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时间:2018-08-04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一篇_《现代汉语词汇》全部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题目: “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正确答案:错误

【第二次作业】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①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②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这同汉语语言片断双音节化有关相当关系。双音同双音结合,是现代汉语的一个主要节奏倾向,而绝大多数成语都用了这种节奏。各种长短不同的词语形成四音节的成语的原因有四个方面:

(1)选取原句中最能概括全句或全段意义的成分组成成语。

(2)用四字概括事情、故事、寓言等的主要内容。

(3)省略句中虚词而成。

(4)增加成分(多为虚词或重义成分)于原句而成。

2、简答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有哪些表现?

答:(1)语素义完全消失。这指的是某个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它构成的一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词义完全由另一语素表示,例如"国家”中之"家”,"忘记”中之"记”的意义完全消失了。

(2)语素义模糊。这指的是某些语素原有的意义在其构成的某些词中完全没有表现,但词义又并非完成由另一语素表示,因此不能说这个语素完全没有意义,却又不能说词义减去另一语素的意义等于这个语素新获得之义。这里语素的意义是模糊的。例如"捣蛋”中之"蛋”,"电池”中之"池”在这里的意义是模糊的。

3、简答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

答:(1)新旧词并存可以构成同义词,如:文法——语法,母音——元音等;

(2)标准语和标准语吸收的方言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馒头——馍,玉米——棒子等;

(3)外来语词和本民族语词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幽默——诙谐,海洛因——白面儿等;

(4)外来语言的译音词和意译词也可以构成同义词,如:公尺——米,连衣裙——布拉吉等;同义词产生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随着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发展、思想的发展,语言的词

语也在不断丰富发展。

4、简答谚语有哪些主要类型。

答:谚语的主要类型有(1)农谚,总结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如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2)气象谚,总结气候变化规律的谚语,如:一九二九伸不出手,三九四九沿凌走。(3)讽诵谚,有歌颂或揭露内容的谚语。如:红军到,百姓笑。吃水不忘打井人,翻身不忘共产党。(4)规诫谚,在为人办事方面提出劝告或警戒的谚语。如,活到老,学到老。磨刀不误砍柴工。(5)风土谚,概括地方风土景物特点或特产等的谚语。如:东北有三宝:人身、貂皮、乌拉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6)生活常识谚,总结衣食住行知识的谚语。如:衣不差寸,鞋不差分。坐北朝阳,冬暖夏凉。(7)修辞谚,生动表述某种含意的谚语。如:敬酒不吃吃罚酒。横挑鼻子竖挑眼。

5、简答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关系

答:(1)基本词汇中的词派生的词,构成的新词,绝大多数是一般词汇,如"天”这个词构成的合成词,都是一般词汇。

(2)一般词汇中有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长的历史时期中同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具有了基本词汇中的词的三个特点,它就进入基本词汇的行列。如"党”这个词。

(3)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某个属于基本词汇的词所表示的某些事物、某些概念,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已显得不甚重要,甚或成了过时的东西,这个词就退出基本词汇,变为一般词汇中的词。如:"君”、"神”等词语。

6、简答同义词与反义词各有什么作用。

答:同义词的作用有:(1)增强语言的精确性。精确性主要是指意义。如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油蛉在这里低唱”中"脊梁”一词,原稿为"背脊”;"后窍”一词,原稿为"后身”,两处搞懂后都比原来更加准确。

(2)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同义词这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变化和排列来表现。所谓"变化”指的是同一意思在不同的地方用不同的词,如"呼山山应唤水水和”中"呼”与"唤”;"应”与"和”。所谓"排列”指的是相近的意思在同一的地方用不同的词。如郭小川的《青松歌》诗歌中"志趣”"胸怀”"抱负”都有理想义,加以排比,意思和感情都更鲜明了。

反义词的作用是表示事物、行为、性状等的对立。(1)表示不同事物现象的对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中"重”与"轻”;"尖”与"厚”。(2)表示同一事物现象在不同关系上的对立。如李瑛《深山行进——致山区母亲》中用了"悭吝——慷慨”"严峻——温顺”两队反义词。(3)反义词还能帮助构成不少双音词、成语。如:动静、始终、寒热、方圆;水落石出、七上八下、朝秦暮楚、眼高手低等。

