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活动资讯 >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时间:2018-03-31   来源:活动资讯   点击:

【www.gbppp.com--活动资讯】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一篇_神舟十号今日发射

神舟十号今日发射

《 人民日报 》( 2013年06月11日 01 版)

○开创我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先河,神十将在轨飞行15天

○执行任务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组成

○首次开展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并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

○神十与天宫一号对接需两天,后续将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研究

本报酒泉6月10日电 (记者赵展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

武平介绍说,这次任务的主要目的有四项:一是发射神舟十号飞船,为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进一步考核交会对接技术和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功能性能;二是进一步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三是进行航天员空间环境适应性和空间操作工效研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航天器在轨维修等试验;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媒体将全程直播这次活动;四是进一步考核工程各系统执行飞行任务的功能、性能和系统间协调性。

武平表示,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比神九任务增加两天。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营轨道。

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的试验性飞行不同的是,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所谓应用性飞行,是相对以验证技术为主要目的的试验性飞行而言的。”武平解释,这次任务将为在轨运行的天宫一号提供人员和物资运输服务。

武平表示,神十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仍采用神八神九一样的模式用两天时间,后续将根据中国空间站建设需要,开展快速对接技术的研究应用。

目前,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各系统发射前准备已基本就绪。(相关报道见第三、四版)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二篇_今天,中国搞了个重磅新闻,你想了解的都在九派号!

今天,中国搞了个重磅新闻,你想了解的都在九派号!

10月17日,本来挺普通的一个日子,结果中国做的一件事,一下子轰动全球,搞了个大新闻。

啥咧?

对喽,就是神舟十一号“飞天”啦。

10月17日,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的神舟十一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不管是在发射现场的普通民众,还是在电视机、手机直播直播前的观众,肯定都是激动的心情。

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其中,景海鹏是第三次参加载人飞行任务,而河南籍的陈冬则是首次。

根据官方的通报,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期间,2名航天员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

发射画面

两位宇航员

目的

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介绍,此次任务有三大目的:

一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行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二是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接形成组合体,进行航天员中期驻留,考核组合体对航天员生活、工作和健康的保障能力,以及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能力;

三是开展有人参与的航天医学实验、空间科学实验、在轨维修等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此次神舟十一号与之前的神舟一至十号有相当的不同,它将“飞得更高,实验更多,时间更长”。

飞得更高:过去,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飞行也更加接近未来空间站要求。

实验更多:任务期间神舟十一号要进行4项在轨试验项目——宽波束中继在轨验证试验、变轨控制验证试验、帆板任意偏置角跟踪太阳功能验证试验和微生物控制试验。通过这些试验进一步验证飞船设计功能,获取和积累载人环境相关的飞行试验数据。

时间更长:此次任务中航天员需完成组合体30天中期驻留任务,比神十的15天翻了一倍。

与此同时,神舟十一号还有4个技术创新亮点:天地联系更紧密了、交会对接的眼睛升级了、中期驻留的配置上优化了、热控设计改进了。

意义

如果要说意义,“非凡”二字恐怕都未能表达此次飞行的重要性。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实验室,神舟十一号飞船总飞行时间达到33天,也将是我国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任务。

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是最接近未来中国空间站要求的一次载人飞行任

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指挥、军委装备发展部副部长张育林表示,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将完成探索试验阶段,并在将来转入空间站阶段的常态化运行。

通过很多美国电影,我们都知道有个“国际空间站”。这个国际空间站目前是由美国、俄罗斯、欧洲(11个国家)、日本、加拿大和巴西组成。但是,为了所谓的防止航天技术的扩散,为了保持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中的优势,美国一直拒绝中国参与国际空间站计划,所以国际空间站没有中国的份。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不可能因为美国的反对就放弃对宇宙的探索,所以中国决心独立完成建设空间站。

根据公开的资料显示,中国空间站的建造计划于2010年启动,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核心舱,开展相关实验,并在2022年前后发射实验舱,完成我国整个空间站的建造。建设大型空间站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前两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第二步,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也就是说,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肩负着我国建设空间站之前的最后一次全面的技术验证。

建设中国空间站极为重要的一个意义是: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退役时,中国可能成为全球唯一拥有空间站的国家。对,你没看错,很有可能是“唯一”了。如果一切顺利,中国将完成建设空间站的梦想。当然,中国人向来的热情好客、开放共享的性格一样在航天事业中传承,中国空间站并不是只供给中国自己使用,而是预留了很多将来与世界各国进行合作的平台,给全球科学家提供科学研究和实验机会。也因此,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署已经与中国签署协议,未来将在中国空间站上进行科学实验。美国自己的媒体就报道指出,除美国之外的其他航天大国都准备加入中国的计划。

