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摘要范文

摘要范文

时间:2018-02-09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摘要范文 第一篇_论文摘要范例

关于死刑存废的犯罪学思考

邓亮

【摘 要】死刑是剥夺犯罪分子生命的刑罚方法,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世界死刑的总趋势已由广泛限制死刑向全面废除死刑发展。我国关于死刑的政策保持慎重态度认为“不可不杀、不可多杀、防止错杀”。世界范围内关于死刑存在废除和保留两种观点,在我国主张保留前提下严格限制使用死刑占主流地位。死刑和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相悖,而死刑独特的威慑作用和抚慰作用不可比拟,有其存在价值。在现有社会条件下,应继续保留死刑,寻找适当的量和度,我国可以通过减少死刑的数量、调整我国刑罚的整体结构、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和完善死刑复核程序来发挥出死刑的最佳效果。在社会整体形势稳定、社会控制严密和刑法的威慑力足够强的社会条件下,再一步一步废除死刑。

【关键词】死刑; 现状; 存在价值; 局限性; 变革; 废除

地方自治与中央宪政

——台北的去路与台北予中国的历史启示

林桂榛

【摘 要】1949年迁至台北的中华民国政府,从未放弃对原中国的主权享有。如今两岸经济、军政实力对比悬殊,台独分子试图放弃对原有大部分版图的主权享有,主张国家主权与现有实际治权实现统一。台湾想独立而成单一的主权国是不可能成功的,北京政府绝不允许,实力较量也对台湾不利。在维持各自现有治权版图的现状下,讨论建立联合政府,是明智的道路。联合政府的根本问题就是国家的民主化与军队的国家化的问题。台北政治给中国政治的启示是:地方高度自治与建立联合的中央宪政。现在中国政府所执行的“秦制”政治体式是导致中国政治缺乏生命气息的根本原因,唯一的改良道路就是实行地方高度自治与建立联合宪政。在此道路中,台湾完全可以成为实现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鼓风机,而不是因为“台独”而充当中国前进的绊脚石。

【关键词】主权; 治权; 联合政府; 地方自治与中央宪政; 选择

09035010

刘思琪

09法51

摘要范文 第二篇_论文摘要范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我国制造业进入了一个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而目前我国许多企业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低下,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普遍存在着消耗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据统计,在制造型企业中,用于物料搬运的成本占总成本的20%~50%,而优良的设施布置可以使此费用至少减少10%~30%,在降低制造成本的同时,工厂需要的空间也可比常规制造厂减少40%~60%。设施规划作为工业工程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提高生产率重要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本论文从设施布置与物料搬运的概念出发,系统阐述了设施布置的发展、目标、基本形式和分析方法以及物料搬运系统设计的分析方法等。接着研究福达公司总装车间设施布置不合理所导致的生产车间物流混乱、物流成本和产品质量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根据总装车间存在的一些问题,运用程序分析技巧、操作分析、设施布置与物料搬运思想和方法,运用设施布置流程分析以及系统搬运分析技术,对总装车间的设施布置和生产流程进行分析改善,从而优化总装车间的设施布置,整理出三套改善方案,对改善后的方案进行评价,并对改善前后的车间设施布置进行比较分析。本论文提出的改善方案对福达公司总装车间的设施布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设施布置;物料搬运;程序分析

摘 要

现场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其他管理方法得以实施的前提和基础。针对生产环节加强现场管理是制造业企业永恒的课题。而6S管理能够营造安全、规范工作环境,构筑产品品质保证,减少浪费,提高效率,促进作业标准化,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

本论文首先对6S的基本定义和基本理论进行了说明,然后在对顺达公司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实施6S管理来提高企业的现场管理工作和改善企业其他管理。对于实施6S管理中的六个重要环节,论文详细阐述了每个环节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制定有效的推进方法。阐述中,充分利用顺达公司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图表,以图表说明问题和对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论证。最后,论文对顺达公司实施6S活动中,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价作出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现场管理;6S管理;目视管理;定置管理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制造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优化企业生产物流系统、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制造业迎接挑战和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论文以浙江青年汽车集团为分析对象,在分析生产企业的物流系统组成的基础上,依据企业生产物流理念和系统工程的基本理论,运用系统布置设计SLP(systematic layout planning)方法,分析了浙江青年汽车集团的生产物流系统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物流分析与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密切程度分析,并根据企业生产物流合理化原则,结合该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生产物流进行了优化,并依此提出了改善方案。最后应用Witness对改善方案进行了仿真,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对提出的改善方案进行了评价与择优。本文为汽车制造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及优化提供了一个实例,也可为相近类型企业的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及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生产物流;设施布置;系统仿真

