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手抄报内容 >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时间:2018-08-22   来源:手抄报内容   点击:

【www.gbppp.com--手抄报内容】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第一篇_继续教育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单选题) 共 20 题

1、知识创造是( )研究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本题分数:2 分)

A、认识论

B、知识管理

C、哲学

D、管理学 存疑

2、同行中,一家的技术秘密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向竞争对手开放,否则也就不叫技术秘密了。但如果这个技术秘密成为技术垄断的手段,从而妨碍了整个行业的竞争和发展时,这种垄断( ),不论是以行政的方式还是法律的方式。(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就需要打破了

B、应当维持

C、逐步取消

D、有一定必要性

3、社会环境对知识创造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对知识创新的社会赞许度、打破部门边界的社区资源共享、政府引导和( )参与。(本题分数:2 分)

A、社会组织

B、企业

C、事业单位

D、商会 存疑

4、知识创造与经营的价值可以从( )、科学——人文、利己——利他等维度判断。(本题分数:2 分)

A、商业——公益

B、经营——非经营 存疑

C、有益——有害

D、好奇心——探险

5、( )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exclusive right)。知识产权从本质上说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或者知识产品,是一种无形财产或者一种没有形体的精神财富,是创造性的智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本题分数:2 分)

A、知识产权

B、专利

C、著作权

D、商标 存疑

6、经营知识的背后是对( )的判断和追求。(本题分数:2 分)

A、价值

B、利润

C、功利

D、目的 存疑

7、在科学——人文价值不平衡时,( )是基础和前提,人文价值是基本价值判断。(本题分数:2 分)

A、科学

B、人文

C、真理

D、客观规律 存疑

8、知识的体系是以‘大道’为出发点,‘认知’为基础,根据所认知的对象,建立的基础理论、专业理论、( )”是有关知识定义的重要命题之三。(本题分数:2 分)

A、应用知识和技能

B、应用知识 存疑

C、操作技能

D、经验总结

9、每个人的境况会有差异,但创造知识的机会( ),只不过在所创造知识的层次上有所不同而已。这是从“他”,“她”的角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感受和经验积累及总结,从而形成为个性化的知识。(本题分数:2 分)

A、人人都有

B、差别巨大

C、不同

D、一样 存疑

10、( )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也叫作知识主管或知识总监,是指一个公司或企业内部专门负责知识管理的行政官员。(本题分数:2 分)

A、首席知识官

B、首席培训师

C、首席专家

D、培训总监 存疑

11、( )是一种包含了一系列要素及其关系的概念性工具,用以阐明某个特定实体的商业逻辑。(本题分数:2 分)存疑

A、经营知识

B、商业活动

C、商业模式

D、经营模式

12、每个人都在建立着( )他人的“知识体系”。(本题分数:2 分)

A、同于

B、相似 存疑

C、不同于

D、模仿

13、知识具有( )性质,尤其是非公共性知识,可以运用在商业领域的知识。(本题分数:2 分)

A、财富

B、财产

C、货币

D、交易 存疑

14、个人的( )对知识创造起着内因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本题分数:2 分)

A、价值观

B、喜好

C、兴趣

D、选择 存疑

15、知识的创造要符合一个人成长的( ),否则知识创造是难以发挥功效或者难以持续的。(本题分数:2 分)

A、经历

B、过程

C、路径

D、大方向 存疑

16、知识有可以复制、传播的形式知识,也还有( )的暗默知识,它与知识创造者的特殊存在有密切关系。(本题分数:2 分)存疑【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A、可以复制

B、可以传播

C、难于复制和传播

D、不能复制

17、如果说,人类对茫茫宇宙的认知,永远没有完结,认知也非常有限,需要人类去探索,那么,人类对自身发展认知的( )就更加紧迫和极具挑战。(本题分数:2 分)

A、知识

B、了解

C、把握

D、学习 存疑

18、( )(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本题分数:2 分)

