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随笔 > 散文随笔 > 现实散文

现实散文

时间:2015-11-16   来源:散文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散文随笔】

现实散文(一):散文

第一个十年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1918.4《新青年》设立“随感录”栏目。 1、杂文的盛行

短小精悍的社会文明批评。 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 “化传统”。 2、《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论战批判色彩浓厚的急就章。

对现实作敏锐的反应,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又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二、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 1、周作人

于抗争的小品文之外分出闲适、知识性的一脉。

①“美文”和“言志” 引入“美文”的概念。

提倡抒发个人性情的“言志”小品文。 ②闲谈体

借鉴明人小品和外国随笔,形成自然隽永、平和冲淡的风格。 《北京的茶食》《故乡的野菜》《苦雨》《喝茶》《乌蓬船》

涩味和简单味,选材平凡而别有情趣,也有“中年心态”的落寞

颓废。

③“文抄公体” 30、40年代

常兼两种文体之美,古雅遒劲。 《游山日记》《关于傅青主》《无生老母的信息》 2、其他作家

①俞平伯 《杂拌儿》《燕知草》 《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

朦胧空灵的意境,远离现实的玄理和感伤。以旧格调自享。 ②钟敬文

《荔枝小品》 平远清隽的美学追求。 《荔枝》《茶》《黄叶小谈》 咏物小品。 《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情思清朗。 ③冯文炳

专写农村乡镇的宁静生活和对小人物的同情。

初以冲淡为衣,小说和散文融合,注重意境。后追求朦胧,陷入“废名气”。

二、冰心、朱自清和文研会作家散文 1、冰心

“小诗”味散文,青年的共鸣和模仿。 ①空灵清丽的风致

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真情的温柔和忧愁,“爱的哲学”。 《往事(一)·七》 雨中荷花和母爱主题。

《山中杂记之七——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 山与海的对比。 ②文体的自觉追求 “白话文言化”、“中文西文化”。

《往事》其二(八) 文言的典雅凝练加适当“欧化”,婉转流动。 2、朱自清

娴熟使用白话文创作的典范。 缜密婉转中温柔敦厚的气质。匠

气。

《背影》《荷塘月色》《儿女》 执著地表现人生。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温州的踪迹·绿》《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对声音、色彩的敏锐感觉,细密幽远浑圆的意境。 3

《藕与莼菜》 对故乡的情思,平淡从容。

郑振铎 《街血洗去后》《六月一日》 沉痛的感情和质朴的语言。

《山中杂记》 真率、俊逸。

茅盾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暴风雨》

《宿莽》集 旅日散文,低沉格调。 《叩门》《雾》《卖

豆腐的哨子》

时代的苦闷和期望,回荡起伏的怅惘。

四、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 1、郁达夫

率真、坦诚的自剖式文字,“自叙传”特点。

倾诉自身遭遇,以恣肆的文字喷发激愤,带有时代病的感伤。 《归航》 离日返国时的复杂心情,无所顾忌的文字。 《还乡》《还乡记》 对社会贫富不均的强烈不平,渗透着遁世思想。

《给一个文学青年的公开状》 鼓动青年反叛,惊世骇俗的冲击力。

《一个人在途上》 感人肺腑的至情。 2、郭沫若

《月蚀》《卖书》 个人贫困的遭际,向社会的悲愤呼叫。 《路畔的蔷薇》 青春的欢悦与离乡的孤寂。 五、“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 1、“语丝”派

①“语丝文体”

文明批评社会批评,杂感。“富于俏皮的语言和讽刺的意味”,“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也有抒情小品的佳作。 孙伏园《伏园游记》川岛《月夜》 ②林语堂

最热心提倡幽默小品的散文家之一。后创办《论语》而分化。 《剪拂集》 讥刺的盔甲中每每包含幽默。 2、“现代评论”派

①徐志摩

自由而华丽的散文文体,多冥想型小品。 《翡冷翠山居闲话》《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 快如闪电的感兴,刹那灵感的流动。繁复华丽。 ②陈西滢【现实散文】

《西滢闲话》 贵族化立场,但行文流畅,富幽默感。

第二个十年

一、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 1、刊物

《论语》半月刊1932.9 《人间世》1932 《宇宙风》1934 提倡幽默闲适和独抒性灵的小品文。 2、写作立场

追求对现实冷静超远的旁观。

除去讽刺的酸腐辛辣而得淡然之味。自由主义立场,“热心人冷眼看人生”。

“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现实散文】

针对强调文艺的社会使命的观点,创造解脱性灵,广达自喜,潇洒自在的散文笔调。

3、左翼文坛与林派刊物的论争 《太白》《芒种》 4、林语堂的散文创作

《大荒集》《我的话》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惯用中西比较的眼光看问题,多国民性改造及传统文化转型的思考。《谈中西文化》

