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兴趣百科 > 手工制作 >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时间:2017-09-01   来源:手工制作   点击:

【www.gbppp.com--手工制作】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第一篇_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1. 如何评价社会主义改造?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2. 发展、改革、稳定三者的关系?

一、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们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一条基本经验。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压倒一切”,这三个论断深刻表明,改革、发展、稳定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三个重要支点,缺一不可。江泽民同志强调,改革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必然要求进行利益调整、体制转换和观念更新。因此,要始终正确把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并强调这是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实践证明,三者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和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我国的改革已进入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注重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不仅事关深化改革共识的形成和改革动力的增强,而且事关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

二、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实践证明,不改革,就不能发展,就是死路一条,相反,哪里有改革,哪里就有发展,哪里就有稳定和新气象。通过20多年的全面改革,我们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这个体制还不完善,发展还面临着许多体制性障碍,必须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在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财税体制、金融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为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体制保证。。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内在统一的结合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离开这个共同的立足点和政策措施的结合点,改革决策的科学性、改革政策的协调性,发展的全面性、稳定的长期性都将难以实现。只有抓住这个结合点,三者才能真正成为互为前提、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

必须树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发展稳定工作的理念。要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开创新局面;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政治立场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想方法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做到总揽全局、统筹兼顾,防止片面性、绝对化;要把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和平、合作、和解、和谐理念贯穿到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之中,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共同营造安定团结的良好氛围。

必须把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原则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工作实践中。全面、协调、可持续既是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深化改革、保持稳定、促进和谐的内在要求。

总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结合点,更加注重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为“十一五”规划顺利推进创造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体制环境。

3. 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偏差?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主要是“在一九五五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和个体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一九五六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于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出现这些问题,有指导思想上急于求成、不够谨慎,工作方法上过于简单的因素,同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也有认识上的一些问题,主要是:在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单一,追求纯粹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和理解上过于简单化,只注意到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这两种基本形式,而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公有制经济可以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缺乏认识。党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曾对这些问题有所觉察,对某些问题也做过纠正,但毕竟认识不深。更重要的是,当时党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还没有来得及形成科学的理论,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致使一些遗留问题长期没有得到解决。但是,不能因为出现这些失误而否定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意义。列宁说:“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的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 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上,有两个事实是世界历史上各种革命大变动中罕见的:一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仅没有造成生产力的破坏,反而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二是这样的变革没有引起巨大的社会动荡,反而极大地加强了人民的团结,并且是在人民基本普遍拥护的情况下完成的。这些情况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的确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性胜利。

4. 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关系。

第一,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改革的目的,又是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

力,尽管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前者是为了在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但他们之间同时紧密联系,必可分割的。

第二,,无论是社会主义改造还是社会主义改革,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都

有其发展的内在必然性,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进程中两个前后相继,不可或缺的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同样,没有社会主义改造也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巨大发展。

第三,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而是对于社会主义改造的

继承,纠正和发展。社会主义改造后期过于急促和粗糙,出现了一些偏差和失误,遗留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后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但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克服,甚至在一些方面又有发展,特别是此后不久出现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和经济建设中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充分发展,社会主义改革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一些遗留问题及其以后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的纠正,并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改造的否定,也不是要回到改革前的状态,而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进行调整和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目的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第四,,不能因为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出现了某些不足就否定了社会主义改

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继承社会主义改造留下的积极成果,也需要妥善的解决社会主义改造的遗留问题。无论是改革还是改造,都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二者有着内在的,历史的逻辑关系。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造在本质上毫无二致,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更何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的改造趋势,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两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5. 解释“定息”,“四马分肥”。

定息,也称定息时、定息盘,是指每天确定互换协议中浮动利率的具体时间,各个市场上浮动利率的每日值,通常由某一机构(例如国际互换和衍生工具协会(ISDA)在某一特定时间 (定息时)对交易商进行调查后,计算出所选交易商利率报价的平均值,由此得出当日浮动利率,这一利率被公之于众,并作为浮动利率金融资产计息的参考利率。 四马分肥,是社会主义改造中对资本主义企业的赎买方式。1956年以前,国家规定私营企业和公私合营企业全年盈余按以下四方面分配:国家税金约为30%,企业公积金余额为10%~30%,职工福利奖金约为5%~15%,股东红利、董事、经理、厂长的酬金约为25%,称“四马分肥”。1956年,私营企业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规定,原私营企业家不再参加原企业的盈余分配,而是按其拥有的股额由国家付给年息,一律按年息五厘付给。原订付定息7年,后又延长3年,1966年9月停付。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6. 什么是小康社会?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十六大报告中,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内容。特别将可持续性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7. 党对社会主义认识上的理论错误。

