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对文学的理解

对文学的理解

时间:2018-04-13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对文学的理解 第一篇_浅谈对文学典型的理解

浅谈对文学典型的理解

文学典型是文学艺术作品中用艺术概括的手法,创造出的文学艺术形象,它具有一定的社会特征,同时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典型人物是文学典型的核心。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因所处的环境不同,固形成人物的性格也有所差异,这就是个性。如在《水浒传》中林冲和鲁智深在起义前同为军官,但林冲地位较高、生活优厚,在反朝廷和上梁山中总是犹豫、委曲求全,只在走投无路才铤而走险;鲁智深无妻无室、无所牵挂,所以能主动向统治阶级发起反动,具有豪爽、侠义、粗鲁的个性特征。人物性格的塑造典型人物形象,除了个性之外,共性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文学创作中,个性与共性是不能割裂开的。别林斯基说过:“必须使人物一方面成为一个特殊世界的人们的代表,同时还是一个完整的、个别的人。”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鲁迅笔下的阿Q、曹雪芹所塑造的林黛玉、梁斌笔下的朱老忠等等。他们以自己的本质特征,来反映一个社会的本质,通过多变的人物性格来勾勒出文学的艺术魅力。因此就会使很多读者在阅读时有所思、有所感——曹雪芹写的是我吗,鲁迅写的阿Q是我吗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文学典型中典型人物虽为核心,但是没有典型环境的辅助,终究使人物个性的形成无法立足。如果没有男权、神权、夫权的社会背景,鲁迅或许也就造就不出祥林嫂这样的悲剧人物。正如所言恩格斯,“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就科学地解释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山上的小屋》中“我”生活在四周有小偷徘徊、窗子上被人用手挖了无数个洞眼的房屋,家人间漠不关心、相互提防。在这种环境中,形成我敏感、疑心重的个性。而这种个性就反映出作者残雪所要反映的文革期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怀疑与被怀疑。要是没有文革这样的社会背景,也就无法形成小说中的恶劣环境,更无法塑造人物的典型性格。可见,典型环境不仅是形成人物性格的基础,而且还逼迫着人物行动,制约着人物的性格发展变化。

文学所具有的艺术魅力是来源于丰富多彩的性格侧面,鲁迅在《祝福》中所创作的典型人物“祥林嫂”便是代表。“祥林嫂”所有悲惨的遭遇是来源于作者本身的生活环境,是作者集众人之悲惨事件和性格所集成的一个人人物形象。被迫嫁人,孩子被狼吃„„便是她丰富的性格形成与变化的条件。通过作者在她的

穿着和面色的特征化描写,来充分生动形象地刻画人物的悲剧命运。结合时代背景和合乎规律的人性结合,使人物的性格和“灵魂的深度”呵护作者的理想完美结合。因此,典型在于“特征”和“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这是相辅相成的。

总而言之,文学典型作为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有着丰富的历史内容和职高的美学追求,它显示出特征的、富有艺术魅力的人物性格,以为人物塑造达到艺术至境。

对文学的理解 第二篇_谈谈对文学意像的理解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2013秋季学期

网络教育《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所选专题 谈谈对文学意像的理解

学生姓名 林金婵

专 业 物理教育

年 级 20120303

学习中心 广东罗定奥鹏学习中心

报名编号 C0376601102001203000014

专题教师姓名 高长山

(以上信息必须详细填写)

2013年 12 月 26 日

正文:

【内容摘要】文学象征意象是象征文学的高级形象形态,是以表达观念、哲理为目的,以象征为基本艺术手段的具有荒诞性和审美求解性的艺术形象。文学意象有四种不同的含义: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和观念意象和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文学象征意象的语义不仅仅局限于“表意之象”,能称得上是文学至境的文学意象有着非常独特的不同于艺术至境的审美特征: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和

多义歧解性。

【关键词】文学意象、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求解性、多义歧解性心理意象、内心意象、泛化意象和观念意象和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对文学的理解】

一、 文学意象的提出

在我国古代,最初是从哲学角度提出意象的概念的。《周易·系辞上》说“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认为古代圣人创制物的象和记录语言的文辞,都是为了人的思想意义。意象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术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刘勰,指的是一切悟彻人生的艺术家能运用笔墨描写想象中的景象。以后。我国的一些文艺理论家在使用这一术语时,虽不断丰

