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课外知识 >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时间:2018-01-27   来源:课外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课外知识】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第一篇_中考语文阅读复习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天 窗 江南月(抒情性)

①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

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②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

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

看到明月高悬,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

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

星,也赶热闹似的隔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

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

趣味便注满了我幼年幻想的心域。

③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

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

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

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

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

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

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

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④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

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

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

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

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

润润,湿漉漉,仿佛倏的一下钻进我的心里蔓延开来。

⑤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

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师,水乡泽国便奏

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哗啦哗啦的。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

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

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

针脚。

⑥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

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⑦“一窍仰穿,天光下射。”走在时光的深处,生命难免也会有阴暗的死

角。那么就让我们常常提醒自己,不论何时、何地、何境,都别忘了开一扇

心灵的天窗,让皎洁的月光,让灿烂的星辉,让诗意的雨声,让婉转的鸟鸣„„

都一一洒进心房。

1.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4分)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2分)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3.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4分)

4.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老屋的那一方小小的天窗伴随着母亲的身影,让“我”感受到许多

无法言喻的美妙。

B.第②节选取蝉的鸣唱、蛙声的欢快和星月的柔美,生动地描绘出一

幅迷人的夏夜图。

C.第③节“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中,“滑”字既写出风的轻柔,

又表现母爱的温馨。

D.文章情景交融,通过雨景和月景的对比描写,抒发了“我”对童年

生活的眷恋和感伤。

阅读《囚绿记》(节选)一文,回答问题。(叙事性)

①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这房间靠南的墙壁上,有一个小圆窗,

直径一尺左右。窗是圆的,却嵌着一块六角形的玻璃,并且左下角打碎了,

留下一个大孔隙,手可以随意伸进伸出。圆窗外面长着常春藤。当太阳照过

它繁密的枝叶,透到我房里来的时候,便有一片绿影。我便是欢喜这片绿影才选定这房间的。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

②我快活地坐在我的窗前。度过了一个月,两个月,我留恋于这片绿色。我开始了解渡越沙漠者望见绿洲的欢喜,我开始了解航海的冒险家望见海面飘来花草的茎叶的欢喜。人是在自然中生长的,绿是自然的颜色。

③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看它怎样伸开柔软的卷须,攀住一根缘引它的的绳索,或一茎枯枝;看它怎样舒开折叠着的嫩叶,渐渐变青,渐渐变老,我细细观赏它纤细的脉络,嫩芽,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④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幽囚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绿的枝条悬垂在我的案前了,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

⑤可是每天在早晨,我起来观看这被幽囚的“绿友”时,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它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我对它的善意。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因为它损害了我的自尊心。可是我囚系住它,仍旧让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

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

5.在作者眼里,绿枝条有着怎样的特点?写出其中两点并举例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第④段对于“绿”在我案前生长,“我好像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种的喜悦。”请结合选文说说你对“生的欢喜”一词的理解,并说说“绿”还可以用来象征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第⑤段说“植物是多么固执啊”,从文中找出表现其“固执”的理由,并分析这样描写表现力长春藤什么精神品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8.下面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当公寓里的伙计替我提了随身小提箱,领我到这房间来的时候,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下来,这样了截爽直使公寓里伙计都惊奇了。”这句话是从侧面反衬我爱绿之深。

B.第④段第一句“忽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是个过渡句,在结构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作者喜欢绿色的原因。

D.“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这句细腻地描写了青藤颜色的变化,真切地反映了作者对青藤绿色渐消的心急和怜爱。

蔷薇几度花 丁立梅

⑴喜欢那丛蔷薇。

⑵与我的住处隔了三四十米远,在人家的院墙上,趴着。我把它当作大自然赠予我们的花,每每在阳台上站定,目光稍一落下,便可以饱览它了。这个时节,花开了。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眼尖的我发现了,欢喜地叫起来,呀,蔷薇开花了。我欣赏着它的点点滴滴,日子便成了蔷薇的日子,很有希望很有盼头地朝前过着。

⑶也顺带着打量从蔷薇花旁走过的人。有些人走得匆忙,有些人走得从容;有些人只是路过,有些人却是天天来去。

⑷看久了,有一些人,便成了老相识。譬如那个挑糖担的老人。老人着靛蓝的衣,瘦小,皮肤黑,像从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的糖担子,也绝对像幅旧画:担子两头各置一匾子,担头上挂副旧铜锣。老人手持一棒槌,边走边敲,当当,当当当。 惹得不少路人循了声音去寻,寻见了,脸上立即浮上笑容来。呀!一声惊呼,原来是卖灶糖的啊。

