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时间:2018-03-10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第一篇_金融学论文题目汇总

2012届金融专业毕业论文题目

1 现金流量与公司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

2 资本结构与企业财务安全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3 ××上市公司股票定价实证分析

4 钢铁类上市公司财务杠杆的特征与投资建议

5 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内生优化研究

6 ST类上市公司财务特征与壳资源价值分析

7 金融危机与大学生择业观念的优化

8 关于利用资本市场优化河北产业结构的理论思考

9 高储蓄率对中国经常账户影响的实证研究

10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分析

11 影响中国未来物价走势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12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出口商投资决策的影响分析

13 我国农村合作金融的发展之路

14 农村信用社发展方向与模式探讨

15重庆市农村信用社改革效果评价

16 新农村建设的金融制约与出路

17 重庆市农村小额信贷保险供求分析

18 论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

19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我见

20 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价格传导效应研究

21 人民币汇率-利率联动协调机制研究

22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的原因分析

23 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研究

24 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影响

25 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26 中国应对金融风暴的对策分析

27 金融风暴的成因分析

28 金融风暴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分析

29 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实现外汇储备的保值增值

30 当前经济形势下如何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

31 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分析

32 中国外汇储备的质量分析

33 人民币升值对河北进出口的影响探究

34 论国际保理业务的完善与发展

35 对当前创业板上市条件的反思

36 提高货币政策效果的国际环境探析

37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实证分析

38 重庆市涉外企业短期融资方式的现状与创新

39 后危机时期我国货币政策的取向探究

40 我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优化探析

41 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选择

42 我国创业板市场运作中的风险控制

43 我国金融衍生品创新探讨

44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对我国启示与借鉴

45 由金融危机看投资银行公司治理缺陷

46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经营影响

47 2011年上市银行投资经营分析

48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特殊性质及完善

49 宽松货币政策对楼市的影响分析

50 金融危机后房地产企业的投融资环境分析

51 住房金融政策调整对楼市波动的影响力分析

52 创业板上市中的政府行为分析

53 金融危机对中国股市走势的影响分析

54 影响中国股市回暖的因素分析

55 楼市与股市的关联关系研究

56 经济周期与股市波动的关系研究

57 我国商业银行业务创新问题研究

58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59 混业经营下金融监管业的发展趋势问题

60 金融危机的形成机理及对我国的启示

61 关于拓展我国商业银行表外业务的思考

62 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看我国消费信贷业务的发展

63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研究

64 创业板市场的风险探析及发展对策

65 中小企业融资的国际比较及其启示

66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7 我国居民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问题研究

68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研究;

69 河北省金融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

70 重庆市民间资本发展研究;

71 重庆市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研究;

72 重庆市村镇银行发展研究;

73 重庆市信用卡消费市场调研;

74 重庆市区域金融发展发展研究;

75 重庆市信贷规模增长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分析

76 浅析金融租赁与中小企业融资

77 试述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和对策

78 关于金融征信体系的问题探讨

79 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与发展策略

80 商业银行的营销策略研究

81 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化解

82 城市商业银行营销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83 中外银行信贷管理的差异与启示

84 论农村金融发展中农信社的改革之路

85 对国有商业银行业务创新的思考

86 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效果的实证分析 87 当前形势下我国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业务的新思考 88 我国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融资问题研究

89 我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与解决措施 90 完善我国住房置业担保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91 完善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92 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特点和发展趋势

93 完善我国金融投资领域“道德风险”防范机制的思考

94 我国农村产业化发展中融资问题的调查和对策建议

95 我省城乡中小企业融资情况的调查与对策建议

96 我国城乡中小企业融资的差异化思考

97 各国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

98 我国创业板市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措施

99 关于完善我国投资基金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100 我国私募基金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01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看我国的消费信贷

102 重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的调查与思考

103 重庆市农户小额贷款存在问题及对策

104 发展农村消费信贷问题研究

105 村镇银行的发展状况及前景

106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与防范

107 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的风险与防范对策

108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业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109 构建农村信用社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

110 信用卡设计与营销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合作金融发展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问题研究

中国银行业市场竞争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重构研究

农户融资困境与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构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与农村金融体系完善

