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时间:2018-05-11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一篇_周期问题——《巧算“星期几”》

周期问题——《巧算“星期几”》

教学目标:

1、根据时间、日期的知识,解决一些时间问题。

2、掌握计算共经过的天数:

从头到尾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开始数几,即可推知是星期几。 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的下一项开始数几,推知是星期几。

教学过程:

一、实践畅销

1、探究1:

平南小学从2011年12月1日到2011年12月20日举行第三届英语节活动,活动一共举行了多少天?

T::请独立思考,比一比谁能快速得出结果?

S1:20天 S2:19天

T:谁的想法对?用什么方法验证?

S:可以将日期列一列。

S:可以列算式20-1=19 19+1=20

T:为什么要加1?(头尾都要算,所以要加1)

小结:计算从某年(月日)起到某年(月、日)共经过的天数,一般要连头带尾算,也就是经过的年数(天数)=结尾数-开始数+1。

板书:经过的年数(天数)=结尾数-开始数+1

2、试一试:根据上面的方法,算算经过的天数。

2012年的春节从2012年1月22日到2012年1月31日,经过了( )天。

2008年3月10日到2008年4月10日,经过了( )天。

T:先独立思考,再将你的想法和同桌交流。

反馈:1)31-22+1=10天 2)31-10+10+1=32天

3、探究2:

2012年第二学期从2月7日开学到2012年6月25日放假,一共有( )天。 T:这道题的天数较多,你准备用什么办法解决?

先试一试,填一填,再集体反馈

反馈:可以用分段推算的方法。

注意考虑2012年是闰年,注意考虑到2月份有29天。

可以将这些天分段如下:

第一段:2月7日到2月29日,共23天。

第二段:3月 共31天。

第三段:4月共30天

第四段:5月共31天

第五段:6月1日到6月25日共25天。

合计天数:23+31+30+31+25=140天

追问:如果开学那天是周二,放假那天是周几?

S1:140/7=20,没有余数,所以是周二

S2:应该是周一。

T:有两种意见,哪一种对呢?

我们以一个周期来观察,可以发现第八天时,会与第一天的周几重复,也就是说当余数为1

时,从第一个开始,当没有余数时,就是一个周期的最后一天。

二、判断与改错

例1:今天是星期一,从今天起,第30天是星期几?

30÷7=4(个)„2(天) 从星期二开始,数两天,答案是:星期三。

例2:如果今天是星期二,再过90天是星期几?

90÷7=12(个)„6(天) 从星期二开始,数6天,答案是:星期日。

例3: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三,今年的教师节是星期几?

29+31+31+10=101(天)101÷7=14(个)„3天)从星期三开始,数三天,答案是:星期五。

例4:2005年10月1日,国庆节的那天刚好是星期六,同学们可知道2006年1月1 日,元旦节的那天是星期几吗?

31+30+31=92(天) 92÷7=13(天)„1(天) 从星期六开始,数一天,答案是:星期六 分析错因:

1、对这类问题的源头“周期性”不理解。

2、总天数从哪里算起搞不明白。

小结:

巧算“星期几”属于周期问题,解决这类问题,余数起决定性的作用,但是,要余数正确,首先要算准总天数,还要确定循环的第一周期的第一项,最后才能确定是星期几。 四步解题策略

第一步:写出循环的第一周期。

第二步:从头到尾算出总天数,或者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算出总天数。

第三步:用总天数除以一个循环周期7天。

第四步:根据余数数出是星期几。

从头到尾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开始数几,即可推知是星期几。 算头不算尾、算尾不算头的总天数除以7得出的余数是几,就从第一周期第一项的下一项开始数几,推知是星期几。

正解

例1:⑴、写出循环的第一周期。一,二,三,四,五,六,日。

⑵、从头到尾算出总天数是30 天(已知)。

⑶、用总天数除以一个循环周期7天,30÷7=4(个)„2(天)

