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实习报告 >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时间:2018-05-02   来源:实习报告   点击:

【www.gbppp.com--实习报告】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一篇_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有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10月29日,为期四天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针对这一情况,我院对“全面放开二孩”本院情况进行了调研,具体情况如下。

一、本院职工生育二孩情况调查

近段时间以来,随着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出现,是否生二孩,引发我院职工的广泛关注和热议。据调研,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政策性问题。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社会抚养费征收是否会取消,以往超生尤其是超生二孩的社会抚养费能否返还;目前生育二孩产假时间较短,政策落地后产检时间是否会做调整;国家会不会出台其它的政策鼓励生育。二是个人方面的问题。相当一部分符合条件的育龄妇女年龄较大,属于高龄产妇,身体条件不佳,部分已无生育能力,且精力上也无法满足要求。

七零后家庭,对生育二孩分歧较大。我院有31%有意愿生育二胎。大部分家庭认为,大多孩子已经半大不小,父母年至古稀。要不要二孩,他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压力,还有身体和精力上的不足。我院七零后刘女士就表示:“财力上还勉强可以承担,但是身体和精力上都无法满足要求。七零后本身就属于高龄孕产妇,从怀孕到生育身体负担很大;再要一个,我既要管

小的,又要管这个半大的,家里老人也帮不上忙,精力上肯定不行。”也有部分七零后家庭非常支持生育二孩。我院另一七零后孙女士表示:“我们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如果子女还是独生,以后双方父母就四个人,还不算家里的老人,等到我们岁数大了,两个人怎么能养得起这么多的老人呢?所以一定会让孩子要二孩,减少孩子们的负担。”75到79年出生的育龄妇女,有意愿的73%。一75后女士表示:“一直盼望这个政策的出台,于国于家都有利,但是政策一出来又有些纠结,一是孩子的抚养需要投入精力,另一方面怕集中生产会遇到因同龄孩子较多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如果不生,就怕年龄大了后会后悔。所以顺其自然,有了就要。”

作为最年轻的一代父母80后和90后,他们大多数个人对二孩持有抵触情绪,但经过摸查,我院仍有72%的。80后孙先生说,孩子的投资是一笔大开销,不仅要上学,也要学习舞蹈和乐器什么的,再加上生活开销,如今孩子一个月的花销,比自己小时候一年的花销都多,自己和妻子都是上班族,支付一个孩子的费用都捉襟见肘,根本没有多余的金钱和精力再生二孩。

二、我院符合条件育龄妇女统计

我院1970年1月1日-1974年12月31日出生的已婚育龄妇女共计59人,目前未生育二孩,有意愿生育二孩的人数有20人;1975年1月1日-1989年12月31日出生的已婚育龄妇女共计289人,目前未生育二孩,有意愿生育二孩的人数共计168人;

1970年前出生的已婚育龄妇女有38人,有意愿生育二孩的人数有2人。

三、对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建议

1.为应对未来几年可能发生的生育高峰,建议二孩政策不应立即全面放开,应分年龄、分步骤的实施,同时做好相应规划布局。首先,随着政策的逐步放开,高龄产妇必将增多,针对医院的医疗设备和专业人员投入需加大;其次,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许多相应的配套政策和设施也需要加大投入。

2. 高龄产妇的增多,疤痕子宫再生育等风险,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面对着即将来临的严峻挑战,应做好以下应对措施:

①孕前咨询:对于高龄孕妇建议到正规医院行孕前系统检查,做好孕前优生优育咨询,避免无准备盲目受孕;

②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孕期规范系统产检,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及时转诊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

③加强孕期知识宣教:充分利用孕妇学校、微信平台等开展孕前、孕期教育、分娩前教育,孕期营养及体重管理;

④开设产科MICU,做好床位、人员储备;

⑤加强技术力量培训:加强急救知识培训,急救演练。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二篇_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讲稿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是继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调整。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尽管自70年代初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我国在50年代和1962~1972年间先后出现了两次生育高峰,使得我国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始终没有改变。进入80年代后,人口增长的速度加快,每5~7年即可增长1亿人口,如此庞大的人口将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1982年十二大,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坚持优生优育,提高人口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百年大计。

生育要有计划,但计划也并非一成不变,正所谓“文章因时而著,政策因时而易”。从1980年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农村适当放宽生育两孩的条件,然后是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通过,再到今天的全面放开二孩,我国计划生育政策一直在处于动态调整的“进行时”。