7、简答成语的整体义表现为哪三种情况。

答:成语的整体义表现为(1)语素义直接相加是成语的整体义。如:汗流浃背、无稽之谈、既往不咎等;(2)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成语的整体义同语素义的联系是人赋予的,约定俗成的。如:高山流水、石破天惊等;(3)比喻义是成语的意义。如:水落石出、吹毛求疵、大海捞针等。

8、举例阐述成语和谚语的特点与区别。

答:(1)成语书面性强,谚语口语性强。比如:"一丘之貉”与"天下乌鸦一般黑”;"见异思

迁”与"一山望着一山高”等,签名的四字成语书面语性就很强,后面的谚语很多人都可以随口说出来,其口语性就非常强。

(2)成语比谚语更定型化。比如:成语"众志成城”不能说成"成城众志”,比较固定,而谚语"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就可以说成"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三个臭皮匠,变成诸葛亮”,由此可见,成语比谚语更定型化;

(3)成语在语言运用中相当于词,谚语多数可以独立成句,或独立于句外。如:"我们必须把事情发生的原因弄个水落石出。”句中"水落石出”是成语,它只是一个词语,不能独立于句外。而"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句中"又要马儿跑得快,又要马儿不吃草”是谚语,它可以独立于句外,也可以独立运用。

9、举例论述离合词与述宾结构词组的区别。

答:名词并入与汉语的述宾式离合词都是由名词性成分和动词性成分组成的一个整体,有可分可合的语法特点,但二者性质不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前者是共时平面的句法规则,后者是历时的词汇化的产物,要区别对待。

10、举例论述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

答:正上下位词是上下位概念关系的词,如"人”和"男人”"女人”,"鱼”和"带鱼”"鲤鱼”,"植物”和"苹果”"小麦”等,从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存在的情况和它的作用来看,上下位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先谈上下位词在语言中出现的情况。这方面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上下位词的关系虽然同上下位概念关系是一致的,但是表述某类上下位概念,言语中并不都是用词来表示的。例如现代汉语中"商人”这个词有如下常见的下位词。

【第三次作业】

题目: "看守”是支配结构的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看守”是( 并列式 )结构的合成词。

题目: "竹子”是附加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房间”是补充式的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过路”是支配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花朵”偏正结构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花朵”一个( 补充式 )结构合成词。

题目: "老师”是偏正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老师”是一个( 附加 )式合成词。

题目: "坐位”是补充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坐位”是一个( 偏正式 )结构合成词。

题目: "雪崩”是陈述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可爱”是附加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地震”是偏正结构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地震”是一个( 陈述式 )结构合成词。

题目: "有空”是支配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跟随”是联合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进入”是联合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预习”是补充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预习”是一个( 偏正式 )结构合成词。

题目: "白眼狼”词是偏正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琉璃”是联合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题目: "吩咐”是一个单纯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芭蕾舞”是偏正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带走”是补充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正确

题目: "珊瑚礁”是联合式合成词。

正确答案:错误 "珊瑚礁”是( 偏正式 )结构的合成词。

【第四次作业】

题目: "母亲?妈妈”这对同义词主要区别是语体色彩。 正确答案:正确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二篇_语言的词汇

第五章: 词汇与词义

教学要求:了解词汇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词汇的范围、类别和构造等知识,使学生具有辨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训词语类别形式和构造形式的能力,能正确地使用汉语和所外语的词语。

重点和难点:基本词汇的特点,一般词汇的内部分类。

第一节 词汇和词汇学

一、词汇、词汇量、词语

语言学中的词汇是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汇,它包括该语言全部的词和相当词的固定词组、缩略语。词汇,和语音、语义、语法等一样,也是语言结构系统的要素。在语言使用中词汇又起着材料的作用,离开了词汇这一材料,也就无所谓语言。

词汇和词不同。词汇作为语言学的术语是一个特定的集合概念,它指的是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英语词汇),而不是指具体的一个一个的词。”词汇”这个词具体使用时,所指的范围有大有小。.既可以指一种语言中全部词语的总和(如汉语词汇,日语词汇),也可指一种语言中某类词语的总和(基本词汇,一般词汇);既可指一个人在某种语言上所掌握的词语的总和(如鲁迅的词汇,巴尔扎克的词汇),也可指一种作品所用词语的总和(如《三国演义》的词汇、《<源氏物语>的词汇研究》)。不管哪种说法,都是集合概念,不是个体词语。本章讨论的词汇,主要指的是第一种意思和第二种意思。

