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世界之最 > 抗日战役的题目

抗日战役的题目

时间:2018-04-07   来源:世界之最   点击:

【www.gbppp.com--世界之最】

抗日战役的题目 第一篇_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试题

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试题

2015.5

三、当今世界,国际会议已成为国际社会进行多边交往和解决众多国际问题的一个重

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

材料一 1919年1月18日,人们翘首

会开幕了。可是和会一开始,便陷入了激

中。……帝国主义列强经过三个多月的激

破和谈僵局,于是,巨头们开始大搞秘密

和约问题上勉强达成了一致。 —

—分赃的盛宴》 图一 巴黎和会“三巨头” 以待的巴黎和烈的争吵烈争吵仍未打交易。最终,在—《巴黎和会—

47.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三巨头”分别代表哪三个国家?(3分)“三巨头”在哪些问

题上进行了“激烈争吵”?(3分)最终“达成一致”的“和约”是什么?(2分)

材料二 1945年初,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势已不可动

摇,战时盟国美苏英“三巨头”考虑的主要问题已是如何筹划建

立战后的世界秩序。因此政治决议便成为他们于1945年2月召

开的雅尔塔会议的主题。

48.(1)依据材料二回答,雅尔塔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2分)结合所学回答,导致“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势已不

可动摇”的主要战役有哪些?(4分)

(2)综合材料一、二比较,你认为两次会议有哪些相似点?(2分) 图二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三、47. 三巨头:英国、法国、美国(3分)

问题:对德国的领土、军事、政治、赔款、殖民地等问题。

(3分,答出一条2分,答出2条3分)

和约:《凡尔赛和约》(2分,“和约”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48.(1)目的:筹划建立战后的世界秩序。(2分) 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4分,每一个2分,写出2个即可得4分)

(2)相似点:都是大国操纵会议;都和世界大战有关;都确立了战后新的世界

秩序;会后都建立了国际组织;会议内容都涉及德国问题。(2分,任意答出一

三、(16分)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阅读史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

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

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年~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

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业破产,

失业人口高达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

混乱。

材料三 1939年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

进攻,苏德战争爆发。1941年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

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

家的失败宣告结束。 请回答:

28.一战前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4分)

29.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因素是什么?(4分)

30.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4分) 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4分)

三、(16分)28.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对峙(2分)。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2分)。

29. 《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2分);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2分)。

30. 苏德战场(或欧洲战场)(2分);太平洋战场(2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20世纪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等(4分)。

41、(17分)在我国古代史上,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共同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请阅读下面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学家翦伯赞盛赞张骞说:“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之人物也。”

(1)结合所学知识,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能说明张骞是“冒险家、外交家”?(3分)

材料二

(2)依据材料二,列举两个唐朝中外交往的史实。(6分)唐朝的对外交往异常活跃,可以看出那个隋唐时期独有的什么历史特征? (2分)

材料三 乾隆时,班禅六世拒绝英国同西藏单独建立通商关系时,明确表示:整个西藏是在中国大皇帝主权管辖之下的地方,西藏的一切无不听命于朝廷。英国殖民者的阴谋失败。 ——选自教材

(3)结合所学,你认为哪些措施使得“整个西藏是在中国大皇帝主权管辖之下的”?(6 分)

41

(1)、张骞出使西域

(2)、史实: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政策:繁荣开放

(3)、确立册封达赖、班禅的制度,设立驻藏大臣共同管理西藏事务。

二、(17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起了实现“中国梦”的历史重任。

材料一

图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图二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合作社 图三 邓小平南巡

44.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图一所取得的成就,中国走了一条怎样的民主革命道路?(2分)举出在这条革命道路过程中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两例事件。(4分)图二反映的重要历史事件让中国发生了怎样的历史性巨变?(3分)

45.结合所学回答,邓小平“南巡”谈话的重要意义?(2分)“南巡”谈话使我国的经济体制开始发生什么变化?(3分)

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具体国情之的”,破解了“中国梦”的密码……。

——《刘新如:中国梦也是强军梦》

46.依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破解中国梦的“密码”是什么?(3分)

二、(17分)

44.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冈山道路。(2分) 开创性事件:南昌起义

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任举2例即可,4分)

图二:以农业合作化为代表的三大改造的完成使中国从一个新民主主义国家转变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国家。(3分)

45.意义: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分)

变化: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3分)

46.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3分)

二、(16分)中国人的“中国梦”,历经艰辛与坎坷,却从未停止。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多年来,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进行了不懈努力,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

材料一 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于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

——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

44. 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为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实现“建国之梦”,为病入膏肓的中国找到了一剂什么良方?(3分)

材料二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

——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45.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中国实现“强国之梦”的过程中,借鉴吸取了中外社会主义历史上的哪些教训或经验?(3分)“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开始的标志是什么?(3分)

