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时间:2018-07-29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一篇_45分钟 篮球基础——运球教案

篮球基础——运球教案

教学内容:篮球(运球) 学生水平:水平4(初一)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熟习、认识篮球的基本知识,能够控制球使学生参与到篮球运动中来。 技能目标:学生在学习后90%的能原地运球70%的能行进间运球50%能掌握好高低运球。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运动爱好,锻炼其身体,培养其团队荣誉感。 重点:身体姿势、手臂动作、球的落点、手脚协调四个环节的配合进行。 难点:手对球的控制支配能力,脚步移动,以及手脚、身体协调配合。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二篇_机械基础教案(45分钟)

题目:机构和机构简图

教案

姓名:赫东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用书:机械基础(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时间:2015.11.20

目录:

一.课题………………………………………………… 3 二.教材分析……………………………………………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目标…………………………………………… 五.课型………………………………………………… 六.课时………………………………………………… 七.教学重点…………………………………………… 八.教学难点…………………………………………… 九.教学方法…………………………………………… 十.教学过程…………………………………………… 十一. 教具…………………………………………… 十二. 教学反思……………………………………… 3 3 3 3 3 3 4 4 4 5 5

一、 课题:

机构和机构简图

二、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分为两大部分: 1. 章前总述部分:

对本章整体学习目标做较充分说明,使学生对本章内容有个总体把握,明确了学习目标,但教材语言过于简练,所以,教学时还需老师对内容作进一步展开讲解。一方面,对前几章内容加以总结,使学生顺利实现章节过渡;另一方面,对本章各课节内容做良好的铺垫。 2. 本章第一节可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大部分,以“零件—部件—运动副—机构”为主线进行讲解,联系紧密,思路清晰易懂;但学生可能存在定义过多,容易混淆的问题,故老师在讲解时应以“点线结合”的方法进行讲解,使脉络清晰。第二大部分主讲机构运动简图,书上对此部分描述较少,在课堂,老师应着给学生以较详细的介绍,并为后续课程做铺垫。

三、 学情分析:

优势: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具有关于机械类课程的相关基础知识,且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把课堂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找到生活中的着眼点。

不足: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是很好,还存在着依赖性,学习机械的形象化思维还没有完全建立,在日常授课中还应逐渐渗透。

四、 教学目标:(三维教学目标)

A. 知识与技能:了解常见机械中的常用机构;理解并能正确区分生活中常见机构中

的零件、部件及其运动副和有关机构;能认知并会画简单的机构运动简图。 B.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具备一定识图能力;引导学生讨论日常生活中常见机械机构,【45分钟课时的教案,】

使其能联系所学理论知识,正确认知和区分常见运动副、机构。

C.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培养在日常生活中对机械结构的感知兴趣,形成积

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积极拓展学生对狭隘机械的片面认识,锻炼其发散思维,感性思维能力和手、眼、脑结合能力;加深学生对机械在生活中不可或缺地位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社会担当。

五、 课型:

新授课

六、 课时:

本章14课时,本节2课时(1节新授,1节复习)

七、 教学重点:

机构的组成,平面运动副及其分类,机构运动简图

八、 教学难点:

理解并区分运动副,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九、 教学方法

启发式综合教学法(包括:小组讨论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探究教学、自主学习、讨论教学法

等)、动画演示、实例分析等方法

十、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完成章节引入:

总结前三章主要内容,讲解各章节之间的联系,明确本章学习要义(与前几章联系和区别),完成章节引入。然后,正式步入本章课题,说明本章主要内容,提出本章学习方法与思维(放到最后总结时说),完成本章概论部分。 直接切入第一节,明确第一节在本章的基础与基本地位,并为后续课节内容做好铺垫。(2~4分钟) 2.切入正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中常见机器、机构展示,引出“零件、部件、运动副”三个术语,使学生对这三个概念有个形象化预知,使其能整体把握本节课内容。(5~7分钟) 3.新课教授:

按照前面引论提出的“零件—部件—运动副—机构”的思路进行讲授。

合作探究1:(10分钟)

问题:零件、部件、运动副、机构等基础概念。

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法”让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推出概念,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出对概念的理解。

