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作文大全 > 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时间:2018-12-02   来源:作文大全   点击:

【www.gbppp.com--作文大全】

第一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新语文课 我们应该怎么上

新语文课 我们应该怎么上

新语文课 我们应该怎么上

语文课程目标需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个方面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能简单将这3个方向上的思考并置,形成一个拼盘,而必须综合性设计。在回归综合的过程中,需要注意4个方面:

第一,教学要有系统性,各学段间、各册书间、各单元间、各篇课文间,都要有明确的教学重点的区分,要循序渐进,要彼此勾连,不要简单重复,不要混乱跨越。为此,教学不能被选文拖着走。每篇课文都可以有多种教法,要选择最适合构建你的整体教学序列的那种。 第二,就单篇课文而言,无需面面俱到,不必把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都拆成3部分。有些选文对培养学生某方面能力特别有价值,就要在这方面多花气力;有些选文所涉及的某方面能力培养与之前的课程重合,那就绝无必要重复教学。如果一篇课文的教学设计要同时落实3个维度的能力培养,往往就会流于形式,平均主义的态度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第三,在3个维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要融入在教学中,融入在对课文内容的分析理解过程当中,潜移默化,不要单独提出。否则,可能会使课堂脱离了语文,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本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是学生在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得到培养和丰富的,这不仅是语文学科单独承担的任务,而且,这种培养也只能“润物细无声”,严肃的讲经布道反而会使学生对此产生距离感。

第四,“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引导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凭借。重视这一维度,事实上就是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把知识当做可以直接授受的东西,不是粗暴地把课堂视为教师主宰的地方,而是努力想办法让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由此获得陈述性知识,同时掌握一定的程序性知识,并于其中自然升华情感。“过程”是语文学习必需的附着点,而“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优化“过程”,减少“试误”和“摸索”,提高“体验”有效性的凭借。

许多老师对语文知识教学“欲罢不能”,课程标准虽然倡导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不是排斥知识,提倡的是“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进行知识讲解。这里“实际”是一个关键点。什么是语文运用的实际?也就是各种运用到语文工具的实践,它遍布于课堂、家庭和社会生活之中,并不用刻意去寻找。比如,课堂上用到的课文,作为成篇的材料,其中必然涉及语言组织的规则以及语文知识的运用。

在学生理解课文时,可以以其中的例子来点明相应的语文知识点,并结合课文的整体来探讨该特定知识点在整个文章中起到的作用;社会生活则是语文更广阔的用武之地。学生要与更多的人交往,而且往往是独立去与人交往,交往过程必然用到语文。如何让自己的讲述变得生动,如何让自己的论辩更为有力,都会涉及一些重要的语文知识点;还有社会上的各种宣传材料以及电视节目等,这些丰富的语文生活都是语文知识的外在表现形式。意识到了这一点,就意识到了语文知识教学的“实际”所在。

从实际出发,而不是从语文知识出发,这是语文知识教学的核心。例如,讲“关联词语”这一语言知识,不必直接抛出陌生的术语,可以通过让学生尝试增删关联词语来体会话语意义上的变化,这样,学生就可以自己实践,进而体会关联词语的功能和使用规则,然后再由老师去点出核心概念。这个时机是恰到好处的,因为通过自己体悟到的知识印象最深,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考,再由老师做更进一步的提升,这样的步骤看似平常,但语文知识就真正落实到实际中了。

语文知识作为信息传递中的节点,不仅在信息接受中有其制约作用,而且在信息表达中也少不了。因此,在语文实践中,一方面,通过信息接受(理解、体会)来发现语文知识的

第二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语文课上,我们该怎么做

语文课上,我们该怎么做

——浅谈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落实

安徽省天长市芦龙初级中学 宗正山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得到了确立。通观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公开课的教学,教师们更加注重人文性,削弱了工具性,甚至忽略了工具性。

2007年上半年,笔者有幸观赏了某地级市语文优质课评比的课堂教学和某教研片在一所中学举行的语文公开课,得到一个共性的认识:语文课变了味,上成了说教的政治课、音乐美术欣赏课、讲故事„„这正是“荒了自己的田,肥了别人的园”。

如一位参加优质课评比的教师教《沁园春·雪》,大谈特谈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柳亚子先生如何向毛主席索要词曲新作,得到《沁园春·雪》后,在《新民报》上发表,之后又是如何轰动„„一堂课45分钟,占用了近半节课的时间。而语文教学中的基本要素——“听”、“说”、“读”、“写”,他只是让学生听了他唠唠叨叨地说故事。如此优美的诗句,如果让学生涵咏、品味、朗诵,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当堂背诵,那该是一件多么好的快事!听你唠唠叨叨地介绍背景资料,真是多此一举。这使我想起了钱钟书先生的“母鸡和鸡蛋”的幽默,鸡蛋好吃,又何必要知道这个鸡蛋是哪个鸡生的呢?

