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尚知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

时间:2017-05-04   来源:时尚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时尚知识】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答题(一月一法知识答题之六)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知识答题

单位_____姓名_____得分_____

一、选择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自2008年( )1日起施行。

A、10月 B、2月 C、7月

2、为了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根据(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A、关于残疾人的世界行动纲领 B、宪法 C、民法通则

3、残疾标准由( )规定。

A、国务院 B、残疾人联合会 C、国家机关

4、残疾人是指在( )、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A、心理 B、智力 C、精神

5、残疾人的( )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A、公民权利 B、劳动权利 C、受教育权利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制定( )政策和具体扶持保护措施。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7、每年5月的第( )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A、一 B、二 C、三

8、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和其他残疾的人。

A、听力言语残疾 B、双重残疾 C、多重残疾

9、( )根据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制定本行政区域的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A、省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B、市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C、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

10、政府和社会依法兴办的残疾人福利企业、盲人按摩机构和其他福利性单位,从事全日制工作的残疾人职工,应当占本单位在职职工总数的( )以上。

A、25% B、5% C、15%

11、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残疾人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

家事务,管理( )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A、劳动 B、经济 C、生活

12、国家鼓励其他就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就业提供( )服务。

A、优惠 B、免费 C、特殊

13、全社会应当发扬( )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

A、社会主义 B、人道主义 C、积极向上的

14、有关部门对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 ),应当在生产服务、技术指导、农用物资供应、农副产品购销和信贷等方面给予帮助。

A、肢体残疾人 B、农村残疾人 C、聋哑残疾人

l5、( )及其地方组织,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

A、社会团体 B、各级政府 C、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16、( )、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应当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做好残疾人就业工作。

A、残疾人联合会 B、社区 C、工会

17、残疾人的亲属、监护人应当( )残疾人增强自立能力。

A、鼓励和帮助 B、培养 C、培养和配合

18、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社区服务事业,应当优先考虑( )就业。

A、残疾人 B、下岗职工 C、困难家庭

19、残疾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履行应尽的义务,遵守公共秩序,尊重( )。

A、他人 B、抚养人 C、社会公德

20、残疾人应当提高( ),增强就业能力。

A、自身素质 B、文化素养 C、技能水平

21、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A、收养残疾人 B、发展残疾人事业 C、帮助残疾人

22、残疾人所在的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残疾人家庭,应当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 )。

A、社会活动 B、社会福利 C、社会保险

23、国家保障残疾人享有( )、平等接受教育等的权利。这个不太清楚?

A、康复服务 B、优惠政策 C、免费就业培训

24、政府和社会采取各种措施,丰富残疾人的( )生活。

A、物质 B、社会 C、精神文化

25、以实用、易行、受益广的康复内容为重点,优先开展( )抢救性治疗和康复。

A、精神残疾 B、肢体残疾 C、残疾儿童

26、禁止对残疾人实施( ),禁止虐待、遗弃残疾人。

A、歧视 B、侮辱 C、家庭暴力

27、残疾人在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志愿工作者及亲属的帮助下,应当努力进行功能、自理能力和( )的训练。

A、文化水平 B、劳动技能 C、生存技能

28、国家和社会对( )、因公致残人员以及其他为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致残的人员实行特别保障,给予抚恤和优待。

A、智力残疾 B、残疾军人 C、精神残疾

29、( )应当组织和扶持残疾人康复器械、辅助器具的研制、生产、供应、维修服务。

A、企、事业单位 B、政府有关部门 C、残疾人联合会

30、提供特殊教育的机构应当具备适合残疾人学习、( )、生活特点的场所和设施。

A、康复 B、技能培训 C、文化交流

31、政府、社会、学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残疾儿童、少年就学存在的实际困难,帮助其完成( )。

A、学前教育 B、初级中等教育 C、义务教育

32、高级中等以上特殊教育机构、普通教育机构附设的特殊教育班和残疾人职业教育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实施高级中等以上文化教育、( )。

A、安全意识教育 B、职业教育 C、就业教育

33、普通幼儿教育机构应当接收( )的残疾幼儿。

A、生活贫困 B、能适应其学习生活 C、自理能力强

34、政府有关部门、残疾人所在单位和有关社会组织,应当鼓励残疾人( )。

A、自学成才 B、自强不息 C、艰苦奋斗

35、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 )相结合的方针。

A、能力与文化水平 B、培训与教育 C、集中与分散

36、( )的课程设置、教材、教学方法、入学和在校年龄,可以有适度弹性。

A、各大院校 B、特殊教育 C、学前教育

37、国家实行按( )安排残疾人就业制度。

A、残疾类别 B、比例 C、文化程度

38、( )、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做好所属范围内的残疾人工作。

A、社区 B、工会 C、国家机关

39、国家鼓励和扶持残疾人( )、自主创业。

A、自主择业 B、自主经营 C、就业培动

40、国家采取措施,为残疾人( )无障碍创造条件。

A、信息交流 B、生活水平 C、物质水平

41、国家对安排残疾人就业达到、超过规定比例或者集中安排残疾人就业的用人单位和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依法给予( )优惠。