富其内涵,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刘勰的意思。①

二、 文学意象的四种含义

意象一词,是一个中学都有的概念,但它的内涵和外延都十分模糊。

美国著名学者MH艾布拉姆斯说:“意象是现代文学批评中最常见,也

是最含糊的术语”②

英国《现代评论术语词典》解释“意象”时,也慨叹道:“这是一个灵活得令人困惑的术语,任何有文学语言所引起的可感效果,任何感人的语言,暗喻,象征都可以称为意象,当一个概念被泛化得什么都是时,就意味着什么都不是”“意象”概念亟待从理论上进行梳理和规范。意象概念,广泛应用与文艺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主要有四种含义:

【对文学的理解】

(一)心理意象,即从心理意义上的意象,国内心理界一般把它译为“表象”,是指在知的基础上形成的呈现与脑际的各种感性形象。心理意象是文学创作赖以展开的基础,这个意象是有价值的,但它不是文学形

象,更不是文学的至境形象。

(二)内心形象,即人类为实现某种目的而构想的、超前的意向性设计图像,在文学创作中则表现为艺术构思所形成的心中之象或内心形

(三)泛化形象,是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一切艺术形象或语象的统称,

基本上相当于“艺术形象”或“文学形象”这个概念,简称“形象”

(四)观念意象及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是指一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其基本特征的,在某些理性观念和抽象思维的制

导下创造的具有求解性、多义性等特点达到人类审美理想境界的“表意

之象”。③

三、文学意象的基本特征

(一)哲理性

这是至境意象的本质特征。文学象征意象作为“表意之象”,所表之“意”便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事物的哲理性观念、意念或者说是一种哲理的思考。诗人瓦莱里说:“诗人有他的抽象性思维,也可以说他的哲学,就在他作为诗人的活动中,他的抽象思维在起作用”④哲学已经普

遍而深刻地渗透文学,下面以波德莱尔的《天鹅》为例。

“一只从笼中逃出的天鹅,把嘴向一条干涸的小溪伸去。它心里怀念着故乡的美丽的湖泊,说道:“水啊,你何时才流?雷啊,你何时才响?这不幸的怪物几次伸长抽搐的脖子,望着无情的天空,向上帝吐出它

的诅咒”

诗人写的是天鹅,但令我们想到的是人类的处境,天鹅逃出牢笼,依然陷入困境,记忆中美丽的家园不复存在。天地之下,没有它的容身之地,它只能无助向着冥冥中不知何处的上帝发出它的诅咒。这岂不是现代人心灵感受的象征?人类自产生以来,为获得生存的自由与自然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但是,随着人类一步步地战胜和控制自然,人

类也同时一步步地走向生存的绝境,是应该诅咒上帝呢,还是应该诅咒人类本身呢?这确实是个难解的哲学问题。波德莱尔对人类命运的

诗意沉思浓缩到了天鹅这一形象上,使之成为表意之象。

(二)象征性

这是文学象征意象的基本表现手段。一般说来,意象的哲理性并不直接说出,而是通过形象的象征或暗示来达到的。象征的“形象“实际是含有某种意义的载体。比如卡夫卡笔下的大甲虫,大甲虫的形象与形成过程和“人变成非人”的哲理意义相对应,这个形象引导我们就它所暗示的一种较广泛较普遍的意义来看它,而不是局限于形象本身。结

合里尔克的《豹》来体会文学意象的象征性。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缠得这般疲惫,什么都不能收留,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铁栏杆后边没有宇宙,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仿佛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心,一个

伟大的意志昏眩……”

表面看来,这首诗描写了关在笼子中豹子的客观形象,牢固的铁笼,慵懒的脚步,困顿的眼神,这笼中的困兽没有课昔日强悍的英姿。我们感受到某种焦灼的情绪和某种绝望而不甘的心情。豹这一形象引起我们的共鸣,穿梭于现代社会社会中的人们,被自身不断膨胀的物欲和日益庞大的机制组织所控制,像困兽一般,只能无耐地望着那封锁

对文学的理解 第三篇_当代大学生对文学的认识和启示

当代大学生应提升文学修养 (议论文)

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工商管理

文学一直是经久不衰的,不管是中国文学还是西方文学,都经历了时间的洗礼,依旧散发着光芒.影响着一代一代人。文学是社会科学的学科分类之一,与哲学、宗教、法律、政治并驾为社会的上层学问,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但是在当代网络成为人们主要信息来源的前提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已经将文学看得越来越来越淡了。现在大学生的文学修养普遍不是很高,应该说比以前有所降低,应该是在当今社会令人目眩神迷的音、影讯息的刺激吧。

