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植物养殖 > 林下经济

林下经济

时间:2018-06-08   来源:植物养殖   点击:

【www.gbppp.com--植物养殖】

林下经济 第一篇_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适合我省发展的几种林下经济模式

彭国营 周立林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种植、养殖等立体经营模式,使农林牧业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多态经营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促进林业进入良性循环,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促进林民增收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

一、林下经济发展原则

发展林下经济要有利于林木的生长发育,在不影响林木生长的前提下,可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种植作物应选不与林木发生剧烈的水分与养分竞争的品种,作物要与林木保持一定距离做好树盘,尤其是播种多年生牧草,更应注意,应避免其根系与林木根系交叉,减少肥水竞争。种植作物要植株矮小,生育期短,适应性强,与林木大量需水期最好能错开。种植作物与林木没有共同病虫害,比较耐阴和收获期较早等。发展养殖业时,所选动物应不啃食林木、不对林木造成伤害。

二、林下经济主要模式

1.林药模式

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阴的半夏、柴胡、金银花等,幼林地还可种植白菊花、知母、丹参、射干、板兰根、生地等。

2.林草模式

在幼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绿肥作物或牧草。

3.林禽模式

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鸡、鸭、鹅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50~100只,以多地块轮替放养为宜。

4.林菌模式

利用林下遮阴空气湿度较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平菇、香菇、双孢菇等食用菌。

5.林经模式

一般以种植绿豆、大豆、豌豆、花生、棉花、红薯等低杆小杂粮和经济作物为主。这些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又能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

6.林蝉模式

即在郁闭的林下浅埋蝉卵枝条,2~3年后即可收获,不用再投成本,操作简单,省工省力。

7.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发展林下经济,能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业资源转向林业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大大延伸了林业产业化的内涵,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作者单位:河北省青隆县八道河乡政府 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林业局)

林下经济 第二篇_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林下经济发展规划

一林下经济含义林下经济是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主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

二雅安市天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够高。农民对林下经济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信心不大,认为收益小,投资回收期长。同时,受到前几年种植青蒿失败的影响,农民形成“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定性认识。

(二)资金投入不充足。天全县林地经济潜力巨大,拥有42万亩林地,其中30亩以上可以发展林下经济。但目前还没有出台林地经济扶持政策投入,限制了林地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项目包装不成熟。由于林下经济没有更多的外地经验可资借鉴,自己挖掘力度不大,没有去调研,包装和打造林下经济的精品项目,即使找到好的项目,也很难达成共识,从而导致项目储备及发展模式严重缺失。

(四)技术推广不得力。示范推广力度是林下经济发展技术推广的基础。目前,尚未成立林下经济技术推广的专业机构,没有配置专门班子、专业技术人员;没有新建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没有举办林下经济专题培训班。

(五)服务体系不配套。截止目前,尚未建立林下经济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没有建立覆盖全县的林下经济服务中心、林下经济服【林下经济】

务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眼前后顾之忧由谁解决?怎么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得不到完满的回答。

(六)龙头带动不显著。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借力借势,仅仅依靠农民放鸭式的发展林下经济显得势单力薄,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则是明智之举。尤其要网罗产供销一条龙一体化的多家龙头企业加入到发展林下经济的行列中来。【林下经济】

三天全县发展林下经济的宏观方向

(一) 优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各乡镇、各龙头企业要因地

制宜地优选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根据自身技术专长、

资金实力、市场行情、现有环境等因素,按照可持续发

【林下经济】

展观,在保护好生态功能和生物资源的前提下,实现主

体生态农业协调发展。

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可供选择:

1、林菌模式。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林下经济】

2、林禽模式。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 60-100只。

3、林牧模式。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肉兔,每亩可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5只、兔30只。

4、林药模式。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等,金银花株距一般为70-100厘米。

5、林粮模式。农作物种植一般的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五小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6、林油模式。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为花生、大豆为主。

7、林蝉模式。即在郁闭的树行间浅埋孵化好的蝉卵枝条,养殖金蝉18-24个月即可收获,亩收益可达数千元。

8、林菜模式。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9、林草模式。即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

(二)政府借势,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林下经济投资周期短,见效快,特色突出,既是长周期林业的重要支撑,也是农产品生产的必要补充。

1、强化政策扶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把林下经济培育成为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新的增长点。策划全县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规划,扶持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实施办法等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大力推进“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养殖大户”“公司养殖小区+农户”模式,确保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计划、有步

