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 >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时间:2018-08-04   来源:传统节日   点击:

【www.gbppp.com--传统节日】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第一篇_中国的传统节日

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元旦

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而上元经久不衰。)

妇女节

三月八日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举行的。

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

联合国从1975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

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农历二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劳动节

五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儿童节

六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第二篇_节日节气一览表

节日一栏

一月一日 元旦

二月十四 情人节

三月八日 妇女节

五月一日 劳动节

五月初五 端午节(农历)

六月一日 儿童节

七月一日 建党节

八月一日 建军节

八月十五 中秋节(农历)

十月一日 国庆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 圣诞节

正月十五 元宵节(农历)

大年三十 除夕(农历

中国传统节日与节气

12月29 除夕 与家人团圆的日子

正月初一 春节 新的一年的头天

正月十五 元宵节 又名灯节,赏灯,做灯

时间不一 清明节 拜祭祖先的日子

五月初五 端阳节 纪念屈原,包粽子,划龙舟

七月初七 七夕 又名情人节,牛郎会织女

八月十五 中秋节 花好月圆,两团圆

九月初九 重阳节 与家人友人外出登山,远游

节气:

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甘一,下半年逢八甘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人日:正月初七日,据传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

上元(元宵):正月十五日。旧俗以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叫灯节。

社日:农家祭社祈年的日子,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在春分前后)叫春社。立秋后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在秋分前后。

寒食: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说,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禁火三日。因此,有人以“一百五”为寒食的代称。但依旧法推算,清明前二日不一定是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

清明:就是清明节。古人常常把清明和寒食联系起来。

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

上巳:原定为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所以叫上巳),旧俗以此日临水除不祥,叫做修。但自曹魏以后,把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后来变成了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

浴佛节:传说四月初八日是释迦牟尼的生日。《荆楚岁时记》说,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

端午(端阳):五月初五日。《荆楚岁时记》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人们在这一天竞渡,表示要拯救屈原。(后来又把船做成龙形,叫龙舟竞渡。)关于端午节的传说很多。唐代以后,端午节被规定为大节日,常有赏赐。

伏日: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叫初伏,第四个庚日叫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终伏(末伏),总称为三伏。据说伏是隐伏避盛暑的意思。伏日祭祀,所以也是一个大节日。一般所谓伏日,大约指的是初伏。

七夕:七月七日。《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的晚间是牵牛织女聚会之夜,大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

中元:六月十五日。佛教传说:目连的母亲堕人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烈火,目连求教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日作盂兰盆以救其母。后代把中元看成鬼节,有施饿鬼等等迷信活动。

中秋:八月十五日。人们以为这时的月亮最亮,所以是赏月的佳节。

重阳(重九、九日):九月初九日。古人以为九是阳数,百月都逢九,所以称重阳。古人在这一天有登高饮酒的习惯。据《续齐谐记》所载,费长房时汝南恒景说,九月九日汝南有大灾难,带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免祸。

冬至:就是冬至节。冬至前一日称为小至。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从冬至起,日子一天天长起来,叫做“冬至一阳生”。古人又认为:冬天来了,春天就要跟着到来。

腊日:腊是祭名。《说文》“冬至后三戌腊祭百神”,可见汉代的腊日是冬至后第三个戌日。但是《荆楚岁时记》以十二月初八日为腊日,并说村人击细腰鼓,作金刚力士以逐疲。十二月初八日是一般的解释,到今天还有“腊八粥”的风俗。 除夕:一年最后一天的夜晚。除是除旧布新的意思。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所以那天晚上叫“除夕”。

正月初一:春节 (又名: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又名: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正月十五:元宵节

二月初二:春龙节(又名: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

四月初: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四月五日:清明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又名: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七月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初九:重阳节 十二月二十二:冬至 腊月(十二)初八:腊八节

腊月(十二)廿三:祭灶日(又名:小年) 腊月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节气是什么意思?

