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百科 > 信仰宗教好不好

信仰宗教好不好

时间:2018-03-18   来源:百科   点击:

【www.gbppp.com--百科】

信仰宗教好不好 第一篇_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学习使人进步,学习是一件艰苦而又快乐的事,每天不仅仅是埋头学习,还给我们带来快乐,可以在书本中学到知识,可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欢乐,课余时间可以学习一些百科知识,接下来小编带来百科知识—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信仰。

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 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以上就是小编带来百科知识—为什么要尊重其他人的宗教

信仰的总结,希望需要这方面的同学,可以进来学习,希望以后学习中能够越来越好。

如何理解“尊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法律规定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即公民依据内心的信念,自愿地信仰宗教的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作为一种权利体系,主要由信仰的自由、宗教活动自由、宗教仪式自由构成,在有些国家还包括传教自由。

在我国,宗教信仰自由历来是宪法和法律所保护的重要权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应遵循三原则,即合法性原则、宗教与国家教育制度的分离原则、独立办教原则。 全面正确地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个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对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和损害宗教界合法权益的错误行为,必须坚决予以纠正。另一方面要求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于宗教活动可以不受任何约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要把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担遵守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的义务。宗教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范围内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宗教活动不得妨碍社会秩序、工作秩序和生活秩序。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尊重信教群

众的信仰,但这并不是说就可以放弃对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弃在他们中开展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教育的工作。

(1)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在中国不论信仰宗教还是不信仰宗教的群众,在政治上、经济上根本利益是一致的,而在思想信仰上的差异是次要的。在多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信教群众,互相团结、和睦相处。在多数群众信仰宗教的地方,要注意尊重和保护少数群众不信仰宗教的权利,使全体信仰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各民族群众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2)实行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干预司法、干预学校教育和社会公共教育,绝不允许强迫任何人,特别是18岁以下少年儿童入教、出家到寺庙学经,绝不允许利用宗教反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破坏国家统一和国内各民族之间的团结。 (3)保护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宗教信徒活动场所内所进行的正

常的宗教生活,按照宗教习惯自愿的布施、乜贴、献仪、奉献以及在自己家里进行修持、念经、祷告、守斋等,均受国家法律保护。同时,宗教团体按照宪法、法律和政策的有关规定,可以开办宗教院校,出版宗教书刊,销售宗教用品和宗教艺术品,开展宗教方面的国际友好往来,进行宗教学术文化交流等。公民在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权利的时候,必须履行自己的应尽义务。 (4)中国各种宗教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实行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和自治、自养、自传的原则。这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一条基本原则,也是中国宗教的一个显著特色。各爱国宗教团体和爱国宗教界人士要自觉地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原则,坚持抵制境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挫败其推行“和平演变”的图谋。同时,也要坚决抵制境外宗教团体和个人对中国宗教事务的干涉,不得在中国境内建立宗教组织或其他办事机构,建立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传教活动。

尊重宗教信仰自由和坚持独立自主办教还必须要警惕和反对外来势力的渗透。要知道世界并不太平,国外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它们必然要利用各渠道,包括宗教的渠道对我实行渗透和干涉。这种渗透和反渗透,干涉和反干涉的斗争必将是复杂的、长期的,有时甚至是激烈的,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

【信仰宗教好不好】

国外敌对势力利用宗教对我进行渗透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我们反渗透反干扰的斗争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最根本的是我们必须要用全面正确地贯彻执行宗教信仰自由和独立自主办教政策的实际行动,对国外敌对势力的渗透进行坚决的斗争。首先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把国内宗教的事情办好,积极协助党和政府维护来之不易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使一切国外敌对势力无机可乘,使宗教方面的对外交往更加健康和顺畅地发展,使我国的宗教和宗教活动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的最高利益和民族整体利益,为促进祖国的统一、民族的团结和社会发展多做贡献

信仰宗教好不好 第二篇_护士信仰宗教的意义

论护士信仰宗教的意义 在当今社会中,大多数人都是有宗教信仰的,我也不例外,尤其作为护士,信仰宗教对护理事业有着重大的意义和积极的推进作用。宗教信仰可以满足我们的心理需要,减缓生活压力,提供积极的生活态度以面对生死考验。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护士信仰宗教的意义。

什么是宗教信仰?