某教师教《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用多媒体大展特展罗布泊、月牙泉的图片,图片量大,用时长达10分钟。是学语文,还是看电视片。放下字、词、句、篇不谈或少谈,而是用大量的图片去刺激学生的视觉,本末倒置。接下来这位老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全文28个自然段,作为教师的我只读到第11段时,老师叫停,出示了十多个思考题让学生回答。我感到很诧异。说老实话,这些思考题要是让我来回答,好多题目我只能哑口无言。文章还有大部分没读完,为什么不让学生读呢?课文连一遍都没读下来,又怎么去回答问题呢?我猜想可能是学生默读时,课堂气氛沉闷,而让学生“说”,会“出彩”。其实,读的形式也是

丰富多彩的。读得好,照样饶有情趣的。君不见一些节目主持人的朗诵,声情并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令人回味无穷。现在的语文课堂上很少听到学生们琅琅的读书声了。难道衡量一节课的好坏,就只是看学生“说”吗?叶圣陶老先生谆谆告诫我们:语文学习,要一个字、一个字地去学,一个词、一个词地去理解,一句话、一句话地去说„„可见学语文,重在点点滴滴。这位老师这样做,我认为除了向前来听课的同行们炫耀一下昂贵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外,又能给学生留下什么呢?学生从他的课堂教学中又得到什么呢?他的课堂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大文豪鲁迅小时候在寿镜吾老先生的督促下“读书”,先生读得摇头晃脑、抑扬顿挫、津津有味,学生能不受其感染吗?巴金先生能把一部《红楼梦》从头至尾背下来,这决非一日之功。不去读,能背下来吗?

好像让学生说了,就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了。

放眼看我们的语文优质课,教师为了“出彩”,总是让学生谈感悟、谈读后所受到的启示„„似乎这些就是语文教学的“阳关大道”。他们认为学生是“万能”的,罗布泊消逝了,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似乎找到了原因,是人为破坏、滥砍滥伐林木造成的,又联系到自家门前一条名不见经传的臭水沟,让学生出谋划策,怎么去治理它,怎样去改变它。说句不怕大家笑我的话,我不经调查,我没有发言权,只能束手无策。我想,你不让学生去调查研究,不向专家学者请教,而是突乎其然地让学生大谈特谈治理方法,不是纸上谈兵才怪,这种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只会说假话、空话、套话。这种教学模式,很明显是过分强调了人文性的一面,忽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诸如文中这一句采用了某种修辞手法,同学们能否品味出其好在什么地方?这一句话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语文知识方面的教学少见了。似乎一涉及知识点的教学,就跟不上如火如荼的教学形势了。

那么,语文的知识点被置于什么位置呢?被架空了。过去师傅带徒,演员学戏,从点滴开始,一招一式、一板一眼,一个唱词、一个腔调,都是从细微之处做起。著名教育家魏书生把语文知识大致分为四个部分:基础知识,文言文,文学常识,阅读和写作。又逐一细分,依次为22项131个知识点(魏书生《魏书生谈语文教学》)。我觉得应该把这些知识

点逐一落实到不同的学段、不同文体的课文教学中。而我们的语文教学,总是要学生谈感悟,说启示„„沦落到如此空洞的地步,怪谁?只能怪我们语文教师自己,因为你无方法,无技巧。只要认识几个字,会说几句话,谁都能走上讲台乱侃一通。字词句篇语修逻文,光语法一项,就让你看得眼花缭乱。好多语法问题,专家学者至今尚无定论,语文教师们对于有些问题,也是摸棱两可,无所适从。我们借口淡化它,忽略它,甚至不提它。更有甚者,有人断章取义说语法修辞在现行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文规定不考了。既然不考,教它何用?一切的一切,不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吗?其实,他没细看:“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着..

重号是笔者加的),课程标准在这句话之前就有“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的交代。既然不考语法修辞,作为教学、考试命题的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又为什么要我们去了解它们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我的理解是:不考知识性的内容,如语法修辞当中的一些名词术语,诸如宾语前置、承前省、蒙后省、介宾短语、借喻等一些名词术语的概念„„只让学生去了解它们,不必死记硬背它们的概念、定义。

退一万步说,教学也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断然不可离开语法修辞的。在2007年中考试卷中,天津市试卷的第6题考了比喻,第28题考了排比;陕西省试卷中第1题第(2)题第①题考了比喻和双关手法;重庆市试卷第6题供非课改实验区考生做的第(2)题考了比喻„„

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落实,不应淡化。语文学科的根据工具性和人文性,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不可偏废。否则,我们的语文科势必被其他科目(比如政治学科)取代,从而走向灭亡。

(此文已经发表于2008年08期《中学文科》)

第三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语文课就该这样上

上周末,我有幸聆听了著名教育家、新语文创始人韩军博士的一堂语文课及一场专题报告,它在我长久以来对语文教学忧虑、迷惘、困惑的心头上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也曾多次慨叹我们的课堂“少慢差费”,也曾不断的反思自己,到底教给了学生什么?在我的课堂上,学生到底收获了什么?听了韩军老师《南来北往》这一课,我如醍醐灌顶!回想韩老师这节课,看似漫不经心的师生对话,渗透着语文教学的本质和精髓,看似轻松的洒脱评析,浓缩了韩老师的教学智慧和技巧,在润物无声中,学生收获许多,这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学!

