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人文章 > 亲情 > 重阳节的日记

重阳节的日记

时间:2018-02-14   来源:亲情   点击:

【www.gbppp.com--亲情】

重阳节的日记 第一篇_重阳节

主题一:10月13日是重阳节,为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校德育处和少先队大队部将开展“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重阳节敬老活动。现将有关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通过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敬老主题活动和良好的社会氛围的渲染,展现XX小学少先队员尊老敬老的精神风貌,进一步营造敬老、亲老、爱老、助老的社会风尚;激发全体队员孝老爱亲的内在自觉,并由爱家、爱老推及到爱国、爱社会,进一步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积极投身到和谐社会建设中来。

二、主要内容

根据青少年的特点,在各中小队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活动展现XX小学少先队员孝老爱亲的良好精神风貌。

1、以中队为单位,班队课上各班开展以“念亲恩、感亲意、抒亲情”为主题的班队课,进行家庭美德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孝敬父母长辈,学会感恩。

2、小小真心话。利用课外活动的时间,每位同学准备一张漂亮的贺卡,将自己想要对父母、长辈说的祝福语或最想表达的感谢语写到纸上并带回家送给自己的父母长辈;

3、开展“爷爷、奶奶的重阳节,我做主”的活动,要求少先队员们开动脑筋,为爷爷(奶奶)设计一个有新意的过节方案,向长辈们送上节日深深的祝福。建议少先队员可以为爷爷、奶奶准备一根拐杖,方便他们平时的出行;可以陪爷爷、奶奶锻炼身体,大家一起来运动;也可以陪爷爷、奶奶聊天,陪老人们说说话,谈谈心,还可以帮助爷爷、奶奶做点家务事,减轻爷爷、奶奶的辛劳等。用实际行动感恩爷爷、奶奶,旨在进一步唤起少先队员们尊老、爱老的意识,大力弘扬尊老、爱老的风尚,让他们学会感谢,学会关爱。共同享受温馨的家庭生活。

4、三分钟小故事演讲。利用晨读课的时间进行“三分钟小故事演讲”。请学生讲述自己亲身感受或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父母、长辈真心付出、无私关爱子女,以及作为子女真诚回报、感恩于行的感人故事。

5、自选活动。各中小队围绕主题,自主设计,鼓励创新。

6、孝歌我会唱。组织学生学唱一首以孝敬父母和长辈为主题的歌曲,曲目自选;

三、总体要求

1、高度重视,积极参与。各中队要充分认识敬老爱老活动对少先队员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教育传统美德,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此项活动,利用少先队组织的优势,积极动员,广泛发动,使尽可能多的队员参与到活动中来。

2、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各中队要结合实际,围绕各项重点活动,精心设计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要充分考虑队员的特点,注重活动实效。

主题二:活动主题:爱在重阳

活动对象:五(3)班

活动背景: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感恩教育从感受父母爷爷奶奶的养育之恩开始,从小让孩子对老人心存感激、知恩图报,做个有孝心的好孩子。一个人只有爱父母、爱家人,长大后才会爱他人、爱祖国。

活动时间:2015年10月1日——11月1号

活动目标:

1.了解重阳节的风俗及民族文化含义

2.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感激老人。

3.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老人的情感,动手又动脑。

4.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

活动准备:(国庆假期作业)

1.回顾成长历程,体会爷爷奶奶等长辈们的艰辛。

2.了解重阳节的来历及意义(查阅搜集资料、问别人等) 。

活动实施过程:

一、收集资料

1.了解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重点收集重阳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向学生推荐与老人有关的书籍、报刊,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图书馆搜集资料,引导他们认真阅读并将典型故事记下来,结合自己的感想,准备交流。

3.上网收集资料。利用“酷站漫游”提供的网址和利用关键词上网搜寻有关尊老敬老的资料,为活动的开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观察回忆

1.教学中充分联系学生的家庭生活实际。学生细心观察自己的爷爷、奶奶的生活起居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观察所得。

2.利用双休日,通过“与爷爷奶奶互换角色”,亲身体验老人的生活,真切感受他们的辛劳。

3.引导学生回忆平日里爷爷奶奶为自己所做的一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老人的敬爱。

