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时间:2014-08-24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一):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安排表

附件1:

2008年社会工作专业培训安排表

一、 社会工作高级研修

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地区(单位)社会工作培训

三、社会工作师资培训

四、西部地区社会工作示范培训

五 、民政业务与社会工作研修系列

六、社会福利机构社会专业培训

七、社会工作专业证书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二):社会工作知识培训

深圳市党政干部

社会工作知识培训

主办单位: 中共深圳市委组织部 深圳市民政局

承办单位: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

38【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目 录

注意事项 ··········································································································· 40 课程安排 ··········································································································· 41

专题讲义

第一讲 社会工作发展趋趋势与政策法规 ······················································· 42 第二讲 人类社会行为与社会环境 ·································································· 52 第三讲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 ·········································································· 65 第四讲 深圳推行社工制度的思路和做法 ······················································· 76 第五讲 社会工作主要方法 ·············································································· 81 第六讲 社会工作实务领域及其过程······························································· 86

39

注意事项

一、报到

6月3日(周二)上午8:30-8:55在第一报告厅门口报到,领取学习资料和住宿房卡。【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二、用餐安排

1.时间:早餐8:00-8:50;午餐12:00-13:00;晚餐17:30-19:00

2.地点:学苑宾馆二楼餐厅

3.说明:凭学员卡免费自助午餐;早餐和晚餐可凭住房卡在一楼餐厅自费充值就餐。

三、住宿安排

6月5日(周四)下午2:30前将房卡退回宾馆前台并领取押金。 四、注意事项

1.上课请提前10分钟入场。按指定位置就座,课前由班主任考勤,出勤率将作为培训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

2.上课时间请关闭手机或调整到振动位置。 3.因故不能到课,须事先以书面形式向班主任请假。

五、学校地址、电话

1.学校地址:香蜜湖路3008号 2.学校总机82768888;学苑宾馆前台82768000

3.班主任:郝征锋82768842;13510912610;

email:hzf@szps.gov.cn

40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课程安排表

培训时间:2008年 6月3 ~ 5日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

41

第一讲 社会工作发展趋势与政策法规

主讲:向德平 博士、教授、博导,国家社会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

一、社会工作发展趋势 (一)社会工作的内涵

社会工作是以一定的价值理念和科学精神为指导,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和谐的职业活动。

■ 社会工作是一个过程 ■ 社会工作是一门学科 ■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业

■ 社会工作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 社会工作是一种制度 (二)社会工作的构成要素 1.社会工作者 2.社会工作对象

3.社会工作价值观 敬业、接纳、自决、个别化、尊重人 4.社会工作过程 (三)社会工作的对象

1.在社会生活中遇到困难急需帮助的人; 2.社会中的脆弱群体; 3.社会结构中的弱势群体。

42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三):2015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心得一: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7月2日至4日,我参加了20XX年社区工作者培训班,虽只有短短的几天时间,但课程内容相当丰富,有社会工作实务原则的介绍,社会工作和社区互助的关系,社会工作实务的交流,还有分组案例讨论分析,十分切合社区工作实际。

培训中,每位老师带来的专业报告都十分精彩。老师们生动的讲解,举出一个个贴近生活的案例,结合具体事件,加以理论的运用,把我认为很繁琐的问题变得有条有理,使我收获颇多。

在所有课程中,让我记忆最深的是上海大学社工系范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社区工作实务原则专题报告,范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他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实例,他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通过他的讲座,是我们了解到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为表现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尊重每一位居民,耐心倾听居民的诉说,让居民把情绪发泄出来,把不满诉说出来,从细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诉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为居民服务。

分组案例讨论和集中点评,让我们分享到社区同仁的社会工作经验交流和与老师共同解析案例,学会面对出现矛盾和问题,如何着手进行处理解决,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使我受益匪浅。

这次培训,包含了在社区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居民的心,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要熟练掌握与社区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作为新时期的社工,我们更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在社区这个基层岗位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勇挑重担,努力提高服务居民的本领和水平,为民排忧解难,为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