【林下经济】

骤、统筹推进。

2、强化宣传引导。坚持“适宜、适度、适用、适当”的原则,加强林下经济产业发展高度引导,通过实施林下经济试点,动员、引导农民利用丰富的林地资源优势,探索林下经济等多种复合林区发展新模式,注重产业引导的超前性和适度性,不断进行阶段性总结和思路梳理。建立农、林、牧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相关农林资金渠道的作用,发放种养殖适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资料,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技术、模式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发展林下经济的热情。

3、强化技术服务。整合技术服务资源,以科技为支撑,成立林业、兽医、农技等部门为指导的技术服务组织,分片包户定期下乡进行林下经济实用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服务,解决林农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不断提高农民技术骨干和示范户的专业技术、技能水平。

4、强化科学规划。把发展林下经济与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无公害产品、畜牧发展、农业科技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六大方面结合起来,多角度多层次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着力推动重点区域重点种养殖集中小区林下经济的发展。

5、强化配套建设。整合扶贫项目、库区后扶产业项目、新农村建设项目、森林工程建设等各类项目建设资金,夯实发展基础设施,完善规划区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林下经济发

展提供有力的基础保证。

(三)部门借力,构建“一二三四五”工程林业部门是发展林下经济的主力军,理应精心策划,未雨绸缪,势力发展。

1、建设一十个林下循环经济的样板产业。天全作为盆地和高原过渡地带,严重缺乏重点产业以改善民生,结合本地生态屏障森林工程建设的巨大投入和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天全县建设成为川西地区林下循环经济的示范县,既是时代的需要,也是川西地区生态建设的需要,更是天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2、打造二十个立体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议林业部门在技术、规划、办证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林下经济。在此基础上,辐射拉动青衣江江屏障工程林下经济带及高山林下经济带的快速发展。

3、扶持三十个专业林下经济龙头企业。建议林业部门以招标方式,有目的性地选择和培育扶持专门发展林下经济的龙头企业三十家,实行一家企业一片林地,一个基地,一个产业,一个模式,以此带动林下经济规模发展。

4、构建十个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建议林业部门规划以乡镇为单位,若干宗林地为基础,成立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社,统筹发展森林工程、林下经济、退耕还林巩固工程,使发展林下经济有人说话,有人做事。

5、培育五十个林下经济种养殖专业大户。天全县种养殖户较多,但缺乏真正的种养殖能手和上规模的大户。故此,集中培育五十

林下经济 第三篇_林下经济典型材料

积极发展林下经济 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舞阳县林业园艺局

舞阳县位于豫中平原,隶属于漯河市,全县辖14个乡镇, 395个行政村,总人口60万人,国土总面积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4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近几年,县委、县政府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在抓好林业生态体系建设的同时,努力发展林下经济,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生态旅游有了快速发展。目前,林地面积达12.99万亩。全县发展林下经济6.3万亩,从业人数达到7.6万人,年林下经济收入达到2.5亿元。先后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县、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县等荣誉称号。原国家军委主席曹刚川和省委书记卢展工视察我县林下经济时,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我县是全国平原林业的榜样。

一、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发展林下经济的认识 舞阳作为一个典型的平原农业县,南岗北洼,中部多河叉,旱涝灾害频发,农村经济发展一直比较滞后。为彻底扭转这一局面,我们在全面分析发展形势、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紧密结合舞阳实际,创造性的把林业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的突破口,连续多年开展造林绿化“决战年”和“攻坚年”活动,实行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落实“一把手”工程,突出农田林网、生态廊道、村镇绿化、林业产业四项重点,全面开发荒地、荒滩及沟、河、路、渠,有效地增加了林业资源。十年来,高标准、高质量的农田林网逐步建成,经济林

规模稳步提升,全民绿化意识不断提高,平原绿化水平不断提升。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26.2%,林网控制率达96.1%,粮食亩产由原来的300公斤猛增到750公斤,林果业年产值3000万元,农民纯收入由1999年的500元提高到2700多元。“白天不见村庄,夜晚不见灯光,人在林中走,车在画中行”已成为舞阳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随着粮价升高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上气候变暖、林木病虫害逐年加重,林业比较效益下降,林农的积极性受到影响。县委、县政府清醒的认识到:舞阳林业的发展一刻也不能放松,巩固和发展生态建设的成果,关键要找准政府要生态、林农要效益的结合点,让林农得到实惠。