4.了解学生对爷爷奶奶的关爱程度,教师有意识引导学生利用重阳节到来之际,设计活动方案,用实际行动为爷爷奶奶庆祝节日。

三、调查访问

为了全面掌握地区老人的生活状况,提高学生的尊老意识,教师指导学生分组开展调查、访问、参观等活动。

1.教师指导学生根据调查的目的设计调查表,开展问卷调查工作,并统计汇总百分比,进行交流反思,及时记下调查后的感受。

2.根据调查反馈情况,确定访问对象(邻里尊老敬老的先进典型),指导学生根据采访对象的不同,设计相应的问题进行采访,做好记录,认真写好采访日记。

3.各小组到社区找到自己的长期服务对象,利用双休日,组织探望,并为他们打扫卫生,跟老人聊天、谈家常,了解对方情况,深入开展体验活动。

4.学生调查访问活动结束后,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验,根据各自的特长把所见所闻及时地写下来、画下来,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社会宣传报道,扩大社会影响,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在调查访问阶段,学生虽是活动的主体,但教师的指导还是不必可少的。教师要及时与相关单位、个人联系,保证学生活动得以有效开展。采访之前,教师要指导学生注意调查采访时的态度、方法,做好活动前的物质准备和活动过程的资料收集,有意识地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各项阶段性活动给予肯定性的评价。

四、合作交流

1.教师要组织学生交流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

2.小组合作制定一份重阳节活动方案,各小组具体谈谈活动方案的实施步骤。

3.学生出示调查统计结果,交流采访后收集的信息,向同学介绍在调查采访过程中的体会。

4.展示参观访问中拍摄的照片或录像,并向同学谈谈参观后的感受。

5.在各组组长交流时,教师要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他们的活动成果,并建议学生把感兴趣和感受深的内容记录下来,认真收集资料,分类整理。

6.分为六个小组,讨论交流,根据每组要求准备节目参加班级“爱在重阳”主题队会。

五、成果展示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2015年10月7日(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前段时间,我们就围绕“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这个主题,进行了调查活动,今天,我们就以生动的形式来对成果进行汇报吧!

本次活动共分为6个组,分别是重阳溯源组、重阳美食组、重阳习俗组、重阳诗文组、重阳敬老组、重阳调查组。(课件出示)

请各组认真准备,首先有请第一组——重阳溯源组。大家欢迎!

(二)自主活动,成果展示

1.重阳溯源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我们是重阳溯源组。我们收集到了有关重阳的由来和一个相关的神话故事。

(2)组员1介绍重阳节的由来1:

首先请组员1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10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九九重阳节。专家介绍说,九九重阳节源于西汉,今称“敬老节”“老人节”,是一个非常温馨的传统节日。农历九月九日为重阳节,亦称“重九节”。古人认为,九为“阳数”,象征吉祥、幸福、光明。九月初九,日与月皆逢九,是双九,故曰“重九”;又是两个阳数合在一起,故称“重阳”,所以这一天为重阳日。

(3)组员2介绍重阳节的由来:

那大家知道九月初九是什么时候被定为重阳节的吗?接下来有请组员2来给大家介绍。

重阳节正式成为节日,是在西汉时期。在汉代刘歆的《西京杂记》中已有记载。文中提到汉高祖刘邦的爱妾戚夫人被害后,她有个名叫贾佩兰的侍女也被驱逐出宫。贾佩兰与人闲谈时,说到在宫中每逢九月九日,就要佩插茱萸、饮菊花酒,以辟邪延寿。可见,农历九月九日在汉代就成为节日了。

(4)组员3介绍重阳来历的神话故事:

关于重阳节的来历,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听吗?下面请组员3来为大家介绍吧,大家欢迎!

在民间,关于九九重阳的来历还有一个有意思的故事呢。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拜方士费长房为师,修炼了几年后,有一天,费长房突然发现恒景脸色难看,就对恒景说:“九月九日你家有灾祸,想避开灾祸,你必须做一个红布袋,用红布袋装上茱萸,扎在手臂上,带着全家人一起登上高山向东面远望。到山上,务必喝点菊花酒,这样灾难就会过去。”恒景照办了,在九月九日这一天,恒景带上全家登上了附近的高山,第二天,恒景一家回到家中,发现所饲养的鸡、犬、牛、羊不知何故都死去了,全家因遵循了费长房的告诫,外

