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旅游知识 > 民间风俗

民间风俗

时间:2018-02-14   来源:旅游知识   点击:

【www.gbppp.com--旅游知识】

民间风俗 第一篇_民间习俗旅游资源

民间习俗旅游资源

民间习俗是一种传承的社会文化现象,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的作用下,形成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民间习俗旅游资源,指那些具有民族和地方特色,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具有一定旅游价值的民俗事象的总和。包括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民间节庆、民间演艺、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宗教活动、庙会与民间集会、饮食习俗、特色服饰八个类型。

(1) 地方风俗与民间礼仪

指地方性的习俗和风气,如待人接物礼节、仪式等,是各民族、各地区人们在长期生活经历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习俗,包括生活方式、生老病死、婚丧礼俗、禁忌等。

少数民族婚嫁习俗奇特,部分少数民族采用开放式择偶,如壮族的歌圩、仫佬族的走坡、苗族的芦笙会、跳花场等,这些大型集会为青年男女通过对歌找配偶提供了方便。此外,苗族的游方,布依族的赶表,侗族的行歌坐月,傣族的碾房对歌、丢包等,也都是以歌为媒,表达男女青年之间的爱情。这些盛大的集会吸引游客趋之若鹜。

在民间礼仪中,最重要的有诞生礼、成年礼、婚礼和丧礼,四次重大礼仪都有自己特定的仪式。

(2) 民间节庆

指民间传统的庆祝或祭祀的节日和专门的活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代表地方民俗特色,有极强的参与性,是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

汉族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

少数民族的节庆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著名的有如下四个。

傣族泼水节,按傣历计算约在公历的四月中旬,持续三到五天,傣语称“厚南”。泼水节源于“浴佛节”,这一天每人须挑一担水,为佛洗尘,然后大家担水上街相互泼洒,这是傣族人庆祝新年的独特方式。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的传统游艺大会,其原意是“娱乐”、“欢聚”的意思。每年七八月份,草原上水草丰美,牛羊肥壮,这个季节,蒙古族人就举行盛大的文娱、体育活动。 蒙古族的“敖包”会,是一个盛大的祭。“敖包”是蒙古族的萨满神之一,为民族部落的最高保护神。旧俗每年六七月间,草原上要举行“敖包”大祭。人们用木石堆在一起,象征“敖包”神灵所在地,然后在附近升起火堆,烤肉,煮酒,向“敖包”祭洒马奶、奶酪和酒,叩拜神灵,最早是由萨满跳神,后来变为喇嘛念经。“敖包”盛会期间,还举行摔跤、赛马、对歌等活动。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人最重要的节日,一般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前后举行。它源于祭神祭日、送祟出邪,有用火烧天神降下的“天虫”之意。白、纳西、哈尼等族的人民也过火把节。

(3) 民间演艺

指民间各种表演方式。著名的民间演艺有:川剧变脸、鼻子吹巴乌、鼻子吹葫芦丝、喷火、笛技、口技、相声、幽默演唱、碗筷独奏、蛋壳吹奏;还有节日里传统街市民间小曲、唱台、剧会,乡间叫唱、民乐队、说唱队,严氏、魏氏秦腔大王等。

(4) 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

指世代相传的流行于民间的游戏、游艺、竞技、体育、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著名的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有:舞龙,舞狮,踩高跷,跑旱船,放爆竹,燃烟花,放风筝,看花灯,唱山歌,扭秧歌,打腰鼓,赛龙舟,舞刀剑,耍武术等活动。我国各民族民间健身活动与赛事民俗绚丽多彩。

(5)宗教活动

指宗教信徒举行的佛事活动。在我国主要有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这些宗教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与我国民族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宗教活动。

佛诞节,又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诞生的节日,为每年阴历四月初八。在汉族地区变成

盛大群众性庙会,傣族地区成为泼水节。青海塔尔寺要从四月初八到十五进行大型的佛事法会。

(6) 庙会与民间集会

指节日或规定日子里在寺庙附近或既定地点举行的聚会,期间进行购物和文体活动。早期庙会仅是一种隆重的祭祀活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交流的需要,庙会就在保持祭祀活动的同时,逐渐融入集市交易活动。这时的庙会又称为“庙市”,成为中国集市的一种重要形式。随着人们的需要,又在庙会上增加娱乐性活动。于是过年逛庙会成了人们不可缺少的过年内容。但各地区庙会的具体内容稍有不同,各具特色。

客家“走古事”。福建龙岩连城县罗坊镇的客家人,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举办盛大的“走古事”活动。每年正月十五,以戏曲装扮的几个10岁左右的男孩立于轿台之上,由青壮年抬着,在彩旗、鼓乐队的簇拥下,先在旱地里奔跑,随后向村头的河里狂奔。谁先到达终点谁就赢,来年就会福气连连。

