楚“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大背景。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2)、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

(3)、结合课本内容,进一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图片欣赏:展示最佳人居城市——云南昆明的两幅图片,让学生感受科学发展观的巨大成就(互联网搜索)。

小组合作:牧民的选择

观察思考:展示幻灯片,知道2011年4月公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总人口为13.39亿元。

依次展示三张幻灯片,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得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和新的挑战。

思考:严峻的人口形势会带来哪些问题?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感受作出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作出补充。)

国策解读:计划生育

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基本要求: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主要对策:我国一方面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在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趋势下,将经济增长转向依靠高素质人力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上来。

(三)、复习总结,当堂训练

第2课时

(一)、温故知新,以学定教

(二)、师生互动,导入新课

理性思考:

中国的陆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比较齐全。目前,世界上可被人类利用的150多种矿产中,我国已初步探明储量的就有137种。其中,铜、铝、镍、煤、石油等80多种矿产储量位居世界前列;锌、钨、锡、稀土以及黄铁矿、重晶石等非金属矿藏储量居世界首位;钨的储量比世界上其他各国的总和还要多得多;4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居世界第三位。此外,水能、太阳能和煤炭资源居世界第一、第二、第三。

但我国各类主要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都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耕地面积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2%,人均淡水量为24%,人均森林蓄积量为13%,人 均 煤炭储量为47%,人均石油储量为32%,人均铁矿储量为49%,人均铜矿储量为29%,矿产资源的潜在价值只及世界人均值的一半左右。

师生共同从材料中分析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的特点。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资源相对短缺。) 知识链接:环境问题包括两大类: ①环境污染;②生态环境的破坏。

小组合作:展示四组七幅反映环境问题的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我国环境问题的严峻性。

学生阅读课本,结合生活实践,感受、讨论、归纳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 (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党和国家采取哪些措施?

(加剧自然灾害、危害人类健康、威胁生态平衡,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2、提出方针——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3、追求战略目标——建设生态文明——“五位一体”

观点碰撞——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生态文明突出“生态的重要”,强调“用更文明的态度对待自然,拒绝对大自然进行野蛮与粗暴的掠夺”,改善与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

学以致用:议一议:我们还能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做些什么?

(展示一幅漫画,让学生明白从身边小事做起,就可以为国家做贡献。)

⑴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发展道路的自觉性。

⑵加强法制、环保知识教育,加强立法与执法力度。

⑶认识到可持续发展重要性,坚持基本国策。

⑷自觉遵纪守法,从自己、从身边小事做起。

课外延伸:

1、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涵。【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

2、讨论党中央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的意义。(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生态文明建设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2、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建设一个富强的中国,更要建设一个更加美丽的中国。)

(三)、课堂小结,把握脉络

第3课时

(一)、系统复习

(二)、实践活动

“主题演讲: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

要求通过阅读文章,以“建设美丽中国,从我做起”为题,进行一次演讲活动;知道建成美丽中国的道路是长期而艰辛的,我们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开始,用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

“我思我行”内容为“垃圾分类,我了解、我行动”:

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目前我国生活垃圾是如何分类的,并制作一个垃圾分类表格,并讨论垃圾分类收集中,我们能做什么,制订行动方案。

(三)、阅读与感悟

《古树的述说》通过阅读材料感受大自然与人类的相互依存,由小见大。 《20世纪全人类共同保护地球环境的三大宣言》通过文章,让我们看到世界各国的共识以及为保护环境、保卫我们的家园作共同的努力。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加深对“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环境、热爱家园、关心社会、热爱祖国的情感,培养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四)同步检测

三、板书设计:

课时1:

一、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1、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提出。

2、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3、可持续发展要求。

二、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1、我国人口发展的现状。

2、我国人口发展新形势。

3、我国要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同时,要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课时2:

三、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

1.、我国环境、资源的现状。

2、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3、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方针。

4、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也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

5、党中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性,不能只作概念的解释,而是要通过更多实际的事例和数据,说明我国的发展需要可持续发展。要多运用课文提供的素材,帮助学生探究日常生活中的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实际行动。

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实践与评价”分为“主题演讲”、“我思我行”两部分。

3.1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教学反思(二):3.2《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第一课时教案

3.2《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状况,了解中国面临的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2.懂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3.了解我国目前的人口问题,加深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掌握提高人口素质的最佳办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知识,增强学生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感情以及热爱学习、参与实践、积极动手的良好习惯。

2. 提高学生自身的思想素质,增强其计划生育的意识。

3.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科学发展观。

二、教学重点:

(一)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意义

三、教学难点:

(一)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二)提高人口素质的最佳办法

四、教学过程

(一)关注时事,引入新课

展示图片和文字,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提问:为什么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学生认真阅读课本72页和73页的探究园,初步了解我国存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学习“可持续发展新理念”

(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就是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

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结合课本内容,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3)展示最佳的城市----云南昆明的两幅图片,让学生感受可持续发展的

地位。

3.学习了解我国的人口问题

(1)观察幻灯片,知道2011年4月公布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

国总人口为13.39亿。

(2)依次展示三张幻灯片,让学生在观察分析中得出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

特点。

(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3)提问、思考:严峻的人口形势会带来哪些问题?

(学生根据日常生活感受做出回答,教师根据情况作出补充)

4.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在目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唯一正确途径。

(2)目前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①稳定低生育水平 ②提高人口素质,加快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③经济增长将从依赖大量低廉的劳动力投入,转向依赖高素质的人力,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创造社会财富。

(三)课堂小结,把握脉络

1.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

①提出可持续发展的依据

②可持续发展的含义

③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④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计划生育与提高人口素质

①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②严峻的人口形势带来的问题

③计划生育是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④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

(四)课内练习,学以致用

1.为建设“美丽天津”,该市开展了“四清一绿”五项行动。这项举措坚持

了( )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qg/307490/

推荐访问:广西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生态文明课件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