A、机器学习

B、仿生学

C、智能能机器人

D、人工智能 存疑

19、创造的基本特征是( ),而且这个“有”更多层面是决定性的、基础性的,是其他“有”的基础。(本题分数:2 分)

存疑

A、发明

B、创新

C、无中生有

D、新发现

20、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是为了( )而保护,过分的知识产权保护可能造成相反的效果。推广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并不自动地促进革新:开放源代码软件或者创作共享软件的成功显示,所有制之外的其他经济解决办法也可以取得丰硕成果。(本题分数:2 分)

A、权益

B、维护正义 存疑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第二篇_语文描写手法及其作用

环境描写:

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增加事情的真实性

2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

3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

4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5推动情节的发展

6深化作品主题

比喻: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事物+特征

拟人:赋予+事物+人的感情(或生命) 生动+思想感情

夸张:故意扩大(或缩小),引发想象或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插叙的作用:

(1)插入的内容对主要情节起补充衬托的作用.

(2)有时会起到解释说明的作用.

(3)使文章脉络清晰.

(4)结构紧凑.

标题的含义:

1、 表层含义: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 深层含义: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2、标题如果是比喻性的,文中往往不是围绕标题的字面含义来展开叙述,我们应该联系文章的具体内容,弄清比喻义或象征义,这样我们就可以领悟出标题的深刻含义

三、题目的作用:

1、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作为文章线索(文章情节围绕这一线索展开)。

3、作者感情的出发点。

4、修辞(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比喻、拟人)

5、是全文的“文眼”(提示文章中心)。

6、吸引读者兴趣。

开头段的作用:①开篇点题,点明时间、地点;②营造气氛,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③引出下文,为后文作铺垫;④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结尾段的作用:①总结全文;②暗示主题,强化感情;③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思考;④呼应开头。

中间段的作用:①承上启下,结构上过渡;②表达上衬托(正衬和反衬);③内容上扩展思路,丰富内涵。

明确段落的位置和相应的作用后,只要结合文章的内容适当分析,围绕题意来回答就可以了。通常在答题时,可以从内容上、结构上和抒发情感上来设置答题要点。 语言描写 作用:

一:刻画人物性格

二: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和性格特点。 三:揭示人物的身分与社会地位

四:预示并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反映作品的主题与时代特点

作用:

一: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塑造人物形象、刻画人物性格

三: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人物思想感情

四:深化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 作用:

一:刻画人物性格

二: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

三: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

作用:

一:显示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

三:表现变化的姿势、感情或者态度

四:创造生动的画面和活跃的场景

神态描写 作用:

一: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二:刻画人物性格,反应人物品质

1、什么是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贯穿全文、将材料串连起来的一条主线,它

把文章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整体。如果说丰富而生动的材

料是一颗颗珍珠,那么线索就是将这些珍珠串连起来的彩线。

在记叙文中确立线索很重要。

2、线索的种类

记叙文的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 以实物为线索。有些文章往往是以一个具体的实物贯穿全文,将各种人或事都集中到它的周围,以此来展开故事情节。

② 以人物为线索。有的记叙文,按人物动作行为的变化、思想性格的发展、人生历程的见闻来组织材料,把人物作为文章的线索。

③ 以事件为线索。情节通常包括事件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几部分,有些文章事件本身便是线索。

④ 以时间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时间的推移来组织材料的,时间就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线索。 ⑤ 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点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

病句的常见病因有8种:

①用词不当(含关联词);②搭配不当;③用词重复;④词序颠倒;⑤指代不明;⑥成分残缺;⑦前后矛盾;⑧不合逻辑。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第三篇_语文模拟试卷2

- -- --:---号----学--- -- -- 题 -- - -- -- -- - -- -- - 答-:---名----姓--- -- - 得 - -- -- - -- -- - -- 不- - -- -- -- - -- - :内 级---班---- --- -- 线 -- -- -- - ---- - 封 :---场----考---- 密---------------------------