在对这节课大加欣赏的同时,我也不由想起了这一年多来,我在教学和听课中所见到的种种情况„„,联系新课程改革,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真的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对新课程理念的领悟和运用有失偏颇,对教学目标的定位不准,对教材的研究理解不够,教学偏离文本,课堂缺乏生成性问题,学与教本末倒置,课堂组织散乱,教学效率低下等等,韩老师的这堂示范课,给我们指点了迷津,为我们拨开了云雾,它明白地告诉我们:语文课就应该这样上!

受韩老师的启发,我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认真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让教学回归语文

语文即语言文字。学习语文就是要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特别是

学生的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绝非靠教师灌输讲解就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语文和学习数理化绝不一样,数理化成绩主要是靠练出来的,而语文水平主要是靠读出来的。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老师喋喋不休的讲解、支离破碎的分析,把原本“质文并美”的篇章肢解得七零八落,完全抹杀了文学的完整和完美,结果让学生学得沉重、疲劳却无所得。古人云:“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来也会偷”“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说白了,语文课就是读书课而非讲书课,应该让学生的声音代替教师“细致入微、面面俱到”的讲解,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中感悟语言美、积淀文字美,从而能很好的运用文字表情达意,这才是语文之本质。

第二、让背诵唱响课堂

中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我们必须落实在课堂上。而平时,老师们总是害怕占用时间,害怕自己所谓的教学任务完不成,就把背诵任务推到了课下,而学生又确实“忙”的无暇顾及,结果便造成了恶性循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必须认识到背诵的重要性,要求学生会背的,自己一定要先会背,为学生作好示范,表率的力量是无穷的!亲其师,信其道,学生一旦追随教师尝到了背诵的甜头,学习语文就会事半功倍,水到渠成。

第三、让阅读落到实处

长期以来,我一直对阅读课的教学心存疑虑。因为,目前我们学校的阅读课存在三大突出问题:一是被老师 “合理”的变成了讲解课、考试课;二是阅读课成了学生的抄写课,我并非反对抄写,我不

赞成的是为应付所谓的“教学检查”,让学生在两节阅读课内,盲目的写满几页纸,这种为完成“任务”而进行的抄写,完全扭曲了摘抄和积累的本义,除了浪费时间和误人子弟,还有什么用?三是“放羊式”的阅读,即教师往讲台上一坐,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乱翻乱读,过了两节课的时间就完事大吉。我认为,阅读课应该是在教师精心备课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读,带着问题读。在阅读课上,教师可以选出好文章范读,也可以列出篇目诵读,还可以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选阅读、体味,关键是老师要指导到位,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一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其文学内涵自然丰富,文学素养必然提升,语文能力当然提高。

第四、让课堂体现精华

让课堂体现精华,也就是说要让精华浓缩在课堂上。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容不得我们老师东拉西扯。要做一名好的语文教师,一定要耐心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每一句话,每一个板书,都要认真推敲,精益求精。要把平时丰厚的文学积淀高度浓缩,使自己的课堂语言芳香四溢,课堂指导点石成金,课堂评价鞭辟入里,师生互动自然和谐,努力做到少讲多练、精讲精练,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充分享受阅读之美妙、语文之精华。

第五、让评价充满情感

新课标指出,激励式评价应是课堂评价学生的主要评价方式。我们看到韩军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交流时,总是认真倾听学生的分析和

解答,耐心启发学生,真诚赏识学生,巧妙的赞扬和激励学生,使学生总在拥有成就感的基础上保持进取状态,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去学习。事实上,在我们平时的课堂上,很多教师总觉得评价是个小事情,只关心学生回答的对与错,漠视学生的情感。回答对的不表扬,回答错的就批评,甚至挖苦、讽刺,不耐烦的“坐下吧!”、“你咋又不会呢?”等话语,成了评价学生的口头禅,其实,这很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挫伤学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欲就会越来越淡、学习兴趣就会越来越低。教师的“教”一旦发展到没有学生“学”的配合的时候,还谈什么教学相长?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想搞好语文教学的治本之策是:语文教师必须下真功,提素质。一是要加强学习,充实内涵。学理论,学专家,学先进,远学魏书生、李镇西、韩军,近学身边教学有法、教有特色的优秀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努力形成有自己风格和特色的教学模式;二是要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在课堂教学中要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根据学生的需要创新我们的“教”,狠抓语文之根本,大胆改革,积累经验,走出新路,开创语文教学的新春天。

第四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别人说,语文课时沉闷的、枯燥的,但我觉得语文课是别开生面的、富于哲理的、丰富多彩的,它引领我们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帮助我们开拓视野,为我们敲开通往成功的道路。记得有一次,语文老师通过一场辩论会,通过这次辩论会,我们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明白很多道理,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星期四的一节语文课,我们举行了一场小小辩论会,辩论会的主题是:“小学生上网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此我们正方和反方展开了一场唇枪舌剑的辩论会。之前我们通过各种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把小组各个人员的任务做了详细的分工,我很荣幸当上了三辩。