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研究

金融支持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转型升级研究

我国货币政策中间目标的选取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路径及改善

中外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

从浙江中小企业的发展和壮大看融资途径的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外部融资分析

大力发展租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

如何拓展中小企业融资途径

证券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

民间资本投资环境初探

当前民间资本投资的困难和出路

中外个人理财业务的比较和借鉴

上市公司税收负担与资本结构的分析

家族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场结构、税收负担与绩效的研究 税费资本化与土地资产价值关系的分析

家族企业资本结构问题的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税收负担的实证研究

我国上市银行的市场结构、税收负担与绩效的研究 税费资本化与土地资产价值关系的分析

我国证券公司风险控制体系的适用性分析

中美证券公司净资本监管制度比较与借鉴

上市银行不良贷款构成分析及建议

投资业务对上市银行利润影响的财务分析

上市银行利润的构成比较分析-以招商银行、深发展为例 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第二篇_金融监管论和实务论文

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期末论文

题目: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20132275 金亮州 13级金融五班 摘要:金融监管体制是指金融监管的职责和权利分配的方式和组织制度,其要解决的是由谁来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进行监管、按照何种方式进行监管以及由谁来对监管效果负责和如何负责的问题。由于历史发展、政治经济体系、法律与民族文化等各方面的差异,各国在金融监管体制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此文主要探讨中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其展望。

关键词:金融监管监管机构经济政策风险防范金融秩序

经过一学期的金融监管理论和实务的学习,我对我国现行金融监管制度有了初步了解,并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期末论文从中国监管体制入手探讨。中国的金融监管起步较于西方国家稍晚,但是发展迅速。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清末的金融监管

中国旧式金融机构的设立大抵不受政府严格限制,谁有资本谁就可以开设钱庄、票号,既不向政府登记注册也无须交纳课税。为了改变金融机构发展的无政府状态,1908年,清政府度支部奏准颁发了《银行通行则例》,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家颁发的专门管理金融机构的法令。它的颁布标志着中国政府对金融业实行法律监管的开始。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

北洋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一)对金融机构的监管

民国初年,北洋政府基本上沿用清末的《银行通行则例》。1924年北洋政府财政部颁布了《银行通行法》。首先,规定了最低资本限额。其次,进一步明确了银行的业务范围。再次,规定财政部有权“令银行暂停营业”。最后,规定外国银行在华设立分支机构也必须遵守中国法律。

(二)对货币市场的监管

为整理混乱的纸币发行状况,北洋政府于1912年在财政部内设立了币制委员会,着手整理币制。1915年,北洋政府颁发了《取缔纸币条例》,严格限制纸币发行。

(三)行业自律监管

金融业的自律主要是通过金融同业公会来实现对金融业的自我管理,与政府监管当局共同维护金融业的安全与稳定。1920年,全国银行公会联合会、钱业公会成立。其间,公会对其会员行具有相当约束力。

三、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金融监管

(一)抗战前【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1.南京国民政府于1927年设立了金融监管局,该局直接隶属于财政部,是

南京国民政府的专门性金融监管机构,负责监理全国金融行政和金融业务。

2.1929至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金融法规对金融业进行监管,其中包括《银行注册章程》、《银行注册章程实行细则》、《银行法》、《储蓄银行法》、《中央银行法》。

3.对货币市场的整理。1933年,国民政府实行废“两”改“元”,彻底废止存在数千年的银两制度,确立银本位制度。1935年,国民政府实行法币改革,实行白银国有,禁止银币流通;取消商业银行的发行权,将纸币发行权集中于国家银行。

(二)抗战时期

为适应战时经济的需要,国民政府在1939年12月改组了四联总处,改组后的四联总处成为战时最高财政金融决策机构,与财政部共同承担监管金融的职能。

(三)抗战后的金融监管

抗战结束后,金融工作的重点是恢复金融。四联总处的职权被削弱,金融监管能力亦随之弱化,1948年四联总处被撤销,其监管金融的权力划归财政部。1947年颁布的新《银行法》。(1)重新定义银行。(2)重新规定银行的最低资本额。(3)详细规定了银行的业务范围。(4)对银行的经营活动监管。(5)首次对外商在中国设立银行实行管理。(6)首次将准备金区分为存款保证准备金和付现准备金。

四、新中国成立后

(一)改革开放以前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我国实行高度集中的金融管理体制,实际上全国基本上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即中国人民银行。因此没有必要实施金融监管,管理体制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