46.在材料三给出的年代轴上填出B、C代表的阶段名称(4分)。并举出发生在这三个历史阶段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各一例。(3分)

二、(16分)

44. 良方: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3分)

45. 教训: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等左倾错误,苏联高度集权的斯大林

抗日战役的题目 第二篇_抗日战争知识竞赛题目

抗日战争知识题目

1.清政府被迫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 B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虎门条约》

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C

①台儿庄大捷 ②中共发表抗日通电 ③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④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④① D.②③①④

3.南京名胜众多,其中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建立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C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4.1937年,日本积极策划全面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B

A.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B.变中国为其殖民地

C.摆脱国内经济危机 D.制定了所谓"国策基准"

5.日本帝国主义为挑起全面侵华战争制造的事件是C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6.七.七事变标志着抗日战争正式爆发,这主要是由于 C

A.中国军队开始奋起抵抗 B.国民政府正式宣战

C.全国的抗日战争由此开始 D.国共两党再次实现合作抗日

7."七.七"事变后蒋介石确定准备抗战方针的主要原因是 C

A.中共和全国人民要求抗日 B.西安事变中承诺抗日

C.日本扩大侵华损害其利益 D.英,美支持蒋介石抗日

8.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表示抗战是在 D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七七事变后 D.八一三事变后

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标志是 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宣言

C.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建立 D.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0.中共在1927年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到1937年又与国民党合作,这主要说明 C

A.国内斗争服从于国际斗争 B.民族矛盾大于阶级矛盾

C.中共从广大人民利益出发 D.国共矛盾是兄弟之争

11.民主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两次合作的共同点是 D

A.政治基础相同 B.合作方式相同

C.主要任务相同 D.倡导者相同

1

A.台儿庄战役 B.临沂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忻口战役

14.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一组是 D

①上海失守 ②北平,天津相继失陷 ③卢沟桥事变 ④南京大屠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5.在日军进行的南京大屠杀中,死亡的中国军民共达 D

A.5万 B.10多万 C.20多万 D.30多万

16.1938年,李宗仁指挥中国军队消灭日军一万余人的重大战役是 C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台儿庄战役 D.枣宜会战

17.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是 B

A. 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 太原会战 D.平型关大捷

18.国民政府组织的多次战役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B

A.消灭了日本大量有生力量 B.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侵略计划

C.取得了抗战以来最大的胜利 D.掌握了抗日战争的主动权

19.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 C

A.瓦窑堡会议 B.党的活动分子会议 C.洛川会议 D.七大

20.抗日战争期间,中共推行全面抗战路线,而国民政府却推行片面抗战路线,这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是 A

A.阶级本质的不同 B.战略战术的不同

C. 作战方针的不同 D.依靠对象的不同

21.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 B

A.要不要坚持持久抗战 B.要不要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

C.要不要开辟敌后战场 D.要不要争取国际援助

22.八地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是在哪次会议之后 A

A.洛川会议 D.瓦窑堡会议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3.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C

①淞沪会战 ②《论持久战》的发表 ③七七事变 ④台儿庄战役

A.④③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2

24.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标志是 B

A.徐州会战结束 B.日军占领广州,武汉

C.国民政府迁都重庆 D.汪精卫建立伪政权

25.汪伪政府与蒋介石集团的最大区别在于 C

A.与帝国主义勾结 B.代表阶层不同 C.对日政策不同 D.对人民的态度不同

26.抗战期间,日本在沦陷区大肆经济掠夺的直接原因是 B

A. 转嫁30年代的经济危机 B.解决战争需要,以战养战

C. 实行殖民统治 D.积累资本主义发展的资本

27. 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目的是 A

A.实现同化政策 B.灌输奴化思想 C.宣扬封建道德 D.扩大日语范围 28,国民党抗日政策转向反动始于 B

A.武汉,广州失陷后 B.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

C.皖南事变后 D.百团大战后

29.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国共两党仍存在着斗争的一面,其根本原因是 B

A. 两党奉行的抗战路线不同 B.两党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两党在中国所处的政治地位不同 D.两党对日本侵略认识的程度不同

3

37.中共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对地主阶级是 C

A.既打击又依靠 B.既限制又依靠

C.既限制又联合 D.既保护又联合

38.中国共产党"七大"提出党的任务是建立 D

A.工农民主专政的国家 B.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C.社会主义国家 D.新民主主义国家

39.中国共产党"七大"的重要意义在于 C

①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②提出了党的工作重心由农村转移到城市

③实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统一④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0.中国共产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C