宝丰马街书会。每年正月,来自安徽、河北、山东等地的民间曲艺艺人都会云集于河南西南部的马街村,参加在村东的田野上举行的马街书会。正月十一、十二是书会的前奏,正月十三为正会。这天,艺人们要先到火神庙祭祀火神,然后就各自选定场地,打木桩,挂喇叭,取琴、清嗓、开唱。每年的马街书会都要评选说得最好、书价最高、最受欢迎 艺人,作为当年的“书状元”。宝丰马街书会成为传统文化演绎的独特狂欢节。

延安定亲庙会。延安地区有赶庙会定亲的习俗。定亲庙会一般一年举行两次,第一次在农历四月初八,第二次在农历七月二十二。赶庙会时,男女两家被媒人约到庙会上,男方家要带上西瓜、苹果等礼品。两家人席地而坐,由男方家把带来的食品摆出来,请女方家人品尝。大人们谈天说地,拉家常。如果男女青年互生爱慕,就会另找僻静地方谈情说爱去了。等谈得差不多了,双方家长会请媒人出面,议定婚约。

(7) 特色饮食风俗

指各具特色的餐饮程序和方式。品尝风味饮食,是旅游不可或缺的内容。各地独具特色的餐饮,不仅在原料选配、烹饪技术、享用方式上给人以独特的物质和精神享受,而且与各民族的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状况及生活地区的气候、物产等有密切关系,是一种特色文化的反映。

西藏人民的膳食具有其独特的民族特色,其食品包括糌粑、酥油、酥油茶、甜油茶、甜茶、牛肉、奶渣、青稞酒、豌豆、蚕豆、圆根等。

(8) 特色服饰

指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衣饰。服饰是各族人民为塑造本民族美好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中最易被察觉、最具魅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很多时候单凭服饰便可判断某人的民族身份,尤其是少数民族。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更是绚丽多彩。

少数民族特色服饰有:蒙古族的蒙古袍和蒙古靴,藏族的氆氇,维吾尔族的袷袢和四楞小花帽,彝族女子的百褶裙和男子的“英雄结”,满族的旗袍和坎肩,苗族的银饰、纳西族的“披星戴月”、傣族的筒裙等。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是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

民间风俗 第二篇_洛阳民间风俗介绍

洛阳尔雅风俗

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从夏朝开始共有13个王朝在洛阳定都。它是河洛文化发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千余年的中国政治经济中心,也是中国重工业城市。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现在洛阳已经成为闻名中外的休闲城市。

千年帝都,华夏圣城,文明之源,天下之中

丝路起点,运河中枢,牡丹花都,山水之城

三代创世,魏晋风流,汉唐雄风,宋家文气

洛阳是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号称国色天香的古都;洛阳,出河图洛书育三皇五帝,“天下之中”的地位不仅是地理上的,更是华夏先民对祖地心理上的认同;洛阳是中华文化的读本和华夏文化从萌芽、成长走向繁荣、壮大的中心和象征。洛阳有着深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那么,他的民俗风情正如苏东坡所说:“洛阳古多土,风俗犹尔雅

一、民间语言——洛阳方言

进到洛阳城内,不看其人,先闻其声。降声调的发音,似曾相识的词语,都让会让你耳目一新。

在长达千余年的时间里,洛阳一直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洛阳方言也被称为“雅言”。南宋陆游说: “中原惟洛阳得天地之中,语音最大。”现今,洛阳市区内老城区、洛龙区主要以洛阳方言为主。其中,老城区作为老洛阳的象征和标志,洛阳方言更是地道。试想一下,漫步在老城区的东西大街,感受历史街区的传统风貌,体悟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的同时,听着地道的古城方言,就好像穿越世纪,回到历史。洛阳方言有着“洛阳味”。但是,随着普通话的普及,洛阳方言中的土话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它确在洛阳风俗习惯中留下浓重的一笔,是对洛阳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举几个例子大家乐一乐:

嚷ver=最近 丝跟着=几个人一起 古壮---蹲下 qin qiao--辣椒 qin qiao--辣椒 居球: 足球

【民间风俗】

虽然洛阳方言正在被逐渐同化,但来到洛阳城,与街边的老人聊聊天,与没有店牌的古老商铺老板对上几句话, 你马上就能听出洛阳方言的意趣,很快就能从洛阳方言中体会到洛阳人积极、乐观却又淳朴安适的生活哲理。

二、饮食传统——汤食和洛阳水席

听着地道的洛阳方言,走在古朴的城区街道上,很多游人都希望寻求到属于洛阳的最真实的味道。那么我们就从舌尖上的味道说起。了解洛阳,各种汤食则是在最佳选择。

洛阳人美好的一天,是从早晨的一碗酸辣爽口的“不翻汤”开始的;而洛阳人舒适的一天的结束,也是以鲜美的汤食画上句号。可汤食都包括哪些呢?“说起洛阳的汤呀,洛阳本地人自然而然地想到了牛肉汤、驴肉汤、羊肉汤、鸡肉汤、丸子汤、豆腐汤、不翻汤、臭杂干汤„„呵呵呵呵,这么多汤呀?可不是嘛。”你随便拉个洛阳的本土人一问,十个有九个一定是这样回答的。洛阳汤食店有正宗的,也有不正宗的。正宗的已有百年历史,不正宗的更是比比皆是。洛阳大约有千家汤店,有马、高、李、任等各种正宗或不正宗的牛肉汤、羊肉汤、不翻汤、丸子汤、豆腐汤店每天在洛阳城内张罗着。想要区分正宗与否,只有现在的老洛阳人才能辨别,一口一个味,一句便道出地道否。但是,对于我们来说,一份七

