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什么是农村信贷

什么是农村信贷

时间:2018-08-21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什么是农村信贷 第一篇_农村信贷合作社构成及优势

在1995年与2004年河南省武陟县农村信用社存贷差相比可以看出,4倍多的增长注定使增加农村贷款成为一项艰巨的任务。这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它反映的是全国农村的一个现实问题。影响农村贷款额度的因素有农户经营分散、贷款额度小、生产周期长以及农业贷款受自然、农产品市场等诸多不可测因素影响,因而使得农村信贷机构面临着高风险、低效益、成本高的农村金融制度,惜贷、慎贷现象普遍存在。农村信用社放贷难相对应的却是农民贷款难。从调查数据中可以看出,农民对贷款的满足率和对贷款数量的满足率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调查数据中还显示出,需求贷款的人中只有较少的人选择去贷款,更少的人选择向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贷款,这说明我国的相关措施政策不完善,农村经济有更广的发展前途。

提到贷款问题,当然会涉及到资产担保问题。按照现行金融政策,农民在金融机构贷款需要提供担保或资产抵押,农民的资产主要包括土地、房产、金融资产、牲畜、生产性固定资产和耐用消费品等。有关研究表明,目前农村居民最重要的财产是土地和房产, 据统计显示,两者的比例在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对土地和房产都有严格的规定,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农民无法抵押贷款。

针对这一系列的问题,国家开始出台政策措施解决农民问题,这是由于我国农业基础地位决定的,三农问题一直都是国家政府关注的焦点。因此,经过不断磨合,农民贷款担保协会应运而生。

农民贷款担保协会的出现有其特殊的原因,是由我国的农村的现状而出现的解决措施。它的出现是多种农村问题多方促成的结果:一农民资金需求增加,金融机构存储差额扩大。农村居民储蓄和投资需求同时增加本应形成良性的经济发展状况,但是长期以来因信用缺失所引发的诚信危机,在农村信用社和农民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农村一些地方因信用环境差,借款户逃废债务造成大量坏账、死账,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而农民因受信用危机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想得到贷款十分困难。二会员具有一定经济实力,有扩大再生产需求。农民贷款担保协会建立初期,往往是由希望得到贷款扩大生产规模的农民组成。信用社针对单个的有项目的农户进行贷款承担的风险较大,但是如果把5个以上的有生产经营项目且有一定经济实力又需要扩大生产规模的农户组织在一起,进行相互联保,既分摊了风险又符合信贷政策。这种相互联保的贷款方式逐渐演变成农民贷款担保协会。三产品市场竞争增强,有提高竞争力愿望。农民担保协会属于非盈利性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该组织能够维持运行的基础是该组织成员都从事着共同的或相关的经营项目,或者该组织成员已经成为同类项目生产的合作者,有的为此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对本村农民或是合作社社员的贷款担保,扩大其产品的生产量,在当地形成该产品市场,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从农民贷款担保协会的运作方式与作用来看,担保协会的建立是农民与信用社博弈的产物,是以信用社的放贷风险最低为前提条件,担保协会会员的资格由信用社认定。协会会员一般由5~10户组成,它对具体入会有着严格的规定,从行为能力、信用、道德、投资能力,法律意识等等方面有着清楚的规定。协会会员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获得信用社贷款,可获得本人所缴纳担保保证金1~5倍的贷款,个人缴纳的担保保证金由信用社按同档次存款利率支付利息。如果贷款不能按期归还,信用社可直接扣除担保协会的保证金,担保协会成员所承担的保证责任为连带保证责任,保证金不足时,由担保人(包括担保协会及其全体成员)的资产补偿,直到

贷款本息还清为止。连带责任的出现,会对各个方面来说都有保障。

从农民信用担保协会的运行效果来看,在农村普遍面临贷款难的情况下,通过担保协会有效地解决了农村经济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难题,为农村经济向专业化、产业化方向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一解决了农民贷款难问题。农民担保协会通过协会会员缴纳担保金、以自己的企业资产抵押和自身的信誉为本村村民贷款进行担保,有效地解决了农民贷款无人担保和缺乏有效抵押品问题。二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担保协会促使贷款发放形成逐村连片的特点,有利于发展农村以村为地域的产业集群,提高农业、农副产业和乡村企业的专业化和规模化程度,提高生产和经营效率。三提高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安全。担保协会是由本村村民组成,也是为本村村民担保,对申请贷款农户的情况十分了解,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信用社信贷人员的惧贷心理,解决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担保协会为农民贷款,减少了信用社与农民之间为贷款和还款产生的直接矛盾,协会不仅在贷款到期时向借款人催收贷款,而且平时也会提示借款人按时支付本息,有助于防范风险于未然,从而保证信用社贷款的质量,避免了恶意拖欠的现象,降低了信用社贷前的调查成本,贷款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

