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典文章 > 经典语录 >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时间:2018-08-07   来源:经典语录   点击:

【www.gbppp.com--经典语录】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第一篇_期末综合测试7

期末综合测试题七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各组加点字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荇藻(xìng) 白桦(huà) 蘸着(zhàn) 簇新(zù) B.掠过(1uě) 蜗行(wō) 淤滩(yū) 驳船(bó) ........

C.胚芽(pēi) 虔信(qián) 深邃(suì) 纤绳(qiàn) D.黝黑(yōu) 瞰望(kàn) 彻骨(châ) 绯红(fēi) ........

2.书写有错的一项是( ).(2分)

A.嘶哑 蓬蒿 憔悴 干瘪 B.灰烬 锦嶂 疲惫 慰籍

C.晨曦 镶嵌 笑涡 富饶 D.驱逐 蝼蚁 喉咙 坟墓

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特别是青年的接力奋斗。 ....

B.李晓霞在第52届世乒赛中夺得女单金牌,成就了个人的“大满贯”,成长为中国女乒首当其冲的“一....姐”。

C.在泰国《亚洲日报》副社长钱丰眼里,中国梦是一个科学的、脚踏实地的梦,不是好高骛远的乌托邦....式的梦。

D.5月18日,司法局张局长在全市安全会议上强调:“落实法规就得丁是丁卯是卯,不能有丝毫侥幸!” ......

4.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2013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同呼吸共奋斗”,旨在倡导每一个公民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切实履行好呵护环境的责任。

B.为减少“舌尖上的浪费”,北京市众多餐厅开启了行业内的“光盘行动”。

C.雅安地震发生后,“大爱之城”——莱芜的广大市民通过各种途径表达了对雅安人民的关爱之情。

D.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每个人的精神家园。

5、仿照下面两个句子,续写两句话。(2分)

如果你是大海,何必在乎别人把你说成小溪。如果你是峰峦,何必在乎别人把你当作平地。 , 。 , 。

6.填空。(10分)

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诗经·关雎》)

②《从军行》中诗人不从正面着笔写战斗,而是善于用景物描写烘托的句子是 , 。直抒保边卫国壮志豪情的句子是 , 。

③李白在《月下独酌》中运用丰富的想象,战士自己怀才不遇的寂寞孤傲的诗句是 , 。

④杜甫在《羌村三首》中表现安史之乱带给人民深切苦难的诗句是 , 。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7-8题。

梅花绝句 (陆游)

低空银一钩,糁野玉三尺。

愁绝水边花,无人问消息。

7、前两句为梅花的出现展示了一个怎样的背景?

8、你对诗中的梅花形象怎样理解?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2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 齐欲伐魏。淳于髡谓齐王曰:“韩子卢①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③,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④,各死其处。田父⑤见而获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今齐、魏久相持,以顿⑥其兵,弊其众,臣恐强秦、大楚承其后,有田父之功。”齐王惧,谢⑦将休士也。(节选自《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韩子卢:犬的名字。②东郭逡:兔的名字。③环山者三:绕着山跑了三圈。④罢:同“疲”,与前面的“极”和“废”意思相同。⑤田父:农夫。⑥以顿:以同“已”;顿:困顿、疲弊。⑦谢:辞谢、辞退。

9.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臣之妻私臣 私 ②今齐地方千里 方

③时时而间进 间 ④天下之疾犬也 疾

10. 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②犬兔俱罢,各死其处。

11. 甲乙两文都是写劝谏的,其劝谏的目的有什么不同?(4分)

12. 同是劝谏,邹忌和淳于髡在使用的劝谏方法上有何差异?从劝谏的效果看,二者又有何差异?(4分)

(三)散文阅读

被遗忘的芍药

陈奕纯

①芍药首先是一味药,中国的一味中药;其次是一种草,可以治病的草;最后才是一种花,香不过莲花的清远,艳不过牡丹的华贵,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我觉得远远在莲花和牡丹之上,可是,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及她呢?

②我记不清她是怎样的一种美。那个冬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从北方返程,友人相蹭一植物根茎。一...

根多瓣,瓣瓣如霞,拥抱在一处。好像一朵盛开的红莲花,然而一问,才知道是芍药的根茎,可入药;花呢,也可以晒干泡茶。这么漂亮的植物根茎,仿佛一块玲珑无比的美玉。埋在地下,岂不是可惜了这份上帝的礼物?显然,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友人告诉我,芍药最美丽的部分不是她的根茎,而是她的花朵,如果看见了她的花,你一定会情不自禁地爱上她的大美!我半信半疑地把她埋在了小区花园的一个角落,期待着友人这番话不会骗我。

③我记不清她是怎样长出第一枝嫩芽的。那个早晨,我看见小角落的泥土堆里,冒出了一片红红的尖...

