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时间:2018-09-15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第一篇_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生理学之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中公卫生人才招聘考试网帮助大家梳理医学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生理学之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细胞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

可兴奋细胞在发生一次兴奋后,其兴奋性将出现一系列周期性变化。

绝对不应期:在兴奋发生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无论施加多强的刺激也不能使细胞再次兴奋,这段时间称为绝对不应期(absolute refractory period)。细胞于此期的阈值无限大,兴奋性 为零,其原因是大部分钠(或钙)通道已进人失活状态,不可能再次接受刺激而激活。在神经细 1胞或骨骼肌细胞,由于绝对不应期的长短正好对应于锋电位发生的时期,所以锋电位不会发生 |融合。同时,锋电位的最高频率也受限于绝对不应期的长短。例如,神经细胞的绝对不应期约2ms,故理论上其锋电位的最大频率可达每秒500次。心室肌细胞的绝对不应期约200ms,理论 上其动作电位的最大频率不超过每秒5次。

相对不应期:在绝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性逐渐恢复,受刺激后可发生兴奋,但刺激强度必须 大于原来的阈值,这一时期称为相对不应期(relative refractory

period)。相对不应期是细胞兴奋性 从零逐渐恢复到接近正常的时期。此期兴奋性较低的原因是失活的电压门控钠(或钙)通道虽已 开始复活,但复活的通道数量较少(部分尚处于复活过程中),因此必须给予阈上刺激才能引发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相对不应期的持续时间相当于动作电位负后电位的前半时段。由于电压门控钙通道的复活时间长于钠通道,因而由钙通道开放而触发的动作电位,其不应期也较长。

超常期:相对不应期过后,有的细胞可出现兴奋性轻度增高的时期,此期称为超常期 (supranormal period)。在神经纤维,超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负后电位的后半时段。此时电压门 控钠(或钙)通道已基本复活,膜电位却尚未完全回到静息电位,由于距离阈电位水平较近,因而 只需阈下刺激就能使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而再次兴奋。

低常期:超常期后,有的细胞还会出现兴奋性轻度降低的时期,此期称为低常期(subnormal period)。 低常期相当于动作电位的正后电位时段。 这个时期电压门控钠 (或钙 )通道虽已完全复活,但膜电位处于轻度的超极化状态,与阈电位水平的距离加大,因此需要阈上刺激才能 引起细胞再次兴奋。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第二篇_形容激动的成语

形容激动的成语

1、感慨激昂:情绪激动,精神昂扬。

2、面红耳赤:脸笔耳朵都红了。形容因激动或羞惭而脸色发红。

3、磨拳擦掌:形容精神振奋、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激动、气愤的样子。

4、老泪纵横:纵横:交错。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5、情不自禁:禁:抑制。感情激动得不能控制。强调完全被某种感情所支配。

6、群情鼎沸:形容群众的情绪异常激动,平静不下来。

7、动人心弦:把心比作琴,拨动了心中的琴弦。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8、扬眉奋髯:扬眉:扬起眉毛;髯:颊旁所生胡须。眉飞色舞,胡须飘动。形容说话时神情激动兴奋的神态。

9、妒火中烧:因忌妒而异常激动,心神错乱或狂乱。

10、扼腕长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11、欢忻鼓舞:形容欢乐振奋,感情激动。

12、血脉贲张:贲同偾,紧张、兴奋。贲张,紧张而勃起。形容人非常激动、亢奋。

13、群情激昂:大家的情绪都很激动和高昂。

14、扼腕抵掌:用手握腕,击着手掌。表示很激动,振奋的神态。

15、举国若狂:举:全;狂:狂欢。全国的人都激动得像发狂一样。

16、扼腕兴嗟: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叹。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发出叹息的神态。