信用贷款还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风险控制及风险安全转移。由于担保协会成员对申请借款农民的情况比较了解,尤其是为协会所属的专业合作组织内部社员进行贷款担保,由于对其经营项目的发展前景能够较好地把握,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贷款风险很小,即使个别农户出现不能完全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况,也可通过协会获得的贷款利率优惠和担保贷款收入进行弥补。可见,信用社把信贷风险转移给了农民担保协会,担保协会利用自身的优势对风险进行控制,使农村信贷得以顺利进行。

在农民担保协会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由于河南省武陟县农民信用担保协会成功的例子,一些政府采取强制措施实施这项决定。由于当地政府对农民担保协会发展的干预,尽管农民担保协会数量增加很快,但是这些协会的成立并非农民自觉自愿,甚至一开头就违背农民的意愿,农民担保协会并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应。其次,农民担保协会作用呈下降趋势。受自身知识水平和风险管理经验的限制,担保协会对贷款项目的调查一般比较简单,审查也比较粗放,除了担保协会会员自己熟悉的项目以外,对申请贷款的项目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其结果不是限制了新项目的发展,就是承担了投机性强的短线项目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解决农民信用担保协会的处境:一确定农民贷款担保协会的法律地位。这样就可以得到国家法律的认可,国家应对其身份给予确定,以便受到法律保护和约束。二变政府干预为政府扶持引导。使其发展应该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政府应应给予适当扶持,减少担保协会风险。三提高担保协会担保款的利率优惠幅度。给予农民贷款担保协会的发展空间,让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发挥最大有利效果。

总上所述,农民贷款担保协会是应国家对农民的政策而生,它是符合事情的发展规律,它的出现有其优越性,同时不利也同样伴随。如何恰当的处理,把不利因素改变或者降至最小,与最大程度发挥其优越性,都将成为我们日后考虑的事情。无可否认,它的存在利大于弊。

什么是农村信贷 第二篇_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武汉轻工大学

金融市场学考试论文

论文题目: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

班级:电气工程1201班

学号:1***********

定稿时间: 2014年12月1日

1

农村小额信贷问题分析及解决方法

摘 要

农户小额贷款作为一项增强信贷支农服务功能的重大措施,在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随着国际社会小额信贷在发展中国家成功经验的推广,我国也对小额信贷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本文着重勾画出了一些地区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小额信贷发展的诸多因素,并针对一些农村小额信贷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额信贷;农村经济;信贷模式;问题解决

ABSTRACT

Small farmers credit as a major measure function enhanced credit support for agriculture service, to solve the loan problem, supporting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nomy, promoting rural income has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positive role.With the promo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microfinance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cessful experience, China is paying more attention to small credit.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in some areasof microfinance microfinance development, and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rural micro credit problems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economy

Keywords:Microfinance; the rural economy;credit mode; problem solving

1 引 言

1.1 研究背景

小额信贷是指通过向低收入客户、个体经营者提供金融服务和社会服务等,借以帮助贫困者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活动,其含义具有金融含义和社会含义双重属性。国际社会一般将其视为农村金融服务的一种制度创新,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缓解贫困。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以农户为贷款对象,基于农户的信誉,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向农户发放的不需抵押、担保的贷款。农户小额信贷资金来源是农村信用社依法吸收的存款及中央银行的再贷款,贷款发放及收回的整个过程均由农村信用社办理,并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办法。具体如下:首先由农户向农村信用社提出申请,再由农村信用社对农户信用进行评定,在信用评定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等级,对农户发放不同

信用额度的贷款证,持有贷款证的农民,在需要贷款时,可以凭贷款证及有效的身份证件直接到信用社营业网点办理限额内贷款,无需层层办理手续。

1.1.1 研究目的

小额贷款是国际公认的最成功的信贷扶贫模式之一,为了解决农民贷款难、增收难的问题,经过几年的改革,中国的农村信用社针对农户的小额信贷在投入资金上逐年增加,但各地区的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运营成本过高,贷款满足率不高,贷款的服务上不去等问题。虽然中国的多元化的农村金融政策正在逐步实施。但是其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国外的农村金融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和对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成功与不足的分析,如何改变我国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单一性,针对农户小额信贷具有额度小、成本高,风险大等特点,如何行之有效的管理和操作。使金融机构能够有一定的盈利空间,同时也对农户小额信贷的资金来源和风险控制找到一个可行的措施,以及非政府的信贷机构如何能够进入良性的发展态势。只有把问题解决好才能使农户小额信贷发展具有持续性和规模化。使农村金融业向着多元化发展,改变农民融资难的现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增收。使我国农村金融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新农村建设.