为何全面放开二孩

1、单独两孩实践遇冷 生育率低到危险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后,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截至2014年12月,全国仅有不足100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而此前的官方预计是每年增加200万人左右。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经济蓝皮书:2015年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认为,中国目前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4,远低于更替水平2.1,已经非常接近国际上公认的1.3的“低生育陷阱”。

虽然也有专家表示中国已经进入“低生育率陷阱”没有根据,但不可否认的是:人口是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基本要素。没了人口红利,在竞争力上就少了一枚盾牌。

2、“银发危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从人口结构上看,现在中国的老年人口比例在不断上升,从2010年13.3%提高到2014年的15.5%。目前,中国已成为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老人生活旅居问题也在不断凸显出来。

据联合国统计,到本世纪中期,中国将有近5亿人口超过60岁,而这个数字将超过美国人口总数。

这就提出了一个严肃的课题:出生率降低,年轻人越来越少,今后谁来工作、谁来纳税、谁来养活数以亿计的老年人?

3、“刘易斯拐点”隐忧

“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 由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1968年提出。它指的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人口红利慢慢消失,最终枯竭。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低生育率和老龄化是中国经济刘易斯拐点提前出现的关键诱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大量的富余农村劳动力涌入城市,在催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目前农村问题频发。以“老弱病残”为主的农村人口结构已逐步凸显了农村经济的增长乏力。

4、“失独”社会之殇

近些年来,我国家庭规模不断缩小,从1982年的4.43人缩减至2010年的3.10人,独生子女家庭超过1.5亿户,家庭的生育、养老等基本功能有所弱化。许多独生子女面对沉重的养老负担,常感到有心无力、独木难支,而老人“失独”不仅是家庭灾难,也是社会之殇。

今年7月19日,杭州失独老夫妻在女儿去世百日祭双双自杀的消息令大家心痛不已,同时也不禁深思: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政策家庭逐渐步入老年,失独家庭成为一类社会创伤。失独家庭所经历的心理创伤、经济压力、医疗养老问题超过一般家庭丧子后承受的痛苦,而这份痛苦谁能解?

5、男女比例失衡

计划生育政策自1980年开始强化,这分别体现为城市的普遍“一胎”和农村的普遍“一胎半”政策。在重男轻女思想依然普遍和B超逐渐普及的情况下,可能促使男女出生比例节节升高,从1980年的107.4上升到2004年的121.1。

男女比例失调是性别偏好、生育数量限制和胎儿性别鉴定三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缺一不可。重男轻女的观念虽然已经淡化,但依然会长期存在;禁止胎儿性别鉴定技术也不可能完全有效。因此,要使男女比例恢复正常,有效的办法就是全面取消生育限制政策。 至少经历4个关键程序,抢生属违法要罚款

以“单独二孩”政策的推出为参照系,全面放开二孩要落地,恐怕至少要经历4个关键程序:第1关:中共中央的决定;第2关:国务院制定调整意见,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第3关:各地实施方案报批;第4关:地方人大修订计生条例。

开放二孩要先修法

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落实应该是参照“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全面放开二孩依旧需要依法落实,首先有个修法的过程。【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当年12月国务院就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了“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议案”,12月末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意见》。

该《意见》明确了各地落实“单独二孩”的实施方案。首先,各省(区市)的政府制定实施方案,接着报国务院主管部门(即国家卫计委)备案。之后,各省人大或其常委会修订地方性法规。

抢生属违法要罚款

目前,根据我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各省份计划生育的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国家仅对计划生育政策做出原则性的规定,而具体的生育政策在省级层面制定。我国正式启动“单独二孩”政策后,多地相应地修改了计划与生育条例。这导致了各地政策的落地出现了时间差。

如2014年1月,浙江、安徽、江西三省率先启动“单独二孩“政策,3月至6月多数省份集中实施,9月政策全面落地。地方政策的出台时间决定了新生儿的身份是否合法。

对于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的处理,各地也有不同。 此前媒体曾统计,江西、浙江、天津、北京、陕西、上海、四川、甘肃、重庆、广东、辽宁、湖南、云南、福建、内蒙古、黑龙江、贵州等17个省市自治区明确规定在政策落地之前“抢生”单独二孩者属违法,仍需按规定进行罚款。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允许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孩子,也就是说,允许“二孩”而不是“二胎”,例如第一胎生的是双胞胎或多胞胎的家庭,那该家庭就不再适用“全面二孩”的新政了。

