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风能与动力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

时间:2018-07-16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一篇_风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

学 院 学 院

专 业

学生姓名

学 号 年级 级

指导教师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三 年 三月 二十 日

风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本团队专业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仿真编程、数据统计、图表绘制以及相关理论分析等。

风能与动力工程毕业论文选题:

宁武东马坊风能场一期风电机组防雷接地工程设计

双馈风力发电系统双PWM变换器研究与工程实现

海上风能与波浪能综合研究利用

山地风电场工程规划设计

风能利用建筑的风能利用效能研究与结构分析

G58-850KW风机的建设维护及输出功率分析

一种垂直轴风力机及其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风电场建设进度控制初探

高层楼宇建筑电气节能技术研究

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

风电场工程对盐城自然保护区的累积生态影响研究

锡林郭勒盟正镶白旗建设49.5MW风电场工程可行性研究

风力发电中央控制系统的工程设计

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新探索

风光互补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的应用研究

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转速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近海风电基础流固耦合三维动力响应分析

含风力发电的发输配电系统可靠性综合评估

天津滨海新区大港风电项目的设计与评价

风力发电机组独立变桨距系统控制策略的研究

重庆市生物质能沼气化有效利用技术研究

莱州风力发电场项目经济评价

风资源评估改进方法的研究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基于AMESim风机系统级建模与仿真

风电场项目技术经济分析

海上风电机组整体桁架式支撑结构动力特性与疲劳研究 风力机变桨距实验平台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

垂直轴风力机直叶片的力学性能分析

风光互补发电在污水处理厂的研究和设计

海上风电大尺度筒型基础传力体系优化设计

大跨越输电线路微风振动分析

风电机组选型及风电场优化设计研究

近海风电场桩式风机基础结构优化研究

我国新能源储能电池产业技术经济分析

阿里地区能源利用方案及多能互补系统研究

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建筑环境中风能利用的模拟研究【风能与动力工程】

建筑环境中的有效风能利用研究

风光互补发电控制系统不同负载对蓄电池控制电压的影响 超大型海上风电浮式平台的水弹性响应分析

河北红松风电场风机选型后评价研究

尼尔基风电场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

风力机塔架的有限元建模及静动态特性分析

海上风力发电支撑体系在环境荷载作用下动力响应分析 小型独立风力发电系统的研究

大风作用下海岸粉砂淤积量重现值的估计

山湾子风电场发展规划研究

吉林省水土流失现状分析及防治对策

察右中风电场二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二篇_华北电力大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Undergraduate Program for 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Major

学科门类:工学 代码 08 Discipline Type: Engineering Code: 08 类 别:能源动力类 代码 0805 Type: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Code: 0805 专业名称:风能与动力工程

代码 080507s

Title of the Major: 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Code: 080507s

一、学制与学位 Length of Schooling and Degree

学制:四年 Duration:Four years

学位:工学学士 Degree:Bachelor of Engineering

二、培养目标 Educational Objectives

本专业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风电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与维护,风力发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能资源测量与评估,风力发电新技术开发等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并能从事其它相关领域的专门技术工作。

The students of this major are educated into professionals with strong foundations, broad knowledge scopes, strong practical capabilities and great potentials. The graduates may find engineering or managerial positions in Wind Energy & Power Engineering (WEPE) for wind power plant planning, design, construction,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Wind Turbine Generator System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wind resources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wind power New technology design, etc. They can also undertake the professional posts in other fields.

三、专业培养基本要求 Skills Profile

本专业主要学习流体、机械、电气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学习风资源测量与评估、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与制造、自动控制的理论和技术,接受现代风力发电专业工程师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进行风电机组及风电场的设计、制造、运行、试验研究、项目投资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发展潜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良好的政治理论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社会科学基础和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工程图学、空气动力学、机械设计、电工学、控制理论、管理学等基础知识;

3、具有本专业领域所必须的专业知识,如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场电气部分、风电场运行与控制、风力发电项目开发等,了解本学科发展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译的基础,能顺利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 5、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6、熟悉国家关于风力发电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研究开发能力、创新意识、组织管理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master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in fluid, mahinery, electrics, etc. They should study the theories and technologies in wind resources mearument and assesment, aerodynamics, mechan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c control. They should also receive basic training for modern wind power professional engineers with the basic abilities for the design, manufacturing, operation, testing, project investment and management of Wind Turbine Generators System(WTGS) and Wind Power Plant, with certain innovation abilities, strong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large potential.