1.2 研究意义

当前农村小额信贷存在诸多问题,本人将其归纳为三个部分:

1.2.1 小额农贷资金供给渠道狭窄

农村信贷供给渠道狭窄,形成了求大于供的局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开始向多元化、多样化方向发展,对信贷资金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农村信用社不能广泛吸收更多的社会闲散资金。

1.2.2 风险保障制度不健全

农业生产过程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错的过程。从农业经济再生产角度考察,它和非农业一样,面临着发生市场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价格风险的可能性,并由此导致农村金融风险。从农业自然再生产角度考察,和非农业不一样,它在生产过程的每一环节,都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可以说。从播种开始,再生产过程就处于一定程度的风险之中。一旦自然灾害发生或市场波动就必然引起获得贷款的农户和发放贷款的农村信用社两者

的损失。农户成为损失的直接承担者,农村信用社则会因农户发生亏损无法偿还贷款而承担间接损失,这是农村信用社造成呆账、坏账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机构持续性。农业保险是保险人组织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风险损失分摊,建立农业保险基金,对被保险人在种植业、养殖业生产过程中因灾害事故所致损失,给予保障范围内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方式。农业保险的经济补偿职能是由农业保险的本质及其特点所决定的。随着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向商业性保险公司转化,全国的农业保险开始大面积萎缩,这与农村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发展背道而驰。保险这一经济补偿机制,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几乎丧失。

1.2.3 运作机构问题

农村信用社产生于中国农村,并伴随着中国整个金融体系及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健全,其职能、性质都在不断的发生转变,几十年曲折的发展历程都打下了中国经济发展的烙印,也留下了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着农村信用社支农的实力和小额信贷的发放。如经营管理者的道德风险、滥用职务、粗放经营、滥用职工、加重农民负担、挪用资金、奢华消费等等。最后,业务素质普遍偏低。相对于其他银行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员工的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水平差、且观念保守、知识老化,加之农村信用社不重视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其业务素质普遍偏低,在众多金融机构中不具有竞争优势。

解决了以上三个问题,农村的小额信贷情况会有不一样的变化,更有利于农村的发展。

1.3 研究方法

小额信贷在中国发展时间不长,但是却在十几年中为中国的扶贫事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得到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内外的学者专家已经对小额信贷作了很多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对小额信贷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文章将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科学、严谨、求实的态度,通过对国内外小额信贷的理论、实践经验的理解和总结。以及对国外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的借鉴和总结,以细致的文字论述和具体事例分析、数据分 析、数理模型的定性分析、数据的定量分析等方法为基础,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中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找出其根源,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寻求发展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对策和亟待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并加以细致、缜密的论证。具体方法主要有:

第一、理论研究与政策性研究相结合

针对农户小额贷款的国内外相关理论与政策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第二、规范性分析和实证性分析相结合

通过规范性分析的方法研究对我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发展中产生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具体的事例进行实证性分析,从而找出其产生的根源,并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具体的解决方案。

2 文献综述

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的历史很短,但是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就得到迅速发展,引起了国内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许多专家学者长期专注于中国小额信贷的研究和实践。杜晓山、孙若梅、茅于轼、曹子娟等是在小额信贷研究和实践方面比较突出的几位。杜晓山在《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实践尝试》一文中介绍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类型和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杜晓珊、刘文璞在《小额信贷原理及运作》一书中以及杜晓山、孙若梅在《中国小额信贷的实践和政策思考》一文中从小额信贷的发展历程和组织机构类型的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来促进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汪三贵在《信贷扶贫能帮助人吗?》一文中介绍了小额信贷对农户增收的积极意义,并提出了中国农户小额信贷的农户信贷需求额度小的特点;孙若梅在《小额信贷与农民收入》一书中主要通过实证检验和分析,得出如何通过小额信贷的具体实施来帮助农民增加收入;曹子娟在其主编的《中国小额信贷发展研究》中通过对中国159个地区的小额信贷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现状,揭示了小额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董积生在《农村信用杜:“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探讨》一文中重点关注的是农信社贷款利率放开、以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问题;郑振东、杨智斌在《农户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中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小额信贷进行成本收益核算,建议政府放松对开展小额信贷金融机构的管制,以及得出应采取较高利率是小额信贷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的论断;焦瑾璞、杨俊在《小额信贷和农村金融》一书主要从小额信贷对农村经济的增长的促进和对农户的扶贫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小额信贷的风险管理进行了阐述,提出了团体贷款和动态激励等方法来规避风险的作用机制。

