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生活常识 > 西部民风民情

西部民风民情

时间:2018-01-27   来源:生活常识   点击:

【www.gbppp.com--生活常识】

西部民风民情 第一篇_西部民族文化拨响“120”

西部地区近4亿人口,占全国的29%,在目前我国已认定的55个少数民族中,仅陕、甘、宁、青、新、藏、云、贵、川行政区域内就散居或聚居着51个少数民族,而在云南省就生活着25个世居民族,其中有白族、哈尼族、傣族、傈僳族、佤族、拉祜族、纳西族、景颇族、布朗族、阿昌族、普米族、怒族、德昂族、独龙族、基诺族等15个民族是云南独有的。西部众多民族的与众不同的民俗民风,造就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然而,正当我们高扬复兴中华民族大旗的时候,曾经在悠久的中华文化历史长河中,以丰富的内容多姿多彩的特色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在中华文明史上占有重要一席的西部文化,其多个文化圈层却拨响了120民族文化急救电话。

民歌120。我国的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歌,流传在各民族人民群众中的民间歌曲品种繁多,数量惊人,至今没有人能够说清全国到底有多少民歌。可以说,任何一个民族的民歌,都是该民族发展过程中一种原始文化的记载,也是该民族的历史记录,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但是,正当卡拉OK迅速从城市挺进农村的时候,传统民歌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处于濒临消亡的险境。据说,2001年至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办事处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组成的联合考察组,行程2万多公里,考察并采录了广西、青海、甘肃三省区10个民族的民歌。考察组认为,除花儿传统演唱形式和环境保存较为完整,但是唱的人少了、听的人多,花儿会的规模一年不如一年,完整的仪式已看不到了,甚至出现了不少的花儿会上抱着录音机听花儿的现象。其他传统民歌演唱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那些记载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歌。以前被他们视为生活不可或缺的民歌,锄不离手,曲不离口,而今被现代流行歌曲代替了。一位致力于民间民歌拯救的专家这样说:我们去基层搜集民歌,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当地老年人告诉我说,现在嗓子不行了,要是前几年,准能唱几首。而当我们问当地的小孩会不会唱民歌,他们说会,但脱口而出的却是周杰伦的歌,这真让我们心痛。

民族表演艺术120。

西部民风民情 第二篇_民俗风情

《民俗风情》

指 导

2010——课程论文 目:民俗风情之民俗节日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业 :化学教育 名 :袁建军 号 :222007316011080 教 师 :周大明 号 : 1 号 : 9 年 11 月 21 日

民俗风情之民俗节日

出于对民俗风情的喜好,我选修了这门课程,通过老师悉心的讲解,丰富多彩的图片,音影,我真有种足不出户而行神州大地的感觉,了解到了很多民族的风情特色,感受到了各个民族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拓宽了我的视野,让我在纷繁枯燥的专业课程学习中,找到了一丝绿意,呼吸到了一缕伴有泥土清香的气息„„

五十六个民族构成了我们伟大的祖国,就像歌唱的那样,“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支花”,每个民族都张显着自己的民族特色。它们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眼球,让人们去亲近它,探索它,读懂它„„

总所周知,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盛大节日,或是饕餮大餐,或是载歌载舞,或是斋戒祈祷„„尽管形式不尽相同,然而殊途同归,皆出于人们心中一种美好而神圣的祈愿,我想这也是每个节日的意义之所在。我就借接下来的笔墨介绍几个民族的特色节日吧。

一、傣族——泼水节

【泼水节简介】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族的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竟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

【泼水节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捧玛点达拉乍的魔神,违抗天神的旨意,为所欲为,把人间弄得雨旱失调,冷热不分,秧苗枯死,人畜遭殃。怎样惩治这个法术高强的恶魔呢?智慧的天神英达提心生一计,即装扮成英俊的小伙子,去接近捧玛点达拉乍的七个女儿,并将实情告诉她们。这七个姑娘生性善良,本来就对父王的罪恶有愤懑,这时,她们决心杀死父王,为人间除害。一天,她们终于探听到了只有父王的头发能把父王的头割下来,就趁机将他灌得酩酊大醉,悄悄拨下他的一根头发,做成弓赛宰(即用心弦做成的弓),断了恶魔的头。但滚落地上的这颗头颅竟又变成了新的灾难,倾刻间邪火熊熊,竹楼被烧毁,庄稼被烧焦,七个姑娘把魔王的头轮流怀抱,直到腐烂。每轮换时,她们便打来清水相互泼洒,去除污秽。七姊妹大义灭亲的果敢行动和功绩,受到普天下百姓的热情赞颂。深深的怀念变为了永久的敬意。也为了纪念麻哈捧重修风雨冷热法公诸于世,人们就把魔王捧玛点达拉乍的头颅腐烂的日子,定为泼水的日子。这一天,浴佛之后,人们就用清水相互泼洒,相互祝福,以求吉祥安康,幸福久长。