八块的汤,配上洛阳烧饼,也就知足了。

来到洛阳,实惠又好吃的便是在老城兴华街,洛阳正宗的不翻汤 “高记清香园”,这是所有游客一定要去的店面。说起喝汤,老洛阳人喜欢端着汤悠闲地蹲着喝。如果你喝过洛阳的汤,一定发现,盛汤的碗是那种粗重的大碗。这样的碗,配上老洛阳人独有的喝汤习惯,更是别有一番风景和滋味。对于老洛阳人这样的饮汤习惯,现在的洛阳人既有保留也有创新。来到“清香园”喝汤,你会发现,小小的店面只摆放了4、5张小桌子,面对较多的客流量这些桌子根本是杯水车薪,可那又怎么样呢?食客们一个个在门外大槐树下放张高凳子,再坐在小板凳上,要么自己吃自己的,要么边交谈边吃,丝毫不会因没有桌子感到不适和苦恼。这好像成了不成文的规定,没有人会去破坏它,就连那些游客也是“入乡随俗”。我想,也只有这样的吃法,配上正宗或不正宗的汤才能真切体会洛阳汤食的文化内涵。

洛阳汤食文化历久弥新,即使民间风俗,也是中国饮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除了汤食,洛阳水席更是一绝。

有一首歌谣这样唱道:“洛阳水席洛阳汤,不沾勿忘桂花糖,吃罢四宝不同躺,洛阳浆面有点烫。”首句就是洛阳水席。洛阳水席的特点:一是有荤有素,素菜荤做,选料广泛,天上的飞禽、地下的走兽,海中的游鱼,地里的菜蔬均可入席。所谓"水席"有两个含义:一是全部热菜皆有汤水;二是热菜吃完一道,撤后再上一道,向流水一样不断地更新。洛阳水席起源已久。“水席”是洛阳特有的地方风味菜肴,它风味独特,选料十分讲究,烹制认真精细,味道鲜美多样,口感舒适爽利,和龙门石窟、洛阳牡丹并称洛阳三绝,是中国迄今所保留下来的历史最久远的名筳之一,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今日的洛阳水席,全席二十四道菜,即八个冷盘、四个大件、四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四荤四素八凉菜,接着上四个大菜,每上一个大菜,带两个中菜,名曰“带子上朝”。第四个大菜上甜菜甜汤,后上主食,接着四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送客汤”。二十四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毫不紊乱。真命天子假燕窝水席的另一特点是素菜荤做,以假代真。水席中有名的“洛阳燕菜”、“假海参”等,都是民间普通的萝卜、粉条,但经厨师妙手烹制后,便脱胎换骨,味美异常,如奇花绽放,让人叫绝。 [1]

我很早吃过洛阳水席,但他在我心目中并不像官方说的那么完美。作为一个洛阳人,可以很自讽地说,现在的洛阳水席已经失去了他的本真,已经成为没有内涵的历史空壳。没有创新和发展,只是守住积淀过的历史,洛阳水席是没有发展前景。所以,我不介意大家品尝洛阳水席,因为洛阳有些水席店打着历史文化的旗号,写出高昂的菜单价格,却不能真心实意做出真的有人情味和色香味的美食。如果真想尝一尝,那推荐你们去“老城区真不同”这家正宗的水席店。

如果品尝洛阳水席,那就当一回武则天,尝一尝那份威严和厨师的绞尽脑汁——洛阳燕菜;如果品尝洛阳水席,那就品一品水席中洛阳人独特的咸甜酸辣;如果品尝洛阳水席,那就辨一辨其中高、中、低不同档次的“社会冷暖”吧。

四、文化传统——河洛大鼓

河洛大鼓,河南汉族地方曲种之一,一种以说、唱为艺术表演手段,叙述故事、塑造人物、表达思想感情、歌唱社会生活的传统音乐。当地人都称河洛大鼓为“说书”,至今在洛阳一带常把“说书唱戏”联在一起。因此,河洛大鼓存在于植根于洛阳。

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

旧称"琴音",早期的伴唱乐器是我国传统的七弦古琴。洛阳琴书早期演唱方式多为闭目坐唱,其唱腔委婉细腻,字少腔多,节奏缓慢拖沓,其演唱书目也多为才子佳人悲欢离合的中、短篇故事。"琴音"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词曲典雅,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其琴也改为扬琴。