尖的小脑袋.远看如同竹笋形状,但没有薄薄的笋衣,秸秆也比较水嫩。不几天,那些小脑袋开始长高了,变长了,秸秆上生出了密匝匝的芽头,令人奇怪的是,那些小芽头们也是红色的,或褐红,或鲜红,或绯红,或水红,争先恐后,抢着朝上长。大约十来天的光景吧,红红的芽头们渐渐地向绿色过渡了,是那种墨绿色,然后是油绿、碧绿、嫩绿、蛋黄绿。直到芽头越长越高,我才发觉这芍药花的枝枝叶叶,原来可以是绿的,根本不是红的,更不是什么红药水染红的。

④我记不清她是怎样打开第一朵花儿的了。每天下楼散步时,我的目光总爱往花园的方向瞟,希望能...

一眼看见她。除了一小丛碧绿之外,很难分辨出哪是叶哪是草来。我只有默默走近,看看她的长势如何如何了,好像只有这样,自己才稍稍心安一点点,看看叶子的脉络走向,摸摸每一叶片的肥厚,然后凭借手感和植物的潮湿度,判断她下周的未来前景。一个午后,我匆匆经过小花园,随便那么一瞥,竟然看见了一个小红点似的花蕾。几天后,一团红,宛如雾,一瓣一瓣地打开,一缕一缕地吐着香气,水灵,透明,不浓不淡,似曾相识,让你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喜欢。

⑤记不清那棵芍药究竟开了多少朵花儿。在广州这样的南方城市,整整一个夏天、大半个秋天。她都...

在一次次怒放,一次次枯萎,再一次次坚定地怒放,彰显着她的美丽。自然,我也没有辜负她的热情,无数次流连在那个小花园,且不厌其烦地向四邻们介绍她的名字、她的医药价值,解释她和牡丹是同一个祖先,知名度之所以太低,是因为她的美太内敛了,也太安静了,在这个张扬个性、广告漫天飞的时代,她太容易被我们遗忘掉了。

⑥我记不清我的芍药是怎样消失的了。印象里,是一个特剐无所谓的黄昏,我发现她所有的枝叶都没...

有了,草地上一片狼藉,有新土慌乱翻过的痕迹。很显然,她被人薅掉枝叶,连根挖走,不知是丢进了垃圾桶,还是移植到了哪里„„

⑦这些年,我有太多太多的记不清,这株芍药的细枝末节也在时间里渐渐远去,但每每走过小园儿,...

总有一种牵挂挥之不去。华丽之中的素朴?还是繁盛之间的孤寂?打开画本。她的枝叶在我眼前又一一散开,我画过芍药洗尽铅华的姿容,梦过她在风中一朵花蕾一朵花蕾地绽开„„依旧对她的突然蒸发耿耿于怀。也许今生,我如果不去如此一点一滴、一笔一画地写她,如果仅仅是我笔下一种陌生植物的话,她真的是毫无灵魂、毫无气象可言了。想一想我们的一生里,有多少美丽擦肩而过,有多少灯花守候到老,错过了只是错过了,悔过了只是悔过了,这是很多人事后发出的喟叹。

⑧这个世上。遗忘是一种无意识的小动作,而弯腰捡拾起那些“遗忘”,往往也是人生中有价值的细节,也可能是最伟大的转弯处。

(选自《人民日报》2012年12月19日,有删改)

13.本文以“被遗忘的芍药”为题有什么含义?(2分)

14.本文第①段说“但她的美却是大写意的”,这种“大写意”的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分)

15.文中反复出现“记不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16.请从修辞或词语运用的角度,简要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①那些小芽头们也是红色的,或褐红,或鲜红,或绯红,或水红,争先恐后,抢着朝上长。

②看看叶子的脉络走向,摸摸每一叶片的肥厚,然后凭借手感和植物的潮湿度,判断她下周的未来前景。

17.简析文章结尾一段的作用及含义。(4分)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第二篇_聆听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华盛顿邮报》做了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43分钟里,贝尔拉了6首名曲。期间1097人经过,只有7人驻足聆听;27人给了钱,但多数是边走边扔给他的。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并且总是

座无虚席。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感悟与思考?请自定角度,自行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一、审题:

(一)1、乔舒亚•贝尔的角度:环境的巨大作用——环境决定价值•价值不是由环境所决定的•环境改变价值„„环境会影响人的判断;要善于包装自己。

2、地铁站的人角度:不要只看事物的外表(名声„„)不要过分追求外在的华丽,不要让表象蒙蔽了双眼。平凡之处也有美;名人效应;从众心理;表象与本质(别让表象蒙蔽你的判断)