【泼水节习俗】

【西部民风民情】

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鼓锣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泼水节期间,傣族青年喜欢到林间空地做丢包游戏。花包用漂亮的花布做成,内装棉纸、棉籽等,四角和中心缀以五条花穗,是爱情的信物,青年男女通过丢

包、接包,互相结识。等姑娘有意识地让小伙子接不着输了以后,小伙子便将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姑娘,双双离开众人到僻静处谈情说爱去了。

泼水节期间还要进行划龙舟比赛,比赛在澜沧江上举行。一组组披红挂绿的龙舟在“堂堂堂”的锣声中和“嗨嗨嗨”的呼喊和哨子声中,劈波斩浪,奋勇向前,把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吸引到澜沧江边,为节日增添了许多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泼水节特色】

"放高升"和放孔明灯也是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人们在节前就搭好高射架,届时将自制的土火箭点燃,让它尖啸着飞上蓝天。高射飞得越高越远的寨子,人们越觉得光彩、吉祥。优胜者还将获奖。入夜,人们又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气球”内,利用热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也就是诸葛亮。

此外,放河船、跳象脚鼓舞和孔雀舞、斗鸡等,也是泼水节期间的活动内容。近几年来,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经贸洽谈等。使泼水节的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泼水节每年在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同时举行。两地均可从昆明乘飞机直接到达。1961年4月13日,周恩来总理曾参加过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从此以后,泼水节的规模越来越大,每年都有数以万千的中外游客视为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

二、维吾尔族——古尔邦节

古尔邦为阿拉伯语,意为“牺牲”、“献牲”,故回族学者将古尔邦节意译为宰性节,也有译为“忠孝节”的。

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在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肉孜节在斋月结束后的第二天、古尔邦节前七十天。由于古尔邦节与肉孜节的日期与公历之间的差异,使这些年节有时候是在冬天,有时候却又是夏天。季节不同,节庆的色彩也不同,这就使得年节也异常的多彩。

临近古尔邦节的时候,家家户户的主妇就忙碌起来了,她们要制作大量的油炸馓子和各种精美点心,为节日期间来家里贺节的亲朋好友和远方的来客准备好充足的美食。盛大的节日也是主妇们的手艺与持家德行的大展示和大竞赛。

古尔邦节期间大家都要相互串门贺节,每到一户,主人必会为客人端上来一盘清炖大块羊肉,而客人即吃得再饱,也得尝尝主人家的羊肉。亲朋好友相聚,视歌舞为饭食的新疆各民族人民,就会弹起琴,唱起歌,跳起舞,到处是一派欢乐的景象。 大聚礼之后,各家各户都要到墓地去祈祷,怀并祝福死去的亲人。 古尔邦节这一天清晨的礼拜,是一年中规模最大的一次礼拜,所有的成年男人都得去当地的礼拜寺参加聚礼,场面蔚为壮观。

三、彝族——火把节

【火把节简介】

火把节是彝、白、纳西、基诺、拉祜等民族的古老而重要传统节日,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不同的民族举行火把节的时间也不同,大多是在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在新时代,火把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产生了新的形式。

【火把节传说】

很早以前,天上有个大力士叫斯惹阿比,地上有个大力士叫阿体拉叭,两人都有拔山的力气。有一天,斯惹阿比要同阿体拉叭比武,即摔跤,可是阿体拉叭有急事要外出,临走时,他请母亲用一盘铁饼款待斯惹阿比。斯惹阿比认为阿体拉叭既然以铁饼为饭食,力气一定很大,便赶紧离开了。阿体拉叭回来后,听母亲说斯惹阿比刚刚离去,便追了上去,要和他进行摔跤比赛,结果斯惹阿比被摔死了。天神恩梯古兹知道了此事,大为震怒,派了大批蝗虫、螟虫来吃地上的庄稼。阿体拉叭便在旧历六月二十四那一晚,砍来许多松树枝、野蒿枝扎成火把,率领人们点燃起来,到田里去烧虫。从此,彝族人民便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四、藏族——藏历新年

藏历年是藏族人民一年中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与汉族的农历新年大致相同。藏历年是根据藏历推算出来的。藏历元月一日开始,到十五日结束,持续十五天。因为全民信仰佛教,节日活动洋溢着浓厚的宗教气氛,是一个娱神和娱人、庆祝和祈祷兼具的民族节日。

藏族人民所过新年节日,与汉区春节大有不同。一进入农历12月,家家户户就开始做新年的储备。当新年的前几天,不管农、牧区,老少男子都要剃头,女的要洗梳发辫。如男子留长发过年,女子不洗梳发辫过年,表示家庭或心中带有悲痛而无心梳妆打扮之意。洗梳打扮表示为来年的吉祥如意。