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

从容睿智的幽默,轻松自然的行文结构,娓语式笔调。提高了随笔体散文的文体地位。

二、左翼作家的散文 1、“鲁迅风”杂文

①瞿秋白 《乱弹及其他》集 《民族的灵魂》《流氓尼德》《财神的神通》《美国的真正悲剧》

尖锐的政论色彩,善于抓住本质勾勒典型,善于创造新的杂文形式。

《〈鲁迅杂感选集〉序言》 运用马阶级观点研究鲁迅的经典文献。 ②唐弢 《推背集》《海天集》 《谈礼教》《看到想到》《东南琐谈》《〈周报〉休刊词》

简明有文采,政论与艺术散文笔调结合。从历史和现实生发,笔锋锐利。

《乡音》 叙事抒情散文。 《落帆集》 散文诗。 ③徐懋庸 《打杂集》《不惊人集》 针砭旧物,触及时事,摘取生活片断中

外掌故,拙直质朴。

《揣》《“泼臭料”》《过年》《赏月》《上帝的心》《神奇的四川》《秋风偶感》《苍蝇之灭亡》

《街头文谈》 通俗性文艺从话。 2

三、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 1、京派散文

①何其芳

《画梦录》 雕琢的精致,力矫散漫浅露的流弊。诗情洋溢。艺术的独创性。

《梦后》《岩》《黄昏》《雨前》 “独语”的调式和感觉结构,意象迷离,想象奇特。

《还乡杂记》 思想与艺术的巨变。 ②李广田 《画廊集》《银狐集》《雀蓑集》 追求朴野无奇的境界。 《桃园杂记》《山水》《山之子》 故乡风物人情,素淡中见情思。 ③吴伯箫

《羽书》 内容充实,文字沉着,笔力壮阔。讲究炼句。 ④师陀 《黄花苔》《江湖集》 哀叹北方山野的凋零,哀婉的田园诗风味。对小人物的同情。

⑤沈从文

《湘行散记》集 湘西特异的山水景致和风土人情。 《中学生》杂志和刘薰宇数学小品、贾祖璋生物小品。曹聚仁历史小品。

四、报告文学与游记

1、报告文学的产生和发展

《箱子岩》《桃园与沅州》 乡村中国的眼光,质朴的生命形式。 《记胡也频》《记丁玲》《从文自传》 2、其他抒情小品

①缪崇群 《唏露集》《寄健康人》《废墟集》《夏虫集》《石屏随笔》《眷眷草》 平实婉曲叙述中咀嚼人生真味,以情动人。还有写景即物、纪实随笔

②丽尼

《黄昏之献》 散文诗集。青春梦幻消逝后的空虚和怅惘,忧郁美丽的黄昏气息。

《鹰之歌》 仍多展示自我的心理历程。讲究文体之美。 ③陆蠡 《海星》《竹刀》 青春回忆题材,感情厚实,文字浓重。 3、“开明”派散文

积极的人生派,讲操守重理念,平淡中高远严谨有韵致。

①丰子恺 《车厢社会》《缘缘堂再笔》 写灾难性现实,体物入微,疏淡隽逸,朴讷而明亮。

《肉腿》《半篇莫干山游记》 ②夏丏尊

《平屋杂文》 素淡的文笔,遐想和情思,结构缜密完整。 《白马湖之冬》《钢铁假山》《猫》 ③叶圣陶

《未厌居习作》 状物写人针缕绵密。 ④“科学小品文”【现实散文】

第三个十年

一、报告文学的勃兴

【现实散文】

①沙汀《我所见之H将军》(《随军散记》)

素描勾画人物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貌,小说手法,言谈细节。 赵树理《孟祥英翻身》

二、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 1、国统区杂文

《野草》(1940桂林创刊)作家群。《新华日报·新华副刊》《新蜀报·蜀道》

①聂绀弩

《历史的奥秘》《蛇与塔》《早醒记》《血书》集 抨击腐朽事物和黑暗现实,批判旧的伦理道德,力求改变中国人的精神面貌。多用反语讽刺,平易质朴中见深沉。

《我若为王》 构思奇特,批判封建制度,反映专制统治的现实,并揭示封建奴性。

②秦似

《感觉的音响》《时恋集》《在岗位上》集 广博的生活和历史知识基础,舒缓有致,文化气息浓重。多揭露抗战中官僚统治的积弊。

《随谈两则》 批评“浮生若梦的人生哲学”,并讨论国民性普遍的弱点,如话家常又诙谐精到。

③冯雪峰

《乡风与市风》《有进无退》《跨的日子》集 广泛涉及社会政治

现实散文(二):写散文非得要关注现实吗

写散文非得要关注现实吗

武志强

写散文非得要关注现实吗?我不知道现实什么,是环保吗?是物价吗?是腐败吗?我不知道我,知道了也没用,我什么都改变不了。我只能被改变。

我是个老百姓,是个卑微的人,眼前的现实是我内心的感受和身体的劳累,最大的现实就是个人的存在,而不是外在的社会,社会是什么?我不知道, 我也改变不了社会,只能被社会改变,看看我,多么窝囊,多么无能。

