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时间:2018-08-20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第一篇_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1

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三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 标志1972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1992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确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3—4题。 3.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4.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 C.工业社会开始 三、环境伦理观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例3、

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5—6题: 5.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 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 D.治理污染 6.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总量 四、环境问题的产生

D.改善生态环境

( )

如何正确区分环境伦理观与传统伦理观。

1、环境问题的概念:2、分类:①原生环境问题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次生环境问题 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例4、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回答下列问

题:

(1)圈层Ⅰ代表________________;圈层Ⅱ代表_______________。

(2)A表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从环境中获取________和__________;B表示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产生的_________又要排放到环境中去。 (3)C表示_________ 作用于环境;D表示环境对人类的_____________(4)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中,当人类向环境______________的速度超过资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___________速度,或者向环境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 五、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危害

2

(一)环境污染 1、全球气候变暖

定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升高了____________,1986年至今,全球平均气温连续20多年高于多年平均值,且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1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可归纳为几类?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能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而减缓气候变化做些什么?

2、酸雨污染

定义: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三大酸雨区指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5、读图“各大洲进入大气层的硫、氮人为排放量(1989年)”,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硫、氮污染物的人为排放量与人均能源消费量和__________

生产规模密切相关。从与人类活动的关系角度来看,北半球这两种污

染物主要排放地区是______ 和______ 地区。 环境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2)这些污染物与大气中的水汽相结合,形成_________污染。这种污染对

(3)我国酸雨分布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酸雨多出现在 地

区,90年代扩大到 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目前,其分布已

扩展到 和 地区。据调查显示,我国酸雨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以上。 4、 臭氧层破坏 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南极的臭氧空洞已经扩大到______________以上。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3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生态破坏

1、生物物种锐减

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土流失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6、江西中部丘陵地区的生态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严重,

(1)江西省中部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仅次于黄土高原,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2)该丘陵地区在湿热环境下形成了红壤这种土壤的主要特点是 。

(3)图乙是该省某县对丘陵的治理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立体农业生产体系。适宜在A、B地形部位种植的植物有 、 等。 (4)图乙中鱼塘的主要作用有 模式的建立,既获得了 效益,也兼顾了 而实现了可持续发展。

3、土地荒漠化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危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检测:

读我国环境问题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说出乙地区突出的环境问题并简述对该环境问题的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4分)

(2)说出丙地区主要的环境问题并说出综合治理中采取的措施。(4分)

4

效益和 。可见该效益,从

(3)丁地区最突出的环境污染问题是 。(2分) 课后巩固

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1—2题: 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2.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①②③ D.②③④

3—4题。(

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①气候变化 ②兴修水利 ③毁林开荒 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 )

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 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d 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林区 A.①②

5.图中c地区与森林破坏有关的常见自然灾害和生态问题有

①沙尘暴 ② 泥石流 ③水土流失 ④ 台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但是青海湖流域的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使本来就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阅读材料回答6—7题:

6.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脆弱的根本原因是: ( ) A.地形崎岖;河流众多 B.地处青藏高原,气候寒冷 C.光照弱,植被覆盖率低 D.生物种类单一,数量少 7.如果在青海湖地区开展水土综合治理工作,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 ) A.改良耕作制度、实施围栏封育、轮封轮牧

B.大力实施以乔木为主的植树造林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

5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第二篇_中考科学 主题5 人、健康与环境 第二单元 健康与环境及人类与生态环境试题

第二单元 健康与环境及人类与生态环境

1.[2015·益阳]下列有关安全用药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

B.中药和西药都有一定的副作用

C.运动员不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D.进口药比国产药的疗效更好、更安全

2.[2015·梅州]下列各疾病中,都属于传染病的是

A.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

B.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糖尿病

C.癌症、手足口病、艾滋病

D.小儿麻痹症、高血压、破伤风

【解析】 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肝炎都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属于传染病;肺结核、流行性感冒属于传染病,糖尿病主要是由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属于胰岛素分泌异常症;手足口病和艾滋病属于传染病,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瘤的统称,不属于传染病;小儿麻痹症和破伤风属于传染病,高血压即血液压强高于标准值,不属于传染病。

3.[2015·鄂州]下列有关传染病和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外来的病原体引起的疾病都是传染病