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曾经造成严重的失误,之所以会有那么大的失误,总的说来,是由于党和国家领导人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缺乏对经济发

展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的深刻了解,没有提出一套为全党所接受的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而在一连串胜利面前又滋长了骄傲自满的情绪。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国内外形势的不利影响。

2、客观条件的限制。

3、对基本国情和时代主题的判断出现偏差。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4、在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定位失误。

5、对社会主义时期国内主要矛盾的认识上出现动摇。

6、忽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

7、主要领导人在认识上存在分歧。

8、党的自身建设和党内民主生活长期不正常。

另外,由于毛泽东在党内外享有崇高威望,并被中央赋予最后决定权,从而使他能够比较容易地否定中央的集体决定。他的个人认识失误也会比较容易地转变为中央的错误决策,而且在错误出现后往往难以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另外还有,传统观念和苏联模式的束缚,以及没有法律制度的保障,等等。

总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之所以出现严重失误,其主要原因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但是,毛泽东在那样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中,在探索中能够取得重要的成果和宝贵的经验已实属不易。我们不能苛求他们在那样的历史时代,达到我们今天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和实践结果。

8. 在社会建设探索失误与误入歧途的原因。

对阶级斗争形势估计得过于严重,以至错划大批“右派分子”。影响:导致阶级斗争扩大化,改变了“八大”关于主要矛盾的论断;被错划为“右派”的人长期受压抑。这是探索失误的开端。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越能促进生产发展;北戴河会议把“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高潮。危害:“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人民公社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和生产积极性。反右倾”斗争和三年经济困难“反右倾”斗争使“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把阶级斗争扩大化引入党内;使党内民主受损害,个人专断、个人崇拜进一步发展;中断了纠正“左”倾错误的过程,给经济建设造成更大危害。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第二篇_改革传统评价模式

改革传统评价模式 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摘要: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建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关键词:语文;课堂;评价;模式

正文(删去正文俩字)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在评价过程中要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实现这一新的评价观,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评价模式,建立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一、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常常把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依据。从而出现语文课堂教学“轻过程,重结果,轻理解运用,重死记硬背”的急功近利的现象。就目前情况看,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八多八少”的弊端,即:教师问的多,学生疑的少;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少;个体学习多,合作学习少;整齐划一多,整合模式少;结论灌输少,过程理解少;知识传授多,能力培养少;死记硬 背多,理解运用少;被动学习多,情感交流少。这些弊端的普遍存在,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问题是长期以来一直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惟一依据。究其弊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一)传统的教材和课程教学过分关注对结论的分析和理解。(二级标题下的内容有些单薄)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封闭性,把教材看成是教学的“唯一”,往往忽略知识的来源和应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都往往割断了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以及接受创新精神熏陶的途径。新课程的小学语文教学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开放学生的教材,开放学生的课堂,给学生提供凭借的机会,实现课内打基础,课外求发展,达到叶老所指出的:“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

(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关注教师的课堂教学技巧和少数优秀学生的出色表现,从而导致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失真。

多数学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都把教师作为评价的主要对象,把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质、教学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很少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或学习效果,或者考虑不够。对教师的评价中,不可过分强调这些形式因素,否则就会偏离评价的目标,误入评价的误区。

(三)、过分持重某一课堂的评价,影响了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目前,各种各样的优质课、观摩课、研究课、汇报课、示范课评得风风火火,其落脚点大都是“一堂课”。课前反复试讲,课堂精彩展示,课后一番夸评。任何一堂 课,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只能有所侧重地展示极小的一部分。所以,课堂教学评价过分关注一堂课,很难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即使得出一个结论,也没有多少实际价值。更为严重的是,过分看重一堂课的评价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工作脱离语文教学系统整体。其具体表现是,评价者为评价而评价,被评价者则为接受评价而专门安排“公开课”。为了求得优良的评价结果,教师一改往日面目,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形象包装。