我建议大学生应该加强文学修养。

文学经典是经过时间的选择沉淀下来的精粹,当然任何一个人离开他都还是能够正常的生活,经典的存在,是供对自己有要求的人去选读,当你在读一篇名著,你所产生的或是与作者的共鸣,或是分歧其实都是思想上点滴的成长,就好像看过红楼的人就会比别人考虑得多,想到的多。好的书会带给你以后生活更多的思考,顾虑,以及烦恼,而这一切恰好是成长的催化剂。

在得知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时间,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作协及文学界、出版界人士,探究莫言获奖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意义。莫言获奖实至名归。”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在

【对文学的理解】

接受环球人物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莫言取得的这一成就是他二三十年来艰苦努力、积累的结果,莫言是全球华人作家中国际影响最大、在世界文学圈子里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此次获奖对中国是个好事,可以激励未来中国纯文学的发展,以前似乎遥不可及的事情现在一下子变成了现实。”张颐武说,以后国人在对待诺贝尔奖时,会更自信、淡定,只要我们自己发展得好,只要我们的文化创造不断努力,扎扎实实规划,未来我们的国际大奖肯定会越来越多。张颐武告诉记者,莫言获奖是诺贝尔奖文学委员会的一个大战略,是从一个更大尺度、更大空间看待文明所做出的一个判断,是对中国综合力量的肯定,是对中华文明、中国成就的肯定。

这件值得中国人骄傲事,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事。但是他们只是知道我们中国人获得了诺贝尔奖。在大学生眼中,很多人都是在这件事发生后才第一次知道莫言,对他的获奖作品也知道的甚少。据调查,大部分学生第一次知道莫言是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名单公布以后。"当我看到莫言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本土作家时特别激动,但是搜索了莫言的资料后,才知道他是谁。"很多知名学校图书馆收藏莫言的作品很少,被借阅的次数也很少。现在的学生对莫言的了解越来越少了,他的作品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很火的。"他说。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大学男生普遍喜欢玄幻、武侠类书籍,女生则偏好诗歌、小说类书籍。很多学生表示,他接触文学作品最多的时候是在初、高中时期,其中一半来自语文课本。

对此现象,我们不得不引起深思。当代大学生肩负着建设祖国的重担,如果对文学这般匮乏,那么他们的未来将会令人堪忧,祖国的未来也值得担心。

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在利用好网络的同时依旧能兼顾着文学修养,有好多东西是在网络上得不到的,网络上只是一些表面的东西,即便是一些分析名著的文章也是别人的感悟,远不如你自己真正捧着名著去认真品读,逐字逐句的分析来的有意义。当你阅读了一篇名著后,你得到的远不止是一篇文章或是一些知识,那是对你人性的洗礼。【对文学的理解】

下面我就我近期读的一本列夫·托尔斯泰的《复活》来谈谈文学带给我的益处。

这部巨作的原文有四十多万字,他详细叙述了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和女主人公玛丝洛娃的人性的复苏过程。此书讲述的内容是托尔斯泰听到的一个故事:一次,法院审理一个妓女被控偷窃嫖客一百卢布并将嫖客杀死的案子,在陪审团中有一位男士,发现这个案子的被告竟是他多年以前在一个亲戚家做客时诱奸的养女。于是他良心发现,

设法去营救,并表示愿意和她结婚。最后,这个女犯在牢狱中病死。而那个男士也不知去向。

读完这本书后,我有了许多的感触。书中的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在大学时期是一个善良,充满活力,有着崇高志愿的青年。但当他担任上官职后却完全改变了,整日沉寂在享乐之中,早已忘记自己的狂热理想,变得腐朽,落魄,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直到在法庭上见到玛丝洛娃,他回想起许多往事,从而使他觉得自己是那么的可恶,便对于自己以前过的生活产生怨恨。为了赎罪,他给一些无辜的犯人起诉伸冤,将自己名下的一部分土地分给了农民,他彻底的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将自己从以前的腐朽中拯救了出来。