建设中国空间站的而另一个重要的意义在于——中国载人登月工程,2020年前将实现“回”的任务,即飞行器不但在月球上落下来,还取一些东西带回地球,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航天员登月。

说到这,我们有必要简要的回顾一下我们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扩大会议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决策。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作为中国第一个卫星发射基地,当时只有一条简易铁路与外界相通,连一条公路都没有。可见当时中国搞载人航天,条件是有多么的艰苦了。

然而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从1999年神舟一号发射成功到2013年神舟十号任务圆满完成实现“十全十美”,载人航天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

神舟一号:神舟飞船与长二F火箭首飞,仰望星空数千年的中国人,终于迈出了向太空进军的跨越性一步。

神舟二号:中国首次在自己研制并发射的飞船上进行多学科、前沿性的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

神舟三号:模拟载人状态下首次飞行。【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神舟四号:2002年12月30日,在零下20多度的恶劣气候条件下顺利起飞,创造了世界超低温发射的奇迹。

神舟五号:中国人首次飞天圆满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从此太空中没有中国人踪迹的历史宣告结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神舟六号:首次两人多天飞行试验,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神舟七号:中国人迈出行走太空的第一步,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出舱技术的国家。

神舟八号:我国成功进行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中国人又向空间站时代迈进了一大步。

神舟九号:我国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飞天,此次飞行还实现了首次手控交会对接的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完全独立自主掌握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

神舟十号:中国首次进行面向全国青少年的太空授课活动。

与民生息息相关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科学科技的发展、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促进都不言而喻。目前中国航天与空间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以高分、风云、海洋、资源为代表的遥感卫星,在农业、林业、国土、测绘、水利、住建、环保、减灾、交通、气象、海洋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张伟介绍说,比如空间生物学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为培育优良物种、探索疾病机理、研发生物药物、改进人类健康而服务;微重力流体与燃烧研究应用方面,可以促进新型清洁能源开发、改善地球环境;空间材料研究应用方面,开展空间材料加工、先进材料制备等研究,探索和揭示材料物理和化学过程规律,可以改进地面材料加工与生产工艺,研发与生产先进材料,推动工业技术进步。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三篇_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2】

原标题: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

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

2013年6月11日至6月26日,我国成功实施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任务关键环节进行系列现场直播。其中,6月20日,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下首次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互动授课,在海内外引发强烈反响。《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现场直播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神舟十号系列直播中最具特色的代表性场次,具有以下突出特点:

一、集全台之力,充分策划,周密筹备。【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集全台之力,组建强大报道阵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太空授课地面课堂(北京人大附中)设立前方直播间,对神舟十号飞船发射及入轨、航天员太空授课等重要任务段进行并机现场直播。

其中,中国航天员在太空环境下首次面向全国中小学生进行互动授课,是一项意义深远、影响广泛的重要任务。中央台提前针对这次现场直播进行了精心准备。先后采访了太空授课的三位航天员,以及该项目设计者、技术保障负责人等关键当事人。临近任务实施阶段时,主创人员又对太空授课地面课堂的负责人以及两位地面授课老师进行专访,向国家天文馆馆长等专家请教专业问题。通过一系列深入细致的采访,使主创人员对太空授课的主要环节、课目和实施特点有了全面了解。

二、克服了专业性强、广播媒体直观性不足等局限性,主持语言生动凝炼,现场解读引人入胜。

太空授课主要靠电视画面传递信息,节奏明快、专业性强。直播主创人员在没有技术嘉宾参与的情况下,深入研究采访素材,深入领会直播内容,有效弥补了缺少技术嘉宾的空白。直播中,主持人和观察员用轻松活泼的语言,对复杂的太空物理学原理进行浅显精准的解读,三言两语勾勒出新闻现场画面,显示出对新闻事件进程举重若轻的掌控力,同时也使这次直播呈现出与以往同类题材节目完全不同的新样态。

三、打破既往大直播模式,小时段做好大文章。

太空授课的过程中,航天员的教学动作和引申讲解同步展开。为了不干扰授课音响,广播主持人和观察员每个解说时段通常就只有一二十秒。然而就是在这样非常有限的空余时间里,两人用简明扼要的几句话,或者一两个语言回合,不仅把非常复杂的实验项目解说清楚,而且及时描述任务中的细节,对授课重点环节进行夹叙夹议、亦庄亦谐的补充和点评,