摘要范文 第三篇_(范文)论文摘要

摘 要

随着经济快速的发展,手机的使用已经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普遍了。手机的设计与开发是手机市场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手机设计,就是提供手机硬件、软件、人机界面、结构和外观的全套设计方案。而ID设计师(创意设计师)的主要任务是对手机的外观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加工工艺等进行设计。

本次设计的手机是针对委托公司--奥克斯集团原有的手机进行改良,定位为中端机,目标人群为青年消费者,手机的外形特点倾向时尚、简洁、新颖、个性;使用方便、快捷、符合人机关系;该设计比较注重研究青年一族的身份、性格、特点等。通过一系列的调查研究后,最终设计出符合客户要求、符合定位要求、符合人机关系的一款手机。另外,为了顺应发展趋势需求,为了完善此次毕业设计的创新意识,本次设计为爱车族们设计了一款概念手机。

关键词:手机外观设计;人性化;改良设计;概念设计;设计定位

Abstract

Along with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mobile phones are more popular. The new trend of the market of mobile phone is to design and development .Mobile phone design is the set design including design of cell phone hardware, software, human-machine interface, structure and appearance. The main task of ID designers (Idea designers)is to design the forms, colors, materials of the appearance and to process techniques for producing.

The purpose of this design is to modify the intrinsic mobile phones of the entrusting company –Aux group. Our object location is a middle grade machine and the main consumers are the youth. The appearance feature of the mobile phones are incline to fashion, terse, novelty and individuality. They will be more convenience, shortcut and coincidence with human-machine relations. My design is more concerned about the identity, personal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youths. After a series of investments and studies, the final design can meet the consumers’ need, come up to object location and be accordance with human-machine relations. Moreover, in order to follow 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perfect th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of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 design a concept phone for car fans.

Key words : Design of Mobile Phone; Humanity; Improved design; Conceptual design; Positioning of design.

摘要范文 第四篇_摘要范文模板

商业计划书模板范文【摘要范文】

xxx公司(或xxx项目)商业计划书

编号:

日期:

(项目公司资料)

【摘要范文】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及职务:

电话:

传真:

网址/电子邮箱:

保 密

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xx公司(或xx项目持有人)。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书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方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

1、在未取得xx公司(或xx项目持有人)的书面许可前,收件人不得将本计划书之内容 复制、泄露、散布;

2、收件人如无意进行本计划书所述之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回。 目 录

报告目录

第一部分 摘要(整个计划的概括)

(文字在2页~3页以内)

一、公司简单描述

二、公司的宗旨和目标(市场目标和财务目标)

三、公司目前股权结构

四、已投入的资金及用途

五、公司目前主要产品或服务介绍

六、市场概况和营销策略

七、主要业务部门及业绩简介

八、核心经营团队

九、公司优势说明

十、目前公司为实现目标的增资需求:原因、数量、方式、用途、偿还

十一、融资方案(资金筹措及投资方式)

十二、财务分析

1.财务历史数据(前3年~5年销售汇总、利润、成长)

2.财务预计(后3年~5年)

3.资产负债情况

第二部分 综述

第一章 公司介绍

一、公司的宗旨(公司使命的表述)

二、公司简介资料

三、各部门职能和经营目标

四、公司管理

1.董事会

2.经营团队

3.外部支持(外聘人士/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顾问公司/技术支持/行业协 会等)

第二章 技术与产品

一、技术描述及技术持有

二、产品状况

1.主要产品目录(分类、名称、规格、型号、价格等)

2.产品特性

3.正在开发/待开发产品简介

4.研发计划及时间表

5.知识产权策略

6.无形资产(商标/知识产权/专利等)

三、产品生产

1.资源及原材料供应

2.现有生产条件和生产能力

3.扩建设施、要求及成本,扩建后生产能力【摘要范文】

4.原有主要设备及添置设备

5.产品标准、质检和生产成本控制

6.包装与储运

第三章 市场分析

一、市场规模、市场结构与划分

二、目标市场的设定

三、产品消费群体、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及影响市场的主要因素分析

四、目前公司产品市场状况,产品所处市场发展阶段(空白/新开发/高成长/成 熟/饱和),产品排名及品牌状况

五、市场趋势预测和市场机会

六、行业政策

第四章竞争分析

一、无行业垄断

二、从市场细分看竞争者市场份额

三、主要竞争对手情况:公司实力、产品情况(种类、价位、特点、包装、营销、市 场占有率等)