A、信贷 B、税收 C、政策

42、国家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免除( )收费。

A、税收 B、培训 C、行政事业性

43、( )采购,在同等条件下应当优先购买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产品或者服务。

A、社会团体 B、国家机关 C、政府

4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发适合残疾人就业的( )性岗位。

A、公益 B、可靠 C、安全

45、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单位的( )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A、财产所有权 B、待遇 C、社会保障

46、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对残疾职工进行( )培训,提高其劳动技能和技术水平。

A、安全措施 B、岗位技术 C、技能

47、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 )、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不得歧视残疾人。

A、外出深造 B、技能培训 C、劳动报酬

48、残疾职工所在单位应当根据残疾职工的特点,提供适当的( )和

( )。

A、劳动条件 劳动保护 B、社会保险 生活福利 C、休息休假 社会保险

49、国家采取措施,保障( )保健和医疗按摩人员从业的合法权益。

A、聋哑人 B、残疾人 C、盲人 有些我也不知道 答案不是100%对但有些是对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知识竞赛题目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答题卡中:

1、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以下简称《残疾人保障法》),自( C )起施行。

A.2008年4月1日

B.2008年5月10日

C.2008年7月1日

2、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共有(a )。

A.九章六十八条

B.八章五十四条

C.九章六十六条

3、《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于( C)修订通过。

A.2008年4月16日

B.2008年4月20日

C.2008年4月24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根据( B)制定的。

A.法律

B.宪法

C.法规

5、《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的残疾类别有(B )。

A.6类8种

B.8类

C.7类8种

6、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平等地充分参与社会生活,( A)。

A.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B.共享改革开放成果

C.共享经济社会成果

7、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 C )。

A.政策保护

B.道德规范保护

C.法律保护

8、《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要求全社会对残疾人( B )。

A.同情、抚慰、关怀、支持

B.理解、尊重、关心、帮助

C.怜悯、爱护、照顾、扶持

9、国家鼓励残疾人( A ),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A.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B.自制、自助、自给、自足

C.自持、自勉、自爱、自重

10、针对遗传、疾病、药物、事故、灾害、环境污染和其他致残因素,国家有计划地开展( A )工作。

A.残疾预防

B.康复工作

C.卫生

11、残疾人组织对残疾人通过( C )其合法权益需要帮助的,应当给予支持。

A.依法维护

B.司法援助

C.诉讼维护

12、国家和社会采取措施,逐步完善(B ),为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创造无障碍环境。

A.专门措施

B.无障碍设施

C.特殊措施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将残疾人事业纳入( B )。

A.政府年度工作计划

B.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C.残疾人工作计划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普通高级中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 A )符合国家规定的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入学。

A.必须招收

B.视情况招收

C.应当招收

15、盲人持有效证件乘坐市内公共汽车、电车、地铁、渡船等公共交通工具可( C )。

A.半价付费

B.优惠付费

C.免费

16、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符合规定予以供养的残疾人指( c )。

A.无劳动能力,无亲属,无固定工资收入的残疾人

B.无一技之长,无家庭,无固定职业的残疾人

C.无劳动能力,无抚养人或者抚养人不具有抚养能力,无生活来源的残疾人

17、政府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从事文学、艺术、教育、科学、技术和其他有益于人民的( c)劳动。

A.自觉性

B.开拓性

C.创造性

18、文化、体育、娱乐和其他公共活动场所,为残疾人提供( c )。

A.特殊服务

B.辅助器具等设施

C.方便和照顾

19、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措施,为残疾人获取( b )提供便利。

A.个人信息

B.公共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护法的原则是什么】

C.社会信息

20、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康复措施,帮助残疾人( a)。

A.恢复或者补偿功能

B.强化或者完善体能

C.健全或者增强体质

21、《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人劳动就业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 b )。

A.特殊政策和扶持措施

B.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

C.优先照顾和特别扶持

22、社会各单位在职工的招用、转正、晋级、职称评定、劳动报酬、生活福利、休息休假、社会保障等方面,不得(a )。

A.歧视残疾人

B.有自定政策对待残疾人

C.不得与《残疾人保障法》相抵触的政策规定

23、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c)和其他残疾的人。

A.部分残疾

B.全部残疾

C.多重残疾

2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规定:残疾标准由(c )规定。

A.医疗机构

B.当地政府

C.国务院

25、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享有同其他公民( b )的权利。

A.特殊

B.平等

C.优先

26、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a )。

A.残疾人人格

B.残疾人人身

C.残疾人尊严

27、政府和社会采取措施,完善对残疾人的社会保障,(a )残疾人的生活。

A.保障和改善

B.保障和提高

C.逐步提高

28、减轻或者消除残疾影响和外界障碍,保障残疾人权利的实现,国家采取辅助方法和扶持措施,对残疾人给予(b )。

A.特殊帮助

B.特别扶助

C.特殊政策

29、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残疾人事业纳入( a ),加强领导、综合协调,并将残疾人事业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s/336838/

推荐访问:中华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共和国儿童保护法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