一种语言的词汇,可以进行量的统计。语言的历史越悠久,词汇量就越大。而词汇量就越大,表明该语言本身越丰富越发达,表现力越强。一种发达的语言的词汇量是非常丰富的,但究竟包含多少词语,这难以精确统计。当代一些发达语言的词汇所包含的词语数量,现代的和历史的,加起来都有几十万个。如《汉语大词典》这部以常用词为主的词典收录的词条就达到37万多条。

二、词汇单位

词汇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的组成者是词和固定词组以及相当于词的定型缩略语。 一般认为词是语言中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的单位。它具有三个特点:一、定型性,二、完整性,三、最小。

语言单位的“定型”,是指语音形式和意义不轻易改变,两个方面都不是随意的、不定的。

从形式上看,词具有一定的语音结构,它有固定的音节或音节的组合,还有一定的重音或声调。从意义上看,词有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意义,它表明客观现实中的某一事物、性质、特征、行为或关系等。例如现代汉语的“白、纸、写、犹豫、韭菜”等,它们都有固定的语音结构形式,都表明客观事物的一种事物或现象,它们的语音形式和意义都是定型的,它们是词,这是显而易见的。像“龙头、小姐、大话”等的意义也是固定完整、不可分割的,不是它的几个构成成分的意义的简单总和。“龙头”指的并不是“龙的头”,而是指自来水管的放水活门,“小姐”指的并不是年龄小的姐姐,而是对未出嫁女子的尊称,“大衣”并不是指很大的衣服,而是指较长的西式外衣。英语的“black-board”不是指黑的板子,而是一种教学用具,“honey-moon”并不是指甜蜜的月份,而是指新婚后的第一个月。这些也是词。

“完整”,是说它能独立地作为一个整体而被人们所理解,独立地同别的语言材料单位组合。例如现代汉语中的“葡萄”、“枇杷”能独立地被人们理解其含义,可以作为独立的单位同“青”“熟”“吃”等组合。如果把它们分割成“葡”和“萄”、“枇”和“杷”,那分割出来的东西就失去了语言材料的资格,不能单独地被人们所理解和掌握,也不能和其他建筑材料单位组合。

“最小”是指词不能拆开扩展,内部不能再插入进别的语言成分。

固定词组,是指词的固定组合体。在语言中某些词常常固定地组合起来,成为一个使用单位,它是词的等价物。它虽然由若干词组合而成,却并不等于是由独立的词相加的在词 的上一层的单位,而是跟词处于同一个平面上,在造句功能上和词相同。作为语言材料,它同词一样,也是建造语言建筑物的直接单位。固定词组同词一样,以固定的声音和特定的意义存在于词汇之中。它的特点:一是结构上的凝固性。二是意义上的整体性。

各种语言中都有各具特点的固定词组,它大致可分成两种:一是专名用语,二是成语、惯用语。

专名用语主要指由几个词固定组合起来表达的事物名称,包括国名、地名、机构、组织、报刊、作品等名称术语。如:汉语“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海峡”,英语“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日语的“日本野鳥の会(日本野鸟协会)”、“《鹤 恩返し》”(《仙鹤报恩》)等。书刊影视歌等名称是固定词组,但跟普通的固定词组不同,一旦不作为书刊影视歌名,便只是一般的词组,而不成为词汇中的成员了。如《我的老师》(文章名)、《深圳青年》(杂志名)是固定词组,但“我的老师”、“深圳青年”便只是一般词组了。

许多语言都有惯用语,它一般是指口语中结构比较定型、意义有所引申的固定词组。如汉语的“钻牛角尖、开绿灯、吹牛皮;耳边风、拦路虎、小道消息”等,英语的“break the ice(打破沉默)”,日语的“口がうまい(能说会道)”、“温泉につかる(洗温泉)”等。 成语是汉语特有的固定词组。它是语言发展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习用的、定型的词组。成语大多有出处,其中大部分是从古代文献中继承下来的,也有来源于社会流行语。如“滥竽充数、杞人忧天、毛遂自荐、一鼓作气”等来源于古代文献中的故事、传说,“狼子野心、水到渠成、七手八脚、半斤八两”等来源于古今社会流行语。外语中没有汉语的这种成语,但有时可用成语来翻译外语的惯用语或寓言故事。如英语的“love me ,love my dog”,译成“爱屋及乌”;日语的“似たり寄たり”译成“半斤八两”。