二、立足实际,深入调研,注重规划引导

林改主体改革刚刚结束,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清醒的认识到:“分林到户、还林于民,只是林改的第一步,以林增收、以林致富才是真正的目的”。通过组织有关部门深入基层调研,外出参观学习,全县上下形成了共识:要想植好树,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发展林下经济,保护好农民营林的积极性,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县委、县政府把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彰显林改成效的根本立足点,依托林改主体改革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加强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明确以兴林富民为目标,围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和森林旅游三大重点和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品牌化营销三个关键,全面提升林业产

业的整体素质,推进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林业产业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建成特色突出、布局合理、生态和经济效益显著的林业产业体系。

(一)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巩固传统产业

一是立足套种,改善种植结构。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 大力推行宽窄行耕种技术,以短养长,大力发展林粮结合、林药结合、林菜结合、林草结合、林果结合等模式,实现多个产业相互促进,最大限度提高林地整体收益。二是因地制宜,推广特色种植。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战略,在文峰、吴城、章化等乡镇多20个村,培育中草药、地参、魔芋、花卉等基地十多个,种植面积两万多亩;发展蔬菜生产基地三个,面积达四万亩。三是立足区域化布局、产业化发展的原则,着力打造区域特色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将相关扶持政策集中向种植大户倾斜,不断提升种植大户的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仅香菇种植来说,全县5亩以上的种植大户就有36个,亩均收入万元以上的就有330户,4万元以上收入的就有13户,初步解决了种植布局分散、生产管理不到位、专业化生产水平较低等问题。四是立足本职,发挥部门优势。坚持高标准建设中试基地、精选良种育苗、严把育苗质量。在良种育苗和造林环节上勇于创新,培育出了一批批良种壮苗,现已为社会共提供近150万株良种造林苗木。

(二)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产业

一是以双汇产业化工程为依托,引入工业化理念发展林下养殖,重点推行林间养殖,走以林养牧、以牧促林的发展路子。形成了以辛安绿源公司等为龙头的一批林下养殖基地。在稳定发展生猪、家禽两大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肉牛和肉羊养殖,进一步优化畜牧养殖结构。目前,全县共发展林间养殖大户60多户,年饲养禽类达300万只,增加农民收入5000多万元。二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发展龙头企业。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农户” 的产业化形式,实行统一区划、统一供应、统一标准、统一目技术、统一验收、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的七统一,实行标准化质量过程控制措施,使养殖企业与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产业快速发展,农户大幅增收的目的。三是坚持走订单农业之路,先找市场,再抓生产、产销挂钩,以销定产。最大限度的减少养殖的盲目性,化解生产风险,最终实现农民的增产增收。通过大力扶持企业建基地、拓市场,坚持走培育、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道路,目前,全县不同养殖品种的大户如马山才养鸡场的麻鸡,绿源公司的波尔山羊,金凤养殖场的鸡鸭鹅等龙头企业共20多家。

(三)通过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提升森林生态文化底蕴。

一是发展观光园林。通过对荒沟、荒滩进行综合治理,实行美化绿化,兴办“农家乐”、“森林人家”。我县保和乡冯河村张振乾先后投资3000多万元,治理荒滩、荒坡1500

多亩,开挖坑塘200亩,整修道路25公里,植树32万株,建成了集休闲、娱乐、餐饮、观光为一体的生态园林,被评为省级生态旅游园区。二是建设河南沙河湿地公园,保护生态多样性。充分发挥空气清新、生态良好的优势,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合理布局、和谐发展”的原则,坚持以农民为主体,把增加农民收入放在首位。通过森林休闲观光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如(交通、餐饮、零售等)的发展,进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多措并举,全力保障林下经济快速发展

一是成立由县长任组长的高规格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并经编委批准,专门林业产业办公室,各乡镇也都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组长的相应组织,把发展林下经济纳入乡镇和有关部门实行目标管理。二是将农业综合开发、小农水、粮食增产和林业生态建设等涉林项目资金统筹安排,集中摆放,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资金保障。其中,对重点项目区实施通路、通水、通电;对每个食用菌大棚财政扶持2000元,对新栽植的经济树木,项目资金不足部分由政府进行补贴;县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先进乡镇和典型大户予以奖励。三是实行目标管理,每年年初与各乡镇、各有关单位分别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各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把任务分解到每个乡镇和相关单位,签订目标责任书。定期对任务推进情况进行督导。