出登高才逃过一劫。从此,九月九日登高避邪的风俗便传开了。传说终归是传说,其实,秋天到野外登高爬山、游玩赏花本身就是一项对身心很有益的娱乐活动。

谢谢大家,我们组的介绍完了。

2.重阳美食组

(1)小组长引入小组活动:各位老师、同学,大家好!“民以食为天”,大家都知道,中国的许多传统节日都离不开吃,那你们知道,端午节吃什么吗?(粽子)对!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那重阳节呢?(吃重阳糕)对,我们这一小组就来介绍重阳节的美食。

(2)组员1: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北京特色小吃——栗子糕(课件出示)。 北京有重阳节吃花糕的习俗,花糕又称栗子糕,它是在蒸熟的江米上排满整栗子而名。还有一种栗子糕,是用栗子泥为主料制作的。它的做法是生栗子去皮蒸熟烂后捣成泥,并准备好京糕切的大片和澄沙馅,将200克栗子泥分成3份,用一份摊开为底层,接着铺一层京糕片,再用一份抹平在京糕片上,再抹一层澄沙馅后,最后一份栗泥抹在最上层,上面用切成小菱角形的京糕片和细青梅丝拼成图案,就成了上、中、下为黄色,中间夹有红、褐两色五层的栗子糕了。吃时,用白糖和糖桂花熬成的糖汁浇在上面即可。栗子糕宜秋、冬季制作与食用。因此,这种栗子糕还获得了“中华名小吃”称号呢。

(3)组员2: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上海五色糕(课件出示)。

上海五色糕一共有这样五种颜色:用麦青汁做成的绿色,用莲子汁做的白色,用松花粉的黄色,用玫瑰浆做成的红色,用可可粉做成的咖啡色。这五种芳香植物原料,分别加入相粉制成色浆。这样的菱形块状,装盒时插上象征吉祥的小旗即可。

(4)组员3: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当地重阳糕(课件出示)。

(5)组员4:大家好!我为大家介绍的是九层重阳糕(课件出示)的美丽传说: 传说那天是王母娘娘在天上做大寿,各路神仙都前来拜寿,在众仙欢庆之际,七位仙女却觉得天堂非常厌烦,便互相商量偷偷下凡,来到人间游玩。怎知,过了一会儿,这件事便被一位朝中大臣发现了,于是他动邪使了法术,让七位仙女永远不能回到天上。

七位仙女带着欢乐与好奇,在人间游啊,玩啊,等天黑下来,四处无人的时候,她们才觉得应该回天上去了,可是,她们怎样变化,也飞不上天,心中已知定是天上有哪位神仙在惩罚她们。出于无耐,她们便偷偷地溜进了一户人家,到厨房寻食。正巧这户人家准备在第二天摆酒席办婚事,于是在厨房里准备了糕点。其中有一种糕点是七层的,每层颜色都不同,是为了渲染酒席气氛的,特别好看。当她们吃得

重阳节的日记 第二篇_2015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

2015重阳节实践活动方案

重阳节活动策划方案

设计思考: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叫“老人节”,是一个属于敬老爱老的日子。而平时孩子们享受着老人们无限的关爱与呵护,觉得是理所应当,稍有不满还大发脾气。因此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孩子们体验与老人间浓浓的亲情,并用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对爷爷奶奶的情感。这也是主题“了不起的中国人”的活动延伸。意在让幼儿感受中华传统美德。能把享受“长辈的爱”的感情进行迁移,让孩子们去爱自己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帮助弱者,在生活中自然地走进感情的世界,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同时也让老人们为自己孩子的成长与进步感到欣慰与骄傲。本次活动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生活在幼儿园周围的老人们送上一片心意。

活动目标:

1.知道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了解相关的重阳节知识

2.激发幼儿对爷爷奶奶的崇敬,表达对爷爷奶奶的关爱

3.培养孩子从小敬老爱老的美德-

4.通过社区活动,锻炼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口语表达。

活动准备:

1.大班联系好敬老院并准备一些零食。

【重阳节的日记】

2.制作寿星卡

3.幼儿调查表

4.重阳糕120块

活动时间:201x年10月12日上午9:30

活动内容:

一.中小班邀请爷爷奶奶来园做客

1. 了不起的爷爷奶奶。

(1) 中班可以听听爷爷奶奶说说自己年轻时的故事。(事先联系好)

(2)小班请爷爷奶奶说说平时是怎么关心爱护你的。

2. 给爷爷奶奶表演节目。

3. 爷爷奶奶辛苦了。(我给爷爷奶奶捶背敲腿)