固定词组同词一样,以固定的声音和特定的意义存在于词汇之中。固定词组在形式结构和语义方面有自己的特点。从结构上说,固定词组都有凝固成型的特点。就是说它的结构是一种特定的组合形式,不能像普通词组那样随意改变。第一,组成固定词组的各个构成成分,一般不能随便变换位置;第二,不能用同义或近义的成分去调换;第三,不能任意增加或减少成分。如“胡作非为”不能换成“非为胡作”、“狐假虎威”不能说成“狐借虎威”,“一孔之见”不能说成“一孔见”;日语惯用语“似たり寄たり”不能换成“寄たり似たり”、“気に食わない(不称心)不能说成“気に食べない”。比较起来,汉语成语的结构限制较严格,除某些场合能灵活运用外,它的组成成分既不能变动也不能拆开。而汉语惯用语的凝固性比成语要弱、灵活性比成语要大。除名词性的惯用语变化较少外,动词性惯用语的结构成分可用同义词替换,可以前后颠倒,而大多都可以拆开,可以扩展,如:唱高调――唱什么高调,这种高调唱不得;走后门――走领导的后门,在他那里后门走不通。外语的惯用语结构一般较稳固。

在意义上,固定词组一般具有整体性的特点,除专名用语外,固定词组的意义,一般都不能按字面僵硬地理解,不是它们的各个构成成分即组成它的各个词的意义的简单总和。往往即使知道构成固定词组的每一个词的意思,也知道组成固定词组的语法规则,还不一定能了解固定词组的意思。它们一般都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如“破釜沉舟”,不能理解为“打破锅,凿沉船”,它的真实意义是“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马后炮”不是“马后面的大炮”,而是“喻指不及时的举动”。日语的“足を洗う”,这个惯用语是“洗手不干”的意思,如果一个词一个词直译就成了“洗脚”了,英语的“break the ice ”也不能直译为“打碎冰块”。

固定词组跟词相比,在于固定词组本身可以再分出多个完整定型的语言材料单位,而词不可能再分出更小的完整定型的语言材料单位来。

缩略词语,是指由词组紧缩、省略而成的词语。缩略词语包括缩语和略语两部分。【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缩语是习用的联合短语的紧缩形式,一般选择其中各项共同语素加上包含的短语项数构成,如:抢种抢收――双抢,陆军海军空军――三军,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四季。此外有:三胞(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有的是根据共同的属性加上列举的项数而成,如:金木水火土――五行,马牛羊鸡猪狗――六畜。

缩语称说简便,但容易使原来的具体内容落空。如“八卦”的具体内容,“3w(w.w.w)”究竟指什么,人们已不不太清楚了。

略语是词组的省略形式。口语中为了称说简便,把较长的名称以及习用的短语(可以是一般短语,也可以是固定短语)省略而变成了略语。并又被进一步用到书面语中去,便逐渐稳固起来。汉语的如:彩色电视机――彩电,师范大学――师大,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中国语言文学系――中文系;英语的World Trade Organization(世界贸易组织)――WTO,Test of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TOEFL(托福)。

缩略词语本来是临时替代词组的,后来形式和内容都凝固化了,具备了一般词的特点,便转化为词。有些缩略词语渐渐凝固成了词,原来的专名用语反而用得更少了,如“地铁(地下铁路)”、“空调(空气调节器)等。

而未凝固的还处于临时替代状态的词组的缩略形式,不能算是词汇成员,如:足赛、执董(台湾用)。

附台湾缩语:

姓氏+类名:谢生(谢姓学生)、杨女(杨姓女子)、陈妇、刘嫌(嫌疑人)、--大陆为姓氏

+职务。

教部(教育部)、艺界(艺术界)、英打(英文打字)、纯稚(纯真稚气)、廉宜(廉价便宜) 思考:略语缩略的方式有哪些?大陆与台湾缩略的差异。(江西教育出版社《差异与融合》2000)

固定词组在数量上比词少,功能上也不及词重要,它是词汇中一种非基本单位,但它往往成为学习运用某种语言的难点。

第二节 词汇体系

> 任何一种语言包含的词语数量都是数以万计的,有的多达几十万。表面看来词语很庞杂,实际上,词汇内部并不是一盘散沙,词汇中的各个词之间是有联系地汇集在一起的,词汇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 词汇内部有一个核心,它是整个词汇系统的基础,这就是基本词汇。词汇中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就叫一般词汇。