①生活中处处有精彩,不要因忙碌而错过了美妙,请放慢匆匆的步履欣赏啊;发现欣赏生活的美好。学会倾听

②不要忽略生活中微笑而确切的幸福,幸福就在身边,要及时把握;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③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焦灼匆忙中庸庸碌碌度过,只有苍白贫乏的回忆,不懂得什么是美丽的瞬间和永恒的生命;

④诗意地栖居适用于任何时代,尤其在浮躁的当下,物欲的膨胀导致心灵的枯竭,匆忙走的人更需高贵精神的滋养。

(二)偏题跑题——没有音乐修养的人占大多数;演奏乐器就应该在剧院而不是地铁站或是街边;人们宁愿花200美金去剧院听音乐会,也不会驻足街边免费听音乐;走自己的路„„

二、优秀作文

驻足聆听

《华盛顿邮报》曾做过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期间,他拉了6首名曲,却少有人驻足聆听。然而,贝尔的演奏会,票价上百美元,却总是座无虚席。原来,人们总是向往盛大轰烈的场景,忽视平凡中的精彩。人生的征途中有很多值得你驻足的时刻,何不细细聆听?

驻足聆听,美无处不在。生活是一次美妙的旅行,需要我们细细品味。沿途的风景会让我们流连忘返。我们可以抚摸春雨的柔和,聆听冰雪融化的声音,沐浴皎洁的月光。正如美往往匿身于细微之处,只待我们去发现,去欣赏,去享受。

如果一个人总是来去匆匆,他又怎么能去切身感受美好的生活呢?我觉得人生最重要的是要去学会欣赏那身边的美妙和沿途的风景。学会驻足聆听,你就会发现,幸福可以如此简单。

驻足聆听,是心灵的享受。陶渊明驻足于田间,寄情于山水,于是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趣。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如果我们刻意地追寻常常被添加了的强求的影子,过于执着的最后是凭空有了许多的烦忧。幸福和快乐有时是稍纵即逝的东西,所以,不要让它白白地溜走,我们要驻足聆听,给心灵一次洗礼,一次享受。

我们无需吝啬什么,只要驻足聆听,你得到的就会比失去的更多。

驻足聆听,悟生命的真谛。人生中有无数个日升日落,花开花落,我们背着行囊,行走在这漫长的旅途中。旅途中有很多人与事,值得我们去驻足停留。有些人只是我们生命中的匆匆过客;而有些人,我们会一辈子铭记在心,因为我们的人生曾为他们而驻足,因为他们曾在我们那平淡的流年中划过亮丽的痕迹,给我们留下过刻骨铭心的记忆。人生总是一段

单程旅途,走过了就不可能再回去,正如错过了那美好的东西,你也许会抱憾终生。所以,我们一定要好好把握人生过程,该驻足的就驻足,不要一味的赶路。

行也匆匆,去也匆匆,最后收获必定甚少,倒不如适时驻足聆听,让人生更充实更亮丽。(47分)

善于发现美

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他拉了6首名曲期间却鲜有人驻足聆听,为何?这是因为行人们不善于聆听美发现美。

善于发现美,是因为美美无处不在,却往往容易被我们忽视。在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人们为了生活日夜奔波,这是行色匆匆,忙着从一个目的地抵达另一个目的地,却往往忽视了路边美丽的风景线。路边或有连绵不绝的山峰,或有广阔无垠的大海,或有万里无云的碧空。然而,对这些美丽风景,行人们都无法驻足欣赏,无暇顾及。比如,对含苞怒放

的花朵,破茧成蝶的美丽,试问又有多少人会去真正留意,驻足欣赏。

由于画家善于发现美,才能捕捉到美丽的瞬间,把它们定格下来,才有了众多美丽的风景画,让我们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由于歌者善于发现美,善于用歌曲来诠释他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的追求,才有了众多悦耳动听的歌曲。当我们也善于发现美时,你就会发现生命会如此美丽,人生如此精彩。

要善于发现美,可是,美到底是什么呢?要我说,其实美无处不在,一朵花儿的绽放,是美;一抹夕阳的余辉,是美;一颗星星的闪烁,是美;一个发自内心的微笑,也是美。一句真诚的问候,一双温暖的援助之手,都是美的。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美好善良的心,我们就会发现,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啊。

我们怎样才能发现美呢?首先,我们要细心观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当你匆匆往家里赶路时,停住你的脚步,花上一点时间,去欣赏一下路旁或小溪边的碧绿的草丛,这时你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也有美丽的风景。其次,我们要真诚地对待生活,真诚地对待他人,用自己善良美好的心去成全他人的美好。再次,我们要拥有积极的心态。因为对待同一事物,不同的心态会有不同的看法。当我们用乐观的眼光去看问题时,那怕是困难重重的事情,我们都能积极地面对它,战胜困难,取得最后的胜利。也就是说,我们只要内心美了,就能发现美。我们如果有心做一个善于发现美的人,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会增添更多的情趣,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朋友,美就在我们身边,你发现了吗?(46分)