⑸可不是么! 匾子里躺着的,正是灶糖。奶黄的,像一个大大的月亮。久远了啊,它是贫穷年代的甜。那时候,挑糖担的货郎,走村串户,诱惑着孩子们,给他们带来幸福和快乐。只要一听到铜锣响,孩子们立即飞奔进家门,

拿了早早备下的破烂儿出来,是些破铜烂铁、废纸旧鞋 的,换得掌心一小块的灶糖。伸出舌头,小心舔,那掌上的甜,是一丝一缕把心填满的。

⑹现在,每日午后,老人的糖担儿,都会准时从那丛蔷薇花旁经过。不少人围过去买,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人买的是记忆,有人买的是稀奇——这正宗的手工灶糖,少见了。

⑺便养成了习惯,午饭后,我必跑到阳台上去站着,一半为的是看蔷薇,一半为的是等老人的铜锣敲响。当当,当当当——好,来了!等待终于落了地。有时,我也会飞奔下楼,循着他的铜锣声追去,买上五块钱的灶糖,回来慢慢吃。

⑻跟他聊天。“老头!”我这样叫他,他不生气,呵呵笑。“你不要跑那么快,我追都追不上了。”我跑过那丛蔷薇花,立定在他的糖担前,有些气喘吁吁地说。老人不紧不慢地回我:“别处,也有人在等着买呢。”

⑼祖上就是做灶糖的。这样的营生,他从十四岁做起,一做就做了五十多年。天生的残疾,断指,两只手加起来,只有四根半指头。却因灶糖成了亲,他的女人,就是因喜吃他做的灶糖嫁给他的。他们有个女儿,女儿不做灶糖,女儿做裁缝,女儿出嫁了。

⑽“这灶糖啊,就快没了。”老人说,语气里倒不见得有多愁苦。 ⑾“以前怎么没见过你呢?”

⑿“以前我在别处卖的。”

⒀我这样一说,老人呵呵笑起来,他敲下两块灶糖给我。奶黄的月亮,缺了口。他又敲着铜锣往前去,当当,当当当。敲得人的心,蔷薇花朵般地,开了。

⒁一日,我带了相机去拍蔷薇花。老人的糖担儿,刚好晃晃悠悠地过来了,我要求道:“和这些花儿合个影吧。”老人一愣,笑看我,说:“长这么大,除了拍身份照,还真没拍过照片呢。”他就那么挑着糖担子,站着,他的身后,满墙的花骨朵儿在欢笑。我拍好照,给他看相机屏幕上的他和蔷薇花。他看一眼,笑。复举起手上的棒槌,当当,当当当,这样敲着,慢慢走远了。我和一墙头的蔷薇花,目送着他。我想起南朝柳恽的《咏蔷薇》来:“不摇香已乱,无风花自飞。”诗里的蔷薇花,我自轻盈我自香,随性自然,不奢望,不强求。人生最好的状态,也当如此罢。

9.挑糖担的老人具有怎样的品性?(3分)

1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5分)

(1)赏析句子。(3分)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第二篇_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15篇精选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此君之所以⑥后也."【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导读:

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

①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③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④调:谐调.⑤诱:引导.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 ) 2.术未尽也( )

3.先则恐逮于臣( ) 4.夫诱道争远( )

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 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2.穿井得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①.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曰:"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②,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③,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导读:传言不可轻信,要实事求是.尤其"以讹传讹"更要不得.

注释:①常一人居外:经常派一个人在外面.②国人道之:全国人都在说这件事.③得一人之使:意思是说,家里打了井,不必再派人到外面打水,节约一个劳动力,等于多得到一个人使用.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及其家穿井( ) 2.国人道之( ) 3.不若无闻也( )

二,辨析下列"得"字的用法

1.吾穿井得一人 ( )

2.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 )

3.今日有,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 ( )

三,翻译

1.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穿井得人"的故事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的危害.

原文 3.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 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

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至矣!"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导读: "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 "涓人的一句反问可谓直接点出其举动的真正用意.而最后"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可谓是在意料之中的事.

注释:①安事死马:要死马做什么 ②捐:白白费掉.③市:买.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君遣之( ) 2.而捐五百金( ) 3.于是不能期年( )

二,辨析下列"以"字的意义

1.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 ) 2.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 )

3.而吾以捕蛇独存( ) 4.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三,涓人为什么用五百金买下马的骨头 (用文中的话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翻译

1.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 4.沛公至咸阳

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①知天下隘塞,户口②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③.

导读:"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一"皆"一"独",将萧何的"深谋远虑"刻画得淋漓尽致,刘邦得萧何可谓天助也③.