四、潜在竞争对手情况和市场变化分析

五、公司产品竞争优势

第五章 市场营销

一、概述营销计划(区域、方式、渠道、预估目标、份额)

二、销售政策的制定(以往/现行/计划)

三、销售渠道、方式、行销环节和售后服务

四、主要业务关系状况(代理商/经销商/直销商/零售商/加盟者等),各级资格 认定标准及政策(销售量/回款期限/付款方式/应收账款/货运方式/折扣政策等)

五、销售队伍情况及销售福利分配政策

六、促销和市场渗透(方式及安排、预算)

1.主要促销方式

2.广告/公关策略媒体评估

七、产品价格方案

1.定价依据和价格结构

2.影响价格变化的因素和对策

八、销售资料统计和销售纪录方式,销售周期的计算。

九、市场开发规划,销售目标(近期、中期),销售预估(3年~5年)销售额、占有 率及计算依据

第六章 投资说明

一、资金需求说明(用量/期限)

二、资金使用计划及进度

三、投资形式(贷款/利率/利率支付条件/转股-普通股、优先股、任股权/对应 价格等)

四、资本结构

五、回报/偿还计划

六、资本原负债结构说明(每笔债务的时间/条件/抵押/利息等)

七、投资抵押(是否有抵押/抵押品价值及定价依据/定价凭证)

八、投资担保(是否有抵押/担保者财务报告)

九、吸纳投资后股权结构

十、股权成本

十一、投资者介入公司管理之程度说明

十二、报告(定期向投资者提供的报告和资金支出预算)

十三、杂费支付(是否支付中介人手续费)

第七章 投资报酬与退出

一、股票上市

二、股权转让

三、股权回购

四、股利

第八章 风险分析

一、资源(原材料/供应商)风险

二、市场不确定性风险

三、研发风险

四、生产不确定性风险

五、成本控制风险

六、竞争风险

七、政策风险

八、财政风险(应收账款/坏账)

九、管理风险(含人事/人员流动/关键雇员依赖)

十、破产风险

第九章 管理

一、公司组织结构

二、管理制度及劳动合同

三、人事计划(配备/招聘/培训/考核)

四、薪资、福利方案

五、股权分配和认股计划

第十章 经营预测

增资后3年~5年公司销售数量、销售额、毛利率、成长率、投资报酬率预估及计 算依据

第十一章 财务分析

一、财务分析说明

二、财务数据预测

1.销售收入明细表

2.成本费用明细表

3.薪金水平明细表

4.固定资产明细表

5.资产负债表

6.利润及分配明细表

7.现金流量表

8.财务指标分析

(1)反映财务盈利能力的指标

a.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b.投资回收期(pt)

c.财务净现值(fnpv)

d.投资利润率

e.投资利税率

f.资本金利润率

g.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概率分析

(2)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

a.资产负债率

b.流动比率

c.流动比率

d.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偿还期

第三部分 附录

一、附件

1.营业执照影印本

2.董事会名单及简历

3.主要经营团队名单及简历【摘要范文】

4.专业术语说明

5.专利证书/生产许可证/鉴定证书等

6.注册商标

7.企业形象设计/宣传资料(标识设计、说明书、出版物、包装说明等)

8.简报及报道

9.场地租用证明

10.工艺流程图

11.产品市场成长预测图

摘要范文 第五篇_摘要范文

摘要:4S店渠道代理车险保费收入约占财险业保费收入的四分之一,是财险保险公司最为重要的中介销售渠道之一。本文首先综述了保险中介及4S店销售渠道的相关研究成果;其次从车险承保和理赔两方面总结了影响保险公司与4S店合作的十个因素,通过问卷调研和数据分析的方法,确定出五个最为重要的关键影响因素,依据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理赔手续和流程的繁简程度、保险公司的定损价格和时效、保险公司事故车送修业务量、保险公司理赔政策的稳定性、赔款的结算周期;再次分析了4S店管理者与普通职员对于合作关键影响因素认识的一致性和差异性;最后给出了关键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对保险公司经营4S店渠道车险业务的结论和启示。