四是严格责任,兑现奖惩。对经检查验收的乡镇和相关单位

林下经济 第四篇_浅谈如何发展林下经济

盘县坪地彝族乡发展林下养殖业初步探讨

【摘要】:近年来,坪地彝族乡在乡党委、乡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结合坪地彝族乡林子多的特点,积极推进林下养殖业的发展和优化调整,通过技术引导、产业扶持等方法,大力发展林下养殖产业, 依托林下养殖资源优势和发展远景,把林下养殖作为振兴坪地彝族乡农村经济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找出一条既能保护生态又有经济效益的发展路子,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关健词: 林业 养殖业 发展路子 探讨

前 言:如何发展林下养殖、养殖业该如何发展呢?找出一条发展林下养殖业的路子,既环保又致富。林下养殖采用散养方式,禽畜主要采食野草、昆虫等天然活性食料,节约了饲料成本,加之活动范围大,具有肉质结实、味美、脂肪少、无公害等优点,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禽畜的粪便是天然的有机肥料,能够促进树木的生长,放养的禽畜吃地上的青草,觅树下的害虫,因此既保护了树木又使农民得到增收。

1.坪地彝族乡概况

1.1地理位置

坪地乡位于盘县北部,与洒基镇、松河乡、普古乡、四格乡及水城县的云盘乡、龙场乡、云南省宣威市田坝镇毗邻。地处东经104°30′~104°38′,北纬26°05′~26°09′之间,境内最高海拔2886.4m,最低海拔1440.8 m,乡政府驻地海拔2050m。

1.2林业资源状况

根据数据汇总,坪地乡国土面积为226800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135 168.6亩,占全乡国土面积的59.6%,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为53 304.3亩;疏林地面积679.5亩;灌丛草地地面积58594.65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21 450.6亩;宜林地面积1139.55亩,其中荒山荒地面积1044.3亩;其它宜林地95.25亩;四旁树占地面积1 900.65亩,森林覆盖率50.18%,林木绿化率50.18%。

1.3畜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德保,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规模养鸡场自主经营”三种林下养殖业发展模式,实行规模养殖户新建鸡棚给予资金补助、帖息贷款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做大拉长林下养殖产业链条,目前,该县培植有林下养鸡(养猪)专业合作社2个,正在申办林下养鸡专业合作社3个,发展存栏5000羽以上林下规模养鸡场(户)253个,培植林下养鸡示范基地4个,培植林下养鸡示范户37户,注册1个肉鸡商标。2009年以来,该县累计出栏肉鸡300多万羽,产值7600多万元,农民收入超700万元。

【林下经济】

模式二:合作社+农户

该县燕峒乡那美农民养鸡专业合作社现有养鸡专业户10户,拥有21个1.26万平方米的鸡棚,年生产、销售肉鸡可达40万羽,年利润约为40万元。合作社实行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股经营模式,在360亩速生桉林下发展肉鸡养殖,实行“四统一”管理方式,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的运作方式,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周边25户农民发展林下养鸡业。1-8月,已累计出栏肉鸡18.5万羽,现存栏8万羽,预计全年可出栏肉鸡近40万羽,产值700万元。荣华乡九州养猪专业合作社现有养猪专业户5户,主要利用八角林地发展林下野香猪养殖,带动周边36户农户发展养猪业。

“野猪耐粗饲,和家猪相比,饲养成本低,经济效益好,而且野猪肉质优口感香味道美,比较好卖,常年供不应求。”该合作社理事长陆建设说。

模式三:规模养鸡场自主经营

“现在林地经营权分到个人,我利用自己林下资源饲养土鸡,一年收入就有2万元。”提起林权改革带来的变化,城关镇汉龙村村民露出满脸笑容。目前,像黄仁海一样受益于林权制度改革的农民越来越多,林下养殖已成为德保农民脱贫致富的“香饽饽”。

该县都安乡都安村农民赵世行,以发展水果产业为契机,在占地18亩的都安园艺场内发展柑橙果树下养鸡。“我现在拥有2个鸡棚共 1200多平方米的鸡舍,今年已出栏肉鸡三批共1.5万羽,销售肉鸡纯收入5万多元。”赵世行说。自己发展林下养鸡富起来了,赵世行还带动周边的8户农民也发展林下养鸡业,大家共奔致富路。