宗教信仰是一种意识形态,它作为一种精神风俗,是极其复杂的,它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信仰为人生提供终极基础。这里的“终极”,既指世界的绝对和根本,也指人生最高的意义和最重要的价值。作为一种哲学范畴, 宗教信仰,都具有追求“终极”并以之为生活支撑和意义诠释的显着特征。表征着人对终极关怀的渴望,它给人注入神圣的目标,引导人去反省自我、超越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从而为人的生活提供情感、意欲、愿望、行动等的根基。是一种精神的仰望和生命的活水,是人的精神柱石,是人的全部价值意识的定向形式。

每个人无论他是否具有宗教倾向,都有自己最终的假定前提。因为这些前提对他来说是真实的,这种假定前提不管是被称为意识形态、人生观、观念或者仅仅是对生活的一种直觉,都对属于他们的所有行为产生了创造性的压力。这种内驱力推动人去从事德行,使自己在道德践行中体悟到人生的尊严和神圣,并将各种具体的道德行为组织起来形成系统。

宗教信仰能给我们带来什么?【信仰宗教好不好】

宗教信仰给我们带来希望。任何信仰都指向未来,指向所求的方向,指向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形成某种信仰,表明人决心按自己已有的某种理念来生存,表明人愿意自觉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表明人希冀按自己的愿望来改造心灵、改造自己、改造人生和改造世界。信仰来自于人的内在需求和对崇高美好的盼望。信仰充满着希望,或是对生命的希望,或是对爱的希望,或是对正义的希望,或是对和平、和谐、同情以及真、善、美的希望。 宗教信仰给我们带来自由。只有人,才有信仰,只有有意志、有选择、有精神追求的人才有信仰,因而信仰是最具人性化的精神之物,它在本质上是自由的。任何崇高的信仰,都意味着人对有限的超越,意味着真正的人性的复归和人的自由的发挥。正是在信仰中,人的精神乃至整个生命都向真、善、美的神圣价值尺度全面开放了,人主动地、自觉地、心甘情愿地拥抱“绝对”并归顺到“绝对”

之中,与自己追求之物合而为一,或者说,使永恒无限侵入自己的有限生命之中。在信仰中,人将实现真正的自我,获得真正的自由。

任何宗教吸引人的无外乎一个途径一个结果:用另一个美好世界来引诱人们的向往,把空间扩展,展示一个更加美好的空间在你面前,这无形中延伸了信仰者的“生命”,也部分消除了你对死亡的恐惧感,这就是最大的诱惑。任何一种宗教,没有诱惑是无法吸引人的。例如基督教里面天堂的存在就是最大的诱惑。而伊斯兰教里面最大的诱惑是“天堂里的72个处女新娘”。

护士信仰宗教有什么意义?

护士信仰宗教,以我理解,主要的是信仰能使人更加清醒深刻地理解生命和世界的本原,获得精神上的寄托和超脱,并以此为指引自己人生前进的唯一方向和原动力。无论是何种宗教,其最终目的都是指导人们去行善,成为乐于助人的人。护士信仰宗教,护理就不是一项无聊的工作,它是护士改变世界的通道。在“非典”时期,护士毅然抛开个人安危,奔向抗击病魔狂潮的第一线,面对病魔和死神威胁,义无返顾地挺身而出。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护士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把幸福留给别人,把痛苦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

护士工作时,经常性地深入病房和病人交流,以获得有关病人病情的信息,了解病人的疑虑,及时解决病人存在的问题,同时向病人进行心理辅导,用宗教信仰指引病人相信美好未来,增强病人对抗病魔的信心。宗教是一个群体,就像一个家庭有众多兄弟姐妹,引导病人信仰宗教,病人便不再是一个人对抗疾病,可以在精神上享受宗教弟兄姐妹的关爱。对于病人,信仰是极佳医药。一个人的健康含身体、心理、灵性三个层次,而这三者是互相关连的。身体的状况会影响心理情绪,情绪也会影响身体健康。灵性上经历信仰上帝所带来的平安、喜乐、爱心、自尊、盼望,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至终影响身体的抗病能力和恢复速度。

当人老了、病了、烦了、闷了,总需要心灵的寄托。有宗教信仰的人一般比其他人较少受到抑郁症的折磨,而且即使确实出现心情抑郁的情况,他们也能很快地调整过来。从这种意义上讲,宗教不仅可以发挥有益的精神安慰作用,而且还能帮助信徒们掌握摆脱压力和焦虑的办法,精神压力的减轻反过来促进了身体健康。 相信上帝关爱我们每一个人,并透过祷告将我们人生大小的难题交托祂,我们内心就能享受安息,精神的安宁带进血压较健康的好处,参与教会的活动,并付出关爱,对心灵和身体健康,都有极大好处。

