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时间:2018-06-03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一篇_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_试卷(75分)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试卷(75分)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战略框架 试卷

[考试时限]:60分钟

[及格分数]:75分

[考试说明]:

1、本讲认为,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中国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至世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

正确

错误

2、我国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只相当于韩国的1/12左右。

正确

错误

3、本讲认为,我国的消费结构正在从生存型消费进入到发展型消费阶段,教育需求日益多样化、多元化和终身化。

正确

错误

4、据麦肯锡的最新报告,中国只有10%的毕业生具有在一家外国公司工作的技能。

正确

错误

5、本讲认为,中国已被美国视为新对手。

正确

错误

6、当前中国教育的发展已完成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

正确

错误

7、此次规划纲要的重点之一是基本实现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所有地区都有学上。

正确

错误

8、此次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预计到202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满足初中毕业生接受高中阶段教育需求。

正确

错误

9、教育战略规划,是指对教育发展全局性、战略性、长远性的整体谋划。

正确

错误

10、本讲认为,2010年7月13日召开的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标志着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正确【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错误

1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研究制定和起草,是一次成型的。

正确

错误

12、本讲认为,战略规划很重要一项任务就是确定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定位。

正确

错误

13、本讲认为,经济发展要伴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而发展,没有劳动者素质的提高,经济的发展就要滞后、甚至停滞。

正确

错误

14、就劳动生产率来说,我国与发达国家已不存在较大差距。

正确

错误

15、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是指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增长模式的转变。

正确

错误

16、据统计,2010年我国民间投入到教育产业的支出已经超过30%。

正确

错误

17、由于国情不同,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之路不能参考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正确

错误

18、目前,我国农村劳动人口的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还处在低层次阶段。

正确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错误

19、本讲认为,目前国际人才市场竞争激烈,其程度不断加剧,中国培养的人才国际竞争力已经接近国际水平。

正确

错误

20、从总体发展趋势来看,世界教育正趋向于国际化和信息化,目前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到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正确

错误

21、本讲认为,此次教育规划纲要的核心是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创新人才的培养体制。【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正确

错误

22、教育公平是重大的民生问题,也是国家重要的政策方向,所以在此次规划纲要中,确定了推进教育公平的总体思路、实现教育公平的战略措施、保障教育公平的有力的工程项目,以促进和实现国家更高水平的教育公平。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二篇_浅议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阶段问题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龙源期刊网 .cn

浅议我国现代教育发展阶段问题

作者:高积学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第25期

摘 要 我国本身是人口大国,对于全民的教育问题也是一直以来作为非常重要的问题而讨论。大致来说我国的教育经历了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两个阶段。现代教育依据其发展的历程也可以称之为教育体系的构建、教育规模的扩大和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三个阶段,明确各个阶段的发展对于我国的未来教育的开展具有导向的意义。

关键词 现代教育 教育发展阶段 教育规模扩张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被广大人民所关注,并且教育界的有关部门对于相关的教育理论也都是有着诸多的研究成果。关于对我国的现阶段教育在历史中所处的历史阶段进行分析有助于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在很大的程度上提出各种教育改革理论发展主张的关键所在,这也是其他相关讨论的基础所在。

1我国的教育发展阶段的分析

1.1古代的教育与现代的教育

从大体上来看,我国的教育可以大致分为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两个部分。古代教育主要是培养统治者和官吏,并且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条件来接受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手工艺人依靠个体的经验来对技艺进行传承。现代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家在社会上生存,从而开展的以班级为单位,教师专业化分工,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相互的衔接,分工进行合作。完全与古代的教育形态不一样。

1.2古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的发展问题

从历史的发展脉络来看,我国的现代化教育体系最早建立于二十世纪初,主要是当时的清朝政府颁布的相关文件,即我国的现代化的学制系统的建立。由此作为时间节点可以认为在这个时间前属于古代教育阶段,之后就是现代教育阶段。几千年的浩瀚历史留下了祖先在教育上的各种精华,各大名家依靠自身长时间的摸索来相应建立自成一派的教学体系,在古代时期我国的教育成果长期的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清末之后我国进入到现代教育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正在经历巨变,教育体系也大多借鉴于国外的成熟体系,与此同时也保留祖先留下的文化遗产,在漫长的时间内来摸索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经过近百年的教育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