体现出广播主持人深厚的语言表达功力、现场快速反应能力以及对这项航天任务的理解深度,在小话语时段里做好了大文章。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四篇_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 形 势 与 政 策 》课程考核

课题名称: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观后感

姓名学号: 王海亮P101813379

学院班级: 电气工程学院10级自动化一班

自评等级: 优 良 及格

联系电话: 18794201322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观后感 北京时间6月11日17时38分许,中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搭乘神舟十号飞船出征太空。

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行轨道。

目前,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发射以来,它已经载轨运行了600多天的时间,在这期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进行了四次交会对接。因为天宫一号本身的设计寿就是两年,目前已经处于设计寿命的末期阶段,部分的元器件的性能会降低,就像我们出差一年后回到家里面,房间里面会有一些异味,也有可能有不适合人生活和工作的影响因素,这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为了保证天空一号的安全,航天员在里面的安全、工作和生活,一年多来科研人员对天宫一号的状

态进行了密切监视和科学维护管理,对于保证航天员在里面的工作和生活是充满信心的。

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载人交会对接,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吸引着万千目光。在“神舟十号”三人乘组中,张晓光和王亚平都把聂海胜称为“聂师兄”。一方面,今年已经49岁的聂海胜年纪最大。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在2005年就圆满完成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已经有了出征太空的亲身经验。 航天员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举行。14时28分,习近平来到这里,亲切看望执行这次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习近平对航天员们说,看到你们精神饱满、英姿勃勃,我感到很高兴。在你们即将出征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代表全国各族人民,来为你们壮行。你们执行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展现了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这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全国人民都为你们感到骄傲。为了这次飞行任务,你们进行了认真扎实的训练,各方面做了精心周密的准备,我对你们圆满完成任务充满信心。预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此次发射距离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整整过去了十年。十年间,神舟飞船共将十位航天员送入太空,其中包括两位女航天员。

在航天员出发之前,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航天员公寓问天阁,为即将出征的航天员壮行。习近平表

示:“这次执行的是我国第五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这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航天梦。这也展现了我们中国人敢上九天揽月的豪情壮志,你们使我们全体中国人都感到骄傲,你们这个任务是光荣而又神圣的。在此,我祝你们成功,期待你们凯旋。”

此次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将在轨运行15天,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进行的时间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已在轨运行一年多的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天宫一号和神舟十号飞船组合体飞行期间,3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多项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

执行本次航天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太空老师。她很期待能够与广大青少年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王亚平说:“这次太空授课,是我们国家首次开展的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将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为大家展示一些在失重环境下的奇特的物理现象。让我们太空课堂见!”

值得关注的是,神舟十号的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飞行的新时代。这是世界上目前除了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外,仅有的可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的实用性系统。这个可以实际应用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能够为在轨各类航天器输送人员和物资。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发言人武平女士说,与神舟八号和神舟九号的试验性飞行不同的是,神舟十号将开创中国载人航天应用性飞行的先河,“飞船和火箭经过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行任务的考核和验证,应该说现在功能更加完

善、完备,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性安全性进一步提高,技术状态基本固化。可以说,由神舟飞船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从神十任务开始进入了应用飞行阶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启动以来,先后突破了天地往返、空间出舱、交会对接等关键技术。而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的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堪称是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据悉,今后,中国还将发射更多的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以及实验室,并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自己的空间站。

神十发射是振奋人心的,我有幸的通过直播看到了整个发射过程,这一个过程激励着全国人民努力拼搏的精神。使我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将来要努力学习为祖国做出贡献。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五篇_中国神舟十号上空 首次完成太空授课

黑龙江中公教育:

北京6月20日电(记者白瑞雪、赵薇、任珂)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20日上午成功举行,神舟十号航天员在天宫一号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的物理现象。

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聂海胜辅助授课,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他们讲解了实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并通过视频通话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互动交流。

地面课堂设在位于北京市海淀区的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包括少数民族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地区学生代表在内的330余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地面课堂活动,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余万名师生通过电视直播同步收看。

这次太空授课活动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教育部、中国科协共同主办。有关专家说,太空授课活动是我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了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崇尚科学、热爱航天、探索未知的热情与梦想。

黑龙江中公教育官方微博: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六篇_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