效果:使学生对此三个概念有形象化的理解。 方法:让学生自主分析构成机构的要素,进行汇总,最后提炼出定义,并让学生明确机构与机器的区别与联系,由小到大,从“零件-部件-运动副-机构”分析,进行内容的整合。

效果:明确机构的定义,理解机器、机构、运动副、部件、零件的概念,明确这些结构在机构中的联系和区别。

方法:举例生活中常见机构中的零件、部件、运动副,并布置任务,下发教具,使其解决给出的常用机构的例子(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派代表解答)。(发给每组学生相应教具,即一种机构,锻炼学生手、眼、脑相结合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效果:学生能够自主区分生活中常见的零件、构件、运动副和机构;锻炼学生手、眼、脑结合的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2:(10分钟)

问题:明确平面运动副分类及其表现形式。

方法:在之前的众多例子中对此已做很大程度的渗透,在此让学生说出对运动副概念的理解,给出其组成要素;然后,对运动副以其表现形式不同做分

类,并对每一种运动副加以详细说明。

效果:至此,学生对运动副概念已有较全面的理解,并基本理解运动副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方法:列举生活中常见运动副的例子,并对其进行归类、分析。

效果:学生能自主举例,列举生活中常见运动副,锻炼了“发散思维”与联系生活能力。

合作探究3:

问题:机构运动简图绘制

方法:联系上面所讲内容,提炼作图原则,并加以总结;让学生自己动手绘制,加深理解。

效果:能识并会画一些简单地运动简图;在后续的课程中逐渐加深对运动机构简图的学习与理解。

4.新知总结:

重申课堂重点内容,进行教学总结

5.作业布置:

以概念填空和概念区分选择题为主,并布置开放性作业(列举生活中的机构的例子:对所列机构中的“机构、运动副、部件、零件”等概念加以区分)。

此节讲授过程中,要为后面课节“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间歇机构”埋下伏笔。书上教材“机构组成部分”不做过多讲解,目的是为了下次课讲“平面连杆机构”时与这一节知识做很好的连接。

十一、 教具:

多媒体演示,可用相关机构实物(每组一个)

十二、 教学反思: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三篇_课时教案45

课时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成功之处:对动词短语掌握较好。

不足之处:个别短语英汉不对应。 措施:多做习题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四篇_扩大你的视野45分钟教案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五篇_三年级数学教案第45课时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例3,完成“做一做和练习十四的第6~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9题。【45分钟课时的教案,】

教学目的:使学生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并能正确

地进行竖式计算。

教具准备:6捆小棒和12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口算:7+6= 8+3= 5+27=

5+8= 4+9= 34+8=

2、教师指着34+8提问:口算34+8时,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笔算:23+5= 52+7=

教师写出横式,让学生装列竖式计算。

二、 新课

1、 教学例3。

教师板书:例3,34+28=

教师:34加28,用笔算怎么样算呢?

(1) 通过操作说明笔算方法。

教师:这道题怎么样计算呢?我们先用小棒摆一摆。 提问:34+28,第一排要摆几捆几根?第二排要摆几捆几根?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见教科书第69页

小棒图)再问:那么竖式怎么写?(指名写出竖式 34

+ 28 )

教师:计算这道题要先算什么?(引导学生想,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

指着小棒问:先把个位上的数相加,也就是把单根的小棒合起来,一共有12根,这时需要怎么办?(引导学生操作:拿出10根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的下面,剩下的2根仍放在原处。)

再指竖式问: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么样写呢?接着向学生说明:个位上4加8得12,就在横线下面对着个位写2。(板书“2”)

教师:个位上相加得12,把个位中的10根捆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表示什么呢?(表示向十位进

1。)那么在竖式中怎么样写?(在横线上面的十位上写一个小小的“1”字。表示这是1个十。) 对照小棒看竖式,提问:十位上怎么样加?(也就是竖式中十位的3加2,再加1,表示把整捆的小棒合在一起。)

3 4

+ 218

6 2

(2) 做例3下面“做一做”中的题目。 让学生在书上做,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在进位

时是否在十位上写了小“1”字,写的位置对不对,做十位上的加法是否忘了加进上来的“1”。

三、 巩固练习

完成练习十四的第6、7题,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并随堂批改作业,表扬做得好的学生。