注释 :①具:通"俱",全,都.②户口:人口.③者……也:裹判断.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 ) 2.以何为丞相( )( )

3.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 )

二,翻译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隘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萧何是刘邦的谋士,夺得天下的功臣之一,刘邦得天下,其功不可没,历史上还有一个关于萧何和韩信的著名典故,即___________.

原文5.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①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②,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③。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④!”歌数阕⑤,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导读:项王夜起悲歌,盖世英雄的穷途末路在形象地描写中呼之欲出。

注释 :①诸侯:指淮阴侯韩信、建成侯彭越等。②楚歌:楚人之歌,用楚国方言土语唱的歌。③不逝:是说被困而不得驰骋。逝,向前行进。④奈若何:把你怎么安排。若,你。⑤数阕:几遍。乐终叫阕。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 ( ) 2.项王则夜起( )

3.自为诗曰( ) 4.莫能仰视( )

二、翻译

1.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歌数阕,美人和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王兵败垓下,在___自刎,有关历史上这一典故,李清照曾写诗: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对项王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毛泽东也写过一首诗,其中有:宜将剩勇追穷寇,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6.孙叔敖遇狐丘丈人

孙叔敖遇狐丘丈人,狐丘丈人曰:“仆闻之①,有三利必有三患,子知之乎?”孙叔敖蹴然易容曰:“小子不敏,何足以知之。敢问何谓三利,何谓三患?”狐丘丈人曰:“夫爵高者,人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怨归之②。此之谓也。”孙叔敖曰:“不然。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可以免于患乎?”狐丘丈人曰:“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③。” 导读:狐丘丈人的“三利”“三患”之说,自古到今,很有道理,原因在于有些人得到“三利”之后纵情傲物,以至于物极必反,走向灭亡。而孙叔敖清醒从政,因而能善始善终,真是明智之人。世人在名誉、地位、金钱面前真要冷静小心啊!

注释 :①仆闻之:我听说。仆,谦称。②怨归之:怨恨会集中于他。归,归结。③尧、舜其犹病诸:这种事连尧、舜他们都感到患苦。尧、舜,传说中的圣君。病,患苦。诸“之乎”的合音。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孙叔敖蹴( )然易容曰( ) ( ) 2.仆闻之( )

3.小子不敏( ) 4.官大者,主恶( )之( )

二、翻译

1.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善哉言乎!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狐丘丈人说“三利必有三患”,其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7.石崇与王桤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②,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③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④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⑤,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⑥。恺罔然自失。

导读:石崇,一个较高级的封建社会官员,竟富甲天下,试问钱从何来,不问自知。而作为一国之君的武帝,不仅不管,反而帮助王恺与之斗富争豪,正如孟子所云“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历史的教训值得注意。

注释 :①石崇与王恺争豪:石崇和王恺争比豪富。石崇,宇季伦,西晋人,是当时最大的富豪。王恺,字君夫,官至后军将军。②武帝,恺之甥也: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武帝,晋开国君王司马炎。③如意:一种供赏玩之物。④疾:同“嫉”,嫉忌。⑤条干(g n)绝世:枝条树干世上少见。⑥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那样的非常之多。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 ) 2.恺以示崇,崇视讫( )

3.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 ) 4.如恺许比甚众,恺罔然自失( )( )

二、翻译

1.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枝柯扶疏,世罕其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中描写石崇与王恺争豪,主要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的方法。

原文8.长安何如日远

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

导读:明帝两次的回答不一样。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都能说出个道理来。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注释 :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②潸然流涕: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潸,流泪的样子。③意谓:心里认为。④居然可知:根据这一点可以知道。⑤邪(y ):同“耶”。⑥举:抬起。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元帝问洛下消息( ) 2.潸然流涕( )

3.元帝异之( ) 4.更重问之( )

二、翻译

1.具以东渡意告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明帝两次回答问题自相矛盾,你怎么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9.太宗罢朝

大宗曾罢朝①,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②问:“谁触忤陛下?”帝曰:“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③。”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帝惊曰:“皇后何为若是?”对曰:“妾闻主圣臣忠。今陛下圣明,故魏徵得直言。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导读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镜矣!”可见魏徵正言直谏很多。尽管如此,也经常会触怒太宗。文皇后能在太宗盛怒之时,指出“君圣臣忠”之道并朝服以贺,也算是独具卓识之人了。