不仅今天手留余香,而且明天还有可能得到别人回赠的一座玫瑰园。 ) ,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借代 排比 设问 B.拟人 比喻 排比 反问 比喻 反复 设问 D.拟人 借代 反复 反问 5小题,每空1分,共计10分)。 )。

其诗广泛深刻的反映社会现实,被称为“诗 ( )、( )、( )。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 ),)。

梦?撑一支长篙,( ),满载一船星辉,)。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白朴、( )。 10分)。

11~14题。

(一)

(二)

(三)

共3页 第1页

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那一望无边挤得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11.作者把月光下银白雪亮的席子比做“洁白的雪地”“洁白的云彩”,这样诗化的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作用?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给人怎样的美感?(2分)

13.上文写雾诉诸________觉,写风诉诸________觉,写荷香诉诸________觉,多角度写景,所以美感更加丰富。(3分)

14.作者为什么把荷叶比做铜墙铁壁,把荷花箭比做哨兵?(2分)

四、文言文阅读(共计10分)。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5.下列成语中“备”的意义与“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备”同的一项是( )(1分)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A.求全责备 B.有备无患 C.德才兼备 D.攻其不备 16.说说下列句子主要的修辞或写作手法。 (每小题1分,共计3分) ⑴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

⑵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⑶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

17.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段文字的特点,请找出本段文字的议论中心( )(1分)

A.学习全在积累,细水长流,才能得到逐步提高。 B.只有持之以恒,不断积累,才能取得学习上的成功。 C.慢工出细活,学习上应该提倡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 D.只有逆境才能成才。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1分)

翻译: ⑵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2分) 翻译: ⑶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分)

翻译: 五、作文(共计20分)。

(一)应用文写作(5分)

王金在人民商场拾到一个黑色“耐克”牌手提包一个,内装人民币5847元,苹果手机1部、农行信用卡1张,望失主前来认领。地点:安居小区35号中单元501,请你代王金写一则招领启事。

共3页 第2页

(二)片断写作(共计15分) 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要求:1.根据所提供的开头与结尾,补写中间部分的内容。 2.补写部分要与所提供的开头结尾衔接上。 3.补写300字左右。

妈妈只洗了一只鞋

小乐回到家,看见自己的一只鞋洗得干干净净地晾在门口,但另一只鞋妈妈没有洗。

(考生补写部分)

小乐穿着一双干干净净的鞋上学去了。

共3页 第3页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第四篇_写作教程复习讲义

现代写作教程大一(上)期末复习

※现代写作原理:是以主体和主体的写作行为为研究中心,并以此为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的。 ※写作主体的素质:1、生活素养2、心理素质(气质、性格、志趣) 3、学识修养4、人格品味5、审美理想

※写作主体应具备的知识修养:1、基础知识2、专业知识3、文体知识4、其它知识 ※人格品味对写作的影响:

1、优秀的人格品味是人们从事一切文化活动的动力源泉,作家的作品几乎都是作家自我思想的一种体现,所以文品与人品很大程度上是对应的。

2、人格品味影响文章的选材立意。

3、人格品味决定文章格调

※语言的风格:具有独特性、稳定性、多样性

※审美理想的创造:1、按美的规律创造美2、美的创造需要激情3、审美创造需要知识 ※写作主体的能力:1、观察能力2、感受能力3、思维能力4、想象能力5、表达能力 ※A观察能力:

作用:是搜集写作材料的重要途径,能提高写作主体的写作素养,能激发写作动机和灵感 构成要素:观察能力具体表现在观察主体对观察对象,即自然、社会、人生的注意力、鉴别力和想象力三个方面。

培养方法:a、常做观察练习b、勤做观察笔记

观察方法:1、移位观察2、定位观察(鸟瞰式、脔尝式、聚焦法)3、比较观察

观察要求:1、明确目的,专注观察2、抓住特征,深入观察3、放开五官,立体观察 ※B感受能力:

三个阶段:感觉、知觉、表象

作用:激发写作的热情,捕捉写作的“契机”,积累写作的材料

培养方法:1、积极参加社会实践2、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3、扩展丰富的情感趣味4、追求独特的体悟能力(升华感知、培养感情、丰富积累、追求独特)