(二)改革开放以后(1979-1992年)

1983年,国务院决定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履行中央银行职能,正式成为中国的货币金融管理当局。

1984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中国人民银行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中央银行,负责货币政策的制定和金融监管,形成了集中监管体制。

(三)1992-2003年

1992年,国务院证劵委员会和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成立。

1995年,颁布《中国人民银行法》,这是我国第一次从立法角度明确了金融监管的主体。

1998年,国务院证劵委员会并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将中国人民银行的证券监管权全部移交证监会。同年11月,保监会成立,并实施中国人民银行的保险监管权。至此,中国金融分业监管体制格局正式形成。

2003年4月28日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它标志中国金融业目前形成了“三驾马车”式垂直的分业监管体制。

近代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的特点

其一,近代中国金融业本就十分混乱,加之政局动荡战争频繁,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建立金融监管制度是十分艰难的事情。中国近代金融监管制度的设计,始终注意吸取西方金融业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的经验,从而降低了自我摸索的成本;

其二,近代中国金融监管的主体是财政部,却不是中央银行;

其三,近代中国的金融监管制度变迁方式以强制性变迁为主,诱致性变迁为辅。

根据以上所述:

中国金融监管始于清末。在北洋政府时期,金融监管形式为行业自律监管与政府监管相结合。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产生了隶属于财政部的金融监管局以及抗战时期的四联总处。抗战后,四联总处被撤销,其监管金融的权力划归财政部。

新中国时期,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无金融监管,管理体制以行政隶属关系为准。

改革开放至今,随着1998年证监会、保监会拥有独立监管权力,以及2003年银监会正式挂牌运作,中国金融业形成了目前的“三驾马车”式垂直的分业监管体制。

中国的金融监管历经近百年的沧桑走到了今天,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但是其中也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中国金融监管体制现状如下:

(一)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着多方面的缺陷,一方面:

第一, 我国在监管法规建设上还有待改进和完善。主要问题,一是我国的

监管法规多停留在定性方面,缺乏科学的定量管理,可操作性不强。

比如,银行仅按贷款总额(不按抵押贷款)的1%计提一般呆帐准备金,

呆帐准备金的数额与不良贷款本息实际可能发生的数额没有直接的

联系,致使银行大量的贷款损失不能得到及时确认

第二, 配套法规不完备。

第三, 由于观念上和其他外部环境的制约,使得人民银行的监管执法大打

折扣,严重影响了我国金融法规的权威性和央行的监管工作。另一

方面,我国商业银行的内控机制还不健全,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

现象比较突出,违规经营、帐外经营等问题严重,给金融监管带来

了很大障碍。

(二)监管人员的力量不足及基层监管人员的素质不高

一是监管人员的力量不足。原来我国银行监管主要以“准人性管理”为主,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要从单纯的“准人性管理”为主,转变为以“风险监管”为主要目标的全方位的综合监管。目前在现场监管为主、非现场监管尚不健全的情况下,监管力量显得力不从心。二二是基层监管人员的素质与监管目标要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知识准备不足、知识结构不合理、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金融监管工作的步伐。

(三)我国现有的监管方式及手段不科学且效率低下

从实践来看,我国现有的监管方式还不是很科学、很有效。

首先,非现场监测与现场检查相互分离,各自为战,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协调的有机整体和连续过程。

其次,许多检查都属于一次性、运动性、重复性和单兵作战式的检查,缺乏计划性、连续性和整体性,尚未实现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

再次,非现场监测所需要的金融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非现场监测的技术与手段也比较落后,难以保证非现场监测的科学性、及时性和准确性。也难以对重点风险领域进行及时、准确的识别和预警,风险监管以及现场检查的重点目标和范围也就难以确定。最终难以实现以有限的监管资源投人,取得更明显的监管效果。

(四)监管机构内外关系不顺且缺乏有效的协调

监管机构内外关系不顺且缺乏有效的协调,主要表现在:

首先,上下级监管部门的关系不顺。一方面,上下级监管部门之间因目标不同而出现矛盾;另一方面,地方监管成为“被动的监管”。

其次,同一级监管部门之间缺乏明确的分工和有效的协调。结果,政出多部,各自为政,造成重复监管,影响正常经营活动。

再次,作为监管机构的人民银行与其他部门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独立性较差。

(五)金融监管方式落后于银行业务的发展

网络银行业务的开展对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

(1)银行网上业务的开展,使银行业务对象难以确定,习惯于集中管理的金融监管当局和监管制度开始变得难以适应。网上金融交易的“虚拟化”,使银行业务失去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交易对象变得难以明确,交易过程也更加不透明,因而监测也变得更加困难。

