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历史朝代 > 饶毅简历

饶毅简历

时间:2018-06-27   来源:历史朝代   点击:

【www.gbppp.com--历史朝代】

饶毅简历 第一篇_神经科学简介

神经科学简介

摘要神经科学是为回答脑与神智关系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本文回顾了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图景,以此为线索简要勾勒出神经科学所涉及的基本方面。 关键词神经科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经济学

自有历史记载以来,脑与神智的关系就一直是人类关注自身的重大问题之一。神经科学是为回答这一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应用生命科学和物理科学、信息科学的综合途径,从分子、细胞到计算网络、心理多个水平,对神经系统的形成、正常功能和异常病变进行研究。

1 回顾神经科学的发展历程

19~20世纪之交,是神经科学作为一门学科萌芽、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脑的细微构造及脑显息构造逐步清楚,实验研究深入开展,这样就把脑的解剖推进到细胞水平。Golgi 通过银染色法观察到了单个神经细胞的完整图象, Cajal发现了神经细胞的树突与轴突结构及神经细胞的信号传递方向,从而开创了神经元学说。。几乎同时,Sherrington铸造了突触概念,提出了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Cajal的神经元学说和Sherrington的突触概念使得我们有可能在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分析脑功能。Adrain的神经信息编码理论指出,不论脑功能如何复杂,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的交往都依赖“全或无”式的动作电位。这些就构成了脑活动的基本原理。

另外,20世纪初Pavlov条件反射学说和Thorndike的操作式条件反射实验模式的建立,为神经活动与心理的关系、实验性记忆、学习研究奠定了基础。 神经传导在Helmholtz, Bernstein工作的基础上形成为膜学说。随着电子技术的进步人们才了解神经兴奋原来是神经细胞膜膜电位的去极化与复极化的反复进行,扩布前进,Hodgkin、Huxley和Katz提出了离子学说。神经元学说及膜电位理论的建立,不可避免地引出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两个神经元或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非神经元之间的兴奋是怎样传送的,突触概念为兴奋传递奠定了基础,突触化学传递的理论也建立了起来,解决了兴奋传递的机制问题。以后,人们进一步知道,递质之所以起作用,是因为它作用到细胞膜上的递质受体,递质-受体问题是又一

个重要的脑科学基本问题。

20世纪下半叶,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理论的确立,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的广泛、深入应用,电子显微镜的发明与运用,极大地推动了脑科学的发展。脑活动基本过程的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突出进展首先是兴奋的传导与传递研究,前者的基础是静息膜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动作电位,膜电位的建立和破坏都与膜上一些对电位敏感的蛋白有关,这就是迄今仍备受关注的离子通道问题。负责动作电位产生的离子通道蛋白已被鉴定,在1998年解析了其中的钾离子通道的三维结构。传递的基础是递质及递质受体的活动,如今,形形式式、分子量大小不同的递质已被揭露,递质受体的一级结构大多均已确定。分子克隆的方法使得我们有可能鉴定基因,由于在异源表达系统中应用了定向突变和功能研究,人们正开始阐明离子通道蛋白是怎样在分子水平工作的,完整受体分子的结构有希望在不远的将来也可获得。这些结果将使人们有可能在原子水平理解离子通道的门控,以及离子流动的机制。兴奋的传导与传递,不再是抽象的知识,而是实实在在可以看得到的细胞及分子过程。

另外,脑功能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更加深入了,例如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前额叶的高级功能、知觉、记忆、学习的机制等。最近一些特定的进展是关于记忆方面的:记忆的基础可能是一种长时程增强(LTP),动物实验中已经证明一种递质受体叫NM2DA受体,特别是它的NR1亚单位可能与记忆有关,记忆的巩固与另一种被称为CREB的蛋白质有关,从脑的部位来看,海马似乎是对记忆起关键作用的部位。

对脑疾病的认识也加深了,享廷顿病是由单基因缺陷引起的,人们在试图寻找老年性痴呆、巴金森病等的基因变异基础。发育神经生物学的任务令人激动,但并非轻而易举。果蝇、线虫、蛙、鼠等模式动物已广泛应用于发育研究,哺乳类动物发育过程中几个基本步骤的分子机制正在逐步弄清,包括神经系统的诱导,神经细胞的分化,神经突起走向靶细胞的导向,神经元的存活和凋亡,多余神经元的被删除等。

由于新的脑功能成像技术发展与完善,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技术可以观测到清醒正常人局部脑的代谢活动,加上完形派(Gestalt)心理学的影响,人们希望把客观资料与人的行为及精神活动的观测结合

起来,解开脑与精神关系的千古之谜。到20世纪的最后的10~20年,认知神经科学问题提出来了。认知神经科学不但要研究记忆、知觉、它们的内部代理,也要求研究意识、注意等更高级的脑力活动。