首先,我们正方的一辩先表明了观点,反方的一辩也表明了弊大于利的观点。还没有轮到我时,我便着急了,心里想:怎么还没到我啊,说那么久。轮到我时,我大声的说:“现在科技正飞速发展,我们可以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名胜古迹,如埃及的金字塔,我国的万里长城,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把问题输入到百度上,不到1分钟就会有许多回答,这时,你只要找你最满意的答案就行了。”

说完后,当我心里还沾沾自喜时,反方就马上有人“搏击”我了,他说:“这位同学,你说的确实有道理,但是有时你正在搜查资料,突然出现一些游戏网站,爱玩游戏的同学马上就会点击进去,玩上瘾了,不能自拔,这样不仅耽误了学习时间,也可以使成绩一落千丈。”

我们的组员也不甘示弱,马上“反驳”他,“游戏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只要你的自控能力强,可以保证学习时间,玩一下游戏是可以的。”

反方的二辩又搏击我们了,他说:“可是我们青少年的好奇心太强,可能会玩一些不健康的游戏,多玩了以后就会上瘾,不仅把学习耽误了,还有损坏了我们的身心健康!现在有的年轻人就是因为过度玩游戏,而令到自己的思想变得很偏激,脾气变得很暴躁,甚至走火入魔不能自拔,最后走上了犯罪道路!” 经过几十回合的“口战”,双方都已口干舌燥。郑老师宣布辩论会到此结束,双方打平!

通过这节别开生面的语文课,我们明白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它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许多方便,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它的好处,尽量避免它所带来的影响,如果能运用好它,它将我为我们生活中的小助手。希望以后语文课多搞一些这

样的活动,这样不仅提高我们语言的表达能力,还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第五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

钱梦龙:我这样上语文课

在进入教学过程之前,我一般总要问一问自己:我教的是一门什么课?为什么要教这门课?怎样教这门课?这样教对促进学生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等等。后来渐渐养成习惯,“课前自问”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课程意识。这种课程意识,看似很“虚”,其实它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走向,决定着教学的成败。走向不明,必然迷茫;走向错了,一切努力都是无用功。常听到已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语文教师感慨:语文越教越不会教了!为什么会有此反常现象?究其原因,多半是因为缺少一点课程意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小学教育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中小学,这个总目标是由语、数、英、理、化、生、音、体、美等各门具体的课程分别承担和达成的,每一门课程都只能从各自专业的角度分担总目标中一个适合自己学科特质的具体目标,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总揽一切,包打天下。比如广受人们关注的思想、人文教育,各门学科都应该从自己学科的特点出发实施之;语文课程由于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比之其他学科有其天然的优势,但语文学科只能从“语文的”角度寻求思想、人文教育的具体途径,绝不能把思想、人文教育作为语文学科自身的目标。语文课就是语文课,它不是政治课或思品课;失掉了“语文”这个基本立足点,就不是语文课了。【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语文,作为一门具体的课程,它自身的目标是什么?简言之,就是对学生进行本民族语的教育;具体些说,就是通过读、写、听、说的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或许有人问:把语文课程的目标定位在民族语教育,是不是把语文课程的“教育功能”狭隘化了?是不是意味着语文课程可以放弃思想、人文教育?

答曰:否!

语文课不仅要进行思想、人文教育,而且必须比别的学科进行得更好、更有效;但必须强调的是:语文课只能通过“语文的”方式而不是说教、注入以及所谓“德育渗透”这类外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人文教育。

所谓“语文的”方式,就是学习语言(言语)的方式,也就是学生运用本民族语进行读、写、听、说实践活动的方式。以阅读为例,它是学生学习民族语的必由之路。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范文语言的诵读、品味、赏析,生成语感,积累语料,学习民族语丰富的表现力;在此同时,必然也受到范文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情操的熏陶感染,因为学生学习的文本,不是抽象的语言符号的堆积,而是典范的、具有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人文内涵的言语成品。因此,正是对民族语的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课程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功能。

人们普遍认为,教育最理想的境界是“润物细无声”。用“语文的”方式来教语文,不但没有削弱语文课的教育功能,恰恰相反,它使这种教育功能得到了更完美的呈现。

我教语文几十年,几十年来目睹形形色色的语文教学新理论、新思想纷纷登台亮相,但我始终坚守一个立场:我教的是语文,它是一门帮助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因此,我的所以为很有功劳,拿走了“我”家的狗气杀,这就是杨二嫂说谎的目的。

生:可能是“我”埋的,以便暗暗地让闰土得到许多碗碟。

师:哦,原来是这样啊!(众笑)【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生:如果说是闰土埋的,杨二嫂怎么会知道呢?

师:这里有个问题,闰土会偷拿东西吗?

生(齐):不会!

师:为什么?

生:102页倒数第6行:“母亲对我说,凡是不必搬走的东西,尽可以送他,可以听他自己去拣择。”这样,闰土尽可以明着拿,根本用不着偷拿。

师:有道理!有说服力!我们解决问题,都应该到书中去找根据。那么,谁埋的呢?