2我国的现代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三篇_我国教育政策学发展阶段研究

我国教育政策学发展阶段研究

【摘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教育政策学为主题,获得的1978—2012年发表的56篇论文,目的是通过对所获得文献的总结,划分教育政策学在我国的发展阶段,以促进教育政策学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教育政策学 学科 发展阶段

【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16-01

党的十八大强调教育优先发展。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人口大国,人口基数大,面临的教育问题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存在一定的不足。理论与实际脱节的现象严重,这就为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介学科——教育政策学的出现提出了时代的要求。“教育政策学是研究教育政策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是连接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中间环节,一个国家的教育政策是否科学,直接影响到这个国家的教育水平。

关于什么是教育政策学,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教育政策学是一门以执政党和国家及其地方政府的教育政策、教育战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2] “教育政策学是研究教育政策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1]

我国关于教育政策学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起步,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不断完善。根据对论文的整理,将我国对教育政策学的研究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初创阶段;第二阶段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四篇_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几点思考

王 友 文

(伊犁西部科学研究中心 新疆伊宁市 835000)

[内容提要]:本文论述了江泽民同志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从八个方面论述了江泽民同志的教育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论述了以江泽民教育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事业发展全局的五个方面。

[关 键 词]:中国 教育理论 发展 新阶段

[作者简介] 王友文 伊犁州专家顾问团旅游发展组专家顾问,伊犁州社会组织促进会副会长,伊犁西部生态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伊犁师范学院伊犁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新疆)与周边国家合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伊犁学、中亚研究

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的一系列论述,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的集中体现。这一理论在继承和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教育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地阐明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一、江泽民同志的教育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江泽民同志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从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和完成党所担负的历史使命的现实要求出发,总结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和人民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鲜经验,提出了关于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的思想;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

强国战略的思想;关于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思想;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关于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的思想;关于加强对全体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想;关于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思想;关于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思想;关于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思想;关于全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的思想,等等。这些重要思想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是在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上,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科技和教育在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思想,强调要把教育作为一个民族发展和振兴最根本的事业,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作为实现现代化的根本大计,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二是在教育的性质和方向上,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鲜明提出学校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

三是在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上,江泽民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强调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江泽民同志的教育思想开拓了中国特色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江泽民代表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教育思想,开拓了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新阶段。

一是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新论断。进入21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这种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和民族素质的竞

争。教育是实现科学——技术——生产这一转化过程的中介,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江泽民同志站在历史发展和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出发看待和论述教育问题。他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加快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是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必然要求。正是在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并根据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情况,正确而充分地认识教育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党中央、国务院在1995年5月作出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深刻阐明了科教兴国的内涵,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这就使发展教育这个“长远的根本大计”从国家发展战略的层面上得以落实并有了可靠保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系统的教育优先发展理论。

二是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的新论断。江泽民同志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发展的新经验,针对我国教育所处的国内外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及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精辟阐述了新时期党的教育方针,更加明确地提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反复强调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党对学校的领导,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是提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新论断。在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江泽民同志提出【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张。这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要把素质教育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类教育之中,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各个方面。他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要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造成优秀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条件和环境。他提出,要在推进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进程中,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够自由地发展和发挥自身的力量与才能。

四是提出了教育大计,教师为本的新论断。江泽民同志从民族振兴和增强综合国力的高度阐明了教师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教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先进文化的传播者与建设者,是学生知识增长和思想进步的导师,是美好精神产品的重要创作者,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他明确提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为此,要努力造就一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建立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加强教师队伍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专业素质建设,要求广大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同时强调,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在全党全社会形成和保持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

五是提出了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的新论断。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教育也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大力推进教育创新,强调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要使教育创新成为中华民族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转变教育观念,坚持和发展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要求的教育思想;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清除制约教育创新的体制性障碍;要改革教学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内容、方法和手段,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要实行依法治教;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

六是提出了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新论断。江泽民同志着眼于教育的总体发展,强调要把基本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满足基本学习需要和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作为教育工作的首要目标。尤其要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要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教育,积极发展高等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构建起一个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强调要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

七是提出了教育是一种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新论断。在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复杂环境里,江泽民同志强调“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千方百计把教育搞上去。要切实解决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实际问题,为受教育者提供尽可能公平的受教育机会,增加对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的教育资助,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教育工作,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多渠道、多形式社会集资办学,使教育优先发展真正成为全民族的广泛共识和全社会的实际行动,为繁荣我国教育事业提供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合力。

