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百科 > 减肥方法 >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时间:2017-08-16   来源:减肥方法   点击:

【www.gbppp.com--减肥方法】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一):宫腔粘连手术方法

采用德国STORZ 公司生产的宫腔镜及相关配套设备, 术前半小时肌注80mg间苯三酚以软化宫颈,5%葡萄糖溶液作为膨宫液。患者取膀胱截石位,行全身麻醉,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至9.5 号宫颈扩张器可以伸入,对宫腔粘连的部位进行观察,确定粘连部位、类型、程度后,在宫腔镜的视野下,采用微型的剪钳进行分离,直至宫颈及宫腔形态恢复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术中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术后均预防感染治疗3 d,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3 个月。

术中电切功率为80 W,膨宫液为5%葡萄糖,膨宫压力为100mmHg。术后给予抗生素3 d,同时口服戊酸雌二醇4mg,连用21 d,后5 d 加用黄体酮胶囊200 mg,治疗2、3 个疗程,在服药过程中行经则停药,于下次月经的第5 天开始下一疗程。所有患者于术后每次月经干净后的1 周内行宫腔镜检查,直至宫腔内无明显新粘连形成或认为宫腔无进一步改善的可能为止。宫腔检查镜选用国产沈大一体宫腔镜,检查前不用药物软化宫颈及扩张宫颈。宫腔镜检查时在评价新形成的粘连时可进行钝性分离或是用微型剪分离粘连(不须B 超监护)

手术方法手术时间为月经干净3 ~ 7d,生理盐水作为膨宫液,压力设为110 ~ 130mmHg,流速为400ml /min。所有患者均在B 超监视下施术,直至宫腔形态正常,两侧宫角与输卵管口显示清。手术者为5 年以上宫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同一医师,分别采用两种术后方法治疗。球囊组: 术毕宫腔内置入球囊导管,注水5ml, 24小时后来院取出; 上环组: 术毕宫腔内放置“O”型节育器。两组患者放置宫内节育器时注入玻璃酸钠25mg 预防宫腔粘连,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口服人工周期药物2 个月后宫腔镜检查+ 取环,了解宫腔形态及月经改善情况,随访1 年了解妊娠情况。

手术方法器械采用美国Stryker 宫腔镜直镜,电切环、针状电极、微型剪刀,5%甘露醇作膨宫介质,膨宫压力130 mmHg,流速150 mL/h。椎管内麻醉,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及阴道,B 超监护下行宫腔粘连分离术。术后两组患者宫腔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根据患者宫腔大小置入不同型号的“O”型宫内节育器(intrauterine contraceptive device,IUD),A 组注入几丁糖2mL;B 组在A 组基础上用明胶海绵填塞宫颈管。术后均预防感染治疗3 d,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3

术前准备及手术方法手术时间在月经干净后3—7天进行。术前阴道擦洗3天,术前禁食8小时,采用日本Olympus公司生产的被动式27F连续灌流官腔镜。在静脉麻醉及B超监护下行TCRA。术后两组患者官腔形态基本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可见。术后IUD组患者置人金属圆形节育环,几丁糖组手术结束后立即于宫腔注入医用几丁糖1支:5 ml/支,上海其胜生物材料技术研究所生产。国食药监械【准】字:2006第3640002。两组术后均给予抗生素14天。

手术过程选用异丙酚全身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常规碘伏消毒外阴及阴道,探测宫腔深度及方向,再用宫颈扩张棒逐号扩张至6.5 号,若需用宫腔镜针状电极切除术者需扩宫至10号。手术均在B 超监护下按宫腔镜常规操作,均采用自制分离铲在B 超监护下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若为肌性粘连较致密,即用宫腔镜针状电极电切分离粘连。分离后均可见宫腔形态、大小基本正常,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将病人分两组,A 组球囊组: 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于宫腔内放置14Fr - 10 mL双腔气囊导尿管,剪去球囊顶端部分便于引流,球囊内充水3 ~ 5 mL,以不脱出宫腔为准,于另一腔注入透明质酸钠2 mL 并封闭尿管以防外流,于术后3d取出尿管并同时置金属圆环。B 组放环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放置金属圆环。术毕均留置尿管6 h。两组均于术后防感染治疗3 天,采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人工周期3 个月。 手术过程 骶管麻醉。探查宫腔后,扩官棒逐号扩张宫颈至l0号。在B超监视下,置入宫腔电切镜后用微型剪刀逐步钝性或锐性分离粘连带,至宫角部粘连处小心分离粘连,直至宫角与输卵管口显露。分离粘连过程中始终注意粘连带界限,尽量用宫腔镜顶端镜缘、微型剪刀等机械性手术器械分离。若宫腔完全闭合、瘢痕化的宫腔粘连患者,用宫腔镜针状电极分离