B.张某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没有患麻疹,说明张某对麻疹的免疫是生来就 有的

C.不是所有的传染病都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来预防

D.只有病原体刺激淋巴细胞后才可产生抗体

【解析】 因为有的传染病还没有研制出疫苗,有的病毒特别容易变异,原来的疫苗很快就不起作用了,所以C正确;只有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故A错;张某与麻疹患者接触过,而没有患麻疹,说明张某体内有麻疹病毒的抗体,可能是他注射过麻疹疫苗或他得过麻疹,故B错;外来的异物,例如注射的药物、移植 ( B ) ( A ) ( C )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的器官或过敏原都可能刺激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故D错。

4.[2015·临沂]临沂市中小学生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这种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属于

A.控制传染源

C.保护易感人群 ( C ) B.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5.[2015·东营]冬季是流行性感冒多发季节,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拖地、喷洒消毒液,用湿布擦拭门窗桌椅。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这些预防措施及传染病类型分别是 ( A )

A.切断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染病

B.保护易感人群 呼吸道传染病

C.保护易感人群 消化道传染病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D.消灭病原体 消化道传染病

6.[2015·烟台]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践行绿色生活”。我们在超市选购绿色食品时要关注的标志是 ( D

)

7.[2014·益阳]关于“OTC”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医师处方才能购买的药物

B.可自由在药店、超市等处购买的药物

C.适于自我诊断、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D.“OTC”可以分为甲类和乙类

【解析】 处方药是必须凭医生处方才能从药房或药店购买并在医生监控或指导下使用的药物,非处方药不需医师处方。“OTC”为非处方药,大多用于多发病、常见病的自行诊治,如感冒、咳嗽、消化不良、头痛、发热等,适合自我治疗的小伤小病。

8.[2015·益阳]下列哪项不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原因 ( B ) ( A )

①乱捕乱杀、乱砍乱伐 ②发展生态农业 ③围湖造田 ④生物入侵 ⑤建立自然保护

区 ⑥环境污染

A.①③ B.②⑤ C.②④ D.④⑥

9.[2015·烟台] 溺水是夏季青少年容易出现的意外事故。当溺水者被救后,在急救车到达前,若心跳呼吸停止,必须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心脏复苏技术的顺序应该是

( A

)

图5­2­1

A.①③④②

C.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D.③②①④

( B ) 10.[2014·潍坊]当遇到下列情况时,你的正确选择是

A.被农药污染的食品一定要充分煮熟再食用

B.被毒蛇咬伤手臂后,应首先扎住伤口处的近心端

C.进行人工呼吸过程中,吹气者应始终捏紧被救者的鼻孔

D.处方药和非处方药都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1.[2015·临沂]关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D )

A.保护生物多样性并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

D.为了丰富我国的动植物资源,应大力引进一些外来物种

12.[2015·连云港]病毒性感冒和艾滋病的病原体都是病毒,分析回答问题。

(1)病毒性感冒和艾滋病分别是由流感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这两种疾病都属于__传染病__(选填“非传染病”或“传染病”)。

(2)注射流感疫苗可提高易感人群对病毒性感冒的抵抗能力,该免疫过程属于的免疫类型是__特异性免疫__(选填“非特异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3)艾滋病主要通过三种途径传播:血液传播、__性接触__传播和母婴传播。

(4)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利于预防疾病,保持身心健康。请写出一条有助于保持身心健康的良好生活习惯。__讲究卫生;坚持锻炼;合理饮食;合理作息;保持心情愉快;与他人友好相处等(答案合理即可)__。

13.[2015·泰安]4月25日、5月12日尼泊尔分别发生了 8.1级和7.5级特大地震,造成8500 多人死亡,十万多人受伤,地震也给我国西藏部分地区造成严重灾害。地震发生后,我国迅速派出救援组织,参与抗震救灾工作。请据此分析回答:

(1)医护人员对心跳、呼吸骤停者进行心肺复苏操作,实施胸外心脏按压时,按压的位置应是__胸骨下端__约1/3处;实施口对口吹气时,在确保患者__呼吸道__畅通的情况下,捏紧患者鼻孔的同时,用口包住患者的口平缓吹气,且每次吹气都应看到病人的__胸廓(或胸部)__随着吹气而起伏。