2 对神经科学发展的展望

2.1当前国际神经科学基础研究的动向

(1)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神经活动相关的基因转录与调控;神经系统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及表观遗传学;神经活动相关各类离子通道的分子结构、分类与调节;神经营养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突触传递与神经递质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神经细胞内的各种信号转导通路及其相互作用;神经元各种分子信号的整合与调控;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功能、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2)神经系统的发育与可塑性。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可塑性与功能可塑性;神经系统发育的基因调控机制;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神经轴索生长的定向引导、树突发育的分子机制、突触可塑性的分子机制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再生机理。(3)神经系统疾病的基础研究。主要包括: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定位及其发病的分子机制;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帕金森病、老年痴呆等)发病的分子机制与防治;脑卒中等常见疾病发病的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及其分子、细胞、代谢的相关机制与防治;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发病的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及其在分子、细胞、网络、行为等多层次上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防治;神经药物的分子设计;神经机能损伤修复技术;神经干细胞移植疗法;神经系统疾病的基因疗法;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疗法。(4)脑高级功能的研究。主要包括:感觉整合与认知的形成机理;多电极阵列记录技术和多种脑功能成像技术的综合;脑高级功能(认知、学习、记忆、思维、语言、控制、决策、情绪、意识等)的功能定位及其动态变化过程与机理;计算神经科学与大脑神经网络的仿真与模拟;神经信息的编码方式与神经信息加工规律;大脑神经网络功能连接属性及其动态分析。

2.2神经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

21世纪以来,随着认知神经科学的进步和脑活动测量仪器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认知神经科学在社会、心理、经济、文化、商业等诸多领域的应用也迅速

发展起来,引起了有关学科的高度关注。目前,已经有明确学术称谓的交叉学科领域有:神经社会学(Neurosociology)、神经经济学(Neuroeconomics)和神经营销学(Neuromarketing)等。以神经经济学为例。2000年的12月8~9日,在普林斯顿大学的一个研讨会(PrincetonworkshoponNeuralEconomics)首次使用了神经经济学(NeuralEconomics)名称,并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步被广泛认可。在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发言上,VernonSmith就提到,新的脑成像技术推进了神经科学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它可以研究大脑活动的内在规律,包括市场与规制调节下人类决策规律。在经济学领域引入神经科学的方法,显然是要进一步揭开人类经济决策的根本奥秘,即研究大脑产生某类经济行为的内在机制,揭示从外界刺激或内省到行为之间的黑箱。在研究方法上,神经经济学沿用了神经生物学的实验研究特点,并进一步继承了实验经济学的中心思想,主要内容是观察和测量人在制定经济决策时大脑活动的基本规律,发现产生某类经济行为的神经机理。神经经济学研究取得了找到了经济人“不完全理性”的神经学基础,“理性人具有普遍自知能力”的假设不成立的神经学的依据,风险决策的神经学基础等进展。

参考文献

1韩济生.20 世纪神经科学发展中10 项诺贝尔奖成就简介.生理科学进展,2001 ,32(2) 2饶 毅,鲁 白,梅 林.神经科学:脑研究的综合学科.生理科学进展,1998,29(4)

3陈宜张.21世纪的神经科学(一).同济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07,28(2)

4 马庆国,王小毅,认知神经科学、神经经济学与神经管理学.管理世界,2006,10

5 中国基础科学· 973计划十周年专题研讨会.China Ba sic Science2008,5

6王益文,林崇德,陆祖宏.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进展.自然科学进展,2006,16(12)

饶毅简历 第二篇_一流的研发能力、一流的企业

一流的研发能力,一流的企业

影响中国创新能力和产业升级的因素有哪些?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不健全。回顾人类经济发展史,人们提出一个疑问,就是18世纪的英国为什么能产生产业革命而已经有资本主义萌芽的中国的明朝末期为什么就没有发生。人们在比较以后得出一个结论,就是在强大集权体制下的中国很难形成一个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而在资产阶级已经有很大影响力的英国能提出并形成一套知识产权的保护制度。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促进了产业革命的爆发。朗科董事长说:自己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创新以后其他厂商就会立即仿冒,你巨大的研发费用根本收不回来,不创新你就等着被国外厂商淘汰。这就是缺乏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给中国企业造成的困境。记得中学时期的教科书上说,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是资本主义抑制生产力发展的一个证明,真是愚民教育啊,殊不知你发明了东西被别人仿冒你什么都得不到而抑制了创新这对生产力的发展造成的伤害更大。必须健全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保证有效执行。

