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民俗文化 > 传统节日 >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时间:2018-03-09   来源:传统节日   点击:

【www.gbppp.com--传统节日】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一篇_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的民间习俗

中秋节,中国传统节日,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唐有诗句《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宋有诗句《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可见中秋佳节历年来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人们借此佳节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民间习俗一:吃月饼

每逢中秋佳节,家家户户都会拧着大包小包的月饼礼盒走家串户。月饼通常为圆形寓意“团圆”因而特别受人追捧。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便是中秋

佳节一大乐事。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梦梁录》中,那时的月饼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饼、梅花饼等同时存在,并且是“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可见这时的月饼,还不只是在中秋节吃。而明代起有大量关于月饼的记载,这时的月饼已是圆形,而且只在中秋节吃,是明代起民间盛行的中秋节祭月时的主要供品。

月饼起初只有椒盐馅,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五仁、豆沙、冰糖、芝麻、火腿月饼、蛋黄,水果馅„„种种口味的月饼应有尽有,任您选择,月饼的包装也变得花哨起来,摇身一变,以前到处可买的便宜酥饼,现在穿着各式各样的衣服,显然已变成送礼的高档品。

民间习俗二:赏月

每年八月十五,夜空都会高挂一轮明月,古有“祭月”之说,《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现如今,人们常常借助佳节之日,和亲朋好友欣赏月色。遥想儿时,一家子坐在小院,月色照亮了整个院子,奶奶便开始跟我们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我想人生最快乐的事也不过如此吧!

民间习俗三、玩花灯

中秋节,有许多的游戏活动,首先是玩花灯。中秋是我国三大灯节之一,过节要玩灯。当然,中秋没有像元宵节那样的大型灯会,玩灯主要只是在家庭、儿童之间进行的。玩花灯在南方比较盛行,尤其在香港,广东广州,广西南宁一带。各种各式的彩灯:芝麻灯、蛋壳灯、刨花灯、稻草灯、鱼鳞灯、谷壳灯、瓜籽灯及鸟兽花树灯等,令人赞叹。在广西南宁一带,除了以纸竹扎各式花灯让儿童玩耍外,还有很朴素的柚子灯、南瓜灯、桔子灯,特别受欢迎。

民间习俗四、舞火龙

舞火龙,是香港中秋节最富传统特色的习俗。从每年农历八月十四晚起,铜锣湾大坑地区就一连三晚举行盛大的舞火龙活动。这火龙长达70多米,用珍珠草扎成32节的龙身,插满了长寿香。盛会之夜,这个区的大街小巷,一条条蜿蜒起伏的火龙在灯光与龙鼓音乐下欢腾起舞,很是热闹。

其实,中秋节并非只是中国独有,外国也过中秋节,尤其是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亚洲国家,而且风俗奇异有趣。例如: 朝鲜“秋夕节”, 越南“中秋节”, 缅甸“光明节”, 伊朗“麦赫尔干节”, 日本“十五夜”, 泰国“祈月节”, 斯里兰卡“月圆节”, 坦桑尼亚“月圆节”, 柬埔寨“拜月节”。

各地区的民间习俗有所不同,笔者所在的重庆地区,每年中秋主要是赏月和吃月饼,也还真想去香港等地区玩花灯,舞火龙。随着社会的进步,民间习俗,民间文化变得越来越淡薄,笔者认为,不管社会怎么样发展,文化还是不容轻视!民间习俗,文化都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精髓,我们应该发扬光大。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二篇_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吃什么

中秋节的习俗-中秋节吃什么

2015年中秋佳节即将到来,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中秋节的传说等你知道和了解多少呢?这里就为大家整理和准备了有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习俗及中秋节的传说等方面内容。

中秋节吃什么

俗话说:“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可见中秋节当然吃月饼了。

但是根据各地的习俗不同,吃的东西也五花八门。有吃栗子,吃田螺,吃山芋,吃柚子,吃鸭子,吃南瓜,饮桂花酒,食藕盒子,吃中秋蟹等。但是此次中秋节,据我了解湖南安陵书院举行的中秋节赏月活动很有特色,光吃的就能使你养生归原,名菜如下:临武鸭、东江鱼、洞庭湖大闸蟹、桂阳坛子肉、马田豆腐、永兴香螺、槟榔芋头、沅陵板栗等。