林下养殖好处多,德保又有非常优越的养殖条件,如何规划才能更好地发展?“我们将结合林权制度改革,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以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主线,依托玉宝养殖公司龙头企业和养鸡(养猪)专业合作社带动,通过政府扶持和引导,推动‘银企’合作,加快林(果)下养殖产业发展,使其成为振兴农村经济的新亮点和实现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关键词 林下养殖 合理利用 增收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以森林为主要经营对象的林业,不仅承担着生态建设的主要任务,而且承担着提供多种林产品的重大使命。进入21世纪,人类正在继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之后开始向生态文明迈进。我国也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林业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特殊作用。

一、林下养殖

林下养殖,主要是指以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来发展林下养殖业。林下养殖业是在2008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集体林地承包到户,农民充分利用林地,科学经营林地,而在农业生产领域涌现的新生事物。它是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的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不砍树也能致富的有效途径。

发展林下养殖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促进绿色增长的迫切需要,是提高林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林业站、畜牧站要认真总结经验,科学谋划,加强引导,政府要积极扶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确保农民不砍树也能致富,实现生态受保护、农民得实惠的改革目标。

二、林下养殖的特征

林下养殖投入少、见效快、易操作、潜力大。发展林下养殖,对缩短林业经济周期,增加林业附加值,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开辟农民增收渠道,发展循环经济,巩固生态建设成果,都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这么说,发展林下养殖让大地增绿、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源。十年树木是林业生产的基本特征。相对漫长的林木生产周期,对林业发展以及对林改后农民发家致富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只有让林地早点下“金蛋”,才能更好地促进林业生态建设及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以良好的经济效益巩固林改成果,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

三、如何发展林下养殖

1、统筹规划,因地制宜,整体推进促发展

坪地乡林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各村之间存在差异,林业资源分布不均匀,产业基础强弱不对等,农民生产方式各不相同,发展林下养殖既要统筹规划,又要因地制宜,多种产业模式齐头并进。为此,在林下养殖发展规划布局上要充分而深入的调研和思考,做到总体掌控、分区规划、科学布局,积极引导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的方向发展:王家箐村、七官云村、洒克梅村、上述格村、柏木嘎村、岔河村、格青底村、包包寨村、小树林树林业资源及灌丛草地丰富,适宜发展林下黑山羊放牧、牛养殖,养鸡、养蜂;营上村、雨格村、发冲村、箐口村、莫西里村、蒋底村近年来的人工造林多,树树株行距配合得比较合理,适宜在林下种草,发展年和羊圈养。各村均形成了符合各村实际,布局科学合理、资源效益充分发挥的林下养殖发展模式。

2、典型示范,规模带动,整体联动聚合力

林下养殖发展之初,多由农户或林农自发形成,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探索性和试验性,导致大多数农户或林农等待观望,因此,扶持好典型,抓好大户带动就显得尤其重要。在典型带动方面,应通过培训一批有丰富林下养殖经验、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发展规模的大户作为典型,示范带动林下养殖发展。

3、扩面融资,破除瓶颈,多元投入保壮大

林下养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同样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难题。为突破资金瓶颈制约,应采取“多渠道注水”的办法,来融资发展。主要是财政奖励一点,向上面争取一点,集合社会资金解决一点,林权抵押贷款支持一点,保险理赔补偿一点。为大力发展林下养殖,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典型示范户、生产大户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资金奖励支持。同时,充分发挥社会投资的主体作用,积极吸纳民间融资。此外,主动对接银信部门,全面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和政策性森林保险工作,帮助广大农民和林业生产经营者解决林下养殖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

4、分类引导,规范服务,创新发展增效益

林下养殖要发展壮大,必须走规范化、标识化发展之路,做好规范、引导,对林下养殖和各类林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全面调查,针对林畜、林禽、林蜂、等多种经营项目和模式,分别进行指导与帮扶,促使其在规范有序的生产中不断壮大。同时,畜牧站要为广大林农提供技术培训等服务,走科技兴林、兴牧的道路,是林下养殖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技术推广单位之间搭建合作平台,推进科技协作,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开发与服务机制。积极引进和推广适宜林间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大力推广和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立林下畜产品在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体系。同时示范户和农民技术骨干的信息咨询和技术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加大技术保障力度。

5、保护生态,改善环境,兴林、兴牧富民助和谐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金山银山不一定是绿水青山,绿水青山一定是金山银山”。为了更好的发挥林业生态优势,加大林地综合开发,发展林下养殖,应使广大林农更深刻地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农民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扩大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增强水土保持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使广大林农充分认识