心得二: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5月份我参加了在松江区西林成校举办的社会工作者培训班,经过这次培训,我对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方法、社会工作价值观等都有了深刻的认识,下面我简单谈谈几点心得体会。

社会工作是一个性质明确又处于发展中的专业和社会服务,我对社会工作的多种理解——科学的助人方法,是助人活动,是一种艺术,是一个专业。现代社会工作的本质特征:秉承利他助人的价值观,综合运用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职业活动。

在学习过程中我感受最多的是老师将学习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系统的将知识分块整理后传授给我们。例如根据介入方法分为小组和个案两个专题,又根据服务对象分专题讨论。这种“专题”式的授课模式让我们更专注于各个不同领域呈现出来的问题及针对的技巧,在归纳与分析中加深了对不同技巧的认识和运用,可谓是“温故”。同时,在课堂上通过分小组讨论让同学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与观念,是让同学们积极投身到知识创新与分享上来的一种良好方式,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增加了与老师的互动,可谓是“知新”、一举多得。我本人非常喜欢课堂上这种讨论的环节,觉得在讨论过程中表达自己观点的同时能听取其他人的观念和思想是互相促进与提升的一种良好方式,并且在展示小组成果时展示的是智慧也是分享的喜悦。

社会工作者并不是一开始头脑中假设的简单的助人行为,通过学习我了解到,社会工作者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分为三部分:一是价值理念。与其他社会学科不同,社会工作是一个以价值为本的专业,价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价值是指社会工作对社会工作者在专业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的要求和规定。作为一个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应具备平等、尊重、民主、接纳、诚信、助人自助、自决等专业价值理念。二是知识体系。社会工作者除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应熟悉与社会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三是实务能力。社会工作者应熟练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社会行政管理等社会工作方法,协助服务对象解决问题,克服困难,挖掘潜能,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社会工作者在从事社会服务过程中,应能够与各类服务建立专业关系,对服务对象的问题做出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和服务协议,能够独立接案、结案和提供跟进服务,能够对提供的专业服务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和发展规划,整合、运用相关社会服务资源,拓展服务领域,影响社会政策。

时间过得很快,这次社会工作者培训已结束。在这次培训中,我认真听取了精彩而又有现实意义的课程,虽然培训中的课程并不一定与平日工作有直接关系,但社区工作分工不分家,掌握各个条块相关政策、情况是每位社会工作人员都应该做到的。

新世纪的社工应该以创新的理念在社区这个基层岗位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而作为年轻一代的社工,我们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日常工作中脚踏实地,勇挑重担,努力提高服务对象的本领和水平,为基层建设做出贡献!

心得三: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20XX年8月13日至15日,开发区社会发展局组织为期三天的社工培训。我们社区共有5名社工作为第一批参训人员参加了本次培训。作为我本人也有一些小小心得,供大家参考。

在培训中,从一开始的动员大会,到各位老师带来的专业课程;从社区社会工作理论与方法到“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每一堂课都十分精彩,让我记忆最深的是杭州师范大学王淑玲老师给我们带来的社区工作与心理咨询课程,王老师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了她在生活、工作中接触的实例,她用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技巧让我们得到很多启发。通过她的讲座,我们知道了社区居民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为经历、年龄、学识等因素而大相径庭,面对不同的人群要用不同的策略,要了解不同行为表现人群背后的心理因素,要善于站在居民的角度换位思考。因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手上有事就草草打发来访居民,要耐心倾听居民诉说,让居民把情绪发泄出来,把不满诉说出来,从细微中洞察信息和居民诉求,了解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为居民服务。

这次培训,内容十分丰富,包含了在社区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让我们学到了宝贵的工作经验。我深刻的体会到,作为一名社工,不仅要有一颗服务居民的心,还应具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及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要熟练掌握与社区工作业务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知识及个案、小组、社区、社会工作行政等社会工作方法,连兵法36计都可以应用到社区工作中去。

社区不仅仅是政府的一个窗口,更是一个联系的纽带,细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能感染居民的心,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的细致完善、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服务居民、服务群众的本领和水平。在日常工作中熟练运用各种方法为居民排忧解难,为居民多办实事,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才是一名合格的社工。这也是我个人理解的本次培训的意义所在!

