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时间:2018-08-27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一篇_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中国本土社会工作价值观的特点

我国的社会工作是依据我国国情,并在借鉴西方社会工作价值、理论和方法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是在执政党和政府直接领导和推动下开始起步的,加上传统文化对当代社会的影响因素,使得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容必然有自己的特色。经过了近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主流价值也由计划经济时期单纯强调国家和集体利益而忽视个人利益转变为三者并重,社会生活中多元文化并存。在吸收国际社会工作发展成果的基础上,根据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社会工作的发展特点,在社会工作价值体系建设方面还应当注重以下内容:

一是强调社会和谐。个人的价值和尊严应当建立于人们共同发展过程中的平等尊重、相互支持的基础上应体现于密切的社会关系之中。基于文化传统和社会政治制度,相对于西方社会对个人尊严自由的推崇,我们应该更加强调社会和谐。

二是

保持家庭和谐和稳定依然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家庭观念。西方文化注重个人自由,我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社会生活比较注重家庭的价值。因此,相比较西方强调人们的个人尊严和权利,我国应更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彼此宽容、相互支持和相互依赖。

三是注重服务的“人情味”“人情味”是我国传统文化中很有特色的内容。他一仁爱为基础,体现了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重视社会交往中的情感支持和情感依赖。当前,在以理性和社会责任为基础的民主建设中,我们的“人情味”将会是当代人类关系特征的重要补充。社会工

作关注人的感受,关注人类关系,就不能不重视“人情味”在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中的作用。 四是中是道德建设。我国是礼仪之邦,是道德社会,特别注重道德的力量。当时中共中央提出的“八荣八耻”不仅是对社会公德的高度概括,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意识形态,其价值核心也一定成为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基础之一。

五是体现社会发展的要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我国社会当前最重要的目标,社会工作价值观也应该对此有所反映。社会工作价值观随着经济与社会发展、社会意识形态的发展变化而适当调整。要立足本土、着眼发展才能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社会需求和问题。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二篇_企业社会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

企业社会工作在企业文化中的应用

摘要:企业文化是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日趋稳定的、独特的价值观,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一个成功的知名企业一定有其独特的企业文化。

关键词: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文化 社会工作

一:企业文化的意义

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

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史记.项羽本纪》记

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

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

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大的攻势掠我中华一曲“《义勇军

进行曲》激发了数以万计中华儿女的爱国之情,小米加步枪终于击败武装到牙齿

的顽敌。作为民族文化的雷锋精神培育了新中国几代新人。【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成优秀企业的形成和发展优秀企业必定有自己的优

秀文化它们与普通企业公一线之隔。普通企业的文化处于一般或低水平状态

员工们编造借口、推委责任、鱼目混珠而不知所措。优秀企业的员工实事求是

有主人翁意识积极投入工作实践勇于解决问题。他们的领导千方百计调动员

工的劳动热情和聪明才智为企业发展服务又让员工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

自己的抱负。

二:我国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

(一)注重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内涵

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盲目追求企业文化的形式,而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内涵。企业文化所形成的经营理念和价值是通过各种活动和形式表现出来才是比较完整的。如果只是打着企业文化建设的口号,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

不但使优良的企业文化难以维持,而且对企业的推动和发展将起到阻滞作用。比如有的企业天天开会倡导产品“质量”,然而天天在处理产品质量问题。没有把问题落到实处,没有把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源予以切断并从根本上去分析原因,也就是没有把企业文化内涵的主体内容予以细分并实施,对企业文化的发展造成影响。

(二)企业文化脱离了企业管理实践

企业文化就是塑造企业精神的圣经,而与企业管理有着密切的关系。企业组织是一个实体机构,它不是教会信念而发的共同体,他们是依据生产经营状况和一定的经营业绩来进行评价的。企业的导向,推动和发展以及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不是单独作用的结果,而是渗透在企业管理的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管理体系和战略之中的。也是经营理念和企业价值观的一个贯穿过程。因此,企业内外部环境在复杂的变量中时,企业文化不能脱离企业管理实践而成为一张白纸。