2. 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科研体制,体系。建国以后,中国走的是社会主义道路,执行的是计划经济,科研体系也是执行的是与计划经济相配套的那套科研体系。92年走上市场经济的道路以后,共产党政权并没有一个有效的改革战略,原先计划经济时期的科研体系被破坏了,新的科研体系并没有建成。军工科研体系基本没有动,原先的科研院所除去公益性的以外都市场化了,企业里除去一些大企业外基本都没有研发机构,没有研发能力,这就是中国科研体系的现状。你看美国的科研体系有,强大的军工科研体系,公益性的科研机构,美国的公司基本都有自己的科研机构特别是美国的大公司都有强大的研发能力,美国的各个大学也有一流的科研机构。最关键的是美国的军工科研体系和民用科研机构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军工科研反噬民用,民用反噬军事科研的这么一种机制,他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机制和联系是最重要的,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这就是美国研发能力强大的最重要的根源之一。正是在这种机制下,美国军工科研的很多重大突破都转化为民用,促进了美国一轮一轮的产业革命,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像互联网等都是这一机制的结果。反观中国他们没有形成这么一个有效的体系,各研发机构没有联系,相互独立,更没有形成那种机制。中国军工科研中的具体的应用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研发应该并入企业,基础科研可以独立,各个军工企业共用。建立各种研发机构的联系,建立这种反噬机制,加强对大学科研的投入,特别是必须培植中国企业的研发能力,中国企业没有形成研发能力是中国没有出现丰田,三星这样的一流公司的根源,也是中国不可能实现产业升级的根源。建议中国借鉴韩国设立《企业技术引进,研发促进法》,增大对企业研发的支持。再者,中国一些企业的管理人们素质太差,因为历史原因来源复杂,那些土包子开的那些小饰品,服装企业永远都不能实现产业升级,必须彻底的腾龙换鸟,进行金融体系,风投等投融资的资源分配方面的改革,让那些一流的科技精英来创办管理企业,中国才有可能实现产业升级。

3. 关系文化,特会搞关系的人把持中国科学。中国的中科院和各个科研机构必须通过立法和内部制度建立起一个无情的依靠学术水平来评价人的制度。特会搞关系的人把持中国中科院这已经不是秘密,二流学者靠拍拍马屁,搞搞关系就进中科院,一批真正的学术精英却进不了中科院,其结果是马屁精把持中国科学,中科院也搞帮搞派(不是学士流派),中国科学不沉才怪。今年的中科院院士评选,生科部最牛的三个人全部落选, 韩家淮:前美国Scripps研究所的正教授。

施一公:前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终身教授和讲席教授。

饶毅:前美国西北大学Elsa Swanson讲席教授。

饶毅第一轮就出局,韩施两人第二轮也中枪了。这就是当今中国科学的事实,这些问题不解决,中国科学能发展那真是天方夜谭。

4. 权威和领导不允许挑战他的观念和意识还存在,下属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想也不敢搏领导面子。在中国公司里,如果领导有什么事情说得不对,你不能直接指出来,如果直接指出来他觉得有损他的权威,有损他的面子,搞不好他就给你小鞋穿。这压缩那个就使得各级之间不能平等及时有效地沟通,不利于好的创意的形成。杨振宁在说中美两国的原子弹研制时说:领导美国原子弹研制的只能是奥本.海默,领导中国原子弹研制的也只能是邓稼先,如果把他们两个调换一下,中美两国的原子弹研制谁也搞不成。美国文化喜欢挑战权威,表现自我,不行也要吹嘘一番,美国人也喜欢这种工作方式,领导绝对不会因为这个打压你,相反会喜欢你,觉得你有主见,有能力,会重用你。据说奥本海默在学生时代经常因为老师讲的不对直接跟老师顶嘴,如果这在中国那不就得罪了老师,老师不搞你才怪。为什么中国学生到美国去以后,工作很优异就是很难得到提拔,就是中国人在中国这种环境下养成了习惯,不习惯去表现自己。美国创新能力强,与美国的这种喜欢挑战权威,自由平等开放的文化息息相关。

5. 中国人的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中国人讲究做人,这种文化肯定影响科研人员的日常科研工作。中国的企业里关系复杂,有的帮派林立,绝大多数根本不按照你的工作能力,学术水平来考核和提拔,必须时时看着领导的颜色,言谨慎为,不老实你的工作就有可能丢。你看吧这样的企业和研发机构没有一个好的,也没有一个有好下场的。这也就是像谢国忠说得那样,很多中国知识精英愿意到外资企业工作,不愿意到国内企业工作的原因。中国企业必须建立李开复所说的那种建立google中国研究院时的那样,在研究院内部必须建立一种自由,开放,活泼的这种氛围和文化才能激发人的创新能力。中国人之间建立起淳朴的氛围,关系不那么复杂了,中国社会法制化了,中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希望中国重回80年代那种道德文化,那时还讲点公德,人还有良知,相对淳朴一些。