种类:a、从感受器官有“五觉”:视觉感受、听觉感受、嗅觉感受、味觉感受、触觉感受

b、从感受的方式:直接感受、间接感受

※C思维能力:

含义: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能动的】(特性)反映。 基本类型:a、抽象思维(逻辑思维):是评论性实用性文章写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b、形象思维:文艺创作主要使用的思维形式

c、灵感思维:偶然性、顿悟性、瞬息性

思维的要求:1、思想要深刻精辟2、思路要清晰有序3、思维要迅速敏捷

思维的方法:1、归纳与演绎2、分析与综合

创造性思维:a、具有敏捷性、概括性、新颖性、深刻性等特性

b、培养:1、辐射扩散2、辐辏聚合

※D想象能力:

想象的基本特征:生动新颖的形象性

作用:推动构思的进行,突破时空的限制,塑造典型形象

种类: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

培养方法:1、以丰富的生活为基础2、以高度的理性为指导3、以强烈的激情为动力 ※写作客体在写作中的地位:1、是写作的本源2、是写作的依据

※写作客体在写作中的作用:1、激发写作2、检验写作3、制约写作【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写作客体:作者面对的一切写作对象。

※写作客体的具体内涵:

1、对象化的自然景观 2、群体化的社会生活

3、个体化的人生状态 4、外在化的精神产品

※为群体,为社会,就成为写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

1、客体哺育主体,主体反映客体

2、客体赐予主体,主体索取客体(遇和求、积和识、出和入

3、客体制约主体,主体凭借客体

【写作载体】

※写作载体:是指包含、运载写作内容的文章形体和传播媒介,即写作的成品。它是内质与外形的统一体,也就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主要由四个要素构成:材料、主题、结构、语言。其中,材料和主题是内容要素,称之为内质;结构和语言是形式要素,称之为外形。 ※材料——是指作者为特定的写作目的而搜集的、或写入文章中的一系列事实现象和理论依据,诸如人物、事件、景物、情理、数据、例证、名言等。

素材——是指作者为创作需要而通过各种途径所搜集的原始材料因尚未提炼和加工,具有零散性、片段性,可感性。

题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题材是指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社会现象的某一方面,如:“工业题材”“军事题材”“爱情题材”等;狭义的题材是指构成文学作品内容的一组完整的生活现象。具有完整性、概括性、逻辑性

资料——是指作者在写作过程中用来参考和引用的各种书面材料,要求翔实、准确、精当。撰写学术论文、实验报告、公务文书或其他科技类文章,经常使用“资料”这一概念。 信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在文学创作中,习惯采用“素材”和“题材”这两个概念,而应用文写作一般不使用这个概念,,“材料”的使用范围最广,适用于各类文体。

※材料的积累:精心、细心、耐心、贪心

※材料的作用:1、是形成观点的前提2、是形成主题的支撑3、是安排结构的依据

※材料选择遵循的基本原则:

1、要选择表现主题的材料 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

3、要选择典型的材料 4、要选择新颖的材料

5、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材料 6、要选择具体的材料

※材料使用的具体要求:

1、材料的顺序要合理 2、材料的详略要得当 3、材料的观点要统一

※主题——是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记叙类文章:主题、主题思想、中心思想;议论类文章:中心论点、基本论点;说明类文章:中心意思;行政公文:主旨)

※主题的特性:客观性、主观性、时代性

※主题的作用:1、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2、主题是文章的统帅:a、决定材料的取舍b、支配文章的谋篇布局 c、制约文章表达手法的运用

※主题提炼的要求:1、主题要正确 2、主题要深刻

3、主题要集中 4、主题要新颖

5、主题要鲜明

※主题提炼的方法:1、选择表现主题的角度 2、力求挖掘主题的深度

3、勇于开拓主题的新意

※结构:指文章各部分按一定的组合关系联结而成的序列形式。指文章的总体安排。结构也称:组织、布局、章法、格局、文序等。

※结构:A内在结构

B外在结构:是文章在内容、意义上的显在结构,以层次为基本构架单位,可依次分为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