河洛大鼓的表演形式不拘场地大小,或田间村头、剧场舞台均可,不要化妆、不要道具,全凭演唱者一人用语言来叙事写人。表演时,演唱者站在桌前,一手摇响钢板(铜板),一手敲响书鼓,伴奏者有一人、两人、三人、四人不等,乐器以坠胡为主,伴以琵琶、二胡、三弦,在那乡村山野之间,清风明月之下,战鼓咚咚,琴弦 铮铮,钢板叮叮,让人销魂。河洛大鼓最常见的表演形式为,主唱者左手打钢板,右手敲击平鼓,另有乐师以坠胡伴奏。演唱风格欢快活泼、气氛热烈,常以“愿书”的方式,在乡村庭院表演。其来源于民间,服务于民间,植根于当地人民生活之中,是满足群众精神需求的一种民间曲艺品种。

虽然河洛大鼓曾经是百姓的娱乐项目,但是随着电视的普及,河洛大鼓的听众人数逐年下降,年轻人已无人听更无人学,特别是年事已高的老艺人大多已谢世,艺人只减不增,截止至2008年底,大鼓艺人已不到20人,年龄均在五、六十岁以上,并且大部分已不再从事表演活动,河洛大鼓的生存状况已跌入令人担忧的境地。因此,创新和改造河洛大鼓已迫在眉睫。

洛阳的民俗还有很多,具有典型性就以上这些。作为洛阳人,我最喜欢的是蕴藏在洛阳人生活中的民风习惯。“洛阳多闲客”“常忆洛阳风景媚,烟暖风和添酒味” “洛水桥边春日斜,碧流轻浅见琼沙”洛阳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反映在洛阳人的生活习惯上,便是没有过多矫揉或豪放,只有气若神闲,淡雅清新,早晨舒适的晨练,一天不紧不慢的工作,以及下班饭后在洛河边的消食散步,一切都是那么平凡平静,却又能跟上社会飞快的发展脚步,这才是洛阳真正的民风所在。真心的希望洛阳民俗风情能在历史长河的粼粼波光中继续波动继续发亮。

民间风俗 第三篇_濮阳民间习俗

1、宅基选择方面

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大于0.4亩的。另外,本地历来保持黄河流域择高而居的习惯,即使无水患之虞,也总要把宅基垫得高些。庭院格局方面,濮阳地区的四合院有别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最大的特点是配房前墙与上房的两上墙对齐,院落四四方方,宽敞明亮,濮阳的四合院是高墙窄院式的,庭院幽雅。上房(多为北屋)立于配房,且配房山墙遮住上房东西两窗;上房对面的下房(即南屋)与上房等高常为两间一过厅(大门)。

近年来,这种四合院已渐不适应现代家庭的居住而被打破,改为精修上房,仅盖一边配房或下房,这样庭院显得宽敞明亮。

房屋分配方面:上房为家长或老人住处,靠山墙一间为卧室,中间为客厅。配房为子女住室。

濮阳岁时节日

濮阳境内传统岁时节日繁多,几乎一年中每个月份(农历)都有传统节日,粗略计算不下二十个,现举较为重要的介绍一下:

①、春节

“春节”俗称“年下”,是当地民间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一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六结束,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又包括众多的节日。计有:

·腊八(腊月初八) 民谚:“腊八祭灶,年下来到”,故腊八又有“小年”之称。这一节日的标志是食用“腊八粥”(早饭)。此粥以小米为主料,加红枣、花生、绿豆、豇豆等八种原料细煮而成,香甜可口。食用前还要将粥抹于各种果树上,希望来年果实累累。腊八虽规模不大,但为一喜庆节日。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民谚:“二十三,祭灶官。”传说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一种特制糖)为他践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同时,人们在这一天要换上新的灶君像,像两旁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定”,横批“一家之主”。

·除夕(腊月三十日),俗称“年三十”。这一天人们进行贴对联、请灵(从祖茔请回列祖列宗魂灵供祭,直到正月十六送回)、烧大红草、发压岁钱、守岁、辞岁、撤岁、上供等系列活动。

·年初一(正月初一日)这是春节的主体节日,这天,人们供祭神灵、祖宗,之后男女老少衣着一新,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

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首先谒拜家长,其次向街坊邻里拜年贺节。

·串亲戚 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带礼品来来往往串亲戚,有的甚至串到初七、初八。

·破五(正月初五日) 从初一到这一天,人们一般不大干活,五天之内不蒸新馍,妇女不用剪刀以免破财;初六日以后,方可动手干活。

· ②、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节”,古时的中和节。因其在惊蜇前后,万物复苏,故有龙抬头之说。人们供奉龙王,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晚上儿童击瓦唱谣:“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③、清明节 多在阳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由古时寒食节演变而来,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下令一日停火以哀悼介子推之事。这天人们上坟扫祭。濮阳过清明节,人们多折柳插于门口,此俗起源于唐高宗三月三日祓(fǘ)禊(xì)(古代春秋、扫除,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以清除不祥的祭祀)渭阳,赏赐群臣柳圈各一之事。实际上,清明节、寒食节、三月三相近,百姓合而为一以度之。