(2)某人因外伤大量岀血危及生命,医护人员及时从血库调取了大量AB型血为其输血,挽救了他的生命,由此可知他的血型是__AB型__。

(3)防疫人员在救援黄金72h过后,及时勘察了灾区疫情,并采取了系列防疫措施。其中,对废墟点、遗体掩埋地及灾民的居住环境进行防疫消毒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__切断传播途径__;对受到外伤的患者统一注射破伤风疫苗,该疫苗能刺激人体的__淋巴细胞__产生抵抗破伤风杆菌的__抗体__,提高人体对破伤风的免疫力。

14.[2014·绍兴]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儿童传染性疾病,CA16病毒感染是主要致病原因。研究人员将CA16病毒接种到新生小鼠腹腔内,一段时间内各部位的病毒数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恰当的是( C

)

图5­2­2

A.CA16病毒可进入多种器官

B.感染初期,CA16病毒在肌肉处繁殖最快

C.CA16病毒繁殖速度是先增大后减小

D.感染9天时,脑中CA16病毒最多

15.[2015·烟台]2014年2月,西非爆发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埃博拉出血热,感染人数超过2.6万人,死亡人数超过1.1万人。疫情爆发后,中国政府迅速派出专家组和医疗队奔赴西非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图5­2­3

(1)右图是引起疫情的埃博拉病毒结构示意图,它能繁殖产生新个体的重要结构是[1]__遗传物质(或核酸或RNA)__;和细菌相比,其在结构方面最显著的特点是__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__。

(2)当埃博拉病毒侵袭人体后。起抵御作用的第二道防线是__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__。

(3)中国医疗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有效控制了区域内疫情的蔓延。及时将患者隔离治疗属于__控制传染源__。医护人员与病人接触均使用一次性口罩、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属于__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__。

(4)目前还没有研制出预防埃博拉病毒的疫苗。美国两名感染埃博拉病毒患者已康复出院。据悉,可能是注射了单克隆抗体血清。这属于__特异性__免疫。

(5)埃博拉患者体内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大量减少,甚至“七窍流血”而死,血小板的作用是__促进止血(或凝血)__。

16.[2015·德州]德州市减河生态公园以河为中心,在河两岸种植芦苇、蒲草,形成滨水绿带。占地总面积4500亩,其中,水面积1000亩,绿化面积(人工改造部分)500亩,优美的自然环境也吸引了形形色色的各种动物安家落户。现已成为我们德州人观光、旅游和休闲的好去处。某校生物小组的同学对该湿地公园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用生态结构示意图和曲线图做了记录(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问题: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第三篇_保护环境_从我做起主题班会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五(2)班

班会目的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

班会过程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一、创设意境,导入主题。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大会上就提出了“救救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校园不是工厂,不是大城市,那么,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二、引导分析校园中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1、师:前几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校园的各种场所,找出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分析它的危害,然后写一篇日记,同学们做了吗?请交流一下。

2、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老师指定组长,然后各组长集中本组同学交流,讨论(读观察日记),组长记录整理。

3、五个组长将记录材料在班会上宣读。

4、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反映,看来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校园是教育人的圣洁地方,不少人却在厕所墙壁上、通道墙壁上、甚至课桌上乱写乱画,在校园内起哄怪叫,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精神污染,所以校园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三、保护校园美丽、整洁的环境,我们有哪些工作要做。

1、师:要保护好校园环境,我们需要迫切做好哪些工作呢?请各组长选出刚才组内发言时讲得较好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发言。

2、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3、教师小结:通过刚才各个组的代表同学上台发言,我们看到,我们在校园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上台发言的同学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我想可以这样概括:爱护校园,人人有责;环保问题,人人重视,从我做起。

四、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做而且能做好的几件事是:

1、废纸不要随意扔掉当垃圾,应该用一人废纸箱(或废纸袋)把它们集中起来,期末拿去卖,变废为宝;

2、要全校行动,把乱写乱画在墙壁上的字迹清除。

3、各班负责把本班卫生区域的草地圈围好,自己平时不践踏草地,也制止别人乱踏草地行为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第四篇_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班级:一年级3班

活动主题: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班会目的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破坏校园环境行为的严重性和危害性,提高保护校园优美环境必须从我做起的自觉性。 班会过程 :