【摘要】 车险是我国财产保险业务的龙头险种。在国内各财产保险公司中,车险总保费收入均占其财产保险业务总保费收入的一半以上,但车险理赔的赔付率也居高不下,赔付率占车险保费收入居然达一半以上。如何提高理赔管理效率,从技术手段上降低赔付率是各公司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X保险公司车险理赔业务的现状,分析了原车险理赔业务和车险理赔信息系统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管理信息系统和保险理论,应用工作流技术设计了新车险理赔信息系统的总体解决方案。论文重点研究了新车险理赔业务处理、工作流管理、车险理赔监督管理和质量检查等问题,并撰写部分新车险理赔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及部分系统功能实例的实现。在这些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了新车险理赔信息系统的建设实施方案,最后进行了研究工作的总结和车险理赔信息系统的展望。由于在车险理赔信息系统中业务环节的管理及控制上使用了工作流技术,为车险理赔管理者提供了科学、有效、及时的车险理赔信息数据。论文提出的X保险公司车险理赔信息系统操作简单,并有效的缩减保险公司的人力物力,可以减少理赔处理时间,提高各个环节上的处理质量,已被X保险公司正式采纳并实施。并在此系统中X保险公司率先在全国实现了在信息管理系统上的通赔功能,客户出险后,可以选择在出险地任意一家指定网点,提供单证资料,即可获得赔偿,提高了X保险公司的信誉。

【摘要】 车险业务是财产保险公司保费收入的重要来源,占财产保险公司业务收入的70%以上,但与之并存的车险高赔付问题已成为车险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各家保险公司车险赔付额占产险总赔付额的70%以上,甚至80%以上,车险的赔付率超过60%,更有甚者,有的财产保险公司的车险赔付率超过100%,车险处于亏损状态。识别影响车险高赔付率的风险因素,防范控制风险,减少损失对于车险乃至财产保险公司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已有研究评述及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出险次数的角度,实证分析了影响车险赔付的三类风险因素:车辆风险、被保险人风险、投保特征风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提出了本文研究的问题——车险高赔付风险问题,并阐述了研究意义。第二部分对已有的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视角。第三部分对目前国内车险的赔付状况进行了总体分析,并对比分析了发达国家的车险管理机制及其经营经验,然后对车险赔付风险的三类影响因素进行规范性分析。第四部分是文章的重要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文中选用某家财产保险公司的15000个样本数据(其中个人客户7500个,团体客户7500个),从出险次数的角度对影响车险赔付的三类因素进行方差分析和决策树分析,分析分两个层次进行,首先是对15000个混合样本进行分析,然后按照客户类型对个人客户与团体客户分别进行区别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团体客户的平均出险次数明显低于个人客户,而且对于两类客户出险情况具有显著性影响的因素也不同。通过决策树分析可以清晰的看出这些因素对车辆出险情况的不同影响程度。对个人客户出险情况影响最大的是投保保费多少,对团体客户出险情况影响最大的是车辆种类,并且通过决策树还可以看到可能出险的各种情况及其置信度。第五部分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把车险从投保到理赔分为承保前、承保后至出险前、出险后三个阶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 更多还原

摘要范文 第六篇_中文摘要格式及范文

摘要题目 (题目:宋体, 三号字, 加粗, 居左)

作者1 , 通讯作者2* (作者:宋体, 小四号字, 加粗)

1 部门1,单位1, 地址1,城市1,国家1; (单位地址:宋体, 五号字,斜体)

2部门2, 单位2, 地址2, ,城市2, 国家2.

摘要正文: 宋体,小四号字,行距20磅;其中,参考文献应用方括号和数字标注

[1] 和[2,3]

关键词:宋体, 小四号字

致谢: 宋体, 小四号字, 单倍行距

参考文献:

[1]姓名, 姓名 (年)文件名.杂志名, 卷期, 页码范围. (宋体, 小五号字, 单倍行距)

[2]A.B. Smith, C.D. Brown (Year)File name. Journal, Vol, Initial page.

页面设置:A4纸张,距离上方 3 cm, 下方3 cm, 左方3 cm,右方3 cm

文件保存为 Word格式

*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的E-mail:

构建“转录因子-启动子”耦联载体开展植物生物碱次生代谢工程

张磊1,陈万生2*

1

2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药学部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200003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生药学教研室 上海市国和路325号 200433