四、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笔算加法。 谁能说一说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五、 作业。

1、 课堂作业:练习十四第7、8题。

2、 课外作业:练习十四第6、8、9题。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六篇_Visual Basic教案第45、46课时

4.2 制作注册窗体

【教学目标】

1、掌握文本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常用方法和常用事件;

2、熟悉为文本框控件设置访问键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文本框控件的常用属性、常用方法和常用事件

【教学难点】

为文本框控件设置访问键

【教具】

多媒体、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标签控件的常用属性有哪些?

二、导入

上一章讨论了Visual Basic中标签控件的常用属性、常用方法、常用事件以及控件的基本操作。本节课我们来通过制作小程序,学习文本框控件的属性、方法、事件及如何将文本框控件设置访问键。

三、自主学习

1、文本框的常用属性。

除拥有控件的通用属性哇塞,文本框控件还具有以下常用属性。

1)MaxLength:返回或设置一个值,指出在文本框控件中能够输入的字符是否有一个最大值,如果是:则指定能够输入的字符的最大数量。在DBCS系统中,每个字符能够取两个字节而不是一个字节,以此来限制用户能够输入的字符的数量。

2)MultiLine:返回或设置一个布尔值,决定文本框是否可以接受或显示多行文本。若设置为TRUE,则文本框允许多行文本,此时可在文本框内用Alignment属性设置文本的对齐方式;若设置为False(默认值),则忽略回车符并将数据限制在一行内,此时Alignment属性不起作用。该属性在运行时是只读的。

3)PasswordChar:返回或设置一个值,指示所输入的字符或占位符在文本框控件中是否要显示出来。例如,在用文本框输入密码时,通常将该属性设置为“*”。若MultiLine属性设置True,则设置PasswordChar属性将不起效果。

4)ScrollBasrs:返回或设置一个值,指示一个对象是有水平滚动条还是有垂直滚动条。该属性有以下4个取值。

vbSBNone-0(默认值):无滚动条

vbHozontal-1:有水平滚动条

vbVertical-2:有垂直滚动条

vbBoth-3:同时有两种滚动条

5)SelLength、SelStar和SelText:这些属性用于对文本框中的文本进行选定操作。其中,SelLength属性返回或设置所选择的字符数;SelSTart属性返回设置所选择的文本的起始点,若未选中文本,则指出插入点的位置;SelText属性返回或设置包含当前所选择文本的字符串,若未选中字符,则为零长度字符串(“”)

6)TabIndex:返回或设置文本框访问Tab键的顺序。

7)TabStop:返回或设置一个值,指定用户是否可用Tab键来选定文本框。

8)Text:返回或设置文本框中得文本。

2、文本框的常用方法

SetFocus是文本框控件的一个常用方法,用于将焦点移至文本框控件,语法格式如下:

Object.SetFocus

其中object表示文本框控件。

3、文本框常用事件

1)Change:当文本框的内容改变时发生此事件。

2)KeyDown和KeyUp:这些事件是当一个控件具有焦点时按下(KeyDown)或松开(KeyUp)一个键时发生,语法格式如下:

Private Sub object_KeyDown ( Keycode As Integer , shift As Integer )

Private Sub object_KeyUp ( Keycode As Integer , shift As Integer )

其中Keycode 是一个键代码,例如vbKeyF1白哦是F1键,vbKeyHome表示Home键。Shift 是该事件发生时响应Shift、Ctrl、Alt键的状态的一个整数。Shift值如

下:

1表示shift键被按下

2表示ctrl键被按下

4表示Alt键被按下

3)KeyPress:当用户按下和松开一个ANSI键时发生此事件。语法格式如下: Private Sub object_KeyPress ( Keyascii As Integer )

其中object表示文本框控件,keyascii是返回一个标准数字ANSI键代码的整数。Keyascii通过引用传递,对它进行改变可给文本框发送一个不同的的字符。若将keyascii改变为0时,可取消击键,这样一来控件便接收不到字符。