⑷、因为天数是从头到尾的天数,所以余2,就以周期第一项开始数到2,得出第30天为星期二。

例2、(1)写出循环的第一个周期,二,三,四,五,六,日,一。

(2)从头到尾的总天数是1+90=91天,算尾不算头的总天数是90天。

(3)用总天数除以一个循环周期7天,91÷7=13(个)或90÷7=12(个)„6(天)

(4)从头到尾算的天数没有余数,正好一个周期结束,所以是星期一。算尾不算头天数除以7得余数是6,就从循环周期第一项的下一项开始数到6,结果也是星期一。 例3、(1)写出循环的第一个周期,三,四,五,六,日,一,二。

(2)从头到尾算的总天数是30+31+31+10=102(天)

(3)用总天数除以一个循环周期7天是:102÷7=14(个)„4(天)

(4)因为从头到尾算总天数,所以余数4,就从循环的第一项开始数到第四项,得出星期六。

例4、(1)写出循环的第一个周期,六,日,一,二,三,四,五。

(2)从头到尾算的总天数是30+31+31+1=93(天),或者算头不算尾的总天数是;

31+30+31=92(天)

(3)用总天数除以一个循环周期7天是:从头到尾93÷7=13(个)„2(天), 或者算头不算尾92÷7=13(个)„1(天)

(4)从头到尾算的余数是2,就从循环周期第一项数到第二项是星期日。算头不算尾的余数是1,就从循环第一项的下一项数一项,也是星期日。

三、思维星空站

豆豆1999年已经20岁了,可是他1996年才过了第6个真正的生日,豆豆出生在几月几日?到了今年豆豆几岁?过了第几个生日?(刚出生的那天算作过第一个生日)

正解:豆豆出生在2月29日。6个生日分别是1996、1992、1988、1984、1980、1976年,出生的第一个生日是1976年2月29日。到了今年2012-1976+1=37岁,2000、2004、2008、2012到了2012年的2月29日过了10个生日。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二篇_今天是2015年12月21日星期一,再过35天就要放寒假啦!放寒假的时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三篇_第四课 今天星期六

第四课 今天星期六

教学目标:

1. 识读“六,七,八,九,十”,并能用它们练习说话。

2. 学习声母z,c,s,读准音,认清形;能准确拼读z,c,s 与单韵母组成的音节;能够拼读由z,c,s 和介意u、 韵母o 组合而成的三拼音节; 学会在四线三格里书写所学声母。

3. 结合实际,运用“今天几号?”“今天星期几?”进行交际。 能力目标:

1. 能听懂课文录音,并了解意思。

2. 能围绕话题进行模仿交流,完成本课的时间问答交际任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

1. 声母z,c 的发音。

2. 三拼音节:zuo ,cuo ,suo 。

第一课时 听说一(看图学词)

一,教学目标:

1. 能够听懂课文,熟练地说出课文内容。

2. 感知词语:六,七,八,九,十;学习句式:今天„月„日,星期„„。

3. 学生通过听说练习,掌握询问时间和回答时间的方式。 二,教学步骤

(一) 谈话导入

1. 教师提问学生,今天几号,星期几等,看学生能否表达。

2. 教师: 小朋友们,下面我们来看看,王丽和玛依拉在谈论什么呢?由此,引入课文学习。

(二)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听过的过程中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示范朗读,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听懂课文内容。

(三) 教师可请一名学生上讲台,进行一对一的会话练习,让其他学生进一步感受,理解对话内容。

(四) 创设情境,合作表演

1. 示范表演

教师请两名学生结合实际,完成课文内容的交际任务。

2. 小组合作练习

学生在小组中先按课文内容练习,然后再结合实际,说说“今天星期几,几月几号。”

(五) 看图学词:六,七,八,九,十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科书第二十三页“看图学词”中的图片,然后数数。