1、开头:“开门见山”式、“曲径通幽”式

2、主体:贵充实丰满——材料丰富具体+材料典型恰当

3、结尾:“力截奔马”式、委婉含蓄式

※结构的基本单位主要是层次和段落。

层次是内容相对完整的意义单位,也叫意义段。

段落是在书面形式上以换行为标志的章法单位,也叫自然段。

※结构的基本原则:1、正确反映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

2、服从于表达主题思想的需要

3、要适应不同的文体特点

※结构的基本内容:1、层次和段落 2、过渡和照应 3、开头和结尾

※结构的基本要求:1、形式匀称 2、衔接紧密 3、节奏鲜明

※结构的基本方式:1、纵式组合 2、横式组合 3、纵横交错式

※语体:是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所形成的的体式特征,语言的特性需要通过语体来表现。 语体:1、口头语体

2、书面语体: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经过加工而形成的视觉语言,具有系统性、规范性、严密性、稳定性的特点。

*书面语体根据功能:1、新闻语体2、应用语体3、文学语体4、理论语体(学术论文) ※语言的功能:(中介作用)语言既是思维的工具,也是表达的工具。

※语言的要求:1、准确(符合语法规则,符合语境)2、简洁3、生动4、流畅

※语言素养:主要是指写作主体所具有的语感和对语言优劣的判断能力。

语言素养(语感的培养):1、处处留心,从生活中采撷(注意倾听)

2、博览群书,从书本上汲取(读记)

3、勤于练笔,在实践中琢磨

【写作受体】

※写作受体解读的素质:1、良好的身心感受能力 2、广博的文化修养

3、丰富的生活阅历

※写作受体的解读心理:1、求知心理2、实用心理3、交际心理

4、愉悦心理(愉悦渴求-实现-满足-外射)5、创造心理

※写作受体解读的特征:1、求知性2、交际性3、创造性

※写作受体解读的原则:1、类型性原则2、整体性原则3、深思性原则

※写作受体解读的方法:1、笔读法2、声读法3、比较法4、圆识法5、分类法

※读者意识:A、作者的读者意识:1、对读者对象的确认

2、与读者交流并激发其共鸣的意识

3、期望得到读者反馈的意识

B、读者的参与意识:1、读者对写作成品的有意选择:a、成品形式

b、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2、阅读中的再创造:信息加工,认知加工,情感和想

象加工。

3、阅读后的反馈活动

※写作受体与写作载体的关系:

A、写作受体对写作载体的选择:写作主体决定一部作品的面貌,什么作品能进入读者视野,并和读者建立起解读关系,则是由写作受体来最终决定。

1、读者的解读素质决定着对作品的理解

2、读者的解读意识决定着对作品的选择

B、写作载体对写作受体的制约:(文章语言)

1、文章语言的语音语调建构层

2、文章语言的词句意义层

3、文章语言的意象意境层

C、写作受体与载体的双向建构

读者与作品的对应关系,决定了在整个读写交流过程中。读者、作品与作者三者之间是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

※写作行为过程包括写作感知、写作运思、写作行文三个阶段,体现着写作“物—感—思—文”的转化和生成规律,与写作行为的发生、进展、和归宿基本对应。

【什么是描写的出发点,】

※写作感知是一般感知的特殊形式,它以主体实践为前提,是一种在生理基础认知和接纳信息,以获得感受、触发情感、启动思维的心理活动,是完成客观外物向主观内识转化的关键。 ※写作感知的特性:

1、个体的差异性:主体对对象的不同感知,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思想情感、兴趣爱好及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

2、对象的选择性:受写作意识的影响,当客观外物在主体感官所涉及的范围内产生对应关系时,主体对感知对象的接纳或排拒,即写作感知的选择性(一方面,选择在其兴趣范围内发生;另一方面,主体总是以原有的信息储备和心理积淀为基础,自觉地对感知对象进行相应的取舍。