6. 教育。中国的教育还是太注重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建议从考试升学的考试规则出题等方面进行改革,引导教育转变方向,考试还是那样考,你想让老师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是不可能的。记得中学时学《岳阳楼记》这篇古文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说,“先天下之忧而忧愁,„..”,这句每年都考,不是考上句就是考下句,有时还考标点符号,一定要记住,这就是中国的教育。但是改变标准化的考试规则以后,又遇到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确保公平的问题,听说这两年北大,清华自主招生了,由此很多官僚和有钱人通过关系让自己的孩子进了清华北大。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像郎咸平说得一样,这有赖于整个教育体系和法律的健全,在这不健全的情况之下,没法这样改革,这样改革将造成更大的不公平。所以建议从体系上改革中国的教育制度,只有这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第二就是不要举行什么奥数竞赛之类的活动,上学时我也参加过很多次这种竞赛,他娘的很多考的还真的不是数学问题,这样的竞赛不要或者少举行。学习西方,增加教育投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的教育。还有据说中国的研究生教育基本都是自学,这样的研究生教育有什么意义呢。

7. 论文数量。中国的教授评职称什么的不是看实际水平都是看论文数量。经常看到新闻里说中国的学者发表了多少论文,占世界第几,有数量没有质量的论文有什么用,比美国多一万倍也等于零。必须取消这种荒唐的考核方式。

8. 言论自由,自由开放平等的公民社会的形成。这简直太重要了,大家想想97以前的香港,那时香港的歌曲和电影的创造能力简直太强了,电影的故事情节编的简直无奇不有,回归以后,大家看到的香港电影,风格都立即发生了变化,不管怎么样大陆这边的统治下,虽然没有法律上的框框,但是人们从心里到思想上是有一个界限的,从心里人们有意识无意识不想或者不敢突破他。

9. 科研腐败。也谈了一万年了,就是不见政府立法解决。据说中国的科研经费真正用到科研上的不足40%,在使用科研经费上吃回扣,拿来吃喝玩乐司空见惯。听说有个学校的教授拿到上面批的科研经费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学生们大吃了一顿,真他娘的扯淡。在科研经费的审批上也没有有效的规章制度法律的监管,不是着眼于科研发展需要,而是靠拉关系争取费用。这些都必须通过立法规范解决,一旦规范中国的科研产出将增加很多。

10. 引进技术后不消化创新,没有培养出企业的研发能力,企业研发能力不强。中国实际上没有一个科研战略,也没有一个有效合理的研发体系,如果说中国有自己的科研战略的话,就是那所谓的市场换技术战略。这个04年以后已经被批过,提出要自主研发,但是从来没有见中央有什么具体的政策,都是共产党的一贯传统,吆喝吆喝,喊喊口号。中国的国有汽车企业因为体制的原因,从来是只引进车型,基本从来不搞研发,有也大多是作秀,配合老外忽悠忽悠中央,真正搞研发的是私企。结果肯定是引进一批车型淘汰一批,再等下一批引进,等到老外不需要他的时候,一脚踢开,中国那些国有汽车企业就是个组装厂,啥狗屁也不是。政府必须支持中国各类企业发展企业研发,学会搞研发,形成研发的能力,只有这样中国的跨国公司才能真正崛起,否则门都没有,产业升级也遥遥无期。

饶毅简历 第三篇_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

居里夫人:光荣背后的辛酸

饶毅

作为杰出科学家,居里夫人有一般科学家所没有的社会影响。尤其因为是成功女性的先驱,她的典范激励了很多人。很多人在儿童时代就听到她的故事 但得到的多是一个简化和不完整的印象。世人对居里夫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其次女在1937年出版的传记《居里夫人》(Madame Curie)所影响。这本书美化了居里夫人的生活,把她一生所遇到的曲折都平淡地处理了。美国传记女作家苏珊·昆(Susan Quinn)花了七年时间,收集包括居里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没有公开的日记和传记资料。於去年出版了一本新书:《玛丽亚· 居里:她的一生》(Maria Curie: A Life),为她艰苦、辛酸和奋斗的生命历程描绘了一幅更详细和深入的图像。

生平经历

如果只看简历,很容易使人觉得玛丽亚·居里只是一帆风顺的成功科学家。她于1867年11月在波兰华沙出生。有一兄三姊,父母亲都是教师。她15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中学毕业。其后当了几年家庭教师,于1891年到法团巴黎大学索邦分校(Sorbonne)接受大学教育,1894年毕业,获得数学和物理两张证书。1895年,她与任教于巴黎市工业物理和化学学院的皮埃尔·居里(Pierre Curie)结婚,1897年秋长女伊伦(Irène)出生。此前。她跟索邦的李普曼(Gabriel Lippman)做磁学研究,并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此时,为了博士学位论文作准备,她开始在皮埃尔的实验室进行新课题,皮埃尔也很快便加人了妻子的工作。他们的实验笔记从1897年12月6日开始,到1898年2月17日记录了第一次观察到新的放射性元素钋(polonium) 为止。经过几个月追踪和分析,他们在7月18日正式提交法国科学院宣读的报告中提出两个重要发现:一是元素钋、二是r放射性」(radioactivity)这个概念。钋的纯化和另一新元素镭的分离等现象的发现,对化学研究有很大刺激;而放射性研究,则是物质本质研究的突破性发现。1903年6月,居里夫人通过论文答辩,获颁物理科学博士。11月初 居里夫妇获颁英国皇家学会的戴维奖章(Humphrey Davy Medal);11月中旬更获悉与贝克勒尔(Henri Becquerel)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最高荣誉,以表彰他们对放射性现象的研究。1905年他们得次女伊芙(Eve)。1906年皮埃尔去世。1911年居里夫人获诺贝尔化学奖。表彰她发现钋和镭。1934年居里夫人去世。1935年她的长女伊伦和女婿的里奥·居里(Frédéric Joliot-Curie)获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的科学发现,居里夫人在世时就知道了)。1937年次女出版的《居里夫人》,成为风靡全球的一本传记。