二、新的课堂教学评价要遵循的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建议用 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要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使学生对创新学习有愉悦的情感体验。这种评价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正面评价原则。(二级标题下的内容有些单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重在客观评述学生语文学习的进步与不足,并提出建议。发

现和肯定学生身上所蕴藏的潜能,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激励和保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重视过程原则。

创新学习的评价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关注学生在过程中动手实践和参与,体验情况,强调让学生在过程中通过自评、互评来改进学习。

三、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应采用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开局生评价,提供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等进行评价。我们应该针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弊端,结合评价原则,进行评价的方法的创新改革。

(一)、注重评价主体和评价手段的多样化。

面向全体学生,评价的方法应该是多样的,不可以采用整齐划一的评价指标来对待变化多端的评价对象,也不可能完全依靠定量评价手段如(“指标+权重”的方式)来进行评价。

(二)、加强随堂课的评价。

针对目前过分看重一堂优质课或公开课的情况,我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必须大力加强随堂课的评价。为此,可以从两个方面努力。

1、大力削减各种公开课的评价,将课堂教学评价纳入日常教学管理中进行,使之在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进行。各种公开课的评价,虽然过于师资培训、改革导向等有一定价值,但是,过分看重公开课的评价弊大于利。在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加强随堂课的评价,可以突出评价对于教学的反馈调节功能,从而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稳定提高,并且有利于消除教学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流于形式的现象。

2、避免听一节课就下结论的评价方式,而以一个相对完整、相对系统的教学过程作为评价对象。例如,评价作文课堂教学,仅仅指导课是不够的,而应该把评讲、修改课听完之后,以一次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作为评价的单位。这样做,可以改变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实效性。

3、把师生互动和学生活动的情况课堂教学评价的重点。教师在考查学生语文训练和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考查学生的主体性是否得到了充

分的发挥和发展。因为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完全依靠自己以创造性为核心的主体性的发挥。我们的教学,在既定教学任务的完成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出现矛盾的时候,我们应该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顺应课堂教学的 趋势,激励学生主体性得到最大的发挥。

四、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理念,教师必须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在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在课堂学习中,应遵循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信学生存在着学习的需求,竭力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已有知识、情感体验及不同的学习需求是构建教学平台的基础。“一切从零开始”的课堂教学平台已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特别是现在一年级的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文化的发展,入学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积累了不少初步的语言文字知识,再进入幼儿园、学前班,受到了一定的训练之后,他们的语言文字还会得到提高。如果老师不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什么每一篇课文都逐词逐句的教、学,对学生来讲好比在做重复的事情,他们还有什么情趣呢?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绪)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分为外在表现和内在表现两种。外在表现即看得见的表现,如注意力集中,积极思考,这种表现不易觉察,如学习的兴趣、毅力、情绪等,课堂上教师要从学生的神情及行为骈解读学生内心蕴藏着的另一本奇妙的书,给不同表现的学生以不同的帮助和鼓励,让学生在教师的下随教师一首走出学习的困境,心灵的困境,获得发展。

3、关注(相信)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知已知彼是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关键所在。只有相信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潜能,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这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为在开发学生潜能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及学习内容的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与开放。

(二)为学生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境

1、学习兴趣的激发及积极性的调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就会产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激发其兴趣,调动积极性

显得特别重要。因此,要在适当的教学环节中创设激发学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

2、营造民主、平等、接纳、支持、宽容的学习气氛、课堂气氛是师生互动的产物。要想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消除害怕说错做错的顾虑,敢说、敢想、敢问,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就必须尽量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讲究民主、平等,营造一种轻松愉悦、充满活力的学习情境。