萜类吲哚生物碱(Terpenoid Indol Alkaloid, TIAs)是一大类有着重要药用价值的植物生物碱。夹竹桃科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可以合成多达百余种TIAs,其中许多被广泛地作为药物应用。植物TIAs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一种受茉莉酸甲酯诱导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ORCA3,通过调控初级和次级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表达来调节TIAs合成。通过构建传统的35S启动子植物表达载体,分别对转录因子ORCA3和关键酶基因牻牛儿醇羟化酶(geraniol 10-hydroxylase, g10h)进行了单转和双基因共转化。结果显示在长春花中同时过量表达orca3和g10h不能取得最佳的含量提升效果。进一步通过基因融合(Gene fuse)技术,用带有甲基茉莉酸诱导响应元件(Jasmonate- and elicitor-responsive element, JERE)特异序列的异胡豆苷合成酶(strictosidine synthase, STR)启动子替换g10h野生型启动子,和ORCA3一起构成耦联植物表达载体转化长春花。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通过对g10h启动子的替换,ORCA3可以通过作用于JERE调控g10h的表达。转化发根中目标产物长春碱的含量为1.32 mg/g,是对照(0.33 mg/g)的4倍。阿玛碱的含量为0.87 mg/g,是对照(0.23 mg/g)的3.8倍。但是长春质碱的含量(0.19 mg/g)仅为对照(0.25 mg/g)的76%。

本项目着眼于真核生物基因的表达调控以及转录因子和启动子的相互作用,针对植物次生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基因的启动子序列进行结构改造,使其受特定的转录因子调控,为克服合成途径中的限速步骤,提高目标化合物的产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代谢工程;基因修饰;转录因子;启动子;萜类吲哚生物碱

*Email:chenws@vnet.citiz.net

摘要范文 第七篇_毕业论文摘要(范本)

摘 要

生产物流是现代化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生产物流系统中的所蕴藏的巨大潜力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在提高加工制造设备本身能力与企业效益的同时,挖掘物流的潜力,追求提高生产系统的总体效益已成为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标志。现代生产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如何提高其效率和效益是至关重要的,系统仿真作为一项用于系统分析和研究的十分有效的技术,在许多领域都已得到广泛应用。配合计算机仿真,使得对生产过程中的物流系统分析、运作管理、宏观与微观管理领域的研究更具说服力和直观性。

中国的很多机械制造企业,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的困扰,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技术落后、专业人才缺乏,加上企业高层重视不够,造成生产流程混乱、生产效率低下。在此情况下,本文以典型的机械制造企业汽车转向器厂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仿真技术的可试验性、可量化、和快速有效性,配合计算机建模仿真,对该厂的生产过程、生产物流、物料搬运、设备以及车间生产运作情况进行建模仿真和分析。其中,根据该厂的生产系统现状,以及计算机仿真的结果,利用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现有生产物流系统做出评价,提出不同的改进和调整方案。引入当量物流量和玛格数对生产物流进行统一量化,在此基础上,对生产系统物料搬运优化,同时验证仿真中的改进设想。另外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Flexsim仿真软件的汽车转向器厂生产过程、生产物流建模方法,仿真过程,仿真结果分析和系统优化方案的分析。为中小型机械制造企业进行生产流程重组、生产物流系统优化、提高生产系统柔性、提高生产效率提供建议和问题解决途径。

关键词:生产物流 系统仿真 工艺流程 系统优化

—I— I

Abstract

Production Logistics is important constituent of the modernized production. Along with the productivity level’s unceasing improvement, The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s huge potential attacks people's attention day after day. During enhancing manufacturing equipment’s ability and the enterprise benefit, excavating logistics potential capacity, and pursue the total benefit enhancement of production system has become the important symbol of modernized production .The modernized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is a complex comprehensive system, how to enhance its efficiency and the benefit is very important, Being the extremely effective technology of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system simulation is widely used in many domains. With computer simulation, mak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s logistics system analysis、operation management、the research on macroscopic and the micro management area has the persuasive power and direct-viewing.

Puzzled by the reason of various aspects, many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in china have weak logistics infrastructure,underdeveloped logistics technologies and shortage of the expert of logistics, More seriously, high layer administrator of the enterprise didn’t attach importance to this(only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operation of logistics in the two circulation fields of supply and marketing), Which make the production process in chaos and the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paper takes a typical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Automobile steering factory as an object of study. Use the system simulation’s experimentable, quantifiable high-speed and effectiveness, computer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to model, simulate and analysis the factory’s production process, production logistics, material handling, the equipment as well as the workshop ,manufacturing and operation situation. In this process, according to this factory’s production system situations, as well as the computer simulation results, using the related theory or method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and Logistics Engineering, Makes the appraisal to the existing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and proposes the different improvement and the adjustment plan. Introducing logistic equivalent and Magnitude to make the unified quantification of production logistics, in this foundation, to optimize material transporting, and proof the improvement assumption in simulation process. In addition, this paper detailed introduces the modeling methods of Automobile steering gear factory’s production process and production logistics,simulation process, simulation results analysis, system optimization plan analysis basing on Flexsim simulation software. Providing the suggestion and resolution of production process reorganization, production logistics system optimization, it enhances the production system’s flexibility and efficiency to the Mid- and small-scal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Key Words: Production Logistics;System Simulation;Technology Process;System