4. 我喂爷爷奶奶吃块糕

通过活动,帮助幼儿丰富以下经验:①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的重阳节,又叫“老人节”。②爷爷、奶奶非常关心我们,我们也应该尊敬爷爷、奶奶。③每个小朋友对爷爷、奶奶表达爱意的方式是不同的,我们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二.大班雏鹰爱心“行动”慰问敬老院爷爷奶奶

讨论:1、活动准备

(1)做调查问卷(2)你的爷爷奶奶年轻时是做什么工作?有些什么本领?(3)现在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有些什么不方便?(4)小结:爷爷奶奶本领大我们能做些什么事让爷爷奶奶高兴?为什么?【重阳节的日记】

2、实践活动:(1)大胆地与周围的老人打招呼,并会主动邀请老人。(2)我为爷爷奶奶做件开心的事:敲背、捶腿、给老人唱首歌、向老人送礼物等。

3、 活动后: (1)鼓励孩子说说自己是怎样为爷爷奶奶服务的? (2)交流:对今天的活动的感受? (3)通过调查交流:以后可以为爷爷奶奶做些什么?

“走进重阳节”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

“尊老敬老”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1989年,我国把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此后,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又成为了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日子。现在的孩子普遍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只知索取,不求付出,根本体会不到父母、长辈的辛劳,尊老、爱老更是无从说起。重阳节作为中华传统节日,有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可挖掘,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需要,同时也是学习、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一大契机。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设计了“走进重阳”综合实践活动,旨在通过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主动地去探寻重阳节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积极参与尊老、爱老活动,培养学生敬重老人、关心老人的良好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诗词等有更全面的了解。

2、通过活动,对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步骤有初步了解和掌握,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寻求各种途径解决问题能力,以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资料的能力,促进学生实践活动能力的提高。

3、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小组制定方案、调查采访、汇报交流,引导学生学会人际交往,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4、通过课题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尊老、爱老,传承敬老、爱老传统美德。

活动时长: 4周左右

活动准备:

教师: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风俗习惯;整合其他学科中涉及的有关重阳节内容;课题研究方案表格、课题小组团队评价表(每小组一张)、学生个人成绩评价表(每人一张)

学生:通过书箱、报刊、网络搜集有关重阳节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开题活动

1、活动激趣,主题生成:

课前举行中华民俗知识竞赛,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重阳节的了解,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重阳节的兴趣,生成本次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走进重阳节”。

2、展开讨论,生成子课题

教师预设研究子课题,可根据课堂上学生讨论问题,梳理、归纳:

(1)趣谈重阳节——九九重阳的由来、传说、故事、习俗、活动

(2)吃在重阳节——重阳节的传统美食、饮食文化

(3)诗意重阳节——精彩荟萃的重阳节诗词曲赋

(4)今日重阳节——公司“尊老爱老”现状调查(老年人比例、社会养老、家庭养老、老年人活动)

(5)爱满重阳节——关爱社区孤寡老人(打扫卫生、谈心、送礼物)

3、学生分组,制订方案

学生根据课题要求以及自己的兴趣爱好,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设计活动方案。教师以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参与各小组的活动。

4、组织交流,完善方案。

小组首次亮相,展现小组文化,介绍课题研究方案。其他同学和老师进行评价,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小组修改、完善课题研究方案。

二、实践活动:

1、活动方法

一般以小组为单位邀请指导老师或家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采访有关人员,也可个人实践。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① 按预定的方案采访有关人员,录音、拍照、摄像。

事先准备:明确采访目的,确定采访内容,设计采访提问,确定采访记录形式;电话联系,预约时间;分工准备设备等。有需要的邀请指导导老师或家长随去,保证活动过程中安全。

② 行动实施,进行调查、采访,做好调查记录,写好活动日记、感悟等。

③ 按预定的时间利用网络资源、图书资源等查找有关资料。

④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阶段性的资料整理和交流

2、以个人为单位进行实践活动

各小组先进行合理分工,有的内容可个人单独完成。个人实践之前一定要想好实施步骤,避免丢三落四,需要的话也可邀请亲朋好友、老师帮忙。

3、教师指导重点:

① 指导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材料,在活动中运用观察、调查、访问等方法。② 指导学生写好活动日记、感悟,及时记录采访内容。③ 指导学生遇到困难时将研究问题引向深入。