较适合,分离粘连时移动幅度要小而轻巧,不但术者要全神贯注注意切割深度及方向,负责监护的B超医生亦应不断变换扫描切面,时刻警惕穿孔的可能。对致密粘连带中间也可用电切环或针状电极电切,与宫壁贴近处应注意避免电辐射,尽可能保护原有的子宫内膜。

镜下观察粘连性质:膜性为粘连带由子宫内膜形成,多位于宫腔中央,较细柔软,粘连成片,呈竖琴或布帘形态;肌性为粘连带由平滑肌和纤维组织形成,表面有薄层子宫内膜覆盖,可见腺体开口,粘连带中有较多微血管,壁薄,多呈粉红色;结缔组织性为肥厚致密瘢痕,表面无子宫内膜覆盖粗大广泛,质地坚韧,与周围正常组织有明显区别。宫腔镜下以微型剪刀仔细准确无误地进行分离,异物钳钳夹出粘连索。手术成功标准为宫腔镜下宫腔形态恢复正常,两侧宫角与输卵管子宫开口可见。112例宫腔粘连均成功行分离术。超声引导下术后宫内放置一次性16号导尿管(剪除球囊顶端部分),缓慢注入3----5mL 0.9%氯化钠溶液于球囊,持续开放3---,5 d后拔除,改放圆形宫内节育器。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3 d,补佳乐(3 mg,2次/d,共21 d)后半周期加用黄体酮胶囊(50 mg,2次/d,共10 d,停药7 d开始下一周期)周期序贯口服治疗3个周期,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患者取膀胧截石位,常规消毒后,铺无菌巾单,暴露宫颈,探针试探宫颈、宫腔深度,如探针进人宫颈有困难或有阻力或进入2 cm左右受阻,提示宫颈管粘连或宫颈内口粘连,如探针进人宫颈内口顺利则不再进人宫腔,以免影响宫腔镜检查结果。宫腔镜顺宫腔方向进人宫腔,检查宫内情况。以5%葡萄糖注射液为膨宫介质,压力一般在10.716.0 kPao诊断宫腔粘连后,镜下予以分离粘连带或电切除粘连带。粘连较致密者均在B超监测下完成手术。取少许标本送病理检查[al。术中给予庆大霉素加地塞米松冲洗宫腔,并放置‘`T"型或“宫”型金属节育器1枚。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补佳乐2 mg口服,每日1次,共21d,后10d加服安宫黄体酮6-8m洲,人工周期治疗2,3个月以预防宫腔再粘连。对要求生育者,于3个月后取出宫内节育器行宫腔镜复检,如有粘连再次分离,并作输卵管通夜术[

手术方法术前各项检查同常规开腹手术。手术器械采用德国Wolf公司宫腔镜连续灌流。7衄宫腔镜(配套微型剪、钳)及8-9衄官腔电切镜。手术能源均用单极环状及针状电极,膨宫介质为5%葡萄糖,膨官压力为13—15kpa,电切功率60—10t)W,流速150 ml/min,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2例静脉复合麻醉。麻醉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依次以Hesar宫颈扩张棒扩张宫颈至7.5号,置人宫腔镜,发现异常后再进一步观察局部病变明确诊断。对于膜状粘连者可直接用官腔镜体或在官腔镜直视下用微型剪、钳分离粘连;对于肌性、疤痕性粘连者,宫颈扩宫至lO号后,置入官腔电切镜。用针状和环状电极切割致密疤痕粘连直至宫腔镜下官腔形态、大小恢复正常,宫底部显露,双侧输卵管开口清晰可见。但手术困难者不勉强,建议二期手术。26例因不孕、妇科疾病同时行腹腔镜手术及监测。

术后宫腔内置“O”型金属宫内节育器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一):宫腔粘连的症状有哪些