如果只以事业的成就来衡量。人们不难认为居里夫人一生十分幸福。她创了两个记录:同一家庭中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最多,以及个人拿了两个诺贝尔奖。但事业的成功不能简单地套入「才能、努力和机遇」的公式,否则个人独特的个性和遭遇就会被淹没了。读苏珊·昆的新书,我们可以看到居里夫人的一生并非一帆风顺,她同样要面对许多常人会遇到的逆境,从中我们也能看见居里夫人的个性。

家庭生活

居里夫人的一生可以分作三个时期:婚前,结婚阶段,和皮埃尔去世以後。

玛丽亚幼年过着稳定的家庭生活,但童年并不太幸福。她母亲自1871年起就患肺结核,长期在外疗养,在她10岁时便去世,她的大姐则因伤寒也在这以前一年去世。她的父亲在她6岁时失去学校教职。只好把家变成寄宿学校招收学生,这对她的家庭生活有一定影响。当时波兰为俄国占领,规定教师只能用俄文上课。波兰老师不理禁令,平日仍用波兰文授课、照教波兰历史;当俄国督学来抽查时,才又改成俄语。像玛丽亚这类优秀学生,常在这种情况下被选派背诵俄文给检查人员听。这样的学校生活,增加了当时学生的精神负担。

中学毕业後,玛丽亚面临女子的抉择:嫁人还是发展自己的事业。她在当家庭教师时曾与其中一家的长子恋爱了几年。后来因男方的父亲嫌她家里经济状况不好而告吹,这事对她造成一定打击。

至於皮埃尔,则是她在大学毕业前一年经人介绍认识的。皮埃尔比她大9岁 是一个不善交际的人,但他们的结合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阶段,这不光是因为科研合作,更由於他们美满的家庭生活。他们常常举家渡假。即使在1898年夏天研究工作最吃紧的时候,也有好几个月离开实验室。在家,居里夫人管家务:她从结婚起便把家庭账目记在一个本子上;此外 她还为两个女儿的成长做笔记。而最能反映这段婚姻的幸福的,是皮埃尔去世对居里夫人的打击。皮埃尔被马车撞死後,居里夫人有一年天天给他写发不出去的信!

皮埃尔去世后,长女正值学龄期,居里夫人组织了几位不满当时「重文轻理」教育体系的科学家;办了一所流动家庭学校,由家长轮流教授数、理、化等科目。这样坚持了两年。

大约1910年左右。居里夫人开始与著名物理学家郎之万(Paul Langevin)相恋。郎之万是居里夫妇的朋友。以前是皮埃尔的学生。他当时已婚并有两个儿子,但婚姻很不愉快,妻子和岳家经常跟他吵闹,甚至动手厮打。玛丽亚与郎之万的爱情发展得很快,她并表示愿与郎之万共建新生活。可是,到了1911年,郎之万夫人截获了两人的信件并将之公开,法国舆论因此大哗,攻击玛丽亚拆散别人的美好家庭;说是女强人欺侮贤妻良母,外国女人破坏法国社会价值(在颂扬居里夫人时,她就不是波兰人而是法国人了)。整个事件闹得很厉害,郎之万甚至为此与人决斗。最後,郎之万回到妻子身边,而玛丽亚也就终身为居里夫人了。

社会的认可

虽然居里夫妇对科学有重要贡献,但法国科学界和社会却并不那麽接受他们。

皮埃尔从小性格孤僻,家庭不属[上流社会],上的学校也不是顶尖的,所得教职只是在物理化学学院而不是邻近的名牌大学索邦。1898和1902年,皮埃尔两次争取索邦教职未成;1902年争取进人法国科学院未果。直到 1905年才遂其愿。

至於居里夫人,则终身未能进人法国科学院。1910年她被提名进入科学院,瞬间成了全法国的争论中心:女性可不可以有自己的事业?大报小报、各派人士互有观点;科学院的表决成为大众注视的焦点。最终,她以28票对30票败给另一科学家。从此她未再参选。直至五十多年後。她的一个女学生才成为法国科学院第一位女院士。

