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有关习惯的散文

有关习惯的散文

时间:2014-08-12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有关习惯的散文(一):美文-养成好习惯

养成好习惯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习惯却各有不同”,而不同的习惯造就了人不同的性格,进而决定了人不同的命运。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也就是说那些自然而然体现出来的就是习惯。据统计,人们每天高达90%的行为都是出自习惯的支配,可以说,几乎每一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习惯使然。比如,早晨几点起床,晚上几点睡觉,每次吃饭吃几成饱;又比如,每天工作是否有目标和计划,是“今日事今日毕”还是“明日复明日”,空闲时间是打牌玩游戏还是看看书、参加一下户外运动„„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可以说是一个人的特点,而一群人的行为习惯就会上升到团体的形象,甚至是国民的素质。柏杨1984年在《丑陋的中国人》一书里,强烈地批判了中国人的“脏、乱、吵”以及“窝里斗、不团结、死不认错”等陋习,对中国“礼仪之邦”之称可谓是不小的讽刺,甚至一度被列为禁书。而30年后的当今社会,甚至我们的工作环境中,这些陋习又何其少见。公众场合禁止吸烟本是常识,却需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去强令禁止,尽管如此,办公室内吸烟的现象还是屡禁不止,实在令人汗颜。

习惯不仅体现在可以看得见的行动上,还体现在无形的思想上,也即人的心态或者说是性格。比如,接到一项重要任务,有的人感到被信任的骄傲,积极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完成任务,而有的人却畏惧它的艰难,烦恼它的琐碎,停滞不前;受到一次批评,有的人虚心接受,认真反思自身的不足,而有的人却表面恭顺,内心极为不满,甚至义愤填膺,当场就想理论一番;经历一次挫折,有的人坦然面对,卧薪尝胆,准备东山再起,而有的人却垂头丧气,从此一蹶不振„„

很多人都知道什么是成功,怎样才能成功,但就是没有成功。以减肥为例,适当节食和加强锻炼是减肥的两大妙方,众所周知;但时下肥胖却成为了一种“顽疾”,需要吃药甚至动手术才能治疗。又比如,公司的工作流程、规章制度已近乎完美,员工们的技术水平也算得上一流,完成操作可谓志在必得,但仍会有事故频频发生,一次又一次的酿造出惨剧。这是为什们呢?养成了不良的习惯,习惯性贪吃,习惯性懒惰,习惯性违章„„想起了老子的一句话,“人常失道,非道失人”,正因为人们没有养成“依道而行”的好习惯,才未能如愿以偿。

如果意识到习惯的重要性,为何不好好利用起来呢?早睡早起,珍惜时间,注重礼节,凡事有度,“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养成好习惯,一切美好的愿望都变得自然而然。

有关习惯的散文(二):散文原创:习惯之后

习惯之后

不知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这些年央视隆重推出的“感动中国”,地方媒体仿行的“感动ÍÍ”,似乎越来越不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越来越不能够打动观众的心肠了;而我们的学生似乎也很多地受到了时势的“感染”,他们正在给予“感动ÍÍ”越来越多的冷漠。

这是一种很是令人后怕的“习惯”。

在如此的习惯之后,一些师长对孩子的诘难也就多起来了:如今的孩子少了同情心,少了正义感……

【有关习惯的散文】

我以为,尽管正在成长着的孩子还有如此那般的“不是”,但是,当“感动ÍÍ”不再让人感动,当孩子们对“感动ÍÍ”心生疑窦甚至由衷厌恶……这样的事实足以警策我们这些“大人们”深刻地反思了。

必须思考的是,本该感动人们甚至中国的人物、事迹,何以不再让人感动?【有关习惯的散文】

真实:让人心生激愤。

【有关习惯的散文】

就说“20005年感动中国”的那个人物陈健吧。本来,为一位有争议的英雄守墓三十七年的人站到颁奖晚会的台子上就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内心嘀咕;谁知,记者在实地访查之后,终于还原了事实真相:原来所谓的守墓其实仅是扫墓而已!这样的“感动中国”是不是狠狠地“忽悠”了一下中国?