3、感知的审美性:写作感知的差异性和选择性,归根结底是由写作感知的审美性决定的。 ※写作感知的过程:

1、三级选择:目标选择、定性选择、抽提选择

2、三种趋向:a、由模糊趋向清晰b、由无序趋向有序c、由残缺趋向完型

3、三层递进:a、主体对事物外在层面的感知,如:视觉描写、嗅觉描写、听觉描写、味觉描写、触觉描写

b、主体对事物的浅层感知

c、主体对事物的深层感知

*写作感知通过外在层面的起始,浅层的过渡发展,深层的内里探测而完成三层递变,为后面的运思准备充足的条件。

※写作感知的方法:1、开放感官,观察体验:最基本的方法,写作活动的出发点

2、走向社会,调查走访:感知生活,集纳写作信息的重要方式

3、手脑并用,阅读集录:弥补直接感知的局限与不足

※运思:思维的运行,指在主体心灵中将感知摄取的素材转化成形象、形式的实践过程。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是升华认识,疏通思路,理清材料,设计文章蓝图的必由之路。

※写作运思的特性:写作运思以感知为基础,为行文创造条件,并与感知、行文、相互渗透,交错进行。贯穿于写作的始终,其特性十分鲜明

1、运思的广阔性2、运思的多变性3、运思的敏捷性4、运思的深刻性5、运思的独创性 ※运思的过程:

1、由模糊到清晰推进2、由具象到抽象推进3、由整体向局部推进

※1、整体运思:a、认识线——立意定体

b、信息线——选材取事

c、布局线——构架谋篇

2、局部运思:a、思考阶段b、推敲枝节c、生成句子

*触发态势——静思态势——入迷态势

*思路的行进方向:a、平面线性走向b、立体网络走向

※写作运思的方式:

1、发散性运思:具有流畅、变通、独特三个特性。思维发散最重要的方法:想象和联想 *想象:审美性写作以创造性想象为主 实用性写作以再造性想象为主

*联想:方式:a、链环式b、辐射式c、跨越式

分类:a、相似联想b、接近联想c、对比联想d、象征联想

2、收敛型运思:基本过程:收敛信息寻找“中心”——确立“中心”——围绕“中心” 进行综合

方法:分析:是指从不同角度,对人事物意理情等各方面进行解剖拓 展思路,为综合和收缩创造创造条件。 综合:具体表现为感性材料的抽象化和抽象材料的系统化

3、突现型运思:一般进程:苦死-搁置-断续思考-潜意识思考-机遇-脱颖而出(即顿悟) a、沉思 b、机遇 c、顿悟

※写作行文

行文:是对思维的检索和创造,既是思维活跃的具体体现,也是思维内容和思维成果的文体形式展示和符号化过程。是一切“思”外化为物质存在形式的必要手段和保证。

※写作行文的特性:1、操作性2、“外化”性(操作是行文的条件,外化是行文的结果) ※写作行文的过程:1、贯通气韵,以意领文(贯通气韵:在内要顺理成章,合乎逻辑,在 外要文从字顺,意到笔随)

2、搭配词语,组合句段

*行文的目的是组词、连句、缀篇。行文中的语符组合不管是审美的或说理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简洁、畅达

3、建构句型,搭建段落

*句型建构的基本形态有:叙述句型、描写句型、议论句型、说明句型。。抒情句型是上述句型的转换,是融合主观情感的灵活运用。

*段落搭建:1、记叙体段落——场面2、议论体段落——论层3、说明体段落——释项

4、行文推进,篇章建构

*a、记叙类文章建构模式:开端—发展—结局

b、议论类文章建构模式:引论—本论—结论

c、说明类文章建构模式:概说—分说—总说

※写作行文的方法:

1、人称角度:a、客观和主观视角(外视角和内视角)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73634/

推荐访问:长征出发点 随州出发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