这本书名叫《复活》,我想“复活”的就是聂赫留朵夫,是他自我精神的复活。而我从他的身上学到的最珍贵的一点就是他的自我改变,虽然他曾经也堕落过,但当他良心发现后,做了许多好事来弥补过错,这是任何人都值得拥有的。我想当一个人犯下错误时,不论这个错误是大是小,最好的办法就是深刻的检讨自己,承担自己所犯的过错。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很多只有亲自品读才能知道的事,像是男主人公的心理过程和人性复苏的过程。如果是只看网上的品评,你得到只是结果而哪种语言描写你是无法感受到的,你依旧无法感受

【对文学的理解】

名著的语言魅力和作者的心里变化历程。作者的心理和他的阅历是最值得我们了解的。

在我看来我们大学生依旧要看纸质的名著,只有在你自己认真读过之后,才会学会很多东西,领悟其中的道理。作者的思想会通过文字传到你的大脑里,你会学会很多你没有接触的知识。你的文学修养也是在这个时间提升的。大学生们希望你们能在精彩快捷的网络之余静下心来看看文学,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

对文学的理解 第四篇_结合作家及作品谈谈你对反思文学的认识

【对文学的理解】

结合作家及作品谈谈你对反思文学的认识

“反思"一词,据说首次出现于英国哲学家洛克的著作中,他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称为"反思"。而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这个词却具有特定的意义,即对文革、十七年以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同时,在历史和自然的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被称为“反思小说”。 反思文学出现包括三方面的条件,即作家条件:“右派”作家归来、青年作家涌现;思想条件:文学不再满足于暴露揭示伤痕,而试图对历史作纵深整体性思考。反思内容包括对共和国初期至“文革”时期历史、社会、个体命运进行批判性思考。反思对象则较广泛,干部、右派、知青、农村、军营生活、商人、“内奸”等在文革中的命运。思考触角,追索从左到极左的深层历史原因。

反思文学记叙了对扭曲的人格或不健全的文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和针砭;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反思建国以来政治、经济生活各种运动和左倾思潮对人们思想的影响;也揭示了封建残余和封建意识对现实生活的残害和对人们思想留下的烙印。

这一时期的反思文学作品几乎全部是悲剧性的,作家们在悲剧中倾诉了人民的苦难,贯注着对民族坎坷历程的思考。在反思文学兴起的初期,“反右”扩大化、“大跃进”、“文革”等一个个事件的历史真实不断在文学中得到展示,而这些,也就构成了反思文学的主要题材。《李顺大造屋》、《剪辑错了的故事》、《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芙蓉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等反思“大跃进”以后中国农民的命运;《天云山传奇》、《灵与肉》等反思“反右”扩大化以后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

《天云山传奇》是粉碎“四人帮”以后第一部文坛回春年代“反思文学”的代表作。作品围绕着平反历史上的冤、假、错案的矛盾斗争,从一个侧面概括了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后期长达二十余年的我国一段政治上不断动荡的历史。大胆地揭示了这二十年来由于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估计而产生的极“左”思潮的严重危害及社会历史根源,展示了一幅真实而严峻的生活画卷,告诫人们永远记住历史的沉痛教训;表现出一个革命现实主义作家对时代生活的敏锐观察、深刻思考和不凡的胆识。作品以宋薇的回忆抒写人们美好的生活的开端,用冯晴岚的书信描述生活的动荡,人物的颠沛、人物的命运推向高潮,使作品起伏跌宕,回旋往复,曲折而精炼的概括出那一段漫长的历史生活。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是以1979年冬天四川一个偏僻农村的社会生活为背景,通过老农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的生活故事,真实地揭露了“文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灾难性破坏和在农民精神上造成的严重创伤,深刻地反映了70年代风云变幻的社会面貌,并预示了结束动乱之后必将出现的光明、美好的前景。小说采用“家庭纪事”的结构方式,以一个家庭的矛盾纠葛和人物性格的变化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足迹,达到了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对蜀中一带自然风物的描写,又使作品染上浓郁的地方色彩,并蕴含着象征的意味。作者解剖故事主人公许茂老汉,更是在解剖历史。在“文革”后期,当许茂从工作组的整顿中看到了葫芦坝的希望,他那被扭曲的性格又开始朝着正常的方向转变,焕发了生活的热情。

小说让许茂思想性格的变化历程烙上鲜明的时代印记,包孕着农村生活曲折变化的丰富内容。对人的内心痛苦、情感要求、思想矛盾等与人性相关的问题,在该小说中得以反映和表现。

