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工作总结 >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时间:2017-07-26   来源:工作总结   点击:

【www.gbppp.com--工作总结】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一):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总结

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技术指导员总结

自担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项目技术指导员以来,我在各级 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同志们的配合帮助下,圆满地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各项业 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 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 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农产 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种植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 率和到位率达100%,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示 范户10户,辐射周边农户达100户。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我所指导的是大杜山村、马泉村10户示范户 围绕小麦种植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 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 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 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 种植成本户均180多元。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科技入户指导中,即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种植水平, 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重点。在农闲季节,进行集中培训;培训科技示范 户和农民120余人次,发放科技资料260份,解决农民在种棚过程中急需的生产 技术及技术难点。

(四)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种植环节安 排,并发放给农户。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各农户关于技术难 题的咨询;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四、取得成绩和经验

科技入户调动了技术人员和农民群众搞好科技种植小麦工作的积极性。实施 “科技入户”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广大 示范户亲自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员热情服务,积极配 合指导员开展农业新技术示范,并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向周围群众传授。我镇出 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全面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 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农民增收、农户满意、农业增效,充分发挥了 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农业局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和示范户共同努力 下的结果,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仍然很多,比如思想解放不够,开拓创新不够,所 学知识不够广,特别是先进的、新的知识学得少,而且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应用 到生产实践中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足,尽量改变存在的 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继续探索农技推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大力开 展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镇小麦种植户增收作出新贡 献。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二):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实施方案(修文县)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

实 施 方 案

单位名称: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农业局

通讯地址:修文县龙场镇人民南路40号

邮政编码:550200

项目负责人姓名:陈书品(县农业局局长)

项目负责人电话: 0851-2323504 13985409165

项目管理员姓名:陈田全

项目管理员电话:0851-2323373 13885009022

项目固定联系电子邮箱: gzsxwxnyj@163.com

修文县农业局 编制

二0一二年九月

手机) 手机) (办公、 (办公、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2

3

4

5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三):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水稻技术指导方案

水稻技术指导方案

根据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要求,

1 、培育适龄壮秧。秧龄控制在35天左右,于5月15日左右浸种催芽、播种。育秧前进行晒种2—3天,用10%“浸种灵”500倍液浸种2—3天。播种前,要精细整地,施足基肥,亩施用有机肥1000㎏,纯氮12—15㎏、P2O56-7㎏、K2O 12-15㎏。适当追肥。

2、合理密植,抢茬早插。大田栽插要采用“宽行、密墩、大撮”的方法,行距25㎝,墩距10㎝,每墩3—5苗,每亩基本苗10.7万株。

3 、精细整地,配方施肥。麦收后,要及时灭茬整地,在耕翻前施用,每亩施用有机肥1000㎏、配方肥40㎏、中微量元素肥料10㎏。在分蘖始期至中期,每亩施用尿素30㎏。8月上旬看水稻长势追施穗肥,每亩施用尿素不超过5—7㎏。【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4、加强排灌,搞好水层管理。插秧后,深水护秧,5—6㎝;返青后,浅水促分蘖,2—3㎝;分蘖盛期,要进行烤田,控制无效分蘖;孕穗期,保持浅水不断;扬花灌浆期,干干湿湿;收获前10天方可断水。

5、综合病虫防治。要随时搞好监测,注重预测预报。前期应注意预防纹枯病,亩用20%的井冈霉素粉剂10—12.5g。稻瘟病亩用20%三环唑20—25g;螟虫每亩用18%杀虫双36—45g;稻飞虱亩用10%吡虫啉15g。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四):2015年度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总结

2015年度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工作总结 2015年是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实施的第三年,该项目的实施 “是农业部深入贯彻落实国发 【2012】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精神,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巩固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大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持续增产、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参加该项目实施以来,坚持改革创新,以满足农民的科技需求为出发点,以服务农民的成效为检验标准。培养农业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示范户人员培训等措施,全面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能力,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

二、主要目标:

通过项目实施,能更好的解决示范户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围绕主导产业,加强示范种植品种和主要技术推广,指导员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95%以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能力和知识更新培训,如何选择科技示范户、做好技术指导员工作两个大的方面来抓,把怎样才能做好指导员的工作,怎样更好的将农业新技术更快,更安全的推

广到农民手中,达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目的,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

三、完成情况

(一)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

今年根据组织分配,我具体负责合峪镇马丢村的张新会、李军有、康庄村的王建菊、高战京、孤山村的韩建立、郭天保、柳坪村的贺现伟、张文献共八户科技示范户。主导种植示范作物为玉米。针对玉米种植采用集中培训、入户指导、实地解决生产技术,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发挥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二)制定技术指导方案:

在实施科技入户指导项目中,帮助科技示范户拟定生产计划,建立主导产业高产及增效节本模式。户均预计增收200多元,节约种植成本户均180多元。

(三)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

加强指导,确保入户率、到位率、培训率。在整个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科技入户指导中,首先对所指导的示范户进行摸底,通过调查发现这8户农民生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农业技术水平落后、良种良法应用不当,施肥仍停留在传统施肥水平上。针对上述问题重点向他们推荐了“良壌、良机、良种、良法”五良配套,把握“密植栽培”核心,主推“高