据了解,之所以称“二孩”而非“二胎”,是因为“二孩”所强调的是生育“数量”,并非“胎次”。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七大焦点问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30日,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表示,预计明年第一季度,全国多数省(区、市)都能够具体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按照中央推进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改革的部署,我们已经在全国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后,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准确掌握生育信息,重点加强优生优育、避孕节育、妇幼健康的咨询指导,落实免费的卫生计生服务项目。

1、谁能享受全面二孩政策?

王培安副主任:全面二孩政策,是指所有夫妇,无论城乡、区域、民族,都可以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全面二孩政策何时开始实施?

王培安副主任:根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的决策部署,需要修订《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及其配套法规,依法组织实施。预计明年一季度前各地将陆续开始实施。

3、生育还要不要审批?

王培安副主任:按照部署,我们已经在全国实行了一孩生育登记。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我们将进一步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取消二孩审批,实行生育登记服务制度。生育第二个孩子的夫妻,可到一方户口所在地或现居住地办理登记。具体登记办法由各省(区、市)制订。符合规定条件要求再生育的,仍需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手续。卫生计生部门将进一步简化程序,做好服务,方便群众。

4、如果只生一孩,还奖励吗?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三篇_对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研究

开放二孩政策

目录

一、 摘要……………………………………………………………………………………1

二、 开放“二胎”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的正确走向……………………………………1

三、 开放“二胎”生育政策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2

四、 开放“二胎”生育政策是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科学选择…………………………3

五、 实施过程与政策的调整………………………………………………………………4

六、利弊比较……………………………………………………………………………….5

七、文献参考………………………………………………………………………………..5

摘要: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决议通过“普遍二胎政策”。在全国引起了一片关于生二胎的轩然大波,晚来的政策无疑触动了人们敏感的神经。二胎政策实施,无论是对国家、对社会、对家庭,甚至教育都有非常大的影响,而且让世界对中国在处理人权问题上有了新的认识。当下的中国老龄化趋势严重,劳动人数需求量大的工业区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并且有数据显示中国的经济创新和创业的能力下降,然而能解燃眉之急的方法就是增加人口出生率,积极合理的鼓励生育。问题的同时,不得不说预计的出生潮对教育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未来几年学前教育资源的紧张程度会加重,随之对其他教育资源也会需求越来越多。反观对于现在处于独生子女地位的孩子,在家中被视为掌中宝,对突然有弟弟妹妹的情况可能会无法适应,他们可能觉得父母的关爱会被剥夺。因此要是大人稍不注意,可能会使孩子对新到来的家庭人员产生排斥。所以对于我们二胎政策有利有弊,要全面看待,不能片面下结论。

关键词:背景 人口 政策

开放“二胎”政策是我国生育政策的正确走向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2011 年底逐渐过渡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现双独二孩,并直到2013 年底才实现了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的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抽样调查,中国自上个世纪90 年代就低于世代更替(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水平,到目前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4 左右,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生育水平,一个妇女一生只生 1.4 个孩子。2013 年11 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并预计每年会增加200万左右出生人口。但没想到政策“遇冷”,2014 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 万。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至2015 年5 月底,全国1100 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 万申请再生育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直到 2011年底逐渐过渡到全国绝大多数省份实现双独二孩,并直到2013 年底才实现了从“双独二孩”到“单独二孩”的转变。根据国家统计局历年的人口抽样调查,中国自上个世纪90 年代就低于世代更替(保证人口相对于上一代不增加也不减少)水平,到目前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4 左右,也就是说,按照现在的生育水平,一个妇女一生只生1.4 个孩子。

2013年11月,十八届三中全会宣布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并预计每年会增加200万左右出生人口。但没想到政策“遇冷”,2014 年仅增加出生人口47万。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统计,截至2015年5月底,全国1100多万单独夫妻仅有145 万申请再生育。

2014 年是“单独二孩”政策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的第一年,之前有关部门曾经担心,放开“单独二孩”可能会导致2014 年出生人口显著增加。但结果显示2014年的出生人口仅比上一年增加了47万。因此,我国多位专家呼吁,“单独二孩”政策全国遇冷后,“全面二胎”应该及早落实。 开放“二胎”生育政策是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