三、交流评价活动

1、各小组成员对本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析、筛选,形成结论。

2、指导学生对实践活动过程进行反思。

3、讨论课题展示内容、形式。

4、分小组准备课题展示内容,做好展示时的人员分工。

四、成果展示活动

1、小组展示课题活动成果

根据中期交流中,各小组对活动成果的初步交流、整理以及最终成果展示方式的讨论,预期各小组展示的成果形式、内容及交流方式如下:

展示形式:幻灯片、手抄报、课本剧表演、现场品尝重阳美食、诗歌诵读吟唱、播放采访录像、讲故事、谈体会、调查报告等

2、课堂评价激励方法:

每组展示汇报之后,师生互动提问、答辩、建议。教师既要对前一阶段的活动中同学们的进步进行充分的肯定,又要及时进行引导,激励他们将兴趣和关注点指向新的方向,勇敢地迈向下一个未知领域。还要结合学生谈到的感想或遇到的困难,适时进行研究方法的再指导。

3、小组活动体验:

(1)赏菊花:校园花坛里有一片菊花,综合实践活动期间开得正旺,课间引导学生赏菊吟诗,感受重阳佳节民风民俗。

(2)拜访孤寡老人。

利用活动课亲手给老人们制作礼物,重阳节当天分小组拜访公司孤寡老人老人,送上精美礼物,表演精彩的节目,给老人们送去欢乐。

【重阳节的日记】

(3)举行“中秋邀月”篝火晚会,邀请公司老年舞蹈队表演节目,共赏一轮明月,创设浓浓敬老情。

4、主题活动的拓展延伸【重阳节的日记】

① 集中各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制作版面,举行一次“爱满绿洲”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邀请公司退休老人参加。

重阳节的日记 第三篇_一年级作文:我的生日

一年级作文:我的生日

今天,是我的生日,我非常高兴。因为爷爷,奶奶还有许多人都来了,为我祝贺生日。妈妈做了一桌丰盛的菜肴,都是我爱吃的。 菜做好了,蛋糕摆在桌上,爸爸为我插上了八根蜡烛,姐姐,弟弟为我唱了生日快乐歌,我许了愿。

今天我过的很快乐。

1

重阳节的日记 第四篇_“孝”文化润心育德

“孝”文化润心育德

————浏河小学德育案例

一、课题的提出

1、中华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孝”文化。

孝道乃是我国几千年来文明历史的优良传统之一,它曾被视为处世的人格体现,是人际关系、道德风尚不可缺少的立身之本。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它是中华民族累积的一条光芒万丈的人性准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忤逆现象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在人口老年化、独生子女普遍化的今天,让孝文化走进校园德育建设中,越来越具有紧迫性,应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学校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纽带,在孝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孩子健康成长需要“孝”文化的浸润。

我国正步入老龄化的社会,老龄人能否得到尊重和孝敬,愈加成为社会文明程度的“寒暑表”。提倡孝道可使父母真正安度晚年,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我们社会的经济基础不可能包揽全部老人的赡养,即使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不可能代替家庭成员赡养老人的义务和亲情,子女尽孝,才能真正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才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关键所在。至于经济负担问题,则非其重点所在。

3、学校开展“孝”文化教育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校地处荆门市火车站正对面,有教职工41人,教学班16个,学生530余人,学校毗邻市技工学校和区职教中心,干扰源多且强度大;我校学生主要由周边农村孩子、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孩子和城区较为贫困家庭的孩子组成。有的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有的家长缺乏科学的观念与方法,无能力教育孩子,有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健康的发展。

来自上述家庭的学生,有的言行粗俗,缺乏文明素养;有的感情脆弱,缺乏意志力;有的自私自利,缺感恩孝道。因此,学校提出了在全体师生中开展孝文化教育,培养学生从小感恩的品质,促其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 通过“孝”文化系列的实践活动,把情感融入自主的生活学习中,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体验和谐与友善的快乐。

2、价值目标:在中华经典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中体会感恩、博爱与智慧的魅力,学会自我管理,学会相互关爱,学会以"君子之德"树个人人格。做到:“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

三、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营造“孝”园氛围,让学生在“孝”园文化中接受“孝”文化的熏陶。