3、合作学习意识的培养。(1)独立学习习惯及能力的培养。合作的前提——独立,也就是说,合作是在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的。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上一个诸葛亮。”但如果臭皮匠不能独立发挥各自的作用,那三个臭皮匠在一块又能起什么作用呢?所以,我认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首先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再引导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步提高自学的要求。(2)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让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帮助学生形成这种意识,养成这种习惯。如,学习拼音、认读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轮流认读拼音或生字卡片,写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得好,不够好的怎么给它改得更好;在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轮流认读拼音或卡片;写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比一比谁写得好,不够好的怎么给它改得更好;在读课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小组里读一读,通过互帮互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把课文读正确、连贯。(3)合作技能的培养。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小组合作学习建立不起来或小组里不能顺利进行学习,其原因主要是学习缺乏合作的方法(技能)。要想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小组里学到更多的东西,教师必须深入学生的学习中加以指导、帮助,让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技能)。

4、探究意识的培养。(1)问题意识的培养。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安排“提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不拘形式和内容大胆发问,只有这样才能改变“中国的教育问题是没有问题的教育的问题。(2)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首先是独立探究能力的培养,即引导学生在小组里汇报各自寻找到的答案,问题能够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

(三)教师角色的转变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第三篇_如何评价中国的经济改革

如何评价中国的经济改革

编者按:朱嘉明先生是中国经济改革初期高层决策的思想奉献者,之后在MIT读书,经商,在世界不同地区考察,在联合国作经济学家。现在维也纳大学教书。有感于人们在评估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和分歧,他特别撰写了此稿。

有感于人们在评估中国经济改革的争论和分歧,写出我的几点看法,其中尤其强调评估中国经济改革,需要超越个体经验和当下观察题材的本身;需要具有更宽更远的眼光;需要注重那些可能忽视的外界因素;将中国的经济界改革,作为一个远远没有完结的历史过程。

1、中国的经济改革是没有时间表的历史过程。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大约经历了28年的时间。而中国的经济改革自1978年,至今恰恰28年了。但是,前一个28年,中间至少包括了4年的所谓的“过渡时期”,2至3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3年的“国民经济调整”,以及10年的“文化革命”。也就是说,中国的计划经济的黄金时代是非常短暂的,即1953-1958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而改革这个最多只用了20余年所建立的经济制度,却已经足足花去了28年的时间,至今,改革的使命远没有完成,也没有任何人可以预见这个改革的终结的时间。中国的经济改革,有公认的时间起点,但是却没有时间表,没有“Deadline”。历史学家黄仁宇在其《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中国的长期革命有如一个大隧道,需要100年时间才能摸索过去。当这个隧道尚在被摸索的时候,内外的人物都难于详细解说当弯曲的进程。即使革命人物也会被当前困难的途径迷惑,而一时失去方向感。”可以用黄先生的话比喻中国的经济改革,虽然走过了28年,依然处于一个历史时空隧道之中,只要没有走到这个隧道的尽头,任何评估本身一定会有极大的局限性。【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2、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一个没有稳定参照系的改革。中国经济改革的历史前提是相对清楚的,争论不多,那就是对1949年以后建立的以公有制,计划经济和封闭经济为基本特征的经济制度进行改革。但是,至于如何改革,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日趋激烈,核心问题是中国的改革正在进行的改革,在中国的历史上,抑或人类历史上都没有先例,不得不选择改革的参照系。否则,不可能描绘一个中国的经济改革的具体方位和远景。事实是,在过去的28年间,中国改革的参照系从来没有稳定过,一直在不断调整。在八十年代以来,前苏联,捷克和匈牙利的经济改革,以及东亚的“四小龙”的历史经验,西方的成熟的市场经济,都先后成为过中国经济改革的参照系。例如,中国的经济(工业)特区,是以“四小龙”的历史经验为参照系的,中国现行的银行体系就是以美国为参照系的,中国的股票市场则包含西方国家和香港的经验,中国正在创建的社会保险制度有明显的“福利国家”的痕迹。参照系的多变性,导致中国经济改革,没有一个稳定的模式,最多不过属于一个“兼收并蓄”的改革。可以肯定的说,中国的经济改革的每一项内容,都可以在其他国家找到曾经存在和现实存在的影子。既然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固定的和相对单纯的参照系,评判这个改革自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以致确定中国改革的所处的历史“方位”都是一件十分不易的事情。