3 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问题对策分析

一、建立多层次的小额信贷载体,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在发放小额信贷 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资金来源的层级性。将中国的农村贫困等级分明,按照不同的等级给与不同的政治补贴。【李博】

二、完善小额信贷经营管理机制,防范小额信贷风险

完善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内部控制制度,结合小额信贷业务发展状况,建立和不断完善业务监督、财务管理、风险预测等各项内控制度,尤其加强对小额信用贷款质量的考核,对小额信贷放得出、收得回的信贷人员给予鼓励。 建立农户小额信贷风险机制,强化审计稽核部门的监督功能,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稽核。

什么是农村信贷 第三篇_农村贷款申请书范文

农村贷款申请书范文

申请书一:

ZXX银行:

本人系沿河官舟镇居民,从事商业活动数年。主要经营蛋糕店、广告、建材、水泥批零、黑水山王店采石厂(合资)以及其它部分工程。家庭月收入20000元左右。现急需资金周转,特向贵行申请个人贷款1200000(壹佰贰拾万)元,期限5年。并同意将官舟镇 326国道边市政中心一栋商住房(私人房产)作贷款抵押,同意贵行向其他金融行业查询个人信息、了解个人资信情况。

本人本着诚实信用原则,并在贵行开立存款还款帐户,保证按期按时还本付息,同时接受贵行所有合法催收措施并自愿承担一切后果。> 贷款申请人:> 贷款担保人:> 申请日期:

申请书二:

尊敬的银行和学校领导:

我是大学化工与能源学院xx级硕士xx班的学生xxx,家住湖南省xxx,地处偏远的西部山区,当地交通不便,经济极不发达。

XX年8月,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真是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可以进入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忧的是,每年3100元的学费从何而来?父母拿着我的录取通知书四处奔走,东借西凑,可是9月份我到大学报到时,仍然还欠600元学费没有交清,是伟大的母校以她宽容的胸膛接纳了我这个寒门学子。之后三年中,我获得学校一次性减免学费2400元、湖南省政府奖学金XX元及减免学费1550元、校奖学金500元、考研奖金1000元以及每年500元师范专业奖学金,并且通过自己平时做社会工作获取报酬,我不但圆满完成了大学本科阶段的学习,还考上了久负盛名的华南理工大学的硕士研究生。

可是如今,父母不再年轻,体弱多病,家境亦无好转,面对每年8000元的学费以及广州高昂的生活开支,亲朋好友的帮助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除了要完成学业和科研工作之外,还兼任了社会工作,业余打工的所得很是有限。但是,我依然坚定地选择了读研这条路,因为我知道,在求学成才面前,任何经济上的困难都是暂时的、都是可以战胜的。我不畏惧困难,更不讳言贫穷,所以我郑重地向学校、向一贯以来支持寒门学子成长成才的中国银行提出助学贷款申请。

我在大学本科学习期间积极上进,遵纪守法,无任何违法违纪行为,品学兼优,多次获得各类奖项,诚实守信,没有任何不良行为;担任过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对社会工【什么是农村信贷,】

作尽职尽责,并于XX年加入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我希望在华南理工大学这个人才荟萃的大熔炉里,能够继续创造佳绩,获得助学贷款会使我在今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早出成绩、早日成才,早日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自己的才智和力量。

离校后我一定按照协议规定按时偿还贷款,决不拖欠,因为我知道还有很多和我处境差不多的学子等着这笔贷款去交学费!请银行和学校领导相信我,我以我的人格作为担保! 特此申请,望予批准!

此致【什么是农村信贷,】

敬礼!