为了生活,我只能最大的关注这自己,让自己活下去,而散文是照亮我生命的一盏灯,让我在黑暗里看到一点光明,让我缺乏力量的时候感到一点支撑,让我绝望的时候看到一点希望。所以我爱散文,需要写散文,用散文来温暖我的生命。

我不知道什么是民生疾苦,我不是杜甫,自己没房子住,还要操心天下没房子,咸吃萝卜淡操心,很矫情和可笑。我不知道什么是现实,想关注现实就去写报告文学,拍纪录片,发内参,去上访,而散文就是个人的小情调,就是我手写我心,写我的冷暖悲欢。我也不知道什么是大境界大气象,我写不了那些玩意,也不屑去看那些玩意,觉得它们都是站得说话不腰疼,咸吃萝卜淡操心,是看客的所为。

我是个底层的老百姓,一辈子辛酸苦难,默默无声,如尘土一般生死,我要写的就是这些,而我能写出的也就是这些,这就是我所要关注的现实。

现实散文(三):2016序言范文

第1篇:序言范文

国民精神的灯火———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序言

一群爱好文学的同仁,沿着“二为”的正确方向,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创作,报告文学集《先锋之歌》便问世了。

先锋,原指行军或作战时的先遣将领或先头部队,现用以比喻在事业中起先导作用的个人或集体。如此说来,这本集子的名字是最确切不过的了。因为,中国人最具有勤劳、智慧、刚强、奉献的精神。《先锋之歌》通过选择、集中、想象等手段,像凸透镜聚光一样,形象地反映了这种精神,深刻地揭示了人物的本质。国民精神之光是客观的真实存在。通过聚光,就汇集成最亮的灯火,照亮了天地,指引着人们前进。他们是神奇的风流人物,他们是真正的时代先锋。

收入本书的先进人物共19位,都具典型性。讴歌这些典型,是“报告”的要求。报告文学是“报告”,也是文学。说它是“报告”,是指要及时反映现实,回答人们正在思考并迫切想了解的问题。例如,当前究竟应该怎样看待各行各业的干部包括企业管理者呢﹖我们迫切地要把这个问题形象地报告读者,旨在说明我们的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本书中的典型就是他们的杰出代表。对全国先进工作者、洋思中学校长蔡林森同志,我早就通过新闻媒体及大小会议有所了解。这次实地采访,这个形象在我面前更加丰满。他给我的印象首先是亲人。蔡林森同志置身在操场上、教室里、餐厅中,和师生亲密无间,是一种难以形容的亲人关系。其次是“少年”。虽然年过半百,但强烈的事业心使他青春焕发,精神状态犹如血气方刚的少年。再次才是严师。没有亲人、“少年”的成分,他不可能成为严师,他这个形象就会残缺不全。同时他还是财神。全国各地的参观者络绎不绝,每年约有10多万人。学校周围包括泰兴城的交通、餐饮、旅宿、娱乐等行业都被带动起来,促进了全市GDP的增长。所以,许多受到惠泽的人尊称他为“财神”,可见,蔡林森形象的典型意义已经超出教育战线,具有更广的社会价值。其他,如具有较大魄力、办事雷厉风行的吕炳生;业务精、点子多、善组织、能写诗的鞠章网;科技兴企取得成功、严格管理堪称一绝的张国林;多元开发屡建奇功,做人的工作如春风化雨的何圣赐;聪慧过人,阅历丰富,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常庆昌、张正西、周国平、张伟亚、郭余龙;富而思源,乐于助人,做好事成瘾的薛长明等形象,都具有非凡的魅力。

本书严格遵循真实性第一的原则,既具有艺术的真实,更做到事实的真实,没有“甄士隐”,也没有“贾雨村”。作者们着意揭示人物本质,这是最主要的真实。同时,力求细节不掺假、不走样。作者在写作之前,往往都要积累三倍于成文作品的采访资料。稿件形成后,一般都过了三道审核关。真实,必将使本书具有经久的生命力。