十二月二十九日进入除夕。这天,要给窗户门相换上新布帘,在房顶插上簇新的经幡,门前、房梁和厨房也要用白粉画上十字符号等吉祥图案,构成一派喜庆的气氛。入夜,全家老小围坐在一起吃一顿例行的“古突”,类似汉族新年的团圆饭。

在西藏繁多的节日中,受到群众广泛重视的是藏历新年。了解西藏民间迎新年的相关传统民俗,可以看出人们对过年所怀有的特殊感情和重视程度。如农民在收割时将头次割下的青稞留下来作为欢度新年时献给神灵的供奉;牧民留下每次生下小牛的母牛之头道奶打出的酥油作为新年献给菩萨的供品。男人们打完场就开始做迎接新年的准备,把每座房屋都粉刷得洁白、美观,每当这个时候亲友邻居们总是带着美酒前来祝福;妇女们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天气,将自己亲手纺织的氆氇拿到河边洗涤,亲友邻居们也要捧上茶酒,祝福这家主人藏历新年将穿上新的衣服„„。

按传统习惯,欢度藏历新年一般要十五天。

五、蒙古族——那达慕

【那达慕简介】

中国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锡林郭勒盟的那达慕最具代表性。

"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多在草绿花红、马壮羊肥的阳历七、八月)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达慕起源】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载,那达慕

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过去时那达慕大会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现在,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 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大会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 、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

【那达慕意义】

那达慕已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一直在锡林郭勒草原上流传和发展,深受各族群众的喜爱,成为了蒙古族文化传统的重要载体。那达慕上的各项活动是力与美的显现、体能和智慧的较量、速度和耐力的比拼,比较全面地展示了在草原上生活的群众的综合素质。

那达慕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娱乐性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具有广泛、深刻的文化内涵,反映了蒙古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发掘、抢救和保护那达慕,对中国体育史,乃至世界体育史的丰富和完善都有重要价值。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能罗列的只能这么多了,这只不过是极少的一部分,犹如花海中的几多鲜花,其它的,还等着人们去发现,去了解,揭开那些神秘的面纱„„

【感言】

不知不觉中又到了期末,就要和《民俗风情》说再见了,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我想那应该是一种舍不得吧。都说大学的课堂很美好,而我却感到无聊,然而又唯有在《民俗风情》的课堂上,我能够感受到心灵的一丝悸动,出于情不自禁的悸动!老师的幽默风趣,同学的专心聆听,让课堂显得是那么的可爱。曾记得老师在讲台上给大家跳民族舞蹈,逗的大家哈哈大笑;曾记得藏族的同学给大家演唱他们的民族歌曲,博得一片热烈的掌声;曾记得老师给大家传看精美的民族工艺品时,大家的爱不释手„„

值得怀念的时光总是显得那么的短暂,所以这才让我懂得更加珍惜,在《民俗风情》的课堂上的每一秒都是开心的,我收获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找不到的东西,皆是精华,让我受益终生。此刻若问我最想说什么,我想那应该是一句由衷的感谢,感谢老师,同学陪同我一起度过了这段美好的“民风时光”。

即使一切皆不存在,然而这段时光将在我记忆里长存„„

西部民风民情 第三篇_何章学论文稿

中国西部电影与民俗审美【西部民风民情】

提要: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西部电影创作了一系列具有强烈生命意识和浓郁地域特征的审美作品,将民俗美学的瑰丽与传统文化的意蕴熔为一炉,展示了中国西部电影的无穷魅力。其间民俗美学的运用经历了再现性、造型性和点缀性的发展过程。

关键词:中国西部电影 民俗 再现性 造型性 点缀性

中国西部电影产生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中国西部电影”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著名电影美学家钟惦棐先生提出的。钟惦棐先生在1984 年3 月6 日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创作会议上,观看了由吴天明导演的《人生》等影片之后,激动地指出,“太阳有可能从西部升起”,并针对当时电影创作存在的虚浮现象做了题为《面向大西北,开拓新型的“西部片”》的讲话,指出电影创作应当质朴,他说:“我们千万记住‘良工示人以朴’这句古训。真正来自泥土的美,来自机车旁油污的美,是永恒的,是看不厌的,看不倦,看不尽,也看不俗的,这是个美学原则,这个原则并不排斥点染、装饰。但如果只有点染、装饰,也会是浅薄的,不美的。”(1)