⑤、六月初一 濮阳俗称“小年下”,取一年过半之意,夏粮入囤,秋忙未至,故聊庆丰收,包饺子、炸油条以改善生活。

⑨、十月一(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每至此日,人们总要上坟化纸扫祭。

⑩、冬至 当地多称“冬下”,为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十一日。这天人们多吃饺子,新婚妇女要由娘家返回婆家

【民间风俗】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起居

早起开门,有土谚“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黎明即起是本地习惯。早起先开门是规矩。若开门晚会被别人视为懒汉。起身后,男人外出做活,妇女老人在家“打杂儿”,晚上关门,为防盗贼,天黑人定后,人们总把大门插好,俗谓“上门”。睡觉之前,卧室也要“上门”。夜不聚众,旧时,一般不在夜间串门,女子更是不许。解放后此俗被打破,但仍部分地保留在农村某些地方。【民间风俗】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服饰

首先是发型,民国时期,成年男子去掉了前清时的大辫子,官场人物多留大背头,俗称“洋头”,农村男子则多剃光头,婚后妇女前留“留海儿”,两旁留两绺头发齐腮,其余头发梳于脑后为脑后髻。小女孩则沿用旧俗。不剪发,前有“留海儿”,脑后扎一长长的独辫。男孩则多在头的前上方留一片头发,共余剃光。1960年后,男子兴短发平头、分头、大背头,农村老汉仍留光头。青年女子多留长、短辫及短发头;已婚妇女为剪发头,老年妇女仍旧为脑后髻。近几年来,多从新尚,成年男女多整流行发式。冠戴方面,民国时期小男孩春秋季串亲戚、节日戴“公子帽”(俗又称“生子帽”),冬季戴虎头帽。女子多扎头巾。成年男子戴独盖夹帽,俗称“兵帽”。老年妇女则戴两边齐耳、前齐眉、后露髻的黑夹帽。1960年后,农村男子毛巾裹头盛行,并以毛巾的顶式和颜色分别老少。近些年冠戴多从时尚。服装方面,民国时期,富贵人家男子多着“长袍马褂”,贫苦人家男子冬穿对襟小袄,春秋差汗褂、长裤。好均着大襟大腰式的褂裤。鞋袜方面,解放前,平民穿“两道眉”鞋为常。新婚男子,鞋上还有妻子精心制做的“云子钩”(状如钩云的图案)。冬天穿黑色粗布做的骆驼鞍状的棉鞋,俗称“骆驼鞍”。成年女子由于裹足,多穿前头尖的“一马光”鞋,有的上面绣花,称绣花鞋。小儿生下所第穿一双鞋做成猫头状,前部有眼有眉,故又称“眉眼鞋”。这种习俗至今还保留在农村。解放前,男袜多为布袜,这种袜筒和底分开做,袜底厚实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丧俗

濮阳境内丧俗,大抵沿用旧俗,旧丧俗形式繁琐,现抽其要简述如下:

·咽气

亡者断气,家人即将备好寿衣速易其身。富者以绫绸之衣十余件,贫者以布衣五七件,在官者则用礼服,如品级高者,著朝冠朝服,女则凤冠霞帔。易衣后,亡者面覆白布或白纸,脚系麻绳。事了,就床前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号啕大哭。邻人闻讯,皆以灶灰围门,以防新魂入室。如系青壮年暴死,家人则登屋垣,哀呼“××回家”,谓之“叫魂”。

·讣告

讣告亦曰“讣文”、“讣闻”,俗曰“报丧”。即将亡者名字、年庚、身份、绝气、下葬之日时俱告亲友,以便前来吊唁者作好准备。讣告一般由死者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现农村多以口述,不具文字。

·入殓

殁后始殓于床,继殓于棺。入棺时,长子捧头,旁人偕抬,放入中堂棺内,面向上,四肢顺直,谓之“寿终正寝”。棺内备有黄土、纸卷、褥被、鸡鸣枕之属。入殓后盖棺留口,谓之“小殓”。此后,寝门搭灵棚,柩前垂竹帘,左右列围屏,楹上书挽联,檐挂白绣球。高

悬“招魂幡”。置供桌,设飨祭,竖灵牌。棺前放常明灯,孝子易凶服,男左女右,焚箔烧纸,陪灵恸哭,昼夜不绝声。

·糊纸货

纸货多寡,则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要糊棺罩、主楼、四面房、轿车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女死增糊金桥银桥。现多以花圈代之。罗列灵前,进诸者顿有肃穆悲戚之感。

·送盘缠

送盘缠即路费,有曰“送饭”。迷信传说,人死不能即达闫王殿所,需暂住本坊土地庙内,三日内方由土地伴魂起程。因路途遥远,须经格针窝、野狗村、狼牙山等险关恶店。故在亡后二三日夜晚,家人著孝衣哭祭土地庙前,焚烧纸扎车马及金箔元宝。至亲为亡者忏罪,祈求冥福,并贿嘱土地多加照应。做者语诚情切,竟似实有其事者。