林下经济 第五篇_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1、林下经济的几种模式

林下经济就是充分利用现有的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从事林下养殖、种植等立体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农林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发展林下经济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而且对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林树种特性及多年试验推行的经验,发展林下经济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林菌模式

即充分利用林荫下空气湿度大、氧气充足、光照强度低、昼夜温差小的特点,在郁闭的林下种植双孢菇、鸡腿菇、平菇、香菇等食用菌。

二、林禽模式

即充分利用林下昆虫、小动物及杂草多的特点,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鸡、柴鸡、肉鸭等,在一般情况下,每亩可投放60—100只。

三、林牧模式

即在林下放养或圈养肉牛、奶牛、肉羊、肉兔,每亩可分别投放牛5头、肉羊5只、兔30只。

四、林药模式

即在林间空地上间种较为耐荫的白芍、金银花等,金银花株距一般为70—100厘米。

五、林粮模式

农作物种植一般的绿豆、豌豆等小杂粮为主。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五小杂粮的需求不断增加,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非常可观。

六、林油模式

油料作物属浅根作物,具有固氮根瘤菌,不与林木争肥争水,且又覆盖地表,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种植作物一般为花生、大豆为主。

七、林蝉模式

即在郁闭的树行间浅埋孵化好的蝉卵枝条,养殖金蝉18—24个月即可收获,亩收益可达数千元。

八、林菜模式

根据林间光照强弱及各种蔬菜的不同需光特性科学地选择种植种类、品种,发展蔬菜种植。

九、林草模式

即在郁闭度80%以下的林地,有选择地种植不同种类的优质牧草,如紫花、苜蓿等。 林下经济既可以达到人工抚育促进林木正常生长的要求,又可以增加综合效益,真正达到地尽其力、一举数得的目的。 (濮阳县林业局 陈秀梅)

2、2002年以来,濮阳县大力实施以退耕还林、速丰林、防沙治沙等为主的各项林业重点工程,成效显著,累计完成成片造林30余万亩。

但随着造林的不断深入,原有的3×2米、3×4米等造林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弊端,无法适应当前林业发展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经过几年的试验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平原地区的造林模式——宽窄行,并在实践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和显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县林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过去工程造林通常采用3×2米、3×3米、3×4米的株行距,这种造林模式的优点是前期材积增长较快省工省时,但是弊端也很明显,栽植过密,树木就会过早郁闭,通风透光性差,易发生病虫害,生长缓慢,并且给林木的抚育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森林防火带来诸多不便和隐患。同时由于生长缓慢或病虫害致死,林农只好在林木中龄甚至幼龄期进行间伐或皆伐,树木三年树冠即交接郁闭,林下无法再种植其它农作物,造成土地

闲置浪费,给林农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林农植树造林的积极性。 宽窄行模式是充分合理地利用光照条件和土地资源实行资源及效益的优化。根据实际情况采用2×2×10米、2×3×8米、2×1.5×15米等不同的株行距,一是克服了栽植过密、郁闭早、生长缓慢、易发生病虫害的弊端;二是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使林下土地的利用年限延长2—3年,从而更好发展林下经济,提高综合效益;三是可最大限度地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加快树木生长,据2002—2006年连续五年的观察、测算,采用宽窄行模式的造林,在立地和管理相同的条件下,栽植107杨比采用传统栽植模式的造林,生长速度明显加快,单位面积林积提高25—41%,经济效益非常显著。

通过多年的推广实践,宽窄行造林模式已显现出其独特的作用和巨大的潜力,是一种适合平原地区造林较好的栽植模式,很值得在林业生产中加以应用推广。

(濮阳县林业局 马利霞 胡一平 郭利霞 肖焕粉 贾来法)

3、三埋两踩一提苗”树木栽植技术要点“三埋两踩一提苗”是林业技术部门提倡的一种科学的树木栽植方法。这种栽植方法包括三次埋土、两次踩实以及一次将苗木向上提起的过程。具体栽植技术要点如下:

开挖树坑时将表土(浅层土)放成一堆,将心土(深层土)另外放成一堆,不要将表土和心土混放,为以后的栽植作好填土准备。树坑挖好后,第一步不是先放树苗,而是先将基肥放在树坑的最下层,然后将表土碾碎,平整、均匀地放在肥料上,这样树苗的根部不直接接触肥料,碾碎的表土又为根部提供了向下生长、扩展舒张的良好条件,这是第一“埋”,埋的是肥料和表土。接着放入树苗。树苗放入后进行第二埋,就是培入心土,在培土到一半时,暂停培土,将树苗稍微向上提一下,这叫“一提苗”,目的是防止树苗窝根,影响成活和生长。提苗后,不要立即埋土,这时要将已埋的土向下踩实,目的是使树苗的根须和土壤紧密接触,尽快吸收水分和营养元素,以便扎根生长。有利于树木的成活和生长。接着进行第三埋,就是将剩下的心土埋入,一直埋到与地面平齐,进行第二次踩实,目的是使树苗树干挺直,也使树苗与土壤紧密结合,以防被风吹斜。最后将土在树苗根部打成围土堰,注意要打成倒漏斗状,这样可承接雨水和浇的水,使雨水可顺着树根流下,切忌打成覆碗状,使水分散向四周,不能顺树根集中流下。每次浇水后,最好覆上土(仍成倒漏斗状),以防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

林下经济 第六篇_林下经济项目

林下经济项目------“溜达鸡 ”

“溜达鸡 ”让甘肃创业大学生赚不停 成农村致富带头人

中国甘肃网-兰州晚报作者:

原标题:“溜达鸡”让创业大学生赚不停

李海龙和他的“溜达鸡”

中国甘肃网9月1日讯 据兰州晚报报道 这是一个“双联”活动中的典型人物,也是一个大学生回乡创业的标杆,有知识、有想法、有能力、有活力的知识青年得到各方的帮扶,在广阔田地中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成为农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大学生成了“专业户”

“有一个大学生回乡养鸡,成功创业。”8月中旬,记者来到榆中新营乡采访时得知这样一条线索,这位青年创业过程中得到联扶单位的帮助,成了远近闻名的养鸡专业户。这让记者立即好奇起来,迫切地想去了解一下情况。 蓝天白云、青山草盛,微风过处带来阵阵清新的香味,山坡上,一大群鸡在啄食,后面几只鹅在嘎嘎鸣叫。一位年轻人正站在不远处观察鸡群。记者一来到这个散养鸡场,就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恬静、自然、野趣„„好一幅田园牧鸡图。

这里是祁家河村新庄河社,那个牧鸡年轻人就是这里的主人,村里的回乡大

学生李海龙。李海龙3年前毕业于兰州工业技术学院,25岁的他一个人经营着这个散养鸡场。

城市里上完大学怎么回到农村养鸡?在记者的追问下,李海龙讲述起他的创业史。2011年他从兰州工业学院毕业,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到了找工作的时候才发现他对油漆等化工原料过敏,要想找到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实在困难。他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既然不适宜在城市里上班,不如回家在广阔田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吧。

临近毕业时,他去邻近村一个养鸡户中买鸡,看到人家散养鸡非常好,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毕业回乡之后他便开始着手行动,他先去人家那里学习养鸡技术,同时购买养鸡书籍、并在网上与外地养鸡专业户交流。

各方帮扶创业青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养殖业。”李海龙说,抱着对家乡的一腔热情他毅然回乡创业搞养殖业。

当时家里经济情况不是太好,父亲只给了几千元,李海龙从网上购买了1000只土鸡进行试验养殖,喜欢钻研的他慢慢地掌握了养殖技术,并且超过了附近的养殖户。可是有了扩大养殖规模的条件,想进一步发展时遇到了难题,资金问题限制了他的步伐。

就在这时,双联活动开始了。乡政府在基础设施方面给了他很大支持,批给他600亩荒山养鸡,并且是无偿使用;他为资金犯愁的时候,祁家河村的双联单位榆中合作银行的人来了,在听取了他的想法思路后,通过农户小额创业贷款第一次就给他贷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购买种鸡的钱一下子就解决了。从2012年创业之初的1000只鸡,到2013年的7000只鸡。李海龙说:“榆中合作银行对我的支持帮助确实很大,他们的‘双联’工作确实做得很到位,服务确实很好。” 对于这些,榆中合作银行甘草支行的刘善凯说,“双联”活动中要求,帮扶一些有能力、有想法的人致富,作为回乡大学生,李海龙有创业的潜力,并且具有示范意义,我们银行全力支持他创业。

今年上半年,李海龙的鸡即将出栏,当时市场不景气,他们也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了帮扶这个年轻人,在董事长周承中的提议下,合行职工自掏腰包将这一批鸡购买,解决了李海龙的难题。