> 基本词汇标志着与人们世世代代的日常生活关系非常密切的事物,例如自然现象,生活、生产资料,时令、方位、数量,人的器官肢体,基本动作行为和性质状态以及与日常言行有关的现象等。下列词都是汉语基本词:

> 天、地、气、星、风、雨、火、树、花、草、鱼、人;刀、车、马、船、房、布、菜、米、油;年、月、日、春、秋、南、北、上、下、前、中;一、二、十、百、千、万;手、头、心、肺、胆、皮、肉;吃、喝、说、睡、出、生、起、打、笑、走;老、少、大、粗、轻、快、白、长;

> 其他语言的基本词大致也是这样。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表达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词都属于基本词汇,比如汉语的“吃”和“进餐”同义,可只有前者属基本词汇,因为一个词是不是基本词,还要看它在词汇体系中的地位如何。“吃”这个词,就其运用范围来说是全民族普遍使用;就其在语言中产生和发展的情况来说,它是稳固的,千百年来不易变化,为

人们世代所用;就其在词汇中的功能和作用来说,它是构成新词的基础,有很强的构词能力。一般来说,基本词要具备这些特征。而“进餐”这个词就不具有这些特点。

> 语言的基本词汇是在千百年的长时期生存着的,它属于历时范畴,不同时段的基本词汇的数量和成员会有所不同。从汉语词汇来说,古代汉语、近代汉语、现代汉语都有各自的基本词汇,而各个时段共同的部分就是汉语的基本词汇。这样,汉语的基本词汇就不会是很多。属于基本词汇的词,具有以下性质:

> 第一,全民族普遍常用。这是从共时角度说的。基本词,不拘地区、性别、文化说同一种语言的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不可缺少,并且在各种交际场合中大都能够运用。即不需要特别解释,人人都懂,人人都会用。如古代汉语的“弓、童、目、足、言、君、义、之、而”等,现代汉语的“眼睛、学习、老师、商业、非常、什么、因为”等,现代日语的“朝、秋、赤 ぃ、さくら 、きっと、 する”等,现代英语的“is、 you 、 the 、 read 、book”等。而像“进餐”并非人人都懂,会用,它就不是基本词。

> 第二,稳固性。这是从历时角度说的。基本词汇稳固性是指它历史悠久,存在时间长,在长时间中它的所指范围是稳定的,为人们世代所用。而不能理解为它的语言形式和意义没有变化。事实上,古音和今音都不完全相同,不少词的概念义也会随着人们的认识发展而深化。也不能片面地理解为非得上千年才算“历史悠久、存在时间长”,对现代汉语来说,它的形成到现在也就百年左右的历史,只要从现代汉语形成之初便存在、一直到现在仍沿用的词语,便可以认为具备了“历史悠久”的特征,说明其稳固性强。现代汉语的“水、土、人、风”等,从甲骨文时代到现在,一直使用,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吃、好、了、的”等也有上千年的历史,而“社会、生产、现在、时候”等有百年左右的历史;这些词所表达的概念是汉族社会的人们交际时所不能缺少的。而像“富农、知青、插队”之类,曾经一度通行于广大人民的口语之中,可就那么几年,风行一时之后就不再运用了。所以算不上基本词汇。 > 第三,基本词汇是构成新词的基础。新词的产生都要利用原有的且为人们广泛熟悉的语言材料,基本词汇正有这些特性,能为新词提供构词材料。如英语的基本词“live”(生活)可以构成“livelihood”(生计)、“livelong”(整个的)、“lively”(活泼的)、“liveliness”(活泼)“living”(活着的)等几十个词。以日语的基本词“き(気)”为基础可以构成“にんき(人気)”(人缘)、“げんき(元気)”(精神)、“気掛り”(挂念)等一百多个词。汉语的情况略有不同,古代汉语的词以单音节为主,现代汉语的词以双音节为主。利用古代汉语的基本词(其中一部分也是现代汉语的基本词)构成了现代汉语的许多词语,而在共时条件下,基本词的构词能力却有不相同。现代汉语里,除代词和虚词外,单音节的基本词都有极强的构词能力,而双音节的基本词,构词能力一般都很弱,有的甚至没有构词能力。如基本词“爸爸、眼睛、学校”等构词能力就很弱。构词能力强的语言材料曾经是词,而在另一时段却失去了词的身份,这在汉语中屡见不鲜。像“鼻、眼、耳、足、桌、椅、金、银、道、德、福、基、际、朋、友、敌、导、处”等在古代汉语都是基本词,在现代汉语中构词能力仍很强,但它们都不是作为词,而是作为语素的身份存在的。