(2)银行网上金融业务的开展使网上银行资金的大规模快速流动,而这往往使监管银行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其资产的实际情况,造成信息不对称,风险集中速度更快,风险形式变换更加频繁。

(3)网络银行金融服务的延伸,使金融业务的营业空间得以扩大,而金融监管范围也变得更广,现代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现场监管在网络银行业务上变得无力,削弱了监管力度。(4)网上银行业的无纸化,对金融监管者的非现场监管工作提出了挑战。网络银行业务特有的无纸化操作特点,使交易不仅无凭证可查,而且一般设有密码,监管当局无法从中收集到足够的资料进行稽核审查。同时,许多网上金融交易在进行后,其电子记录可以不留任何痕迹地加以修改,使确认该笔交易的过程复杂化,造成监管当局对银行业务难以核查,监管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银行实际经营情况。

我个人认为中国现行金融体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化改革,才能在未来更加健康持久的发展。

(一)提高监管机构的独立专业化水平并加强协作

保证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的独立性对提高我国金融监管的效率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五条就明确指出,“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及其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受法律保护。地方政府、各级政府部门、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干涉。”此外,从世界各国金融监管的实践来看,不论开展哪种模式的综合经营,其基础都是专门化经营。因此,对我国而言,努力提高三大监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管能力是金融监管始终必须坚持的。

其基础都是专门化经营。因此,对我国而言,努力提高三大监管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监管能力是金融监管始终必须坚持的。

在中国目前的分立监管体制下,最为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建立不同形式的有效协调机制,这实际上已经是国际发展的趋势,同时也是现实的金融市场发展的要求。具体来讲,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三大监管机构应积极加强协调与合作,利用已建立的金融监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不定期地就监管中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协商,通过多渠道获取对监管有用的信息,加强彼此之间的信息交流。尤其是我国金融业即将全面对外开放,各大监管机构应对WTO 中金融服务贸易有关条款作深入研究,加强三大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监管能力和共同行动能力,使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既符合国际惯例,又有本国特点。

(二)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监管法律法规体系并严格执法

第一、制定中央银行监管工作操作程序和办法。目前应尽快制定金融机构监管相关条例,统一规范金融监管工作职责、标准,建立健全一整套金融机构监管的指标体系。第二、完善主体法规。当前虽然有了《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但在工作中这些法律还涵盖不了各类金融机构,还急需出台有关信托法、城乡信用合作社管理等的法制法规。第三、制定主体法的实施细则。细则要增强可操作性,根据“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原则,区分不同的监管对象,对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恬动做出相应规定,规范有关业务的操作程序。第四、加大金融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并严格执法。不仅要让金融领域的每名职工都知法、懂法、守法,而且要向社会广泛宣传金融法律、法规,提高社会公众的金融法律意识和金融风险意识,自觉抵制非法金融活动。

(三)严把市场准入关并严格控制金融机构的规模与数量

市场准入原则是指监管局在新设金融机构时执行的管理规则。如果一个金融机构在其成立时就具备良好的素质,有合格的管理人员、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明确可行的规划报告、充分的注册资本、合理的机构章程等,就为今后该机构的良性运行、减少和规避金融风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正因为如此,各国金融监管当局部把金融机构的市场准入问题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第一道防线来对待。中国人民银行自行使央行职能后,在金融主体逐步多元化过程中,在把好金融机构市场准入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同一地区同一种类的金融机构批设过多,造成网点密度过高,出现过度竞争。

二是对高级管理人员及员工素质的审核不严,致使一些业务不精、政治素质不高的人员成为一些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员工。三是批准设立了一些注册资本金不够充足的金融机构。四是越权审批和擅自乱设机构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此,我国在市场准入方面要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是经济发展需要的原则。

二是有利于发展金融市场的原则。

三是从严把关的原则。对于高级管理人员不符合任职资格的不批,注册资本金不足、资本金虚假的不批,经营方案及计划设计不合理的不批,预计未来市场占有率不足难以保本经营的不批。