2. 教师利用图片,结合数字6-10,让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3. 出示数学题:6+2=8,7+3=10, 9-6=3等, 让学生读出来。

4. 小组内互相练习,一个展示词语卡片,一个说出词语;一个用加减法做数学题,另一个读出来,然后互相角色,直到掌握熟练为止。

(六), 游戏巩固,加深记忆

1. 教师准备一些不同数量的物品,请学生拿出数字卡片,另一个学生根据意思,抽出相同数目的物品;也可以反过来做这一游戏。

2. 请几个学生自由组合上讲台,其他学生抽出数字卡片,说明上讲台的学生人数。

(七)板书设计:

(八) 课堂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 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 课外学习任务。

介绍今天几月几号?星期几?

3. 完成练习册内容。

第二课时 听说二(看图学词)

一,教学目标:

1. 能听懂课文,可以模仿课文进行实际交际。

2. 学习句式:.....月.....号,星期.......。

3. 通过听说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询问和回答时间的表达方式。

二,教学步骤:

(一) 看图导入:

1. 教师:小朋友,看看教科书第二十二页的图,说说图上的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可能在谈些什么。

2. 请学生谈谈自己从图上观察到的和理解的内容,引入课文学习,或者由提问导入课文学习:你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二) 听课文录音或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 教师播放课文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汉语的发音、语速、语调等,并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示范朗读课文,使学生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听懂课文内容。

(三) 模仿说话,实践感受

1. 学生跟着录音学说话,或者教师逐句教学生说话。 学生尽可能做到发音清楚,表达流利。

2. 教师提问,请学生回答?

1) 几月几号是阿里木的生日?

2) 阿里木请阿丽娅来干什么?

3) 阿丽娅是怎样回答的?

(四) 创设情境,合作表演

让学生在小组中先按课文内容进行对话练习,然后再结合实际,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

(五) 板书设计

(六) 课堂小结,布置课外学习任务

1. 教师对上述教学活动进行全面评价,表扬表现好的学生和小组,以调动所有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

2. 课外学习任务。

试着给同学打电话,询问时间。

第三课时 活动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在日历上找自己的生日”游戏,学会询问和回答时间的表达方式。

2. 通过“打电话”游戏,训练学生对星期几和几号地熟练运用。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的与时间相关的知识进行表达的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四篇_认识星期

认识星期(看月历)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05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幼儿园教案网]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小螃蟹吐泡泡。

活动目标:

1、认识加号、减号、等号,知道它们表示的意思,初步学习2的加减法算式,并进行运算。

2、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三幅图的意思。

3、专心地进行自己的操作活动。

经验准备 :幼儿学习过2的组成。

物质准备:

——小螃蟹图片,2个泡泡,数字1、1、2,符号+、—、=。

——学具:《幼儿用书》P3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教师出示一只小螃蟹图片,边演示边引导幼儿观察:小螃蟹吐泡泡,它是怎么吐的?鼓励幼儿讲述小螃蟹先吐了1个泡泡,又吐了1个泡泡,小螃蟹一共吐了2个泡泡。

——启发幼儿思考:小螃蟹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数字几表示?又吐的1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一共吐了2个泡泡可以用什么符号和数字几表示?

引出“+”和“=“,初步了解加号表示把它两边的数合起来,让幼儿知道可以用”+“表示又吐出了1个泡泡;等号表示它两边的数一样多。幼儿认读并空手练习书写加号、等号。

——教师完整地列出算式1+1=2,引导幼儿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2、 泡泡变变变。

——教师请幼儿观察并说说小螃蟹现在吐了2个泡泡。教师拿走一个泡泡:破掉了几个泡泡?现在还剩下几个泡泡?鼓励幼儿将事情讲述清楚。

——启发幼儿用数字和符号表示2个泡泡、破掉的泡泡和剩下的泡泡。引出“—“,初步了解减号表示从它前面的数里面去掉后面的数,让幼儿知道可以用”—1“表示破掉的一个泡泡。