The required knowledge and ability for the graduates as follows:

1.Solid foundations in natural science, basic knowledge on politics, literature, art, social science, and the ability to express correctly in native language.

2.Systemic understanding of foundamental knowledge of this major, including engineering mechanics, engineering drawing, airdynamics, mechanical design, Electrotechnics, control theory, management, etc.

3.Systemic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f WEPE, including Principl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WTGS,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WTG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Wind Power Plant, Wind Power Plant, Wind Power Project Management, etc. Understanding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WEPE.

4.One foreign language with basic abilities of listening, speaking, writing and translation, and the ability of reading the professional literatures without difficulties;

5.Strong ability of using computers.

6.Familiar with the policies and codes concerning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wind power engineering in China.

7.Basic skills for literature and information search, strong selflearning abilit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bility of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and high comprehensive diathesis.

四、学时与学分 Hours and Credits

五、专业主干课程 Main Courses

工程图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风力机空气动力学、电路、电机学、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理论、金属工艺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风力发电原理、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风电机组检测与控制、风电场电气工程、风力发电场等。

Engineering Drawing, Theoretical Mechanics, Mechanics of Materials, Aerodynamics of Wind Turbine, Circuit Theory,Electrical Machinery, Fundamentals of Electronics,Automatic Control Theory , Metal Technology, 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Design, Fundamentals of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Principle of Wind Power Generation,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WTGS, Monitoring and Control of WTGS,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 Wind Power Plant, Wind Power Plant, etc.

六、特色教学课程 Characteristic Courses in Teaching

风力机空气动力学 Aerodynamics of Wind Turbine 风电机组设计与制造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of WTGS 风力发电场 Wind Power Plant

风电场建模与仿真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Wind Power Plant

总 周 数 分 配

Arrangement of the Total Weeks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必修课教学进程

Table of Teaching Schedule for Required Course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三篇_风能与动力工程个人简历模板

姓 名:应届毕业生网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7年6月

工作经验: 应届毕业生

毕业年月: 2013年6月

最高学历: 本科

毕业学院: 河海大学

所修专业: 风能与动力工程

居 住 地: 江苏省 南京市

籍 贯: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市 彭阳县

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

手 机:

QQ/MSN:

求职概况 / 求职意向

职位类型: 全职

期望月薪: 面议

期望地点: 河北省 石家庄市 ,天津市 ,山东省 济南市

期望职位: 风场监控 设备操作 数据统计

意向概述: 找一份比较合适自己的职位,薪水合适

教育经历

时间 院校 专业 学历

【风能与动力工程】

2009年9月 - 2013年6月 河海大学 风能与动力工程 本科

工作经历/社会实践经历

时间 工作单位 职务

2011年10月 - 2011年11月 神华国华(东台)风电有限公司 参观实习并完成实习论文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中南大学

所学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 毕业时间:2010-1

第一外语:英语 水平:熟练

计算机能力:熟练 其它能力:

所获证书:自学比较熟练

教育培训经历:

2001年9月2005年6月 中南大学 能源动力工程 本科学士学位/英语四级证书

• 自我评价

对于新岗位的新专业知识接受比较快,对本职工作负责认真。

和同事相处和睦愉快。

有3年的销售团队管理经验。

拥有自己的客户资源,对销售管理、渠道建设、客户服务等有丰富的实战操作经验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四篇_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 学 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 专业名称:风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7S 学 制:四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在风力发电、电力工程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等),机械学,电路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可再生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等;

3.掌握风能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

4.具有大中型风电场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等技能; 5.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

7.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力机、风力机控制、近海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发电塔架与基础等。

五、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创新教育

1.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通过立项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

3.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七、课程体系

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5学分(集中实践学分44,课内实践学分1)。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等模块组成。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表

续前表

八、毕业条件

修满规定学分,即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84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则可以毕业;符合河海大学授予学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续前表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五篇_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 学 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 专业名称:风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7S 学 制:四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在风力发电、电力工程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等),机械学,电路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可再生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等;