(四)改变传统的金融监管方式并使用新的金融监管手段和方法

第一、应将网络银行业务正式列入金融机构管理序列,建立专门的网络银行准入制度。从事网络业务的金融机构,在办理网上业务前,必须到金融监管部门办理网络银行业务登记,并提供有关的网络材料。同时,金融监管机关也应做好从事网上业务金融机构的登记,对从事网络业务的金融机构,实行按网络业务能力和银行资信能力进行分级,并通过与税务机关、财政机关等专门机构的密切配台,深入了解金融机构的网上业务活动,确保金融机构在批准的网络业务范围内从事网络业务活动。

第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补充对网络银行业务适用的法律条文。游离于现行法律管理之外的网络金融业务使金融机构有可能规避法律的干预,使金融监管当局对它的管理陷入了一个无法可依、无章可循的尴尬境地。因此,必须尽快完善和补充有关网络金融业务的法律法规,明确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权力,确定网络银行业务的管理办法,使金融监管当局对网络银行的监管明确化、规范化。

第三、结合网络银行业务的特点,完善现行金融监管办法。金融监管机构应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第三篇_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要求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要求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毕业论文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学习环节,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检验,也是对学生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综合性训练,学生必须以认真严肃的态度对待和完成毕业论文。其具体要求如下:

一、论文写作要求

学生必须在导师指导下分步骤独立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论文写作过程中要分别拿出初稿,修改稿和最后定稿,禁止抄袭他人文章。论文必须有理论分析及分析结论。论文所引资料的出处必须一一注明,论文后应附注参考文献。鼓励论文理论结合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并鼓励论文有所创新。论文正文要求在3000字以上。论文可参照上届论文格式打印,并按照统一的格式装订。

二、论文答辩要求

论文写作完成后,交指导教师最后审阅,对已达到毕业论文质量要求的论文由指导教师推荐参加论文答辩。

首先由学生介绍论文(包括选题动机,所讨论的问题,分析方法和解决的问题等),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其次,由答辩教师针对论文所涉及的内容提问,问题一般3-5个。 再次,由学生选择答辩方式:(1)即席答辩;(2)准备半小时后答辩。

最后,在答辩过程中答辩教师可根据学生答辩情况随时提问,时间不超过半小时。

三、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采用论文与答辩相结合,以及以答辩为主的评分标准。论文是确定评分的基础,答辩是对论文的检验,论文不合格者不得参加答辩,论文合格但答辩不合格者也不能取得学分。答辩小组对论文有最终否决权。评分按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5级记分。其中优秀率一般不得超过10%。

1、优秀

⑴论文标准:观点新颖,分析正确。论证有力,必须理论联系实际,对论及问题能作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笔流畅,层次分明,构架严谨,言之有据。具体要求是:在论文内容中,必须要有实际的数据资料,并进行实证分析;在论文形式上,所引用的他人观点和资料必须一一注明出处,使论文能反映出作者的研究过程和结果,否则论文不能评优。

⑵答辩标准:论文叙述条理清晰,能熟练正确地回答一般提问,并能对复杂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严格遵守答辩纪律。

2、良好

⑴论文标准:观点明确,分析正确,结论无错,能理论联系实际,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对论及问题作较为全面地阐述。文笔通顺,层次分明,构架合理。具体要求是:在论文内容中,必须使用来自于实际地数据和进行简单的分析(不要求必须进行实际分析);在论文的形式上必须要对引用文献加以注明,使论文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的贡献,否则论文

不能达到良好水平。

⑵答辩标准:论文叙述清晰,能正确回答一般问题,对复杂问题能经提示后正确回答,严格遵守答辩纪律。

3、中等

⑴论文标准:观点明确,对论及问题能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且言之有理。文章层次分明,构架合理。具体要求是:在论文内容中,至少需要对实际情况加以描述和进行定性分析,能得出结论;在论文形式上,必须注明所引用文献的出处,使论文能反映出作者的工作状况,否则论文不能达到中等水平。

⑵答辩标准:论文叙述清楚,能正确回答一般问题,对复杂问题经提示后的回答错误率不超过30%,严格遵守答辩纪律。

4、及格

⑴论文标准:能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写作,能正确描述论及问题,并有自己的看法,分析无大错。具体要求是:在论文内容中,必须要能运用一定的理论对所讨论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在论文形式上,必须注明所引用文献的出处,否则论文不能达到及格水平