为了充分反映季节气候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古代天文学家早在周朝和春秋时代就用“土圭”测日影法来确定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并根据一年内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和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将全年平分为二十四等份,并给每个等份起名,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由来。中国古代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24个节气,每月2个。

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

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个节气;

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

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个节气。

“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节气时间的阳历与农历对照

立春:2007年02月04日 (农历12月17日)雨水:2007年02月19日 (农历01月02日)

惊蛰:2007年03月06日 (农历01月17日)春分:2007年03月21日 (农历02月03日)

清明:2007年04月05日 (农历02月18日) 谷雨:2007年04月20日 (农历03月04日)

立夏:2007年05月06日 (农历03月20日) 小满:2007年05月21日 (农历04月05日)

芒种:2007年06月06日 (农历04月21日) 夏至:2007年06月22日 (农历05月08日)

小暑:2007年07月07日 (农历05月23日) 大暑:2007年07月23日 (农历06月10日)

立秋:2007年08月08日 (农历06月26日) 处暑:2007年08月23日 (农历07月11日)

白露:2007年09月08日 (农历07月27日) 秋分:2007年09月23日 (农历08月13日)

寒露:2007年10月09日 (农历08月29日) 霜降:2007年10月24日 (农历09月14日)

立冬:2007年11月08日 (农历09月29日) 小雪:2007年11月22日 (农历10月13日)

大雪:2007年12月07日 (农历10月28日) 冬至:2007年12月22日 (农历11月13日)

小寒:2008年01月06日 (农历11月28日) 大寒:2008年01月20日 (农历12月13日)

注:节气与公历日期相近

霜降:2007年10月24日(丁亥年 庚戍月 辛卯日)

霜降节气在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可见霜降是开始见霜的意思。“霜降始霜”反映的是黄河流域的气候特征。就全年霜日而言,青藏高原上的一些地方即使在夏季也有霜雪,年霜日都在200天以上,是我国霜日最多的地方。西藏东部、青海南部、祁连山区、川西高原、滇西北、天山、阿尔泰山区、北疆西部山区、东北及内蒙东部等地年霜日都超过100天,淮河、汉水以南、青藏高原东坡以东的广大地区均在50天以下,北纬25°以南和四川盆地只有10天左右,福州以南及两广沿海平均年霜日不到1天,而西双版纳、海南和台湾南部及南海诸岛则是没有霜降的地方。

霜的出现表明地面最低温度已达0℃以下,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称为初霜,初霜愈早对作物危害愈大。我国各地的初霜是自北向南、自高山向平原逐渐推迟的。除全年有霜的地区外,最早见霜的是大兴安岭北部,一般8月底便可见霜;东北大部、内蒙和北疆初霜多在9月份;10月初寒霜已出现在沈阳、承德、榆林、昌都至拉萨一线;11月初山东半岛、郑州、西安到滇西北已可见霜;我国东部北纬

30°左右、汉水、云南省北纬2°左右的地区要到12月初才开始见霜;而厦门、广州到百色、思茅一带见霜时已是新年过后的1月上旬了。

明天立春 立春:2008年02月04日/星期一/农历十二月(腊月)二十八日/丁亥年 癸丑月 甲戍日

立春的含义及由来:

二十四节气的头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节,立,建始也„„立夏秋冬同。”其含意是开始进入春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

我国古代将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立春五日后,蜇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开始溶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没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黄河中下游土壤解冻日期从立春开始;立春第一候应为“东风解冻”,两者基本一致,但作为春季开始的标志,失之过早。中国气候学上,常以每五天的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0℃以上的始日划分为春季开始,它与黄河中下游立春含义不符。2月下旬,真正进入春季的只有华南。但这种划分方法比较符合实际。立春后气温回升,春耕大忙季节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

立春的农谚风俗:

立春也称“打春”,就是冬至数九后的第六个“九”开始,所以有“春打六九头”之说,农谚更有“宁舍一锭金,不舍一年春”的说法。“立”有开始之意,立春即为春季伊始。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所以有农谚道:立春雨水到,早起晚睡觉。以晴天无雨为依据的有“立春晴,雨水匀”、“立春晴,一春晴”等;以雨雪为依据的有“立春雨淋淋,阴阴湿湿到清明”、“打春下大雪,百日还大雨”等;以雷电为依据的有“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立春一声雷,一月不见天”等;以冷暖为依据的有“立春寒,一春暖”;以风力为依据的有“立春北风雨水多”、“立春东风回暖早、立春西风回暖迟”等等。