“农民是敦厚的,常常是满面黄土,但我想说,这满面黄土比之最上等的法国香粉更高贵。包头的羊肚手巾和羊皮袄加上沉甸甸的双梁布鞋,作为银幕造型,也未必不比拿破仑时代的将军更威武。”(2)这一美学理念随即引发了在随后的以大西北为主的电影创作高潮,并出现了大量的精品之作,让大家感受到了中国电影的独特魅力。中国西部电影以其浓郁的地域特色和西部文化为特点,展示了中国西部地区淳朴的民风民俗,引领中国电影走向了又一次辉煌,使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电影。

根据钟先生的设想,西部电影的创作始终围绕着人民的生活,反映着普通人的理想与追求,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在中国,没有哪一种地域性或类型性的电影能够像西部电影一样如此集中地反映了中国的民俗,并且运用民俗构建了影片的理性思考与视觉娱乐。“民俗是一种民间传承文化,它的主体部分形成于过去,属于民族的传承文化。但它的根脉一直延伸到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伴随着一个国家或民族民众的生活继续向前发展和变化。”(3)民俗与生活息息相关,反映了民众共同的人生理念和价值取向,具有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中国西部电影取材于特定的地域、人群、风俗习惯,具有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的民俗不仅仅是表现在对民俗物质的表层形式上,而且对民俗的物质表现形式和民俗意识形态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对于影片的内容和形式都影响深远。同时,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俗元素因其富含民族精神,符合民众在漫长的岁月中所形成的共同的审美意识,影片的创作与接受都潜在地受到影响。民俗作为人们生活形态的一种方式必然会反映在电影这一艺术形式上,并影响电影的创作与接受,因此,研究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俗审美,对于它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和启迪意义。

中国西部电影出现的时期,恰恰是中国刚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废待兴的转折期,怀着富国强民的历史责任感,电影工作者开始反思十年浩劫对民族、对个人所造成的创伤,这个阶段的中国西部电影深层地讨论着人的追求、理想与信念,影片中民俗的形式主要反映在社会民俗方面,“指人们在特定条件下所结成的社会关系的惯制,它所关涉的是从个人到家庭、家族、乡里、民族、国家乃至国际社会在结合、交往过程中使用并传承的集体方式”。(4)

这一时期在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俗主要的表现手法为再现性,通过影片的叙事过程,利用视听语言向观众展示了丰富翔实的民俗事象。影片中的民俗自身则形成一个完整的民俗认知体系,向观众展现出了自然纯朴的世态生活。这些民俗事象内涵丰富,形式多姿多彩,散发出质朴的生活气息,民俗在电影当中不但焕发了本身原有的活力,而且构成了完整的叙事

结构。

这一时期的中国西部电影的主要代表作有《人生》、《孩子王》、《野山》、《老井》等。例如在电影《人生》当中,__影片通过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故事真实地再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社会变化,高加林与刘巧珍之间真正的问题并不仅仅是“陈世美与秦香莲”的故事,也不是因为城乡差别,距离遥远,而是根源于两人文化、精神、生活方式与人生追求的不同。【西部民风民情】

热爱尼采理论的高加林只有与黄亚萍在一起时,才觉得找到了知音,找到了共鸣。他虽然爱着美丽善良的刘巧珍,但他对于人生的梦想,却又使他无法忍受巧珍那种生了几头猪仔又死了几头这般平淡的生活。高加林的人生是一个悲剧,但这不仅是他一个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所有农村青年的悲剧,是我们整个时代的悲剧。巧珍也是不幸的,她对高加林的爱情没能得到一丝回报。她的悲剧是由整个社会舆论造成的,是那个年代封闭的观念造成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就是谨遵“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她所处的上世纪80年代的社会正是封建与解放之间交锋的矛盾地位,这种矛盾就真实地反映在人物身上,正如巧珍追求高加林的行为是开放的,而她的婚姻却是封建的一样。

在这部影片当中,民俗没有作为一种“仪式”出现,而是表现为一种具有集体性的意识形态,反映了民众共同的集体潜意识,却又具有极大的制约力,例如高加林刷牙、给井水消毒等行为给村庄带来的骚动。这种作为意识形态存在的民俗影响了人物性格命运的发展和故事情节的矛盾冲突,影片真实地再现了这些普遍存在的民俗,起到了烘托氛围、升华主题的作用。

这一时期,其他中国西部电影中也大量地再现了社会民俗,例如《野山》当中薄雾笼罩的小山村,村中的鸡鸣狗吠,山上成群的柞树和蚕宝宝,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面。《老井》中孙旺泉由开始时作为上门女婿每天早晨倒尿盆的屈辱直到成为打井的英雄,当中贯穿着人们熟知的社会风俗画面:有结婚时陪嫁场景的热闹,有抬棺的悲壮和刻碑的沉重。这些社会民俗自然地出现在镜头当中,也被观众自然而然地接受,就是因为它们真实再现了民俗,从而使整部影片看起来更富有生活气息,更具有说服力。