《太空梦,中国梦,我的梦》神舟十号天宫授课观后感读后感观收看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6月20日上午9点55分,在学校的统一组织,我与老师同学们在多媒体教室一起收看由中央台1套直播的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特别是听了王亚平姐姐关于太空知识的讲课,让我懂得了更多更深入的太空知识,并且向我们展示我国载人航天所取得的成就,普及学生的航天知识,为我们更好的了解外太空环境的打开了一道门。我深有体会,也激发了我们从小学好文化科技知识,将来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梦想。激发我对美妙太空的向往,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神十上天,我很高兴自豪!“夏季的夜空,星光闪烁,美丽的银河倾泻而下,地球是这浩瀚宇宙中太阳系的一颗湛蓝的星球。„„”多美的太空啊,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也要飞到太空去遨游。地球的万有引力真的非常好奇。对在宇宙中运动的物体很好奇。比如,太阳,月亮,流星。太空中不是没有引力吗?那人类是怎么判断流星会洒向地球呢?我们所熟知的各种科技装备,无不凝聚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创新和不畏艰苦的付出。也正是这种创新精神,使中国在各领域迅速发展,科技实力稳步上升,科技实力显著增强,也昭示着我们伟大的祖国必将更加强大。作为对太空梦的美好延续,神十升天见证了中国空间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掘起。对于空间的利用和空间技术的运用,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富强文明的象征。当我们一步步接近太空的梦想之时,那也是我们国家日益强大的有力证明。一代代航天人共同奋斗,构建中国飞天梦想的花园。在这万紫千红的花园中,王亚平是炫目的那朵太空玫瑰,在追寻梦想的路上,她绽放出最耀眼的美丽。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无数的无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献着,“神十”的腾空才不再是梦想;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日日夜夜辛劳的工作,才有了我们中国人自豪的这一天。在金钱与利益面前他们毅然选择了投身与祖国的科研事业中,他们以自己的学识及生命无私的奉献给了他们心爱的事业。到此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名国防生我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微薄只力。作为背负着祖国明天和希望的青年人,应当抛掉自己的盲目乐观以及精神的懈怠,在工作中脚踏实地,发扬创新精神,吃苦耐劳,为民族的复兴和崛起,为中国梦的实现而不懈努力奋斗。在观看太空授课活动后,我们大家还围绕着各种实验进行了猜想和讨论,通过这堂不一样的课,我不仅开阔了视野,也激发了我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其对伟大祖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取得的骄人成绩感到自豪,对航天员的胆识和经历表示崇拜和羡慕,我立志要为航天科学事业和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努力学习,奋力拼搏,将来也和王亚平老师一样,为国争光,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以上就是我对观看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活动的观后感,想着我国一次次的航天飞船进入太空,我很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也确信我们伟大的祖国能够越来越强大。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第七篇_2014地理水平考试模拟卷(五)

2014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卷(五)

1.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时,地球的位置最接近于图乙中的

A . A B . E C . C D . D

2.远在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华人,收看 “神舟”十号和“天宫”一号对接直播视频时的当地时间是( ) A. 6月13日 13 时 18 分 C. 6 月12 日21时18 分

B. 6月11日 21 时 18 分 D. 6 月13 日21时18 分

3. “神舟“十”号升空过程中,依次穿越的大气层是( )

A 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 对流层、高层大气、平流层

C.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 D. 高层大气、对流层、平流层

4. “神舟,十号升空时,下列地理现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B 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C 塔里木河处于丰水期 D 西安日出时间

早于 6 :00

右图中的 ① ② ③ 都位于 33N ,若 ① 所在的

大陆为欧亚大陆,③所在的大陆为北美大陆, Pl 、 P2 、

P3、 P4、代表等压面。据此完成 5—6题

5. 图中各点气压由高到低的正确排列为(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①④⑤ D.⑤④③②

6.此季节, ① 所在的大陆,其所在纬度东、西沿岸的

气候特征分别是( )

A.东岸寒冷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B. 东岸炎热干燥,西岸温和多雨

C. 东岸高温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D 东岸寒冷多雨,西岸炎热干燥

读图3 “大陆空气柱图”,

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箭

头表示空气垂直运动方

向。据此完成 7—8 题

7. 关于a 、 b 两图及

其空气柱的叙述,正确的

O

A.a 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空气柱表示高气压 B.h 图表示北半球冬季,空气柱表示低气压

C.a 图表示北半球复季,空气柱表示低气压

D. b 图表示北半球夏季,空气柱表示高气压【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8. b 图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 )

A.极地高气压带 B.副极地低气压带

C.赤道低气压带 D.副热带高气压带

全球气候变化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图4

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 9—10 题。

A. ①减弱 B. ②增强 C.③减弱 D. ④增强

10.拉萨有‘旧光城”之称,与成都相比,拉萨日照强

的原因是( )