注释 :①太宗曾罢朝:唐太宗有一次曾在上朝时中途散了朝。太宗,指李世民。罢朝,指因生气而散朝。②文德后:即长孙皇后,李世民之妻,死后谥文德,故称。③不自得:不痛快。指意见被反对而窝火。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会杀此田舍汉( )( ) 2.谁触忤陛下( )

3.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 ) 4.妾闻主圣臣忠( )

二、翻译

1.岂过魏徵,每廷争辱我,使我常不自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妾幸得备数后宫,安敢不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用“‖”标示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后退而具朝服立于庭

四、唐太宗李世民曾说“_______________”,可见魏徵之正言直谏。

原文10.临江之麋

临江①之人畋得麋麑,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其人怒,怛②之,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使与之戏③。积久,犬皆如人意。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④我友,抵触偃仆,益狎。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⑤甚善,然时啖其舌。三年,麋出门外,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导读:“麋”在主人的骄宠下,稍大则“忘己之麋也”,欲与外犬嬉戏,终于被食却“至死不悟”。可见“恃宠而骄”终不会有好下场。

注释 :①临江:地名,江西省清江县。②怛(d ):恐吓。③稍:渐渐。使与之戏:即“使其与之戏”,让狗和小鹿一起玩耍。④良:的确。⑤俯仰:周旋,应付。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畋得麋麑( ) 2.自是日抱就犬( ) 3.习示之( )

4.然时啖其舌( ) 5.麋至死不悟( ) 6.走欲与为戏( )

二、翻译

1.麋麑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我友,抵触偃仆,益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犬见而喜且怒,共食之,狼藉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这则寓言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文11.伤仲永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①。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②,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③。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导读 :一个“未尝识书具”的人会要书具,而且不但能写字,又能作诗,这是不足为信的。但本文写作意图在于借此劝年轻人要努力学习。

注释 :①世隶耕:祖祖代代都从事农业。隶,属。②书具:书写的用具。③并自为其名: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 3.父利其然也( )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 )( ) 4.从先人还家( )

二、翻译

中考文言文阅读选择题 第三篇_2014年中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备考练习题(附答案)

2014年中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练习题(附答案)

(一)母亲的秘密

①那年,当她背着母亲缝的花书包,走在上学的路上时,最怕听到别人指着她这样说‚这是谁家

丫头?‛‚她呀,就是老街十字路口修鞋女人家的……‛

②不知怎么回事,‚修鞋女人‛几个字,让她感觉那么刺耳。于是,每天放学,宁肯多绕两条街,

也绝不肯路过母亲的修鞋摊。

③有一次,下了很厚的雪,路滑,她只好走老街。母亲看到她,笑眯眯摸出几枚硬币说:‚丫头,

快去买个烤红薯!‛她看看母亲那双手,干裂,黝黑,手指上还缠着层层胶布。心里蓦然一疼,就将

那温热的硬币,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

④母亲忽然又发现,她的雪地靴开线了,赶快拿出工具说:‚来,妈帮你缝一缝。‛说着,就要动

手为她脱掉靴子。就在这时,有几个同学,远远走过来,她慌忙推开母亲说:‚我自己会缝,不用你

管!‛转身跑掉了。

⑤晚上,她坐在灯下,笨拙地拿着针线,尝试着把裂开的靴子缝起来,几次扎疼了手指,却还是

缝不成。母亲默默坐在一边,一句话也没说。第二天早晨,她起床,看到地上摆了一双崭新的靴子,

桔黄色,那么温暖。

⑥小学毕业前夕,学校要开家长会。她找到老师,谎称自己感冒,请了病假。回到家里,却看到

母亲正蹲在地上,将双手泡在脸盆里,用肥皂反复搓着。看到她回来,母亲笑着说:‚瞧我这双手,

每天擦鞋油,怎么也洗不干净了!‛说着,母亲又指着指阳台说:‚我听别人说,明天要开家长会。我

穿这条裙子,你看行不行?‛

⑦她知道,尽管那条裙子款式老旧,却是母亲最好的一件衣服,平时很少舍得穿。她咬咬牙,慢

吞吞地说:‚我请了假,明天不用去了……‛趁母亲发愣,她借口要写作业,赶快逃回了自己的房

间。因为,那已经被母亲用掉了小半块的肥皂,那白哗哗的肥皂沫,让她感觉那么刺眼。

⑧上中学了,学校离家不远,她本来可以回家吃饭,母亲却催着她办了饭卡,让她中午在学校吃

饭,还说自己找了份工作,路远,不能按时回来。她听了,忽然如释重负。

⑨那年的冬天,母亲总是早出晚归,人也瘦了很多。彼时的她,正忙着熟悉新的环境,认识新的

同学,对母亲的变化,竟丝毫没有察觉。直到那天,学校临时放假,她提前回家。打开家门,听到母

亲的卧室里,传出剧烈的咳嗽声。接着,是姨妈那熟悉的声音:‚老姐,你在老街呆得好好的,干吗

要换那么远的地方去修鞋?可怜我姐夫去得早,孩子又小,指望谁来心疼你……‛

⑩她蓦然愣住:原来,所谓新的工作,仅仅是一个谎言,母亲只不过是跑到更远的地方去修鞋

了,自己小小的虚荣心,竟造成了这样严重的后果!