首先,人口迅速老龄化,劳动力数量相对于需要抚养的老人数量迅速减少,将导致整个社会的养老压力大为增加可以预见的是,中国在未来20年内将成为老龄化和养老负担最高的国家之一,而且会持续恶化,这将严重拖累国家财政和经济的活力与社会的和谐。

其次,长期低生育率会削弱中国经济创新和创业的活力。随着人口老化,企业中“老人”的比例会越来越高,年轻人的上升空间缩小,其创新和创业活力受到制约并会显著下降。日本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过去20年间,日本企业创新活力和创业活动下降,使日本经济一蹶不振,人均收入相对其他发达国家不升反降,而低生育率导致的人口老化和衰减被认为是日本经济萎靡的重大原因之一。因此有前车之鉴,我们怎可重蹈覆辙。

再者中国梦战略的实现需要走出去的同时也应极大地刺激内需,因而庞大的人口基数中劳动人口的减少将是制约的关键因素。纵观在改革开放的正确指导下,中国依靠着丰富的人口市场在几十年的时间里

跃居成制造大国,然而提前老龄化,无疑是给中国的发展新设了一道坎。如何面对、调整心态、解决问题成为了当下决策者的头等大事。然而“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出台无疑是中央给予人民一份满意的回复。而且在政策的刺激下人口老龄化加速。根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中国已于1999年进入老龄社会,属于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由于特殊的国情,中国的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规模巨大、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等六个主要特征。

开放“二胎”生育政策是顺应人口发展规律的科学选择

一、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大,国民生产力还不是很发达。而50年代之前中国一直在经历战争,很多死人,活下来的人看到很多家庭家破人亡,甚至看到自己家的人也许只剩下没有几个,终于有了相对稳定的生存环境,又加上中国传统的香火观念,这些增长都是可以看得见的。中国人口从1950年的5.5亿增加到1980年的9.8亿,如果按照之前的自由政策,那么,以后咱们国家的人口会无限度地增长,与人口无限增长的趋势相比,经济的发展跟不上,保障不了人们的生活,而且由此带来的教育,住房,就业,福利等等问题一堆堆。所以,70年代实施了计划生育的政策。其内容和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二、就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总数已超过13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5。但是,我国目前拥有的资源是非常有限的。与世界人均水平相比,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耕地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人均森林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六分之一,人均草场面积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我国人均所拥有的资源本来就很少,如果再不控制人口,人均占有的资源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就会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严重影响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因为搞建设,发展经济,总要以资源为基础,没有资源,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实施了计划生育。

三、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的两面性也逐渐显现出来,虽然它对于减少人口问题而带来的经济、环境负担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一些不利因素也是不可置若罔闻的。目前,我国在计划生育政策指引下而引发的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就是典型的负面影响,适龄青年由于只可生一胎而进行产前检查,增加生育男孩的比例,致使我国的出生男孩数量远大于女孩数量。另一方面,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严重,新生儿比例严重失调,我国已经逐步向完全老龄化社会迈进,增加新生儿的问题亟待解决,可以说,开放二胎政策已经成为了解决我国社会问题的重要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实施过程与政策的调整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议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政策出台不久,个个省份也相继实施发展政策,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四川每年多生出20万人口。国家统计局湘潭调查队在市区开展一次生育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6份,调查对象涵盖国企员工,私企员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个体经营者等多种群体,结果显示,25%的受害者还处于纠结中;21.9%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想生而不敢生”;26%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不愿生”;仅有27.1%的受访者愿意生二孩。调查得出的现状是整体生育走低。他们出现的问题是经济压力和无人照料是主因。

据调查,有85.9%的受访者表示自家第一个孩子每年的花费超过一万元,如国再生第二个孩子,各方面的压力将比养育一个孩子大的多。养育两个孩子的家庭可能需要保姆,还可能会面临住房紧张,随之而来的孩子入园,入学培训等教育成本也将给家庭带来不小的经济负担,同时,担心“无人照看或怕父母太累”也是多数受访者对于生二孩的重大考虑。不得不提,一个孩子能更好的培养要考虑的因素也是受访者以及人民群众要面临的问题。