⑵答辩标准:论文叙述清楚,可以回答一般性问题,且提示率不超过40%,严格遵守答辩纪律。

5、不及格

论文或答辩两者有一项达不到及格标准的判为不及格。具体规则是:论文达不到及格标准的,不能参加论文答辩,不给任何分数,不能

取得学分。虽然论文达到了及格以及以上标准,但是答辩不能达到及格标准的,仍以不及格记分。

四、时间安排

1、9.15—9.20 学生选题

2、9.20—9.30学生搜集材料。

3、10.1---10.10学生制定提纲。

4、10、11---10.30学生起草。【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5、11.1---11.12修改。

6、11.12---11.20填写正稿。

7、11.25—11.28毕业论文答辩,成绩评定

五、选题

学生可根据以下毕业论文的参考选题范围拟定论文题目,题目不必与下列题目完全相同,但应注意选题不要超越金融学科的范围。提供的题目仅供参考,只表明选题的方向,学生应该不局限于这些选题,工作中、所学课程中的问题都有课程成为选题。指导老师要在学生选题过程中给予指导,对所给选题表述不当之处要加以改动。

附:毕业论文参考选题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2012届毕业论文选题

1、论重塑我国的银企关系

2、论搞活信贷存量

3、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难点和对策研究

4、银行扩大信贷资金来源途径的探讨

5、我国银行吸收和稳定存款的探讨

6、论我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原则

7、论我国政策性银行贷款原则

8、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管理制度

9、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责任制

10、 论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制度

11、 论信贷管理中的法律问题

12、 关于银行对借贷企业信用分析、评估的研究

13、 论贷款风险及其管理

14、 银行贷款担保制度研究

15、 银行经营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分离的研究

16、 政策性贷款研究

17、 抵押贷款问题研究

18、 我国商业信用票据化与结算票据化研究

19、 银行结算制度研究

20、 关于中央银行宏观调控机制的研究

21、 关于加强和转换中央银行的职能的研究

22、 我国政策性银行的风险与防范研究

23、 论商业银行的经营目标

24、 论商业银行的目标管理

25、 商业银行经营责任制探索

26、 论商业银行之间的合理竞争

27、 论商业银行经营效果的评估

28、 关于商业银行组织模式的探讨

29、 关于商业银行网点布局的探讨

30、 论商业银行组织存款策略

31、 论商业银行资金调节与调度

32、 论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模式

33、 论“头寸”管理

金融管理与实务论文 第四篇_金融类论文题目

金融不良资产价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2. 我国农村经济增长中的农村金融抑制研究

3. 发展中国家的金融自由化与中国金融开放

4. 衍生金融工具会计问题研究

5. 我国房地产金融风险及防范研究

6. 房地产金融风险管理及对策研究

7. 我国金融衍生市场创建若干法律问题初探

8. 现代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问题刍议

9. 论我国进出口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立法完善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

11.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研究

12.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衍生品的风险管理研究

13. 金融危机后韩国银行业重组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14. 金融自由化所必须的法律规则及其实施

15. 我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16. 制度、制度变迁与我国金融制度变迁研究

17. 离岸金融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18. 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及其在金融中的应用

1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研究

20. 构建中国金融条件指数

21. 中国金融发展水平:比较与分析

22. 论国际金融衍生交易中的法律问题

23. 金融投资风险评价BP神经网络模型研究及应用

24. 现代金融危机的理论与实践

25. 欧元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

26. 试论金融债权资产的定价理论与实务

27. 中国宏观金融风险的统计度量与分析

28. 无线金融交易模型(WFTM)技术研究

29. 中国渐进改革中以租金为基础的政府金融支持行为

30. 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发展问题的探讨

31. 我国农村金融抑制问题研究

32. 论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

33. 金融监管有效性研究

34. 区域金融中心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35. 非正规金融在我国金融生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36. 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创新及应用研究

37. 西部地区县域金融发展问题

38. 房地产金融风险的评价及防范对策研究

39. 房地产市场泡沫及其金融风险研究

40. 中国发展金融控股公司的研究与设想

41. 金融开放条件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42.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26085/

推荐访问:金融理论与实务论文 金融管理与实务专升本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