吃月饼“中秋佳节吃月饼”,是我国流传已久的传统风俗。每当风清月朗、桂香沁人之际,家家尝月饼、赏月亮,喜庆团圆,别有风味。

月饼作为一种形如圆月、内含佳馅的食品,在北宋时期就已出现。诗人兼品味家的苏东坡就有“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诗句。到了元朝末年,月饼已成为中秋节日美点。

吃南瓜 江南各地过中秋节,有钱人家吃月饼,穷苦人家有吃南瓜的风俗。 “八月半吃南瓜”的风俗是怎样来的呢?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南山脚下住着一户穷苦人家,双亲年老,膝下只有一女,名叫黄花。那时连年灾荒,黄花的父母病在床上,八月十五那天,黄花在南山杂草丛中,发现两只扁圆形野瓜。她采了回来,煮给父母吃。两老吃了后食欲大增,病体也好了。黄花姑娘就把瓜子种在地里,第二年果然生根发芽,长出许多圆圆的瓜来,因为这是从南山采来的,就叫南瓜。从此,每年八月十五这一天,江南家家户户流传着八月半吃老南瓜烧糯米饭的风俗。

吃田螺至于中秋食田螺,则在清咸丰年间的《顺德县志》有记:“八月望日,尚芋食螺。”民间认为,中秋吃田螺,可以明目。但为什么一定要在中秋节特别热衷于食之呢?中秋前后,是田螺空怀的时候,腹内无小螺,肉质特别肥美,因此是食田螺的最佳时节。如今在广州民间,不少家庭在中秋期间,都有炒田螺的习惯。

吃芋头 中秋食芋头,则寓意辟邪消灾,并有表示不信邪之意。清乾隆癸未年的《潮州府志》曰:“中秋玩月,剥芋头食之,谓之剥鬼皮。”剥鬼而食之,大有钟馗驱鬼的气概,可敬。

饮桂花酒 每逢中秋之夜,人们仰望着月中丹桂,闻着阵阵桂香,喝一杯桂花蜜酒,欢庆合家甜甜蜜蜜,欢聚一堂,已成为节日的一种美的享受。

桂花不仅可供观赏,而且还有食用价值。屈原的《九歌》中,便有“援骥斗兮酌桂浆”、“奠桂兮椒浆”的诗句。可见我国饮桂花酿酒的年代,也是相当久远。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三篇_中秋节的习俗50字

中秋节的习俗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团圆饭、观潮、燃灯、猜谜、赏桂花、饮桂花酒、玩花灯、走月等。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四篇_中秋节的传说、来历、习俗

中秋节的传说、来历、习俗

中秋节的来历 :

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一年月色最明夜,千里人心共赏时”。中秋因恰值三秋之半而得名,又叫团圆节或月夕、仲秋节、八月节等。有关中秋节的来历众说不一,据专家考证,在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春节、端午和中秋中,中秋节形成最晚。不过,与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中秋也有着悠久的源头,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敬月习俗和秋祀活动。

赏月:

我国自古就有祭月和赏月的习俗。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活动。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每逢这一日,“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明清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等古迹。文人士大夫对赏月更是情有独钟,他们或登楼揽月或泛舟邀月,饮酒赋诗,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千古绝唱。如杜甫《八月十五夜月》用象征团圆的十五明月反衬自己飘泊异乡的羁旅愁思;宋代文豪苏轼,中秋欢饮达旦,大醉而作《水调歌头》,借月之圆缺喻人之离合。直到今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欣赏皓月当空的美景仍是中秋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

观潮:

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记载。

中秋节的传说:

1.嫦娥奔月

“嫦娥奔月”是最引人入胜的月宫之谜。嫦娥奔月的故事有着不同的文本。早期的记载有“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是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要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了仙,却被罚变成丑陋的蟾蜍在月宫捣不死之药。后来这个故事逐渐演化出许多优美婉转的新情节,如相传远古时候天上有十日同时出现,晒得庄稼枯死,民不聊生。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无穷,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昆仑山顶,一气射下九个太阳,人们因此得以安居乐业。不料,被射落的九个太阳皆是天帝之子,天帝便恼怒地将后羿和妻子嫦娥贬入凡间。西王母同情后羿的遭遇,就把长生不老药送给他。后来心术不正的逢蒙趁后羿率众外出狩猎之机,逼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知道自己不是对手,当机立断将药一口吞下。随后,嫦娥就轻飘飘向天上飞去,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后羿回家后思念妻子,就在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

妻子。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有些地方传说中秋节就是这样形成的。

2.吴刚伐桂:

关于中秋节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倒。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天界后犯了错误,仙人就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一说他学仙不够专心,天帝为锤炼他的心志,罚他砍桂树,并允诺如果砍倒,即可成仙。于是吴刚便在清冷的月宫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砍下去。

3.玉兔捣药:

“玉兔捣药”原是道教掌故之一。相传月亮之中有一只兔子,浑身洁白如玉,所以称作“玉兔”。这只白兔拿着玉杵,跪地捣药,服用这药丸可以长生成仙。久而久之,玉兔便成为月亮的代名词,古代文人写诗作词,也常常以玉兔象征月亮。

有关中秋节古诗词

古诗词

《中秋》(唐)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yīlúnmǎnzhǎngbànyúnqúhàopîdāngkōngshēngyúnjiānxiānlàijìwúshēngzhōngqiūtáng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刘禹锡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水调歌头》(宋)苏东坡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月》

(宋)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xīngchãnràngguāngcǎifēnglùyīngshǔtuìjìngqiūchãngwàntiānjiāngjīnyībiànxǐhuányíngtánglíngchánǐyuētïngxiãshǒugângdàiyínhãchâdǐqīngjiǎotùkōngyāomáxiū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八月十五夜月》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zhuï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五篇_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中秋节的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称仲秋节、团圆节、八月节等,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农历秋季的七、八、九三个月中,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

故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多与月亮有关。

中秋节的来历、传说和习俗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节的由来

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它几个月更圆。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至于中秋节食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则是在明代。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在北宋,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不论贫富老小,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祈求月亮神的保佑。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意。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远没有旧时盛行。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

中秋传说之三——朱元璋与月饼起义

中秋节吃月饼相传始于元代。当时,中原广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统治阶级的残酷统治,纷纷起义抗元。朱元璋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严密,传递消息十分困难。军师刘伯温便想出一计策,命令属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再派人分头传送到各地起义军中,通知他们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义响应。到了起义的那天,各路义军一齐响应,起义军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达就攻下元大都,起义成功了。消息传来,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当年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此后,“月饼”制作越发精细,品种更多,大者如圆盘,成为馈赠的佳品。 中秋佳节,人们最主要的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赏月 在中秋节,我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我国城乡群众过中秋都有吃月饼的习俗,俗话中有:“八月十五月正圆,中秋月饼香又甜”。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六篇_走近中秋节习俗(研究报告)

研究性学习成果

课题名称:《走近中秋节----节日习俗》研究报告

学 校:青岛四流中路第三小学

班 级:六年级二班

组 长:陈文静

小组成员:梅叶川 侯宏逵 闵宣宣

王琦宇 姜馨琪 姜虹宇

指导老师:高 波

联系电话:13475862817

研究时间:2012年9月10日----9月29日

【研究背景及目的】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今年九月三十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电视中的月饼广告已铺天盖地,而且各式各样的月饼也走进市场,同学们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但他们对中秋节又有多少了解呢?于是和学生一起确立了《走近中秋----节日习俗》这一主题实践活动。

目的是为了让大家都充分了解各地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习的兴趣。了解这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初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核,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我们确定了研究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学会调查、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社会调查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研究步骤及方法】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课题开题 确定研究方向,全班同学明确研究任务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 各小组分工制定活动方案,合作研究。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结合研究过程中新遇到的问题,同学们采取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对比分析等方法实施课题研究