> 不同语言中的基本词汇的范围和成员的数量是不完全一样的。汉语的“米”、“茶”是基本词,而在英语、俄语、等西方语言中标志上述同样事物的词就不会是基本词;英语的“cream”(奶油)、 “beef”(牛肉)等是基本词,而在汉语中表示上述事物的词就不是基本词;日语的“さくら”(樱花)“たたみ”(榻榻米)“ふろ”(浴池)是基本词,在其他语言中表示上述事物的词就很难归到基本词汇里去。不同语言中基本词汇的差异,是体现语言民族性的一个重要方面。

> 词汇系统中的一般词汇是从负面消极地得出的,它的正面特点难以看得出。大体上,属于一般词汇的词,使用范围较窄,它不为全民常用,或者虽然在短时期为全民常用,但不稳固;构词能力一般都较弱;大部分成员产生的历史较短,而一部分历史长久的成员又不普遍

常用。在发达的语言中,一般词汇成员的数量总要比基本词汇成员的数量多得多,它的内部组成成分也很复杂,变化也较快。

>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的关系是:

> 第一,由基本词汇作为构词材料产生的新词,绝大多数属于一般词汇。如汉语基本词“网”构成的“网络、网状、网巾、网吧、网虫、网迷、上网、电网、情网”等词,都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 第二,一般词汇中有些词,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它们所表示的事物和概念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间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具备了基本词汇中的词的特点,它就进入了基本词汇的行列。如汉语“党”、“电”,在古代只属于一般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成为人民生活中普遍运用的词,并以它们为基础,产生了一大批新词。“党”、“电”就变成了基本词。

> 第三,基本词汇中的某些词,也可以随着社会、语言的发展而转为一般词汇,如汉语的“君”、“弓”,在古代汉语里属于基本词汇,但到了现代汉语中只能算一般词汇了。

> 以“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分类来表述词汇系统,比较繁芜复杂,但对研究词的产生、构造和来源有重要作用,对语言教学、词典编纂和计算机处理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 第三节 词汇的构成

> 词汇的组成相当复杂,可以从多方面去考察,除去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这个角度以外,还可以根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 一. 常用词语和非常用词语

> 从词语的使用频率看,词语可以分为常用词语和非常用词语。使用频率高的是常用词语,词汇里除去常用词语的成员,是非常用词语。使用频率即“词频”,一般都是用统计的方法确定的。如《现代汉语频率词典》,下列高频词语有八千,《普通话三千常用词表》,收列的现代汉语最常用的三千个词。常用词语的确定,对语言教学、计算机信息处理、词典编纂有重要作用。语言学习一般都是把最常用的词先安排在初级阶段,把常用词安排在中级阶段,非常用词安排在高级阶段。

> 常用词语可以是基本词,也可以是非基本词。非常用词语与常用词语是相对的,这跟统计语料的选择,词频高低的界定,数量范围的控制都有直接的关系。

> 二,通用词语和非通用词语。

> 从词语的使用范围上看,词语可分为通用词语和非通用词语,不受地区、职业因素等的限制、全社会都普遍使用的词语就通用词语。而只在某地区、某领域或一部分使用的就是非通用词语。非常用词语主要指方言词和专门词语。方言词指存在于具体的某个方言中,有不同于民族共同语及其他方言的特殊含义、特殊构造材料或构造方式的词。

> 来源于方言但进入了民族共同语,被全社会普遍接受和使用的,不算方言词,有的书称之为方源词。吴方言中的“尴尬”,“晓得”,西南官话里“搞”,“耍”,粤方言里的“看好”,“阔佬”等已进入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不再算方言词。