(三)忽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的该企业的独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同时企业文化也受地理和风俗的影响而具备个性化的特点。其实,每个企业的发展历程不同;企业的生产机制不同;产品的市场结构不同;企业的管理模式不同,所以对环境作出的反应策略也不同。因此,针对不同的企业,须采用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管理才具备弹性和柔性,更能适应自身企业的发展需要。然而,当前的企业的经营理念都是一贯性标志性口号“诚信,开拓,发展”,一家企业按这个理念,另外一家企业也按这个理念。从根本上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企业必须综合自己的内部结构体系,自身的优势和文化氛围来针对“企业文化”予以建设,这也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个关键。

三:企业社工的文化引领

(一)运用社会策划模式修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 社会策划是社区工作的主要工作模式之一,理性化、自上而下的改变、控制及指导未来是其基本原则(甘炳光、梁祖彬等,1998)。从这些原则出发,社工协同企业管理层对原有企业文化建设方案进行了修订。新方案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领导团队身体力行,用自身行动带领员工理解和接受企业文化。这种自上而下的工作方式摆脱了说教式推广工作的局限性,提高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效率。其次,企业绩效管理服务于企业文化理念,使员工业绩与文化激励保持一致性。再次,强调团队精神,通过培养

员工的团队意识扫除员工接受企业文化的障碍。员工有较高的团队精神,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将自身发展目标与企业整体发展目标整合起来。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被具有团结感的员工整合进个人发展目标,就能无阻力为员工接受和认可,并体现在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带来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最后,设置企业高层与基层之间的中介,方便收集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意见。在科层制的企业组织里,基层向高层反馈存在着原生阻力,在二者之间设立合适的中介,是收集基层员工反馈意见的较好做法。

(二)举办多元化企业文化宣传活动社工的宣传活动包括: 1.制作宣传手册。

2.设计宣传板报。3.举办晚会。为更好宣传公司的企业文化,举办了一次团康晚会,设置了多项互动节目,在游戏中向参与者和观看者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比如,设计企业的游戏,通过的简单名字对应向现场观众展示了企业理念的基本内容。晚会还争取到公司领导的参与,在基层员工和高层领导的互动中,企业文化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4.举行蕴含企业文化的文艺晚会。为扩大企业文化的宣传受众,社工和企业合作,在企业的中秋晚会上融入企业文化元素。例如, 设计了“结队而行”游戏,通过游戏双方的合作实现游戏目的,向员工展示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

(三)开展融合企业文化元素的小组工作 宣传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企业文化,但是对员工内化企业文化助益不大。为此,开设了“沟通你我他”和“快乐手牵手”两个发展性小组,加入了诸多企业文化元素,旨在帮助员工内化企业文化。 “沟通你我他”和“快乐手牵手”两个小组的主题分别是增强组员的人际沟通能力、培育组员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小组工作开展过程中,社工有意融入了部分企业文化元素,比如在第一个小组中,社工要求组员通过沟通共同完成一项整理工作,在活动点评时,不仅强调了沟通、合作的重要性,还引导组员讨论7s理念中“整理”这一要素对于工作的重要性,加深组员对于这一理念的认识。经过前后测量,“沟通你我他”小组组员的多项指标有小幅度改善,组员的主观评估也多为正向改变。在事后的跟踪访问中,超过半数(57.4%)的组员表示对小组中涉及到的企业文化理念记忆深刻,超过三成(33.7%)的组员表示会主动去了解企业文化,证明了小组工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快乐手牵手”小组则受限于开展期数过少,效果并不明显。