3、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来没有一个公认的“界定”。自改革初期,经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再到2000年以后,不论官方,学术界,还是民众对经济改革的“界定”从来没有定论,也没有达成官方所期望的“共识”。八十年代,邓小平曾经在原则上提出“改革”是“革命”的论断,也就是说改革要触及原有经济制度的深层结构。但是,经济制度本身是一个复杂系统。中国的经济改革如同中国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一样,启动之后,产生了自身的演变逻辑,并且具有强大的惯性。例如,改革了计划价格,就意味接受市场经济供求规律,引发企业改革,最终职工的下岗都是派生的结果之一。几乎没有可能,可以任意的挑选和裁减改革的内容。改革的实践不断地超越改革已有的“界定”,如同一场战争,从“有限战争”和“平面战争”演变”到“无限战争”和“立体战争”,界定不断被突破,改革的过程已经从“指到哪,打到哪”异化到“改到哪,指到哪”。以国有企业改革为例,改革初期不过是给企业较大的经营自主权,如今国有企业改革的本质已经是“产权”的重组。中国经济改革至少在九十年代

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的本质是围绕建立现代公司制度进行的“产权”重组和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评价一个不断调整和扩展“界定”的改革,自然是困难的。

4、中国经济改革没有基于一种成熟的和权威性的改革“理论”。中国经济改革是在没有所谓理论指导下进行的,本是一种非常正常的历史现象。但是,在中国,问题就十分复杂了。因为,1949年之后的中国,意识形态的作用是不可以低估的。在28年的改革中,意识形态的介入从来没有停止过。例如,“引入”市场经济机制,是中国经济改革的初始内容,既然“引入”,就很难在实际中分开其“好”的和“不好”的部分,只用“好”的部分,摈弃“坏”的部分。但是,在意识形态的因素介入之后,就发生了关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利弊,改革和“社会主义”,以及“资本主义”的关系的旷日持久的争论,后来,似乎“统一”在完善原有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说法上。之后,又有“三个代表”的“理论”,如今,舆论导向是建立“和谐社会”。可以肯定,只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没有摆脱“说法”的束缚,不断寻求得到意识形态的解释,改革就会不断重复出现不是来自改革本身引发的“危机”。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5、中国的经济改革的设计始终没有,也不可能摆脱“摸着石子过河”观念的影响。承认中国经济改革有“设计师”,有发展战略,以及政策体系,不等于说,中国改革不是在“摸着石子过河”观念下进行的。但是,“摸着石子过河”又会导致很多随机和随意的后果。如同一个工程技术项目,可以有一个完整设计和施工方案。而对于一个变革性历史社会“工程”,设计几乎是奢望。人们知道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无法穷尽哪怕是主要的变量,很难实现改革的实际过程和结果要与初始的设计方案大体一致的情景。假定中国经济改革有一个总体并包含技术细节的设计方案,即“一揽子”方案。那末,人们可以有评价改革的依据,或者说设计有问题,或者说施工有问题,或者说两者都有问题。遗憾的是,这个方法对中国改革不适合。打一个中国人几乎都知道比喻,改革方案是(佛)经,执行者是和尚,政府机构是庙,那么,如果回顾28年的改革,很难说“经”是完美的,各级的“和尚”们是廉洁和高效的,“庙”是没有重大缺陷的。如果“经”,“和尚”,和“庙”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就很难分清哪个因素对整体的负面影响比较小了

7、中国的经济改革的非经济性的问题,需要靠政治和社会改革解决。28年经济改革产生了诸多的非经济型新问题,例如,教育,医疗改革的负面社会后果,社会的腐败问题。这只能证明经济改革本身的局限性,以及经济改革并不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而不能证明经济改革的失败,得出改革要停止的结论。其实,贫富差距问题,税制,教育,医疗以及限制垄断等问题解决,已经绝非经济改革所可以继续“罩住”的。所以,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的改革的需求不但已经形成,而且,还在积聚。此外,中国的经济改革中,必然引发社会本来的利益结构的解体,形成新的利益结构,而且因为改革的继续,新的利益结构是不可能稳定的,还需要不断调整。这也要诉诸包括政治改革在内的非经济的办法了。利益调整是不可能仅仅依靠经济改革自身的。又例如,“三农”问题,源于计划经济和人民公社制度,在经济改革之前,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状态,经济改革不过使得“三农”问题在新的历史环境之下,得以充分的和尖锐地暴露。总之,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问题,绝不能简单地归咎于经济改革。在中国1978年以来的社会变革过程中,经济改革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式,最多是一个历史时期内的主导方式,而不是唯一的方式,经济改革需要和文化,社会和政治领域的改革相协调,相配套。例如,是否能在现实的制度层面上,将市场、政府都纳入法治框架,令政府、市场各得其所,绝非经济改革所力所能及的。