17、面红过耳:形容因激动、窘迫、发怒或羞渐而脸色涨红的样子。

18、红脸赤颈:形容十分激动。

19、心头撞鹿:心里像有小鹿在撞击。形容惊慌或激动时心跳剧烈。

20、攘袂切齿:攘袂:捋起衣袖;切齿:咬紧牙齿。形容愤怒、激动的样子。

21、哽咽难鸣:因感情激动难以发出声音。形容很伤心而又不能痛痛快快地放声大哭。

22、口沸目赤:形容人情绪激动,声音脸色都很严厉的样子。

23、心不由主:为情感所激动,指神智不能由自己控制。

24、扣人心弦:扣:敲打。形容事物激动人心。

25、歇斯底里: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26、攘臂而起:攘臂:捋起袖子,伸出手臂;起:站起。形容兴奋、激动地站起来,准备行动。

27、哽咽难言:因感情激动难以说出话来。形容很伤心痛苦而说不出话来。

28、热泪盈眶:盈:充满;眶:眼眶。因感情激动而使眼泪充满了眼眶,形容感动至极或非常悲伤。

29、耳红面赤:耳朵和面部都红了。形容过于用力、情绪激动或羞愧时的脸色。

30、掀拳裸袖:高举拳头,卷起衣袖。表示心情激动。

31、哗世取名:用浮夸的言行使世人兴奋激动,博取虚名。

32、心潮澎湃:澎湃:波涛冲击的声音。心里象浪潮翻腾。形容心情十分激动,不能平静。

33、战战慄慄:因激动或害怕引起的身体战抖。

34、攘袂扼腕:攘袂:捋起袖子;扼腕:用手握住手腕。形容激动和气愤。

35、沉不住气:易激动,遇事保持不了冷静镇定。

36、慷慨激扬:激扬:振奋昂扬。精神振奋,意气昂扬。形容情绪、语调激动昂扬而充满正气。

37、无可不可:①无所不可,都能做到。②犹言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情绪激动至极。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38、眼泪汪汪:眼中饱含泪水。形容人十分激动或悲痛。

39、不能自已:已:停止。指无法控制自己,使激动的情绪平静下来。

40、扼腕叹息: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

的情态。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第三篇_生理学习题1-12章

生理学复习题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l.兴奋性 2.刺激 3.兴奋 4.阈值 5.内环境 6.负反馈

二、填空题【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1通常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三个水平,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形式有两种,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3.刺激要引起机体产生反应,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4.阈值的大小与组织兴奋性的高低呈_________关系,阈值愈大表明组织兴奋性愈_________。

5.入体的可兴奋组织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6组织在接受刺激而兴奋时,其本身的兴奋性发生规律性的变化,一般需要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四个阶段。

7.人体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称为_________、即_________。

8.人体功能的调节方式概括起来有三种,即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

9.一个完整的反射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五部分组成。

10.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完成它的结构基础是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称为

A.反射 B反应 c.抑制 D.兴奋性 E.兴奋

2.生理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刺激方 法是

A.钳夹 B.声音 c.温度 D.电 E.光

3.要检查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是 否有兴奋性,用哪种刺激方法最 好

A.食盐 B.火柴 C.锌铜弓 D.镊子 E.光照

4.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 激强度称为

A.有效刺激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E.阈值

5.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称为

A.有效刺激 B.阈刺激 c.阈上刺激 D.阈下刺激 E.阈值

6.可兴奋细胞包括

A.神经细胞、肌细胞 B.神经细胞、腺细胞 c.神经细胞、肌细胞、腺细胞

D.神经细胞、骨细胞、腺细胞 E.神经细胞、肌细胞、骨细胞

7.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共有的特征 是产生

A.收缩 B.分泌 c.神经冲 D.反射 E.电位变化

8.欲了解肌肉兴奋性的高低,最适 合的指标是

A.肌肉收缩的强弱 B.肌肉收缩速度的快慢 c.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阈值的高低

D.肌肉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 E.动作电位传导的速度

9.判断组织兴奋性高低常用的简便 指标是

A.阈电位 B.动作电位 c.阈强度 D.强度一时间变化 E.刺激频率

10.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是

A.相对不应期一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一低常期.相对不应 期一超常期 D.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 期一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低常期一 相对不应期