把握时空要恰到好处

“高山流水遇知音”,人们愿意花上百美元去聆听乔舒亚·贝尔的演唱会,但为什么当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时却难遇知音呢?这是因为乔舒亚·贝尔没有把握好时空。

个人认为,出现“知音难觅”的现象并不是因为人们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在现代化的大都市里,行色匆匆的人们都为生活而忙碌着。他们或为忙着去上班,或许忙着去接小孩。那么,即使再动听的音乐也肯定留不住他们的脚步。因为这不是空闲时间,他们还有任务。在贝尔拉琴的43分钟里,有27人是边走边把钱扔给他的,这现象也就可以理解了。那些路人即使发现了美,也会无法停下脚步来欣赏美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把握好时空呢?

首先,我们应该在恰当的空间做恰当的事情。如果贝尔把地点选在公园等休闲场所,那么听众也许会增加不少。曾经上过百家讲坛的“麻辣老师”袁老师,因其知识渊博,左右逢源,而深受学生欢迎。但其在讲《文革十年》一课时的不少言论是不切实际的,甚至有过激的不够恰切的。作为一名公民,袁老师对“文革”十年的某些东西存在“鲜明的个人见解”本无可非议。但其作为一名公众人物,

在公开场合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观点就不对了。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师,引导每个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由此事看来,无论是谁,做事情都要在恰当的空间,方能收获良好的效果。

其次,我们要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情。人最可悲的是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情。在音乐会上弹一曲世界名曲可能会令观众回味无穷,但如果在半夜三更奏一曲世界名曲,那可能会贴上“扰乱公共秩序”的标签了。在这个日益开放的社会,“早恋”现象时有发生,曾经有位学者说过,20岁恋爱也是可以接受的,况且恋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如果你把恋爱放在高中时期,拿前途作赌注的话,那将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事实说明,在错误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代价是非常惨重的。

我们要想在成长的路上遇到“知音”,遇见能发现我们身上美的人,那么我们应在恰当的时间和恰当的空间做恰当的事情。唯此我们方能成功。(46分)

驻足拾获美好

茗须细品方能品出香醇,花须驻足方能闻其芬芳。

——题记

过往的人们,有没有关注路边那朵独放异彩的小花?过往的人们,有没有去追逐那只蹁跹起舞的蝴蝶?过往的人们,有没有停下脚步欣赏在地铁站卖艺的乔舒亚·贝尔的小提琴曲?生活中有的人会,却实在是少数,大多数人都跟美丽擦肩而过。

茫茫的人海里,大多数的人都怀着目的来完成生活交给自己的任务,一个个绷紧了神经,如同上了发条的机械,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繁忙填满生活,没有留下来欣赏一朵小花,品一杯香茗,听一首名曲,或许,我们真的活得太累。

缓步前行,又收获一度的美好。错过美丽,是人们无心停留,无心欣赏的结果。在物欲横流的时代,幸福感在匆忙中已无处可寻。当幸福在某个角落向自己招手时,自己因走得匆忙并没有留意。缓下步来,我们会很容易被身边美好的事物包围起来,若非毫无知觉,便可尽数收获,去感受美好为灵魂洗涤后的舒服感,这就是幸福感,即使提手顺风而拂,也可以收获一度美好。

停留回首,又重拾一记美好。或许我们可以不必认识乔舒亚·贝尔,但有心人会从他演奏的琴声中感受到小提琴家的魅力。品茗若想品出其香醇,在于甘泉过喉之后,方能回味起绿叶之精华在口中留下的清香与洋溢着周身的浓郁气味,以及体内流淌着的温热与细腻。很多美好的事物都会稍纵即逝,懂得回味,有何尝不是一种对美好的青睐以及重拾的态度?芸芸众生,人来人往,有的人与人惊鸿一瞥中错过,有的人与人只一次摩肩接踵就再无交集,而有的人与美好相遇一次而没有回首被错过,这又一次证明,我们因来去匆匆,未能重拾一记美好。

腾出时间,驻足于美好同行。尘世纷扰,众人皆骑马观花,走马飞快令马上人目不暇接,心随眼观而有所体味,眼乱则心乱,一簇一簇美丽的景色心无所赏,怎有美好留在心间?若牵马漫步信游花丛,该如何的惬意啊!这是自身的一种精神升华,也是对美好的认可。如果有人驻足聆听贝尔的演奏,