总之,护士信仰宗教,不仅对自己有好处,还能帮助病人对抗疾病。在现代医疗中,护士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宗教信仰去引导病人,关心病人,让病人得到身与心的治疗。

信仰宗教好不好 第三篇_浅谈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浅谈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的关系

一.引言

爱因斯坦说过,没有宗教的科学是跛子,没有科学的宗教是瞎子。宗教与科学同根同源,都是追求对宇宙和人生的大彻大悟,只不过侧重点不同。宗教是在道德层面上规范人类的行为,科学是在自然层面上指导人们的实践。

宗教和科学是影响人类最大的两种力量。二者关系紧密、复杂,以至于我们可以说人类未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类对宗教和科学二者关系的理解和处理。宗教与科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的问题。然而对于这一问题,人们至今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人们现在的观点多停留在那种把宗教与科学的关系简单地看成相互矛盾冲突的水平上,而没有看到实际情况要比这复杂得多。事实上,宗教与科学作为人类生活的两个基本方面,它们的关系有着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宗教与科学的矛盾和冲突固然是人们最容易看到和感受到的,但这毕竟只是宗教与科学相互关系的一个方面。宗教与科学既存在相互矛盾和冲突,又存在相互独立和相互促进。而且后一种情况还更普遍。作为人类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与其说它们之间是相互冲突的,不如说它们之间具有更多的统一性。科学与宗教既是相互区别和对立。也是相互依存和补充的。

二.两者间的辩证关系

下面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详细的阐述我对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间辩证关系的理解。 第一、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具有并存的关系。其一,基督教信仰的现代基础被确立后,宗教信仰真正地由一种外在强制性基督教信仰在现代西方人那里,成为一种与科学理性并存的文化习惯的思想枷锁变成了纯粹个人性的精神自由。自然界成为科学的领地,上帝只关心人们的精神世界,二者并存但不冲突。其二,从认识论的根源上看,宗教和科学都渊源于对世界基本问题的解释。它们产生的共同基础,决定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人类为了在自然界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观察自然、解释自然,以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人类从一开始就特别关心与其自身的利害祸福有关的事物,以确保自身的安全和发展。但原始人类面对自然的威力,既无力抵抗,也无法解释,就产生了神秘感和恐惧感,产生了对超自然力的信仰和崇拜,由此便产生了宗教。其三,宗教提出的“自然法”概念,对科学的发展曾产生过积极的影响。科学理性对在宗教的基础上确立了人们对世界的正确价值观。

第二、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存在互补的关系。在现代西方社会,科学代表着人的理性,上帝则代表着人的良知,二者终于达到互补的默契,成为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就此而言,基督教信仰对于西方文化而言不只是宗教信仰,而成为一种思想传统,渗透在现代文化生活

的各个领域。

第三、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相辅相成,共同发展。其一,宗教信仰是科学理性的发展基础。宗教在创建自己的学科领域中所包含的一些对科学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都是人们在后来的研究中分析出来的,而一切理论的产生都必然有它现实的基础和一些共同的逻辑规则,而宗教为了达到对人说服的目的,它必然要立足于现实,总结出一套对人们有说服力的理论,正是由于理论在其建立过程中存在一些所必需遵循的共同规则,导致了先建立起来的理论由于它体系的完备,可以为后来理论的建立提供方法论上的指导,这也就是宗教在其理论体系中的方法论上可以对科学方法产生一定指导和借鉴作用的原因。在宗教理念上,宗教提倡对神的绝对的信仰和服从,而正好可以为科学家把宇宙宗教感情作为他们从事科学研究最强有力动机的借鉴。其二,宗教信仰是科学理性发展的动力。时代在发展,科学与宗教的关系也将会随之不断的向前发展。在科学与宗教这一对矛盾体中,科学对宗教取得最终的胜利必然是最后的历史结果,而在这个过程中,宗教会从各个方面对科学提出反驳和挑战,只要我们分清两者的本质,通过宗教的挑战来完善科学自身,那么宗教将是科学在未来发展的最快最有力推动力。