(四)个案工作采取一对一的方式对案主进行帮助,个案工作通过接案、收集资料与预估、制定服务计划、实施服务计划、结案与评估五个阶段。企业中的社会工作者对企业的员工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预估,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准备工作。企业中员工出现问题时及时做好接案前的准备。企业中的社工更多的是争取主动,主动了解企业员工的需求。个案工作需要工作者与案主之间定期进行一对一的交谈,这种交谈不是上下级的关系,需要管理者去理解员工,接纳,不要评判员工的对与错,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在企业员工中存在以外受到伤害时也可以通过个案工作帮助他寻求各方面的帮助。个案工作的基本工作原则:人在情境中、接纳与非评判、当事人的自决,接纳与非评判。工作原则是经常运用到的,它可以与案主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案主诉说自己的详细情况,帮助治疗。面对企业员工面临的各种问题在抉择时社工要时刻记住当事人自觉,所有的问题最终的抉择者是案主本人。对邮政企业来说,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为强势企业,既不是单靠资产规模,也不是单靠员工数量,而是要靠企业内在文化的理念和感召力,这就是邮政企业站起来的头脑。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可以相互贯通相互借鉴。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人的地位,强调人权,很多企业为员工创造优越的工作环境,更加注重员工的心理变动。很多企业在节假日为员工提供外出旅游的机会,平时为员工举办晚会以降低他们的压力等。社会工作的实务方法引入到企业的领导文化建设中,做好员工平时工作的业余活动计划,为员工降低工作压力,帮助有需求的员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巩固文化的建设。

四:结论

企业文化相对于管理制度而言它属于非制度管理内容它对员工的管理作

用主要是通过精神引导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是一种柔性的因素与制度相比它 并不具有强制性的作用力它的效果侧重“柔”而不是“刚”。

企业文化的作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不太明显

但从长期效果而言,通过文化的作用,培养企业的共同价值观,逐渐通过价值观 形成对员工的行为规范,最终对企业绩效发挥作用,因此从长期来说它对企业有 水滴石穿的作用。

企业有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正如鱼有了水一样,可以说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 响像水对鱼的影响一样。平常在生活中水无处不在,当你经常用它的时候不会觉 得有多么重要,但一旦离开了水你就无法生存。在企业中,只要有一个团队,就

一定有一种文化,但如果你没有留意,可能就感受不到。但一旦一个团队没有一 个共同的文化,就会失去凝聚力,企业将无法生存。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三篇_社会工作各个阶段组员特点

工作准备阶段(6件事)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1、组员的招募及遴选(选择何种小组类型开展工作取决于将参加小组的成员的问题和真实需求,要进行全面考察和评估),包括三个步骤:

(1)招募成员(5种渠道:主动向机构求助者、机构已服务对象、他机构转介服务对象、由载体得知信息主动报名参加者、社区居民向机构介绍的); (2)遴选和评估,通过个别会见或资料考察形式(要件主要有6点:共同或相似问题或兴趣愿望、年龄和性别、文化水平及认识、家庭状况、职业状况、对参加小组的要求);

(3)确定组员,按本小组类型、特点及人数要求等定(帮助成员了解意义和特点、具体程序和可能的活动项目、有关社会政策,鼓励表达期望) 2、确定工作目标。

总目标由小组类型特征及成员问题和需求决定、大致包括指导思想和总体任务,围绕总目标建立具体目标,包括沟通目标(促进组员相互理解接纳实现互动和分享)、过程目标(不同阶段任务具体化)、实质目标(或问题目标,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需求目标(个别化针对每位组员具体需求而设计)4部分;

确定目标时应遵循5个原则(清楚可测量和评估、明确时间限定、适合组员实际能力、相容性和不冲突、表述语言词汇正面肯定性) 准备阶段

3、制订工作计划

(一份专业的小组工作计划是开展小组工作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作目标及人财物等条件制订可实施的工作计划,小组工作的方案或计划就是一详细的小组计划书。考虑的要素——计划书基本内容框架:主要环节11项及其基本内容(理念、目标、组员、小组特征、明确的目的、初步确定的程序计划和日程、招募计划、需要的资源、预料中的问题和应变计划、预算、评估方法) 4、申报并协调资源

(资金、场所、人力支持等方面),向所属服务机构争取、向有关社区或赞助机构(如企业)争取(注意可能的影响和限制) 5、小组的规模与工作时间。

影响小组大小的因素(小组目标、类型、探讨问题的性质、组员成熟度、工作者的经验、有无协同领导者),3~50人之间,5人较适合讨论、8人易完成任务、活动性辅导性或教育性小组规模可大些,超过25人成员紧密性明显降低;时间包括4方面内容(持续时间、聚会频率、每次活动时长、开始和结束)

