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知识 > 题目解答 > 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历史考试

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历史考试

时间:2016-10-31   来源:题目解答   点击:

【www.gbppp.com--题目解答】

篇一:《2016届江苏省连云港市高三3月调研历史试题 解析版》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吕氏春秋·孟冬》记载:“是月也,工师校功。 陈祭-器,按度程,發或作为淫巧以荡上

心,必功致为上。 物勒工名 ,以考其我,工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这反映了当时

A.民营手工注重质量信誉 B.官营作坊主要生产祭器

C.器物制作不得过于奇巧 D.青铜铸造进人繁荣时期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吕氏春秋·孟冬》属于先秦时期

文学,当时民营手工业还没有普及,故A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祭器只是其中一种产品,故B

项错误;材料中“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以考其诚”说明古代器物制作讲

求质量,故C项正确;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是商周时代,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手工业·官营手工业特点

2. 董仲舒认为人性中阴阳二气化合出的“仁”和“欲”皆是为了“生”。“生”并没有善恶

之别,只是当“欲”过分泛滥以至于妨害了“仁”,这才称其为恶。 但是程朱理学认为阴阳

二气的组合不一 ,导致了人性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阳气即“本心”常被阴气即“人欲”所

遮蔽,进而把“人欲”归结为恶。由此可知

A.董仲舒借鉴了道教的阴阳五行说 B.程朱理学否定了董伸舒的人性观

C.两者皆认为人性与阴阳二气有关 D.两者皆认为三纲五常为万物本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比较董仲舒儒学和宋明理学

的相同点,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是继承和发展董仲舒的人性观,故B项错误;材料中说明

董仲舒认为人性是由于阴阳化合产物,而朱熹认为阴阳不同导致人性差别,显然二者认为人

性均与阴阳有关,故C项正确;朱熹认为理是万物的本源,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宋

明理学·朱熹思想

3.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

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

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 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

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 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没有论及雕版印刷的效率,

故A项错误;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应该是两宋时期,故B项错误;《金刚经》是我国最早

雕版印刷品,并不是最早印刷品,故C项错误;材料中“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图文

浑朴凝重”说明由于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四大发明·印刷术

4. 清代雍正二年(1724),山西巡抚刘于义奏称:“山右(今山西)积习,重利之念,甚于重左。

子弟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材以下,方使之读书应试。”这表明

A.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已经发生变化 D.商人的政治地位大大提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

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说明《申报》办报的目的是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追求

商业利益和开辟谋利途径只是材料中体现一个方面,故B和C错误;关注时局政治材料中没

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发展·影响

5.1875年10月11日《申报》刊载:“夫新报之开馆,大抵以行业营生为计。故其谋疏义以

仅谋利者或有之;其谋利而兼仗义者亦有之。„„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开,亦愿自申其

不全忘义之怀也。”这表明《申报》开办的宗旨是

A.谋求义利兼顾 B.追求商业利益 C.开辟谋利途径 D.关注时局政治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本馆即不敢自夸唯照义所

开,亦愿自申其不全忘义之怀也”说明《申报》办报的目的是义利兼顾,故A项正确;追求

商业利益和开辟谋利途径只是材料中体现一个方面,故B和C错误;关注时局政治材料中没

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大众传媒变迁·报刊业

6. 关于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关系,毛泽东指出:“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还应该把党成立以前的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材料研究一下。 不然,就不能明了历史的发展。”以下说法最能够揭示两大历史事件关联的是

A.推翻两千多年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B.促进了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答案】B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影响

7. 下表是台湾学者林满红所著的《银线: 19世纪的世界与中国》一书中有关近代中国赋税的内容。

下列对表格中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

A.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田赋在税收中一直占据主导

B.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致使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

C.中华民国成立后,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使两税差距拉大

D.税收结构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府经济政策的转变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表格中明显田赋比重降低,工商税比重逐渐加大,故A项错误;依据表格,税收结构发生了逆转是在188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是在1895年之后,故B项错误;中华民国成立是1912年,表格时间截止至

1911年,故C项错误;1895年,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明显促进民族工业发展,说明政府政策的作用明显,故D项正确。

考点:晚清中国经济结果变动·民族工业发展·晚清时期民族工业发展

8. 国民党“一大”宣言中规定“私人所有土地,由地主估价呈报政府,国家就价征税,并于

必要时依报价收头之„„国民党之主张,则以为农民之缺乏面地洽为相户者,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請作,并为之整顿水利,移殖荒微,以均地力。”由此推断国民党

A.广州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 B.提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C.开始关心民生重视土地问题 D.发展了“平均地权”的思想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国民政府实行土地国有与材料中信息相反,故A项错误;提出了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的是中国共产党,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是介绍对农民土地的分配,不能说明国民党开始关注民生,故C项错误;材料中“国家当给以土地,资其耕作„„以均地力”说明国民党提出“耕者有其田”的主张,是对旧三民主义中“平均地权”的思想发展,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国民大革命·新三民主义

9.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的资料记载:“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 敌我的势力范国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国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下列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 材料真实地反映了武汉会战后战争特征