生(齐):杨二嫂!

师:为什么?要以文为证。

生:不知道是谁埋的。

师:对,就是不知道。这个是“历史的悬案”。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杨二嫂以这个作为理由拿走了狗气杀。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什么呢?

生:杨二嫂贪小便宜。【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师:这个问题大家解决得很好,我特别高兴。我曾经看到杂志上也议论过这个问题,结论是闰土决不会偷埋的,理由呢?跟我们这位同学所说的完全一样。这位同学如果写了文章,也可以在杂志上发表了嘛!

(生大笑)

学生在讨论“碗碟究竟是谁偷埋的”这个“悬案”时,很可能会变成漫无边际、毫无根据的胡猜乱测,因此我一再要求学生“说话要有根据”,要“以文为证”,让学生从课文中寻找推测的依据,这就把学生“脱缰”的思维拉到了对文本语言的解读上,最后求得了圆满的答案。

上语文课只要认定了民族语教育这个方向,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理解、咀嚼、品味文本的语言,进而实实在在地教会学生读书,那么,不少老师“越教越不会教”的感慨肯定会变成“越教越会教”的成就感了。

教学行为总是受教学理念的支配,因此,我在进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前总还要问一问自己:我的教学理念是什么?它是先进的、富于生命力的,还是落后的、陈腐的?这种自问,久之成习,同样也变成了一种自觉的意识。

我在上世界80年代初提出的“三主”: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一直是指导我的教学实践的教学理念,它支配着我上的每一堂课。“三主”的内在逻辑我曾经这样表述:“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着眼于学生的“会学”;“教师为主导”则是把教师的作用定位于“导”(引导、指导、辅导),着眼于教师的“善导”;而学生的“会学”和教师的“善导”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必然呈现为一个“训练”过程:“训”,就是教师的引导、教学理念助我得法

指导;“练”,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基本形态。教学过程除非没有师生互动,否则必定是一个训练过程。

这些年来,应试式的“操练”愈演愈烈,对正常的学校教育造成了严重干扰和冲击,以致人们迁怒于“训练”,莫名其妙地在“训练”和应试式“操练”之间画上了等号,于是,在一片反对应试教育的声浪中把“训练”也连同脏水一起泼掉了。结果是,应试教育依然如故,正常的训练却蒙受了“不白之冤”!连教育部委托专家研制的“语文课程标准”也误解、贬低了训练的地位和作用。

其实,教育本身就是训练。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养成,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等等,哪一项离得开训练?语文学科的实践性强,学生要学会阅读、学会作文、学会听说,并通过读、写、听、说的实践提高语文素养,更不能须臾离开训练。排斥训练,无异于抽空语文教学的内容,使语文课程蜕变成一个徒有其表的“空壳”,跟思品课、政治课、历史课等其他人文学科没有了区别,结果必然是严重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叶圣陶先生生前与语文教师谈语文教学,一直十分强调训练的重一路找下去,最后就可以把线索理出来。

(学生看书,找线索,教师边听边写,最后完成板书:

听说倒掉—希望倒掉—仍然希望倒掉—居然倒掉—终究要倒掉)

师:你们看,作者就按这条线索,有时叙述,有时议论,一路写下去。如果说这像在画“龙”的话,那么在哪里“点睛”?

生:最后点睛。(师插:为什么说“睛”在最后?)因为“终究要倒掉”是文章的中心所在。

师:你们看,把文章的线索理一下,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思路一步不乱。这可以说是杂文的一个特点:杂而不乱。„„

这个教例展示了一个训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问题是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也主要依靠学生的努力,但教师在学生讨论问题过程中穿针引线、随机点拨的作用也清晰可见。这里解决的似乎只是作者的思路问题,学生实际上学到了关于“什么是杂文”以及“怎样读杂文”的有关知识和方法。在我的心目中,语文课就是教读课,“教读”,就是教学生读书使之达到“不需要教”的最终目的。

设计问题,是教师的一项基本功。问题设计得好,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或引起认知冲突,从而提高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学生自读课文《食物从何处来》后,为了测试学生是否掌握“食物”的定义——“食物是一种能够构成躯体和供应能量的物质”,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今天早上我吃了两片面包、一个鸡蛋、一杯开水、一个苹果,是不是都是食物?(其中开水不是食物,因为水虽然能参与躯体的组成,但不能供应能量),这比直问学生“什么是食物”,或要求学生背诵食物的定义,更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我尤其注意避免那些“教学圈套式”的“伪问题”。在某些展示课上常常可以看到老师的提问不是为了启发学生思考,而只是为了从学生嘴里“掏”出一个预期的答案,这个答案其实早已编入了课前制成的ppt课件之中,这种所谓的提问只是一个诱使学生“入我彀中”的“圈套”而已。

我更重视指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的很多课都是建立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的。朱熹认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鼓励学生质疑、提问,就是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无疑—有疑—无疑”的读书“长进”的过程。经常进行这样训练,学生提问的水平就会逐渐提高,

而学生提问水平的提高事实上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例如,我教鲁迅的《论雷峰塔的倒掉》和《故乡》,布置“自读”的唯一要求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学生自读《论雷峰塔的倒掉》后提出了不少的问题,试举几例:

1.“听说,杭州西湖上的雷峰塔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这句用了两个“听说”,显得啰唆,“没有亲见”和“听说”的意思也是重复的,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雷峰夕照”是西湖十景之一,是西湖胜迹中的一个名目。“胜迹”就是风景优美的古迹,但作者却说它“并不见佳”。“雷峰夕照”究竟美不美?