面临这样的问题,政府或者国家方面势必做出正确调整,有调查来分析完善幼儿园,小学等公共资源的供给,消除老百姓对入园难,入学难的顾虑,政策应该要延长二孩产假,保障妇女就业权益,切实保护好妇女权益,坚决杜绝因孕失业或降薪的现象,避免职场女性生小孩的后顾之忧;国家及政府更要加强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生育保险等公共服务供给,建议将备孕环节的检查,治疗,辅助生殖等纳入医保。政府应为多孩家庭发放养育补贴,缓解家庭的经济压力,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建国民教育,增强群众实际购买力,让大家愿意生二孩,敢生二孩,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落实到实处。 总体利弊比较

一、利在长远

1、有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完善【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个性形成最容易受同辈群体的影响,个体早期社会化对同辈群体的需要,比任何其他社会化主体都重要。所以独生子女家庭的孩子在缺少同辈群体的环境下成长,难以形成同一年龄段所具备的普遍特点。因此独生子女在融入社会时,抗挫折能力差、社会责任意识差等,都表明独生子女政策不利于个体早期社会化的完成,因而不利于个体的健康成长。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2、减轻赡养老人的压力

目前,我国一个完整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夫妻双方赡养四位老人和一个孩子,一胎政策的限制下,这种模式是循环性的,这无形中给中年夫妇以巨大的赡养老人的压力。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时间分配难、经济负担重、健康和心理问题多。因此面对着如此大的压力下,二胎政策的到来无疑是给以后的家庭增添了决绝此类问题的有效方式。

二、短暂弊端

1、引起社会整体发展的滞缓

实行放开二胎政策,必然会导致人口数量的增长,人口的增加会导致两方面的社会影响。首先,在社会治安方面,通过放开二胎而增加了人口数量,人口基数大,犯罪率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大,特别是在我国农村,农村小孩受教育程度严重偏低,学历基本集中在中专以下,并且较早的进入到社会工作,法律意识淡薄和文化程度不高加大了农村家庭子女的犯罪率,严重影响了社会治安,制约了我国社会的文明化进程,将会导致社会发展缓慢。从经济建设方面来看,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我国的经济建设起到了很大程度的推动作用。一胎政策最明显的成绩就是在人口总数上减少了三亿,这也是我国实行一胎政策最主要的任务,但是也间接的影响到了我国的经济建设,由国家宏观进行人口调控,通过少生优生降低经济资源消耗,为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人才,可见,一胎政策为我的经济建设起到了间接的推动作用。

2、就业压力增大

现在的中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劳动力老龄化的增长完全可以减缓目前的就业压力,但是我国的就业情况并没有因为劳动力老龄化而改善。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的人口基数较大,即使有老龄化现象的产生,只可以说是将就业压力有所缓解,但是达不到就业容易的状态。尽管在政策的的引导下就业率连年上升,但国家面临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以及每年有大量就业大军不断涌入,这表明我国的就业压力问题已经以新的增长态势呈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适时全面放开生育二胎》_余璐

【2】《二胎政策的民意调查及政策分析_有关养老及老龄化问题的探究》_袁颖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年鉴》

【4】《人口政策调整的经济学意义》_赵晶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四篇_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

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无需试点

摘要: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全面放开二胎还有多少人愿意生?

2015全面放开二胎最新政策,何时全面放开二胎政 策?全面放开二胎还有多少人愿意生?国家卫生计生委在7月10日的时候新闻发布会上回应这样称,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要继续组织实施好单独两孩的政策,同时也是需要 积极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的效果有哪些?

单独二孩其带来的增量人口上限仅为400万人,其提升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到0.3%。显然靠单独二孩杯水车薪。应该立即全面放开二孩,已无需再试点了,也没时间试点了。

立马放开二孩会导致人口数量出现反弹吗?

全面放开二孩,可能头几年有所反弹外,但年平均总和生育率也难以由现在的1.4至1.5升到1.8以上,2020年人口总量也难以突破14.5亿人,人口峰值也难以突破15.3亿人。

中国的人口规模和结构的问 题

我国 的人口结构状况 和总和生育率水平已达甚至超过最发达国家水平,大大超越了我国生产力水平,这将严重制约我国发展。未来我国发展将面临经济大幅度滑坡、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三重风险。 准生二胎的条件有哪些?