产玉米良种, 313增密种植模式,2×2玉米间作大豆模式,测土配方施肥,辅助授粉,绿色化控,病虫草害综合防治”八大技术。即以“增产增收、提高效益”为中心;以“提高农民种植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经营能力”为重点。在农闲季节,进行集中培训;解决农民在玉米种植过程中急需的生产技术及技术难点。

在玉米播种期,能及时深入到科技示范户指导选种,根据8户的地力及其地理环境条件,向他们推荐玉米高产品种单玉86、冀单28、弘玉9号、安玉13、瑞丰8号等。玉米种植变麦茬套为深耕整地播种;生长季节的7月中旬指导田间定苗,要求每亩种植密度要达到4000株左右,追肥要求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追肥要按照测土配方氮磷钾肥并重施肥施肥。在7——8月份针对病虫草害田间发生情况,及时提出防治意见,在草害防治上重点使用乙莠悬浮剂进行玉米行间戴防护罩喷雾除草,病虫害防治重点以苗期玉米旋心虫、粘虫、中后期以玉米螟、玉米大小斑病为主。在玉米抽雄2—3%时,指导农户亩用30ml玉米健壮素兑水15公斤,均匀不重复喷雾,以降低植株高度,防止后期玉米倒伏,促大穗,增粒重。

(四)认真填写《科技示范户手册》中的技术指导方案及各月的田间管理环节安排,并发放给农户。向科技示范户公开自己的联系电话,方便各农户关于技术难题的咨询;多次

进村入户,了解科技示范户的基本情况及所需的技术。

四、取得成绩和经验:

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使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得到发挥,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示范户也感受到党和政府对农业的关心、支持和技术指导员热情服务,积极配合指导员开展农业新技术示范,并将自己获得的新知识向周围群众传授。我所指导的村出现了“村看村,户看户,群众都看示范户”的新景象。全面提高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公共服务能力,成效显著,农民增收、农户满意、农业增效,充分发挥了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作用。

五、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方向:

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这不足,比如思想解放不够,开拓创新不够,所学知识不够广,特别是先进的、新的知识学得少,而且理论知识还没有完全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等,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扬长避短,努力克服不足,尽量改变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科技服务质量,继续探索农技推广体制的创新和发展,大力开展农业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为我县农业增收作出新贡献。

二零一五年十二月十四日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

马新丽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年度工作方案(五):2016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方案

一、县基本情况

1、基本情况: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总的特点是春早、夏长、秋短、冬迟。年平均气温18.8℃,年平均日照1765.2小时,年无霜期284天,年平均降雨量1497毫米。全县辖14个乡镇,131个行政村,国土面积15.44万公顷。2016年全县人口31.22万人,农业人口26.88万人,农户72224户,农村劳动力14.99万人;2016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390元。

2、农业概况:县主要农业产业有粮食、蔬菜、花生、脐橙、茶叶、生猪、水面养殖等。常年粮食作物播面约24万亩,蔬菜播面约6.2万亩,花生播面约1.2万亩,果园面积约8.3万亩,茶园面积约7.3万亩,年生猪出栏约18.4万头,水面养殖约4.8万亩。2016年农业总产值127886万元,其中畜牧业总产值37522万元,渔业总产值23843万元。

3、基层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情况:根据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以及省农业厅、市农业和粮食局的统一部署,我县2016年9月份县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财政、人劳、编办以及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在资金、编制等各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全县14个乡(镇)均整合农技、农机、畜牧、水产、茶果、经管等岗位,合并成立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站,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至2016年7月,全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各项改革取得较好效果,达到了“整合资源、综合建站、统一协调、分块运作,‘三权’归县、财政保障、双重管理、以县为主”的改革目标。2016年和2016年,我县分别实施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我们按项目方案要求,确定了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遴选与确定了技术指导员和科技示范户,积极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建设示范基地等一系列相关工作,目前各项工作已取得初见较好的成效。

二、年度目标

总体目标是通过项目的实施,达到构建职能明确、机构完善、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高效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目标,建立人员聘用制度、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农技人员培训制度、农技人员工作考核考评制度、多元推广制度等基层农技人员管理机制,完善“专家-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快速通道,建立县、乡、村三级顺畅、高效的农技推广服务网络。

具体要求措施是围绕主导产业,搞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推广,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示范户示范作物单产增长10%以上,单位面积效益提高10%以上;加大对农业科技示范户的培育力度,培育主导产业科技示范户1000个以上,示范带动各项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建立主导产业示范基地;强化农技人员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步伐,每年使农业技术人员集中技术培训一次以上,使农技推广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三、实施内容

1、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16]30号)、《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的意见》(农科教发[2016]7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赣府发〔2016〕14号)和《县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上府发〔2016〕15号)文件精神和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根据我县实际,创新管理体制,强化公益性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科学核定编制,保障人员经费。实行人员聘用制度,按照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农技推广队伍;全面推行农技推广责任制度,明确农技人员的服务区域、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量化工作指标和目标要求;建立农技人员工作考评制度,实行农民、主管部门、乡镇政府三方共同考核;建立多元化推广服务机制,鼓励和支持科研、教学单位、涉农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开展农技推广服务。