什么是农村信贷 第四篇_毕业论文-我国农村信贷担保现状分析研究

我国农村信贷担保现状分析研究

【内容提要】:目前我国农村信贷担保面临信贷担保法律体系不完善、信贷担保物缺失、信用环境弱化、信贷担保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要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农村信贷担保的内生机制出发,通过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完善、整合、优化,通过信贷担保产品的进一步创新、改革、试点,通过政府相关配套措施的制定、实施,来有效确保信贷担保产品真正起到支持和扶助农村、农民及农企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村 信贷担保 现状

2004年-2010年的“中央1号文件”和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都体现了农村金融问题,说明党中央已经把把农村金融问题放到了突出重要的位置予以重点论述,同时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条措施以及金融促进经济增长的30条具体意见,也都把农村金融提高到了显著的位置。

然而,长期以来,信贷服务的缺乏始终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问题,目前农民创业热情高涨,对创业资金的需求更为迫切和明显,农村市场对资金需求将日益增长,农业生产资源、生活消费、子女教育、小企业创业,都需要资金的支持。

纵观中国目前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法律体系不健全,缺失有效的信贷担保物,农村信用环境差,缺乏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种种问题都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信贷担保难以在农村展开。而如何为农村提供有效的、充足、可控的的金融服务的将成为完善我国农村信贷担保的主要问题。

本文拟就农村信贷担保的现状作出分析,并从中总结出制约农村信贷担保的主要因素及提出如何解决的粗浅建议。

一、我国农村信贷担保现状

(一)概述

目前中国有融入资金需求的农户大约占到了60.6%,但这些想借钱的农户有42%以上没有从正规的金融机构借到钱,即使从正规金融机构贷到款的农户,也

有35.6%以上的农户表示这些贷款不能够满足他们的实际需求。截止到2009年6月末,全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只有118家,不包括小额贷款公司,全部引入的资本还不到50亿元,吸收的存款只有130亿,发放的农户贷款只有55亿。

目前,我国农村的主要融资渠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策性银行信贷;二是商业银行信贷;三是农村信用社贷款;四是民间高利借贷;五是民间亲情借贷。正规金融融资和非正规金融融资约各占一半。2008年,所有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余额将近7万亿,但针对农户或者农村中小企业的贷款以及和农村发展、农民生活直接相关的贷款比较少。民间融资是目前我国农村信贷的主要来源,对于农民、农户以及小型农企等信贷者而言,主要是通过向其他农户或亲朋好友借款,此外借用高利借贷的现象也十分的普遍。

(二)我国农村信贷担保的主要法律依据及具体方式

1.法律依据

农村信贷投放实践过程中,针对农村信贷担保的主要法律、法规为《担保法》、 《物权法》、《贷款通则》等。与农村信贷担保相关的法律条款还包括《土地管理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中的有关条款。

2.担保方式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目前我国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主要为:保证担保、抵押担保和质押担保等形式。保证、抵押及质押的概念在此不作赘述。根据法律对这几项信贷担保方式内涵、外延的规定,我们可以对我国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作一初步分类:传统的农村信贷担保方式:主要有保证担保、抵押、质押等。从属于保证担保的主要有“联保贷款”、“小额信用担保”等。从属于抵押担保的主要有农村不动产抵押,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农村房屋抵押”;动产抵押,如“农机具、设备、原材料的抵押”等。从属于质押担保的有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如“仓单、存单质押”、“收费(受益)权质押”、“特许经营权质押”等。

新型的农村信贷担保方式: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法律的逐步完善,在传统不动产抵押之外的一些特殊抵押担保形式也随之产生了。如浮动抵押,《物权法》在第181条明确规定: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

的动产优先受偿。在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实践中“农作物抵押”和部分“农产品抵押”等就属于浮动抵押的一种。

(三)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信贷担保难以实现

由于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农村、农民及农户的信用情况、生产生活情况及农产品等的销售情况的了解程度不一,贷前评估和贷后管理相对较为困难。而对抵押物处分、追索的法律缺位及农村信贷担保物的本身缺陷,也会带来借款人违约后,担保权人对担保物实际处分和获得补偿利益的困难。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也较大,容易因气候灾害、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生产、经营的各类问题甚至停滞,由此带来的农村信贷风险更加不容易得到控制和弥补。