B. 材料中的“某战场”是指中国的正面战场

C. “犬牙交错”是因为全民族抗战尚未形成

D.材料反映相关情况主要出现在抗战初期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治安战期间”“犬牙交错”“内部深处经常潜藏”说明是敌后战场的游击战,游击战主要是在相持阶段出现的,故A项正确;材料中论述是敌后战场,故B项错误;此时是抗战相持阶段,全民族抗战早已形成,故C项错误;抗战相持阶段是抗战中期,故D项错误。

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抗日战争·侵华日军的罪行

10. 历史学家牛军认为,新的对外政策的出发点是维护中国的国家安全,其特点是通过在周边地区建立集体和平秩序和扩大和平地区,争取在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形成安全缓冲地带。 下列内容符合“新的对外政策”意图的是

A.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B.提出并实施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D.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体现的是“一边倒”外交思想。不符合材料中“安全缓冲地带”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周边国家”“集体和平秩序”“中国与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等信息说明是新中国初期实行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符合“周边国家”信息,故C项错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是新时期外交举措,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考点: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新中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

11. 毛泽东在_次会议的开幕词中说:“我们在一个地广人多、情况复杂的大国内,初底地完成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我们的党是一个政治上成熟的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攻党。”此会议

A.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 B.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 D.确定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总任务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中论述会议是1956年,通过了《共同纲领》文件是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故A项错误;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1954年,故B项错误;制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2年,故C项错误;材料中“社会主义革命的决定性的胜利”说明是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此次会议是中共八大,故

D 项正确。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八大

l2. 据江苏省统计局权威数据统计:江苏对外贸易从1974年出口0.77亿美元起步,到1996年出口超100亿美元,用了近23年;从出口超100亿美元,到2000年,出口超200亿美元,用了4年时间。江苏外贸出口4年就达到第二个百亿美元的主要原因是

A.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

C.浦东开放带来的辐射效应 D.中国加人WT0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南通等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推行都是1984年,不符合材料中时间1996-2001年,故A、B错误;浦东开放是1990年,对后来江苏经济影响比较大,故C项正确;中国加入WTO是2001年,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D项错误。

篇二:《高三政治-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3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2016. 03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本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66分)

1. 2015年我国的科技成果再创辉煌。谱写这一篇章的有

①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升空

②“阳光动力”2号太阳能飞机首次环球飞行

③“新视野”号探测器首次近距离观察冥王星

④我国首次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讲话中,就共同构建提出5点主张。

A.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B.同络责任命运共同体

C.网络利益命运共同体 D.网络安全命运共同体

3.和平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为了维护世界和平

A.多国共同绘制“一带一路”新画卷 B.联台国安理会一致通过制裁朝鲜新决议

C.多国势力采用不同方式介入叙利亚危机 D. 2015年l2月l4日多国签署《巴黎协定)

4.2015年以来,智能手表因其计时、通话、监涮身体健康状况等功能,市场销售呈爆发式增长,成为时尚新宠。这反映出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

6.起始于春秋时期的我国盐铁专卖政策将迎来重大变革。自2015年起我国将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这将有利于

①刺激食盐生产.扩大食盐清费量 ②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竞争

③丰富食盐品种.提高食盐的价格 ④改进技术,提高食盐品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连云港市2016届高三年级调研历史考试

7.圈l是2007年眦来,我国CDP增速情况

对这一经济现象认识正确的是

①由于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②中国经并发展的高潮期已经过去,开始走向衰退

③这是新常态下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阵痛期正常表觋

④政府应采取扩张性财敢敢策,刺擞经济快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商务部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出境旅游达l.09亿人次,中国游客在境外消费约l.2万亿元。平均购买力接近国际旅游消费水平的两倍。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我国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 B.我国产能不足难以满足消费需求

C.人民币升值使购买力增强 D.我国产品供给须进行结构性改革

9.近年来,随着劳动力价格的不断攀升,我国一些制造企业逐步采用机器人来代替工人工作。这说明

①科技创新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②利澜最大化是企业经营的目的

③价格变动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④我国制造业全面转向智能翻造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为加快解决民生问题,尽早补齐社会保障短板,2015年新制定的《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办法》覆盖所有城镇居民。这一做法预期的传导路径是

A.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一提高居民收入一提高货币购买为一改善人民生活

B.扩走社会保障范围一增加财政支出—提升劳动积极性—促进经济发展

c.扩大社尝保障范围一保障基本生活一维护社会公平一促进社会和谐

D.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供给—扩大居民消费一推动生产发展

11. 20世纪70年代,拉美一些国家城镇化进程过快,使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导致落地区出现诸如分配不公、失业高发、医疗和教育资源不足等社会问题,

从而陷入了更为棘手的城市危机之中。达启示我国要

A.实现城镇化与工业耗的良性互动 B.随著经济减速而放缓城镇化进程

C.避免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社会问题 D.推进城多社会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发生后,一些人通过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编造、散步谣言,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据此回答12 - 13题。

12.上述材料启示我们,作为公民的应有担当是

①增强义务意识,不传谣不信谣

②树立法律意识,完善信息发布制度

③树立权利意识,维护言论自由

④增强责任意识,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A.①② B.③④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y/283721/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