3、 小组操作活动。

——看图列2的加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看图说说三幅图的含义,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理解加法的意义。

——看图列2的剑法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三幅图,理解第二幅图的变化。并在下面的空格处写上算式,知道剑法的意义。

——看分合式,在空格处填上正确的数字。

4、 看图说算式。

请幼儿介绍看图列2的加减法算式活动,说一说三幅图的含义,引导幼儿讲述为什么要用加法,或为什么要用减法。

小老鼠买面包圈

活动目标:

1、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感知三幅图的含义,继续学习加减法算式。

2、理解加法题中用“一共”表示合起来,减法题中用“还剩下”表示少了的意思。

3、在书写的过程中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

活动准备:

幼儿人手一份操作纸,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1、师:小老鼠去给大老虎买面包圈当点心,我们看看它买了几个面包圈。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并说说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小老鼠买了1个面包圈;第2幅图——小老鼠又买了4个面包圈;第3幅图——小老鼠一共买了5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一共”表示把两次买的面包圈合起来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小老鼠买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加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与符号的意思,判断算式是否正确。

二、大老虎吃点心。

1、教师:大老虎可喜欢这个点心啦,瞧它吃得多开心。出示三幅图,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每幅图的意思:第一幅图——大老虎有5个面包圈;第二幅图——大老虎吃了1个面包圈;第三幅图——大老虎还剩下4个面包圈。引导幼儿了解“还剩下”表示吃掉面包圈后少了的意思。

2、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表示大老虎吃面包圈这件事吗?鼓励幼儿尝试列减法算式。

3、引导幼儿看算式说说数字和符号的意思。

三、小组操作活动。

1、看图列5的加减算式。引导幼儿仔细观察操作纸上三幅图的变化,并学习运用“一共”和“还剩下”的词语,大胆讲述3幅图的含义。鼓励幼儿根据画面含义列出5的加减算式。

2、看图形记录图形特征。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3、看算式写得数。读一读算式,并用雪花片演示算式数量变化过程,写出得数。

学习4的加法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来理解加法的含义

2.让幼儿掌握4的加法

3.使幼儿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法应用题,培养幼儿初步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1、苹果卡片4个、动物卡片:小鸟、小兔各4张,画有4个图案的图片四张;

2、数卡若干(1-----4)

教学过程:

一、碰球游戏:复习4的组成

二、出示直观教具,学习4的加法

1、小兔去拔萝卜,先来了一只小兔(出示一只小兔图片)过了一会又来了三只小兔(出示三只小兔图片)问 1只小兔再添上三只小兔是几只小兔呢?

2、幼儿列算式1 3=4请幼儿说出1、3、4的含义

3、依次出示小鸟、小狗、表示加法算式2 2=4、3 1=4(方法同上)

4、引导幼儿观察1 3=4和3 1=4两道算式,发现他们的秘密。

三、引导幼儿看图编4以内的加法应用题

四、玩“谁最快”游戏

教师出题,幼儿用数卡摆算式,看谁摆得又快又对

五、看图写算式

1、让幼儿书写加法算式

2、教师检查,对书写有错误的幼儿给予帮助

小鱼游走了

一. 活动目标:

1、探索6的组成,知道6分成两份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 能按顺序进行操作,初步感知数的互补关系。

3、专心自己的操作活动,初步学习检查自己的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学习过5以内个数的组成

2、物质准备:教具:小鱼六条,记录纸,笔

学具:(1)小篓子若干,内放数量为6的小鱼片片,记录纸,笔。

(2)6个玩具串在一根绳子上,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38-39页,彩色笔若干。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一群小鱼:河里游来了一群小鱼,你知道一共有几条小鱼吗?引导幼儿将小于排成一排,并数出和记录总数