11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 其兴奋性

A.基本消失 B.无限大 c.高于正常 D.稍微低于正常 E.等于正常

1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反应 B.适应 c.反射 D.正反馈 E.负反馈

13.维持机体稳态的重要调节过程是

A.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自身调节 D.正反馈调节 E.负反馈调节

14.在相对不应期给蛙坐骨神经一个较强的刺激使它再次兴奋,它的兴奋性将如何变化

A.超常期-低常期 B.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一超常 期-低常期

c.超常期一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一相对不应期 D.相对不应期一超常期一低常期

E.超常期-低常期一绝对不应期

四、问答题

1.试举例说明何谓刺激、反应与兴奋性,并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兴奋性是指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2.刺激是指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4.兴奋是指机体接受刺激后由相对静止变为活动,或者活动由弱变强的过程。

6.阈值是指刚能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的刺激强度。

8内环境是指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即细胞外液。

10.负反馈是指反馈作用与原效应作用相反,维持入体的功能相对稳定。

二、填空题

1.整体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细胞和分子水平

2.兴奋、抑制 3.刺激的强度、刺激的时问、刺激的时间一强度变化率

4.反变、低 5.神经、肌肉、腺体

6.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7.内环境、细胞外液

8.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 9.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lO.反射、反射弧

三、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E 5.B 6.C 7.E 8.C 9.C

10.D 11.A 12.C 13.E 14.B

四、问答题

1.能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环境变化称为刺激;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机体接受刺激后,功能活动的改变称为反应。反应有两种形式,机体受刺激后,如果由安静状态转入活动状态或活动状态的加强称为兴奋;如果由活动变为相对静止,或者活动由强变弱称为抑制。刺激是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条件,但是要引起机体发生反应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或大于阈值。反应是刺激引起的结果。兴奋性是有生命的机体对刺激产生反应的内在因素,如果组织细胞已经死亡,没有了兴奋性,那么再大强度的刺激也不会引起反应。

例如针刺手指皮肤,入会立即反射性产生缩手动作。在这里,能为机体所感受的外界环境的变化是“针刺”这种物理性刺激,机体在接受刺激后立即产生一个缩手动作,即屈肌由静止变为活动,称为兴奋。此现象说明机体能接受刺激发生反应,故具有兴奋性。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敞 2.易化扩散 3.主动转运 4.静息电位 5.去极化 6.动作电位

7.阈电位 8.终板电位 9.兴奋一收缩耦联 10.单收缩 11.强直收缩

二、填空题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转运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易化扩散分为两种方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3.根据引起通道开或闭的原因不同,可将通道分为_________门控通道、_________门控通道和_________门控通道。

4.载体转运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被动转运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6. 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即_________和_________。一般所说的主动转运是指_________。

7.继发性主动转运分为两种形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8.入胞可分为两种方式,即_________和_________。

9.以单纯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是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和_________。通道转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载体转运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入胞和出胞转运的是_________物质。

10.细胞的信号转导方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1.神经--骨骼肌接头的传递是_________介导的信号转导。含氮激素多是通过_________介导的信号转导。

类固醇激素是通过_________介导的信号传导。

12.跨膜电位(膜电位)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3.离子流学说的要点有二,一是_________;二是_________。

14.动作电位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5.局部电位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6锋电位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17.动作电位的波形由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而以_________为主要成分。

18后电位包括_________和_________。

19._________能阻断Na+通道,_________能阻断Ka+通道。

20.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结构由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组成。

21.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2.组成细肌丝的三种蛋白质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3.单收缩可分为三个时期,即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24.肌肉收缩时只有张力的增加而无长度的缩短称为_________;而只有长度的缩短而无肌张力的变化称为_________。

25.影响骨骼肌收缩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 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的共同点是

A.借助于通道蛋白的帮助 B.顺浓度差转运 c.需要ATP供能 D.通过“生物泵”的活动 E.借助于载体蛋白的帮助

2.一些小分子物质,由膜的低浓度一侧转运至高浓度一侧,主要是靠

A.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c.膜的生物泵主动转运 D.出胞或入胞作用 E.膜两侧浓度差的动力