我们的学生在斯情斯景面前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表示出极大的疑惑!他们有理由贬斥“老记”失真的“加工”“提炼”;他们有权利怀疑陈健“守墓”(就算是真的)的精神趋求:是欲借为金训华守墓之名寻求社会救助,还是在远离现代意识而守持一种烙有那个红色时代印记的英雄情结?他们有资格责问评选者所给颁奖词的社会效应:“一个生者对死者的承诺,只是良心的自我约束,但他却为此坚守三十七年,放弃了梦想、幸福和亲情。淡去火红的时代背景,他身上有古典意识的风范,无论在哪个年代,坚守承诺始终是支撑人性的基石,对人如此,对一个民族更是如此。”试问,这样的“承诺”以及事迹值得如此放大如此鼓吹吗?“守墓”之外,现实生活中,陈健是不是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比如,看护金训华的家人,等等)没有去做?

背景:让人心生沉重。

就说“2006年感动中国”的那些人物吧。他们当中,不乏扶危济困、见义勇为者;也不乏身残志坚、舍己救人者。这些人物在领奖台上风光无限,可是他们周围的人物以及更大现实社会背景下的人物,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态”呢?洪战辉能够带着妹妹走上大学,他能够因为媒体的报道而走进“阳光灿烂的日子”,可是,现实生活中的甚至更能感动人们的更多人物,依然在让人心酸的沉重生活中匍匐前行。【有关习惯的散文】【有关习惯的散文】

你有没有听说,为了罹患重病的老伴,为了因车祸撞伤肾脏的大儿子,为了残障的小儿子,为了弱智的孙子,一位六十多岁体重只有八十斤的北京老太太,天天蹬着三轮车,然后抱着五十斤的水桶爬坡上楼,给客户送水。她的腿上、手背上满是摔伤,可是她仍是哀求疼爱着她的主人们不要辞去她的这份工作,其理由惟一也足以让人心痛:她不能失去每月这五百元的一家人的活命钱!

让人心生沉重的现实还有,经由中央或地方媒体评出的“感动ÍÍ”的人物,究竟能把所谓“感动”辐射到多大范围,仿佛并不可以得知;即便因此而真实地生发出“感动”的人们,在“感动”之后是否能有奋起的“行动”,似乎也并不可以得知!

标准:让人心生惶惑。

就说近年“十大感动湖南人物”列出的候选阵容吧。既有文花枝这样的“红色导游”、李春华这样的“优秀大学生”,也有尚雯婕这样的“时尚新贵”。这样的人选,已让有识之士看出了其间的“游戏规则”:原来,“感动ÍÍ”已然攀附“眼球经济”律动“时代脉搏”,其间,盈溢着充沛的时尚元素,昭然的主流姿态。有人士说,“十大感动人物”这样的活动一开始比较的便是“时尚元素”,其“感动指数”和“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一样,从来就是一个叫人看不懂的魔方,只有幕后的操纵者才知道怎么玩法。

不是么?湖南芷江还有一个名叫刘桂华的农民,那位身患小儿麻痹症的四十八岁的农民,在一次车祸中,他不顾自己肾挫伤出血、腰脊椎骨折,带头营救了十一名伤员。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媒体在有限地报道了几次之后就灰飞烟灭了?与文花枝相比,他并非导游、对游客并不负有直接的保护责任;而且,从道义上讲,他本人还是一个需要首先被救护的残疾人。正因为这些,他比文花枝似乎更有理由“感动湖南”以至“感动中国”的,但现实的情况是,频频显山露水的是文花枝而不是刘桂华!这样的“感动ÍÍ”评选,怎能不让人惶惑?

还有,“感动ÍÍ”的人物更多地结缘于“好人好事”类的,在其推举和确认的过程中,暴露出片面的价值取向和惰性的行为定式等流弊。事实上,能够“感动”人们的,不只有苦难、牺牲、悲情以及多少有些夸张的英雄主义;人们对“感动”的回应,也不应只有并不很多的眼泪以及并无实质意义的同情。但人们或许对某一人或事的“煽动效应”和“眼泪指数”的热衷,更甚于对这一人或事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的关心,推举“感动型”人物的视野由此变得狭仄,进入公众视野的“感动型”人物由此变得单调,这些事实,又够让人惶惑的!

之所以如此关注人们对于“感动”一类评选的习惯性排拒,之所以与我们的学生同声诉求,并不是恣意放任他们的偏激;恰恰是为了引领他们从情感走向理智,从单一走向辩证,从成长走向成熟。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50186/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