Optimization

—II— II

目 录

1 绪 论 ………………………………………………………………………………1

1.1 引 言………………………………………………………………………..1

1.2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1

1.2.1 机械制造企业发展现状………………………………………………2

1.2.2 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物流改进需求…………………………………..3

1.3 现代生产物流………………………………………………………………..4

1.3.1 物流与生产制造……………………………………………………..4

1.3.2 生产物流在整个物流体系中的作用………………………………..5

1.3.3 物流工程在机械制造企业应用与发展………………………………6

1.4 系统仿真技术8

1.4.1 系统仿真技术概述8

1.4.2 现代系统仿真的特点9

1.4.3 系统仿真在生产物流系统研究中的应用10

1.5 研究问题的提出11

2 系统仿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13

2.1 系统仿真基础知识………………………………………………………….13

2.1.1 系统仿真相关技术……………………………………………………13

2.1.2 系统、模型与系统仿真…………………………………………….14

2.1.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方法…………………………………………….16

2.1.4 系统仿真的一般步骤……………………………………………….17

2.2 现代生产物流系统仿真…………………………………………………….20

2.3 仿真结果的分析…………………………………………………………….22 3 转向器厂生产过程与物流系统 …………………………………………………23

3.1 转向器生产运作流程……………………………………………………….23

3.2 转向器厂部门划分………………………………………………………….24

3.3 汽车转向器生产工艺过程………………………………………………….25

3.3.1 转向器零件明细表………………………………………………….26

3.3.2 汽车转向器生产工艺流程与加工时间…………………………….26

3.4 汽车转向器厂生产物流综合分析…………………………………………27

3.4.1 汽车转向器厂的物流特点………………………………………….28

【摘要范文】

3.4.2 生产物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28

3.5 汽车转向器厂生产物流建模………………………………………………29

3.5.1 汽车转向器厂生产物流系统模型建立的基本要求……………….29

3.5.2 仿真分析的过程…………………………………………………….30

3.5.3 转向器厂生产物流系统模型的建立……………………………….31

3.5.4 转向器厂生产物流系统的离散系统仿真………………………….32 4 基于Flexsim的生产物流系统仿真 …………………………………………….33

4.1 计算机统仿真软件Flexsim……………………………………………….33

4.1.1 Flexsim简介………………………………………………………..33

4.1.2 Flexsim基本功能与特点…………………………………………..35

4.1.3 基于Flexsim的建模………………………………………………..36

—III— III

4.2 建立转向器生产概念模型…………………………………………………38

4.2.1 汽车转向器厂生产物流系统描述………………………………….38

4.2.2 系统数据…………………………………………………………….38

4.2.3 概念模型…………………………………………………………….40

4.3 建立Flexsim仿真模型…………………………………………………….40

4.3.1 模型实体设计……………………………………………………….40

4.3.2 设置模型的属性和相关参数……………………………………….42

4.4 模型运行与结果……………………………………………………………49

4.4.1 模型运行…………………………………………………………….49

4.4.2 模型运行结果……………………………………………………….50

5 仿真结果分析与物流系统优化 ………………………………………………..53

5.1 转向器生产物流系统优化…………………………………………………53

5.1.1 现有系统的优化…………………………………………………….53

5.1.2 增加系统瓶颈处理能力…………………………………………….57

5.2 生产物流搬运优化方案…………………………………………………..58

5.2.1 生产物流强度的量化计算…………………………………………58

5.2.1 物料搬运的优量化…………………………………………………60

6 结 论 ……………………………………………………………………………63

6.1 全文总结……………………………………………………………………63

6.2 研究结果对企业的改进建议……………………………………………..64

毕业论文心得体会 …………………………………………………………………..65

致 谢……………………………………………………………………………….. 66 参考文献………………………………………………………………………………. 67

附图A 汽车转向器厂平面图 ……………………………………………………..68 附表B 汽车转向器厂流量距计算表 …………………………………………….69

附表C 玛格数修正因素及参数值……………………………………………….. 71 附图D 汽车转向器生产工艺流程…………………………………………………. 72

—IV— IV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17948/

推荐访问:摘要格式 论文摘要范文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