一、双方均为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二、双方均为少数民族,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三、双方均为归国华侨,或者来本省定居不满6年的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居民,只有一个子女在内地定居的;

四、再婚夫妻,再婚前生育子女合计不超过两个的,但不适用于复婚夫妻;

五、婚后不育,夫妻双方均满30周岁,依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六、第一个子女为残疾儿,不能成长为正常劳动力,医学上认为可以再生育的;

七、夫妻一方为一级至六级的残疾军人;一级至五级因公(工)致残人员,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八、矿工井下作业连续5年以上,并继续从事井下工作,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九、农村夫妻一方是独生子女,只生育一个子女的;

十、男方到女方家落户且女方没有兄弟的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子女的(仅适用女方姐妹中一人);

十一、农村夫妻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十二、 大山区的乡,女方在农村,只生育一个女孩的。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五篇_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育龄居民生育意向调查

全面放开二孩政策背景下育龄居民生育意向调查

-----以董家河乡的调查为例

【摘要】研究分析育龄期夫妻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下的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单独二孩”等生育政策的实施提供可行性的建议。通过对周边邻居以及亲戚朋友的了解调查后分析得出:育龄夫妻中男性生育意愿高于女性;传统生育观念转变;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的思想根深蒂固。

【关键词】“二孩政策”;生育意愿;育龄期夫妻;计划生育

在“单独二孩”的生育政策放开前,我国是长期处于严控生育政策即“独生子女”的时期,总体来说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意义大于消极意义,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出现了如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例失调、劳动力短缺、独生子女养老负担重等不可忽视的人口问题和社会负担。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使我国人口结构更加健康和完善,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简称“单独二孩”政策)。表明了我国政府正在逐步放开严控生育政策,向“放开二胎”过度,这是生育政策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做出的重大调整,客观反映了我国在调整人口结构上的努力和与时俱进。

那么在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下农村地区育龄期夫妻的生育意向又是如何呢?寒假期间在当地通过与周边邻居以及亲戚朋友的交谈了解到在“单独二孩”政策下育龄期夫妻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由于是在农村进行的此项调查,只能部分代表农村人口的观点,以下结论均属于个人观点。

一.夫妻双方理想生育数目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愿意生育一个孩子和两个以上的比例上,相比较男性,女性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的比例明显高于男性,愿意生两个以上的比例明显较低。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在生育行为中女性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生育本身对女性来说就是一种高风险、高成本的行为,女性要比男性承受更大的痛苦和身心压力;二是因为“单独二孩”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一部分女性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女性的地位逐渐提高。而男性由于多生育子女所付出的成本较女性少,再加上传统观念“多子多福”、“传宗接代”的影响,男性还是倾向于将生育看作光宗耀祖的事业。

这也提醒二孩政策在实施时要更加关注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境况,从社会性别视角出发,分析该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性别地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推出想配套的保障措施,以避免“单独二孩”政策成为女性变成绝望的家庭主妇的推手,不要让女性在“生”还是“升”中纠结。

二.夫妻双方对于生育二孩的性别倾向。只有少部分群体在第一胎是女孩的情况下希望第二个是个男孩,大部分育龄期夫妻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倾向没有明显差异。而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可能有:

1.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存在性别价值的差异论,强调男性比女性更有经济价值和传宗接代的特权,男性偏好导致着“重男轻女”的性别观念,养儿防老思想根深蒂固,而随着社会的进步,男女平等思想的不断传播,以及西方女权主义思潮的涌入,人们的生育观念开始向现代生育观念转型,不再注重男性偏好。

2.男孩的养育成本高于女孩,男孩与女孩在教育、医疗和生活等方面的养育成本大致相当,但是男孩在结婚成家方面要比女孩高出很多。由于传统生育观念的根深蒂固、性别选择技术的滥用和政策法律的不完善等原因,使得现代社会中

人口性别比例加剧失调,同时加剧了相当一部分适婚男性在择偶过程中的难度,也加剧了其父母的经济和心理压力。

3.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进步,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生育男孩的原因之一就是养儿防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渐建立和完善,医疗保险使小病报销和大病统筹的落实,为人们解除了看病贵看病难的后顾之忧,养老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了经济保障,使他们的生活更加殷实。形成了生育行为中“男女平等观念”的一种拉力,使男孩偏好的弱化成为可能。