就算无人付钱,在地铁站这样的地方,得一知音为自己驻足,岂不足矣?与美好同行,别让繁忙填满生活,要让灵魂得到美好。

驻足或缓步,回味或重拾,为了不让美好与自己有缘无分而擦肩而过,花点时间用心欣赏,就会茗香溢四方,花芳飘满堂,就算在地铁站,名曲的神韵也会沁人心脾,让人如梦初醒,所以,驻足是为了拾获美好。(49分)

莫错过沿途的美丽,请慢点走

生活中的我们都为了学习,为了工作,为了谋生而一直往前赶,重负在身,怎能不累,请慢点走吧,让疲惫的心灵小憩一会儿,用心去发现沿途的美丽,让生命的旅途更加充实。

《华盛顿邮报》做了一次有趣的实验,请著名小提琴家乔舒亚·贝尔在地铁站卖艺。在43分钟里,他拉了6首名曲,而经过的一千多人里面只有7个人驻足聆听,多数人都匆匆而过。可见,多数人都错过了聆听著名小提琴家的演奏的美丽,而只有少数人才欣赏这一沿途的美丽,更多的人留下来的只是遗憾,所以,请慢点走,不要因错过沿途的美丽而抱憾。

在生活中,你有多久没有驻足等待那朵花的绽放?你有多久没有静心去聆听一声鸟鸣?你有多久没有静心去聆听那泉水的叮咚?平常,我们总是把目光始终对准远方,双脚不停地在社会这个“寒山石径”上跋涉,来去匆匆,可我们哪里知道,沿途中的我们错过了多少美丽?

因为匆匆,所以错过了。

阿尔卑斯山谷中有一条汽车路,路两旁景物美极了,路旁插了一个标语牌,劝路人“慢慢走,欣赏啊!”然而,许多人经过这里时都疾驰而过,无暇回首这优美的风景,于是,这丰富华丽的世界便成为一个了无生趣的荒野。这是多么惋惜的事啊。人们只顾一直往前冲,却忽略了身边的美丽,渐渐远离,最后消失得毫无踪影,每当回首时,空空如也。

在时间的长河中,在茫茫的人海里,原本既定的圆弧,因为错过身边的美丽,美满的圆弧居然变得青面獠牙。

当亲人或朋友离世时,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见其最后一面,最后,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时空缝隙中遗留的是我们的痛彻心扉,其实,每个人的生活,每天都有期待,为了理想,为了未来,都做着各种不同的努力,伴随的是成功与失败,喜悦与忧愁,同时,我们在这努力的过程中又失去了太多身边的美丽,这是多么可惜啊!

生命的过程是如此的短暂,有时我们像蜗牛般重负在身,但也要放慢自己的脚步,慢点走过,欣赏身边的美丽,不要自己错过更多沿途的美丽,这样的人生才无憾而灿烂。

所以,请慢点走吧,莫错过人生沿途的美丽。(46分)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第三篇_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

不再与健康擦肩而过 [复制链接]

本帖最后由 慧阳 于 2014-8-22 14:00 编辑

序 言

不知医者,慈孝难齐

文/慧容

古人说:“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如果没有接触中医(虽然只是皮毛),我并不知道这句话的存在,如今知道了这句话,却又怎能不陷入深思?古人深悉并践行的道理,我们身为现代人,却闻所未闻又谈何践行……

【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物无美恶,过则为灾”。曾经,我们一直以为把最好的东西给了父母、给了孩子,就是孝顺、就是慈爱,岂不知恰恰相反,很多的时候,无知的爱却让我们害了父母和孩子!

您肯定记得,二OO八年残奥会开幕式上那由三百二十名聋人表演的手语舞蹈《星星你好》,感动了无数人;您也肯定还记得,二OO五年的春晚那由二十一位聋哑演员表演的舞蹈《千手观音》,震撼了亿万观众的心。可谁能想到,为我们奉献精彩表演的漂亮女孩,她们的耳聋大部分都是用药不当造成的。千千万万的父母们也肯定想不到,在导致儿童耳聋的众多原因中,滥用抗生素高居榜首。因为我们一看到孩子感冒、咳嗽、发热就听任医生给打针、输液。当我们为孩子稍不注意就感冒、咳嗽、发烧而焦心的时候,恐怕没有医生会告诉你,这都是因为您总在滥用抗生素,才导致孩子的抵抗力越来越下降,体质也越来越差。

如果没有接触《本能论》,我一辈子也不可能意识到中医的神奇,因而也不会知道,真正的中医应该是教人怎样治未病。《黄帝内经》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也就是教人怎样不生病。中医认为“天人合一”,只有顺应自然,以养应变,人才会健康无疾,天年而终。但是,事实上,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无一不是在违反这一自然法则。