第三阶段:搜集资料,开展研究 在这一阶段我们共同搜集资料,整理数据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总结反思

研究方法:

1、调查法 为了更好的了解中秋节的习俗,我们还特意做了调查问卷,对我们身边人进行了一次小调查。

2、资料分类法 我们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分类整理,查漏补缺。

3、查阅相关的书籍,利用网络查找资料

【研究过程及成果】

研究过程:

我们利用课余时间查找收集了许多有关中秋节的资料,对中秋节的习俗有了许多了解。现在,我们的研究活动即将结束,经我们组里成员的讨论,我们将调查研究的过程和自己的收获总结如下:

(一)确定研究方向

今年9月30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虽然中秋节还没到,但是电视中的月饼广告已铺天盖地,而且各式各样的月饼也走进市场,大家都知道中秋节吃月饼,但是我们对中秋节的了解不是很详细,所以就一致决定确立《走近中秋----节日习俗》这一研究方向,对中秋节的习俗进行详尽的探究和研究。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提出了问题,如“对中秋节你们有哪些了解?你们怎样过中秋节?有过怎样的体验?对中秋节,你想知道些什么?” 我们一起争论、讨论,虽然大家有时候意见不同,但是权衡利弊,我们小组的同学都能以大家的利益为出发点,做出一致的决定。

(二)学生分组、分工,调查研究

在这一阶段,全班同学按要求分好组,并且都给自己的组起了一个响亮而贴切的名字,如,嫦娥奔月组、吴刚折桂组、团团圆圆组……接下来在组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起对中秋节的习俗进行研究。

我们还设计了一张调查问卷,通过对身边的家人、朋友以及同学的调查所得到的数据,来帮助我们研究本次的主题。其中85.2%的人认为中秋节作为我们传统的节日之一,还是非常重要的。54.8%的人认为现在的中秋节比起以前,还是缺少了很多传统节日的气息。当然从调查问卷中,我们得知42.1%的人对于中秋

的一些古老的习俗比较有了解,仍旧对其念念不忘,觉得以前过中秋非常有意思。有48.3%的人对中秋节的习俗仅限于现在的一些传统,对过往的节日习俗并不是非常了解。还有9.9%的人对于一些古老的传统习俗并不是很了解。

通过我们调查得到的数据显示,现在的人们对于中秋节似乎不像以前人们那么盼望了,但是这个仅次于春节的节日,在人们的心中还是非常重要的,不管生活多么忙碌,大家还是会在这一天尽可能的与家人团圆在一起,享受这种温馨、团圆的快乐!当然,另一方面大家不太期盼的原因,可能跟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由于人们整日忙于奔波,很多人过节的时候只是到饭店和家人庆祝一下,反而少了那种家人团聚的温情,节日的气氛自然也就降低了不少。

(三)搜集资料,开展研究

我们组内分配了每个人的任务,并且对小组成员完成的各项任务还提出了要求。大家在课下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查阅资料、借阅或购买有关的书籍等方式获得了大量资料,虽然我们在查阅资料中获得了一定的成功体验,但同时也遇到了非常棘手的困难,那就是怎么样把收集起来的资料有重点、有顺序地介绍出来。

为此,我们第一大组成员多次交流,整理材料,但介绍起来仍是感觉材料凌乱,于是我们及时向老师请教,老师和我们细致研究,对资料进行了整理和分类,最终将有益于这次研究的材料挑拣出来。虽然砍掉了一些文字内容,但简洁了不少,思路也清晰了,同时为了促成我组的成员较快地将自己收集的资料变成自己的知识,我们大家将自己的资料先介绍给其他班的同学听,请他们帮助提出修改意见,在此基础上,再介绍给老师们听,让老师们帮助修改资料,直到能用简洁、通俗、富有感情的语言介绍清楚为止,这个方法非常有效,不仅帮助我们再一次解决了整理资料的问题,更让我们在一遍遍的交流中,将自己要汇报的内容烂熟于心,提高了自信。

