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白菜二年生

白菜二年生

时间:2018-06-21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白菜二年生 第一篇_大白菜的贮藏方法

大白菜的贮藏方法

大白菜即结球白菜,又称包头白菜或黄芽菜。它是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白菜类蔬菜。以叶球供食用。大白菜在我国南北均有栽培,尤其是北方地区栽培面积大,贮藏量多、贮藏时间长,是北方冬季市场上主要蔬菜之一。届时南方市场也有一定的需求。大白菜的品种繁多。一般中、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青口型较白口型耐贮;青白口型品种介于二者之间。著名品种有北京大青口、天津青麻叶、福山包头、玉田包头等。【白菜二年生】

(一)采收要求

1.采收前要求和采收标准 大白菜采收前10天应停止灌水,以免植株含水量过高,组织脆嫩易造成机械伤而感染病害,不利贮藏。为防病虫害,要根据农药的残留时间的长短,决定最后一次喷药期,以使收获时残留量达到最低限度。适时收获是大白菜贮藏中又一重要因素,采收早了,气温尚高,菜体受热脱帮,不利贮藏,还会影响产量;采收晚了,菜在田间可能受冻,如叶球生长过紧实,同样不耐贮。适时采收应以地区、气候而定:东北地区在霜降前后,华北地区在立冬前后。采收的标准以成熟度达到“八成心”为宜。【白菜二年生】

2.预贮措施

(1)晾晒 收获后的大白菜可在田间直接晾晒,晾晒应达到菜棵直立时其外叶不垂而不折的要求。这样可减少贮运中的机械伤,还可增强一定的抗寒能力。但过分晾晒,失水过多,则会引起代谢失常,而影响贮效。有的地区如东北的吉林和辽宁等地不经晾晒就以“活菜”直接贮藏。需在贮运中更注意轻拿轻放,严防损伤和冻害。

(2)整修 选择七、八成心的菜,摘除黄帮烂叶,撕掉外围叶耳及过头叶,清除带有病、虫植株。

(3)预贮 经晾晒、整修后如外界气温尚高,可将其码放在菜窖、冷库附近的背阴外,注意做好防热和防冻(主要夜间)工作。待气温降到适贮温度(1~2℃)时方可入贮。

【白菜二年生】

(二)贮藏特性

大白菜喜冷凉湿润,但在-0.6℃以下时其外叶开始结冻;心叶的冰点较低,为-12℃。长期处于-0.6℃以下就会发生冻害。其贮藏最适温度是0℃,相对湿度95%以上为适。在整个贮藏过程中损失极大,一般可达到30%~50%,其原因主要是脱帮、腐烂及失重(俗称自然耗)所致。而脱帮与环境中乙烯含量有关,当超过百万分之0.23时,即可导致帮叶脱落;同时环境温度越高或菜受到机械伤害时乙烯的释放量就会越多;此外菜的呼吸强度增加也会加速脱帮、衰老,从而加大损耗。因此,严格控制温、湿度等条件,也能减少乙烯的释放与积累。

(三)贮运方法

【白菜二年生】

1.贮藏 大白菜贮藏方式很多,可堆藏、沟藏(即埋藏)、窖藏和冷库贮藏。通过贮藏保鲜,可以达到一季生产、半年按需均衡供应市场。

(1)堆藏 长江中下洲、华北南部适宜堆藏。在露地或大棚内将大白菜倾斜堆成两行,底部相距1米左右,向上堆码时逐层缩小距离,最后两行合成一起成尖顶状,高1.2~1.5米,中间自上而下留有空隙,有利通风降温。堆码时每层菜间可交叉放些细架杆,支撑菜

垛使之稳固。堆外覆盖苇帘,两端挂草包片。开闭草包片以调控垛内温湿度。华北地区初冬时节也采取短期堆藏,一般在阴凉通风处将白菜根对根,叶球朝外,双行排列码垛,两行间留有不足半棵菜的距离,气温高时,夜间将顶层菜(封顶)掀开通风散热;气温下降时覆盖防寒物。堆藏法需勤倒动菜,一般三、四天倒一次。它的贮期短,又费工,损耗大。

(2)沟藏 把已晾晒、整修好的菜根向下直立排列入沟,排满后在菜的上面加一层草或菜叶。以后随气温下降逐渐在上覆土保温,覆土厚度随地区、气温而定,掌握原则是以严寒季节不使覆土冻透为度。此法将覆盖土作为主要的管理手段。又因埋入沟中不易检查,并受地温影响较大,故需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埋藏沟应尽早挖好,经充分晾晒后十分干燥;第二,严格杜绝并清除病、伤残菜入贮;第三,在不受冻的前提下尽量推迟埋藏时间;第四,白菜的包心程度不得超过70%~80%;第五,开春地温回升以后适时结束贮藏。沟藏法简便易行,但损耗较大。