立志成为致富带头人

“今年预计收入可达到20万元。”当记者问及今年的收入时,李海龙很有自信地回答道。2013年,他分3批引进土鸡7000只,共计收入在14万元左右。养鸡尝到了甜头,今年7月李海龙一次性又引进3000只土鸡进行养殖,并建了450余平方米的鸡舍,打算今年养鸡总数达到10000只以上。

李海龙介绍,祁家河村山上地表植被丰富,远离居住区,空气质量好,环境无污染,很适合饲养散养鸡,并且散养鸡营养价值高,发展前景也很好。散养鸡大家都形象地叫它‘溜达鸡’,他的鸡每天都上到山溜达,饿了吃青草,渴了喝泉水,只稍稍喂一些玉米。饲料都是纯天然的,不添加任何激素,每只鸡的饲养时间均达到了6个月以上,饲养时间长,鸡品质好,鸡肉精道,味道鲜美。鸡蛋蛋壳厚,蛋黄颜色黄,蛋黄蛋清分明,营养价值高,很受城里人欢迎。

随着散养鸡养殖的成功,村子周围的很多人都闻名去拜访,李海龙来者不拒毫无保留将养殖经验传授给乡亲们。看着自己辛勤劳动得到认可并能和父老乡亲一起分享,李海龙满怀信心地说,“为进一步拓宽养殖规模,还要在相邻的林地里继续增加散养鸡数量,并在开拓市场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去帮助更多的乡亲,尽自己的微薄之力鼓励大学生勇于创业。”

新营乡乡长赵震对记者说,“双联”活动就是增强农民脱贫致富的“造血”功能,培养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他们具有示范及带头作用,让这些人成为农村发展的主力,农村才能得到可持续发展。

泾川县:“溜达鸡”溜到大城市 赵永刚罗保虎 稿源: 甘肃农民报 2012-07-17 11:57

本报通讯员赵永刚罗保虎

“咯咯咯„„”7月9日,当笔者走进泾川县党原乡永丰村花果山林下养殖场时,传来一片鸡叫声。葱笼茂密的洋槐林里,一座座由彩钢瓦建成的蓝色鸡舍在阳光的照耀下格外抢眼。

见到养殖场主人王辉明时,他正在忙着清理鸡舍。“这就是我自然放养的‘溜达鸡’,吃得是我自己种的玉米,喝得是干净的自来水,住得是林地。我的‘溜达鸡’肉质好,不愁销路„„”王辉明自豪地说。

这个养殖场是“双联”行动中村上的帮扶单位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帮着建起来的。由于搞林下养殖对于村里人来说都是第一次,许多人都不愿承包养殖场,他当起了“开路先锋”,今年养一茬,他给村上交一万元的承包费。王辉明介绍道。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开展以来,党原乡永丰村这个年人均收入只有2235元的贫困村被列为省机械设备成套局的帮扶点。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先后8次深入该村开展帮扶行动。在实地考察中,帮扶单位发现村里的花果山林场草木繁茂、水源丰富、三面悬崖、避风向阳,有着搞林下养殖的天然资源优势。在征求贫困户发展意愿的基础上,经过多方论证分析,省机械设备成套局投资50万元,建办了党原乡永丰村“双联”林下养鸡有限公司,扶持村上的特困户发展生态林下养鸡项目。

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在永丰村的蹲点干部许尔全介绍:“公司按股份制管理,特困户以劳务、技术等形式自愿入股,所得收益全部用于特困户的脱贫致富,达到产业富民的目的”。 发展项目资金有了,养“溜达鸡”的技术难题如何解决?省机械设备成套局局长高建国亲自挂帅,组织村负责人、特困户代表专程到渭源县“取经”,学习先进养殖技术。一个多月后,一座610平方米的鸡舍在花果山落成。6月4日,第一批5000只鸡苗投放养殖场。 谈到养“溜达鸡”的利润,王辉明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近年来生态放养鸡以其绿色环保、肉质鲜嫩、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青睐,一只鸡纯利润在15元左右,这茬鸡养下来应该能赚6万多元,除去一万元的承包费,还有5万元的利润。”

目前,王辉明的“溜达鸡”主要销往四川等地。他的目标是明年达到上万只的规模,联系更多的特困户合伙发展,利用本地丰富的园林资源,养出更多的“溜达鸡”。“只要养出好品质的鸡,我的“溜达鸡”就能溜达到更远更大的城市去。”王辉明笑着说。

林下经济 第七篇_林下经济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452082/

推荐访问:林下养殖 伊春林下经济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