一个学校的“孝”文化氛围可以让人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熏陶。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精髓,具有特殊的作用与价值,对于保持人的高尚道德精神,维系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它能教会我们思考,开发人的思维广度和深度。走进我校,就会有耳目一新、别具一格的感觉。这感觉从何而来,就在于环境布局的和谐性、艺术性和鲜明独特的个性。楼内、教室里悬挂着包含“孝”文化内容的书法、古诗、古画以及《弟子规》等经典内容;留给各班学生经营与展示的“孝“园黑板报让人心旷神怡,学生的“童心、童趣、童话”得以彰显。所有这些,使师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得以怡情怡心。同时,古诗文名篇错落有致地悬挂在楼道两侧,使学生举步移目都受到经典文化的熏陶。

第二阶段:设计活动内容,构建活动体系,让“孝”文化浸润孩子的心田。

1、在全体师生中开展“诵千古美文,传承中华文明”读书活动。坚持每天早上的20分钟阅读和放学前的2分钟背诵。在浩如烟海的传统文化中,我们选取《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供学生诵读,最后达到师生人人能背、能诵,让孩子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

2、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尊老爱老活动。通过活动让学生懂得感恩、行孝。

3、引导家长参与学校“孝”文化教育活动,用家长的爱来影响学生学会感恩、行孝。

第三阶段:走进丰富的“孝”文化实践活动,感悟德行人生。

1、诵千古美文,做儒雅少年。

孩子们走进了中华经典诗文,走进了体现具有自我个性的阅读世界,沟通体验,用民族精神与美德感染自己。让学生熟知古有二十四孝之典范,今有无数孝道之楷模。董永“卖身葬父,孝感天庭”、黄香“冬月温食暖,炎天扇枕凉”、“乾隆晚年举办千叟宴”、《岳母刺字》等。我校开展诵读活动,其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一些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自强精神;“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中华民族志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博大胸怀;“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勤劳质朴;"羊有跪乳之义,鸭有反哺之恩"、“亲爱我,孝何难"的感恩之心„„一切的一切,融入孩子心灵深处,成为孩子生命的一部分。

2、定期召开“孝”园亲子运动会。

为使学生懂得亲情的可贵,学校每学期都举行“孝”园亲子运动会。组织家

长和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做游戏、国学大考场等形式,让家长和自己的孩子相互配合,形成竞争意识,让学生明白父母的爱有多深,从而加深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3、开展“孝”文化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利用节庆日开展庆祝母亲节、父亲节活动,办孝敬主题黑板报,孝亲敬老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孝敬教育主题班队活动,劳动技能大展示, “颂师恩”比赛等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对其发展的深度、广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一次次活动中积累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例如:我校在12月份开展的感恩主题活动,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比赛、绘画竞赛等形式灵活多样,效果良好。端午节,全校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到敬老院看望老人,与老人一起包粽子,陪老人聊天,通过活动增进了学生对老人的了解,培养了尊敬老人的习惯。这些无论是就学生当时的心灵震撼力还是长远的影响力,都是抽象、枯燥的文字所无法比拟的,运用这些实践活动宣扬孝文化,让学生在浓烈的氛围中沐浴“孝文化”,走进“孝文化”,使中华民族孝敬美德在他们思想底蕴中生根、开花。

4、开展“孝敬活动月”。

学校决定每年十月份,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尊老爱老活动。

(1)、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校园中悬挂 “敬老爱老,共享和谐”的横幅,学校大队部开辟了敬老宣传专栏,各中队也在班上办以敬老活动为主题的黑板报。周一升旗仪式中,大队辅导员做 “敬老爱老,共享和谐”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这些都为敬老爱老助老活动的开展营造良好氛围。

(2)、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了 “心意卡传情”活动。少先队员们在学校领导及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心意卡片,热情的给敬老院里的老年人赠送了心意卡和祝福,并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为老人扫地、收拾房间,学生们和老人们聊天谈心。

(3)、各班中队也纷纷开展了多种以敬老为主题的活动,要求学生在家中做好敬老,为家中的老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如:过有意义的重阳节活动,要求学生将重阳节的一天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在班会课上进行宣讲。

通过开展此类以“敬老月”为主题的多样活动,不仅弘扬了尊老、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而且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还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

第四阶段:促敬老品质的养成与传承,总结经验不断提升。

教育学生对父母具有孝心、爱心,必须坚持知行合一,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养成,以推进教育效果。近几年来学校一直坚持将敬老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原则。既重视课堂教育,更注重实践行