第2篇:散文集序言

散文集序言范文-永远做现实生活真善美的卫道士

对王松凡同志我是先读其作品,后见到其人的。那是2002年夏天,他的散文集《槐花飘香》出版时,《今日舞钢》曾作专门介绍,一下吸引了我的注意力我为钢城又出现一位作者而欣喜.忙邀其见面,两双手一握,几句话一说,彼此感到心早已相通大有相见恨晚的感觉。

本着相互磋,共同提高的原则,在2002年11月底,市作协在钢城的文学月会上,邀20多位文朋诗友聚在一起,开了个“王松凡散文作品讨论会”。在发言中我说,读了松凡的散文,你会更乐意和松凡这个人交朋友。因为,他的文章透露出质朴和坦诚。松凡是教师出身,生于农家,并不是天才的作家.可是他对生活认真观察.反复思考,融会于心,然后执笔写成文章,而且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有了今天的成绩。松凡文章的真正功力,在于写实,在于处处自然,不事造作,在于情景交融,人地相当。作家孙犁说:“作家永远是现实生活真善美的卫道士o”松凡的散文,反映出作者对真善美的追求,也再现了作者的文化素养和人格品质,作者的坦率真诚,为文的平易诚恳,在逆境中乐观向上的精神,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可以说,与松凡这样的人交朋友,你会更好地理解真善美.心灵会得到净化。

又半年过去了,当松凡拿着他新写的60篇散文,准备出集子嘱我作序时,我却一下难住了,总感到要说的话都已讲得差不多了,再说也不会有新意。可看着作者信任的目光又不好推辞,捧读着厚厚的书稿.突然觉得肩上有了压力。

这60篇散文分抒情小品和山水游记两大类,作者将其冠名《岁月

如歌》。可以说,这里面有作者人生的履痕,有对生活的思考,有对亲情的展现,有对乡情的怀恋。作者取材于身边的人和事用清纯的文笔,叙说着心中的爱憎,没有哗众取宠,没有虚张声势,自然的率真朴实地表达心中集存的情憬,有一种平淡的美。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旅行。人生也好,社会也好实际是放大了的旅程。因工作关系,松凡近些年有机会去领略外面的世界,凭吊历史遗迹,领略风土人情,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松凡所到之处,绝不空手而归,名山胜水给他的生活留下了彩色的一页。画的山水,歌的岁月,是松凡人生的阅历与体验。如今他把它们结集出版,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他的心灵历程和生活的精神世界。

松凡是勤奋的,用勤能补拙这四个字概括松凡的写作很恰当。大凡弄文笔的人都知道,写作既要几分灵气,更需要几分傻气。可能正是因为道路崎岖,反而激起了这些傻子的勇气和志气在不断遭受挫折和冷遇之后.仍然从事这个迷人的、费力难讨如的苦差。松凡短短两年内出版三本书,在钢城的业余作者中首屈一指。虽然作者的作品对生活反映敏锐,但往往思想凝聚力不够,加之文笔不够老练精熟.使散文激动人心的力且受到削弱。因此,对松凡来说,无论内容、风格、写法上都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拓展需要更绚丽灿烂,这不能说是一种苛求。

实话说,我近年来的散文创作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不写吧,心不甘;写下去,没新意。如何在表现自我中突破自我如何做到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统一使自己的写作进人个性化的审美境界,一直是我认真思考的问题。人生三境界:一是原始的本我;二是发现了自我,表现自我;三是超越自我,达到所谓天人合一的境界。一般人能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就很不容易,要超越自己,更不容易,它受一个人德才学识诸多方面的限制。可是要想不断前进,要想成为大家,写出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就必须有超越自我的勇气和信心。

作家严文井说:“每一篇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都是与历史直接相关连的,是历史的小小侧面或折光。是地球上东西南北的气流所引起的特异的微风。这些微风,都是情惑的波动,人的呼吸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小我中跳出来,把抒个人之情与时代之情、民族之情结合起来。人们都知道,凡是伟大的作品,本身就闪耀着一种理想的光辉,这种理想是作家赋予它的,这种理想,来自作家的心灵。因此,要写出大气散文,还是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这是我在读松凡散文时审视自己的一点感悟。作为文友,愿我们共勉:不仅要有很好的艺术感觉,丰富的情感,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还要有思想,有广博的知识,有深刻的生命体验,有忧世伤时的悲脚怀,永远做现实生活真善美的卫道士,努力用手中的笔写出能够存活下来的散文。

第3篇:镇志序言范文

《镇志》序言

**历史久远,是**市最早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据考古资料推测,早在**北部还未成陆地,**作为岛屿孤悬于海上时,即有先民在此渔猎,繁衍生息。今天**市之前身香山县,皆因**“地多神仙花卉,故曰香山”(宋代?《太平寰宇记》)。可以这样说,**承载了**的人脉与文脉。

这块风水宝地,地灵人亦杰。大约在300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w/182820/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