心得四:社会工作培训心得体会

按照贵阳市民政局的统一安排,我于8月20日—26日参加了市民政局组织的浙江大学—贵阳市民政局科级干部社会工作专题研修班,这次培训让我受益匪浅,对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和专业人才使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与社会问题、民生问题与和谐社会建设,当前社会工作政策法规解读以及社会工作中的危机管理等有更深一步的了解,对下步我区开展社会工作有了初步的构想。

通过陈学军教授、王曙光教授、朱晓明教授、熊卫平教授给我们带来的精彩讲课,使我从对社会工作的初浅了解到对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使用、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使用主要问题、中西方社会问题比较、我国社会工作特点社工能做什么、市场化配置、激励机制以及今天的国际背景等社会工作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机构的组织架构、规章制度等等,有了深层次的了解,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和指导。这次培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相互认识、沟通的平台,我们在融洽的气氛里学习、游戏,为我们日后开展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切实贯彻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社工虽是一项帮助人的职业,但是社工不是万能的,该做的要做,不该做的坚决不能做。社工作为一种职业,很多人都不了解,即使有困难,人们也没有树立起“有困难找社工的意识”,我们应从个人、环境等角度出发,做好本职工作,提供实质性的服务,让用人单位体会到社工是能够真正帮助到他们的,让用人单位进一步认可、接受社工。社工的服务对象是来自不同领域的弱势群体,要真心诚意的为他们提供服务,社工自身也要有较强的心理

社会工作培训课程(四):2016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工作报告

一、实习收获

1、理论收获

在专业实习的过程中,也应用了许多专业的理论知识。我们所从事的实务工作采取的是一种折中主义方法,而非一种专业的理论与技巧,其融合了所有的理论知识与技术。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是指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学习者不直接介入行动过程本身,不亲自接受强化,不直接做出反应,只是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即可学习找范文就来 和获得这个新的行为和反应方式;人们通过观察别人的某种行为受到赞赏或惩罚就可以得到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替代强化。小组工作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是一个资源库,小组成员会分享各自的想法、经验、感受,这样可以为其他组员提供学习的榜样或者前车之鉴,充分发挥替代强化的作用。组员可以学习别人学习或成长过程中的经验,推动自己的成长进步。

(2)优势视角。通过与案主会谈,以及小组中组员的表现,发掘出案主的力量和能力,为案主赋权。每一个人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资源可以利用,只是暂时性的缺失,隐蔽起来了,案主不能发现。这就需要我们工作者善于利用优势视角,帮助案主找到自己的能量。并且让案主自己去渡过难关,提升其自主性,减少依赖性心理产生,做到为其增权。比如,在南京市救助站内的流浪儿童,虽然是处于被救助地位,属于弱势群体,但也有他可以发挥功能的地方,如有些小孩很乐观,有些很勤快,喜欢打扫卫生,喜欢读书和写字等,那工作人员就需要根据孩子的优点来制定服务计划。

(3)舒茨的人际需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指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感情需要。每个组员想得到别人的体谅和支持、与尊重,必须先学会尊重别人。同时,小组提供给组员一个安全、和谐的网络支持系统,在此中他可以找到自信,学会交往的技巧,也有归属感。

(4)生态系统理论。此观点指出,每个人都是生活在特定的情境中,其的行为问题产生源自于与环境系统交互地不平衡状态,而非归因与个人的因素。因此,在我们遇到需要服务的案主时,就应该避免将一系列的风险强加给案主,而寻求一种案主与周围环境网络和谐的交互作用。

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理论知识的运用和发现,小组动力理论,同理心的表达、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等。