6、活动场地及设施的选择和安排

(前期性的物质准备事宜)。主要有3方面(场地选择及环境布置有助促进认同感、最好安全安静舒适,座位安排有利提高互动频率、最好圆形或面对面,其他所需设施和辅助材料);还要做好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的完善应急预案。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四篇_社会工作发展时期的特点包括哪些

1、 社会工作发展时期的特点包括哪些?(专业方法的发展、专业教育的发展、职业化的发展) 答:(1)专业方法的发展:

专业化首开于个案工作领域,个案工作在引进心理学理论后,出现了大批的理论著作,并解决了社会工作缺乏专业权威的问题,首先得到了社会的专业认可。但治疗和补救性服务成为社会工作的主流;直到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个案工作仍在社会工作中占主导地位。

1930年代经济大危机、二战导致的社会问题复杂化及罗斯福进步主义新政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进程。

1940年代团体社会工作被认可为社会工作的一种工作方法。

1960年代社区工作成为社会工作一种专业方法。

1960年代以后,社会工作在运用传统三大工作方法之外,并强调整个国家的社会政策、社会行政及福利服务的督导与管理,社会工作研究也成为其重要的工作方法。

1960年代后,社会工作出现整体性、综合性发展的趋势,出现generic social work / integrated intervention。

(2)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发展

从早期私立大学举办社会工作课程发展到1950、1960年代公立大学设立社会工作系;

从早期大学与机构合作举办社会工作职业教育发展到出现系统的学院教育;

从仅有硕士课程发展到成立博士、硕士、学士及副学士等多层次课程;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社会工作员资格认证制度和监管制度,并有全国社会工作人员协会和专业教育协会,强调社会工作人员的专业精神和专业道德;

(3)社会工作的职业化【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早期志愿者服务;

给薪社会服务人员——友善访问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专业社工成为社会服务人员的主流——社工员、社工师(1960年代之后);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第五篇_企业社会责任与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以人为本”的社会工作介入

——以知识型员工为例

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对消费者、对社区和环境的社会责任,包括遵守商业道德、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慈善事业、捐助社会公益、保护弱势群体等等。企业社会责任超越了以往企业只对股东负责的范畴,强调对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客户、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最基本的是企业的法律责任,包括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不违背商业道德。在高层次上是企业对社区、环境保护、对社会公益事业的支持和捐助。 从经济全球化进程和跨国公司自身的利益驱动来分析,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维护自身经济利益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企业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体系。企业社会责任守则不同于其他的技术标准,它超越了以往企业只是强调技术性指标,只是把赚取利润作为唯一目标这样的传统理念,而更强调在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注重生产过程中人的健康、安全和应该享有的权益。企业社会责任还强调企业对消费者、对环境和社区的人文关怀,注重企业对社会的贡献。

一、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及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CSR(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是指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通过企业制度和企业行为所体现的对员工、商业伙伴、客户、消费者、社区、国家履行的各种积极义务和责任,最终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由世界企业可持续发展委员会(WBCSD)在一次国际会议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定义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且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社区、社会的生活品质。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也指出:“企业的目的必须在企业本身之外,更确切地讲,企业的目的必须在社会之中,因为工商企业是社会的一种器官。”从中,我们可以认识到企业财富来自社会财富再分配,企业壮大离不开社会支持,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离不开与员工的同步发展。因为,员工是企业的细胞,要保证企业更好更快发展,就要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使全体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发展相结合,达到企业、员工、社会共赢的局面。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保证员工的利益,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一种加速企业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助推器。其中,“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重要的一方面,也是贯穿所有影响因素的一个最基本的前提。

二、“ 以人为本” 理念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的含义与意义

“ 以人为本” 理念的核心就是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尊重劳动者作为人的价值,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 以人为本” 有这样三层含义:

1、“ 以人为本”意味着作为劳动者的企业员工是企业发展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产品价