3.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浓度梯度的增加,易化扩散的速度

A.一定加快 B.一定减慢 c可能不变 D.可能减慢 E可能加快

4.易化扩散不同于单纯扩散的是

A.顺浓度差转运 B.逆浓度差转运 C.消耗能量 D.需要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 E.需要ATP酶

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和主动转运的共同点是

A耗氧、耗能 B.顺浓度差进行 C.借助于通道蛋白 D.物质从细胞膜的间隙通过

E.转运的物质是小分子或离子

6.细胞膜内外正常的Na+浓度差和K+浓度差的形成与维持是由于

A.膜在安静时对K+通透性大 B.膜在兴奋时对Na+通透性增加 C. Na+、K+易化扩散的结果

D.膜上钠--钾泵的作用 E.膜上ATP的作用

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时,存在于

A.细胞膜外的电位差 B.细胞内的电位差 C.细胞膜两侧内负外正的电位差

D.细胞膜两侧内正外负的电位差 E.细胞与细胞之间的电位差

8骨骼肌细胞的静息电位为 -70mV,当变为-80mV时称为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反极化 E.超极化

9.细胞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下列哪种离子通透性最大

A.K+ B.Na+ C.Cl- D.Ca2+ E.Mg2+

lO.入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1.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加相对不应期

12.下列关于“钠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泵是一种镶嵌在膜脂质双层中的特殊蛋白质 B钠泵是一种主动转运Na+、K+出入细胞的特殊蛋白质

C.钠泵能转运K+入细胞,转运Na+出细胞 D.钠泵只能转运Na+ E.钠泵又称钠--钾依赖式ATP酶 13受体的化学本质是

A.脂质 B.蛋白质 c.糖类 D.核酸 E胺类

14.细胞膜去极化达到什么水平时,膜的钠通道大量开放

A.动作电位水平 B.静息电位水平 c.阈电位水平 D.0电位水平 E锋电位水平

15.细胞的静息电位由正常的-90mV改变为-95mV时,其兴奋性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先升高后降低 E.先降低后升高

16.入工地降低细胞外液的钠离子浓度时,动作电位的幅度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17.当可兴奋细胞受到电刺激要产生兴奋时,首先引起的变化是

A.钠通道大量开放 B.膜发生超极化 C.钾离子向膜外扩散 D.产生动作电位 E.膜发生局部电位

18.降低细胞外液Na+浓度时,发生的变化是

A.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不变 B.静息电位增大,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C.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降低 D.静息电位不变,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E.静息电位减小,动作电位幅值增高

19.下列有关兴奋在同一细胞传导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动作电位可沿细胞膜传导到整个细胞

B.传导方式是通过产生局部电流刺激未兴奋部位,使之也出现动作电位

C.在有髓纤维是跳跃式传导 D.有髓纤维传导动作电位比无髓纤维快

E.动作电位的幅度随传导距离增加而减小

20.下列有关神经--骨骼肌接头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神经--骨骼肌接头的结构类似于突触 B.接头间隙中的液体是细胞内液 C.接头前膜是轴突末梢的膜 D.接头后膜是肌细胞膜 E.接头后膜产生的电位称为终板电位

21.关于终板电位的论述,错误的是

A.具有“全或无”的性质 B.无不应期 C.其大小与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量成正比

D.可总和 E.可以电紧张的形式向周围传播

22.兴奋--收缩耦联是由

A.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B. 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的过程

C.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D.肌肉兴奋的电位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E.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导致神经兴奋的电位变化

23.骨骼肌的完全强直收缩是由于

A.各个动作电位的融合而引起 B.新的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 C.各个收缩波的部分融合

D.新的刺激都落在绝对不应期内 E.各个收缩波的完全融合

24.正常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

A.不完全强直收缩 B.完全强直收缩 C.一连串单收缩 D.一次单收缩 E.以上都足

25.神经--骨骼肌接头处传递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r-氨基丁酸 D.乙酰胆碱 E.5--羟色胺

四、问答题

1.何谓静息电位?试简述其产生机制。、

2.何谓动作电位?试简述其产生机制。

3.试述运动神经是如何引起骨骼肌兴奋的?

