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时间:2017-01-22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一):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是通过联系社会实际,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加以综合应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探索自然、亲近社会、发展自我,用探究的眼光和方法进行学习,以改变学生单纯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积累和丰富他们的直接经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把学校学习与社会学习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及良好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综合实践课程的目标

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

(1)使学生保持独立的持续探究的兴趣。

(2)获得参与研究、社会实践与服务学习的体验。

(3)发展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掌握基本的实践与服务技能。

(5)学会合作与分享、学会尊重与欣赏、学会人际沟通。

(6)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7)增强服务意识与奉献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态度。

(8)形成具有关注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三、综合实践课程的内容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服从于综合实践课的总目标,更为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参与意识、社会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初中三年中,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每学期一周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

四、综合实践课程的实施要求

(一)组织机构

学生综合实践活动由教导处、政教处、团委、年级组负责组织协调,由班主任对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服务活动进行动员、组织、考核。

(二)活动准备

(1)活动前教育。由于部分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学生要走出校园,进入社会,在开放的时空中开展,必须确保学生的安全等。因此,学校在活动前都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安全、法制、礼仪教育。教育学生预防事故,注意自我保护;教育学生必须遵守法制,遵守实践地和社区的规章制度;教育学生礼貌待人,体现我校中学生良好的精神风貌。

(2)精心规划。学生必须首先联系好将要前去实践或服务的地点或单位,制定活动计划,报告班主任或指导教师。班主任或指导教师要对活动的计划和地点进行分析和考察,活动要坚持“就近”原则,注意活动的主题性、价值性、实效性、可行性、经济性,并尽可能有特色等,杜绝不安全性、功利性、随意性。

(三)活动内容

1、学校文化活动的内容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行内容选择和时间安排。充分利用升旗仪式、校广播站、晨会课、班会课等各种阵地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健康教育、人文教育、科技教育、劳动教育。

年级教育分层递进,优化学生个性:各年级组根据学校的总体目标和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行为特点制定了相应的分层教育内容,

将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内容纳入课堂内外,作为学校创建精神文明的载体之一,形成校本德育课程。

七年级美德重点:礼:懂得与人相处的礼仪,善于与人交往、沟通;孝:孝敬父母,敬老尊贤,缅怀祖先,以炎黄子孙为荣;个性心理:夸夸我自己(将自己最佳形象展示给新老师、新同学)

八年级美德重点:毅:自己能做的事不依赖别人,做事有恒心,培养坚强毅力; 勤:发奋进取,肯勤劳工作,具有科学探究精神;信:守时守信,遵守公共秩序与法律;恕:为他人着想,宽容他人,学会合作互动;个性心理:认识我自己(分析自己的优缺点,学会全面看待自己的方法)

九年级美德重点:忠:热爱祖国,敬业乐业,为社会进步,富民强国作贡献:责:明确责任意识,立足本职,尽职尽责,走向成功;个性心理:成功在我自己(适时鼓励,不断树立学生的成就感,成功应对选择升学)

2、社会活动实践的内容

社会实践以活动体验获得直接的感性经验和实践知识技能为主要教学方式,可适当开展对问题的探究。每学期1周。可集中安排,也可分散教学。

(1)七年级:以军事训练为主,安排在新生入学后,时间为一周。 军训内容为基本队列训练、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与《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主。通过军训,学习解放军严明的组织纪律性,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团结一致的良好风范,把解放军优良的

军风、军纪、军容、军貌引入学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新生综合素质。

(2)七、八年级:可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 如参加义务植树、打扫卫生、义务交通值勤等;祭扫革命烈士墓;到德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访问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等;组织学生到国防教育基地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参加校内各种活动:如文学社、科技节、艺术节,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校内其它义务劳动,假期当家一周等。

(3)九年级:利用假期开展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进行环保、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3、社区服务的内容

社区服务以体验学习为主要教学形式,以社区服务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协作开展课外活动,假期活动、专题活动以及特殊纪念活动等集体社区服务,辅以个体进行的社区服务。课余时间,可利用节假日时间进行。

(1)社区科技文化教育活动:参加社区各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如敬老服务、社区宣传、环保宣传、法制宣传、社区文体活动等。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2)社区环境建设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活动,美化工作、科技、环保、人口、法制、文化等社会宣传教育活动。

(3)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帮贫助困、慰问孤寡老人、为残疾人、幼儿服务等活动。

五.综合实践课程的评价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二):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及社区服务课程实施方案

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是义务教育新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科目,是国家规定,学校自主开发的每个初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共30个必修学分。设置该课程旨在改变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走进社会生活,获得生存体验,使学生的学习生活更充实、更有趣、更有意义和富有创造性。它与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共同构成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根据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实验)》要求和省市区相关方案的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课程目标