3.掌握风能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

4.具有大中型风电场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等技能; 5.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

7.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力机、风力机控制、近海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发电塔架与基础等。

五、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创新教育

1.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通过立项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

3.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七、课程体系

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5学分(集中实践学分44,课内实践学分1)。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等模块组成。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表【风能与动力工程】

修满规定学分,即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84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则可以毕业;符合河海大学授予学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续前表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六篇_2017年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习报告原创

实 习 报 告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

个人原创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实习报告范文,有效防止雷同!简单修改即可

姓 名:王XX

学 号:20170820008

专 业: XXXX 指导老师: 实习时间:XXXX-XX-XX—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目录 前言 ····················································3

一、实习目的及任务·····································3

1.1实习目的········································3

【风能与动力工程】

1.2实习任务要求···································3

二、实习单位(岗位)简介······························4

2.1实习时间········································5

2.2实习单位(岗位)简介··························5

三、实习内容············································6

3.1熟悉工作流程与工作程序························6

3.2培养实践能力和基本人际关系处理能力··········7

3.3强化岗位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7

四、实习心得体会·······································8

4.1人生角色的转变·································8

4.3人际关系的拓展·································8

五、实习总结············································9

5.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10

5.2团队合作的重要性······························11

5.3良好的心态是学习工作中的基石················11

5.4学无止境,贵在坚持····························12

前言

毕业实习是大学教育最后一个极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职场生涯的开始,是展示大学知识成果的舞台!通过在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实习,一方面,使自己接触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实际工作,了解职场,增强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使自己在社会实践中接触与本专业相关的实际工作,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和锻炼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在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受益匪浅,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使我认识到将所学的知识具体应用到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工作中去,为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经过这段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的实习让我明白:只有在实习期间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学习方式,适应社会,才能被这个社会所接纳,进而生存发展。【风能与动力工程】

一、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习目的及任务

1.1实习目的

通过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相关岗位实习实践,能系统运用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以及法规、Office办公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在实习单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和商贸等实践活动中,通过不断学习与训练,掌握一定的实践知识与技能,并对生

风能与动力工程 第七篇_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风能与动力工程】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门类:工 学 专业大类:能源动力类 专业名称:风能与动力工程

专业代码:080507S 学 制:四 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在能源动力工程及其自动化领域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强实践和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以满足社会对该学科领域的工程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坚实的工程技术基础理论、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毕业生能在风力发电、电力工程以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电厂、设计院、制造厂、施工单位和科研机构,从事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科研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本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要求

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实验、测试、计算机应用等基本技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能解决一般工程实际问题,具有工程经济观点,受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基础及外语综合应用能力;

2.系统掌握本专业必需的技术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力学理论(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等),机械学,电路与电子基本理论,自动控制理论,可再生能源工程基础理论等;

3.掌握风能工程设计基本理论、知识、技能与创造能力;

4.具有大中型风电场及其他动力工程设计、运行、安装和管理等技能; 5.具有较强的信息获取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与创造能力;

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设计、制图、计算、测试、研究、查阅文献等基本技能,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

7.熟悉国家关于能源与动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8.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

三、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水利工程。

四、主要课程

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机械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程序设计语言、空气动力学、热工原理、控制工程基础、电力电子技术、电气设备、风电场规划与设计、风力机、风力机控制、近海风电场、风资源测量与评估、风电场施工与管理、风电场建模与仿真、风力发电塔架与基础等。

五、实践教学

军事训练、金工实习、相关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

六、创新教育

1.通过实验、实习、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加强第二课堂的科技活动,学院建立创新实验室并对学生开放,通过立项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设计大赛;

3.组织高年级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鼓励学生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七、课程体系

总学分18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45学分(集中实践学分44,课内实践学分1)。课程由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集中实践性环节等模块组成。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表

续前表

八、毕业条件

修满规定学分,即修完人才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公共基础、学科基础、专业教育课程,完成实践性教学环节内容,成绩合格,且各部分所得学分均不少于相应规定学分数,累计获得不少于184学分,同时素质拓展学分获得不少于10学分则可以毕业;符合河海大学授予学位条件者,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程表

续前表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462983/

推荐访问:风能与动力工程专业 风能工程期刊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