2、能力收获

此次专业实习中,最大的收获就是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包括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1)专业技能:以前在《小组工作》和《个案社会工作》中,提到了许多专业技巧,如:同理心、接纳、支持、面质、鼓励、积极倾听、聚焦、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当时都不是很理解。现在,通过自己的亲身体会,有些已经内化为自己的经验。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人生财富,在以后的小组中,就可以比较轻松地运用了。

(2)综合能力:本学期的实习让我的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人际沟通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我们每次活动都有很明确的分工;活动过程中主持、记录相互配合、相互补充,保证活动的顺利开展;活动后共同对活动效果进行评估。整个小组过程都是由大家共同来完成的。我们经常要与不同对象之间进行交流,包括工作员之间的交流以及与组员之间的交流。而在与组员交流时,我们秉承平等、尊重、接纳等社会工作价值理念,与组员之间和谐一致的完成了小组目标。我们在提升组员能力的同时,也宣扬社会工作“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

3、认知收获

以前,专业课程只限于课堂教学,老师经常讲解着社工的专业理念和价值,当时也没有在意。还说,社工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值得我们投入。现在终于明白了老师话的内涵。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的职业,她的“助人自助”的宗旨已经被各行各业所传唱,尊崇。她需要的是一份无私的精神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虽然现在发展还不成熟,但已经被很多人所接纳,也正在学习她的精神。通过专业实习,我对社会工作已经有了一些了解,也增强了对她的专业认同感,

二、实习不足

1、理论不足

经过为期四个月的实习中,,我们逐渐发现了自身理论知识的不足之处,而些是在课堂教学所不能反映出来的缺陷。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知识具有的操作性是比较强的,它能直接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件所映射出来。但需要我们用心地去观察,尝试着运用专业方法来服务案主。然而,由于以前的学习都仅局限于课本,未能与实践相结合,因此理解起来也是较困难的。而且,在开展活动时,受到各个方面的限制,未能很好的运用专业方法。所以,在开展专业领域的活动时,不会运用专业技巧,只凭个人的经验来处理。另外,我们也发现自己知识储备缺乏,还需要专业理论的汲取。

2、能力不足

活动过程中,自己的能力比较欠缺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培养。在开展校内大学生自我成长小组活动时,经常会出现沉默的现象,一些组员保持着较冷漠的态度,不能够积极融合入这个团体当中,当我们运用各种技巧都无效之后,就感觉很无奈的情绪,无力解决。而针对组员当中的夺权者,经常抢占话语权的小组成员和滔滔不绝者,则又不擅长于运用打断和转移焦点的主持技巧。小组领导者有时也会出现紧张,反应能力不足,无法应对案主提出的问题等。

以在南京市救助站实习为例,小组活动开展的计划不够专业,所设计的活动没有和案主的需求相结合,主题性不强,没有具体的目标,游戏设计本身没有真正考虑到孩子的切身需要和特征,没更够将游戏与孩子的爱好嫁接,因此无法吸引孩子的兴趣。而且游戏也缺乏创新,都是一些老套的游戏,大多数都已经玩过。因此,需要我们在设计游戏时既要有新颖的地方,也要考虑孩子的需要,而不能以计划为本身。或者,确定了一个明确的主题,在实际的操作中也存在困难,往往不能按照原计划进行,被流浪的儿童打断,难以继续下去。在活动中自己还不够主动,自身的感染力和热情不足,需要把自己放在一个孩子的水平上,才能真正的与他们沟通。

3、其他方面的不足

(1)、由于实习的男生和女生是分开进行的,因此对活动本身造成了一定得影响。小组活动安排被改变,而后来的游戏是临时组织的,所有在以后的小组活动设计需要变动。并且每次的实习计划都没有按照正常程序进行,由机构督导随时安排,因此我们的实习计划被打乱,活动效果不够完美。

(2)、此次实习是阶段性的,每星期实习一次,这样不利于和案主专业关系的建立,难以取得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53521/

推荐访问: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