孝的养成;几年来坚持了教、学、做合一的策略。活动开展多年来,同学们的一片心意受到了老人们的热情称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更重要的是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关心、尊敬老人具备良好品质的优秀小学生。

通过“孝”文化的教育,培养了学生感恩孝道的品质。百善孝为先,学生知恩感恩了,做感恩孝敬之事已在很多家庭得到体现,在课外访家访中,许多家庭反馈,孩子在家中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了,或为父母减负担的事相当普遍了。

同时,学校在学生中开展“孝敬好少年”“孝敬优秀小队”“模范中队”评比表彰活动,在教工和家长中间开展“敬老我先行”“和谐好家庭”评比展示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宣传好人好事,编写典型案例,为进一步开展教育提供资源。多次活动被市电视台报导,社会反响良好。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与起点,一切道德和爱都是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戴。继承孝文化,发扬孝文化是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道德建设的要求,时代的要求。只要全社会都能以“孝”为准则去敬老爱老,相信在这种“孝”文化氛围中,定会使“孝”行天下,从而创造出一个温馨、和谐的社会大家庭。

重阳节的日记 第五篇_三年级上册习作

作文提纲

不拟提纲不作文

——刍议小学作文提纲的拟订

郑和平 郑传忠

有写作经验的人,在写作之前先要拟一个作文提纲。作文提纲又叫作文计划。拟订作文提纲,就是制订作文计划,它是布局谋篇的外在表现形式。

“提纲”一词来源于渔网上的纲目,“纲”原指网上的总绳。“提纲”就是提住网上的总绳。古人认为,只有整张网都在总绳上,渔网才会有条理不零乱。善于撒网的人,一定是提拉网的总绳;而不是去拉那些数不清的网眼。列提纲写作文,如同提纲撒网一样。老舍先生说得更形象:“有提纲心里就有了底,写起来就顺理成章,先麻烦点,后来可以省事”。

作文提纲的内容,一般包括:文章题目、中心和思想、段落结构、写作方法等内容。

拟订作文提纲,可以从下述方面入手:

1、确定题目。题目要求精炼,因它是在文章里提炼出来的,亦是眉目和窗口,透过它,可知文章的内容。

2、把握中心和思想。中心是文章的内容,是指文章写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象等;思想则是文章的灵魂,也就是说,你的文章让人家明白了什么问题,懂得了什么道理或表达了什么情感等。

3、筛选材料。人有说写作如同盖房,要准备很 1

作文提纲

多材料,然后根据房屋结构,选取适合的材料用上去。写文章也一样,先要搜集和储备很多材料,再根据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筛选符合题意的材料写上去。

4、安排材料。将所选取的材料按主次排序,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安排材料的技巧,要象电视剧那样,将最精彩的部分放到后面。让人越说越有味,越吸引人。安排好了主次,随之也就确定了详写和略写。

5、研究开头和结尾。一般文章可采用“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句子开头,用概括中心点明思想的句子结尾。【重阳节的日记】

6、考虑为段落之间的过渡与衔接。同时选择相关的修辞手法,运用恰当的好词好句,使文章更加生动、更加美妙。

下面以《秋》为例,说说作文提纲的拟订。

秋的景象是万千的。有的人认为材料太多了,多得让人不知从何下笔,也有人对秋的景象“视而不见”、“熟视无睹”,除了“树叶变黄了”之外,又觉得无话可说。针对这些现象,就需要老师帮助学生拟订作文提纲。

首先可让学生从色彩上去欣赏秋天,如:树叶、瓜果、蔬菜。接着可让学生从滋味上去品尝秋天,如:桔子既酸又甜、柿子既涩又甜;然后再从景象上去观察秋天,如:人们忙着收割和采摘丰收果实,就连动物也知道收藏野果。准备过冬。学生有了这些素材,再分别拟订下述两套提纲:

2

作文提纲

秋 例1: 例2: 秋天来了 秋天来了

树叶 秋天是 秋天是 金黄的 树叶 瓜果 多采的 蔬菜 水果 瓜菜 没熟透的 秋天是 金熟透了的 甜蜜的 秋 丰收的庄稼 人们的心里 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gr/419161/

推荐访问:关于小学重阳节的日记 写重阳节的日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