2.信贷担保形式单一

目前,信用贷款和保证贷款占到了农村信贷的绝大部分,特别是小额信用贷款与联保贷款业务的试点开展,使信用和保证贷款的比重进一步提高。抵押、质押贷款虽然较信用和保证贷款的风险防御能力更高,但由于农村信贷通常额度低、期限短且农村可供抵押物、质押物种类少,故抵押和质押这两种担保方式反而使用的频度较低。

3.信贷担保物缺乏

一般法理认为:信贷担保物必须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一是贷款人对担保物要有处分权;二是金融机构对担保物的可交易性及其市场价值可以认定。但从农村居民的财产性质来看,具备这两个条件的物品范围很小,农民目前的财产主要有: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生产性固定资产和耐用消费品等,但这些财产均在构成担保物的要素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从而导致农民因为缺乏担保物而无法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

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注程度及农村信贷需求的调研数据可见,中国农村的金融供给与农村的实际需求尚不匹配。中国目前农村信贷的需求度非常之高,但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投放量受各种因素的制约明显不足。这其中,信贷担保法律体制不完善、信贷担保物缺乏、信贷担保实现困难等原因是造成金融机构不愿意深入农村,为农村提供有效信贷服务的主要壁垒。

二、造成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困境的原因分析

纵观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实践,笔者认为造成我国农村信贷担保困境的主要原因为:农村信贷担保法律体系不健全、农村信贷担保物范围狭窄、农村信用环境薄弱、信贷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等,具体表现为:

(一)农村信贷担保法律体系不完善

目前在农村信贷担保法律体系建设中,我国尚没有一部完全针对农村信贷的法律,甚至针对农村金融的专门法律也没有。对于农村信贷的法律条文分散在诸多的一般法中,不利于农村信贷的差别化执行,同时还存在现行法律跟不上农村信贷实践的快速发展和无法涵盖目前农村信贷担保产品的诸多问题。

1.缺乏系统的法律法规

目前中国尚无专门针对农村金融或农村信贷担保的法律法规。针对农村金融和农村信贷实施的法律条文全部散见于其他各种法律、法规或司法解释里,如在《农业法》中第四十五条对农村金融规范的原则性规定、第四十六条对农业保险的相关规定,又如《担保法》、《物权法》中对担保形式的相关规定等。这些规定或者过于宏观、原则,对农村信贷担保的指导意义不强,或者规范客体不仅仅针对农村信贷担保,不具备实际可操作性。分散的法律条文也不利于行政管理机构、金融行业、农户在制度框架和政策指导下开展农村信贷工作。

2.政策法律不一致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等国家文件先后指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允许农民在自愿有偿的情况下,以转让、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依法取得、使用和收益的权利,逐步推行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有偿使用和流转制度”等。这些提法,都是站在进一步打破农村产权制度与城市产权制度的不平等性,赋予农民一定程度的土地、房屋用益物权上提出的,实则也是对拓展农村信贷担保物提供了政策依据。2009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办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抵押贷款。但现行法律,如《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和《担保法》等,都没有明确的关于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

地使用权及其地上附着物作为抵押物的规定,相关司法解释也从未肯定这一做法,虽然在农村信贷实践中,有些发展较快的地区已经对这些用益物权的抵押进行了试点,但缺少法律制度的保障,其执行力和风险控制力可想而知。3.法律的涵盖性及约束力弱,。

观我国目前与农村信贷担保有关的法律条文,主要集中在《担保法》与《物权法》中对抵押、质押、保证等方面的一般规定,但对农村信贷担保的特殊性和一些新型的担保类型,法律涵盖较少。如,《物权法》承认了浮动抵押这一抵押方式的法律效力,但在其他相关法律,如《担保法》等中,均未涉及到浮动抵押的内容,即使在《物权法》中,也没有对浮动抵押做深入、具体的阐述。又如,对农户联保制度的规定,主要依据是《农村信用社农户联保贷款管理指导意见》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户联保贷款指引》,但该两个制度的适用主体主要是信用社,且条文简单、局限性比较大,明显落后于现实情况的发展,制度约束力较弱,对农村联保贷款的实际指导意义不大。

(二)农村信贷担保物范围狭窄

“城乡二元制”的农村产权制度特性决定了农村信贷担保物与城市相比,存在范围狭窄、流转困难、抵押权不易实现的现实困难,严重制约了农村信贷担保产品的创新。

1.法定信贷担保物范围狭窄

根据我国新出台的《物权法》的规定,与《担保法》相比,对农村不动产抵押物的范围有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但根据其各条条款,可以明确的是“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村房屋”仍不可用于担保抵押,这些农民主要拥有的财产如果不能作为抵押物,农民也就没有什么东西可做抵押了。《物权法》中对浮动抵押的规定,可以看作是对农村信贷担保产品的一种扩大和认可,但由于缺乏具体的担保物范围的界定和对担保物的列举,对实践操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2.担保物变现能力差