2、教师将一条小鱼拿开放在面前:几条小鱼游走了?现在小鱼分成了两份,每一份是几条?引导幼儿根据小鱼的位置说一说小鱼分成了1和5,并记录。

3、请个别幼儿移动小鱼,引导幼儿继续按小鱼的位置进行分合并记录

二. 小组操作活动

1、小鱼游游游。幼儿先将小鱼排成一排,记录总数,然后演示小鱼游来了或游走了,说一说每次分合的结果并记录

2、分玩具。将6歌玩具穿在一根绳子上,引导幼儿现数总数并记录,然后再将玩具分成两份,波导绳子的两头,并记录下分的结果

3、看房子图写分合式,引导幼儿打开幼儿用书(P38页),看房子分类图,请你先将6个圆点分成两份,再用数字记录,最后写分合式

4、看算式进行5以内的加减运算

5、给铅笔排序,观察铅笔的长短,在圈中写上相应的序号

三.活动评价

1.请幼儿介绍“小鱼游游游“活动,教师记录幼儿分合的结果,师生共同检查6的分合是否有重复或遗漏,得出6分成两份有5中不同的分法,

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单,发现数的互补关系:总数不变,两个部分数,一边数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就越来越小

七只小猴在哪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活动目标:

1、学习7的加减,能根据花朵颜色的不同列出加、减法算式并进行7以内数的加减运算。

2、进一步巩固对加、减法算式及其含义的理解。

3、爱动脑筋,能积极参与加减运算活动。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有看图列组成式的经验,学习过6以内各数的加减和7的组成。

2、物质准备: ,

——教具:图片一张(上面画7只猴子,其中1只小猴,6只大猴;2只猴子在树上,5只猴子在草地上;3只猴子在吃香蕉,4只在吃苹果。)

——学具:《幼儿用书》(P11、12、13页),幼儿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看猴子去。 [幼儿园教案网]

——教师:还记得《7只小猴去旅行》的故事吗?小猴们旅行回来了,我们去看看它们吧。

——教师(出示图片):小猴在哪里?它们都在干什么?

——请幼儿说一说每个小猴子的位置,以及它们正在做什么?如:1只小猴子,6只大猴子………

——教师:你能用一道算式来表示吗?

——引导幼儿列加法或减法算式,并说一说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如:1+6=7

表示1只小猴子和6只大猴子合起来是7只猴子。再如:7—1=6表示7只猴子中,有一只小猴子剩下的都是大猴子。

——继续引发幼儿的思考:你还能列出和刚才不一样的算式吗?

2、幼儿操作活动。

——看图按特征标记列算式。请幼儿观察画面上的实物有多少?它们的颜色和其它特征是怎样的?然后,列出7的第一组加法或减法算式。

——观察连续的三幅图,讲述图片的含义,列出加减算式。

——带领幼儿分别打开《幼儿用书》第12、13页,引导幼儿练习7的第二组、第三组加减运算。(也可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本活动只完成一页练习,其它练习放在日常或区域中进行。)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五篇_今天5月1日是星期五,那么国庆节是星期几?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六篇_认识日历(二)

活动内容:认识日历(二)

活动时间:2016.9

执笔人员:刘荣梅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星期,知道星期的排列顺序,知道一星期有7天,一个月有30、31天。

2、通过探索活动,了解一年有12个月,会看月历,能够正确说出月历上的日期和星期。

3、对看月历和阅读活动有兴趣。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人手一支笔。 2、2005年的挂历。

星期一~星期日的字卡共7章。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通过提问引出星期。

师:小朋友,你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星期几?(幼儿回答)那你知道一星期有哪几天?

2、教师出示挂历(本年本月),引导幼儿观察,了解挂历内容。

(1)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

(2)告诉幼儿这是今年的挂历,每一张表示一个月,这是几月份的挂历?这个月有几天呢?教师边指日期边带领幼儿念日期1-30。

(3)认识星期。认读汉字星期一到星期日。

(4)幼儿找一找1日在哪?教师用红笔圈起来。并引导幼儿向上看1日是星期几。

(5)请幼儿圈出今天的日期,再说说是星期几?