宫腔粘连的症状有哪些

任何引起子宫内膜破坏的因素都可引起子宫腔粘连,宫腔粘连与妊娠有关的约占9l%;常见于行人工流产术或自然流产刮宫术后。以及产后出血刮宫术后。女性朋友不要小看了宫腔粘连。正常宫腔在生理状态下前后壁接触合拢,即使在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时亦不会出现粘连,这皆因子宫内膜基底层的完整性和功能正常。如果一旦因手术或炎症等物理化学因素刺激损伤了子宫内膜,造成内膜基底层的破坏,改变了正常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有规律的生长脱落,则可导致子宫间质中的纤维蛋白原渗出、沉积,造成宫腔前后壁粘连。【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宫腔粘连的一些主要表现症状有:

1、小腹疼痛:如果患者病情不断的恶化,就会出现腹痛的现象,有的甚至长夜难眠,给女性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的影响。一般在人工流产或刮宫术后一个月左右,出现突发性下腹痉挛性疼痛,有些患者腹痛剧烈,坐卧不安,行动困难,甚至连排气、排便都很痛苦。

2、妊娠异常:患者容易发生妊娠失败,包括妊娠早期和中期流产、早产、异位妊娠、过期流产、胎死宫内等。不孕是该疾病最主要的症状,该疾病往往会导致女性的输卵管堵塞,从而导致受精卵无法正常着床,最终导致不孕,即便是怀孕了,也会发生反复性流产和早产的现象。

3、月经异常:宫颈完全粘连者,可出现闭经,宫颈部分粘连或内膜部分破坏者,则表现为月经过少,但月经周期正常。如果是由宫颈炎或者别的炎症引起,就会导致患者出现闭经,有的患者出现月经不调,经期延长,月经血发黑等等不正常的现象。

4、按压下腹部疼痛:女性朋友如果患有宫腔粘连的话,还会出现腹部剧痛的症状,在检查中还会发现,子宫体的大小一般是正常的,质地比较软,有明显的压痛症状。 如果宫腔粘连发展比较严重,没有及时治疗,还有可能出现以下症状:【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1、月经过少、闭经:子宫粘连可导致闭经的发生,约占60%-90%,持续时间长。

2、周期性腹痛:手术后一个月会出现突发性下腹部疼痛,肛门有坠胀感,坐立不安,行动困难,疼痛持续时间为3-7天,呈周期性发作。

3、女性不孕:继发性不孕或反复流产、早产。由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受到破坏,子宫容积减小,影响胚胎正常着床而致不孕,即使受孕也影响着床后的胚胎,胎儿生长发育,以致流产与早产。

家庭的幸福,仅需要两个相爱的人来维持,是不够的,爱情的结晶是调节一个家庭的兴奋剂。而宫腔粘连很有可能造成女性不孕,影响夫妻间的感情。女性朋友一旦发现类似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检查就诊,早发现,早治疗。

原文地址: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一):宫颈宫腔粘连的诊断和治疗

宫颈宫腔粘连的诊断和治疗

宫腔粘连(IUA)又称Asherman综合征[1]。此综合征继发于宫腔内创伤性手术。大多数系人工流产术后的一种近期并发症。宫颈及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近年有增高趋势。宫腔内粘连的发生率,据报告为1.37%。

1 病因与临床表现

1.1 病因 手术创伤和术后感染。人工流产术中扩宫,刮匙或吸头过度锐利,胚胎排出后负压过高或过度吸刮及IUD嵌顿、断裂致宫颈管、内膜损伤及感染而造成[2]。也可因药物流产后,绒毛组织虽排出,但蜕膜组织长期残留宫腔内影响子宫收缩,引起长时间的流血,继发宫内感染。

1.2临床表现 ①闭经(或月经过少):人工流产术后闭经或月经量显著减少(少于平时月经量1/2或2/3)。宫腔完全粘连者出现的闭经,使用雌、孕激素治疗无效;宫腔部分或轻度粘连者,月经周期可正常,但月经量稀少;②腹痛:一般多发生在人工流产术或刮宫术后1个月左右。突发的腹痛或周期性下腹痛或有子宫增大,积血者,应考虑有宫颈粘连。经扩宫术后流出陈旧性血液,症状和体征可明显好转。