·点主

点主即家祭点主,亦曰“题主”。相传此日为亡者吉日,故铺张扬厉,张燕奏乐,祀土、妥灵,诸般礼节,繁不胜述。富家巨族则延僧道,礼忏诵经,超度亡灵。旧时大家点主,邻村皆持赙往吊,观者拥满街巷,待客往往至数百桌。穷人家借此机会偕入客中,饱餐一顿,谓之“坐冒席”。此在意中,主人亦不加驱逐。

·治丧

治丧亦曰“开吊”,今曰“追悼会”,是日宾客亲朋毕至,宾至,哀乐起奏,拉鞭烧纸,孝子陪哭,奠毕,出庐谢客。如至亲入室吊问,则涕泣以对。出嫁闺女来吊,未进村即闻哭声,名曰“哭路”。至灵前拍掌打地恸哭,涕泪垂地,哀哀欲绝,屡劝不止,睹者无不泪下。

旧时治丧,亦有读祭文者,祭文古曰诔词,今曰悼词,是专用于哀悼祭奠亡灵的文体。其文叙其事,道其功,赞其德,有叙有论,词哀情切,读者往往声泪俱下。

·定口

定口即盖棺定口,亦曰“大殓”。俟三党亲族到齐后,先由长媳或主丧人为亡者净面,众环棺尸一周与遗体告别,公允后方可定口。如父死由族长允之;母死,由母党公亲允之;妻死,由妻党公亲允之。若非许可,擅自行殓,则视为不恭,公党借此为由,大闹不休。遂致公亲(俗说娘家人)不到,无敢先殓者。

·出殡

出殡亦曰“开引”。俗曰“出门”。灵柩停放一般在三、五、七天,巨家富族亦有停放七七四十九天至百天者。柩至街中,覆以棺罩,长子持瓦盆摔碎,名曰“摔牢盆”。灵架起行,鼓乐前导,鞭炮连鸣,铭旌亭、方弼、方相、灵幡宝盖,全幅职事,相随于道。前一甥,著白袍抱斗,沿途飞洒纸钱,孝子匍匐拄杖灵前,女眷捞灵于后,哀哀号号,徐徐向前。时有路祭,盖由亲友、村人识者行施,分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三十二拜、四十八拜、至七十二拜。拜祭时,村民围观,以礼之多寡,辨知识深浅。

·下葬

如择新茔,则由风水先占穴,祖茔则否。墓穴呈西北、东南方向,头北脚南,棺放穴后,长媳抓土回家,寓意“抓财”,司土者征得家人亲友许可,方可掩埋。坟高尺许,放鞭炮,烧纸货,哭祭叩拜事完。以后复三、一七、二七、三七、七七,皆俱供品,上坟祭奠,至百日孝满。再后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俱要大操大办,其礼仪多有不啻新葬者。

·补叙

上述丧礼多系富家老人。贫者,薄棺一口,草草安葬。更贫者,席卷而葬之。青壮年暴死,不得入祖坟。婴儿死,田谷秆草裹尸弃于荒郊。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婚俗

濮阳境内婚俗,大抵解放前依旧俗,解放后从新尚,然亦有旧俗的保留,为半新半旧式,兹仅对旧式婚俗作一简介。

旧式婚俗的程序,盖由古时“六礼”--纳彩礼问名字,及出生年月、算命、送礼、定婚期、迎亲,沿循至今。但由于地区、贫富不同,其仪式与繁简差异很大,现就濮阳相近者,略述如下:

·说媒

旧时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男女结全,中有介绍人。曰“媒人”,亦曰“媒妁”。媒人据男女双方门第、经济条件及属相从中介绍。属相不合,即使门户相对,亦不得成婚。如男女属龙虎,曰“龙虎相对”;属狗兔,曰“狗兔想克”;属鸡猴,曰“鸡侯不到头”等。在这一封建迷信恶俗下,不知耽误了多少好姻缘,今日应彻底批判。

·换贴

换贴亦曰“换启”,有小启、大启,盖有媒人将男女名字、生辰年月帷贴告诉对方。男方要馈送钗环首饰或银币、布料等物作为聘礼,女方收下,方算定婚。

·定婚期

由男女生辰八字择定吉日,备好礼物柬帖由媒人通知女方,以女方许可为定。所谓吉日,即黄道吉日。迷信星宿者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值日之日,为黄道吉日,这天是诸事皆宜,大吉大利的日子。此迷信愚论,不可取信。

·迎亲

男方按择定吉日,备彩轿两顶,吉酒两坛,喜盒二架,彩旗十面(多少不等),路分两道,前有三筒枪(或鞭炮)、大锣开道,后有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谓之“小登科”。贫家则以牛车相迎,车张席棚,附两绣球,前后用红花被遮掩,一切礼仪从简。