中国西部电影通过民俗的再现,表达了电影工作者对这块土地深沉的眷恋与热爱。正如吴天明所说:“从《没有航标的河流》到《人生》再到《老井》,我的电影创作历程中一直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展现中国人生,歌颂人民美好心灵。与所有有良知的中国文化人一样,我没有一刻不忧患着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没有一刻不期盼着民族的繁荣和昌盛,虽然我知道电影不可能左右国家的兴旺,但‘文以载道’的思想已经深入我的血脉。在我的作品中,题材内容与风格样式可以经常变化,但是有一条永远不变,那就是对诚信、善良、正义、勇敢等人类高尚情操的呼唤。”(5)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加快,经济生活影响了人们的文化生活,中国过去的以大陆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受到了海洋文化的冲击。(6)面对冲击,中国文坛率先出现了一股“文化寻根”运动,他们认为,文学的“根”应当深植于民族文化之中。随后,“文化寻根”的热潮波及到了各个艺术领域。

在中国西部电影整个寻根文化思潮中,担任主要角色的是第五代导演。当他们走向成熟,开始独立执导的时候,需要寻找一种属于自己的文化标志来证明存在的意义。他们利用自己曾上山下乡、当过知青、接近农民日常生活的经验,并透过这种生活经验进一步寻找散失在民间的传统文化价值。他们在对于西方电影及其理论有了较多了解之后意识到,以现代的角度从中国文化中寻找有生命力的东西,应该是中国电影更为可行之路。“第五代电影的‘生命意识’表现为在一种 ‘还乡’情节和‘寻根’意识中,第五代发现了一种具有原始性、民间性和自然性的‘乡土’,并希望从中找出富有生命力的民族文化之根和人类生命之源。”

(7)因此,充满浓郁中国特色与东方情调的中国西部地区的民俗就成为他们最佳的选择。

第五代导演对于中国电影突出的贡献是“使中国现代电影实践从真实美学阶段进入了影像美学阶段”。(8)他们在银幕上以饱满的造型和视听语言为观众提供了新的美学体验。因此,中国西部电影的民俗审美表现也相应地走向了造型性。电影《黄土地》可视为其发端。在《黄土地》中,打腰鼓的场景激情澎湃,显示出黄土地上人民蓬勃的生命力。祈雨的场景沉重压抑,蕴藏在祈雨仪式中的深厚力量暂时仍处于愚昧与盲目之中,并没有觉醒和奋起。而翠巧的悲剧结局则表明,与荒凉的黄土地相联系的民俗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落后的一面。与之近似的《炮打双灯》也是重复着对民俗文化的批判与热爱交织在一起的矛盾心态。“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和人们的普通生活中,画门神、造爆竹,避邪驱鬼、辞旧迎新都是百姓寄托美好愿望的事情,为什么两个延续千年的风俗碰撞在一起会产生悲剧?这正是影片《炮打双灯》要提供的人文思考。”(9)电影《红高粱》中还有一些颇具原始状态的情节,比如“颠轿”——一群赤膊光头的汉子抬着个漂亮的小媳妇,再加上几段俏皮粗野的歌词儿,展现了勃勃的生命力;“酿酒”——完整地虚构了一套祭酒仪式,同样编造了一段“酒神曲”,还有“剥皮”、“日食”等,强烈地震撼了当时的中国电影界,并引发了随后拍摄民俗电影的热潮。《大红灯笼高高挂》也展现了一系列的民俗,由一系列点灯、闭灯、封灯的仪式,点菜、捶脚、闹鬼的细节构成。影片选用的场景是围合密闭的大院,采用令人窒息的大红色、阴沉的灰黑色、凄凉的惨白色,圈住了女人们的生活环境,使故事情节显得格外紧张。影片《活着》中有一段落是主人公在表演皮影戏,他手中的皮影人偶不也正是他自己命运的象征吗?

影片对民俗文化的阐述带有很强的虚构性,曾被许多人斥为“伪民俗”,这是将客观存在的民俗事象与饱含艺术家想象的民俗影像等同起来,混淆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抹杀了电影虚拟与创造的本性。有人说这个时期中国西部电影在国际上频频获奖,是因为它们展示了中国愚昧落后的一面,取悦了外国人。或许,它们真的满足了一些人的窥视目光,但谁也无法否认,这些“伪民俗”就像是图腾,象征着民族中最古老的东西,象征着原始生命力的张扬,唢呐、花轿、高粱地、剪纸、年画、酒篓子、肚兜以及黄土地尽处的血一样的红太阳„„它们被最大程度地赋予了生命、生殖、情绪、梦想等等的一切,对生命的美好以及繁衍生息的追求,从来没有这样凝重地张扬过。