第四、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一对矛盾事物,具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其一,即二者对立面。宗教和神学认识和探索神的无形精神属性或超自然领域,宗教是一种极其复杂,具有多要素、多层次、多功能的社会文化现象。它属于精神文化,属于意识形态,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一种解释。它既对人的精神造成一定的束缚,但却不能否认它包含对于人的关怀和精神的支撑和抚慰。科学理性是人们运用范畴、定理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它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探索和揭示,它蕴含着怀疑和批判的精神,启发着人们的思想,激发着人们的智慧。另外,科学理性还为人们在思想上的自由与平等提供了条件。因为人一旦持有这种理性的精神,就不会无原则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就不会心安理得地迷信、盲从,也不会习惯地屈从于某种权威。其二,即二者统一面。科学和宗教本来就是对同一终极神圣从不同领域或方面探索认知的人文体系,目标一致、相辅相成。一个属于道德层面,一个属于自然层面。只要人们能够清醒把握二者的适用领域和运用方法,使二者相互配合、互为补充,就能避免二者间本不应存在的矛盾,并极大地提高对于终极神圣及其物质世界的认识。综上所述的辩证关系,科学理性与宗教信仰必须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宗教的职能是确定基本价值、目标及道德教化,并据此对科学成果的利用起指导作用,而科学的职能是实现宗教的目标和激发宗教感情,使宗教信仰不断完善、升华和提高。这样相互作用,才能共同促进社会发展。

三.结语

宗教与科学都是人类意识的体现,两者并非是泾渭分明,势不两立的,恰恰相反,他们之间的关系极其密切。两者的目标都是一样的,都是基于人类对于世界与生命的本质的探索而出现的,无论科学或者宗教,最终都是要回答这个问题,只是两者的探索方式有所不同。宗教与科学就像油和醋,简单混合无法相容。但若是用来“做菜”,则两者缺一不可。这也是此前引用的爱因斯坦的名言的本意。曾几何时,宗教的保守与偏激迫害了尼古拉、哥白尼、安德烈、维萨里等科学家,延缓了天体物理、人体解剖等学科的形成,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然而现在,科学的飞速发展将宗教远远抛开。当核能、电子通讯、基因遗传等高新技术给人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工业污染、温室效应以及层出不穷的各式病毒等问题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人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精神与道德的荒原。当人类不再相信存在比其更强大的力量时,他们就会放弃对大自然的敬畏,从而踏上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所以,为了创建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宗教与科学需相互倚重,共同发展。

信仰宗教好不好 第四篇_我身边的宗教信仰

我身边的宗教信仰

心理咨询二班 涂丽君 今天我站在这里是想和大家谈谈宗教信仰的问题。这是一个科学的社会,可能很多人是无神论者,但不能否认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有宗教信仰的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组成部分,它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周总理说过

“中国的宗教徒有几千万

【信仰宗教好不好】

亿”

200531.4%。如

3亿。这一数字大大高于以往常

说的“约一亿多人信教”。存在既有其意义,虽然我没有宗教信仰,但是我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下面我将以我身边的基督教为例,具体谈谈基督教对我的影响。 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信仰基督教。美国的总统布什和他的父亲老布什,以及前美国总统克林顿等人都是基督徒。说到我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以及他的夫人宋庆龄乃至宋氏三姐妹中的宋蔼龄、宋美龄等人均为基督的门徒,宋氏三姐妹在很小的时候就在美国皈依了基督,就连西安事变中赫赫有名的张学良将军也在他50多岁时皈依了基督。像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他们除了是虔诚的基督信徒外,还围绕着撒撒圣

事创作了大量留芳百世的弥撒曲。

这里我不谈教会,同样不谈教会发展历史,因为我不是向大家宣传基督教,不是在“寻羊”,在座的每一位也不是迷途羔羊。我只是就我看到的基督教说说我的感受和看法。我生在一个基督教家庭,我奶奶和我妈妈都信基督教。我家以前是一个集会所,每到星期三星期五,周围信教的人就会聚集到一起唱赞美诗,读圣经,祷告。每到星期天,这些人就会去教堂做礼拜。小时候我经常跟着一起去,每当有人在台上做长长的圣经讲义时,我就会自己翻阅。可以这么说《圣经》是我年幼时,甚至至现在也是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我深深记得里面一句话“当有人打你左脸时,请把右脸也伸出来让他打”最初看到这句话觉得不可理喻,到后来慢慢长大,渐渐明白里面讲的是一种宽容的态度。它是一种妥协也是一种包容,在这个人人自傲的社会怕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妥协愿意包容吧。我觉得我们现在真是缺乏这种美好品质的时候,所以我想借这个机会呼吁大家,以宽容之心对待身边之人身边之事吧。“不要轻易论断别人,因为你终将会被论断”每个人都有自己思维或行事方式,做好自己的事问心无愧