一、创设意境,导入主题。

1、让学生观看环保专题片,初步了解人类破坏环境的状况。

2、导入主题:一幕幕让人触目惊心的画面让人沉思,大自然良好的环境哺育着人类及万物,人类却在征服自然的过程中践踏着自然,所以人类也遭到了大自然的严惩。

在高科技日益发展之时,也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环保问题:光化学烟雾、有毒化合物、核污染、石油泄露等等。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全人类的关注。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环境大会上就提出了“救救地球,保护环境”的口号。校园不是工厂,不是大城市,那么,有没有环保方面的问题呢,请同学们将观察到的具体情况介绍一下。

二、引导分析校园中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及其带来的严重影响。

1、师:前几天老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观察校园的各种场所,找出

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分析它的危害,然后写一篇日记,同学们做了吗?请交流一下。

2、全班分成五个小组,老师指定组长,然后各组长集中本组同学交流,讨论(读观察日记),组长记录整理。

3、五个组长将记录材料在班会上宣读。

4、教师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交流反映,看来校园里值得注意的环保问题还真不少:乱扔垃圾、乱扔纸屑、乱写乱画等。特别严重的是,很多同学乱踩草坪,习以为常,至今已有几片绿草如茵的草坪变成了寸草不长的黄土地。校园是教育人的圣洁地方,不少人却在厕所墙壁上、通道墙壁上、甚至课桌上乱写乱画,在校园内起哄怪叫,不仅造成了环境污染,也造成了精神污染,所以校园环境形势不容乐观。要是每人人都放纵这种破坏环保的行为,用不了多久,绿草坪就会变成灰尘滚滚的黄土地,整洁的校园就会变成肮脏腻人的污浊地。

三、保护校园美丽、整洁的环境,我们有哪些工作要做。

1、师:要保护好校园环境,我们需要迫切做好哪些工作呢?请各组长选出刚才组内发言时讲得较好的同学代表本组上台发言。

2、学生代表上台发言。

四、目前我们迫切需要做而且能做好的几件事是:

1、废纸不要随意扔掉当垃圾,应该用一人废纸箱(或废纸袋)把它们集中起来,期末拿去卖,变废为宝;

2、要全校行动,把乱写乱画在墙壁上的字迹清除。

3、各班负责把本班卫生区域的草地圈围好,自己平时不践踏草地,也制止别人乱踏草地行为

五、总结:

通过刚才各个组的代表同学上台发言,我们看到,我们在校园环境保护方面需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上台发言的同学提出了不少很好的意见。我想可以这样概括:爱护校园,人人有责;环保问题,人人重视,从我做起。

人类与环境为主题的画 第五篇_《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主题单元设计

《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课前预习: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2、复习学过的说明方法。

3、浏览本组课文,在相应的语句旁边做批注(表明运用的说明方法及运用的好处)

第一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小组内交流:你认为课文中的哪些语句更有说服力?从中你读懂了什么?

3、你发现在这些描写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4、小组推荐汇报。

5、体会作者通过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说明道理的表达方法。。

6、默读课文,找出文中给你感受深的句子,谈谈体会。(可结合所搜集的材料来谈)

7、学生畅所欲言,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应该怎样保护环境,珍惜资源。

第二课时: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集中讨论:本单元课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1)结合课文中的具体语句进行讨论(说一说运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这组说明文主要说明什么问题?作者为了更好地阐明自己的观点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3、组间汇报。

4、归纳写法,提升情感。

1、能够有感情地朗读本单元的课文,知道课文的主要内容。

评价要点 2、能够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找出带有说明方法的语句,加以体会好处。

3、能够立足文本,依据资料、结合实际及文中说明方法体会表情达意的作用,阐明

自己的观点。

写一份建议书

2课时

1、学习建议书的写法,了解建议书应书写的内容与作用。 专题三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2、培养学生围绕“保护环境,珍惜资源”主题处理资料的能力。

3、学生在写作中围绕主题,以建议书的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不良现象,并提出合理

性的建议。

1、写给谁的建议书?

专题问题设计 2、你发现了哪些不良的社会现象(存在的问题),产生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3、你打算怎样才能解决问题,提出你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方案(建议)?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结合本组课文及有关“建议书”的例文。

学习活动设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73258/

推荐访问: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画 人类环境宣言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