随着新时期作家主体意识的加强,从王蒙写作《蝴蝶》开始,作家们在反思历史的同时又给自己提出了新的课题,那就是个人对历史应负的责任。这样,文学就将展示历史的进程与探索人生的真谛结合了起来。在反思文学的这一阶段,新时期文学完成了它的一次重要的跨跃——由侧重于表现时代精神到注重于张扬人的主体,由展示历史沿革到致力于对人的心灵世界的探寻。反思文学开阔了新时期文学的视野,使新时期文学具有了更丰厚的容量与更深刻的蕴含。

值得注意的是,当一个时代即将消逝,人们愉快地“与过去的生活告别”时,文学往往呈现出喜剧性特征。于是,在反思文学最后的延宕阶段,出现了两部喜剧性地总结“文革”的作品:王蒙的《名医梁有志传奇》和张宇的《活鬼》。前者通过所谓的“名医”梁有志在“文革”中的种种荒唐而奇特的遭遇以及其一生奇奇怪怪、可笑而又可叹的命运,抨击了当代中国曾经走过的那一段可笑而又可悲的历史;后者描写的是一个农村社会常见的“阿混”,竟然凭借“文革”期间的派系林立、斗争,大发语录财、标语财,其浑水摸鱼的赚钱方式与那些“神圣”、“崇高”的举动摆放在一起,越发衬出后者的虚妄无稽。

反思文学的意义是深远的,现实意义: 从党和人民关系角度反思历史教训,确立“人民是上帝” 的历史观念;历史意义: 立足当代历史进程,揭示从左到极左的转化,促进现实主义深化,最基本特征是思考或沉思;文学意义: 艺术上新的变革与探索。中篇小说崛起,意识流等现代主义创作方法的引入。作为文学思潮,反思文学是伤痕文学的必然结果,符合“反思”思维的特点。

对文学的理解 第五篇_我对文学概论的认识

谈谈学习文学概论的体会

通过本学期对文学概论的学习,我对文学概论有了更为系统的认识。我觉得文学理论的作用真的很奇妙。作家运用一些文学理论知识,就把生活中平常的事物,平常的情感,平常的故事演绎的不寻常。于细微之处,在美的享受中发现生活的本真,世界的本质。

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建设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指南的,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的文学理论建设也开展的如火如荼,而且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作家。我觉得文学理论是一条长长的锁链,她的各个部分一环紧扣一环。在导论中我了解了这条链条的性质:文学理论隶属于文艺学,她的形态多样化。而文学活动、文学创造、文学作品和文学的消费与接受则是他链条上的每一环。劳动创造人类,在人类生活中,文学活动逐渐被分化出来。文学活动产生了文学创作的需要,文学作品是文学创作的成果,一个人需要社会和他人的认可,一部文学作品也需要自己的存在价值。于是,在文学作品创造出来后还必须有文学作品的消费与接受。在消费与接受中,作品实现了自己的价值,作家得到了读者的认可,读者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学习文学理论使我明确了阅读的方向与目标。以前读作品主要受“名著”的影响。不了解作品的实际内容,别人推荐哪本书就读哪本书,结果是思想收获很小,有时更是一种娱乐消遣,欢笑过后,留给自己的的迷茫与空虚。但学习文学概论后,我对自身需求了明确的认识,知道了哪些书对自己的发展有益。以前认为“开卷有益”是百分之百对的,现在我对这句话有了不同的理解。中国的图书如汗牛充栋,而人生有限,选择一些对自己有益的书,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随着学习文学理论的深入,我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也在悄然发生改变。以前在哲学上学到感性与理性的结合,当时只认为是一个哲学概念。但学习了文学概论后,我觉得文学真的做到了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以前读小说,总是被他们华丽的外表和曲折的故事情节所吸引,对于小说内涵的东西想的很少。而现在我再读小说时我不仅关注她的形式美,还注重了解作品所要传达给人们的思想。作品犹如作家的一个孩子,作为家长有时想听到别人对自己孩子的评价,不仅仅是孩子长得有多漂亮,更想得到别人夸奖自己的孩子有内涵和教养。因而,我觉得了解作品的主题是对作家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检验。