就行。保持一颗谦逊之心,欣赏别人提升自己。【信仰宗教好不好】

以上是我对读圣经的一点小小的感受,当然,圣经里面有很多哲理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下面我就谈谈基督教对我身边人的影响。我奶奶小时候没念过书,她以前经常说“一个字两个叉,它不认识我,我不认识它。”但是在信了基督教之后,通过每星期两次的经文诵读的影响加上她坚强的毅力硬是认识了一些平时常见的一些汉字,和我奶奶同样认识字的老年人不少。这些老人谦虚好学,性情极为温和,而且都乐于助人心肠非常好。甚至有时候完全为别着想自己反而全然不顾。为她们伟大的奉献精神致敬!这些老人不仅因为信基督教学会认字,而且还学会其他的生活技能。这些老人的家离教堂有一段距离。为了不错过周末的晨会,这些老人学会了骑自行车!我奶奶就是五十多岁学会骑自行车的!同时为了每年了圣诞节复活节的节目表演,她们会很用心的排节目,舞蹈,小品,唱歌等。通过这样的形式丰富了她们

的生活,弥补了儿女们给不到的关怀。

所以我认为,有宗教信仰的人是幸福的!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精神寄托,也可以理解为精神支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美好的幻想与期待。不管你是否无神论者,请尊重别人宗教信仰。 16

信仰宗教好不好 第五篇_宗教信仰是中西文化差别的重要根源

宗教信仰是中西文化差别的重要根源

——关于思想训练的认识

近来,粗粗的学习了侯且岸先生的《认知中国:文化研究的路径》一书,结合侯先生在课堂上所讲,对中国文化以及西方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结合近代中国的文化发展脉络的考察,发现近代以来的中西冲突实际上是两种文化、两种价值系统的冲突。这一点早已是大家耳热能详、众所周知的事实了。但是,这两种文化、两种价值系统的根本差别究竟何在,自“五四”以来,却一直是个聚讼纷纭的问题。从早期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意欲向前与意欲折中、生产社会化与生产家庭化的分辨,到当代的内在超越和外在超越、有机自然主义与机械自然主义、人文路向与自然路向的区别,历史学家们给予了各种各样的解释。这些解释立论不同,观点各异,在各自的范围之内可能都有它们的道理。但是,中西两种文化的内涵实在是太纷繁复杂了,它根本不是一个单靠一种模式就可以解释清楚的问题。在此,我们无意于提供一种新的解释模式,同样也不打算详尽地罗列中西之别——这将是一个永远都无法完成的任务——而只是想在前人劳作的基础上寻找一些中西之间的基本差别。这些差别直接影响或决定了西学传播的过程、深度和方向。【信仰宗教好不好】

从这样一种打算出发,让人马上联想到的可能就是宗教。可以相信,正是因为中国人宗教观念的淡漠,才使得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并没有遇到它在本土产生时所遇到的那种强大阻力,只要把中国人的自然主义宇宙观和近代科学的原理稍加调整就可以使两者相互比附和融合,更何况康有为和谭嗣同在他们的宇宙进化论中事实上也已经这样做了。的确,在中西文化的所有区别中,宗教信念强弱不同,这一点可能是更明显的。当第一批天主教传教士踏上中国土地时,最令他们吃惊的就是到了一个无神沦的国度.而当中国人了解到西方人的宗教狂热时同样会大惑不解。在西方人的生活中,宗教自始至终都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而在中国人看来,宗教只不过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如果说有时也不得不奉行一些形式上的规则,那也只是为了某种宗教之外的意义。所以当西方人带着虔敬的心情向上帝奉献时,中围人却对神灵能否致福充满怀疑。这也就难怪“五四”时期的知识分子们在发现了西方近代是一个科学对宗教、理性对信仰、人性对神性大胜利的时代时,会迅速地宣布说宗教臣愚昧的、落后肋,唯有科学才是进步的、智慧的。至于说科学到底是否曾经从宗教传统中获得过启发和推动,他们根本就没有兴趣去深究。

不过,这还只是一种十分表面的现象,宗教信念的强弱对东西方观念的影响决不仅限于此,它还深深地渗透到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中去。对于西方人来说,既然全能的上帝是一个外在的、超越的实体,有限的人根本无法和它相沟通.所以在他们的观念