这一时期,中国西部电影民俗造型性的运用在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进行了重新认识和阐释,并发掘了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了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同时,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进行了深入挖掘。

21 世纪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转变。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资讯获得渠道的畅通与便捷、选秀活动的繁荣等使人们越来越习惯文化快餐,电影作为精英文化的地位渐渐让位给大众娱乐文化。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在电影制作中的广泛使用改变了影片的效果,国外大片对中国市场的大举进攻,迫使中国西部电影放下身段在经济大潮中求生存,因此,对于人生与社会的哲理性思考让步给市场经济。作为对社会与人生进行思考的媒介的中国西部电影中的民俗表现因而在影片中逐步淡化,成为地域特点的点缀。

《图雅的婚事》这一影片表现了图雅置身于原始落后的农业文明中,坚持以高尚纯洁的传统道义抵抗以宝力尔所代表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唯利是图的商业潮流的污染,在商品化的社会中坚持心灵的纯洁,于是感动了观众。同样,《美丽的大脚》中张美丽在经济社会的大潮冲击下,偏守一隅,无私为孩子们的教育做奉献,用美丽的心灵滋润了观众。在这样的影片中,例如牧羊、说书等民俗的表现不再占主要地位,只是作为电影纪实性的一部分而起到点缀的作用。

在商品化潮流的冲击下,制作成本上涨,观看方式的改变,市场萎缩,观众人数锐减,使中国西部电影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而在电影市场一方,以盈利为目的、适应观众期求的

短期行为的电影创作又使电影文化陷入更深的窘境之中,同时,“全球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在这样的内外交困中,中国西部电影的民俗美学该何去何从,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在今天这样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电影民俗美学势必会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我们应该有选择地吸收,“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10)但同时,我们也应明白有些民族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坚持自己的民俗美学的独特性,保持自己的文化特征,就是为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做贡献。

(文源,西北大学文学院2008 级中国审美文化史博

士研究生,710127)

(1) 延艺云、何志铭《西影44 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年版,第139 页。

(2)延艺云、何志铭《西影44 年》,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年版,第139 页。

(3)(4)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年版,第5 页。

(5)吴天明、方舟《吴天明口述:努力展现中国人生》,《大众电影》2007

年第14 期,第45 页。__

(6)参见

(7)陈捷《第五代电影:现代性的追求与反思》,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年

版,第5 页。

(8)陈犀禾《影像美学的崛起——新时期电影美学思潮的一个重要走向》,

《电影研究》,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 年版,第76 页。

(9)沈芸《炮灯双灯——何平如是说》,《当代电影》1994 年第3 期,第50 页。

(10)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载《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第706—707 页。

浅析西部电影中的民俗文化

摘要:民俗在电影中的地位不可忽视,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家在其电影制作过程中民俗成为电影中无法绕过的元素,尤其在西部电影中。西部电影中的民俗元素可以说承担了表现电影主体、呈现艺术美感、给予主人公感情的重要任务。本文将从心理学角度简要分析西部电影中的民俗文化,探讨民俗元素在电影中的运用和作用。

关键字:民俗;西部电影;凝视

民俗即传统民间风俗,它包括了一个地域精神生活所有宗教、文化、历史、伦理、审美等的种种信息,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曾说过:“我们需要认识当前世界文化的现状,也必须知道了解我们民族的历史以及他们的文化和思想历史。”①因此研究和继承民俗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得以发展的源泉。

西部电影具有鲜明的民俗特色和浓郁的地方风情。不论是80年代的第五代“寻根”电影,90年代的转型电影以及到现在异彩纷呈的电影,尽管题材主题各不相同,但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具有深刻的民俗内涵,精神和气质。

在电影创作中有机地运用民俗元素,不仅能够在细节、道具、场景、气氛,以及人物塑造等很多方面,有效地提升影片的时空质感、地域特色,而且还能通过隐喻、象征等途径,含蓄而多元地凸现出特定的人文意蕴,从而有效地增添作品的艺术魅力与民族气质;尤其在90年代出现了一批将民俗元素放在电影较为重要位置,以打开国际电影节为目的的影片。他

们大都以表现与现代文明社会距离较远的民俗,这里的民俗经过改造变成满足各种欲望的手段和类型。

在西部电影之所以在众多影片中能够独树一帜,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中的民俗。而它与其他地区电影中民俗造成的影响不同的原因之一就是“凝视”作用使然。将拉康所创立凝视理论运用于电影中,主要从主体(电影)形成的角度探讨观众和电影之间的关系,发现主体性,文本和社会关系等的问题。凝视理论所涉及的内容涵盖了主体性、文化、意识形态、社会性别、种族和阐释等众多方面。在此分析西部电影中民俗元素时,我们仅截取其中的部分理论,当然它并不是断章取义。