文学是没有学科、没有地域限制的,她是世界上人们共享的精神财富。马克思主义从人类学的,哲学的,经济学的,美学的,社会学的,媒介学的,符号学等多学科的视点来理解文学,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文学的整体面貌。多角度看问题是我学习文学概论的又一体会,勤于思考,举一反三,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独到的文学理论见解也会搬到教科书上来。同时文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又是各国理论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要善于汲取他人的优点,以提高自身的素养。

但理论的学习让我又有枯燥的感觉。理论太抽象,相对于平常接触到的文学史,他的枯燥就显而易见了。有人曾说“在高贵的精神与世俗的安逸享受中,他只是崇敬那些有高贵精神的伟人,但他却更愿意做一个红尘中快乐享受人生的普通人”。但我觉得正是有了这些枯燥的理论学习,文学作品才更加引人入胜。拿抒情性作品来说,如果只是单纯的对景物的客观描写,作者没有运用情景交融,亦真亦幻的文学理论,读者就就很难在情感上达到与作者的共鸣,作品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感性是一种外表美,理性是一种升华的美,二者结合在一起,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文学理论让我对文学与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在今后我也会注意这方面的学习,让自己的文学素养不断得到提升!

对文学的理解 第六篇_对于文学创作的认识

对于文学创作的认识

也许,作为一名在校的大一新生,我这十几年来所写的文章就没有一篇能够算是文学创作。如果这样的说法有些消极和自卑,那我只能说我应该没有一篇文章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

在中国强大的应试教育面前,我们无力回击,只能默默忍受,无数的应试技巧,无数的文章框架,还有无数的优美范文„每天就是这样在老师的软磨硬泡下我们学会了“复制”和“粘贴”,而且复制来粘贴去还就是那些东西,无论什么题目,无论什么内容,只要挨边就往里套,所以回首过去的中学阶段,文章是写了不少,但内容与思想都如出一辙,因此它最为直接的导致了我们在文学创作方面上的空洞与死板。

但是当我们迈入大学的校园以后,我渐渐开始发现我们其实拥有了更多属于自己思考与反思的时间,所以最近我也就一直在想虽说我不曾有过或者说有过却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学创作,不管怎样十几年来那些文学大家的创作我也没有少看,那么我的文章与他们真正的文学创作又相差在那些地方呢?到底怎样才能够写出真正的文学创作呢?经过了自己一段时间的思考与整理,以下我将谈一谈我对于文学创作的一些认识。

我认为真正的文学创作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层面上的一种精神寄托,而生活体验是其根本。没有生活作为源泉,只能是没有内容只有骨架的空白文字,在创作过程中,作者的思想和情感是相融于文字之中,让读者体会当时社会的背景,理解作者所要表达高于生活层面上的精神境界与寄托,在撼动人情感的最高境界之时,才会有文学的价值问世。

梦想的思维过程是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正如福楼拜所说过的艺术的性质和目的就是要去塑造一种“幻象”。所谓“‘幻象’的生在此岸,活在彼岸,成长在此岸至彼岸的路程中”之说,我认为这正是对文学艺术定义的最为形象和确切的表述。

然后从人的性情方面来说,世上分两种人。有一类人比较现实,他们只是忙忙碌碌地经营者自己的现实的生活,或者说是从事自己的事业,一切拿功名利禄来衡量,能换来物质利益的就认为是有用的,不能换来物质利益的就认为是虚假的,因此他们总认为文学的和艺术的东西是虚假的,是骗人的,记得上中学的

时候就有一位同学是从来不看电影的,他的理由是电影里的东西都是虚构的、无意义的,对自己的生活起不到任何帮助,在他看来,这些看电影的人都是大傻瓜,整天浪费着宝贵的时间,而那些写电影剧本,拍摄电影的人更就一定是疯子!像这样一类没有梦,或者很少有梦,也不愿意听,或看别人说梦话的人,那一定是和文学艺术无缘的人。因为没有梦,当然也就不可能写出自己的梦想出来。而另一类人除了身体活动在在现实世界外,在他们的脑海里还有一个更为广阔的精神世界,对于这样的一类人来说,没有梦的生活简直就不是生活,如果停止了想象,人虽活着等同于死亡。特别是当梦的色彩不断呈现出五彩缤纷、斑斓多姿的时候,他们会为了自己的梦幻而一直兴奋与激动,他们不得不欣然命笔,将自己的梦幻记述下来,以期望与更多的人分享。当然这样的人所记述下来的梦想,它不会是痴人说梦,而应是智者说梦,它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所记述的应是现实社会生活在他脑海里所形成的折射与反映。这是高于现实生活的一种精神寄托,是存在与梦中的另一类真实。像这样的一类人应该就是和文学有缘的人。