A.八七会议 B.洛川会议 C.七大 D.七届二中全会

41.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所做的报告是 B

A.《整顿党的作风》 B.《论联合政府》

C.《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D.《对日寇的景后一战》

42.抗日战争进入反攻阶段是在 D

A.1938年 B.1940年 C.1944年 D.1945年

43.日本政府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是在1945年 A

A.8月15日 B.8月16日 C.9月2日 D.9月3日

4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能持续到抗战胜利的基本因素是 D

4

45.抗日战争与甲午战争相比,中国方面最大的变化是 D

A.领导集团改变为人民利益的代表 B.中国军队素质提高,军队普遍有爱国精神

C.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决定了最后的战局 D.中华民族已经觉醒,形成全民族的抗战

46.延安整风运动的方针是C

A.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B.和风细雨,实事求是 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D.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47.红军长征的原因D

A.日本的入侵 B.北上抗日 C.伪满洲国的建立 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48,红军长征开始于哪一年 (a )

A.1934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3年10月 D.1936年10月 49,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B

A.四渡赤水河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翻过大雪山

50,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A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 B.陕北会师 C.红军攻克遵义 D.懋功会师 51,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D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5

抗日战役的题目 第三篇_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练习题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复习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攘外安内’蒋主张,夜赠领土百万方,金陵城头发乱令,叫尔小民做羔羊„„”,这首歌谣控诉了蒋介石对日军侵略采取的不抵抗政策,导致东北全境沦陷。与该歌谣创作背景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百团大战 C.卢沟桥事变 D.台儿庄战役

2.“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侯,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凄怆的歌曲唱出了中国人民对日寇的无比痛恨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歌中的“家乡”在( )

A.东北 B.华北 C.西南 D.西北

3.疑是问之源。为研究“九一八”事变的真相,某学者搜集了如下资料,其中你认为可质疑的是( )

A.东北将士的回忆 B.国民政府的绝密档案 C.东北人民的控诉 D.日本当时媒体的报道

4.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沈阳日军行动”是指(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5.右图是为警示国人“铭记历史”而作。下列各诗句,能准确反映这

一主题的是( )

A.月映华夏魂 日照乾坤辉 B.月圆神州情 勿忘国耻恨

C.同胞共圆月 两岸一家亲 D.奋臂揽明月 随手摘星辰

6.为提醒大家牢记“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居安思危,我国每年

都在9月18日鸣放防空警报。当年,日本制造这一事变的借口是( )

A.西安事变 B.柳条湖事件C.八一三事变 D.一名士兵失踪

7. “麻雀叫,麻雀叫,日本人,真凶暴。夺我东三省,杀我们同胞。小朋友!大家起来闹,日本糖果我不吃,东洋玩具我不要。”这首童谣出现的背景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时下漫画常以特有的艺术形式反映某一时期复杂的政治形

势。右图是漫画家张仃1946年完成的的作品--《十五年前的一

幕童话》。这幕童话指的是( )

A.甲午战争 B.五四运动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9.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

野的大豆高粱„„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

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无尽的宝藏„„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起( )

A.中国人民开始了局部抗战 B.国共两党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C.中华民族全国性抗战开始 D.八路军、新四军开辟敌后战场

10.东方会议之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征服满蒙”,日本制造了( )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一三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七七事变

11.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这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歌曲中“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12.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华清池、兵谏、联共抗日、和平解决”, 由此判断,该题正确答案是 【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 D.西安事变

13.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柳条湖事件 B.平型关大捷 C.百团大战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14.西安事变发生后周恩来到西安调停。针对蒋介石的拒不让步,周对蒋说:“只要蒋先生能够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蒋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以听蒋先生的指挥。”由此可知,西安事变能够和平解决的主要原因是( )

A.张学良、杨虎城的和平意愿 B.国民党内部一致同意联共抗日的主张

【抗日战役的题目】

C.中国共产党做出巨大的努力 D.蒋介石做出了主动让步

15.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弱国战胜一个帝国主义强国的光辉典范,全民族团结抗战是胜利的保障。为了团结抗战,1936年12月西安事变后,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参加了谈判,他此行取得了什么成果?( )

A.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了蒋介石 B.谴责张学良、杨虎城,释放了蒋介石

C.孤立蒋介石,联合张学良、杨虎城抗日 D.联蒋抗日,西安事变得到了和平解决

16.捉蒋---英雄壮举;放蒋---大局为重;送蒋---情真意切。与此评价相关的人物是( )

A.彭德怀 B.李宗仁 C.张学良 D.周恩来

17.右图标语中“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愿望得到初步实现的标

志性事件是( )

A.九_八事变爆发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卢沟桥事变爆发 D.台儿庄战役胜利

18.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

次全国性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9.推动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再度合作,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全民族抗战的关键的历史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重庆谈判

20.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促进国共合作抗日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五四运动的爆发 B.七七事变的爆发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抗日战役的题目】

21.标志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国共两党合作抗日局面形成的历史事件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双十协定》的签订C.七大的胜利召开D.长征的胜利结束