(四)成果展示,总结反思

最后,通过本次对中秋节习俗的研究,我们大家制作出精美的手抄报,还有的同学把自己对中秋节的一些想法和感想写了下来。尽管最后我们获得了圆满的结局,但是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历尽了艰辛,每个小组成员都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为我们共同做研究付出了努力。

研究成果:【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1、知识、能力的提高

通过《走近中秋节----节日习俗》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中秋节的文化、特点、月饼产品种类、包装,掌握了许多赞中秋节的古诗,更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将自己收集的资料整理、分类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遇到问题我们不再退缩,而是能积极地想办法,为集体献计献策,解决困难。

2、倡导大家不要遗忘传统

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了许多关于中秋节的起源、习俗等方面的知识。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庆祝的方式许许多多,各个少数民族人们的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这是我们的传统,我们的文化,希望我们能把中秋节庆祝的越来越有意义,让大家感受到这种文化的底蕴,感受到这种传统节日带给我们的快乐!

3、吃月饼是中秋节永不衰老的习俗

我们搜集资料,了解到中国地缘广大,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过法也是多种多样,并带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尽管这样,但人们最主要的习俗是赏月和吃月饼了。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现在的中秋节被各种月饼填满了。月饼越做越好,包装越来越豪华,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节日前夕,超市里琳琅满目的月饼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增添了不少节日的气氛。

长期以来我国人民对制作月饼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月饼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工艺越来越讲究。咸、甜、荤、素各俱异味;光面、花边,各有特色。明末彭蕴章在《幽州土风俗》中写道:“月宫饼,制就银蟾紫府影,一双瞻兔满人间。悔煞嫩娥窃药年。奔入广寒归不得,空劳至杵驻丹颜。”这说明心灵手巧的厨师已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第七篇_中秋问答题45641947

★宏超说:“给大家带去我嘎祝福:各位中秋快乐!团委团团圆圆!”

中秋问题题:

一、八月十五又称什么节?B

A月饼节 B团圆节 C故乡节 D诗人节

二、元宵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C

A春节 B重阳节 C中秋节 D圣诞节

三、潮汐与什么有关?C

A太阳 B星星 C月亮 D风

四、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B

A槐树 B桂树 C柳树 D杨树

五、在哪个朝代中秋节才开始成为固定的节日?A

A唐 B宋 C元 D明

六、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节日食品 D地方小吃

七、以下哪个不是中秋节传说?D

A嫦娥奔月 B吴刚伐桂 C玉兔捣药 D迎涛神说

八、以下哪个国家中秋节不吃月饼?B

A美国 B日本 C意大利 D英国

九、“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A

A王安石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十、中秋节又可以称为什么?A

A仲秋 B月夕 C秋节 D追月节

十一、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B

A唐朝 B元末 C宋朝 D明朝

十二、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A

A悲欢离合 B天气的好坏 C凶吉的象征 D身体是否健康

答案

1.B团圆节 2.C中秋节 3.C月亮 4.B桂树 5.A唐 6.A祭奉月神的祭品

7.D迎涛神说 8.B日本 9.A王安石 10.A仲秋 11.B元末 12.A悲欢离合

晋级题:

1. 关于月饼的说法,下面哪个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B) A. 有中秋节的时

候就有吃月饼的传统B. 月饼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 C. 月饼最早出现在中唐时期

2. 京津月饼的口味特点是: (正确答案:D) B. 咸 C. 辣 D. 素

3. 一下哪个不是中秋节的别称: (正确答案:D) A. 八月节 B. 月节 C. 团

圆节 D. 端月节

4. 一下哪个不是月饼的别称: (正确答案:C) A. 胡饼 B. 月团 C. 贡饼 D.