有梦的人与没梦的人之比较,没梦的人对生活理解的直观,简单,对痛苦和快乐的感受比较少;而有梦的人对生活理解的层次比较深,同时也有着比一般人多得多的忧思和痛苦,也享受有别人品尝不到的快乐和幸福。人活在这个世上,对你所遇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人一事的感悟,对谁也无法逃避的爱人和被人爱,弃人和被人弃的种种感受,以及由人世间的感情纠葛,恩怨情仇所构成的故事的描述,也许你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没有觉得什么,等以后回过头来看这个故事的时候,就感觉到每一个故事无不折射着当时的社会、历史、政治、宗法的、伦理、地域、人性、文化的背景。当我们阅读历朝历代的文学作品的时候不就是这样的一种感受吗?小故事可以折射大世界,大社会。因此文学创作就更加是那些有梦之人方飞梦想的舞台!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不但如此,人生还是一条没有回头路可走的单行道,而且对于每一个人来说一生也只有一次能够在那条单行道上徜徉,难道我们只想单调的以一层不变的方式走完那条短暂的道路吗?我相信没有人会愿意这样,只是因为社会、家庭、学校等等因素的影响,通常我们只能以一种方式来度过我们的一生,一旦越轨,后果可大可小,但是因为文学创作的存在,我们能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去体味和感受他人所处的另类人生。但那些给我们以体验的大作家们

是真正意义上在精神层面上做到了多活几次,那些文学作品里的主人公,以及主人公所经历的种种事情,我认为这无一不都是作家所幻化出来的自己另一人生的写照。因此文学创作是有梦的人的精神的家园。

青春将会一步一步地远去,生命也终有一天也会终结,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事实。但是,我认为没有梦的人充其量只能活够一生,然而有梦的人不仅仅活够一生。在他们的生命之外还有生命,那就是精神;在他们生命之后还有生命,那就是文学创作。

文学创造依靠的是材料储备、艺术发现和创造动机三个环节。而“物化”则是文学创造过程的最后阶段,即作家将在构思过程中以初步酝酿成熟的形象和意念,转化为语言、文字等符号,并固定在纸张上,使其成为物质性的文本,成为可以流通和消费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的阶段。文学创造的物化通过“形之于心”到“形之于手”的转化,语词提炼与技术运用,以及即兴发挥和推敲手段来得以完成,形成一部作品。

虽然随着当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物欲的疾速横流,现代的文学创作似乎离我们渐行渐远,也确实越来越多的人整天拼命的为金钱与利益奔跑,越来越少的人愿意从事或欣赏文学创作,但文学的创作并没因此而中断过,那是因为总还是有那么一小部分怀揣梦想之人,通过自己的梦来感染一个接一个的人,而正是如此,文学创作的浪潮才得以继续激荡,文学创作的旗帜才能够继续飘扬,最后我想告诉当代的人们,金钱利益固然重要,因为那是我们物质生活的需要,但也请试试偶尔放慢一下你们脚步的频率,尝试着接触与体会文学创作的精神内涵,我相信那一定会是你精神生活所必须,所以请不要在空洞乏味的生活中一味的追求物质的灌溉,而让我们学会在充实祥和的日子里享受精神的洗礼。让文学创作之火得以延续,为我们黑暗的生活抹上一丝光亮。让文学创作之泉得以流淌,为我们干枯的生命送上一泓清泉!

对文学的理解 第七篇_对异文化的理解

姓名:周明珠 学号:120305225

专业:商务英语12-2 选修课程:日本印象

浅析中日异文化——以语言礼仪及饮食为例

异文化泛指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所有现象。异文化包含广泛,研究范围也是广泛的。比如在我国主体民族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差异就可以称之为异文化。又比如中国文化和国外文化也可认为是异文化。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随着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的广泛传播,异文化之间的排斥、并存和融合也在成为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学科。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国,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地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发展了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这些文化与中国文化有相似之处,更多的则是在细节上的差异。通过制作powerpoint课件我对这些差异有了初步的了解。

