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大全 > 写作模板 > 供电公司课题结题报告

供电公司课题结题报告

时间:2016-12-26   来源:写作模板   点击:

【www.gbppp.com--写作模板】

供电公司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

《网络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负责人: 金喆 所在单位:北京市黄庄职业高中 通讯地址:石景山区黄庄职业高中(100040)

摘 要:

目前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和政府做出的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策,都大力推动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应用,也为本课题的提出奠定了有利的基础。本课题通过对教育的内容(资源)、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的效果(成果)三个方面挖掘网络教育的功能和作用着手研究,总结出了网络教育应用教学的五大功能和三大作用:

五大功能:学生收集资料、搜索信息的功能

教师收集、整理、备案教学资料的功能 课堂上师生、生生交流的功能 进行分层教学的的功能 课堂教学延续的的功能

三大作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资源的整合

关键词:网络教育 专业课 功能和作用

一 问题的提出

问题的提出

在顺利的完成了“九五”课题——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课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后,结合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学的特点,进一步提出网络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的课题。目前信息资源网络化发展的趋势和政府做出的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决策,都大力推动着网络教育技术的应用。在这样的形势下我们提出了这样的课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的家庭普及化,网络已经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对网络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后发现:当前我国中学生上网人群不论是从上网的人数还是时间上都高居榜首。又由于中学生正处在心理和生理的成长期,对他们进行正确的、有续的、健康的网络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学校领导非常支持我们的课题研究,把学校最好的硬件设备提供给我们。我们在原有的每人一个普通机房的基础上,学校再次投入资金,为我们配备了一个专门用于设计的苹果机房和一个网络机房。

本市已有许多重点中学开设了知名的网校,使各个地区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有关网络教学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但主要是研究网络在基础教育领域的作用和教师〈学校〉如何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研究的方向主要是远程教学。我们的研究更注重网络在职业高中专业课教学中的功能和作用。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社会发展需要还是学生需要的角度,无论是从学校研究非常匮乏的角度还是从对个人教学探索发展需求来说,本研究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研究假设

二 研究假设和研究内容

本课题研究的是:通过教学实践及学生学习专业课的效果等方面分析验证,网络教育对专业课教学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和应具备的相应功能的假设命题,在教学中是否可以得到通过教育的内容(资源)、教育的方式(方法)和教育的效果(成果)三方面的验证,从而得到研究的结论。

研究的假设为:网络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能够起到提高课堂效率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交流等功能。 研究内容

本课题从研究上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 网络教育在教育内容(资源)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从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的美工创意课的教学内容方面研究 从计算机美术设计专业的计算机专业课的教学内容方面研究

? 网络教育在教育方式(方法)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教师通过网络的教授法(局域网、互联网)

学生通过网络的自学法(局域网、互联网) 师生通过网络的交流(局域网)

? 网络教育在教育效果(成果)方面的功能和作用

传播性、广泛性、高效性、直观性、先进性

研究条件

本课题的成员全有区级科研课题的研究的经验;全都具有相关的计算机类的等级证书和网络方面的专长;科题组的成员虽然都十分年轻,但是我们的优势是高昂的热情、一线的教学基础和年轻人对新鲜事物〈网络〉敏锐的灵感。更有对专业、对网络教育的热爱及经验。

我校现代化教学设备先进、齐全。建有“全数字多媒体教学双向交互系统”。校园主干网实现千兆联接。现有多媒体网络教室13个。每个教室配有教学计算机42台、及实物投影仪、VCD机、液晶投影机、多媒体教室软件系统等相关软硬件设备。安装了数字双向视音频交互系统,使得我校71间教室都成为了多媒体演示教室。所有的教学场所管理科室都可以通过校园网络登陆到“因特网”。

研究时间

三 研究方法

研究时间2001年9月至2003年12月 研究取样

选择研究对象为计算机美术专业2000级、2001级、2002级学生。由于招生的限制,计算机美术专业各级的学生人数、班级不等(其中在研究过程中00级有四个班;01级有两个班;02级只有一个班)也就是在02级没有对比参照的班级,只能调整为与高年级的学生进行纵向的研究。实验班和对照组成员是三届共计全体学生230人左右(学生会在中途降级、转学)。

2000级四个班中随机挑选二班为实验班。 2001级两个班中随机挑选二班为实验班。 研究方法

研究过程中运用调查法,调查学生对于网络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可以进行阶段性的数据对比,它也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问卷法是研究者用统一的的问卷来收集研究对象有关的网络学习方面的数据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如每个学年我们都会在教学开始和结束时进行学生问卷调查。