2 宫颈、宫腔粘连的诊断标准

参照文献[3-5]:①有宫腔负压吸引或刮宫史、取节育器等手术史。次数越多,发病率越高;②宫腔粘连:月经量过少(部分粘连)或闭经(完全性粘连),周期性腹痛。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按其粘连部位可分为中央型粘连(粘连带在宫腔前、后壁),周围型粘连(粘连带在子宫底、峡部及侧壁)和混合型粘连,其HSG图像表现为:完全性粘连-宫腔体积显著缩小,约黄豆大;中央型粘连-宫腔内有一个或多个轮廓清晰,边缘锐利,形态异常,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影;周围型粘连-宫腔边缘呈锯齿状和鼠咬状等形态不规则的充盈缺损阴影;混合型粘连-宫腔中间和边缘充盈缺损阴影同时存在。B超检查:宫腔部分粘连B超可见子宫内膜菲薄(2~5 mm),回声不连续或宫腔积血。宫腔完全性粘连B超检查可见子宫3径变小,内膜线不连续,内膜厚度<2 mm,与周围肌层分界不清,粘连部位的子宫内膜“三线征”消失,宫腔无积液。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排除早孕,异位妊娠,盆腔炎,其他原因所致的非子宫性闭经或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即可诊断。

3 宫颈、宫腔粘连的治疗和预防

其处理原则包括手术分离,促进子宫内膜生长,防止再粘连。

3.1 常规处理方法 先用探针进入宫颈管,慢慢分离,并探入子宫腔,可有陈旧性暗红色的粘稠血流出,探针在宫腔内前后左右摆动,分离粘连部分,再以宫颈扩张器依次扩至6-7号。隔日1次,每个月经周期2次,4次为1个疗程。术后均加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3.2 其他方法 用宫腔镜手术治疗,细小和中等的粘连通常在子宫颈扩张和子宫膨胀过程中分开,余下的较厚的粘连用半刚性宫腔镜剪刀剪开[6]。肖中苏等报道,应用自制水囊扩张分离宫颈宫腔粘连,用10号导尿管插入避孕套,制成小水囊置于宫腔,注入生理盐水6~8 ml,注药时应缓慢,逐步加压,并自然回缩,一缩一张,反复15~20次,持续时间20 min。宫腔注药量以患者腹痛能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一):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比较;

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再粘连的效果

比较

【摘要】目的:采用两种不同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再粘连的发生,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70例宫腔粘连患者分为两组,A组35例患者采取术后宫腔放置宫内节育器(IUD)联合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进行预防治疗,B组患者采取术后每月加强宫腔镜复查,联合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月经改善、妊娠及满意情况。结果:A组患者分离粘连≥2次者12例,B组分离粘连≥2次者6例,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80.0%,明显低于B组的94.3%,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妊娠率和满意率分别为14.3%和80.0%,明显低于B组的25.7%和88.5%,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随访12个月,均无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结论: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加强宫腔镜检查,术后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可明显预防再粘连的发生,同时采取孕激素周期治疗可明显提高妊娠率。

【关键词】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宫腔粘连;透明质酸钠;宫内节育器

宫腔粘连(IUA)被称为Asherman综合征,而子宫内膜基底层严重受损为发病基础[1]。其病因多与宫腔感染及实施清宫术有关,同时也是宫腔镜电切术后的远期并发症状。宫腔粘连对女性生育能力及月经周期的影响比较明显,近几年来,宫腔粘连的发病率也有所提高。目前,宫腔镜检查是诊断宫腔粘连的“金标准”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2],在B超监护下行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宫腔镜手术一定程度上能够促使宫腔形态正常恢复,但在修复损伤的子宫内膜方面并无理想疗效,且术后因黏膜损伤及出血又易引起宫腔再粘连的发生。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促进子宫内膜修复,预防再粘连发生已成为临床治疗宫腔粘连的

重要课题。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采取两种不同治疗方法预防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再粘连的发生,通过对两种方法预防治疗再粘连效果的比较,对宫腔粘连最理想的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以2012年10月至2014年10月为范围,选取我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共70例,均符合宫腔粘连的诊断及分类标准[3]:①轻度:宫腔受累<1/3,粘连纤细,宫腔上端及输卵管开口病变较轻;②中度:宫腔受累1/3-2/3,仅形成粘连,宫腔上端及输卵管开口部分闭锁;③重度:宫腔受累>2/3,宫壁粘着,宫腔上端及输卵管开口完全闭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全部病例分为两组,A组和B组各35例。A组患者年龄20-35岁,平均年龄(27.3±4.5)岁;其中中度粘连22例,重度粘连13例。B组患者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8.1±5.2)岁;其中中度粘连24例,重度粘连11例。两组患者入组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且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