居里夫人早年任教女子师范学校。一直到获得诺贝尔奖後都没有自己的实验室。皮埃尔死後,

索邦将他的实验室(他自己是在得奖後才为索邦所接纳的)交给居里夫人。却没有把皮埃尔原有的教席头衔给她。

居里夫人两次获诺贝尔奖的过程也都十分曲折。1903年的奖,她没有被正式提名。当时的提名信是说皮埃尔·居里和贝克勒尔合作无间,所以应该一起获奖。事实上。皮埃尔一直讨厌贝克勒尔。他们从来没有合作过,贝克勒尔本人是单独工作的。一位瑞典数学家把提名信的内容告知皮埃尔。他因此给瑞典科学院写信,要求与居里夫人共同提名。但这并不能算作正式提名信。结果瑞典科学院只有用1902年一位法国医学科学院病理学家已稍为过期的提名顶替,居里夫人才因此成为三位得奖者之—。但是。瑞典科学院只请皮埃尔作学术报告,而没有请居里夫人。

居里夫妇在1903年得奖後。社会舆论始终把居里夫人放在从属地位,说她是丈夫的好助手,「他动脑」、「她动手」。其实二人之中,皮埃尔较喜欢动手,而居里夫人在理论性的学科思考上则较突出。在发现放射性元素的过程中,他们合作无间,各有贡献。但是,舆论界执意把居里夫人描绘成配角。有一家报纸在皮埃尔当选院士後。发表了一篇居里夫人「访问记」,称她为丈夫的成功而高兴,而且宣称女子的唯一心愿就是帮助丈夫工作。这个报导第二天就被居里夫人否认,她投信报社表示从未与该报任何人谈过话,也从未对任何人表达过所报导的意思。

居里夫人第二次得奖时正好遇上郎之万事件,法国报刊对他们的关系议论纷纷,但没有任何人能出示直接证据。1911年11月7日,路透社报导该年化学奖授予居里夫人。11月23日,郎之万夫人通过其兄在报上发表居里夫人给郎之万的情书。信件公开後,瑞典科学院著名物理化学家Svante A. Arrhenius竟然写信给居里夫人,要她给瑞典科学院发信表示不愿领奖。居里夫人为此受很大伤害,但她拒绝了强加於她的「辞呈」,并回覆阿氏:科学和个人生活没有关系,我将依我的信念行事。12月11日和12日。居里夫人到斯得哥尔摩领第二次诺贝尔奖,并作第一次诺贝尔报告。

从苏珊·昆的这本新书可以看到,一位卓越的科学家同样会遇到常人的烦恼,这些烦恼在公众人物身上更往往被放大。近年新出历史人物的传记加强了分析性,老式的「英雄」、「魔鬼」图谱被一一修改。其实,一个有血有肉、能被大众理解的人,有着超乎寻常的功业或劣迹,不是更容易引起思考吗?

接触过各种「英雄史」的人,常常发现在现实中找不到书中人物,一种反应是迷惘,另一种反应是失望。也许,历史人物并没有家有些「历史」书所载的那样生活过!

《二十一世纪》1996年8月号总第36期106-109页

饶毅简历 第四篇_男人1000万年后灭亡

男人1000万年后灭亡? 公元2297年,全世界只剩下35个男人,

他们像熊猫一样被百般呵护,被关在6个实验室中。

这35个男人白白胖胖,从育婴馆中生长出来,已经失去了所有雄性特征。女人们则像观赏珍稀动物一样排队来欣赏他们。他们在笼子里做出各种姿势,取悦前来观赏的"女王"们。

这是刊载于《科幻世界》的小说《男人的墓志铭》所描述的场景。这让男性们毛骨悚然,却不无道理,只不过作者将时间大大提前了。

最近精子库告急,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男性精子质量下降。人们不禁在问:男人怎么了?其实男人遭遇的危机不仅在精子,那个决定男人之所以成为男人的Y染色体,也正在变弱,

直至有一天完全消失。

【饶毅简历】

没有男人,世界将会怎样?

多余的Y染色体

男性的灾难在于Y染色体本身的缺陷。

著名遗传学家、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说:Y染色体貌似强大,要自己单独决定性别,是因为它实际上"心理"不安,怕灭亡。而Y染色体的不合群、不和X重组、专顾自己的自私行为,又正好是它灭亡的原因。

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里都存在46条染色体(基因的载体),组成23对,它们决定着人类身体的所有特征。其中,22对共44条染色体与性别无直接关系,属男女共有,被称为常染色体。第23对染色体被称作性染色体,包括X和Y染色体,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为XX。性染色体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

Y染色体是男性独有的。与X染色体及常染色体相比,Y染色体的个头要小得多。根据伦敦大学学院人类基因中心提供的数据,大约500万年前,人类基因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开始形成,X和Y染色体由常染色体异化产生。

