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美文 > 学生随笔 > 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时间:2017-01-09   来源:学生随笔   点击:

【www.gbppp.com--学生随笔】

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一):太和县教育系统“五项工程”实施方案

太和县教育系统“五项工程”实施方案 为不断提升学校文化品质,培育学校特色品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和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教育信息化进程,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全力打造太和教育“仁恕”品牌,特制订“五项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实现“中国梦”、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以学校仁恕文化建设为基础,以读书工程、人才建设、信息化工程为手段,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彰显办学特色,整体谋划,重点突破,逐步推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大力实施人才强县战略,为太和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愿景描绘

(一)“仁恕文化建设工程”美丽愿景

仁恕之道,太和教育之灵魂,前行之力量。以仁恕文化润泽校园精神,用仁恕思想丰厚文化底蕴,让太和教育彰显仁恕气质,为太和师生打上仁恕底色,形成太和仁恕文化品牌。

(二)“读书工程”美丽愿景

读书之趣,师生成长之根基,学校发展之源泉。让读书成为习惯,成为一种生活,用书香丰盈师生的心灵,打好人生的底色,通过宁静

致远的阅读,涵养师生高雅气质,打造高品位的书香校园。

(三)“人才工程”美丽愿景

人才,教育发展之基石,学校建设之骨干。扎根校园的沃土,引领课改的风潮,支撑名校的砥柱,为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人才的专业成长铺设道路,为人才的辐射引领保驾护航,让人才群星璀璨,让校园百花盛开。

(四)“信息化工程”美丽愿景

信息化,教育现代化的起点,工作高效率的保障。构建校园网络,推进在线课堂,校校通、班班通全面覆盖,云教学、云管理遍地开花。让信息化成为浇灌教育发展的春雨,让云校园成为触手可及的梦想。

(五)“质量提升工程”美丽愿景

孕育优秀的品质,锤炼健康的身心,积淀渊博的学识,铸就出众的能力。为学生梦想的实现助力,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

三、 落实路径

(一)仁恕文化建设

1.总体思路

坚持多元发展原则,在仁恕文化建设推进过程中不搞一刀切,不用一把尺子量,而是由各校围绕“提升学校文化实力,促进学校内涵发展”,实现本校“核心价值追求”。

具体推进采取“一抓四看五结合”:

“一抓”,即抓实“仁恕”文化创建。一是以点带创。积累经验树立典型,再普遍推开,申报、创建特色学校或示范学校。二是以培

带创。要从不同层面、不同环节,以校为单位,不断地开展系列培训,既有专家的理论指导,也要有基层一线的实践经验。通过专家的把脉诊断,学校实现文化建设提升。三是以评促建。下发《太和县“仁恕”教育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全县所有学校(包括民办学校)建成三类的仁恕文化建设学校。专家团队根据各校建设情况进行特色校和示范校的验收。通过验收推动各校创建进度,为各校提出创建意见建议,提升各校创建层次与品位。

“四看”,即多元发展,关注四个方面求提升。一看主流文化。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立德树人”等主流文化,与主流文化无缝对接。只有不断与时俱进,才能使“仁恕”教育文化永葆生命力,才能真正实现为太和教育铸魂。二看传统文化。要重视与传统文化的衔接,开发相应课程,把以经史子集为代表的经典传统文化教育引入课堂。三看学校文化。发掘属于一个学校特有的文化脉络,既能够体现现代化的追求,又能负载历史的深层内涵。四看故事文化。故事的传承能力、故事的生命力、故事的教育能力是其他方式不可比拟的。要通过校园好人榜、感动校园十大人物评选、仁恕故事征集等活动,打造属于自己的故事文化。在文化建设的时候,把故事穿插其中,体现出生活情趣和校园情趣

“五结合”,即多元发展与全县五项工程深度融合,以“仁恕”教育文化建设为统领,继续深化读书、信息化建设、人才建设、高效课堂建设、质量提升等五项工程。通过学校文化的生发,让“仁恕”教育文化落到太和的每一个校园、植根于师生的心里,全力推进太和教

育高位发展。

2.本年度仁恕教育文化建设重点

(1)通过培训推进仁恕教育文化建设。通过宣讲、现场会、论坛等形式开展对仁恕教育文化建设内涵及体系的培训,让全体师生走进仁恕文化、践行仁恕文化。

(2)分层次推进。一是扶持10所文化建设典型学校,召开现场会,深入剖析,带来启发。二是春节前对一二批课改校评估验收,根据各校申报意愿和文化建设情况,授予单项特色学校、综合特色学校、单项示范学校、综合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三是对于文化建设起步校,重点在于厘清思路,明确理念,构建文化建设体系,形成浓厚的创建氛围。

(3)活动推进。在全体师生中开展仁恕教育文化作品评选活动、演讲活动、文艺汇演等,并面向学校征集德育主题教育工作典型经验以及仁恕教育文化实践案例等。通过各种活动,让仁恕教育文化深入人心,外化于行。