2、确定主导产业,筛选、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根据实际,确定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茶叶、脐橙、生猪养殖、水产养殖为我县主导产业,邀请推广、科研、教学、企业等方面的专家,组织开展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筛选与集成,形成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茶叶、脐橙、生猪、水产养殖等技术操作规范,编印相应的技术资料和明白纸,制定推广计划,将任务落实到单位和农技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指导与培训。并及时做好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推广应用过程中的跟踪调查和数据收集,开展推广效果评价,促进工作的持续有效开展。

3、遴选与确定示范户

按照示范作物种植规模较大、种植水平较高、乐于助人、主劳动力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人品好,在周围农户中的影响力较强,能够长期务农,具有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的标准,择优选用示范户。由示范户提出申请,村民委员会推荐,乡镇政府或技术指导单位同意,县农粮局审核批准。示范户的分布应相对均匀,根据行政村和示范作物(品种),每村一般设示范户3-5户,对特色产业在一个行政村内适当增加示范户,以发挥其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4、选聘确定技术指导员

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从县、乡农技人员中择优选聘76人作为技术指导员,其中乡镇农技人员比例不低于2/3,原则上乡镇农技人员应聘在本行政区域内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工作。

5、开展技术示范指导与培训

实行分工负责制的工作机制。一是按照行业不同,由农粮局负责优质水稻、无公害蔬菜等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县畜牧水产局负责生猪养殖、水产养殖等的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县茶果局负责茶叶等技术指导服务工作。二是示范户在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村的示范工作,示范带动本村及周边农户共同采用相应的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等,扩大技术覆盖面。三是技术指导员在技术指导单位的组织指导下,负责责任区的技术指导培训工作,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村联户制,每名技术指导员对口联系1-3个村和10个科技示范户,开展对所包村、示范户和农民的培训与指导服务工作,指导农业科技示范户应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其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使科技示范户成为农技推广体系的重要成员,成为农情调查员、技术推广员、政策宣传员,成为农民看得见、问得着、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6、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需要,按照一业为主、多种示范的原则,依托现有条件,创新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的作用,建立区域性试验示范基地,全县共建立2个试验示范基地,其中,绿色蔬菜生产基地1个,生猪养殖示范基地1个。

7、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培训

建立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制度,采取异地研修、县乡集中办班和现场实训等形式,对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每年集中培训的人数不少于60人,主要是到农业部认定的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进行异地培训,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县内现场讲授。

四、进度安排(2016年9月—2016年8月)

项目自2016年9月—2016年8月结束。

1、筹备阶段(2016年9月1日起至2016年10月31日)

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制定工作计划、分行业技术指导方案、各项管理规章制度,筛选、推介发布2016提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开展宣传发动,召开有关会议,举行启动仪式。

2、项目实施阶段(2016年11月1日至2016年8月31日)

2016年3月31日前对确定的88名技术指导员进行分专业集中技术培训,并签订责任状。根据农时季节,全年对技术指导员的集中培训不少于2次。2016年3月31日后技术指导员分赴各自的责任区,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指导与培训服务工作。

3、总结检查阶段(2016年8月1日至2016年8月20日)

2016年8月20日前各项目实施单位分产业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县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写出书面总结报告,2016年8月30前县项目领导小组对项目实施单位进行检查验收和绩效考核,并向上级写出书面总结报告,迎接上级的检查验收。

五、主要参与单位及分工

1、县农业和粮食局:负责整体方案的制定,宣传发动,组织管理,确定示范户、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单位,主持筛选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并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2、县畜牧水产局:负责筛选畜牧、水产的主推品种和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3、县茶果局:负责筛选茶叶、果树的主推品种和技术,制定分产业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4、县农机局:负责筛选适合本县的农业机械主推型号和技术,制定农机技术操作规程,组织项目的实施与工作落实等,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

5、县财政局:负责保障资金的及时足额到位,并监督资金的使用情况,保证资金的安全有效使用。

6、县人事局:协助县政府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工作,参与农技人员的绩效考核。

7、县审计局:监督检查资金的使用情况。

六、中央财政经费使用安排

申请中央财政资金扶持,其主要用途用于以下3个方面工作:

1.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占总经费的25%;完成全县农业技术推广重大任务的绩效奖励,占总经费的5%;技术资料印刷、制度建设及工作考评等管理费,占总经费的5%;聘请技术专家的补助,占总经费的5%。

2.农业科技示范补助。主要用于农业科技示范户采用新品种、新技术的种子、种畜禽、水产苗种,以及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等补助,占总经费的15%;试验示范基地购买农(兽)药、化肥、饲料、试验设施装备等物资,采取现代化推广方式以及组织展示活动等补助,占总经费的30%。

3.农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补助。主要用于基层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所需的费用;试点利用基于移动互联的农技推广服务云平台、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信息化服务手段推广农业技术的给予适当补助,占总经费的15%。

七、具体工作措施

1、成立领导机构

县政府成立由政府主要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360698/

推荐访问:基层农技推广工作总结 对基层农技推广工作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