每年立春日,大部分人都要吃春饼,名曰“咬春”。吃春饼的习俗历史悠久。在《明宫史·饮食好尚》中记载:“立春之前一日,顺天府街东直门外,凡勋戚、内臣、达官、武士„„至次日立春之时,无贵贱皆嚼萝卜,名曰咬春,互相宴请,吃春饼、和菜。” 这一习俗,可追朔到晋,而兴于唐。民间老百姓在立春之日喝春酒,吃春饼,打春牛。

附:二十四节歌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间;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第三篇_传统节日问答

《我们的节日》知识竞赛题

必答题:第一轮:单项选择题:

第一组:

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法定节假日的是:( C )

A、元旦 B、春节 C、中秋 D、国庆

2、你认为以下四种活动,哪一种属于春节的传统习俗:( C )

A、和父母一起外出旅游 B、和同学一起到游乐场游玩

C、跟这父母给亲戚拜年 D、欣赏中央电视台转播的春节联欢晚会

3、下列节日中,全部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

A、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

B、圣诞节、情人节、狂欢节、端午节、愚人节

C、狂欢节、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

D、母亲节、愚人节、中秋节、圣诞节、端午节

第二组:

1、下列选项不属于我国传统节日的是:( A )

A、元旦 B、端午 C、重阳 D、元宵

2、下面是四则民间传说。你认为,哪一个与元宵节的起源有关。( B )

A、牛郎织女的故事 B、东方朔设巧计让那位宫女与父母双亲相见

C、嫦娥奔月的传说 D、爱国诗人屈原含愤投江报国的传说

3、以下各个选项中,全是传统节日的是( C )

A、元旦、春节、中秋、国庆、七夕 B、元旦、春节、中秋、七夕、重阳

C、春节、元宵、端午、中秋、重阳 D、春节、清明、建军、中秋、重阳

第三组:

1、 下列选项不属于世界性节日的是:( D )

A、三八 B、五一 C、六一 D、十一

2、以下内容,哪项属于七夕节的风俗?( B )

A、乞巧、祭拜钟馗、登高、赏月 B、乞巧、祭拜魁星、晒衣、晒书

C、乞巧、祭拜钟馗、晒衣、晒书 D、乞巧、团圆、祭拜魁星、饮菊花酒

3、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希冀家人团圆的两个节日是( D )

A、中秋节、七夕节 B、中秋节、重阳节 C、中秋节、春节 D、中秋节、元宵节

第四组:

1、你认为下列哪个节日是我国的教师节?( D )

A、5月1日, B、6月6日 C、8月27日 D、9月10日

2、下列节日属于外国节日的是:( A )

A、感恩节 B、植树节 C、教师节 D、环卫工人节

3、在以下内容中,哪项与中秋节起源的节俗完全相符?( B )

A、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燃放鞭炮和张贴耀武扬威的门神

B、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拜月赏月赏玩神气活现的兔儿爷

C、嫦娥奔月、拜月赏月、祭祖扫墓、龙舟竞渡和祭拜面目狰狞的钟馗

D、嫦娥奔月、玉兔捣药、拜月赏月、晒衣晒书和祭拜相貌丑陋的魁星爷

第五组:【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1、2006年中国国际动漫节将在( A )举办。

A、杭州 B、上海 C、北京 D、南京

2、下列选项不属于端午风俗的是:( D )

A、悬艾草,挂菖蒲 B、赛龙舟 C、吃“五黄” D、春游踏青

3、按照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七月初七是七夕节,那么( C )是重阳节。

A、正月十五 B、八月十五 C、九月初九 D、六月初六

第六组:

1、1919年( C ),我国爆发了彻底反封建的伟爱国主义青年运动。后来,把每年的这一天定为中国青年节。

A、1月29日 B、3月8日 C、5月4日 D、9月10日

2、以下哪一习俗不属于清明习俗:( D )

A、祭祖扫墓 B、插柳戴柳 C、春游踏青 D、闹社火

3、母亲节是( C )

A、3月8日 B、5月的第一个星期日 C、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D、每年的5月18日

第二轮:填空题

第一组:

1、春节时,人们在门上张贴倒着的“福”字,寓意是 福到了 。

2、请说出端午节的两个习俗 、 。(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出自王安石的《元日》,后两句是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第二组:

1、我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之义色彩的是 七夕节 。

2、请说出春节的两个习俗 、 。(贴春联、年画和窗花、倒贴福字、除夕守岁、爆竹烟花、拜贺新年、压岁钱、饺子、年糕、中国结)