(一)社会实践

1、使学生关心生活、关心社会和自然,关心科技进步和生存环境。

2、培育劳动观念,形成一定的劳动技能。

3、使学生获得直接感受和积累问题解决的经验,形成综合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探究社会问题的基本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独立思考和操作能力以及适应环境的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社区服务

1、使学生关心社区建设,主动参与社区的公益活动,形成诚恳助人、乐于奉献的积极态度和情感。

2、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参与意识、感恩意识、自主管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

3、使学生学会现代社会人际交往的本领,提初沟通与合作的能力,增强团结协作的意识。

4、培养学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服务他人的意识,并在社区服务过程中学习新知识,体验奉献的愉悦和人间的亲情。。

5、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区生活和社会环境,增长从事社会活动所需的知识,增强适应现代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

(一)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要求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活动,通过融入社会、接触生活,增加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体验与感悟,并在此基础上反思社会现象,发展思考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以下四类:

1、军训:进行军姿训练、军事知识教育、军事技能训练、国防教育和纪律的养成教育。

2、校园实践活动:

(1)校园值日;

(2)学生会、校文学社、小记者协会、校园广播站等学生社团活动;

(3)科技创新小发明活动;

(4)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

(5)节假日艺术排练活动;

(6)节假日体育赛前集训活动、校运会、体育节等活动;

(7)校园环保志愿者活动和街道环境保护宣传等活动;

(8)校园黑板报、宣传橱窗、校刊校报的编辑出版活动;【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9)校内志愿者活动:学校大型活动中或到实验室等馆室参加志愿服务工作;

(10)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校内其它义务劳动等。

3、生产劳动体验活动:

(1)到社会劳动实践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参观、参加工农业生产劳动活动;

(2)勤工俭学活动;

(3)假期当家一周,其它家务劳动等。

4: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活动:

(1)社会调查:抓住焦点、热点问题,利用课余、双休日、假期时间,进行环保、社情、国情、民情等调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

(2)外出参观、访问各类纪念馆、博物馆、农博园、科技馆等活动;

(3)德育基地活动:祭扫革命烈士墓活动,到德育教育基地接受思想教育;

(4)假期各种夏令营活动;

(5)“红色之旅”革命老区参观考察活动;

(6)访问知名人士、奥运冠军、成功人士并撰写人物通讯;厂矿企业发展的调研等活动;

(7)观看电影撰写影视评论、各种演出活动,听取各种专题报告会等活动。

(二)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学生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理解社会的重要途径。社区服务是一种义务的、志愿性的活动。社区服务要求学生以服务者的身份参与到服务社区的各项活动领域中,多方面体验并认识服务对象,应用所学的知识,提供各种对社区有意义的服务,不断增强对他人、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 社区服务活动包括以下三类:

1.公益活动:

(1)学雷锋献爱心活动;

(2)青年志愿者活动:如为社区大型活动提供志愿者服务,在公共活动场所(如旅游景点、公园、图书馆、宾馆)参与管理服务(如充当义务讲解员、服务员等),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

(3)社区科技活动、科普活动宣传、法制宣传、人口与保健宣传、环保与卫生宣传活动、社区文体活动。

(4)社区环境建设及卫生保洁活动:如社区环境卫生,社区绿地领养工作、城乡绿化、美化工作,城市交通秩序维护活动(充当小交警)等。

(5)“废品分类回收”活动;各类“义卖”活动;

(6)义务植树活动;

(7)各类义演活动;

(8)慰问军烈属等拥军爱民活动;

(9)深入社区走访孤寡老人、为离退休教师服务;

(10)行业辅助性活动:如在厂家或商家的产销旺季进行帮忙、支援农忙等。

2.帮贫助困活动:

(1)赴福利院、敬老院的献爱心活动;

(2)扶助特教残疾学生的爱心传递活动;

(3)“手拉手”活动;

(4)“送温暖”活动;

(5)各种特别捐助行动。

3.社区民俗活动:

(1)原生态地区、社区、农村民俗风貌的调查、摄影活动;

(2)家乡民俗调查。

三、组织实施

(一)组织机构

学校由政教两处和团委负责对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进行协调指导。由班主任负责对班级的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进行动员、组织、考核。由学校及班级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参加相关活动所获学分进行认定。

(二)活动形式

社会实践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校外实践基地或校内组织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由班主任负责统筹和管理。以小组为单位的社会实践活动(每组5—7人为宜),由小组长负责。

社区服务以志愿服务小组,学雷锋小组为主要活动单位(5—7人为宜),在学校或家庭所在社区范围内开展活动,活动可以由教师来组织开展活动,也可以由学生自主安排。学生自主安排的社区服务活动必须事先征得家长同意,并且报学校政教处批准。