传统中医经典还告诉我们“正气内存,邪不可干”,意思是只要你自己的“正气”足,“邪气”就离你远远的,你的免疫力越强,你离疾病就越远,就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你就能健康地活着。但在当今滥用抗生素相当严重的情况下,加之快节奏的现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已很难听到有人敢说自己很健康地活着了,“亚健康”一词也应运而生。那么,多锻炼我们自己的身体,提高自身的“正气”,以使“正气”能够压得住“邪气”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我们自己,总是这样为自己的生病找托辞,却没想到,如果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避免一些疾病的发生。如果懂得一些中医常识,就知道有些病完全不必去看医生,比如孩子感冒和发烧,古代的人喝点姜糖水发发汗就好了,小时候我们的父母也是常用此法治疗感冒,根本不像现在,动辄就让孩子打针、输液。而我们现在的实践证明,从小就经常打针、输液的孩子,体质都不好,各种慢性病多,正气很不足。

如果我们学习一点中医知识,懂得怎样通过养心来养生,怎样使用自己的身体,怎样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明确了方向,一切顺应自然,于自己而言,就会拥有一个好身体;于父母而言,帮助他们身体健康,晚年无忧;于子女而言,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当然,就博大精深的中医来说,即使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也未必能完全参透其道。但是,大道至简,隔行不隔理。不管多么高深的学问,理都是相通的——那就是不能违背基本的自然规律!

不知医者,慈孝难齐——您愿意让自己成为一个不孝不慈的人么?

我相信,您和我一样,希望成为一个慈孝的人,也愿意成为一个“知医”的人,更希望更多的人不要再让自己因无知而变爱为害!

转变观念,重新认识“发烧”

——郭老的《本能论》指引我走出生命误区

发烧,可以说是诸多疾病初起时的一个明显症状,尤其在婴幼儿身上的表现就更是来势凶猛,面对此情此景,相信每一位家长都有过恐慌、焦虑,手足无措的经历,甚至于全家乱做一团,不惜有病乱投医。

我们天经地义地带孩子跑医院、打针输液退烧、抗菌素消炎治疗,这样的一种治疗模式也使我们理所当然的形成了“发烧就是要退烧”、“发烧就是有炎症”、“有炎症就要用抗生素、输液、消炎”……这样一种思维定式。甚至有些病人烧的不高,医生不建议输液时还不满意,由此而引发的医患矛盾屡见不鲜。

然而,事情的本来面目果真就该如此吗?难道我们除了上述的这种选择就别无它法了吗?回忆这几年我的求医路,我反思了一下,感觉到是我们的认识出了问题。

我的小外孙三岁半前身体非常健康,从未生过病。入托后偶发感冒,从此我们也加入了这支频繁跑医院的病人队伍。这孩子发烧、退烧、输液,一个个疗程下来,咳嗽日渐严重,抗生素打到白细胞降到危险水平时被无奈告知:“去看看中医调理调理吧!”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孩子反复感冒发烧,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支气管炎、支原体肺炎、心肌炎被冠之以名,我们跑遍了京城知名的几家儿童专科医院及收费高昂的著名私人诊所,然而其治疗模式几乎如出一辙,退烧、抗生素、抗过敏药物、止咳药等等不一而足,孩子身体每况愈下。

就在我们求医无门走投无路之时,我们有幸遇到了郭老,这才有了我之前写的《孩子发烧不用急》故事中的那样一个转机的发生,是郭

老的《本能论》(生命本能系统论)引领我们走出了生命的误区,《本能论》尤如一缕清泉滋养了我们干涸已久的充满渴望的心田。

《本能论》告诉了我们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用五行的均势思维去认识生命规律,并按照生命法则,顺应生命法则去保护生命、完善生命,这才是中医。

读了《本能论》,我第一个感觉就是,转变我们的医学观念的时候到了!

听郭老的公益讲座,时时感染并感动着我们的是一位耄耋(mào dié)之年的老人那清新、清明,出语不凡的见解,那是充满激情的对生命的赞美和讴歌,对生命的尊重和挚爱!著名节目《国学堂》的主持人梁冬(同为郭老弟子),做过对郭老的专访节目《说白伤寒论——重新发现中国文化太美》,我一直思索他为什么用“发现”二字,现在我明白了,科学本身就是发现。郭老以一个学者严谨的科学态度发现了医圣张仲景《伤寒论》中潜藏的一个巨大的秘密,一个生命密码,提出创立并完善了“中医生命本能系统医学理论”的学说体系,这在我国中医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伟大发现。《本能论》把一个几千年以来形成的博大精深、庞大而繁杂的中医体系解读得如此简捷而明晰,使得一个长期以来被各家学说搞得神龙见首不见尾、莫衷一是的中医理论变成一个体现了大道至简、可操控性强,人人可以理解和使用的方便法门,这不能不说是对中医和中国文化的一个伟大贡献,正在和将要造福全国人民乃至全人类。至于个别要取缔中医,不了解中医本能系统医学理论的人,我们要说,就象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一样,象哥白尼、加俐略发现了日心学说一样,《本能论》也是发现,是生命科学上的新发现,并非突发奇想,只是我们千万别再固守着巨大惯性思维方式形成的陈腐观念了。郭老在他那一方讲台上争分夺秒地把他那充满神奇生命活力的《本能论》传递给我们每一个有幸结缘的人,不能不说是我们的福气,感恩郭老!