中两个世界(超越的和现世的)始终是分立的:哲学上有本体和现象之别,宗教上有天国与人间之分,甚至社会思想上也有乌托邦和现实的不同。而对中国人来说,由于从来就没有形成过这种外在超越的观念,自然和社会、天道与人道、人伦与物理始终一体无间,所以人不但能够直接参与天地的造化,就连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也只能到早已实现过的往古中去追寻。这一点还影响到思维方式上,西方人形成了一种二分的思维模式,并发展出一套高度分析的技乃,而中国人对任何事物总喜欢用整体浑沌和辩证的态度去对待,他们总想把一切东西都纳入到一个完整的系统之内。 在西方人那里,由于超越世界和现实世界始终是分离的,所以信仰和理智就相应地被割裂开来,前若是价值的源泉.后者则是知识的基础。但对中国人来说,知识和价值、信仰与理智就像自然与人—样从来就没有分离过,知识只不过是对价值的体认而已,离开了价值,知识就丧失了意义,像西方那种纯粹理性的知识在中国是没有任何地位的。因此.在西方社会,近代以来因科学和理智地位的提高曾出现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但农中国,无论来自西方的冲击多么强烈.也都不会发生这种现象。相反,现代西方人为重新安置价值所产生的烦恼反而成为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颂扬传统的口实。

在西方,由于价值的源泉最终来自上帝,所以宗教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至关重要。但在中国这个世俗化的社会里,价值的根据一开始就只能到社会和群体中去寻找,因此,伦理观念在中国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这恐柏也正是西学传播中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有人曾用“人文主义”来概括中国文化的精神,当是有见于中国社会特别重视人及人伦的缘故,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西方同样有其人文主义,只是那种人文主义是针对于宗教神学而盲,它强调的是人有独立于上帝或自然之外的价值。而中国人的人文主义一开始就建立在人和自然的和谐之上,所以这种人文主义的相对色彩更浓厚。

除了以上所谈之外,宗教信念的强弱还深深地影响到东西方的政治生活。在西方,宗教和政治始终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宗教承担的是教化功能.政治负载的则是管理任务。在中世纪,政治附属于宗教,由宗教来指导政治。近代以后,由于世俗王权地位的提高,宗教对政治的控制作用被逐渐稍弱乃至消除,政和教成为两种独立的力量。但在传统中国.由于宗教力量从来就没有达到能够操纵政治的高度,所以教化的功能也一直由政治来负担,结果形成了一个以政治为中心、以政教高度合一为特色的社会。皇帝既是政治上最高的统治者,也应当是道德上最大的楷模,三代的君主都既是圣人又是圣王。文学是用来载道酌.历史是用来总结治国经验的,法律是王法,土地是王土,读书是为了求仕,作官是为了捕佐皇帝,甚至一个人的功业也主要只能从他的官阶来衡量。理学家们虽然那样轻视功利,可在他们长篇累腰中的传记或年谱中,占最大篇幅的还是仕进和政迹。总之,在传统小国社会,政治构成了一切活动的中心,它既是人们生活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获取权威的最终根据,说到底,就连

伦理观念也无非是维系这种制度的工具而已。在西方,政治在社会生活里从来部没有达到过这样独断和广泛的地步。正是因为这种政治中心主义的影响,近代知识分子在接受西学时往往发生扭曲和误解,有时甚至改变了西学传播的方向。

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详述。这里让我们先声明一下,那就是,我们虽然强调了宗教观念的不同对中西文化发展道路的不同影响,但这并不是说仅靠这种信仰的强弱就足以把两种文化的差异解释清楚,在决定一种文化的特质方面,经济、社会结构和地理环境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只不过它们对于理解我们的论题来说不是关键而已。另外,这里所罗列的那些差别也并不必然就是完全分立的,在任何—种文化中出现一些特例都是不奇怪的,当我们说西方文化中宗教信仰浓厚、超越与现实分离、价值和知识对立、政治和教化有别,以及中国文化中宗教信仰谈薄、理想和现实不分、价值统领知识,政治主宰教化时,只是描述了一个大概而己。不过,这对我们的论题来说就已经足够了。当我们把眼光转向17世纪中国和西方那一次并不成功的交流时,就会发现,由这些文化上的差异所导致的误解和矛盾事实上已经充分地暴露了出来。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28348/

推荐访问:宗教信仰好与坏 信仰什么宗教好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