格中不仅包含了原材料的成本,而且还包含了劳动者所付出的价值,那么,在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劳动者不仅是一个生产或推销的工具,而且是一个通过劳动实现个人价值的主体。劳动者的价值是由多方面来决定的,保证生产安全就是劳动者的人身安全,改善工作环境,也是为劳动者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使其在生产过程中,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2、“ 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中意味着企业必须尊重劳动者。企业员工不仅是赚取工资的工具,虽然他们在地位上与企业的经营者和管理者不同, 但是, 他们也是有自我意识、有尊严、有感情、有自己思想的社会人,也是受国家法律保护的合法公民。所以, 他们的合法权益就必须得到保障。

3、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 以人为本”是一个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如果把劳动者仅仅看作是打工者,那么,员工与企业仅仅是一种契约性的雇佣关系,员工只是付出劳动,赚取工资。相反,如果把员工看成是各种不同的人才,尊重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那么,他们就会成为推动企业发展、推动企业创新的动力,成为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企业与员工的和谐关系、企业内部的凝聚力是企业发展的重要财富。承担社会责任,在表面上似乎是企业为员工付出了一定的成本,但是,实际上企业因此所获得的回报是无形的, 远远超过了企业所付出的成本,所以,把企业社会责任的压力转化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这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所强调的改善员工工作条件、保障员工生产安全、职业健康和合法权益、保护环境、支持社会公益 事业和社区发展实际上是与我国的劳动法、生产安全法和环境保护法的宗旨一致的。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就是强化企业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使企业在创造利润的同时,主动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环境和社区的社会责任,实现企业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但是,从近期来看,我国劳动力密集型的企业大多数都处在经营理念不成熟、管理不规范、员工素质低这样的现状, 要求他们严格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还需要一个过程。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其在现代管理中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为:

1、“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人”是管理中最重要、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本是现代企业最具战略性的资本的观念。

2、“以人为本”强调了人也是组织发展的终极目标之一。企业的目标除了获取利润之外,还要满足社会需要,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和满足企业成员成长的需要。

3、“以人为本”反映了我国企业管理思想与国际接轨的客观现实,企业职工作为创造社会财富的劳动主体,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企业管理的任务就是把人力资源与竞争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在市场竞争中创造并提高竞争优势。

三、社会工作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中发挥的作用

社会工作在企业社会责任中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和个方面:

1、社会工作的利他主义引入企业经营理念,带来了企业经营理念的革命。最开始企业作为单独的实体是唯利是图的。企业的目标就是争取利益的最大化,只关注自己,强调了竞争与对立。后来发展为双赢,就是在经营的过程中注重互利互惠,在竞争的基础开始强调和关注对方的利益.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在走向一体化世界在走向全球化。

出现了地球村的新概念.企业开始关注自己内外之和,关注内部与员工的关系,外部与消费者的关系,与自己所在社区的关系,与全社会的关系。企业的经营理念从双赢发展到多赢,由小我发展到大我。企业个体开始表现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这是企业经营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2、社会工作运用专业方法协调处理企业内外部的各种关系,特别是企业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企业与员工之间因为存在着雇用关系,随之而来的就要求企业履行提供劳动安全保护支付工资提供社会保障遵守劳动法、依法提供休息休假等情况.企业和员工之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关系,常常出现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侵害员工利益的现象。轻则导致员工积极性受到打击。重则引发冲突.这对双方都是极为不利的。社会工作可以运用个案工作方法在企业和员工之间进行协调工作,提醒员工如何维护自己的利益,敦促企业一方履行自己责任。避免更大后果的产生。在企业与消费者间的关系也是一产,消费者与企业是不平等的,企业是内行,对产品有专业知识,而消费者经常是处于一种比较无知的状态。如果企业要为了自身的利益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是很容易做到的。这就影响到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于是易于引发纠纷。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专业方法对消费者开展个案辅导或者小组工作,在企业纠正其产品和服务质量的同时协助调整消费者的情绪,化解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以便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层面。

【企业社会工作的特点,】

3、社会工作结合专业理念与方法帮助企业员工成为企业人。每个企业的员工到企业来时都会面临一个适应过程。对企业环境的适应,对企业组织结构的适应,对企业人际关系的适应,对企业规章制度及文化的适应,对自己工作的适应等等。这种适应方面的问题有时学会出现在中间。比如工作一段时间一发现与同事配合不佳、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合作不顺、业余生活单调、没有朋友等等。这些问题是经常会遇到的。属于企业员工的普遍现象。社会工作本着助人在助的宗旨,按照社会工作的个别化、尊重、保密、非批评等基本原则介入企业员工问题中。以个案工作或者小组工作的方式开展辅导或者培训或者组织活动等方式帮助企业员工解决他们的问题,帮助他们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等,使同工得到更好的发展。