通常我们会错误的认为发烧就是生病了,只有退烧才是治病。郭老在《孩子发烧母亲怎么办》讲座中明确告诉我们发烧不是病,退烧也不是治病,只有治了病才能够彻底退烧。发烧是当我们身体遭受到外界有害的物质病菌病毒侵害时,排异本能把一切身体不需要的无用有害物质排出体外时,发生障碍所表现的一个临时状态,趋势是排异。如果我们知道了孩子发烧是本能排异的需要,没有体温升高就排不出来,只有发烧才能排出来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难道我们还恐惧发烧吗?还要求紧急退烧吗?其实我们真正恐惧的是以为发烧引发了孩子进一步的肺炎、心肌炎、脑炎等一系列恶性病转变。而不知道我们这种线性思维指导下的退烧方法害了我们自己的孩子。除却巫山不是云,我们只看到了发烧,却不知道为何发烧。郭老简单明确的告诉我们,不是发烧引发了肺炎,是退烧引发了肺炎,不能退烧,退烧必定会发生肺炎、肺感染。孩子一次次发烧,一次次的烧被压制下来,直至不烧了,一个排异系统完整的能力被破坏掉了,有害物质储留体内,排不出来了,这才是孩子反复感冒、反复发烧进而肺炎肺感染的真正原因。如果在孩子烧的时候,在还有排异能力的时候,帮他一下,排除障碍,病毒出来了,病好了,烧自然就退了。知道了这个道理我再也没有了那种孩子发烧后的恐慌和焦虑了。这三年的时间里,孩子也烧过几次,但我们没有去过一次医院,没用过一次化学合成药物,用师父曾经给用过的几张小方平安以渡。

下面几个案例则是我转变了对发烧认识后第二个观念的转变:“人人可知医,苍生无枉死,有病自家治,大病可商量。”

还记得初识郭老他拒绝给我小外孙看病,言下之意是我这个外婆把孩子弄成了一个病秧子,我不无委屈,是医院把孩子治成这个样子,孩子病了除了上医院难道我们还有其他选择吗?

郭老说,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儿女的,但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有文化有智慧。中医就是文化,就是智慧。中医不仅可以学而且容易学,人人可以学,人人可以用。这又是一个对传统观念的颠覆。

世俗以为医生不治自家人的病,而郭老却说自己家人的病都不能治还做什么医生?他提出了“人人都知医,苍生无枉死,有病自家治,大病可商量”这样一个和谐温馨的中医理想境界,它离我们真的很遥远吗?真理与谬误往往就在一念之间,我相信了,我听师父的话,我做了,我得到了,也得道了——明白了中医之道。

郭老说中医的智慧就是“认识本能趋势,顺势引导”而已。【不与美丽擦肩而过,】

去年秋季的一天,中午还未发现任何异常,傍晚孩子外出玩回来一脸倦容,发烧了,体温40℃,我在电话里向师父描述了孩子的状态:

急速喘息,明显的腹式逆呼吸,象小蛤蟆一样,一下下的鼓肚子往胸部压送气体,舌苔白、厚,师父开出了白虎汤方。一碗药下去,夜里两点汗出烧退。第二天大便两次,病奇迹一样的好了。反思一下,这是典型一个通肠向下排异的趋势。师父说,方子用对了病好得快,但治孩子感冒发烧肺炎的这几张方子,即使用错了也无大碍,仅仅是病好的相对慢一点。这样我对自己给孩子治病就有了信心。

在孩子满六岁生日时,我们遵医嘱到防疫站打了幼儿计划免疫接种的最后一针——“白百破”三联针,不想当晚孩子高烧到40℃,剧烈的咳喘发作。我按以往治肺感染的方子给他吃了栝蒌汤,可能这次是由于一种特殊原因而非寻常感冒引起的发烧吧,抑或是疫苗质量不好或者量太大所致,总之孩子连续七天高烧不退,以往栝蒌汤一剂不出24小时发烧便退了,可这次药后随身汗出体温下来0.1到0.2℃,随即又升到39.7℃至39.8℃的高度,看来汗出并没有解决这个排异要求,但栝蒌汤同时也有下利的趋势啊,我十分困惑,心中不免又有些打鼓了。想起师父“大病可商量”的嘱托,我找到郭老,他帮我调整了一下思路,给我们改用了三黄汤方,他亲自将药加工好,详细教给我制取汤剂及服药方法,并不收取任何医药费,感念师恩。师父慈悲的胸怀及治学治家教育子孙的优良作风由此可见一斑。