通过对部分育龄期夫妻二孩生育意愿的调查,得出以下的结论:第一,在关于育龄期夫妻生育意愿的调查中,夫妻双方在生育的意愿上有差异,虽然总体上愿意生育两个孩子的夫妻占大多数,但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的女性比例较男性明显较高,而愿意生育两个以上孩子的男性的比例比女性高,反映出夫妻中男性生育意愿高于女性的现象。由于女性的生育成本和风险较男性打,生育限制了职业女性事业的发展,对离婚等事件的担忧,以及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男性更加注重传宗接代,所以女性的生育意愿不如男性。第二,对于育龄期夫妻生育二孩性别倾向分析得出,夫妻对生育第二个孩子的性别倾向没有明显的差异,这与传统男性偏好的生育观念有着很大的差异。而且男孩的养育成本要高于女孩,特别是在结婚和成家方面。而且女性地位的提升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弱化了男性偏好,传统生育观念已经向现代生育观念转变。

但是,新的政策虽然能缓解当前的社会压力,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可能存在的负面影响。第一,长期实行“单独二胎”政策,将对新一代人的婚恋择偶观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未婚人士而言,可能催生“为孩而婚”的择偶观,出现独生子女“走俏”的社会现象。如果两位非独生子女相恋,由于政策的约束使得他们一旦结婚后就不能生育二孩;只要有一方父母对生育两个孩子持坚决态度,便可能会遭到极力反对,使得两人迫于家庭压力而选择分手。所以,要做好社会婚育观念引导使人们理性对待择偶标准和生育。第二,自从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随着制度的实施和时间的推移,出现了众多社会问题,那么在长期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的前提下,可能会出现父母因家庭压力增大外出打工而子女交于爷爷奶奶照顾的现象,导致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的数量激增。

所以“单独二孩”新政策的实施和推广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从社会性别角度出发,该政策的实施要更加关注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境况,保障女性的权利,分析该政策对两性的不同影响以及可能引起的性别地位变化,在此基础上推出相配套的保障措施。在遵循人口客观规律和国情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预测和分析“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所带来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并把可能出现的负面效应控制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中,防范其延伸风险。政府应该尽快调整政策细则,具体落实细则,解决群众困惑,通过对政策的大力宣传,让群众了解并支持支持的实施。政府部门更要做好监督工作,严格执行新政策,同时不放松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执行。

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第六篇_浅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浅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摘要】:全面开放“二孩”的政策结束了计划生育时代,生育政策开放后会达到预期的效果吗?“二孩”的准入背景和目的是什么,将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考验,全面开放“二孩”后的配套设施要怎样跟上需求?本文将从这几个方面浅谈全面开放“二孩”政策。

【关键词】:全面开放 二孩 独生子女 老龄化

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半年前才正式开始实施的一项生育政策,在此之前,先实施的是“单独二孩”政策1,而“单独二孩”的出台所带来的效果却并不如预期的那样顺利,国家卫计委预计的数据会有200万对夫妇申请生育第二个孩子,而实际只有100万对。“单独二孩”并不能达到预期的人口增长效果,由此才有了后面的全面开放。那么,全面开放“二孩”会不会像“单独二孩”那样遇冷呢?生育限制的开放必定有其两面性,但在目前所能看到的方面来分析,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仍是存在着长远的意义的。

一、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背景

无论是“单独”还是全面,这些政策提出的背景,都是基于中国目前所面临的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不可忽视,因为这会导致一系列的严重影响,首当其冲的就是劳动力的缺失。试想一个国家没有了劳动力,那么经济要如何发展。另外,城市的养老压力将会加重,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平均年龄也在不断增长,国家投入到养老社会保障中的财政压力也会不断增加。

事实上,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家庭并不在少数。拿上海来说,在2015年初,根据上海市卫计委的统计数据,符合政策的婚育年龄女性有90%,其中只有5%提出了申请。而这些符合条件的适龄青年中,大部分都是八零后、九零后,这就意味着他们的父母经历了计划生育的年代,他们都属于独生子女的范畴。也就是说,全面开放“二孩”所面向的对象与“单独二孩”时的指向人群,在数量上并不会有很大的差别,这90%的婚育年龄女性仍然是“二孩”政策的主要对象。那么,在全面“二孩”开放后,我们不得不推测,它将面临和“单独二孩”一样的窘境。