(三)基本要求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

1、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自主性。鼓励并要求学生自己参与设计、自己选择主题、自己组织实施、展开自我评价,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判断、分析、反思和创造,将活动的实施过程作为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感悟生活的过程。

2、落实活动规范,保证严肃性和真实性。每次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做到任务、实践点、指导人员、责任人四落实。在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结束后,要如实填写《烟台二十三中学生社会实践或社区服务活动记录表》。注意做好考勤记录和活动原始纪录。

3、注重态度考察,重视过程体验,重在考察学生的参与能动性和真实体验。

4、增强安全意识,在组织活动时,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提初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同时加强与学生家庭、社会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各项活动。

5、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活动开展要从实际出发,积极主动,量力而行,讲究诚信。

四、学分认定[每学年30学分]

(一)社会实践[18学分]

1、学分设置:每学年共18学分。

2、时间要求:学生每学年必须参加1周(5天)学校组织的校园社会实践活动(如,军训,科技文化艺术节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采取集中安排与分散进行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第一学年度安排军训,第二、第三学年度安排生产劳动体验、参观考察或社会调查等活动。每学年不少于20天,每学期至少2次(各2天/次),假期1—2次(共7天)。

3.认定的基本条件:

(1)学生每学年参加1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3学分(必修);

(2)学生按时提供个人的社会实践记录(如日记、体验材料等)、学校和相关单位提供的证明材料。

4、认定方法: 以学年为单位汇总原始材料,学年末填写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表。首先由班主任根据学生参与的时间和态度给出学分,上报政教处或团委审核,最后由学校学分认定工作领导小组认定。学生自主安排的社会实践由实践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章证明或者提供作品或摄像,学校组织的实践活动由负责教师签章证明。

(二)社区服务[12学分]

1、学分设置:每学年共12学分。

2、时间要求:每学年分别参加不少于4个工作日(一个工作日不少于4小时)的社区服务并取得相关证明,每个工作日各获得3学分。

3、认定的基本条件:

(1)学生每学年分别完成4个工作日的社区服务,每个工作日不少于4小时。

社会实践课程实施和管理方案(三):2015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方案一:安阳实验中学学生寒假社会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寒假将至,为了促进研究性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要求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去关心社会发展,去关注社会问题,去尝试解决自己研究的社会问题,有益补充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自身的动手能力,开辟出有自己特色的社会实践的新途径。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二、活动宣传发动

1、在1月14(周一)的班主任会议上布置寒假社会实践任务,请班主任抽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认真学习活动方案,并指导贯彻。

2、各班班主任要在学生离校前确定寒假实践主题和分组名单,并组织各组召开会议,商讨活动细节。

三、活动组织实施

1、组织形式:学生一般以个人分散活动或按居住地域由5—10人组成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可以不按班级组织)

2、必须完成的实践活动:

(1)“节日小报”展示活动(手抄报的形式)

每个学生要以春节、元宵节为主题自编自创“节日小报”。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节日文化、收集节日资料、参加民俗活动,深入了解春节的文化内涵、展示节日收获和感悟,在心中积淀“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意识。

(2)“公益之星”评选活动(必须要有数码照片)

社区募捐活动、社区保洁活动、社区护绿活动、社区综合宣传活动、社区"陋习"纠察活动、社区敬老爱老活动、社区读书辅导活动、为孤寡患病老人和残疾人做好事献爱心、交通服务活动、环保志愿者活动,目的是引导同学们“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区做个好公民”。

3、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1)社会参观活动

参观、访问、考察(革命遗址、科技馆、英雄模范人物、杰出人物、现代化建设成果、市政工程、著名高校、工厂、高新技术产业运作情况等),例如以当地的居民小区为调查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可以“物业管理”、“商业网点”、“文化娱乐”、“教育设施”、“交通路线”等为研究方向。

(2)社会调研活动。(参考主题如下,也可自选主题)

*保护塘河并调查水质污染情况

*关于生活节能状况调查与研究

*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调查

*关于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可行性调查

*道路状况及改进意见调查

*中学生对压岁钱收支的调查与研究

*了解父母工作的企业的发展与变化

(3)科技小作品

看一次科普影视、读一本科普书籍、撰写一个发明提案或制作一件小发明作品。将自己平时所掌握的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介绍给邻居和身边的朋友,宣传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生产、健康生活的科学知识,倡导崇尚科学、破除迷信,反对伪科学。

(4)济困助学行动

参与爱心捐赠。少打一次的,少买一本闲书,少吃一次零食,节约零花钱,奉献点滴爱心,用春风般的关爱来帮助暂时贫困的学友。

3、注意事项

(1)就近就便:社会实践活动原则上要就近就便,组织学生在学校周边、学生家庭所在的城镇社区或者本村范围内开展活动,不开展跨区域的活动。

(2)在生活中提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07477/

推荐访问:综合实践课程实施方案 幼儿园课程实施方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