3、“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出自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两句是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第三组:

1、我国的老人节也就是 重阳节 ,老人在这一天或赏菊陶冶情操,或郊游以锻炼体魄。

2、请说出元宵节的两个习俗 、 。(吃元宵、闹社火、耍龙灯、舞狮子、划旱船、猜灯谜)

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李白的《夜思》,后两句是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 第四组:

1、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中的第一天,也是 的开始。(春节)

2、请说出重阳节的两个习俗 、 。(登高野餐、佩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

3、“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出自孟郊的《古意》,前两句是 河边织女星 , 河畔牵牛郎 。

第五组:

1、饮雄黄酒是 重阳节 的习俗。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2、请说出清明节的两个习俗 、 。(祭祖扫墓、插柳戴柳、春游踏青、荡秋千、放风筝、吃青团和红耦、吃欢喜团、斗鸡等)

3、“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出自殷尧藩的《端午日 》 。

第六组:

1、每年的七月一日是 中国共产党成立 的节日。

2、请说出中秋节的两个习俗 、 。(吃月饼、玩花灯等斗蟋蟀等各种游戏、舞火龙、宫廷的吃螃蟹等)

3、杜牧的《七绝.清明》前两句是 清明时节雨纷纷 , 路上行人欲断魂 。

抢答题:

第一轮:

1、下面有四句诗,你知道哪一句与清明节有关?( B )

A、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C、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 下面这首古诗描述了我国民间一个传统节日的景象,“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个传统节日是:

A、重阳 B、七夕 C、中秋 D、元宵

3、元宵节中的“元”和“宵”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元指“第一天”,宵指“夜”。

4、“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这个成语出自于 元宵节 节的一段故事。

5、“三月清明雨纷纷,家家户户上祖坟”这句民谚反映的是清明节 祭祖扫墓 这个习俗。

6、宋代张择端画的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宋代汴京汴河两岸的景物和清明时节忙碌的人群。

7、实际上端午节时民间一年一度的全民“卫生节”,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等。

8、中秋起源于远古人类对对自然的崇拜,所以中秋又是“祭月节” 。

9、在我国,少先队、共青团和共产党是我国不同年龄段三个先进的革命组织。每一个组织都有自己的旗帜,以下旗帜分别代表( )

( ) ( ) ( )

10、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曾出现过四种不同的称谓:中国工农红军、 八路军 、新四军、中国人民解放军。

11、除了汉族,我国共有 55 个少数民族。

12、感恩节时 美国人民 最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

第二轮:

13、中国的七个传统节日是 春节 、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

14、请报出《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列举的9个现代节日中的五个:元旦、“三八”国际妇女节、“五一”国际劳动节、“五四”青年节、“六一”国际儿童节、“七一”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八一”建军节、中国教师节、“十一”国庆节。

15、请报出《我们的节日》一书中列举的6个现代节日中的四个:感恩节、圣诞节、狂欢节、母亲节、情人节、愚人节。

16、年糕又称年年糕,谐音是年年高,含有 期望生活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的 愿望。

17、元宵又称“汤圆”,味道有:香、甜、酸、辣、咸。

18、嫩柳叶拌豆腐是 北京 (填地名)清明时节的寒食佳品。

19、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是一首非常著名的宋词,其中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20、东晋陶渊明最爱菊花,它的名句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传诵。

2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义勇军进行曲》 。

22、国际上把每年的( C )定为“世界水日”: A.5月31日 B.3月21日 C.3月

22日 D.6月5日

23、屈原和下列那个中国传统节日有联系:( D ) A.重阳节 B.青年节 C.元旦 D.端午 节

24、我国古代根据气候和农业生产的关系,共划分了 24 个节气。

备用加赛题:

1、南宋词人辛弃疾《青玉案》中“东风夜放花千树”、“风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描绘的是( B )晚上的狂欢情景。

A、中秋节 B、元宵节 C、七夕节 D、除夕

2、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以下不属于其形象组成部分的是( C )

A、蛇身 B、鱼鳞 C、虎爪 D、鹿角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第四篇_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传统节气的调查报告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本文主要通过网上资料而写