> 而像西安话里的“贼娃子”,上海话里的“白相”,广东话里的“手袋”,成都话里的“上装”,才可以算方言词。外语中也有方言词,如标准日语的“谢谢”,是“ありがとう”,在大阪则说成“おおきに”;英语的“上级,上司”,是“superior”,而在方言俚语中说成“nibs”。专门词语是意义所体现的概念比较专门化、使用范围比较窄、常用于某些部门、行业或社会集团的词语。原来是专门词语,但所表达的对象后来能为一般人所熟悉了解,且不一定按照原来的要领来理解运用,使用的范围也不窄,这时就不再属于专门词语。如:“辐射、手术、超载、脸谱、上台、卧底”等。而像“硝酸咪康唑、转接卡、黑匣子、格语法”等,只为该专业、部门的人所熟悉和运用,这才是专门词语。

> 三. 新词语与旧词语

> 从语言发展和词语存在形式看,。语言的词汇中可以分出新词语和旧词语。这种划分属于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三篇_各种词汇

词汇

一词与词汇

1、词:语言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造句单位。

2、词汇:一种语言所有的词和固定用语(简称“词语”)的总汇。

二词汇的构成

(一)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1、基本词汇

(1)定义:词汇的核心部分,是具有较长历史、与人们日常生活相关且社会普遍使用的比

较稳固的词汇。

(2)特点:① 普遍性。② 稳固性。③ 能产性。④ 民族性。

2、一般词汇

(1)定义:基本词汇以外的词汇。

(2)特点: ① 形成历史短。② 稳定性弱。

③ 构词能力差。④ 部分词汇有使用范围、地域限制。

3、二者的关系

(1)区别:① 使用范围不同。

② 稳定性不同。

③ 构词能力不同。

④ 使用频率不同。

(2)联系:① 均是词汇重要内容之一,基本词汇是一般词汇的

构词基础。

② 交际中交替使用,不可或缺。

③ 二者可以互相转化。

(二)标准语词汇和方言词汇

1、标准语词汇

(1)定义:某一民族或国家内部全体成员共同使用的标准、规范的词汇。

(2)特点:① 标准化、规范化。② 便于达到交际目的。

2、方言词汇:

(1)地域方言词汇(2)社会方言词汇

(三)古语词汇和新词汇

1、古语词汇2、新词汇

(四)书面语词汇和口语词汇

1、书面语词汇2、口语词汇

(五)本族语词汇和外来词汇

1、本族语词汇2、外来词汇

一般词汇和基本词汇 第四篇_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

《现代汉语词汇》作业答案(第一批次)

判断题

1.题目: 词都有概念义,同时也有附属义。 错误

2.题目: “摩托车”是半译音半译义外来词:正确

3.题目: 常用词可以是基本词汇中的词,也可以是一般词汇中的词 正确

4.题目: 同义词是概念义与附属义完全相等的词。 :错误

5.题目: 同音词即声、韵、调相同或相近的词。 :错误

6.题目: 由于成语意义的整体性特点,构成成语的语素义直接相加不能显示成语的整体义。 :错误

7.题目: 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是词义,也可以是语素义。 :正确

8.MTV、WTO都是带字母的词语。 :错误

9.题目: 构词能力强是基本词汇与一般词汇的共同特点。 :错误

10.题目: 语素在构词中的特殊变异主要表现之一是语素义变得模糊。 :正确

11.题目: “鼓掌”“睡觉”都是离合词。 :正确

12.题目: 固定语在结构、意义、作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但仍是词汇的组成部分。 :正确

13.题目: “找茬儿”中的“茬儿”是单纯词。 :错误

14.题目: “虚义语素”是指“子、儿、”等无具体词汇意义的词缀。 :错误

15.题目: 叠音词属于合成词中的一类,如“莽莽”“姥姥”。 :错误

16.题目: 关联性联系形成的新义是词的比喻义。 :错误

17.题目: 一个多义词的各个义项,可以分别与不同的词构成反义关系。 :正确

18.题目: “啤酒”“芭蕾舞”是合成词。 :正确

19.题目: “铁路”是词,“铁锅”是词组。 :正确

20.题目: 词的本义又叫基本义,是词的最初意义。 :错误

《现代汉语词汇》在线作业答案(第二批次)

1:简答四音节的成语是怎样形成的?

答:(1).成语绝大多数是四音节的,有一部分后来成为成语的词语,原来就是四音节的。如"一息尚存”,出自《朱子全书·论语》:"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一息尚存”指生命的最后阶段。

(2).但大多数成语为四音节,有一个逐渐发展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68407/

推荐访问:韩国语基本词汇 日语基本词汇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