22.右图是1936年12月13日《解放日报》的一篇新闻

报道示意图,从中可以获取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

A.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

B.蒋介石命令张、杨对陕北红军发起进攻

C.张、杨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爆发

D.全民族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23.勐海县某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有关“西安事变”的主题探究活动,下面是小明同学整理的资料,其中错误的是( )

A.时间:1936年12月12日 B.发起人:张学良、杨虎城

C.目的:要求汪精卫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D.结果: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24.历史学家认为:“卢沟桥事件只不过是一个更大图谋的开端而已。”这个“更大图谋”指日本( )

A. 割占台湾 B. 侵占东北三省 C. 制造南京大屠杀 D. 灭亡中国

25.中国近代史上,日本曾两度发动侵华战争,分别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抗日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26.宁为战死鬼,不为亡国奴。中华民族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皆守土抗战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平型关大捷

27.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于(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西安事变

28.下列作品中直接反映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 )

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

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

D.电影《甲午风云》

29.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发布命令:“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这个命令发布于( )

A.九一八事变时 B.双十二事变时 C.七七事变时 D.八一三事变时

30.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首悲壮的抗日歌曲有关的事变是( )

A.九一八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1. “七七”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战漫画运动,得到各地群众的欢迎和支援,上海救亡漫画宣传队还得到了儿童救亡协会“小弟弟小妹妹们每日在烈日下募集得来”的捐款。这反映了当时( )

A.漫画抗战比军事抗战更重要 B.漫画技艺已经得到全面普及

C.全国人民团结抗战热情高涨 D.侵略者在中国实行文化控制

32..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3..“一年半以前,中国还面临着再次爆发大规模内战的威胁,而现在,几个旅行中的英国人却感觉到,眼前这个国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团结。人们第一次发现,民意正在中国凝聚。”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

A.1927年后的国内形势 B.九一八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C.七七事变后的国内形势 D.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形势

34.右侧材料中“民族革命统一战线”的任务是( )

A.推翻清朝统治B.打倒北洋军阀

C.抵抗日本侵略D.争取和平民主

35.揭开中华全民族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C.八一三事变 D.七七事变

36.右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双十二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八一三事变

37.一位日本青年手举“向南京市民谢罪”的标语牌参加抗议日本右翼势力篡改历史教科书

的活动(见图6)。其“谢罪”针对的是日本侵略者( )

A.签订的《马关条约》B.发动的九一八事变 C.发动的七七事变D.进行的南京大屠杀

38.“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30万

亡灵的冤魂,我以赤诚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我期望,古

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这是在哪个纪念馆门前的发言?( )

A.人民英雄纪念碑 B.淮海战役纪念馆

C.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D.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39.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在六周之内,共屠杀了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 )人以上。

A.20万 B.25万 C.30万 D.35万

40.抗日战争中,李宗仁指挥国民党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嫩江大桥之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1.1938年,中国军队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完成对日军的包围,并发动全面反攻,共歼敌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重大胜利的战役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战役 D.淞沪会战

41.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写道:“每个月打得一个较大的胜仗,如平型关、台儿庄一类的,就能大大地沮丧敌人的精神,掀起我军的士气,号召世界的声援”。其中台儿庄战役的重大意义是( )

A.取得了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 B.成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C.取得了抗战以来主动抗击日军规模最大的胜利 D.实现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42.张敏同学对抗日战争初期的一场战役作了如下描述: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北连津浦路,南接陇海线,战略地位重要。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为( )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百团大战 D.枣宜会战

43.臧克家曾写道:“在这里,我们发挥了震天的威力!„„在这里,我们击退寇兵!„„台儿庄的名字和时间争长。”这里领导“我们发挥威力”的将领是( )

A.蔡廷锴 B.赵登禹 C.佟麟阁 D.李宗仁

44.1938年5月19日徐州沦陷。今年的这一天我市上空再次响起防空警报,以警示后人勿忘国耻。与徐州沦陷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45.台儿庄战役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歼敌一万余人。滇军尹国华(石林县人)营500多人,仅1人生还,滇军健儿用血肉之躯保卫了中华民族的神圣领土。这次战役中国军队司令长官是( )

A.彭德怀 B.张学良 C.杨虎城 D.李宗仁

4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台儿庄战役 D.百团大战

47.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目标是破坏敌人的交通线,摧毁日伪军的据点。下列四幅图片反映百团大战形势的是( )

A B C D

48.某年《新华日报》华北版头条刊载了蒋介石的嘉奖电:“朱(德)副长官、彭(德怀)副总司令:迭电均悉,贵部窥破好机,断然出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勉。仍希„„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通为要!”这份嘉奖电的背景是( )

A.红军长征胜利 B.正面战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C.百团大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D.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49.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 )

A.聂荣臻 B.徐向前 C.彭德怀 D.邓小平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34181/

推荐访问:抗日战争战役 抗日著名战役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