团圆饼 E. 宫饼

5. 下面哪个不是中秋节的起源: (正确答案:C) A. 嫦蛾奔月 B. 秋报的遗

俗 C. 因为杨贵妃喜欢吃月饼所以有了中秋节 D. 朱元璋月饼起义

6. 中秋节,关于各地风俗下面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正确答案:D) A. 四川

省:吃芋头、儿童提灯B. 山西省:烧斗香C. 安徽省:祭土谷神、上坟祭祖

D. 陕西省:食西瓜

7. 咸月饼一般配哪两种茶一起吃比较好? (正确答案:AD) A. 普洱茶 B. 绿

茶 C. 花茶 D. 乌龙茶

8. 多选:下列哪些人不宜吃月饼? (正确答案:ABCD) A. 糖尿病 B. 高血压

C. 胆石症 D. 胰腺炎

9. 月饼的不科学吃法: (正确答案:C) A. 每次吃最好不超过半个 B. 最好

边喝茶边吃月饼 C. 只要身体健康可以随便吃

10.多选:月饼按产地分有哪几种: (正确答案:ABCD) A. 京式 B. 潮式 C. 港

式 D. 广式

11.多选:以下那些对联是对中秋节的描写: (正确答案:ABC) A. 人逢喜事

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B.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C.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12.多选:月饼按饼皮分为: (正确答案:ABC) A. 浆皮 B. 混糖皮 C. 酥皮

一、在古代月圆和月缺一般形容什么?答:D

A.身体是否健康

B.凶吉的象征

C.天气的好坏

D.悲欢离合

二、下列哪个不是中秋节的民间活动?答:B

A.舞草龙

B.赛龙舟

C.砌宝塔

D.玩兔儿爷

三、以下那句诗词与中秋节无关?答:C

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B.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C.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四、“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是谁的佳作?答:B

A.李白

B.王安石

C.白居易

D.杜甫

五、中秋节除了吃月饼,还有什么食物?答:B

A.女儿红

B.桂花酒

C.汤圆

D.粽子

七、以下哪个不是和中秋节相关的传说?答:A

A.鹊桥相会

B.玉兔捣药

C.嫦娥奔月

D.吴刚伐桂

八、"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描述的是中秋节的哪种民间活动?答:B【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A.吃月饼

B.观潮

C.赏月

D.燃灯

九、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什么节?答:C

A.故乡节【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B.月饼节

C.团圆节

D.诗人节

十、月饼象征团圆,是中秋的必备食品,而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说是由什么时候流传下来的?答:B

A.唐朝

B.元末

C.明朝

D.宋朝

十一、中秋节和端午节与下面哪个节日并称为我国三大传统佳节?答:D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A.春节

B.重阳节

C.圣诞节

D.元宵节

十二、在典故中,吴刚伐的是什么树? 答:A

A.桂树

B.槐树

C.柳树

D.杨树

十三、民间传说中,在广寒宫中陪伴嫦娥的动物是?答:C

A.猩猩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

B.狸猫

C.兔子

D.喜鹊

十四、月饼最初是用来做什么的?答:A

A.祭奉月神的祭品

B.馈赠亲友的礼物

C.地方小吃

D.节日食品

IQ题:

1. 提问:茉莉花、太阳花、玫瑰花哪一朵花最没力? 回答:茉莉花。

原因:好一朵美丽(没力)的茉莉花。

2. 提问:猩猩最讨厌什么线?

回答:平行线。

原因:平行线没有相交(香蕉)。

3. 提问:橡皮、老虎皮、狮子皮哪一个最不好? 回答:橡皮。

原因:橡皮擦(橡皮差)。

4 提问:布和纸怕什么?

回答:布怕一万,纸怕万一。

原因:不(布)怕一万,只(纸)怕万一。

5 提问:铅笔姓什么?

回答:萧。

原因:削(萧)铅笔。

6 提问:麒麟到了北极会变成什么?

回答:冰淇凌。

原因:冰淇凌(冰麒麟)。

7 提问:哪位历史人物最欠扁?

回答:苏武。

原因: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8 提问:从1到9哪个数字最勤劳,哪个数字最懒惰? 回答:1懒惰;2勤劳。

原因:一(1)不做二(2)不休。

9 提问:怎样使麻雀安静下来?

回答:压它一下。

原因:鸦雀无声(压雀无声)。

10 提问:历史上哪个人跑的最快?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mswh/425947/

推荐访问: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