3、初步了解星期与人们的关系,感知星期排列的有序性。

(1)一个星期这几天是怎样排列的?

(2)星期与爸爸妈妈和我们小朋友有什么关系?

(3)游戏:找一找星期几不见了?(老师请幼儿把眼睛闭上,抽掉一张,让幼儿猜一猜星期几不见了?)

4、让幼儿观察台历,通过观察进一步巩固对星期的认识。【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1)观察自己带来的台历,数一数一个星期有几天,这个月有几天?

(2)教师任意说出日期。让幼儿找一找是星期几?

(3)教师说出具体的位置,让幼儿圈出日期,再告诉大家。

如:第一个星期三是几号?第三个星期五是几号?

(4)一年有几个月?请幼儿翻翻数数再告诉大家。

二、操作活动。

1、引导幼儿观察月历,请你给第一个星期日涂上红色;给第三个星期二涂上黄色,再给小鼠咪咪的生日——第四个星期四画上一颗五角星。

2、观察画面,说说图上有什么?请你将同类实物圈在一起,在写上相应的数字。

三、交流小结。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 第七篇_三年级应用题

一列火车下午3点25分从甲地出发到乙地,路上用了8小时15分,这列火车什么时候达乙地。

2011年6月16日,我国境内发生月食,月食从16日凌晨2时22分开始,到6时2分结束。整个月食过程持续多长时间

小明明天去上海旅游,他把旅游7天的日历撕下来放在包里,发现这7天日期的和正好是140天,今天是几日?

从今年的三八妇女节到五一劳动节,中间经过了多少天

火车在下午4:25分从甲地到乙地,经过5个小时40分到达乙地,到达乙地是什么时间?

一个长方形花圃,长68米,宽35米,如果每平方米栽2棵月季花,一共可以栽多少棵月季花?

一个玩具店,一天卖出12个洋娃娃,照这样计算,从7月15日到9月25日,共卖出多少个洋娃娃?

学校买回26箱粉笔,每箱27盒,用去了一半,还剩下多少盒?

2017年寒假北顺小学从1月23日开始放假,2月最后一天开学,这个寒假共有多少天?

聊城市政府决定中小学从6月24日开始放假,暑假56天,什么时候开学?

三年级的同学暑假去北京参加夏令营活动。计划把夏令营的学生分成4个小队,每队35人。每人限领巧克力5块。最多能领多少块巧克力?每包巧克力有5块,每盒有7包,至少需要买多少盒?

小明浇了5行树,小红浇了3行树,两人一共浇了192棵树,平均每行有几棵树?

小明和小刚玩跳绳,玩到下午2:25分,玩了48分钟,他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玩的?

一个施工队从4月26日一直干到5月2日才把工程做完,共修路140米,他们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妈妈的是3月26日,正好是星期三,45天后是爸爸的生日,爸爸的生日是几月几号?星期几?

妹妹是1981年4月3日出生的,哥哥比妹妹大7岁,妹妹是哪年出生的?

爸爸想买一套2000元的衣服,从5月第一天开始,每天存45元,到6月17日能存够吗

今天是几月几日?星期几?你能算出下个月的这一天是星期几吗?明年的今天是星期几?

李叔叔八点半上班,,他从家到单位要用45分钟,要保证不迟到,他最少几点就从家里出发?

请你完成下表

王大爷去年在他的儿子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0天,你知道他住的可能是那两个月吗?

奶奶是1936年2月4日出生的,妈妈是1966年5月8日出生的,欢欢是2004年6月18日出生的,你知道今年的6月18日欢欢是几周岁吗?奶奶比欢欢大多少岁?

中国共产党是1921年7月1日成立的,到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多少周年?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443947/

推荐访问:今天是几月几日 11月11日星期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