研究过程中运用实验法,可以把同专业同年级的不同自然班分为实验班和普通班,并在平时的教学中及时进行对比数据的记录和分析,从而验证实验的结果。

研究过程中运用行动研究法,把科研课题的研究和日常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不能脱节,因为任何和研究工作都是基于教学,并服务于教学的。每学期成员必须作一节围绕课题的研究课,每学期集中活动4次,学期末进行科研总结。

研究过程中运用个案研究法,进行个别学生的纵向分析研究,以2000级计算机美术专业实验班的李想同学为例进行多层次的跟踪调查,一点看面。

研究过程中运用成品分析法,用多种形式进行学生的成果展示和教师教学展示,其中包括:学生作品的展示、学生自己建立的网站、教师的作课教案、围绕研究的课题撰写的论文和相关教材、与教学相配套的教学课件和学生的自学课件、课题组成员的研究课录像和汇报的幻灯展示等等。 研究时间表

2001年9月——2001年10月 准备阶段 申请立项、搜集资料、进行调查、指定实施计划 2001年10月——2003年6月 实验阶段 进行分组实验、撰写中期总结报告、根据上半阶段的

研究,及时调整研究步骤、进行下半阶段的研究

2003年6月——2004年3月 结题阶段 撰写终期总结报告、进行终期成果汇报 研究设计

实验班在美工创意课的教学中加入网络教育(自变量),对照班班不实施任何的实验影响。经过两年左右时间的教学之后,通过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能力和学习效果(因变量)的测量和统计上的差异显著性分析,来检测网络教育(新的教学方法)的效果。在研究中采用了单组实验和等组实验两种方法。 研究程序

单组实验:在开学初(2001年10月),对实验组(2班)的33名学生进行网络认知能力的测验,测验包括:网络应用的基本知识;实际上网操作能力;查询信息能力等测验方法。其中15.1%的被试者基本掌握上网的能力,但是没有自由驾御的能力,网络认知成绩平均为36分。进行将近两年的网络教育后,2003年7月再次对实验组(2班)的32名学生进行网络认知能力的测验:其中100%的被试者掌握上网的能力,网络认知(资料的检索)成绩平均为84分。

等组实验:在2002年9月,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网络教育对学生学习效果(成绩)有无提高的等组实验。前测为第一次专题设计课(个人LOGO和名片的设计)。实验组课堂成绩平均为82.7分;控制组课堂成绩平均为83.2分,无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在后边每个专题设计中加入了网络的帮助;控制组按常规教学,通过3个月的教学,后测的结果出现了差异:实验组学生设计的思路开阔、作品涉及的范围广泛、学生的创造能力明显增强,新颖的作品多(平均每人创作2-4张作品),月考成绩平均为88.3分;控制组学生的设计多与教师的示范类似,作品较少(平均每人1张),月考成绩平均为84.1分。 数据分析

在单组实验中,因为是同样的班级和教师,不存在无关变量的影响。100%-15.1%=84.9%,84分-3 6分=48分。这84.9%和48分可以作为学生网络认知能力的提高,它为学生运用网络进行自学,提供的有力的基础。

在等组实验中,(88.3分-82.7分)-(84.1分-83.2分)=4.7分。这4.7分的提高可以认为是网络教育对学生学习成绩有提高作用的证明。

四 研究的结果

定量分析

实验班的学生成绩可能在某一次成绩中不是最高的,但是从全部两年的综合成绩来看,实验班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的学生成绩。而且实验班学生的平均成绩也在优秀线上。 表3 计算机专业学生获奖情况实验班与对照班对比统计表

实验班的学生在这三年取得的各项计算机类、美术设计类的比赛中,总共取得26项成绩,成绩远远超过了对照班。

表4 教学效率的提高、课堂容量的加大

供电公司课题结题报告(二):电气工程结题报告

工 程 技 术 学 院

(自动检测技术结题报告)

课题名称: 发电站安全检测控制系统结题报告

二级学院: 工程技术学院

专 业: 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老师: 施智雄

学 生:

日 期: 2012.05.24——2012.06.20

基于51单片机和传感器的发电厂自动保护

系统

作者: 指导老师:施智雄

(2009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摘要:

本小组针对温度 、湿度、火焰 、电压、电流采集与智能控制问题展开思考,设计一个能根据需求设置温湿度、自动采集并能进行火焰采集与智能控制并通过数码显示的系统。该系统使用AT89C52单片机,同时运用X-13 多传感器开发板中有驱动DHT11温湿度传感器、蜂鸣器、继电器、火焰传感器、数码显示模块等模块可实现温度、湿度,火焰的采集与电压电流检测。在AT89C52单片机中,驱动ADC0832读取模拟电压数值,将AD转换后的数值,使用串口输出。电流转换为电压信号可以通过在互感器二次侧并联小电阻实现。课题经过实验验证达到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该作品使用液晶显示,可以清晰地显示当前的温度和需要的温度,使用者使用时不会出错,安全可靠。