4、社会工作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公益活动树立企业在社区和社会中的良好形象。现在的企业基本上意识到只有得到所在社区和社会的支持才有可能持续发展,都明白光有好的产品或者服务还不够,还必须有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仅靠企业员工的良好的外表还不够大气,还要通过积极的对外拓展工和去与社会大众建立一种亲善关系。主要形式是关注和支助弱势群体。关心和支持文、教、卫公益事业的发展.组织参与环境保护事业的活动,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形象出现在大众面前。这些工作均可以通过社会工作来组织和开展.社会工作从策划到制定方案,宣传和组织及评估总结一整套都了然于胸,可以很顺利地完成。

四、以知识型员工为例谈社会工作介入企业管理。

1、知识型员工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型员工在企业中所占的比重正在不断增加。由于其工作的内隐性特点,知识型员工工作任务的量往往很难限定,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时间之问的界线往

往不够清晰。由于知识型员工所从事的脑力劳动往往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和创新性,其工作任务的质量和难度往往也很难衡量和控制。加之市场竞争加剧,以及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因素、家庭及员工自身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知识型员工面临的工作压力明显加重。因此,关心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缓解其工作压力,就成为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2、知识型员工面临的压力

根据一项对西安市15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不同岗位的300余名知识型员工工作压力源的调查发现,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的主要工作压力主要来源于管理效率与工作氛围、事业压力、工作阻力、工作内容、超越自我的压力、平衡工作与家庭的压力和缺乏理解与沟通等七个方面,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面。

第一,管理效率与组织氖围层面。由于知识型员工的工作和人格特点,他们往往不喜欢上司把每件事都安排得非常明确具体,而是希望在工作中有自己发挥的空间。如果上级干涉太多,以致他们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他们的工作兴趣就会降低,他们就会对公司的管理不满。同时,如果工作团队中缺乏来自同事的建议、交流或情感上的支持,团队合作性差,也会导致知识型员工工作效率下降和工作压力加剧。

第二,个人事业发展来层面。知识型员工对自身事业发展的要求往往较高,对自身生涯发展特别关注,因此他们在职业发展受阻时往往会受到强烈的心理冲击,导致心理压力加剧。

第三,工作阻力和工作内容层面。当知识型员工感到工作中缺乏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或是面对超出自己能力的工作量而又得不到帮助时,就会产生焦虑、急躁等情绪。工作缺乏创造性、工作内容单调、工作时间过长等,也会给知识型员工带来压力。知识技术更新带来的新工艺技术、观念、创新和挑战,还会使知识型员工面临不断超越自我的压力。

第三,平衡工作与家庭层面。由于知识型员工脑力劳动的特殊性,他们的工作负荷大并且需要思维上的集中和连贯性,这要求他们对工作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而往往无暇顾及家庭。如果他们得不到家庭成员的体谅和理解,就会引起家庭矛盾,造成员工的烦恼和焦虑。

3、企业社会工作介入的必要

心理压力或应激是指个体由于“需求一能力”不平衡而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当压力发生在工作场所时,就称为工作压力。相关研究发现,适度的工作压力有助于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员工的个人发展,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压力产生动力”。但是,如果压力超载,则会给个人和组织带来消极的影响,导致员工情绪低落、紧张焦虑、免疫功能低下、工作效率降低以及产生各种身心疾病等,严重者甚至出现攻击倾向、攻击行为,或自杀倾向、自杀行为、过劳死等。因此,关心知识型员工的身心健康,缓解其工作压力,就成为目前企业社会工作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总之,成熟的企业会勇于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工作通过专业理念和专业方法的运用帮助企业履行其社会责任,使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这也是企业社会工作的主要内容。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75074/

推荐访问:企业社会工作 企业社会工作案例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