新郎到女家,由陪客人迎至中堂,略备烟茶稍待,俟新娘梳妆打扮完毕,泣别父母,

民间风俗 第四篇_民间道教习俗文化

谈民间道教习俗文化

闫曼曼

(河南 周口师范学院 政法系 200902010023,河南 周口 466001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多数人都在为物质生活而奔波,很大程度上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遗失。在大都市,我们的传统文化很少被人提起,尤其是在年轻人中,仅有部分乡村重视传统习俗文化。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文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也开始加大精神文明建设的力度,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上日程。作为中国人,不能忘了老祖宗,要把祖宗的精华传扬下去,让传统习俗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不但要继承,更要发扬广大,让它走向世界。凡是名族的都是世界的。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做一个具有真正中华内涵的中国人。 关键词: 道教文化 民间习俗

(一)道教及道教文化的形成

道教是中国唯一的土生土长的宗教,是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最早可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对自然和鬼神的崇拜。从最早的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术原始宗教,逐渐演变成殷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春秋战国诸子百家尤以道、儒、墨为“显学”,且当时的阴阳家、神仙家兴起,汉代社会因战乱使原本儒学逐渐宗教化,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终于与汉代所崇尚的黄老思想相融,于此道教形成。

道教文化在民间的习俗中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道教文化经过几千年的锤炼早已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这里讲的道教文化不是道观中的道文化,而是渗透到大众中的道文化,从原始社会就有的文化信仰,是一种对鬼神和自然的崇拜。民间道教与老子的道相差甚远,人们追求的不是“长生”、“成仙”,而是个人、家庭、家族的平安,丰衣足食,发家致富等。对多数人来说,并不知自己所崇拜的各位神仙归属道教,他们只知他们信仰的是神,是掌管着人间福寿苦乐的神,只要虔诚的祈祷,神就会降福与己。

(二)道教为何在民间盛行及意义

道教文化在乡村较为盛行。在城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道教文化已渐行渐远,而乡村还保留着浓厚的传统道教文化。在乡野间,人们的经济水平较低,教育落后,文化素质也就普遍较低,甚至一些人不懂什么是科学,很容易接受一些非科学的理念。有一些奇怪现象是科学也不能解释的,就更容易让人们相信道教文化,去崇拜,去信仰。在大都市,人们通常是住上几个月还不知对门是男是女,而乡村却是另一番景象。乡村里,人们交往频繁,吃饭都是端着到大街上吃,三五家,七八家聚到一起吃,把日常见到的听得到分享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很容易添油加醋的把某些人和事神话,日积月累,一些能用科学解释的也被非科学了。这样,人们就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凡是奇怪的人或事,都可以用道家文化来解释。乡村,人们空余时间多,干惯农活的人不习惯闲下来,他们要找点事做,也许到某座庙拜拜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为全家祈福。

一般来说,道教的信仰者多在青年以后,以五十岁靠上的人为主流。见多了听多了,他们的信念就深了,他们渴望去祭去拜,并非有人强迫,是他们心中有道。孔圣人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就是这样,由一个只知为己的人到一个为全家的人,五十岁,有了很强的责任感,为了家人的幸福,平安,健康,他们用心去祈祷,求各路仙人保平安。

他们不再过多的追求财富,知道一切都是浮云,唯有家人的幸福安康是真的。

(三)道教文化在民间的一种存在形式——传统节日

中国民间保存有各种各样流传已久、相沿成俗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及其相关的风俗习惯与道教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是源于道教的传说,甚至纯粹是道教节日。现将目前尚存并在民间仍有一定影响的岁时节日中有关道教传说标举如下,从中不难看出道教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隆重、最热闹、也是最快乐的节日,期间充满了与道教人物诞辰有关的神仙传说和风俗习惯。正月初一是财神玄坛赵公明的生日,财神是民间所重之神,他象征着财富,人们都用最好的来招待他,不但这一天要拜,就是逢初一十五人们都要拜的,而一些商家和企业更是每日必拜的,以此保佑财源滚滚,生意兴隆。这一天人们吃好的穿好的早早起床,以鞭炮、锣鼓和三牲酒席去迎接他的到来。玉皇大帝在普通民众中似乎是天界最高的神,其职能是“承三清之命,察紫薇之庭”,“小事专掌,大事申呈”。每年正月初九是玉皇的圣诞之日,民间在这一天多吃面条,作为长寿面为玉皇祝寿,为自己和家人祈福,这也往往是人们在新的一年第一次吃面条。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新年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又称“上元节”。道教说,天、地、水为三元,又称三官,主管人间的祸福、鬼神的升转,天官能赐福,地官能赫罪,水官能解厄,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为三官生日,正月十五就是天官大帝的诞辰。这天,道观常常举行斋会,善男信女也要去三官殿堂进奉香火。晚上,人们张灯结彩,燃放烟花,以向天官求福,愿新的一年福气滚滚。新生的婴儿要有其母抱着挨家挨户看花灯,这样,孩子的眼会更大更亮。十五的夜晚也是烟花的世界,空中烟花闪不停,这叫日子闪闪发光越活越自在。这天人们通常要吃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正月十五还是厕神紫姑的祭日,人们摆上供物,迎请紫姑,向她占卜蚕桑农事和吉凶祸福。