关于中日之间的异文化我会通过双方语言方面、礼仪方面以及饮食方面作简要阐述。

中日语言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文字起源于古代的甲骨文,经过夏商周朝战国时期的发展,到汉唐时代,经济与文化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中国文明进入了辉煌时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而当时的日本,通过朝鲜半岛,接触到了中国发达的文化,通过派出使者等方式,对中国的文化如饥似渴地学习和吸收着,日本的假名和汉字便是来源于中国的文字。但是中日两国的汉字很多有其不同的意思。中国人一般都知道古代日本从中国学汉字,并把汉字带回日本作为母语,但很少有人知道现代汉语中有的词汇是近代从日本返销中国的。

古代日本有日语, 但没有文字。大约在公元3、4世纪的时候, 汉字经过朝鲜半岛传到日本, 日本人利用汉字来记录日语。

有人认为在一篇日文文章中单看汉字也可以看懂,但这一点是错误的。汉字在日语当中占了一席之地,但其中有些词语的意思却与我们的日常认识大相径庭。两国文化有相似之处,历史上的日本曾经毫无保留的学习和沿用了中国的语言和习俗,但在悠悠岁月长河中文化经过或口口相传或书香记录,大和民族也逐渐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语言和特有的文化。这一点在有些词语上便可以体现。比如「落花流水」这个成语,在我们的印象当中它是不用字面意思的,更多的是代表「失败;输得很惨」,但在日语中则是代表「男女之间的暧昧情感」。

中日礼仪方面的差异

中国的礼仪主要来自儒家思想。儒家学派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存在着巨大影响。儒家思想的精髓不在于其治国理论学说,而在于它的社会伦理思想,正是封建社会伦理观从国家统治阶级的高度期望出发,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规范用通俗的语言——道德意识规范起来。日本人强调和,这种思想的本质与中国儒家思想是相一致的,人人安守本分的说法更是直接来源于中国的儒家思想。而中国人讲客观事实,所以用客观陈述句来讲,这些都是中日之间表达的差别。明白这些,反而会使我们更容易理解我们所提倡的文艺复兴的口号,重新认识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在我们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中日饮食方面的差异

日本目前已经被誉为世界上最长寿的国家。各国营养专家都认为,日本人的长寿与其传统饮食以及烹调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众所周知,日本属于岛国。清澈丰富的水源孕育了日本的饮食文化。日本料理又被称为水料理。在日本人的餐桌上,雪白的米饭、碧绿的生菜、红色的鱼片、橘色的胡萝卜,无一不是清爽可口而且都最大量地保持了食物本来的味道。东京慈惠医科大学健康医学中心的负责人和田高先生曾经说过,日本传统饮食以鱼类和蔬菜为中心,摄油量少,这样能够防止能量的过分吸收。日本人的主食是米饭,看上去很普通的米饭含有糖、优质蛋白质、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均衡。与面食相比较,吃米饭使胰岛素的分泌要慢很多。这样人的肠胃会相对舒适,情绪也比较稳定。日本人习惯吃和食,和食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其本质只有三种日常食物:米饭、日本酱汤、时令蔬菜。

而一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许多人会对中国食谱以及中国菜的色、香、味、形赞不绝口。中国人爱食用粗粮,粗粮的营养物质要比细粮多。中国人爱食用植物油,中国人的饭桌上煎炒烹炸的食物较多,所以难免都是经过植物油加工的。中国人饭前饭后多喜欢喝一杯茶,喝茶能够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可以弥补吃油多的误区。中国人做饭时喜欢加入葱、蒜、盐、酱、醋、辣椒等作料,能起到杀菌、消脂、增进食欲、帮助消化等作用。

关于中日的文化差异还涉及许多方面,比如文学,比如衣着,比如茶文化方面等等。

进入二十一世纪,各国文化将在世界大舞台上同台竞技,历史积淀是优势,创造革新也是优势。文化的多样性,各国之间文化的撞击不断产生新的火花,在人类发展与繁荣的蓝图上留下了亮丽且鲜明的一笔。

中国改革开放程度不断加深,影响的范围也越来越大,作为中国人既要了解本国的文化,也要深入地了解外国的文化,了解它们之间的差异,求同存异,才能让中国未来的道路越来越宽广。

异文化之间的排斥、并存和融合是人类在生存发展的道路上必须研究的课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接受别国文化,发扬本国文化,异文化的撞击也会大大推动人类的发展进程。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5945/

推荐访问:对文学的理解100字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