4.试以肌丝滑行的理论,分析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顺浓度差)跨细胞膜转运的过程,它是一种理现象。

2.易化扩散是指一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3.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的跨膜转运,需要生物泵的帮助和代谢供能。

4.静息电位是指细胞静息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5.去极化指膜内外电位差减小、极化状态减弱以至消失。

6.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刺激兴奋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它是细胞处于兴奋状态的

标志。

7.阈电位指触发动作电位的膜电位临界值。

8.终板电位是指神经--肌接头处的终板膜产生的去极化电位。

9.兴奋--收缩耦联指肌膜兴奋的电变化导致肌肉收缩的机械变化的过程。

10.单收缩是指肌肉受到一次刺激,爆发一次动作电位,引起一次收缩。

11.强直收缩是指在连续刺激下,肌肉处于持续的收缩状态,产生单收缩的复合。

二.填空题【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1.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和出胞 2.通道转运、载体转运 3.电压、化学、机械

4.特异性、饱和现象、竞争性抑制 5.单纯扩散、易化扩散 6.原发性主动转运、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主动转运 7.同向转运、逆向转运 8.吞噬、吞饮9.脂溶性小分子物质、02、cO2、各种离子、小分子亲水性物质、大分子或团块状 10.离子通道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酶耦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细胞内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11.离子通道耦联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细胞内受体 12.静息电位、动作电位13.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浓度分布不均,即存在浓度差、在不同状态下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14.“全或无”现象、不衰减性传导、脉冲式 15.幅度小呈衰减性传导、非+全或无+式、可总和(时间、空间) 16.上升支、下降支 17.锋

电位、后电位、锋电位 18.负后电位、正后电位 19.河豚毒、四乙胺 20.接头前膜、接头间隙、接头后膜(终板膜) 21.单向性传递、时间延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22.肌动蛋白、原肌凝蛋白、肌钙蛋白 23.潜伏期、缩短期、舒张期 24.等长收缩、等张收缩 25.前负荷、后负荷、肌肉收缩能力

三、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E 6.D 7.C 8.E 9.A lO.C 11.B 12.D

13.B 14.C 15.B 16.B 17.E 18.C 19.E 20.B 21.A 22.D 23.E

24.B 25.D

四、问答题

1.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在安静状态时,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静息电位产生的原理可用膜的离子流学说解释: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膜外Na+、cl-浓度高,膜内K+和有机负离子浓度高;②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静息状态时,膜对K+通透性大,对Na+通透性很小,对有机负离子几乎没有通透性。所以在细胞静息时,主要是带正电荷的K+顺浓度差由膜内流向膜外,使细胞外正电荷增加,相应的细胞内负电荷增加。随着K+的外流,细胞膜外正内负的电场力会阻止K+的继续外流。当促使K+外流的浓度差形成的向外扩散的力量与阻止K+外流的电场力达到平衡时,K+的净移动就会等于零,细胞在安静状态下膜外带正电,膜内带负电的状态称为极化状态,此时形成的细胞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即为静息电位,它相当于K+的电一化学平衡电位。