⑾五岁那年父亲病逝,好好的家仿佛塌了天,因为没文化,更因为没有本钱,为了生存,母亲选

择修鞋这个行当,也实在是无奈之举。怕母亲难堪,她不想拆穿这个秘密,躲回自己的小屋,无声地

抽泣起来。

⑿那年暑假,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天天为一群小学生补课。拿到报酬的那天,她跑去买了一辆崭

新的人力三轮车,有了它,就可以装下母亲修鞋所用的全部家当,再也不用把工具箱捆在那辆破旧的

自行车上。她知道,拥有一辆这样的三轮车,一直是母亲的梦想。

⒀把车子骑回家,笑着对母亲说:‚以后,这可就是您的专车了!还有,别再走那么远,还是回到

老街来修鞋吧……‛话说了一半,她就哽咽得说不下去。母亲愣了愣,忽然也泪流满面……

(2013年5月下《做人与处世》发表)

15、文章的母亲为女儿做了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4分)

16、本文标题‚母亲的秘密‛,这个‚秘密‛ 是什么?联系全文内容,说说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分)

17、品味下面句子。(4分)

她看看母亲那双手,干裂,黝黑,手指上还缠着层层胶布。心里蓦然一疼,就将那温热的硬币,

又放回了地上那个破旧的钱箱。

18、‚话说了一半,她就哽咽得说不下去。母亲愣了愣,忽然也泪流满面……‛她为什么哽咽得说

不下去?而母亲为什么‚泪流满面‛?(4分)

(二)鞋里的细沙

奔走在人生路上,千方百计地,我们总想寻找到一双双柔软舒适的鞋子,穿上这样轻便的鞋,我们的

确可以省时省力,但未必省心,因为不管哪一款鞋,鞋里都会渗入细沙,这细沙很多时候比鞋更为重要。

随时随地,细沙会落入鞋中。一阵电话铃声惊扰了你的美梦,一片雾霾影响了出行,也威胁着健康。

精挑细选,买回的却还是水货;紧追慢赶,总算完成了任务,领导却突然宣布‚不合格‛;盼望了好久的

假期,眼看着在加班中化为泡影;自己喜欢的姑娘,终究成了别人的新娘;蜗居陋室,房价又上涨,股票

再下跌,孩子生病,职称落聘,婆媳不和,夫妻争吵,同事矛盾……一桩桩不遂心的小事,变成一粒粒细

沙,洒进鞋里,你无法逃避,也不能摆脱。

细沙虽小,但却能深深地困扰你的生活,阻碍你前行的脚步。我们先来看一则故事。在非洲草原上,

有一种并不引人注意的吸血蝙蝠,他身体很小,却成了野马的天敌,它常趴在马腿上,用锋利的牙齿刺破

野马的腿,然后用尖嘴吸野马的血,无论野马怎么蹦跳,狂奔,都无法甩掉它,它可以随意飞到野马的身

上、头上、腿上,直到吸饱喝足才肯离去,而野马常在暴怒、狂奔中无可奈何地死去。

鞋里的细沙正如这小小的吸血蝙蝠。吸血蝙蝠所吸的血,对庞大的野马而言,微不足道,但它却让野

马暴怒狂奔,最后累死。同样,这些无法甩掉的细沙,困扰我们的力量也不足挂齿,但日久天长,一天、

两天、三天……它在磨痛我们的双脚,搅乱我们的心绪,慢慢地,斗志被磨掉了,激情淡退了,我们变得

疲倦又懈怠。生活中,人们常常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疲倦而选择了放弃。所以,鞋里的细沙不

可小觑。

朋友!别再匆匆赶路了,每走几步,还是停一停吧,倒掉鞋里的细沙,就像轻轻抹去蛛丝一样。可

是,有些细沙很顽固,你虽然把它从鞋里倒出来了,但它却钻进了你的心窝,如同一道阴影,挥之不去。

怎么办?还记得海底的牡蛎吗?沙粒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414091/

推荐访问:中考文言文阅读与训练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