(二)读书工程

1.继续推进学生“蓓蕾”读书工程

把“读书”与“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活动为载体,强化体验,突出“体悟”,增强读书实效。通过读书比赛、演讲比赛、征文比赛、板报比赛、读书笔记展评等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主题读书活动。包括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教育系列活动、开展“书香芬芳,快乐成长”读书活动、开展“三名”读书活动(“三名”读书活动即诵名

诗、读名篇、看名著)、开展“和书香做伴,与经典同行”亲子阅读活动等。

2.继续推进教师“浚源”读书工程

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必须养成阅读、思考、写作、研究四种习惯。通过教师的读书工程,改变“教者不读书”的怪现象,激发教师读书的内驱力,培养教师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让每个人都能“带着书香做教师”。

具体措施包括开设读书班、开展“我读国学”活动、开展“三读”活动、举办阅读指导课评比以及“研读教育名著、做智慧教师”优秀案例评选活动、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开发读书校本教材等。

3.创新读书环境,硬件建设到位

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城区学校,要设立教师休闲书吧、电子阅览室,落实好专用阅读教室建设,村级小学必须设置班级图书角,所有学校要做好图书室、班级图书角的管理与使用工作。

4. 搭建新平台,引领共成长

(1)举办校长读书论坛

以乡镇为单位,每年举行一届,在本乡镇范围内由各校轮流举办。校长作为师生读书的带头人,是学校读书活动的“发动机”,以校长读书带动教师读书,是推动校园读书活动的基础。让校长在工作之余抽出更多的时间潜下心来读书,静下心来思考,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论坛要做到期期有主题、有创新、有收获。让校长们围绕主题,谈读书的体会,叙管理的困惑,介绍先进的经验,阐述自己的

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二):《五星镇中心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

太和县五星镇中心学校

2013-9

太和县五星镇中心学校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

实施方案

为实施科教兴校、人才强校战略,进一步提高教育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推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人才能力建设为主题,以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培养造就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物为引领,为我镇教育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二、总体目标

以打造我校教育优秀人才队伍为目标,通过多种方式、多种平台,加大教育优秀人才培养力度,建立健全本土人才梯队培养长效机制,到2017年,基本建成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育优秀人才队伍。

三、培养对象、模式及周期

1.培养对象

全校教师

2.培养模式

教师培养序列为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师→本土教育家;班主任培养序列为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

3.培养周期

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培养周期为1年;模范班主任、学科带头人培养周期为2年;名师、培养周期为3年;本土教育家培养周期为4年。

四、培养方案

1.教师队伍

(1)群星计划——争创明星教师与星级化管理

按照胜任本职工作,专业素养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不断进步的标准,建立健全教师星级评比和管理模式,力求触动每位教师专业成长的神经,让每位教师都有梦想,每位教师都能成长,形成“人人想专业成长,人人能专业成长”的良好氛围。

措施:学校提供平台,为教师成长服务,并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档案,每

年举行一次明星教师评比活动。各乡镇、县直学校要根据德能勤绩的综合业务成绩每三年进行一次星级考核,星级分一至五星(一星为初级,五星为最高),各星级人数按照1:2:3:3:1的比例评定。每个教师的星级考核将作为其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绩效考核和岗位设置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推荐参加镇、县等各级各类优秀人才评选的重要依据。

(2)砺耕计划——培养一批骨干教师【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

按照能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并取得一定的成果和经验,有自己的独特教育教学风格,教学成绩突出,在本学科或专业范围内有一定的知名度的标准,评选认定校级骨干教师,培养推荐镇级骨干教师。到2014年,培养骨干教师10人。

措施: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开展骨干教师评选活动,培养一批高素质人才。建立个人档案,纳入教育人才库管理。制定专业型骨干教师个人发展规划,通过课改研究、考察学习、交流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素质。

(3)舵手计划——培养一批学科带头人

按照有一定的教育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特色,在本学科或专业范围内有较高知名度的标准,评选认定校级学科带头人,培养推荐镇县级学科带头人。到2015年,培养学科带头人5人。

措施: 为学科带头人稳定、持续发展创设各种有利条件,通过理论研修与学术论坛、课例研究与现场学术观摩、反思性教学与行动研究、专题汇报与讲座等方式,对学科带头人适时压担子,不断促使专业的发展和辐射作用的发挥,积极营造民主、活跃、和谐、奋进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

(4)领雁计划——培养一批学科名师

按照在实施素质教育中起示范带头作用,能敏锐把握本领域发展方向,在本领域中具有较高知名度和权威性的标准,评选认定校级学科名师,培养推荐镇县级学科名师。到2016年,培养学科名师2人。

措施: 遵循名师成长的规律,通过专家指导、理论深造、课题研究、名师访学、考察学习、学术交流和著书立说等方式,为名师成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名师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配备双导师,进行个性化、分学科培养。

(5)启明星计划——培养一批本土教育家

按照能把握教育规律,引领教育改革潮流,创新教育理论,结合本地教育特点形成理论体系的标准,培养太和本土教育家。

措施:以开放的思路,积极促进本土教育家和全国乃至世界知名教育家的交流和互动,学习他们先进的教育思想,从中汲取富有时代意义的精华,把握教育规律,选送参加国家、省级研修培训和教育改革战略专题研究班,