8、中国的经济改革正在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常态。28年的改革,早已经超越了改革要改革的旧体制,越来越多的是建设本来在中国没有,或者在1949年以前没有得到发育机会经济体系。“破”和“立”曾经是中国一度的时髦用语,如果套用“破”和“立”,中国的改革已经从“破”为主的历史时期转道“立”为主体的时期。问题在于,中国所要“立”的,几

乎越来越多地是移植发达国家和成熟市场经济的机制和制度,为了适应中国国情,就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革。改革已经不是对已有的变革,而是“创新”式的变革。这是“质”的变化。一个稳定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28年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再有28年,也未必能够完成。如果说中国社会的趋势是向一个成熟的市场经济和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过渡,那末,中国面临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将会重复成熟市场经济和发达国家曾经和正在面临的问题,诸如财富分配不合理,失业率偏高,过分城市化,环境污染,以及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等等问题。现在中国到了一个新的挑战时期,不是如何避免那些根本无法避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是如何面对和解决这些日益增多这些无法避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中国人要适应将改革,改革过程派生出的各类问题作为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常态。

9、中国的经济改革本质上受制与“全球化”。中国的经济改革的公认动机和结果之一是“对外开放”。在改革初期,开放无非是建立特区,吸引外资,增加出口。但是,九十年代以来,开放就是参与“全球化”,最有历史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成为了WTO的成员国。如今,中国国民经济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成长最快的经济实体,而这个经济实体高度倚赖世界经济,并且构成了对现阶段“全球化”的全面影响。中国已经到了这样的历史阶段,开放不只是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要服从开放。于是,中国的进一步开放,实施作为WTO成员的承诺,必须改革经济制度的深层结构,包括银行体系和货币制度。例如,人民币的“汇率”问题,早已经不再是中国国内经济改革的一个问题,而是中国在参与全球化中的一个问题。当中国改革在“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双重“游戏规则”左右之下,中国改革的主动性和被动性的界限日趋模糊,中国的改革已经不完全取决中国自己了,因此,从中国改革本身来评判中国改革已经完全不够了。在这种意义上,必须克服将“国家主权”或者“国家安全”问题简单化和教条化。说道底,中国经济对世界市场,对全球化的高度依赖程度已经难以逆转,减少这种依赖性的要付出的成本是巨大的。

10、中国的经济改革还会面对新的意想不到和不确定性。在过去28年的改革中,从全球范围,原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解体,全球化,IT革命都是中国改革初期始料不及的。在中国内部,也发生了一系列始料不及的事件,例如,1989年的天安门运动,经济增长的持续“过热”,公务员(干部)的大面积的腐败,中国由平均主义主导社会向贫富差距过大社会的急剧转变。所有这些自中国和中国外部的始料不及的事件,都影响了中国改革已有的轨迹。中国的改革还会面对新的始料不及的事件,以及新的不确定的因素,人们的智慧和经验是难以预见它们的,但是可以肯定,这些新的始料不及的事件和不确定的因素会继续对中国变革的轨迹产生强烈的作用。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第四篇_改革开放前后30年如何评价

新中国成立已有65个年头。我们经历了“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7年”、“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10年”、“‘文化大革命’的10年”、“在徘徊中前进的2年”和“改革开放以来的31年”。可以说我们经历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30年。

新中国60年,是从一个平台到一个新平台的历史性飞跃。有两种片面的观点或错误的倾向。一种是在肯定改革开放以来30年历史性进步的时候,贬低甚至否定改革开放前30年的成就和经验;另一种是在肯定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就的时候,淡化改革开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这样的观点或倾向是不符合事实的。

根据客观历史,以下几点注意:

第一,要充分肯定新中国的诞生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致力于国家全面建设,追求经济发展富强。

第二,我党领导各族人民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还是在上层建筑方面,中国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