我们可以看到在西部电影中有诸多能够让其他地区观众感到差异性的元素。如《红高粱》中的颠轿,《人生》中的陕北民歌,《活着》中的陕西皮影,《菊豆》中的出殡场景等等各种口头表演,传统表演和社会风俗在影片中无处不在。“西部电影并不是依据其具体的地理位置来命名的,它主要是指影片中所体现出的精神气韵和人文气息而言的。西部电影在主题思想上的深刻内蕴主要得益于影片对于西部历史、文化、民俗的吸收与消化。”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西部电影中所体现出独特的地域情况和文化底蕴是产生差异性的根源。麦茨曾经说过,对电影的理解有赖于身份认同的过程,其中必定包含了所有结构。这种身份认同始于电影观众的差异性位置,也就是前面说的民俗产生的差异。在电影观众与电影及其意义的层面上处置自己的位置时,就成为他的自我意识,即电影观众的身份认同事实上是一种自我认同“观众与自己产生认同,与做出纯理解行为的自己认同...作为可被解的可能性状况,因而也是作为一种透明的主体,他与一切所在之物相遇。”③民俗作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别的地区或民族(这其中也包括外国)看来必然是与他们本身不同的民俗,也就是他们眼中的异类。这种差异性心理对于受众的直接影响就是造成他们对民俗主体的幻想,他所发展的主题是主体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关系,它既是通过凝视,又是以白日梦,或是幻想作用来获得实现的。作为电影观众幻觉的过程就是电影自身,而观看电影的行为就成为了为满足他们的欲望而发出的重要举动。在西部电影中,观众所受到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多半来自不同的民俗文化,这也直接产生了观众希望了解和体会的欲望。但是他们只有通过看电影才能满足这种欲望,却并不能身临其境去感受,这也就造成了观影过程中对自己身份和位置的幻想。

接下来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在一些民俗风格强烈的西部电影中的两性关系都已较为原始的状态呈现,在这其中一个的焦点就是女性。这里的被凝视者——女人,从理论上讲,对其的客体化或对象化一般可以获得两种可能的形式,一种是她被贬低、妖魔化为典型的性堕落的符号,一种是被高看、圣女化为供人膜拜的恋物,两种形式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典型化的女性特质。而往往这些影片中女性都是作为前者被定义的。在《红高粱》中的“我奶奶”被逼嫁给体弱多病的作坊老板的路上,“我爷爷”通过颠轿表达了内心的愤懑,而之后两人违背伦理在高粱地中野合即后来的真正结合,在以父权为主影片中和影片外都将“我奶奶”视为妖魔。在西部电影中的女性因为家庭不合生活不顺而被周围人视为“扫把星”之类的鬼怪的电影十分多。这种情况造成了女性角色和女性观众的反抗,同时也必然对社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因此,不论在西部电影中亦或是中国电影中,都应该准确把握民俗的文化内核并以影视语言进行展现。不应该再让原本应被继承和发扬的民俗传统在影片中有失偏颇的表现对观众负面影响,当然这种现象的背后不能不考虑的历史的影响。而应是将民俗作为一个艺术的美的形象放在电影中去欣赏,增强电影的可观赏性,走出未来西部电影发展的独特道路。 注释:

①钟敬文《民俗学与古典文学》上海文艺出版社, 1998,第十页

②张阿利, 论西部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电影艺术,2005年12月

西部民风民情 第四篇_湘教版六年级上册大舞台之中国西部民俗风情图文

大秦岭:秋色美如画

层林尽染 金秋去少华山看漫山红叶

又是一年秋来到,秋高气爽,天高云淡,站在高高的山岗上,遥望绿波里点点的红色,使我蓦然想起曾徜徉在红叶似锦的少华山,那是一个多么令人神往的山谷啊!漫步枝黄叶红的美丽世界,让我深深陶醉。那里从夏末至初冬,枫树叶颜色随自然季节的变化,异彩纷呈,令我至今记忆犹新。

走进美丽的少华山,一路林木繁茂,期间流淌着一条欢快清澈的河流。春天来到这里,山花烂漫、蝴蝶翩飞、鸟语花香,春意盎然。夏天,林繁叶茂、郁郁葱葱、溪水潺潺、清爽宜人。秋天,满山遍野、层林尽染、姹紫嫣红、惹人陶醉。冬天,玉树琼枝、银装素裹、冰 1