二月来临,春暖花开,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圣诞。在民间,土地公也被视为财神与福神,因为民间相信「有土斯有财」,因此土地公就被商家奉为守护神。这土地神与民众最接近,他能保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宅平安、添丁进口,因此每逢二月初二,民众莫不烧香供祀,顶礼膜拜。这天,本地的妇女们傍晚都会准备各种各样的供品去供奉神明“土地公”,备好祭品、点上香烛、金纸、贡银、最后燃放爆竹。农村大多保留有这种祭祀习俗。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端午节是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避邪。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仙女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工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民间风俗】

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

七月十五中元节,又称“鬼节”。中元节是道教神地官大帝诞辰和“赦罪之辰”。这一天鬼魂都会出来,或到人间看望子孙后代,或捣乱给人带来灾异,这是鬼的节日,所以人们要在这一天祭祖、上坟。中元节在民间颇受重视,祭祖、上坟的习俗至今仍保留着。八月十五中秋节,有祭月、拜月、吃月饼之俗。道教徒认为,这天是太阴朝元之辰,应守夜焚香,祭拜月神。中秋节,赏的是圆月,月圆人团圆。在乡村,中秋节就是庆贺丰收的节日,是仅次于春节的节日。这晚,四邻八舍,亲朋好友互送礼品,在过去,送的大多是自家的农产品,以此同大家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现在多以水果、月饼为主。而晚辈还要把家中最好的食物送给长辈吃,以饺子和肉类食物最为常见。

九月初九是“重阳节”,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放风筝、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习俗。这一节日的起源传说也与道教有关。据南朝吴均《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道士费房游学数年。费对桓说,九月初九你家中有灾难,应赶快回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祸乃可消。桓听其言,举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暴死。后人沿袭成俗,为避免灾祸,在重阳节登高饮酒,遍插茱萸。 十月十五下元节,是水官大帝诞辰,也是水官解厄之日。是日,宫观建醮解厄,民家则多备丰盛莱肴,享祭祖先、神灵,以祈福禄。

十一月的冬至又称“冬节”,家人团聚,备办佳肴,祭天祀祖。民间至今仍重此节,为什么此节如此受到人们重视呢?原来冬至是道教元始天尊的的诞辰,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的神灵,是万神之主,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这一天人们要吃饺子,如果不吃饺子在寒冷的冬日耳朵会冻烂的,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动手包饺子的。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的,这种粥有八种谷物组成,粥内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 腊月二十三祭灶节,习俗是将灶神送往天上的祭祀活动。传说,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间监督善恶之神,一旦发现令他不满的行为,就暗地里记上一笔帐,等到腊月二十三他就回到天上,向玉皇大帝作一次总汇报,然后降灾殃于有罪之人。因此人们在这一天要在灶间摆上猪头和酒肉,烧香上供,还会多放点灶糖,用甜的来粘住灶神的嘴,祈愿灶神“上天言好事,下地降吉祥”。腊月二十三是辞灶日,要把灶神的像烧掉,这样就把灶神送上了天,在除夕夜重新贴一幅灶神像,这样就把灶神接回来了。

(四)道教文化在民间的作用

传统节日道文化因为节日的缘故传承至今,除了节日道文化还有很多,它以不同的形式隐性的作用在人们的生活中。比如走亲访友礼仪,婚丧嫁娶礼仪,无不包含着道家文化。人们在思想上已顺从道家文化,不自觉的用道文化指导自己的行为。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以“易经”之理为人卜卦的,从我理解的角度,这些卜卦师扮演着生活中的心理咨询师。人在遇到困难时,迷惑时,伤心时一经卜卦者点化就会毛赛顿悟,重拾信心,走出迷途。卜卦师一般会找到很好的方法来解释令你迷惑的现象,这样,人们在心理上不再胆怯,会自信的走下去。对治疗心理疾病有比医学更好的效果。但就庙宇每日燃烧大量的香烟来说,道教文化也有它的弊端,燃烧香烟是对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某种程度上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道教文化丰富了全国人民的文化生活,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色彩,根深于人们心中,不

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生活,一种习惯,是几千年的文化传统,是无价之宝。尽管有一定的迷信思想,但它总归是教人向上的,要人保持积极的、正面的人生态度,我们要吸取精华去其糟粕,继承并发扬它,让它走向中华,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图说道教》;

2.郭齐勇:《中国简明哲学》;

3.百度百科:http:

民间风俗 第五篇_民间习俗谚语

虽喜勿要躺着唱歌,

虽悲勿要睡是戴帽。

不懂十三不触,

不算是好水磨人。

上紧下松是缝纫之常识,

还要时常看看下头齐不齐。

花儿虽小是天神祭品,

果儿虽小是龙王祭品。

狗带来不幸,

猫带来幸运。

辛辣能下饭。

民间风俗 第六篇_中国传统节日大全,民间节日集锦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19305/

推荐访问:民间风俗有哪些 汉族民间风俗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