(3)窖藏 这是较经济、实惠而方便的一种贮藏方式。在华北、东北、西北地区应用极为普遍。窖藏优于堆藏和沟藏。尤其是通风贮藏窖贮效更佳。因窖内设有隔热保温层,有较完善的通风系统,建筑面积大,有的可出入大货车,便于作业和管理。但因窖跨度大,窖内温度不大均匀,严寒季节温度大,天窗口的菜易受冻,而窖的墙角处因通风不良又易受热。

窖藏及其管理:将备贮菜入窖,码成高1.5米左右,1~2棵菜宽的条形垛,垛与垛之间留一定距离,以便通风和操作。码垛方法随地区而异:如东北地区多为实心垛,入窖初期根对根地双行排列,进入严寒时期改为叶球对叶球排列,以利保温防寒。这种方法贮量大,垛稳固,但通风效果差。北京地区码单批,即以一棵菜排列成单列码放,每层根或叶球排列方向一致,上下层则相反。批与批之间相隔横放一棵菜的距离,码批时可在批间每隔2~3层放几棵菜以保持批间的距离并增加批的稳定性,最后留出一定空间,便于管理人员倒菜。管理要点在于适度通风换气与及时倒菜。利用天窗、气孔、窖墙窗换气或开启风机强制通到调节窖内适宜温、湿度的目的。倒菜既能排出垛内的呼吸热和内源乙烯,又能检查菜的状况,及时剔除黄、烂叶片及病株,以保持其良好状态。管理一般分三个时期: ①前期 从刚入窖到大雪(或冬至),即从11~12月份,此时外界气温、窖温和菜温都较高,菜的新陈代谢旺盛,管理工作应以防热为主,要求大量通风,所以昼夜需开启全部通风口,加速散热,每隔3~4天倒一次菜,后期可延长到1周倒一次菜。

【白菜二年生】

②中期 从冬至直到立春,即从12月下旬到第二年2月上旬,这是全年最冷季节,菜体的呼吸强度也下降,管理应以防冻为主,故需逐渐将通风口堵塞,控制天窗通风面积,还可缩短通风时间,最寒冷时可白天适度通风换气,借以调控窖内的适宜低温和度;倒菜时间也可延长到10~15天一次。

③后期 立春后即2月中旬以后,外界气温逐渐回升,菜体自身也已渐衰,抗冷热能力均已下降,易受病菌侵袭。管理以防腐为主,窖内尽量保持适宜低温。可采取白天关闭,夜间放风换气,使窖内低温趋于稳定。这期间1周倒一次菜。如管理得当,可贮藏至4月份再上市。

(4)冷库贮藏 此种方法可有效地控制贮藏环境条件,但贮藏成本加大。为提高库容量,在冷库中采用装筐码垛或用活动架存放,每筐可装20~25千克,可码10~12只筐高,每平方米可码40~48筐,贮量在800~1000千克以上。筐装白菜入库应分期分批进行,每天进入量不宜超过库容总量的1/5,以防短期内库温骤然上升而影响白菜的贮藏品质。垛要顺着冷库送风的方向码成长方形。筐、垛间均需留有一定空隙。要随时查看各层面、各部位的温度变化,通过机械输送冷空气来控制适宜温度。20天左右需倒一次菜,倒菜时应注意变换上下层次。一般库内应用冷风降温,为防止白菜失水过多,可在筐垛四周及顶部覆盖一层塑料薄膜。采用此法贮藏白菜质量好,操作简单,可贮至第二年6月。

白菜二年生 第二篇_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的形态特征 白菜二年生草本,高40-60厘米,白菜全株无毛,有时叶下面中脉上有少数刺毛。基生叶多数,大形,倒卵状长圆形至宽倒卵形,长30-60厘米,宽不及长的一半,顶端圆钝,边缘皱缩,波状,有时具不显明牙齿,中脉白色,很宽,有多数粗壮侧脉;叶柄白色,扁平,长5-9厘米,宽2-8厘米,边缘有具缺刻的宽薄翅;【白菜二年生】

上部茎生叶长圆状卵形、长圆披针形至长披针形,长2.5-7厘米,顶端圆钝至短急尖,全缘或有裂齿,有柄或抱茎,有粉霜。花鲜黄色,直径1.2-1.5厘米;花梗长4-6毫米;萼片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直立,淡绿色至黄色;花瓣倒卵形,长7-8毫米,基部渐窄成爪。长角果较粗短,长3-6厘米,宽约3毫米,两侧压扁,直立,喙长4-10毫米,宽约1毫米,顶端圆;果梗开展或上升,长2.5-3厘米,较粗。种子球形,直径1-1.5毫米,棕色。花期5月,果期6月。[1]

白菜,十字花科芸薹属,它原产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传统蔬菜。白菜最早称做菘,但是菘菜并不完全是现在的白菜,现代的白菜一般分为大白菜和小白菜,北方人一般把大白菜叫做“白菜”而小白菜则称作“油菜”。[2]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5846/

推荐访问:白菜网二群 白菜的生长期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