2.动作电位是指可兴奋细胞兴奋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

动作电位产生机制和静息电位一样也可用离子流学说来解释,其要点为:①细胞内外各种离子的分布不均衡,膜外Na+、cl-浓度高,膜内K+和有机负离子浓度高;②细胞在不同状态下,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性不同。当细胞受到刺激时,首先引起膜上少量钠通道激活,致使少量Na+顺浓度差内流,使静息电位减小。当静息电位达到阈电位时,引起膜上钠通道迅速大量开放,在Na+浓度差和电场力的作用下,使细胞外的Na+快速、大量内流,导致细胞内正电荷迅速增加,电位急剧上升,形成动作电位的上升支,即去极化和反极化。当膜内正电位增大到足以阻止Na+内流时,膜电位即达到Na+的平衡电位。此时,大量钠通道又迅速失活而关闭,导致Na+内流停止,而钾通道则被激活而开放,产生K+的快速外流,使细胞内电位迅速下降并恢复到负电位状态,形成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即复极化。这时,膜上钠泵运转,将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流入细胞内的Na+泵出,流出细胞外的K+泵入,形成后电位,并恢复膜两侧Na+、K+的不均衡分布。

3.运动神经引起骨骼肌兴奋是通过神经-骨骼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完成的,要经历电--化学--电的变化过程。具体机制如下:当运动神经的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引起接头前膜上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从细胞外顺电--化学梯度内流,ca2+使轴浆中的囊泡向接头前膜移动,与接头前膜融合进而破裂,囊泡中储存的Ach以量子释放的形式倾囊释放,Ach通过接头间隙与接头后膜(终板膜)上的N2型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终板膜上Na+、K+通道开放,允许Na+、K+通过,但以Na+内流为主,因而引起终板膜的去极化,称为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达到闽电位水平时,肌膜上的电压门控性Na+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快速内流,爆发动作电位。动作电位通过局部电流传遍整个肌膜,引起骨骼肌细胞的兴奋。释

放到接头间隙中的Ach很快被存在于接头间隙和终板膜上的胆碱酯酶分解为胆碱和乙酸,而失去作用,以保证一次神经冲动仅引起肌细胞兴奋一次。

4.肌细胞兴奋产生的动作电位沿肌膜传到三联管,促进终池释放ca2+入肌质,当肌质中ca2+ 浓度升高到一定程度时,ca2+与细肌丝中的肌钙蛋白结合,引起原肌凝蛋白分子构象改变并移位,将肌动蛋白上与横桥结合的位点暴露出来,解除对横桥和肌动蛋白结合的阻隔作用,使横桥和肌动蛋白结合,横桥具有ATP酶的作用,使ATP分解释放能量,供横桥连续作同方向的摆动,拉动细肌丝向M线方向滑行,结果是肌小节缩短,肌细胞收缩。

当肌膜的电位恢复时,肌细胞收缩时释放到肌质中的ca2+又可激活肌质网膜上的钙泵,钙泵转运将ca2+逆浓度梯度重新摄入终池,肌质中ca2+减少,使结合在细肌丝上的ca2+与肌钙蛋白分离,粗、细肌丝 之间的相互作用解除,细肌丝从粗肌丝之间移出并恢复到滑行前的状态,肌细胞舒张。

第三章 血 液

一、名词解释

1.血浆 2.血清 3.血浆晶体渗透压 4等渗溶液 5.生理性止血 6.血液凝固

7.凝血因子 8.纤维蛋白溶解 9.血型

二.填空题

1.血浆中最主要的缓冲对是_________。

2.正常成年人白细胞总数的正常值是_________。中性粒细胞占_________%,嗜酸性粒细胞占_________%,嗜碱性粒细胞占_________%,淋巴细胞占_________%、单核细胞占_________%。

兴奋的兴是第几声 第四篇_生理学作业

第一章 绪论

1.急性实验:离体组织器官实验和活体解剖实验

2.慢性实验:是在完整正常的正常的动物上对某一器官或某一生理现象进行的研究

3.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而实现的调节。

4.体液调节:机体内的某些细胞能产生某些特异性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细胞所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调节体积的新城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功能活动的调节。

5.反馈:被作用部位反作用于作用它的上级部位。

6.自身调节:许多组织,细胞自身也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这种反应是组织,细胞本身的生理特性,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是一种内源性调节。

稳态:机体通过神经和体液对影响内环境相对稳定的各种因素进行调节,从而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只能在一定生理功能允许的范围内,发生小幅度的变化,并维持动态平衡的状态。