关键字:AT89C52单片机 DHT11温湿度传感器 火焰传感器 蜂鸣器 ADC0832 数码管 继电器

51 microcontroller and sensor-based power plants automatic

protection

Author: PuXingYing ChengShi TaoWei Adviser:Shi Zhi Xiong

(2009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Abstract:

This group reflect the problem of temperature, humidity, flame, voltage, current collec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Design a se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automatic acquisition and flame acquisition and intelligent control through the digital display system。The system uses AT89C52 microcontroller, while the use of the development board of the X-13 multi-sensor the drive DHT11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buzzer, relay, flame sensor, digital display module and other modules can be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the acquisition of voltage and current of the flamedetect。AT89C52 microcontroller, driver ADC0832 to read the analog voltage value after the AD conversion value, using the serial output.。Current is converted to a voltage signal can be implemented in the small resistance of the transformer secondary side parallel.。Subject after the experiment to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the value in use and promotion of value. The work using the LCD can clearly display the current temperature and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the users can not go wrong, safe and reliable.。

Key words:AT89C52 microcontroller DHT11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 Flame sensor Buzzer ADC0832 digital tube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 4

1.1 设计背景............................................. 4

1.2 设计目的............................................. 4

第二章 设计方案............................................ 4

2.1 设计思路............................................. 4

第三章 设计工作电路图...................................... 5

3.1 单片机最小系统....................................... 5

3.1.1 工作电路图....................................... 7

3.1.2 工作原理及各引脚功能............................. 6

3.2 主芯片AT ............................................ 6

3.2.1 AT89C52外形封装图 ............................... 6

3.2.2 工作原理......................................... 7

3.3 DHT11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 9

3.3.1工作电路图 ....................................... 9

3.3.2 工作原理........................................ 10

3.4 数码管显示模块...................................... 10

3.4.1 工作电路图...................................... 10

3.4.2 工作原理........................................ 11

3.5 蜂鸣器模块.......................................... 11

3.5.1工作电路图 ...................................... 11

3.5.2工作原理 ........................................ 11

3.6 火焰感应器模块...................................... 11

3.6.1工作电路图 ...................................... 11

3.6.2工作原理 ........................................ 12

3.7 继电器模块.......................................... 12

3.7.1工作电路图 ...................................... 12

3.7.2工作原理 ........................................ 12

3.8 LED模块 ............................................ 13

3.8.1 工作电路图...................................... 13

3.8.2 工作原理........................................ 13

3.9 ADC0832模数转换模块 ................................ 14

3.9.1 工作电路图...................................... 14

3.9.2 工作原理........................................ 14

第四章 系统实物图系统总程序流程图和源程序................. 14

第五章 总结............................................... 15

参考文献.................................................. 18

附录...................................................... 18

第一章 引言

一、 设计背景

发电站及工厂企业环境的安全离不开对环境的密切监测,认为误操作造成火灾以及工作人员伤害,要求对温度、火焰、电压、电流四个物理量进行检测控制;发电站里面的设备昂贵,需要加设防盗系统,这要求对火焰、温湿度、电压、电流进行检测控制。

二、 设计目的

学习了自动检测之后,为了加深对其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加深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们通过查找资料,应用STC系列单片机制作发电站安全检测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外部和内部的原因,例如短路、断线、过负荷、过电压等 ),可能引起各种故障或不正常的工作状态,进而引起系统事故,导致对用户停止送电,少送电,甚至毁坏设备,给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在电气设备和输电线路上装有具有保护作用的各种自动保护装置是必要的。

发电厂保护装置是能反映电力系统中各种电器设备和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并作用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它的作用是:

(1) 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通过断路器将故障从系统中切除,保证无故障的设备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并使故障设备免于继续遭受破坏。

(2) 反映电气设备不正常工作状态,可作用于信号或跳闸。

(3)缩小事故范围,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最大限度地保证用户用电的安全和连续性。

(4)避免电气设备中流过强大的电流产生的发热和电动力,使设备的寿命减少,甚至破坏设备。

第二章 设计方案

一、设计思路

根据功能要求,必须有单片机控制模块,数码馆显示模块,LCD1602显示模块以及的温湿度传感模块,蜂鸣器模块,继电器模块,人体热释电模块,声音传感模块、震动检测模块、火焰检测模块、DHT11温湿度传感器,各个模块都有其自己的功能,上电后通过DHT11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到温度,并在数码管显示器上显示。

通过模块与单片机端口相连、软件与硬件相连,实现其功能,设计出适合发电站的安全检测系统,能快速发现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处理,对发电站安全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保证工作人员及厂内财产的安全。

【供电公司课题结题报告】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fw/299826/

推荐访问:微课题结题报告 课题结题报告模板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