3.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从这些问题看,学生已经学会了“咬文嚼字”,能够从文本的语言表达发现“矛盾”,提出问题,标志着阅读能力的提高,经常这样训练,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面试以第3题的课堂讨论为例,审视一下学生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所显示的阅读能力:

生:课文第四段“现在,它居然倒了”,我认为应该把“居然”改为“果然”。因为作者是一直希望雷峰塔倒掉的,现在“果然”倒掉,语气好像顺一点。

师:你“居然”敢于为鲁迅改文章,真是勇气过人。(笑)这问题挺“高级”的,请大家发表意见。

生:我同意改为“果然”。“果然”表示塔倒是在意料之中,因为塔是终究要倒的嘛!作者是早就料定它要倒的。“居然”表示出乎意料,用在这

行使“裁判”的“权力”。

同学们的讨论很热烈,对问题取得了圆满的共识。于是我请这位同学发表“裁判意见”,他说:参考书上说的,同学们也都说到了,而同学们说的有些意见,参考书上还没有呢!最后我让全班同学总结这场讨论的收获,很多同学都说要向这位同学学习,主动找一些参考书看,但看之前最好自己先好好想一想,不要用参考书代替自己的思考,也许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比参考书上的结论更好。

【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就这样,一场本来只有消极作用的“参考书风波”,变成了具有积极意义的自学指导。

有的老师认为教学机智是某些教师生来就有的“禀赋”,靠的是天生的聪明。其实教学机智也是实践的产物。

首先,是教学理念出智慧。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确认并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然会想方设法使自己的一切教学行为都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智慧往往由此而生成。比如,当学生提出了没有思考价值的幼稚问题,我当时想:如果轻易否定学生的问题,告诫他“以后不要提这种幼稚的问题!”肯定会打击他思考、质疑的积极性,并可能对其他学生造成一种心理暗示:不要随便提问。这对学生的主体意识是一种有意无意的压抑和伤害。在这样的情势下,“逼”得我不得不“急中生智”,终于采取了一种巧妙引导的手法,既保护了这位提问的学生,又加深了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

其次,是长期践行生智慧。我们不妨从反面设想,如果老师长期习惯于主宰学生,控制课堂,提问也只是为了诱使学生入我彀中,这样的教学实践如果长期不变,日久成习,必然导致教师随机应变的能力萎缩,“教学智慧”从何而来?!

教学智慧只能是在“学生为主体”理念指导下长期践行的产物。

(本文来源:《中学语文教学》)

第六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2010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

以前我就喜欢上语文课,老师诙谐、生动的讲解是那么有感染力,让每一篇文章,每一个词语都像音符般跳跃起来,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感情色彩的艺术殿堂。现在我校开展了高效课堂,采取小组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方法,我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更高了。

“叮-叮-叮-”美妙的上课乐曲响起,语文老师也踏着轻快的脚步面带微笑进入教室,同学们立刻精神抖擞地坐好。“同学们,今天我们接着来学习《赶海》。”老师那充满磁性的嗓音感染着大家,“现在我们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作者写了哪几件赶海的趣事,各个小组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概括地好,得分高。”话音刚落,只见六个小组的成员都以最快的速度聚集到各自的组长周围,接着教室里就热闹起来:有的小组组长在滔滔讲解,组员倾耳细听;有的小组组长静静倾听,成员各抒己见;有的小组则争论的个个面红耳赤……大约十分钟之后,讨论的声音渐渐小了,这时有些组的成员已经拿好粉笔,早把一条腿拿到桌子外边,老师看到这种情况,发话了:“好了,下面各组把答案写到自己的黑板上。”我们可就等老师这句话了。于是好像等待已久的士兵终于得到了命令一样,每个组派出的同学齐刷刷的站到了自己的黑板前,各小组已经写完了。然后就是各组讲解自己的答案,最后老师评分。我们组只得了第三,这与我们的目

标可是还差两个名次呢,组长于是给我们提出了要求:下面的展示我们组争取得第一,都听见了没!哎呀,我们哪敢怠慢,于是都集中精力进入下面的环节……那你争我夺的场面真是激烈,连下课铃声打响了也不知道。

我喜欢这样的语文课,我喜欢你追我赶的课堂氛围,只要我们积极参与每一节课,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自学能力,我们一定能插上双翅在语文的天空尽情遨游!