A. ①减弱 B.②减弱 C.③增强 D.④增强

读图 5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 回答 11 — 13 题。

11.终年处于乙气压带控制下的地区其气候特点是( )

A.终年高温多雨 B.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D.终年炎热干燥

12.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如 C 图时,为北半球的

A.春分日 B.夏至日 C .秋分日 D.冬至日

13.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规律是

A.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一致

B.夏季偏北,偏南冬季

C.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相反

D.夏季偏南,冬季偏北

读图6 “地貌模式图”,回答 14—15题。

14.由图可知

A.沉积物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

B.扇缘带地下水埋藏深

C.扇形地区中下部土壤肥沃,排水条件良好,适合农耕

D.由扇形地区上部到扇缘带,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大

15.该地貌主要分布于

A.河流人海口 C.大江大河中下游 B.河流出山口处 D.盆地中心

16.图 7 中,能够示意 2011 年 3 月 11日日本福岛强烈地震成因的是( )

图7

读图8 “我国西南某地区地形和地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 17—18 题。

17.从图中看出,这里的岩石剖面呈层状分布,按成因类型划分最可能属于

A.岩浆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喷出岩

18.有关该地区河谷地形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背斜顶部受张力,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携带泥沙沉

图4 9.当前全球气候变暖与图中所示因素有关的是( ) 图5 图

6

C.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携带泥沙沉积形成 D.岩层断裂上升,受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19.在图示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导致洪涝灾害的环节是( )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A.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0.水循环( )

A.使全球水资源空间分布趋于平衡

B.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C.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

D.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

图 10 为“某海域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 21—22 题。

21.甲洋流属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海区暖流 B .北半球中高纬海区暖流

C.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寒流 D.南半球中高纬海区寒流

22.该洋流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表现在

A.促进同纬度间热量的交换 B.导致沿岸地区沙漠广布

C .减小污染范围,加重污染程度 D.增加沿岸地区的降水量

读图11 ,完成 23—24 题。

23 . “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该诗歌中描述的现象( ) A.反映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 C.是由流经两地的河流不同造成的 D.是非地带性现象

24.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这句诗从地理角度理解( )

A.说明冬季风不能到达玉门 B.反映了从沿海向内陆的水分条件的差异

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 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

【神舟十号对接直播】

O O O O OO 读图12 ①( 120E, 26N )、②( 128E,42N )、③( 90E , 43N )三个地点的山地

针阔混交林垂直分布示意图”,回答 25—26 题。

25 . ① 地山麓自然带一般是( )

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D.热带季雨林带

26.影响 ①与② 两地、②与 ③两地山地针阔混

交林出现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 .降水、热量 B .热量、降水

C .降水、降水 D .热量、热量

27.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表述错误的是

A.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

个环境的变化

B. 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

征是不变的.

C.水文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读 “中国人口增长趋势及预测图”,回答28—29 题。

28 .图中a、b、c三条曲线依次表示的是( )

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B.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 D.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

29.根据图中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中国人口最多的年份出现在 2015—2020年间

B. b曲线自2015 年后逐渐上升可能是医疗水平不断提高造成的

C.2015—2020年间我国人口增长处在传统型阶段

D. 2025年后我国人口数量可能会逐步减少、

图14为“某国家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回

答30—31 题。 图14

30.分析图中数据,可知该国家

A.男女比例不平衡 B.外来人口超过本国人口

C.老年人口超过青壮年人口

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

31.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环境因素 B.战争因素

C.政策因素 D.经济因素

3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估计,正确的叙述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不具有相对确定性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D.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 13 亿人

乌鲁木齐是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和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图15 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城镇带规划示意图”。据此回答 35—36 题。

35 .乌鲁木齐以西城镇带已初步形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公路与铁路的兴建 B.山麓地带降水丰富

C.风能和太阳能的开发 D.西气东输工程的建设

36.有关图15中城镇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等级越高,城市数量越多 B.城市等级越低,城市密度越小

C.乌鲁木齐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D.图中越向北,城镇数量越多读图

读 “中国南方某城市等房价线图”,完成 37—38 题。

37.对图中 M 、 N 、 P 、 Q 四处房价及原因的推断,

最合理的是( )

A. M 处房价偏高,环境优美

B. N 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远

C. P 处房价高,靠近河流

D . Q 处房价低,靠近铁路

38.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住宅区所占城市面积仅次于工业区 B.收人差异为住宅区分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C.住宅区一般都邻近工业区 D.高级住宅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hd/432218/

推荐访问:神舟十号飞船对接视频 神舟十号对接天宫视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