主要内容:本文介绍了我国各种节日的纪念意义及它们的发展,还有各种传统节日的风俗习

惯和成立日期,其中也包括在那些节日人们会做哪些有意义的事情。让同学们能够深入的了

解我国的传统节日。

关键词:打春、清明、劳动节、植树节、元宵节、儿童节、中秋节、端午节、春节、三八妇

女节等中国重要传统节日。

众所周知,我国是具有五千年历史文化的传统、其中光是传统节日就数不胜数,这些传

统节日不仅有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更是有各位前辈的精神,它们代表着我们中国人生生

不息的精神,而作为现在的我们更是应该发扬这些好的传统,让我们生生不息的精神得到个

好的传承。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传统的节日吧!

打春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

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

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亲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

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打春”。

元旦 一月一日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元是开

始,第一的意思;旦是会意字,上面的“日”表示太阳,下面的“一”表示地平线。太阳从

地平线上升起,象征一天的开始。元旦,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公历1月1日,是当今世界公

认的元旦节。我国历代的元旦,日期并不一致。如夏代是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

代在十一月初一,等等。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会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公

元纪年法”,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

又称“上元节”,即阴历正月十五日。是我国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书中,这一天称

为“上元”,其夜称“元夜”、“元夕”或“元宵”。元宵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元宵有

张灯、看灯的习俗,民间又习称为“灯节”。此外还有吃元宵、踩高跷、猜灯谜等风俗。我国

古代历法和月相有密切的关系,每月十五,人们迎来了一年之中第一个月满之夜,这一天理

所当然地被看作是吉日。早在汉代,正月十五已被用作祭祀天帝、祈求福佑的日子。后来古

人把正月十五称“上元”,七月十五称“中元”,十月十五称“下元”。最迟在南北朝早期,三

元已是要举行大典的日子。三元中,上元最受重视。到后来,中元、下元的庆典逐渐废除,

而上元经久不衰。

愿望节 二月五日

愿望节又称许愿日。

起源于二十一世纪初,和其它传统节日不同,属于新时代产物,迅速发展形成。愿望节

为每年阳历二月五日,在当天都会有很多年轻人把自己的愿望写在纸上,然后挂到树上,挂

得越高,愿望越有可能被实现 。

妇女节 三月八日

我国于1922年开始纪念三八节。中国妇女第一次群众性的纪念三八节活动是1924年在广州

举行的。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每年的3月8日为妇女节。联合国从1975

年国际妇女年开始庆祝国际妇女节,确认普通妇女争取平等参与社会的传统。1977年大会通

过了一项决议,请每个国家按照自己的历史和民族传统习俗,选定一年中的某一天为联合国

妇女权利和世界和平日。对联合国而言,国际妇女节定为3月8日。

植树节 三月十二

中国的植树节定于3月12日。1979年2月,中国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

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的植树节。1981年12月,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又通过了

【七月一日是什么节,】

《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决议》,国务院于次年颁布了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具体实施办

法。植树节前后,我国各地都要集中进行植树造林活动。

寒食 清明节前一天

旧俗中的一个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一说清明前两天]。春秋时已出亡多年的晋国公子

重耳回国即位[即晋文公],封赏随其亡的臣子,唯独漏掉了介之推。介之推于是携老母隐居

绵山[今山西省介休县东南]。晋文公得知后欲加封赏,寻至绵山,找不到他,便想烧山逼他

出来。但介之推坚持不出,结果母子二人俱被烧死。晋文公于是规定每年这一天禁止人们起

火烧饭,以寒食表示悼念。后来便形成了在寒食这天寒食、扫墓的风俗。

清明节 农历三月初八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

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

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

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

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

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

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劳动节 五月一日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

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

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

阴历五月初五日为“端午节”。“端午”本名“端五”,端是初的意思。“五”与“午”互

为谐音而通用。是我国的一个古老节日。我国古代最早的爱国诗人屈原遭谗言被放逐后,目

睹楚国政治日益腐败,又不得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无力拯救危亡的祖国,于是自投汩罗江

以殉国。此后,人们为了不使鱼虾吃掉其尸体,纷纷用糯米和面粉捏成各种形状的饼子投入

江心,这便成为后来端午节吃粽子、炸糕的来源。这风俗已传到了国外。

儿童节 六月一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每年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468561/

推荐访问:七月七日晴 八月一日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