二、全面开放“二孩”的利与弊

为什么那么多有条件生两个孩子的家庭纷纷选择放弃这个权利呢?经济压力,至少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会是很大的因素。养两个孩子,对一个家庭来说,生养成本将几乎翻一倍,虽然大孩子的衣服可以留给小孩子穿,但食物、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支出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你又恰好生了一男一女,随着年龄的1 “单独二孩”政策于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实施,适用于夫妇中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家庭。

增长,他们不能再共处一室,一间房间的价格放在上海是有些家庭想都不敢想的。如果你生了两个男生,那么恭喜你,这可是两个“建设银行”啊!如果多生一个孩子,却又不能保证他能得到好的成长环境,那么宁愿选择让一个孩子过得更好。 对于计划生育时代的产物——独生子女们来说,生两个并不一定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选择生两个的独生子女,将会面临“上有四老,下有俩小”的沉重负担,这也成为了“小俩口”经济能力的严峻考验。作为经历过生育限制的一代来说,突如其来的开放政策,很难让大家做好心理准备。但从“计划生育”到“全面二孩”,这样的一个转变,总需要有那么一代人承受它所带来的经济压力。在开放“二孩”政策后,医疗机构将迎来“婴儿热”的考验,本就紧张的医疗资源,再一次显现出了它在强大的人口环境下的缺乏。同时,当孩子的年龄逐渐增加,教育方面的人才需求和现在相比也会有很大的增长。

在传统观念上,中国人一向推崇“多子多福”,“二孩”政策的开放,非常符合中国人的传统价值观念,但在传统价值观中,“重男轻女”也将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在计划生育的年代,因为国家的限制,生下来的唯一的孩子就成为了全家人的“宝贝”。等到两个孩子成为中国家庭的普遍组成元素时,特别是经济、文化程度不那么发达的地区,恐怕对男孩、女孩区别对待的现象会更加严重,更有可能,在通过不正当手段知道胎儿性别后强逼孕妇进行堕胎。重男轻女的思想多少导致了目前中国男女比例的失衡,“二孩”政策的实施到底对男女比例的调节是利还是弊,还有待观望。

当然,两个孩子相比较独生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的确存在诸多好处。作为独生子女的代表,九零后常常被人们当作反面教材放在嘴上。一有什么不能为大众普遍接受的行为出现,就会有人把它称作为“九零后的典型”。九零后常常被贴上的标签有:自私、啃老、娇气„„这些也都被归因于是独生子女的缘故。当两个孩子能够相伴成长,公众们普遍认为这能够帮助孩子们学会分享、谦让和担当。其次,由于开放“二孩”之初,父母们普遍都是独生子女,两个孩子的出现很好地解决了跟谁姓的问题。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两个孩子的出现将很好地缓解一个家庭的养老负担,当一个孩子没有能力或是不愿意担负养老义务时,多一个孩子,对老人来说就多了一份保障。如果其中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意外,那么另一个孩子的存在也多少给父母带来了慰藉。

三、全面开放“二孩”政策的需求

不管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是否能到达预期的人口增长数量,不可否认的一首当其冲的,是医疗行业,医疗资源的紧缺是长期存在的问题,“婴儿热”点是即将到来的一个生育高峰,这也对中国的各行各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的出现是对医院妇产科的严峻考验。其次是教育资源的短期,在每年的中小学录

取时间段,都能从新闻中看到家长带着孩子在私立学校前大排长龙的景象。私立学校在大众眼里是优质教育资源的代表,当然,它们的学费也很符合它们的高水准要求,这也意味着,如果政府不加大力度提升公办学校的教育质量,只会导致今后,越富的人能享受到的资源越优秀,贫富差距也越来越大。最后,要想通过全面开放“二孩”来改变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在开放生育限制的同时,也应该逐步增加配套的福利保障,这种福利不仅是对孩子的福利补贴,还应该包括对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减少生了两个孩子的家庭的“上下”经济负担。不仅社会福利要跟上,相配套的医疗、教育设施也是当务之急。在全面开放“二孩”的大背景下,我们要追求的不仅是人口的数量,更是人口的质量。

总之,全面开放“二孩”政策任重而道远,从短期来看,社会或许会面临许多需要解决的资源问题,但从长远来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441572/

推荐访问:2016二孩政策全面放开 二孩政策新消息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