4、为文本框设置访问键

具体方法是:首先添加一个标签并在其Caption属性中通过&字符指定一个访问键,然后添加一个文本框,这样标签的TabIndex属性比文本框的该属性小1,二标签不能接受焦点,使用访问键即可把焦点置于文本中。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四、合作探究

编程设计:

当程序运行时,通过窗体输入用户信息,单击“确定”按钮时对输入的信息进行检查,若这些信息符合要求,则通过另外一个窗体显示用户注册信息。

设计步骤:

1、在Visual Basic集成开发环境中新建一个EXE工程,并把窗体文件和工程文件分别命名并保存。

2、在属性窗口中,将窗体Form1的Caption属性设置为“注册新用户”,将其BackColor属性设置为白色。。

3、在窗体FORM1上添加课本P91所示控件,并对属性进行相应的修改。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4、在窗体Form1的代码窗口中编写以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mdcancel_click()【45分钟课时的教案,】

Unload Me

End Sub

Private Sub cmdok_click()

If txtusername.Text = "" Then

MsgBox "用户名不能为空!",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username.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xtpasswordltext = "" Then

MsgBox "密码不能为空!",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password.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xtconfirmpassword.Text = "" Then

MsgBox "请再次输入密码!",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confirmpassword.SetFocus

End Sub

ElseIf txtconfirmpassword.txt <> txtpassword.Text Then

MsgBox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confirmpassword.SelLength = Len(txtconfirmpassword.Text) txtconfirmpassword.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xtgender.Text = "" Then

MsgBox "请输入性别!",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gender.SetFocus

End Sub

ElseIf txtgender.Text <> "男" And txtgender.Text <> "女" Then MsgBox "输入得内容无效!",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gender.SelStart = 0

txtgender.SelLength = Len(txtgender.Text)

txtgender.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If txtbirthdate.Text = "" Then

MsgBox "请输入出生日期!", vbInformation + vbOKOnly

txtbirthdate.SetFocus

Exit Sub

End If

Me.Hide

form2.Show

End Sub

Private Sub txtbirthdate_keypress(keyascii As Integer)

If keyascii <> 45 And keyascii <> 8 And (keyascii < 48 Or keyascii > 57) Then

keyascii = 0

End If

End Sub

5、向工程中添加另一个窗体。从“工程”菜单中选择“添加窗体”命令,在“添加窗体”对话框中选择“窗体”选项,然后单击“打开”按钮,此时将向当前工程中添加窗体Form2。

6、在窗体Form2上添加一个标签控件并命名为lb1UserInfo,将其AutoSize属性设置为True,WordWrap属性设置为True。

7、在窗体Form2的代码窗口编写以下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Form_Load()

Dim str As String

str = " 用户注册信息" & vbCrLf

str = str & "========================" & vbCrLf & vbCrLf

str = str & "用 户 名:" & Form1.txtusername.Text & vbCrLf & vbCrLf

str = str & "密 码:" & Form1.txtusername.Text & vbCrLf & vbCrLf

45分钟课时的教案 第七篇_三年级数学教案45课时

45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50,练习十三第4-19题,混合练习。

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商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教学过程:

一、完成练习十三14-19题。

说出下面各题的商、余数是几

25÷3 46÷6 54÷7 27÷5

本题是对学微试商的能力的练习,要求学生能计算试商,说出商几,余几。

15题:366÷6 496发 619÷9 375÷7 本题是乘除法的混合练习,做练习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两种运算中要注意什么。指名学生完成,集体小结。

16题。计算。

384÷6 465÷8 504÷9

192÷3 375÷5 616÷7

学生课堂自己完成,师巡视指导。

17题:

先把练习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先计算,再连线,学生做完以后,可以再提问,哪些数被9除被7除,都没有余数?以免学生遗漏。

19题:

同学们种麻子,平均每班种196棵,3个班共种多少棵?

食堂运来350千克煤,烧了7天,平均每天烧煤多少千克?

做题前先让学生说明题意,使学生对题意加深理解,为以后学习应用题打好基础。

作业:16、18、19题。

教学后记:通过学习和训练,学生们都能自己完成,有及少数同学还不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训练。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66667/

推荐访问:乒乓球教案45分钟 匆匆教案分课时
推荐内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