第三,我们在新中国成立时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等,为改革开放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逐步建立起了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改革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第四,改革开放前30年有成就也有失误,包括像“文革”那样严重的错误,但邓小平曾经说过,“文革”也有一“功”,就是它提供了反面教训。

第五,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这场革命,既是对过去建立的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体制的变革,又是对过去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六,要充分肯定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把“文革”造成的灾难性局面扭转过来;就难以经受住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考验;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和这样的国际地位。

第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等方面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们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复杂,还需要党和人民共同努力解决。

因此,不能用后30年否定前30年: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也不能用前30年否定后30年:改革开放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人民、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共产党的面貌焕然一新

如何评价安徽凤阳的改革 第五篇_2016年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材料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第八届凤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

王强

(2016年1月14日在县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

各位委员、各位同志:

我代表政协第八届凤阳县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八届政协五年来的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政协第八届凤阳县委员会任期的五年,是凤阳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是中国共产党凤阳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万众一心、奋力拼搏的五年;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突破、跨上新台阶的五年;是县政协服务科学发展、履职卓有成效的五年;也是全县广大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同心同德、尽责履职、主动作为取得新成绩、实现新进步的五年。

五年来,在中国共产党凤阳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政府的高度重视、积极支持和各方密切配合下,八届县政协常委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切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项职能,全县人民政协事业呈现出团结民主、生动活泼、积极向上、求真务实的良好局面,并在推动凤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奋力实现追赶跨越进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谱写了新的篇章。

一、加强学习,增进共识,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夯实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人民政协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思想保证,重视学习是人民政协的优良传统,也是人民政协事业永葆生机的活力源泉。常委会始终坚持把加强思想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组织开展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培训和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基础。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十七大及相关全会精神。2016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七大胜利召开,我们组织县政协领导班子和机关全体干部职工,集中收看了十七大开幕式实况直播。分别召开政协党组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及时传达学习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会议精神。县政协八届四次常委会议专题学习了十七大报告,并对全县广大政协委员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进行部署。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召开后,按照县委的部署,及时对全县政协委员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提出要求。先后组织举办了学习专题报告会,邀请安徽科技学院教授系统进行讲解。通过开展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切实把广大政协委员的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统一到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上来,为凤阳崛起凝心聚力、凝聚共识。

二是认真组织开展人民政协理论学习。八届政协期间,针对新委员多,不了解、不熟悉政协工作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培训班。组织广大委员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政协章程》和必须掌握的有关业务知识,进一步帮助委员深化对人民政协事业性质、政治地位、基本职能、特殊优势的认识。主动为委员订阅《江淮时报》、《江淮文史》、《人民政协报》,指导委员学习掌握党的统战理论和政协知识,进一步明确政协主要任务和工作方法,增强做好政协工作、履行政协职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是不断加强时事政治和法律知识学习。及时组织委员学习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省、市关于加强政协工作的文件精神,帮助委员了解大政方针,认清发展形势,明确工作任务,进一步增强政协委员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组织开展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系统地学习了《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科学发展》等文献史料。结合纪念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举办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党史报告会,聘请市委党校教授讲课,进一步提高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认识。八届政协期间,还开办了学习《宪法》、《物权法》培训班,举办了“低碳经济”专题讲座和“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报告会,提高了委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能力和水平。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科学发展的履职成效全面进步

五年来,八届县政协常委会,围绕科学发展第一要务,把握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主线,组织广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开展了丰富而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一)着眼全局,积极建言,政治协商深入推进

县政协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自觉把县委、县政府的各项决策和工作部署作为政协工作的切入点,充分开展政治协商,形成了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多层次政治协商格局。五年来,共召开全体委员会议5次,常委会议26次,主席会议41次,就众多事关全县大局的重要问题进行广泛协商讨论,充分体现了党政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一是全体会议整体协商水平不断提高。县政协常委会努力为委员履行职能创造条件,每年全体会议期间,委员们列席人大会议,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和其他重要报告,围绕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决策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协商讨论,为推动跨越发展、富民强县献智出力。在八届政协召开的全体会议上,有24位委员作了大会发言,44位委员的材料印发大会交流。县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xq/371480/

推荐访问:凤阳农村改革 安徽凤阳小岗村改革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