无论是现行法律已确认可以作为担保物的农作物、林木,集体建设土地使用权还是目前法律尚未认可作为担保物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等,由于流转制度的不完善,在贷款不能按期偿还的前提下,如何使这些担保物真正

什么是农村信贷 第五篇_我国农村小额信贷的发展现状与前景毕业论文

0 前言

小额信贷起源于70年代孟加拉国,简称 G B模式。在孟加拉的金融实践中,小额信贷是一种小额、短期信贷方式,不需要担保,直接贷款到户,手续简单方便易行。这一模式通过五至十家农户为一组的相互联保的方式发放小笔贷款。[1]小额贷款从不同发展模式看主要分福利型和制度型两种类型。社会福利的作用,以孟加拉乡村银行为代表。前者更强调小额信贷管理和目标设计中的机构可持续性。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对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既提出了重要命题,也提供了重大机遇。为了破解农村金融困境,从2004年至2006年连续3个“一号文件”都提出要鼓励农村金融改革。2007年年初,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勾画了整个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的蓝图,既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的目标,也对如何落实进行了具体部署。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更以大篇幅文字“定调”农村金融改革框架。中国农村金融改革正在大刀阔斧、如火如荼地进行,农村金融市场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局面。

1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时代背景

1.1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要求

《十七大报告》在论述金融政策之外,专门就农村金融体制问题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创新”的任务。要“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至少包涵以下几种含义:

第一,必须改变那种以农村资金支持城市发展的金融体制,通过一系列的金融制度创新,使农村资金能留在农村社会,并在此基础上,能通过市场化的运作,吸引城市资金与海外资金进入农村,彻底改变现有的农村资金外流的局面,从而达到以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推动农村发展的目的。

第二,要使农村的资金留在农村并吸引外部资金,应该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与金融改革。首先发展使农业成为能够获得社会平均利润的产业。其关键是要将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使其产业相互衔接、交叉、重叠,对传统的农业产业进行现代化改造。例如,许多地区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了第三产业,增加了农业的附加值,各种生态园区、观光旅游农业就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而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传统的农业相适应的国家支农借贷为主的农村金融必须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一是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晰、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管理水平较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与内部人控制问题,二是解决利率管制、缺乏有效的监管框架问题,三是形成合理的农村金融体系,这种合理体系是降低农户金融交易过程的制度安排,是种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的融合。

第三,要发展农村金融,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还必须创新现有的金融体制、金融工具、金融组织。在传统的农村金融制度中,农村金融体系是为城市发展吸收资金而设计的[2],因此,资金的使用一直不是农村金融机构的重点[3]。现有的涉农的正规金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以及农业发展银行,其间,农发行的业务已经缩少到仅给粮棉收购提供资金、农业银行中的支农业务也在执行中打下不少的折扣,更有甚者,这些业务的不但效率低下,而且成为农业银行向国家转嫁债务的理由,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化改制,在成本与收益的约束条件下,它的业务开始远离农村与农业。因此,创新农村金融体制是农

村金融政策的重中之重。与城市金融不同,农村金融机构面对的是分散的小规模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农村信贷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更为严重。农民和农村中小企业的金融需求一般期限短、频率高、数额小,由于农户的主要资产没有证券化,故农户在信贷过程中缺乏城市中工商企业及居民经常使用的抵押品,导致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比较高,这是农村金融机构服务城市化的制度根源。因此,农村金融制度改革与创新不能以城市金融组织为样本,这将进一步的加速农村金融组织的本土化。农村金融体制创新必须挖掘农村社区的信用资源,并以此作为构建农村金融体系的基础,农村金融产品开发应采用较少抵押或者没有抵押的方式使贷款手续简单、灵活,使品种与期限能够适应农业生产及其生产周期。

第四,我国农业生产所面临的自然风险与市场风险对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我国农业经营尚没有改变“靠天吃饭”的状态,农产品市场又经常发生周期性波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型业务存在很大的风险,而风险的实质是金融知识的缺乏,是信息的短缺。而正规金融的实践证明,现有的约束条件下,这就要求农村金融制度创新不但要以农村金融需求为切入点,而且必须赋予农民金融发展权,承认农民之间金融交易的合法性,使其内生为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金融体系,规避正规金融机构中不可能低成本的解决农村经济中存在的风险。