第七篇:我们这样上语文课

怎样上好真正的语文课

怎样上好真正的语文课

唐河一小 王爽

语文学科作为母语教学,其基础性、工具性、人文性决定了它的重要地位。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基础中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课堂教学是目前最基本的教学模式。要在四十分钟内有目的、有计划,迅速而又准确地传递知识信息,灵活而又有效的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生动而又自然的渗透美德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语文教改多年来,“耗时、低效、乏味”的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好多语文课已经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甚至充斥着“虚假、繁荣、表演”的味道,这也是我们好多老师兢兢业业教语文,却课堂效率低下,学生语文成绩难以提高的主要原因。什么样的语文课才是好的课?该怎么上好语文课?而且是上真正的语文课呢?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做一个探讨和交流。

究竟什么样的语文课是好课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也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著名特级教师、语文教学大家贾志敏老师和王崧舟老师就这样认为:

贾志敏老师:

一堂好课就像艺术珍品,让人津津乐道,回味无穷。怎样的课才算好课?三个原则:

1、要以学生为本。时间是学生的,空间是学生的,是学生在学习语言,因此,学生理应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是配角,充分让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的语言活动,千万不能互换角色,本末倒置。

2、要以训练为主。语言是一种技能。要掌握它,必须通过无数次的训练,要让学生听得清楚,说得明白,读得正确,写得流畅。本事是训练出来的,绝非“讲”出来的。

3、要以鼓励为主。毋庸讳言,我们的母语是众多语言中不易学,不易掌握的语种之一。课堂上学生出现差错,产生困难是十分正常的。不去挖苦、讽刺,要多给学生以鼓励与帮助。鼓励学生不仅是种手段,也是一个教师思想的具体体现。

教学要环环相套,丝丝入扣,行云流水,滴水不漏,反之,课堂上松松垮垮,东拉西扯,哗众取宠,华而不实,是算不上一堂好课的。

好的课,从感觉上来说,可用“累”与“不累”来区别:

如若听课者始终被精彩的课堂教学活动所吸引,精神专注、积极投入,没有丝毫“累”的感觉,那么,无疑,这是一堂好课。反之,听者焦虑不安,惋惜不已,时而抬腕看表,时而交头接耳,等待着下课钟声响起,那么,这样的课是不能列入好课之列的。

王崧舟老师:

长话短说,开宗明义,我觉得好课有好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得有“三味”。 第一味是“语文味”。一堂好的语文课,首先得有“语文味”。语文味越浓,课就越好。语文课的最大问题,不是怎么教的问题,而是教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的最大悲哀是语文本体的淡化和失落。说句不太中听的话,不少语文课总是喜欢“红杏出墙”“为人作嫁”。那么,什么是“语文味”?“语文味”就是守住语文本体的一亩三分地。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写的什么”。而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形式来承载这些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语文味所指的就是“这个味”。具体来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第二味是“人情味”。一堂好的语文课,必须得有“人情味”。这里的“人情味”有着三层意味:一是指语文课要有情趣,枯燥乏味、机械刻板的语文课注定不受学生的欢迎,不受学生欢迎的课能称为好课吗?二是指语文课要注重情感熏陶、价值引领,否则,语文课就会犯上“丧魂落魄症”,沦为“空心课”;三是指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充满人文关怀,对学生要尊重其人格、理解其要求、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真正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

第三味是“书卷味”。一堂好的语文课,最好还能有点“书卷味”。当然,这是我的一种个人偏好,或者说是我的一种风格追求。有的语文课,初看时满目繁花、流光溢彩,但细细体会,则味同嚼蜡,整个感觉就是缺乏内涵、缺乏品位。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初听时可能不觉得怎样,但往往越嚼越有味道。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内含丰厚的文化底蕴;有“书卷味”的

语文课,儒雅、从容、含蓄、纯正;有“书卷味”的语文课,常常灵气勃发、灵光闪现,或在教学设计上别出心裁、或在文本感悟上独具慧眼、或在课堂操作上另辟蹊径。总之,有“书卷味”的语文课是大有嚼头的语文课。评课就是嚼课,好课必能嚼出好味。

结合自己近年来的讲课经历和听课的情况,对于一节真正的语文课,我个人的看法是:

真正的语文课应该做到:

1、扎扎实实教语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进入文本,感悟文章内涵,以读促思,以读促悟。

2、挖掘教材,抓住重点语句,设置相应的情境和思维训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老师的点拨和指导,让学生在交流和表达中提升学习能力。

3、侧重于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中领悟读书识字、归纳大意、品析词句、突破难点、联系生活、升华认识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4、课堂气氛轻松,师生对话、生生对话流畅自然,师生在娓娓道来和思想碰撞中积累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不懈的摸索,不断的总结,不断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奋斗。

一、上好语文课,教师必须有相应的知识储备和教学基本功。

以前,我们总是说“给人一碗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对教师知识拥有量的一个比喻,可以看出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具备很多知识,尤其是语文教师甚至应该是一个“杂家”。而现在,新课改要求我们当语文老师的,“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得拥有源头活水。”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还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而学习和积累知识、教学经验的过程就是挖掘源头活水的过程。对于这些,我深有感悟:

我能成为一名语文教师,成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这个经历有些戏剧性。刚到一小的时候,我是一个代课老师,教课之前带过一段三年级的数学,教了半个月数学之后,我比较了一下教语文和数学,我倒喜欢上教数学了,原因有两个:一是不需要说那么多的话,特别适合于我这种笨嘴拙舌的人,教数学,不必去顶真这个字读几声,说什么花言巧语,也不需要费尽心机去引导写作文。二是教数

学作业量小,往往是当堂能改一半,再加上半堂课就改完了,任务量小多了,比陷入作文周记的汪洋大海里轻松得多。出于这些考虑,我开始打小算盘了。2014年春期过一半的时候,一位语文老师请假了,校长安排我直接教语文课,当时我想推脱一下的。于是就去找校长,还没开口,校长就说话了:“你以前就是教语文的,现在还去教语文,干你的老本行吧。”于是我就硬着头皮教语文去了。

因为不了解新环境里的工作方法,我就不断虚心地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不会就问,不懂就听。比如备课,开始的时候总是吃不透教材,就看看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课本上批注了什么,还弄不明白的,就搬着椅子坐在办公室外边听听隔壁班的老师如何上课,反正自己有没有其他的地方去,从早到晚,我就一直呆在办公室里看书,备课,改作业。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和谢枫爽老师一组,谢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引导,至今我教课和批改作业的方法仍然在工作中使用。除了这些,我还向段民伟老师请教,当时段老师和我都住在学校,每天晚上我们在一块聊聊天,我总是虚心地向段老师了解一些课堂教学和教学生作文的方法,段老师也总是不厌其烦地给我讲解。除了这些,我还大量地阅读教学类的报刊杂志,《河南教育》、《小学青年教师》(小学教学)、《教育时报》......特别是当时叫《小学青年教师》的杂志,上边有许多关于教学设计和评课的内容,每一次看的时候,遇到感兴趣的地方,我还专门做批注,或者记在笔记上。并且在课堂教学中尝试运用,然后再比照着人家的课堂进行反思和推敲,后来看的多了,用的多了,一旦有教学需要即可信手拈来,让知识服务于教学。

当然,做为语文老师,要想上好语文课,必须练好一些基本功。除了写好字,会画简笔画,还要能说普通话。因为只有把普通话练好了,你才会真正地教学生朗读和说。在许多语文课上,普遍可以看到学生朗读的次数是增多了,但却不见他们真正地喜读、乐读、争读,学生只是机械读,并没有真正调动起自己情绪,把情感投入课文教学内容中去。实践证明,“要想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那就要看老师的读。在教《父子骑驴》一课中,当教到不同的路人对父子骑驴方式的评价时,

★ 老先生哈哈大笑说:“世界上竟然有这么笨的人,放着好好的驴子不骑,累得一头汗。”

★ 老太太忍不住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孝啊!自己骑在驴背上,却让爸爸顶着大太阳走路。”

★ 年轻的母亲大声地说:“看哪!世界上竟然有这样狠心的父亲,让自己的儿子走路,自己却坐在驴背上享福。”

★ 一群小孩对着父子二人指指点点地说:“看哪!这两人真狠心,竟然一起骑在这小小的毛驴上,毛驴的脚都被压得发抖了!”

我用了不同的声调,不同的表情去读这些话。读后,学生纷纷感到读得形象生动。接下来,我要他们读这些话,要他们向老师那样读,再加一点想象,果真,孩子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我引导学生在读书的时候设置一些场景,在加上动作,这样下来,孩子们不但读的入情入境,还充分体会到了文章的内涵。其实老师的朗读包括了很多自身的知识,有拼音(拼音是否标准关系到自己的普通话)、词语、句子、文章的理解等。所以,每教一课我一般都是自己先读,检查哪一方面不懂。只有这样。自己在课堂上才会有更好的表现。

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也是对每个老师的基本要求。课堂是我们的训练场,我们的提高课堂驾驭能力首先有严格管理,给学生爱并不是无是放任自流,发展学生个性并不是任其肆意吵闹。让学生懂规矩,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学会的批评惩罚的艺术。有的老师不注意这些,要么是对学生的违纪行为熟视无睹,置若罔闻;要么是扯着嗓子拍着桌子大喊大叫,有的甚至用棍子敲打讲桌或黑板,把讲桌都打烂了,黑板也敲得坑坑洼洼,最后只是换来一小会儿的安静。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个很好的方法,那就是鼓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进入课堂,就带上一千顶高帽子,随时戴在每一个同学头上;你听特级教师孙双金的课,回常常听到这样的语言:“答对的学生表扬,答错了的学生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当老师发挥赞扬、激励、赏识的力量,学生会改变为另一个模样。

第二,上好语文课,要把功夫先放在课前。

首先是老师要有准备。每次上课前,对于所要导学的内容都要熟稔于胸,绝对不打无准备之仗。每教一篇文章之前必须思考:学生学习这篇文章要学什么?在这册中、这个单元中的地位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把他想要表达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弄清楚这些问题,教师必须得充分地阅读文本才可以真正了解文本所要传达的真意,才可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509847/

推荐访问:我们这样上语文课450 语文课应该这样上作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