【西部民风民情】

凌世界、分外妖娆。

初秋,来这里时,头顶绿树成荫,林间小花灿烂,天空湛蓝的要滴水,云朵干净又漂亮,林中空气清新,踩着松软的落叶层,漫步林中,对于长期居住在都市的人来说,感觉真是进入了一个天然氧吧!进入九月下旬,红叶在绿色的林间逐渐显现,等到十月中旬,原本绿色主旋律的林木,变得五彩缤纷,红的、黄的、绿的、紫的、浅色的、深色的树叶交织在一起,丰富的色彩,在阳光下闪着莹润的亮色,绚烂美丽。真养眼、养心、养身啊!这样的美景能保持近两个月,到十一月下旬开始,红色逐渐退出视野,取而代之是黄色,从十二月初开始过度到褐色,直到寒风过后,落叶如满山飞舞的彩色蝴蝶,萧萧而下,大雪过后,山谷一片银色世界,此后要再等到来年三月春暖花开,林间才会再度披上绿装。

【西部民风民情】

顺着林间小路走到山顶,吸一口山里的清新空气,品一缕花草的清香,望一眼温婉秀美的山峦,聆听潺潺流水声,使你不由得感叹这难得的森林季相和天然氧吧!恍如来到了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这里红叶撒满山坡、溪旁,此时幽谷戏水更是妙趣横生,令人流连忘返。蓦然回首,放眼四望,就像身处一副绚丽的油画中。可谓:“人在沟内游,犹如画中行。” 而这一片璨若晚霞的林木中,有种特别的枫树,色彩娇艳,红的似火,又晶莹透亮,不禁令人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诗句。

傍晚,独自漫步山间,仰视夜幕下的山峦,听着叮咚泉水,享受着山风的清纯,脚下踩着软绵绵的落叶,有点滑,煞是浪漫。此时,登上杜牧台,摘星月为伴,执一杯清茶在手, 2

铺一张索纸在案,笔尖下点点滴滴的心事无数,让它慢慢流动于这山谷的思绪中,终于明白“触景生情,落笔生花”的含义。

想必杜牧、张乔、郑谷等文人墨客,以及著名宰相寇准,还有唐太宗李世民、唐昭宗李晔、宋神宗赵顼等诸位皇帝,他们同样也是被少华山的美景所吸引与陶醉,才使得少华山这一名山名水名声远播。“好伴羽人深洞去,月前秋听玉参差。”就是杜牧陶醉少华山的真实写照。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少华山,在摇曳的秋色中,悄然绽放着迷人的色彩,那漫山红叶想一想也能让人深深陶醉啊!

天池寺芦苇荡:秦岭最独特的风景线

上天池寺在长安五台乡石砭峪青岔老龙桥村,距离西安约50余公里。据说是秦楚古道路旁的一座古寺院,上天池寺所在地上天池,因在沟道东侧,又叫东天池,化外仙境天籁香音,峰峦叠嶂风云闲荡,自古以来就是修行的圣地。

天池寺芦苇荡是目前为止发现的秦岭北麓地区面积最大的天然芦苇荡,是秦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秦楚古道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神秘的色彩。上天池寺山上芦苇荡有十多亩大,在秦岭北麓所见为面积最大最漂亮,来到这里的朋友无不为之赞叹,风吹芦苇荡波澜起伏,太阳光照来,芦苇穗子银光闪闪,让人顿时忘记登山的艰辛。

3

初冬登榆林镇北台 赏塞北美景

万里长城,西有嘉峪关,东有山海关,而中则有镇北台。榆林镇北台,号称万里长城第一台。

4

此台非一般烽火台,属边塞驻军之地,也是与蒙人互市贸易之地。初冬下午,北风正劲,登临高台,风劲而站立不能。望长城内外,一片苍茫大地。高台之下城池遗迹依稀可见,残垣断壁的古长城向东延伸而去,关内关外一目了然。昔日兵家鏖战之地,塞外要隘,镇北一方,不知有多少铁骑就此折戟,胡骑莫入,保得中原平安。物是人非,今日空留一高台孤立榆林之北,为游人登高远眺,赏塞北美景之地。【西部民风民情】

大理三月街

“一年一度三月街,四面八方有人来。各族人民齐欢唱,赛马唱歌做买卖。”

“三月街”又叫“观音市”,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唐永徽年间,观音菩萨前来大理用白语讲经说法,听众越集越多,形成了集市。由于大理是南方丝绸之路——博南古道的重要通商口岸,因此三月街逐渐演变为具有浓厚民族特点的集会。

5

西部民风民情 第五篇_平阳民俗风情

平阳县民俗风情

平阳地处浙闽边界的沿海一带,民风勤劳强悍。宋元以后,理学流行,封建礼仪影响深远。民间有“十二月谣”之说,可概括反映一年四季某些民间习俗。主要为正月灯;二月鸢;三月麦秆做吹箫;四月地擂(陀螺)密密跳;五月龙船两头翅;六月六,狗洗浴;七月七,烘烧杂麦麦(炒蚕豆);八月八,月饼嵌芝麻;九月九,登糕上捣臼;十月十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414033/

推荐访问:对联的民风民情 西部民情网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