7.内环境:细胞直接进行新城代谢的场所,是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1.内环境的稳态具有什么意义?机体如何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答:(1)内环境的稳态具有的意义是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功能活动的基本条件,为细胞活动提供一个稳定的场所。同时,细胞内自稳态是细胞实现功能的基本条件,细胞内自稳态是维持内环境恒定的最终目标。

(2)机体保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的方式:机体稳定状态是在不同生理机制的协调下完成的。

第二章

1.单纯扩散:是指物质分子遵循单纯的物理学定律从高浓度区域向低浓度区域移动的现象。

2.易化扩散:这种有别于单纯扩散的转运方式,是在膜的特殊转运蛋白参与下,通过这些蛋

白质分子的构型或构象的改变以及随之出现的功能的改变而实现的转运。

3.转运蛋白:一些物质进出细胞需通过细胞膜蛋白的介导,这些膜蛋白叫做转运蛋白。膜蛋

白介导的跨膜转运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简答:

1、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具有什么特点?

答:1特异性 2饱和性 3竞争性抑制

2.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系统:

递质(第一信使)与受体结合→引起G蛋白亚基分享→α亚基与效应器酶结合并激活此酶→导致cAMP(第二信使)的生成→cAMP立即激活它的效应酶→引起离子通道的开放

第三章

1.静息电位:细胞在没有受到外来刺激时,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的细胞膜内,外侧所存在的电位差称为静息膜电位。

2.极化:对于机体中的大多数细胞来说,只要处于静息状态,维持正常的新城代谢,其膜电位总是稳定在一定的水平,细胞膜内外存在电位差这一现象。

3.动作电位:如果给细胞膜一个较强的刺激,细胞膜将产生一个短暂,快速的膜电位的变化。

4.兴奋性: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具有发生兴奋即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

5.阈刺激:引起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有效阈强度刺激。

6.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

7.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则不能引起兴奋。

8.复极化:膜由反极化迅速恢复到原先的静息电位水平的过程。

9.绝对不应期:细胞处于某种状态无论刺激的强度有多大,细胞都不会产生第二个动作电位的时期。

10.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

11.跳跃式传导:有髓鞘纤维的局部电流可由一个郎飞结跳跃至下一个或下几个郎飞结的冲动传导方式。

12.完全强直收缩:当刺激频率比较高时,肌肉处于持续稳定的收缩状态,各收缩波完全融合,不能分辨的这种现象

13.电刺激极性法则是:通电时,兴奋发生在阴极;断电时兴奋发生在阳极,通电强度大于断电强度;在持续通电期间,没有刺激强度的变化,不产生刺激效应。

简答:

1 简述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

答: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包括去极相、复极相和后电位三个时相;

(1)去极相与Na+平衡电位——即上升相,由Na+内流引起,当Na+内流形成的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进一步内流时,则达到Na+平衡电位。

(2)复极相——当达到Na+平衡电位后,细胞膜上Na+通道失活, K+通道打开,K+外流,造成动作电位的复极相。

(3)后电位——动作电位在复极后期发生的一些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为后电位,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A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的缓慢的复极过程,称之为负后电位。机制:K+蓄积于膜外而进一步阻止K+的外流所致;

B 正后电位: 继负后电位之后,膜电位有一个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的电位波动,称之为正后电位。机制:由于Na+—K+泵活动,将向细胞内泵入3K+,而向细胞外泵出2Na+ ,因此时尽管细胞复极已达静息水平,但膜两侧的离子尚为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2 简述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

答:神经冲动的产生过程:“全或无”式的锋电位即神经冲动一经产生,即被作为某种信息的单位而沿细胞膜向外传导。神经冲动的传导,被定义为在同一细胞范围内锋电位的扩步,即在细胞的某一个部位所产生的冲动被传播到该细胞的其他部位。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中的扩布简称神经传导。

3 简述神经冲动的跳跃式传导机理。

答:神经冲动的跳跃式传导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480675/

推荐访问:兴奋的兴的读音 不是第几声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