1.2当前经济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农民家庭的资金需求和消费层次日益提高。据了解,时下一些农民用于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的超前消费,往往还习惯于以向亲友告贷为主。为此,农民欢迎农村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小额信贷服务,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住房消费信贷。长期以来,农民一直把翻建住房作为家庭的重大消费投资,近年来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农民为改善生活环境,逐渐把住房目标瞄准了集镇商品房。不少农民在翻建或购买住房时,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困难,他们十分希望得到消费信贷的扶持。

农机消费信贷。如今农民讲究科学种田,注重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激起了他们购买农机的热情。目前农民需要的农机主要有运输车、拖拉机、收割机等中小型农业机械,购买农机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已成为农村消费信贷的新热点。

教育消费信贷。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农村不少青年学生得以进入中高等院校深造,但学生家庭的就学经费负担较重。因此,为农民子女提供助学消费贷款,既有利于帮助农民子女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又有利于金融机构拓展业务空间,优

化信贷结构。

生产消费信贷。当前,农村各地正在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效益农业,农民在农业生产、加工、运销等经营过程中,遇到临时性的资金短缺在所难免,需要金融部门提供生产性消费贷款,帮助农民致富。

耐用消费品信贷。农村是最有希望最有潜力的耐用消费品消费市场。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对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将向高档次、多样化发展。由于农民的农副业收入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十分需要短期性的消费信贷,以解其燃眉之急。

医疗消费信贷。目前,医院的医疗费用越来越高,特别是大病住院更是一笔

不小的开销。农村一般家庭的积蓄有限,一旦患上重病,就是倾其所囊,也往往难以应付高额的医疗费用,

他们期盼获得消费信贷的帮助。

因此,当前农村金融部门应切实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为农民服务的意识,积极拓展农民消费信贷业务,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不断提高生活质量,激活农村消费市场,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1.3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现状

目前,农村金融机构除了农行、农发行、国开行、邮储银行等国有银行以外,还包括中外资的贷款公司、村镇银行,加之各地涌现的民间资金互助社,以及一直扎根于农村金融市场的农村信用社,一个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正在逐步形成。随着农村金融体系的日趋完善,在农村金融组织的业务运作过程中,相当一部分资金将会源源不断地回流到农村支持农村建设,农村、农业和农民必将从中受益。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是1994年成立的政策性银行,它是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为实现农村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相分离的重大措施而设立的。农发行的主要任务是承担国家规定的政策性金融业务并代理财政性支农资金的拨付,并不直接涉及农户。而现行的实际情况是,农发行的业务仅限于支持粮棉的流通,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活动并不能得到充分支持。截止到200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余额为8844亿元[4],相对于农村经济发展需要而言不仅总量太过有限,而且增长缓慢。

农村信用社是当前农村金融机构的核心力量,在农村拥有最多的分支机构,并且唯一与农户具有直接业务往来。中国农业银行不断收缩其在农村金融业务,农村信用社逐渐形成了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地位。同国有商业银行相同,在追求利润和加强风险控制的强烈要求下,农村信用社的贷款也存在向城市及大型乡镇企业流动的趋势。截止到2005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262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22008亿元,存贷差额达到10618亿元。在22008亿元的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为10071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46%,其中农户贷款7983亿元,占农业贷款的79%[5]。作为主要面向农村经济组织和广大农户的正规金融组织,其经营业务“非农化”倾向相当明显。

农村商业银行属于股份制银行,还处于起步阶段,均由原来的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造而成,对农村经济发展基本没有影响。而农村邮政储蓄机构原来只吸收储蓄,只到今年才正式成立邮政储蓄银行,开展存贷业务。

2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以黑龙江木兰县为例)

2.1木兰县概况

木兰县位于黑龙江中南部,松花江中游北岸,是隶属哈尔滨市的郊县,县城距省会哈尔滨市128公里,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工业,旅游业协调发展[6]。木兰县农村小额信贷运作模式受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各种因素限制,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农村信用社作为其提供农村小额信贷的主要金融机构,形成了农村信用社模式。

2.2木兰县柳河镇农村小额信贷的运作模式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3518/

推荐访问:农村小额信贷 农村消费信贷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