除Y染色体外,其他染色体包括X染色体都是成对存在的。细胞分裂时,如果成对染色体

中的一个出现缺陷,两个染色体间的"对照"能很快纠正错误,通过复制对缺失的部分进行修补。但男性的XY染色体却不能进行自我修补,这导致在数百万年的演化中,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断减少,这几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根据最新的染色体测序,人类Y染色体上的基因不足80个(远古人类最多拥有1438个基因),X染色体的基因则变化不大。

Y是惟一一个对个体生存不必要的染色体。

人如果没有X,或者没有其他任何一对常染色体,就无法出生,在胚胎期就会死亡。而没有Y染色体却对个体生存没有关系,比如女性都没有Y。其他染色体一般互相依靠,但是它们不依靠Y染色体。

2005年,X染色体基因草图显示,Y染色体上有用的基因部分转移到了X染色体上。Y染色体甚至被戏称为X染色体的"错误版本"。实际上,现在Y染色体上最有用的基因仅剩SRY基因。

SRY基因决定了性别,同时也决定了男性的悲剧命运。

Y染色体的自救【饶毅简历】

1959年,生物学家发现了Y染色体决定了人类(和鼠类)的男性特征。进一步的疑问出来了,Y的哪一部分,哪一块基因是有用的?为了这事,全球生物学家忙了近三十年才有点进展。

佩基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名知名教授。1987年,实验室来了一名病人。从外表上看,是女性,但经过检查,发现TA的染色体是XY,而不是XX。通过对这个病人的检查,佩基发现病人的Y染色体上有缺失,这个发现让他十分兴奋。他断定决定男性性别的基因就位于这个缺失的部分。接着,他找来一条正常的Y染色体与病人的Y染色体对比,结果发现病人缺失的是ZFY基因,所以佩基认为,这个基因就是决定性别的基因。

三年后,澳大利亚两位科学家格雷乌斯和洛威尔·巴奇发现了另外一个基因SRY。这个基因最终被证明才是真正决定男性的基因。

佩基错在什么地方?原来他的病人当真是天赋异禀,不仅缺失了令佩基兴奋的ZFY基因,也缺失了真正决定性别的SRY基因,造成了佩基的"一叶障目"。

佩基没有因此沉沦。2003年6月19日,佩基实验室和华盛顿大学基因测序中心联合公布了Y染色体DNA序列及其分析,引发了公众的关注。

佩基发现了什么?

佩基实验室发现了Y染色体有很多回文结构序列,就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句话一样,正读反读都是一样的。由于有了回文结构,Y染色体可以自己与自己重组,这个能力是进化过程中用来自救的重要机制。虽然这种自我重组还是无法与配对重组相提并论,但总算暂时握住了脖子上的绞索。

佩基的发现并没有挽回Y染色体必定灭亡的命运,却将时间大大推迟了,男性同胞们可以稍稍松口气了。

【饶毅简历】

Y染色体灭亡之后

那男人们还能苟延残喘多久?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让我们先看看另一种哺乳动物的命运。

这种动物是外高加索鼹鼠,广泛生活在高加索山脉的几个国家。这个族群中有男鼠,也有女鼠,有大人鼠也有宝宝鼠,一句话,这是个正常繁衍的族群。但是,这个族群所有个体都没有Y染色体。【饶毅简历】

为什么这群鼹鼠如此逆天?这次佩基没有答案。发现SRY基因的澳大利亚女生物学家格雷乌斯猜测,控制性别开关的SRY基因已经被这群鼠辈转移到了其他染色体上,但具体是哪条染色体,尚不得而知。

"男性是在女性基础上改造的,人类发育的主体是按女性来发育的。"中科院遗传与生育研究所研究员高霞一语道破了男性的从属地位。

高霞说男女区别是非常小的,主要的区别是一些性激素,男女之间其他的差异都是因为性激素引起的。男性和女性的基因几乎完全相同,SRY基因只是一个开关,控制着胎儿是男性还是女性,这个开关完全可以转移到其他染色体上。

饶毅简历 第五篇_屠呦呦+黄苗子

人物素材——屠呦呦

一、荣获诺贝尔奖

当地时间2015年10月5日,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委员会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屠呦呦成为获此奖的第一个中国人。

耄耋之年得奖的屠呦呦虽做出了如此重要的成就,多年来她却一直默默无闻,不为国人所知。此次屠呦呦获奖,引起了强烈反响,各界人士都纷纷对屠呦呦的成就做出高度评价。

利物浦热带医学院副院长斯蒂芬·沃德称新的诺奖得主是“实至名归”。他说,在青蒿素和综合疗法出现之前,“我们面临的绝对是一场灾难。我们当时用来对付疟疾的仅有的药物迅速败下阵来”。