三黄汤吃下去,仅片刻时间孩子就吐了,吐出的除少量食物外是大量的粘液,我捧了几乎满满一捧,心中的惊喜不可言状。我当下立即就知道孩子病好了!吐也是排异啊!这时我真切的知道了“痰”并非我们寻常意义上理解的肺的分泌物,中医讲的“痰饮”是在身体各器官组织间存在的病理物质,它被直接的吐出来排掉了,病当然就好了。我看到孩子痛快的样子,我心里也是痛快极了。接下来我给孩子服了第二次药,第二天大便两三次直至有粘液出来,孩子的病彻底好了。

有了这样一次的经历,我给孩子治病的胆子就更大了。我体会到同样是排异,我可能审时度势不够准确但只要理念是对的,稍改变一下方子问题就解决了。师父说方子略有差异无大碍,仅仅是病好得慢一点而已。他说的一点都没错!

说到三黄汤不能不提一下,此副药的确难吃,后来我摸索一法,即不煮汤剂,把药直接打成米粒大小的颗粒,这样即不会因高温而丧失药效,药物中的苦味释放出来的也极少,直接调一点蜂蜜喂食即可。郭医生(郭老的孙子)研制的三黄丸更胜一筹,温水送服十分方便。

平时我学会了注意观察孩子的大、小便、舌苔、口气等。古人云:“食适可,勿过则”;老人们也常说:“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我觉得此话非常有道理。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普遍面临的不是吃不饱、营养不良,而是营养过剩的问题。时代变了,我们许多家长的观念却不变,唯恐孩子少吃一口,结果许多孩子食积,消化不良,这也是导致宿食发热,“心下痞”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我平时在少有外界干扰的情况下尽量给孩子吃清淡、好消化一点的饮食。一旦发现孩子舌苔有些厚了、白了,大便量少了、变干硬了,立刻给其吃一两次三黄丸,孩子大便顺畅了,食欲也好,有效地避免了可能发生的感冒发烧。

我的小外孙在这三年中就发过这样的两三次烧,这在以前是我们不敢奢望的,仅是由于过去那种对抗治疗,肺感染病理物质不能顺势利导排出体外,所以病理物质的排出不是很顺畅,留在体内,产生一个咳喘的病根。我们平时经常给他喝些强生粥,现在孩子身体很好,各项体育运动如滑冰、跳绳、骑车等都很棒,随着年龄渐长,相信他会永远的摆脱幼儿时那种疾病的困扰,永远的告别医院。

我们人类拥有着一个完善的智慧的本能系统,这个系统每时每刻保护着完善着我们的生命。而我们认识了《本能论》、理解《本能论》就把握住了我们人类生命的脉搏。让我们从头学起,从我做起,愿天下儿女、天下父母都无病无灾,一生幸福。

沈智庄

2012.12.

19

发表于 2014-8-5 16:24:13|举报

张志英

板凳|只看该作者

近20多天来学习本能论,近8天来,初步实践用本能论治疗孙子反复咳嗽,效果蛮不错。这还要感谢慧阳老师的指点。想到治未病防病,

因为不知道暖胃茶.自主调节茶.这季节上午茶.下午茶的材料及其制作,问群友也无有知道的,所以想问一下老师,如果方便的话,指点一下这几个茶的制作。敬谢!

发表于 2014-8-6 09:31:49|举报

慧阳

地板|只看该作者

前 言

健康来自观念的转变

长春玉琨实验学校校长 闫俊荣

中医养生师朱老师的到来让玉琨实验学校的师生及家长们对中医养生之道有了全新的了解和认识。

记得初识朱老师是在二O一二年的五月,当时朱老师为给孩子找一所学习传统文化的学校,从浙江来到我校进行考察。交谈中我了解到她是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对中医养生之道有一定的见解。朱老师表示,愿意无偿为学校的孩子提供保健服务。说实话,当时学校的校医因事正准备辞职,我也正在四处招聘校医。只是还没有合适的人选来接替此项工作。但朱老师告诉我只想过来做健康管理的义工,而不治病,因为健康管理做好了,就自然不会有病人了。我觉得不可思议,但朱老师的自信让我感觉心里有底。八月,朱老师如约而至,我们全体师生和家长因为朱老师的到来观念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

我校是一所以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寄宿制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地,建校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jd/469333/

推荐访问:不与美丽擦肩而过txt 我与美丽擦肩而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