鼓励攻读研究生学位,结合我校实际,研讨、提炼出本土特色教育理论体系,著书立说。

2.班主任队伍

春雨计划——培养一批优秀班主任、模范班主任

按照能关心学生、爱护学生、理解学生、帮助学生,具有良好的班级组织和管理能力,注重素质教育,甘当人梯的标准,到2014年,培养优秀班主任3名。

措施:为班主任专业发展构建平台,引导班主任制定个人发展规划,采取专题讲座、合作研讨、班会观摩等有效形式,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有针对性和导向性地聘请专家学者面对面培训和指导,同时发挥骨干班主任的榜样示范作用,让班主任得到全方位、立体式、多层面的培训,快速形成一支素质优良,管理水平一流的班主任队伍。

3.后备人才队伍

雏鹰计划——培养一批优秀后备人才

按照政治思想好、专业基础知识扎实、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强、立志献身教育事业的标准,培养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和教育管理后备人才。

措施:制定培养计划,健全后备教师和管理人才培养制度,注重在实践中培养锻炼后备人才,做到“重点后备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人才优先培养”,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教师和管理人才及时放到重要岗位上,给他们压担子,让他们挑大梁,在实践中增强技能,增长才干,提升后备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五、职责义务

获得各级各类称号的教师要进一步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育理论水平,继续完善和更新任教学科知识体系,提高学术水平、教学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自我学习、反思、完善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总结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教学经验并推广。

1.承担并出色完成教育教学和教研任务。

2.悉心指导、培养新教师。

3.主持、参与、指导教育教学实验和教育科研工作,在实施素质教育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中起带头作用。

4.在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等方面提供咨询。

5.积极参加各级学术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各种评课、赛课、说课、献课活动。

6.加强师德修养,更新教育观念,参加各种进修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7.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经验。

六、权利待遇

1.各类优秀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2.建立优秀人才合理使用和流动机制。在选拔任用教学业务管理干部时(包括副校长、教务主任、教研组长等)优先考虑。在教师流动中,同等条件下,根据工作需要优先考虑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3.优秀人才优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经费学校承担。

4.积极参加中心校、教育局、人才管理办公室统一组织的教学教研业务活动的,视为正常工作并计入个人工作总量,列入绩效工资考评范围。

5.各类优秀人才可以在公共空间设立自己的博客等。

6.适时组织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竞赛和交流活动。

7.及时总结推广优秀人才教育教学经验、科研成果及先进事迹,并向媒体推荐宣传。

8.为优秀人才发挥专业特长提供适当的机会和平台,适时组织各种业务培训、学术竞赛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辐射和带头作用。

七、考核管理

1.年度跟踪管理

一是结合“星级教师”评价机制,并参考自身教师考评细则,制定星级考评细则,每三年对全体教师进行星级测评,测评结果上报镇人才办,并按不低于0.5%的人数比例实施末位乡镇交流制度。

二是对各类人才实行年度履职情况考核,考核不合格的取消其称号。

2.任期综合考评

各类称号按照评选周期,在新一届评选前,对上一届人员进行综合考评,考核优秀者可连任,连任人数原则上不高于70%。

3.新一届评选

考评结束后,开始新一届评选,评选人数在上一届总人数的基础上,增加20%,考评优秀的上一届人员,直接授予相应荣誉称号,新增人员通过评审后,授予相应荣誉称号。

4.评选时间

各类人才按照培养周期,在6月份完成。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立即取消其称号:

(1)弄虚作假,欺骗组织,骗取称号的;

(2)师德表现差,有损教师形象,造成不良影响的;

(3)不安心本职工作,未经允许,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太和县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三):2016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来源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群众文化活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前提和基础,是培育文化市场,加强人才储备和完善文化产业配套资源的必经过程,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目的和归宿。借繁荣群众文化活动之帆,行文化产业发展之船,是夯实基层文化基础,扎实有效地提高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必经之路,也是确保文化“惠民”、“富民”,促进文化产业、文化事业、群众文化有机共融、协调发展的有利途径。根据xx市实际,现制定xx市群众文化人才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一、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提升城市品位和影响力,文化建设意义重大。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关键在于培养和选拔一批热爱文化工作、勇于创新、积极进取、业务精干、甘于奉献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目前,全市群众文化人才建设普遍存在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一是人员学历偏低,知识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二是人才培养力度较弱,专才较少;三是年龄结构老龄化,队伍结构有待优化;四是文化经营管理人才比较缺乏,管理水平有待提高;五是对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无法适应新时期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一支业务强、素质精的人才队伍,因此,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中的主力军作用十分紧迫。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精神,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新的理念,紧紧抓住大力培养、积极引进、合理使用、宣传激励四个环节,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新局面,推进xx市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迈上新台阶,着力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区域文化经验的崭新飞跃。

三、工作目标

1、培训目标:大力加强以文化行政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文化艺术专业人才为主体的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文化人才工作新机制,着力营造有利于优秀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s/303655/

推荐访问: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 人才队伍建设实施办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