全部患者术前3d擦洗阴道,术前2h阴道置入米索前列醇600μg,行宫颈软化,术前禁食禁饮8h;其中,月经者月经干净后4-7d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采用双极电切镜(德国Store公司生产)行宫腔镜粘连分离术,患者经椎管内麻醉,取膀胱截石位,外阴及阴道常规消毒,在B超监护下实施手术;术后患者宫腔大小及形态均恢复正常,输卵管开口可见。

A组患者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放置合适型号的“O”型宫内节育器(IUD),同时服用戊酸雌二醇6mg/d,持续21d,第11d给予孕激素周期治疗,时间为3个月,月经干净后第4-7d取出IUD,行宫腔镜复查;新粘连形成时行镜体钝性分离,术后再次再次重复给予宫腔置入IUD、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周期治疗,3个月后行宫腔镜复查,直至宫腔恢复正常形态,无新粘连形成为止;无新粘连形成者每3月随访复查1次。

【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B组患者宫腔镜粘连分离术后,宫腔注入3ml透明质酸钠,同时给予戊酸雌二醇6mg/d,持续口服21d,第11d给予孕激素周期治疗,时间为1个月,月经干净后第4-7d行宫腔镜复查;形成新粘连时行镜体钝性分离,术后再次重复给予戊酸雌二醇及孕激素周期治疗,1个月后行宫腔镜复查,直至无新粘连形成为止;无新粘连形成者每3月随访复查1次。

1.3指标观察

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分离粘连次数,并对月经改善、妊娠及满意情况进行比较;随访12个月,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及异常情况。

1.4疗效判定

参照文献标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判定[4]。①治愈:患者月经量及宫腔形态正常恢复,经前子宫内膜厚度8-10mm;②有效:月经量恢复由少到多,宫腔形态基本恢复,子宫内膜厚度6-8mm;③无效:月经未恢复,或月经量少于术前,子宫内膜厚度不足6mm。月经改善=(治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统计软件SPSS17.0处理数据,P<0.05说明具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分离粘连次数的比较

A组患者分离粘连1次者23例,其中中度粘连22例,重度粘连1例;分离粘连≥2次者12例,均为重度粘连。B组患者分离粘连1次者29例,其中中度粘连24例,重度粘连5例;分离粘连≥2次者6例,均为重度粘连。两组患者分离粘连次数≥2次者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子宫粘连的治疗方法】

表1 两组患者分离粘连次数的比较(例)

组别

A组

B组 例数 35 35 1次 23 29 ≥2次 12 6

x2

P -- -- 12.8571 <0.05

2.2两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月经改善率为80.0%,B组患者为94.3%,B组月经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A组

B组

x2

P 例数 35 35 -- -- 治愈 15 21 有效 13 10 -- -- 无效 7 2 改善率(%) 80.0 94.3 8.9286 <0.05

2.3两组患者妊娠及满意情况的比较

A组患者妊娠率为14.3%,满意率为80.0%;B组患者妊娠率为25.7%,满意率为88.5%;B组患者妊娠率及满意率均高于A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3所示。

表3 两组患者妊娠及满意情况的比较[例(%)]

组别

A组

B组

x2

P 例数 35 35 -- -- 妊娠 5(14.3) 9(25.7) 5.7143 <0.05 满意 28(80.0) 31(88.5) 3.2143 <0.05

2.4随访情况

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未有1例出现失访,随访期间,两组均无血栓形成,未有明显胃肠道反应,血脂及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

3讨论

宫腔镜技术问世之前,临床主要借助体格检查、子宫碘油造影及超声多普勒检查对宫腔粘连进行诊断[5]。其中,子宫碘油造影能够对宫腔封闭程度进行准确判断,但无法明确提示粘连的类型及坚韧度;而超声多普勒为无创检查,其敏感性为85.7%-91%,阴性预测值为58.5%-98.5%。直至宫腔镜问世后,其在宫腔粘连诊断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宫腔镜直视下能够明确

本文来源:http://www.gbppp.com/sh/366778/

推荐访问: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 子宫脱垂的治疗方法

热门文章