八是提出了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任务。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样重要;培养高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家,与培养高水平的自然科学家同样重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与提高全民族的自然科学素质同样重要;任用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与任用好自然科学人才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同样重要。根据这一思想,党的十六大之后,中央下发了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相关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五篇_中国教育技术发展历程

中国

一。电化教育阶段

1.20世纪初叶,幻灯传入我国,开始了最早的无声电影和幻灯教育手段。

2.1936年,教育部在南京成立了电影教育委员会和播音教育委员会,这是我国最早的电教机构。

3.1936年教育界人士讨论确定了“电化教育”名称,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学校播音的理论与实际》一书

4。1937年,商务印书馆还出版了陈友松著述的第一本电教专著《有声教育电影》

5.1938年金陵大学设有“电化教育专修科”

6.1945年,苏州国家教育学院建立了电化教育系。

7.1947年,北平师范学院建立直观教育馆

8.194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杜维涛译戴尔的名著《视听教学法之理论》

9.1951年在北京辅仁大学教育系开设电化教育课程,由萧树滋主讲

10.1957年西北师范学院教育系开设了电化教育课

11.1958年,北京市建立了“北京市电化教育馆”

定义内涵探讨阶段

1, 国家教委在1987年发布了“高师本科专业目录”,正式确定了“电化教育”的名称, 2, 1986年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教育技术硕士专业,教育技术学也就正式在我国建立起

来了,同时出现了教育传播学、教育技术学、电化教育学三科鼎立的同步发展的格局。 学科体系形成阶段

1.1986年教育技术学学科在我国的正式确定。

我国教育发展的阶段 第六篇_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龙源期刊网 .cn

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

作者:胡铁生 黄明燕 李民

来源:《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第04期

[摘要]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际,在混合学习和移动学习日益盛行的趋势下,微课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研究热点。在分析国内近三年来不同领域中微课概念研究现状及概念衍化的基础上,阐释了微课的生态发展、资源开发与实践应用的情况。同时,结合国内首届中小学教师微课大赛的有关调查数据,对微课的实践内涵及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与比较,並将我国微课的发展划分为三个主要阶段:关注微课资源构成阶段、关注微课教学活动阶段、关注微型网络课程(微型视频课程)建设阶段。最后,从微课的视频制作、系统设计、教育应用、配套资源和共建共享五个方面对国内微课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深度阐述,並提出启示建议和总结展望。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微课;认知负荷;发展阶段;启示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3)04-0036-07

一、引言

21世纪是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学校教育作为形成正确价值观念、传递科学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和途径之一,其知识的获取途径、学习资源的类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师生的互动方式等方面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来,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蓬勃发展,社会节奏加快,个性化学习需求旺盛,教育资源也逐渐开放、共享和多元化,其中资源形态的碎片化、微型化、主题化发展趋势,各种类型的“微”教学实践在国内外如火如荼地铺开。在国内,微课是微课程的简称,是一个继博客、微博、微信等社会性软件之后风靡教育领域的新生事物。2010年,佛山教育局率先在国内组织开展了全市中小学教师优秀“微课”资源征集与评审活动,首次正式给出“微课”概念並开展了一系列“微课”建设实践与应用研究。

认知负荷理论(cognitive Load Theory,CLT)认为,影响认知负荷的基本因素是学习材料的组织呈现方式、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和个体的专长水平(即先前知识经验)。由此导致外在、内在和相关认知负荷。基于认知负荷的视角分析国内教学的现状。可以发现两种较为普遍的现象:教学内容简单、教学组织单一的课堂,认知负荷过低,造成教学时间浪费;教学单元内容艰涩、知识点繁多的课堂,认知负荷过高,阻碍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活动,教学进行十几分钟后学生注意力涣散。教学的理想模式是学习者可以灵活自主地针对某些具有较大学习价值的重难点、要点知识进行满负荷工作/学习,而所花费的时间不多。因此,微课的“短小精悍”很好地解决了学习者的问题。把教材内容进行碎片化、情景化、重组整合(统称为“微课化”),把复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50621/

推荐访问:我国经济发展阶段 我国城镇化发展阶段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