《今日美国》表示,屠呦呦发现了一种能显著降低疟疾病人死亡率的药物,她是中国传统中医药领域的领军人物。”《纽约时报》写道,青蒿素是消灭疟疾的“首要疗法”,而屠呦呦对此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并因此获奖。

法新社表示,“传统中草药可以作为开发新药物的来源,但我们不打算直接使用草药。屠呦呦的贡献在于,用非常复杂的方法提取了活性化合物,所以她不应该被科学界低估。”

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前任院长饶毅看来,青蒿素堪称中国过去一个世纪最重要的两项来自中药的药物发现之一。中国和世界对屠呦呦的肯定,有利于让人们进一步认识到中药是“尚未充分开发的宝库”,刺激国际医药界用传统药物寻找全新化学结构的药物、发现已有化合物的新用途。

美国联邦农业部华裔科学家白晋预测,中国学者在最近20年内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数或将出现大爆发,不会再如现在这样只有零星几个,而是会每年或每几年都有几位,间隔也不会再像现在这么久,而是会连续出现。

对于屠呦呦获诺奖,一些国内科学家在欢欣鼓舞之余,也冷静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忧和建议。

中科院首席研究员陈同斌在为老太太获诺奖感到兴奋的同时,也注意到,即便时至今日,中国制造的青蒿素类药物也只占国际市场份额的1%。他提出,闭关锁国,不注重成果产业化,假冒伪劣,热衷跟风,不符合国际标准等因素,阻碍了中国青蒿素类药物的国际推广。

“鉴于呦呦与两院院士无缘,亦未获国内大奖,建议应授予她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科技馆馆长王渝生说,“也建议国家科技奖励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就我国科技成果评价和两院院士遴选制度进行反思和讨论,以开放的姿态进行改革,促进我国科技人才辈出,科技成果涌现,科技事业发展,人民获得福祉,国家繁荣富强。”

二、人物简历

考大学时,屠呦呦选择药物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她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与工具。1951年,屠呦呦如愿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所选专业正是当时一般人缺乏兴趣的生药学。她觉得生药专业最可能接近探索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药领域,符合自己的志趣和理想。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屠呦呦虽身患结核等慢性疾病,但仍坚持工作,无论到野外采集标本,还是在室内进行实验研究,她都积极主动地完成。她还根据自己的专业,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

通过一段时间的生药和炮制研究,屠呦呦体会到,中药研究还必须重视中药内含物质与药效之间的关系,而有效成分的研究又是掌握中药疗效规律的必然途径。屠呦呦和同志们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先后发明和研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还原青蒿素。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5年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理由是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由此,她成为首获科学类诺贝尔奖的中国人。屠呦呦也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寸草心,几度寒暑报春晖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

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传承者,古代医书淘到金

1971年10月4日,一双双眼睛紧张地盯着191号青蒿提取物样品抗疟实验的最后成果。随着检测结果的揭晓,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该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

临危受命,屠呦呦被任命为“523”项目中医研究院科研组长。要在设施简陋和信息渠道不畅条件下、短时间内对几千种中草药进行筛选,其难度无异于大海捞针。但这些看似难以逾越的阻碍反而激发了她的斗志:通过翻阅历代本草医籍,四处走访老中医,甚至连群众来信都没放过,屠呦呦终于在2000多种方药中整理出一张含有640多种草药、包括青蒿在内的《抗疟单验方集》。可在最初的动物实验中,青蒿的效果并不出彩,屠呦呦的寻找也一度陷入僵局。

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呢?屠呦呦再一次转向古老中国智慧,重新在经典医籍中细细翻找,突然,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几句话牢牢抓住她的目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一语惊醒梦中人,屠呦呦马上意识到问题可能出在常用的“水煎”法上,因为高温会破坏青蒿中的有效成分,她随即另辟蹊径采用低沸点溶剂进行实验。

追梦人,求索之路无止境

成功,在190次失败之后。1971年,屠呦呦课题组在第191次低沸点实验中发现了抗疟效果为100%的青蒿提取物。1972年,该成果得到重视,研究人员从这一提取物中提炼出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这些成就并未让屠呦呦止步,1992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她又发明出双氢青蒿素这一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青蒿,南北方都很常见的一种植物,郁郁葱葱地长在山野里,外表朴实无华,却内蕴治病救人的魔力。正是如青蒿一样的科学追梦人,大爱在左,奉献在右,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生命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绿意盎然,让不同地域、种族的人一起吮吸现代科技的芬芳。

拉斯克奖

2011年8月,屠呦呦出现在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名单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饶毅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的希望很大,事实上,她获得这个奖甚至比获得诺贝尔奖更厉害。”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后来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看作诺贝尔奖的“风向标”。

个人获奖引争议

“功劳归于一人不公平” 。关于青蒿素研究的争议,已持续多年。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出后,业内也不乏异议。据一位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57694/

推荐访问:饶毅博客 饶毅离婚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